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但在曆史文獻中卻找不到蹤跡。專記越史的《國語·越語》、《越絕書》、《史記·越世家》以及《吳越春秋》、《史記·貨殖列傳》均不見範蠡與西施的戀愛關係。從史實考察,範蠡為“南陽五聖“之一,故裏在楚國三戶(今河南南陽淅川縣),西施家住越國諸暨苧蘿村(今紹興諸暨苧蘿村),年輕時範蠡與西施都沒離開過家鄉,不可能有見麵的機會,更不能成為情侶。範蠡入越後,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諸暨去見浣沙女西施。勾踐為了腐化吳王夫差獻美女西施、鄭旦於吳,此時範蠡有見到西施的機會,但範蠡也不會從中插上一腳,去和西施談戀愛。
是誰把西施獻給夫差的,史書記載不一。《越絕書》說是文種送去的,範蠡就成了局外人。《吳越春秋》說是範蠡送去的,在此國難當頭之際,範蠡隻會敬佩西施為國獻身精神,哪裏還有心思去和西施談戀愛。但小說戲劇為什麽把範蠡與西施的關係,描繪的那樣情意綿綿,溫情脈脈、難舍難分、甚至還說範蠡離越後,攜帶西施遨遊四海。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文學家們對西施的同情,想給西施找一個理想的歸宿,而這個理想的歸宿,則非範蠡莫屬,但這隻能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據史書記載範蠡確實有一位夫人,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盡管我們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於同樣感情,希望戲劇中範蠡與西施的情侶關係,永遠演下去,小說中的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永遠傳下去。
臧勵龠樂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設有“西施“條目,說“越王勾踐敗於會稽,範蠡取西施獻於吳王夫差。吳亡,複歸範蠡,從遊五湖,或雲吳亡,沉西施於江,以報鴟夷,未知孰是。“這是根據傳說而采取存疑態度。其實由於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隻好千古存疑了。
西施故裏蕭山區曆史學會副會長史文慧認為:西施、鄭旦,實為一人。
越國美女西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春秋》、《左傳》、《史記》等均未載其人其事。先秦諸子雖有言及西施者,也僅為片斷:
“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親士》)
“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孟子·離婁》)
“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
……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隻提到西施一人。
《越絕書》、《吳越春秋》把西施說得來曆分明,但古籍是沒有標點的,後人把兩書中的“西施鄭旦“判為二人,誤傳至今。
南朝梁史學家劉昭引古本《越絕書》移注於《後漢書·郡國誌》“餘暨“條下,雲:“餘暨,西施之所出。“
《紹興姒氏世譜》中,有越王勾踐“事吳以珠玉,奉以西施。“的記載。
是譜成書於北宋之前,尊大禹為第1世,勾踐為44世。卷首有北宋名臣範仲淹(知越州事)和南宋狀元王十朋(越州僉判)寫的序,十分稀見,非常珍貴。
北宋丞相韓琦曾孫、端明殿大學士韓膺胄在《三溪忟》中說:“相國範少伯訪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鄭名旦字夷光者(父姓鄭,母姓施),入選吳宮……“
長期經營諸暨“西施殿“的晚清舉人陳蔚文(諸暨人)說:“西施鄭旦實為同一人。因西施母姓施,父姓鄭,乃施家之贅婿。“(鄭逸梅《藝林散葉》)。
由上征引所知,西施、鄭旦,實為一人。
軼事典故
沉魚之容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遊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鬆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東施效顰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西施浣紗石
諸暨城南苧蘿山下,臨江瀕水有一方石。絕代佳人西施,與這塊方石有不解之緣。據說,隻要西施去浣紗,方石就會自動沉浮,水淺則沉,水漲則浮,使她浣起紗來,舒服省力,恰到好處。站在方石上浣過的紗,潔白光亮,柔軟舒展,還有異香。
西施賣相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範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3天下來,範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範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範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西施與珍珠
珍珠被人類利用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傳說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來拯救吳越兩國黎民百姓脫離連年戰亂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原來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時則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唯恐丟失。而金雞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的後麵玩賞起來,將明珠拋上拋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飛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後,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雲彩,直追至浙江諸暨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浦陽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徑直飛入她的口中,並鑽進腹內。施妻從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個月過去了,女子隻覺得腹痛難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禱告上蒼。忽一日隻見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珠光萬道。恰在這時,隻聽哇的一聲,施妻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西施。故有“嚐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
