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館燈火通明,宋使張延範先後與各國使節致禮。
隻見他舉止從容端雅,若不提及他職東班二十使之禦廚使,官階僅六品,可都當他乃三品上大臣。江南唐國前太子李弘冀的吊祭使是他,如今唐國王李璟的吊祭使還是他。
當知這張延範來,不止吊唁,還應國君李煜之請,追冊先君李璟為“大唐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之事。追冊先君為帝,竟遣一個六品官來,著實是輕視。
江南人心中有氣,蜀使、南平使、南漢使、吳越使等心中也不見得好過。郭榮在位時,中原便自詡正統,當年攻打唐國所舉罪名,便是“江南僭越稱帝”。
江南當年何其富強,三戰大敗,自去帝號,淪為弱國。郭榮之盛,常叫他等國君猶如芒刺在背,滿以為郭榮暴斃,其子幼弱,各藩鎮總能鬆一口氣。
豈料趙匡胤欺人孤兒寡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而立。趙匡胤武將出身,如郭榮一般手腕強硬,且仍以正統自居,行統一之策。
宋行統一,南伐諸國必不可免。一眾使節,如今隻巴望宋國與遼國二強互撕,可令南方諸國得些漁翁之利。
當眾使節與張延範正閑聊北地戰事,紛紛煽陰風,以求那把戰火能將宋遼二強皆燒作灰飛時。
忽聞門吏來報:“張禦使,遼使請見。”
堂中諸使皆是聞言一愣,全然不解遼使來作甚?宋遼正有摩擦,如此來拜會,想是要挑事端。
張延範端詳片刻,整拾一番,從容請進。遼國不比其它,於他等而言一則:非我族類;二則:蠻夷落後;三則:強軍好戰。這是一個,叫人既不想放在眼裏,卻又不得不放在眼裏的蠻夷強國。
見了韓知範領著兩位武士而來,張延範端著自身,莞爾笑道:“遼使安康。”
“宋使安康。”韓知範也笑迴道。
張延範笑問道:“不知遼使所來何事?”
不待韓知範迴答,一半麵青痣、絡腮大須武士當先昂首:“噢,我等見宋館喧囂通明,特來蹭食。”這武士正是韓德讓。他未免日後入宋與宋使照見,特易裝而來。
眾人一見這青痣莽漢,本就覺醜陋不忍多看,再一聽這話更是黑臉嫌惡。
而鴻臚寺接待使的臉色更為難堪,這是暗責唐國怠慢了契丹。雖然,如今軍事上已不指望契丹昏君庸將。但貿易上,契丹與江南往來頻繁,亦是得罪不得的。
不待張延範搭話,接待使倒先笑著領過道:“大喪事繁雜,我輩又才能不濟,常顧此失彼。若招待不周,望諸使拂於計較,拂於計較。”
好一個顧此失彼,可為何“失”的恰恰是我?
韓知範欲質問,韓德讓卻伸手微微一阻,橫眉道:“遼使若計較之人,何需蹭食。”
這一語,倒叫張延範聞之不悅:“俗語道‘客隨主便’,總未聞有客因怠慢而自取之事。若行自取,與盜何異?”
張延範哂笑,餘國使節皆是阿諛奉承,唯有接待使按著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這宋使倒喧賓奪主,拿自己當江南“主人”了。
韓德讓轉笑道:“那江北如今且在宋廷治下,宋使何以盜喊捉盜?”
眾人聞言,懼是臉色一變,這遼使當眾揭唐國傷疤,挑撥得也未免太明顯了。
吳越使莞爾一笑,說道:“漢地之事,可不敢勞契丹操心。”
韓德讓“嗬嗬”一笑道:“契丹北地尚操勞不盡,何敢操勞南地。倒是大宋國那數萬水師騎步,為這江南過分操勞。我北邦有燕雲一地,亦常惹中原惦念。俗言‘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燕雲本漢地,究是何人為竊土之賊!?”張延範義憤填膺。
韓德讓砸砸嘴道:“石敬瑭麽。”
這莽漢容貌雖莽,可這牙口還真是不莽。張延範不由多瞧此醜漢一眼,嗟歎‘以貌取人,倒是我之過矣。’可是,使節使節,就得會據理力爭不是?
