霞浦縣,福建省寧德市轄縣,建城1700餘年,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閩東文化中心。


    位居台灣海峽西北岸,地處福建省東北部,陸地麵積1489.6平方公裏,海域麵積.6平方公裏。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台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衝”、“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謄。


    霞浦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早在3000多年前,黃瓜山一帶就有先民居住。晉太康三年(282)建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撤並於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複縣,改名長溪,不久遷治連江,改稱連江縣。長安二年(702),與連江分治,複置長溪縣。唐開成年間分設感德場(後升為寧德縣),宋淳佑五年(1245)分置福安縣。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為福寧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為福寧縣,成化九年(1473)複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為福寧府,以原福寧州地置霞浦附郭縣。乾隆四年(1739),分置福鼎縣。至清末,素為閩東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民國2年(1913)廢府留縣,民國24年,以第四區分設柘洋特種區(後改為柘榮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霞浦縣建製不變,今隸屬寧德市。


    據《霞浦縣誌》,“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晉太康三年(282年),劃侯官縣東北部置溫麻縣,隸屬晉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溫麻縣並入原豐縣(後稱閩縣)。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溫麻縣地改置長溪縣(一說複置溫麻縣,詳見《附錄·唐溫麻縣建置考略》),隸屬泉州(今福州,下同)。同年,長溪縣移治連江,改稱連江縣。武周長安二年(702年),與連江縣以白鶴嶺為界,複置長溪縣,仍屬泉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長溪縣升為福寧州,轄福安、寧德縣,隸屬福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福寧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寧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縣複為福寧州,直屬福建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同時置霞浦縣為附郭縣,霞浦縣屬福寧府。


    民國2年(1913年),廢福寧府,霞浦縣屬福建省東路道(翌年改稱閩海道)。民國14年,廢除道製,霞浦縣直屬省轄。民國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劃分4省、2特別市,霞浦縣屬閩海省。民國23年7月,全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10月,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先後屬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9月,增設第八行政督察區(專署駐福安),霞浦縣屬之。民國36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霞浦解放前夕。


    民國23年4~12月,在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領導下,在霞浦、福安、福鼎等縣的邊界地區,先後建立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4個縣蘇維埃政府及其所屬蘇區,實行紅色割據。


    1949年10月,全省設立8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區),霞浦縣屬第三專區(專署駐福安)。1950年3月,第三專區改稱福安專區,霞浦縣屬之。1970年7月起,福安專區專員公署移駐寧德,改稱寧德地區,到1990年底,霞浦縣屬寧德地區。21世紀,屬寧德市。


    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北連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台灣島隔海相望,是連接沿海兩大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經之地。福寧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橫貫全境,軍用機場投入使用、民用機場即將動工建設,三沙港並入寧德港擴大開放,距離溫州、福州的陸路交通裏程均為160公裏,凸現閩東北“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的雛形。


    霞浦縣年平均氣溫16c—19c,春多雨水,夏多台風,冬暖夏涼,霜雪少見。受海洋氣候影響,季風特點明顯。災害性天氣以台風、暴雨為主,有影響的台風年平均出現3次。


    三沙港距台灣基隆港僅126海裏,西洋島離台灣西引島僅10海裏,兩岸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感情相融,漁民長期同海區作業,人員、貨物來往十分頻繁。1979年,省政府在三沙鎮設立全省首個台胞接待站,率先開展對台小額貿易和漁工勞務輸出業務;2004年,三沙口岸被省政府確定為福建省六個台貨海上快運試點口岸之一;2005年,三沙口岸又被省政府確定為台輪停泊、維修點;2006年,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準在三沙鎮建設“台灣水產品集散中心”。


    霞浦地處中國海岸中部、福州與溫州中點,上海經濟區與珠江經濟區之間,與台灣一水之隔,素有“閩浙要衝”之稱。霞浦的三沙港距台灣的基隆港126港裏,漁船朝發夕至,而且三沙與台灣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同海區作業、交往頻繁。三沙是福建省對台經貿四個重點區域之一,是閩東唯一的台輪停靠、台胞簽證和外貿運輸裝卸口岸,三資企業產品可直接在三沙進出口。三沙鎮還被列為全國57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霞浦全縣14個鄉鎮有10個靠海,海洋優勢尤為突出,境內海岸線長404公裏,占全省八分之一,淺海灘塗麵積104萬畝,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有大小島嶼196個,港口138個。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三級階梯狀下降,西北峰巒聳峙,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米;中部丘陵連綿,低山、平原、盆穀交錯;東南港灣眾多,主要有“兩洋三灣四港”(東吾洋、官井洋,三沙灣、福寧灣、牙城灣,三沙港、東衝港、呂峽港、鹽田港)。海岸線長度480公裏,淺海灘塗麵積104萬畝,大小島嶼196個,均居福建省各沿海縣(市)的首位。特別是:擁有溪南、三沙、北壁等寶貴的天然深水岸線和充裕的土地後備資源,蘊藏著發展石化加工、船舶修造、能源生產等重化產業的戰略優勢。


    霞浦三沙鎮地處福建東北沿海突出部,三麵環山,一麵襟海,陸地麵積63.6平方公裏,總人口人。主要居民點沿海岸線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東澳、西澳等,民房多數依山而建,是個風光旖旎的濱海小鎮。


    閩南人是這裏最早的開發者之一,大多數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從閩南遷移過來的,他們的先輩討海來到三沙後,就像“海加定”(紅樹林)在這裏落地生根,他們的“祖”都是“閩南祖”。最早移居三沙的閩南人是漳浦漁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間來到三沙。他們發現三沙港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黃花、小黃花、帶魚、目魚等近海經濟魚類,便經常駕船到此捕魚、避風;他們看不到什麽人煙,就在岸上搭簡陋的木房作為落腳點,住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慢慢就習慣了,成了“常住人口”,隨後就有閩南沿海各地的漁民陸續在三沙定居下來。


    雖說三沙人說的是地道的閩南話,但在數百年的移民過程中,匯聚了惠安、晉江、安溪、漳浦、龍海等地的漁民,這些地方的閩南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腔調,各地閩南腔在三沙幾經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腔調。


    而眾多的風俗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漁船的“敬重”了,因為那是漁民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船年前迴港後都要披紅掛彩。除“令旗”外,漁船的每個重要部位都要裝飾。船頭貼“福”、船眼貼“龍目光彩”、主桅貼“送風得利”、船尾貼“海不揚波”、舵貼“萬軍主帥”等,水仙門(船舷兩側供貨物進出的門)要插上係著紅線的樹枝驅邪。漁船有了現代裝備,但源於木帆船的風俗還是繼承下來了。


    同閩南沿海的民眾一樣,三沙漁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媽祖。林瑞枝說:“閩南話有句俗語叫‘走船跑馬三分命’,從前的漁船小,抗風浪能力差,‘天氣預報’隻能靠經驗,但畢竟有局限性,他們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媽祖的庇護。”據林瑞枝介紹,三沙民間除了供奉媽祖的天後宮外,還有關帝廟、九使宮(供奉廣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節日,三沙人的過法和閩南如出一轍。農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這也是典型的閩南風俗,整個霞浦縣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了。至於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過風爐、米篩,小孩滿月要送紅色“剃頭蛋”等習俗,三沙同樣是閩南的翻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芬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國色芬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