西施長大後,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後,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為黎民百姓的健康長壽、養顏美容繼續做出貢獻。自此諸暨變成了世代養殖珍珠之鄉而馳名中外,這一傳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有一個美中不足,就是腳比一般女孩要大,於是她想方設法地掩蓋這個缺點,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腰間係一串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沉江泛舟
吳國滅亡以後,越王因為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越後和範蠡堅決反對,他們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越後借口西施是“禍國之女“,派人將其杖責一百,裹入袋中沉江,範蠡則事先駕舟等候在附近,暗中打撈了布袋,解救了西施後一起出走。
西施與舞蹈
西施是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計的主角。但是大家並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時還是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著名的宮廷舞蹈家。越王勾踐為了顛覆吳國的政權,設計把美麗的西施姑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吳王夫差。
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禦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放進大缸(如同現代的共鳴箱),上麵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迴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吳王擁著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並把這個長廊命為“響屐廊“。
西施舌
有一種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種叫“沙蛤“的海產殼類做成的。這種非蜆非蚌的貝殼類,呈厚實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殼是淡黃褐色的,頂端有點紫,打開外殼,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來。因那貝殼被打開時,吐出的白肉像是一條小舌頭,不免令人聯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但是中國的美女眾多,為什麽不叫“昭君舌“、“貴妃舌“、“貂蟬舌“,單單叫“西施舌“?這裏有個傳說:春秋時,越王勾踐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計滅了吳國,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迴國,越王的王後怕西施迴國會受寵,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綁一巨石於西施背上,沉她於江底。西施死後化為這貝殼類“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盡訴冤情。
有一種說法是:男人在吃這個“沙蛤“時,想的並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豔的幻想自己是在與西施的香舌糾纏不休。女人在吃時,卻覺得這個貝殼像是有口難言,長得美隻能被利用,長得不美又沒有傳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踐滅她的美色。未了化為“沙蛤“,卻也逃不過厄運,隻成為大眾的口腹之歡。
這西施舌的來曆,確實很惹人遐思,尤其文人墨客,更是頗多考究。鬱達夫的散文《飲食男女在福州》中就曾作過探討:福州海味,在春二三月間,最流行而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閩小記》裏所說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鬱達夫在這裏將產於蛤中的西施舌誤作了蚌。
其實,西施舌產於蛤中早在宋代就有記載。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詩說雋永》中的話說:“福州嶺口有蛤屬,號西施舌,極甘脆。“並又引呂居仁詠西施舌的詩:海上凡魚不識名,百千生命一杯羹。無端更號西施舌,重與兒童起妄情。說“西施舌“是“海上凡魚“可謂別致。細究起來,西施舌並不限於福建一地,隻不過是福建長樂沿海一帶的西施舌產量最高。據我所知,自遼東沿海到南方海岸,凡淺海中皆產之。旅順的餐館中就有“瓜片西施舌“天津一帶也有,清人張燾《津門雜記》曾有詩詠西施舌:燈花樓台一望開,放懷那惜倒金罍。
朝來飽啖西施舌,不負津門鼓棹來。詩雖平平,但可見出作者以西施舌的興致。渤海以南,青島一帶也產西施舌。清人鄭板橋在《濰縣竹枝詞》中就寫道:“更有諸城來美味,西施舌進玉盤中。“他說“西施舌“這種海產品都被豪門貴胄之家食用了。
30年代,梁實秋先生在青島順興樓第一次品嚐西施舌:“一碗清湯,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嚐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至今膠南一帶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西施與範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單而易招不幸,於是故意咬斷了自己的舌頭吐於河中。舌頭恰巧落在一隻正張開著殼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當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體內存活了。並由河中進入大海,成為今天的美人舌。
看來這西施舌沿著海岸從南到北,並不少見,可見當年西施隨範蠡扁舟一路,雲影波光處留下了香痕縷縷。浣沙人去舌猶在,故事本身盡管有些淒美,但後人能享受到美味和美名,西施也算得到慰藉了。如今,在北方的自助火鍋餐館見到西施舌,那種開鍋一涮的吃法,總覺太匪氣了些,既糟蹋了她的鮮美,又辜負了她的芳名。友人曾告訴我地道的吃法是先將帶殼的西施舌用開水氽過,取出除去內髒洗淨;準備一些菠菜心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放入湯碗中;將沸湯調好口味,放入西施舌,開鍋後撒上韭黃和香菜末,起鍋倒入湯碗中即可。此菜的特點是湯清見底,玉舌飄動,肉質白嫩,清鮮可口。美名美味,凡人吃神品,到此也就為止,切莫想入非非。
是誰把西施獻給夫差的,史書記載不一。《越絕書》說是文種送去的,範蠡就成了局外人。《吳越春秋》說是範蠡送去的,在此國難當頭之際,範蠡隻會敬佩西施為國獻身精神,哪裏還有心思去和西施談戀愛。但小說戲劇為什麽把範蠡與西施的關係,描繪的那樣情意綿綿,溫情脈脈、難舍難分、甚至還說範蠡離越後,攜帶西施遨遊四海。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文學家們對西施的同情,想給西施找一個理想的歸宿,而這個理想的歸宿,則非範蠡莫屬,但這隻能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據史書記載範蠡確實有一位夫人,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盡管我們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於同樣感情,希望戲劇中範蠡與西施的情侶關係,永遠演下去,小說中的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永遠傳下去。
臧勵龠樂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設有“西施“條目,說“越王勾踐敗於會稽,範蠡取西施獻於吳王夫差。吳亡,複歸範蠡,從遊五湖,或雲吳亡,沉西施於江,以報鴟夷,未知孰是。“這是根據傳說而采取存疑態度。其實由於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隻好千古存疑了。
西施故裏蕭山區曆史學會副會長史文慧認為:西施、鄭旦,實為一人。
越國美女西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春秋》、《左傳》、《史記》等均未載其人其事。先秦諸子雖有言及西施者,也僅為片斷:
“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親士》)
“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孟子·離婁》)
“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
……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隻提到西施一人。
《越絕書》、《吳越春秋》把西施說得來曆分明,但古籍是沒有標點的,後人把兩書中的“西施鄭旦“判為二人,誤傳至今。
南朝梁史學家劉昭引古本《越絕書》移注於《後漢書·郡國誌》“餘暨“條下,雲:“餘暨,西施之所出。“
《紹興姒氏世譜》中,有越王勾踐“事吳以珠玉,奉以西施。“的記載。
是譜成書於北宋之前,尊大禹為第1世,勾踐為44世。卷首有北宋名臣範仲淹(知越州事)和南宋狀元王十朋(越州僉判)寫的序,十分稀見,非常珍貴。
北宋丞相韓琦曾孫、端明殿大學士韓膺胄在《三溪忟》中說:“相國範少伯訪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鄭名旦字夷光者(父姓鄭,母姓施),入選吳宮……“
長期經營諸暨“西施殿“的晚清舉人陳蔚文(諸暨人)說:“西施鄭旦實為同一人。因西施母姓施,父姓鄭,乃施家之贅婿。“(鄭逸梅《藝林散葉》)。
由上征引所知,西施、鄭旦,實為一人。
軼事典故
沉魚之容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遊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鬆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東施效顰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西施浣紗石
諸暨城南苧蘿山下,臨江瀕水有一方石。絕代佳人西施,與這塊方石有不解之緣。據說,隻要西施去浣紗,方石就會自動沉浮,水淺則沉,水漲則浮,使她浣起紗來,舒服省力,恰到好處。站在方石上浣過的紗,潔白光亮,柔軟舒展,還有異香。
西施賣相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範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3天下來,範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範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範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西施與珍珠
珍珠被人類利用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傳說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來拯救吳越兩國黎民百姓脫離連年戰亂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原來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時則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唯恐丟失。而金雞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的後麵玩賞起來,將明珠拋上拋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飛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後,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雲彩,直追至浙江諸暨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浦陽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徑直飛入她的口中,並鑽進腹內。施妻從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個月過去了,女子隻覺得腹痛難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禱告上蒼。忽一日隻見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珠光萬道。恰在這時,隻聽哇的一聲,施妻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西施。故有“嚐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
西施長大後,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後,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為黎民百姓的健康長壽、養顏美容繼續做出貢獻。自此諸暨變成了世代養殖珍珠之鄉而馳名中外,這一傳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有一個美中不足,就是腳比一般女孩要大,於是她想方設法地掩蓋這個缺點,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腰間係一串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沉江泛舟
吳國滅亡以後,越王因為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越後和範蠡堅決反對,他們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越後借口西施是“禍國之女“,派人將其杖責一百,裹入袋中沉江,範蠡則事先駕舟等候在附近,暗中打撈了布袋,解救了西施後一起出走。
西施與舞蹈
西施是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計的主角。但是大家並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時還是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著名的宮廷舞蹈家。越王勾踐為了顛覆吳國的政權,設計把美麗的西施姑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吳王夫差。
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禦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放進大缸(如同現代的共鳴箱),上麵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迴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吳王擁著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並把這個長廊命為“響屐廊“。
西施舌
有一種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種叫“沙蛤“的海產殼類做成的。這種非蜆非蚌的貝殼類,呈厚實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殼是淡黃褐色的,頂端有點紫,打開外殼,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來。因那貝殼被打開時,吐出的白肉像是一條小舌頭,不免令人聯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但是中國的美女眾多,為什麽不叫“昭君舌“、“貴妃舌“、“貂蟬舌“,單單叫“西施舌“?這裏有個傳說:春秋時,越王勾踐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計滅了吳國,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迴國,越王的王後怕西施迴國會受寵,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綁一巨石於西施背上,沉她於江底。西施死後化為這貝殼類“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盡訴冤情。
有一種說法是:男人在吃這個“沙蛤“時,想的並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豔的幻想自己是在與西施的香舌糾纏不休。女人在吃時,卻覺得這個貝殼像是有口難言,長得美隻能被利用,長得不美又沒有傳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踐滅她的美色。未了化為“沙蛤“,卻也逃不過厄運,隻成為大眾的口腹之歡。
這西施舌的來曆,確實很惹人遐思,尤其文人墨客,更是頗多考究。鬱達夫的散文《飲食男女在福州》中就曾作過探討:福州海味,在春二三月間,最流行而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閩小記》裏所說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鬱達夫在這裏將產於蛤中的西施舌誤作了蚌。
其實,西施舌產於蛤中早在宋代就有記載。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詩說雋永》中的話說:“福州嶺口有蛤屬,號西施舌,極甘脆。“並又引呂居仁詠西施舌的詩:海上凡魚不識名,百千生命一杯羹。無端更號西施舌,重與兒童起妄情。說“西施舌“是“海上凡魚“可謂別致。細究起來,西施舌並不限於福建一地,隻不過是福建長樂沿海一帶的西施舌產量最高。據我所知,自遼東沿海到南方海岸,凡淺海中皆產之。旅順的餐館中就有“瓜片西施舌“天津一帶也有,清人張燾《津門雜記》曾有詩詠西施舌:燈花樓台一望開,放懷那惜倒金罍。
朝來飽啖西施舌,不負津門鼓棹來。詩雖平平,但可見出作者以西施舌的興致。渤海以南,青島一帶也產西施舌。清人鄭板橋在《濰縣竹枝詞》中就寫道:“更有諸城來美味,西施舌進玉盤中。“他說“西施舌“這種海產品都被豪門貴胄之家食用了。
30年代,梁實秋先生在青島順興樓第一次品嚐西施舌:“一碗清湯,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嚐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至今膠南一帶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西施與範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單而易招不幸,於是故意咬斷了自己的舌頭吐於河中。舌頭恰巧落在一隻正張開著殼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當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體內存活了。並由河中進入大海,成為今天的美人舌。
看來這西施舌沿著海岸從南到北,並不少見,可見當年西施隨範蠡扁舟一路,雲影波光處留下了香痕縷縷。浣沙人去舌猶在,故事本身盡管有些淒美,但後人能享受到美味和美名,西施也算得到慰藉了。如今,在北方的自助火鍋餐館見到西施舌,那種開鍋一涮的吃法,總覺太匪氣了些,既糟蹋了她的鮮美,又辜負了她的芳名。友人曾告訴我地道的吃法是先將帶殼的西施舌用開水氽過,取出除去內髒洗淨;準備一些菠菜心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放入湯碗中;將沸湯調好口味,放入西施舌,開鍋後撒上韭黃和香菜末,起鍋倒入湯碗中即可。此菜的特點是湯清見底,玉舌飄動,肉質白嫩,清鮮可口。美名美味,凡人吃神品,到此也就為止,切莫想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