他整整神色,又從容些道:“石敬瑭自是賣國之賊,契丹亦……”
“世間可有買國賊之說?”韓德讓挑眉。
張延範不禁愕然,他隻想責契丹不當受不義之地。可“買國賊”一出,怎就不對勁了?賣國者是賊,然買國之人於其國而言,乃拓土大功啊。我要能為朝廷買來一城一池,封個國公不在話下。
南平使見宋使落了下風,立即出聲責道:“唐國大喪,遼使休要無理取鬧!”反正,契丹又打不著他南平,不妨給宋使賣個好。
“哎喲喲,宋欲複大唐之疆域,諸國當在其內,何不思反抗,反幫腔也?”韓德讓質疑。
南漢使隱隱一笑道:“漢家事,本一家事,豈由外人說三道四。”轉又對張延範道:“宋使不必使氣,遼使不過不滿宋館占了頭罷,遼使亦小氣量。”
蜀使亦附和道:“北地苦寒,無詩書教化,不怪如此。”
耳聞些人挖苦自己,韓德讓又挖挖耳洞,揚眉道:“我北地確苦寒,北人皆不好書,獨好戰功。煩勞宋使為宋廷帶個話,蔽國窮弱苦寒,國中無錢無糧,僅餘數十萬軍騎,猶如雞肋不值貴國惦念。”
言訖,告辭而去。隻留這堂上一眾人明麵愕然,暗中各生心思。
自然,挑撥江南諸國防備大宋這心思,大家是瞧了出來。但眼下形勢,誰敢與宋翻臉妄引戰火?誰叫你遼國的朝廷那般靠不住?
宋使亦知,當下朝廷欲北進,安定南方乃是關鍵。是以眾人皆知,又皆假裝不知。
時,李煜正與韓熙載、徐鉉、張洎等臣屬交代先君出殯事宜,忽得鴻臚寺卿報說四方館使者舌爭之事。
李煜初覺,確實怠慢了,即命人備禮安撫宋遼雙方使節。出國使節便是一國之臉麵,怠慢其使如怠慢其國。江南欲求安穩,就得周旋各方皆不得罪。
李煜隨其父喜文好樂,不擅國政軍事,心思單純,隻將此事當做禮節缺失。韓熙載、徐鉉、張洎等人卻不這般認為。
雖說契丹人蠻夷粗魯,但遼使韓知範可是漢人,往來江南亦非首次。憑著以往印象,韓知範並非跋扈之人,倒是極知分寸。
見幾位相公有疑,鴻臚寺卿又道:“出言之人非遼使,乃一莽漢武士。”
“莽漢武士?”李煜略好奇。
韓熙載笑道:“臣聞契丹未開化之蠻夷,皇室中尚有不習詩書之紈絝。一莽漢武士,竟有此等口舌。”
張洎道:“此武士倒有趣,能叫宋使難堪。”
徐鉉亦進言道:“待主上賜宴時,不若將其邀來,以讓宋遼狗咬狗。”
隻見他舉止從容端雅,若不提及他職東班二十使之禦廚使,官階僅六品,可都當他乃三品上大臣。江南唐國前太子李弘冀的吊祭使是他,如今唐國王李璟的吊祭使還是他。
當知這張延範來,不止吊唁,還應國君李煜之請,追冊先君李璟為“大唐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之事。追冊先君為帝,竟遣一個六品官來,著實是輕視。
江南人心中有氣,蜀使、南平使、南漢使、吳越使等心中也不見得好過。郭榮在位時,中原便自詡正統,當年攻打唐國所舉罪名,便是“江南僭越稱帝”。
江南當年何其富強,三戰大敗,自去帝號,淪為弱國。郭榮之盛,常叫他等國君猶如芒刺在背,滿以為郭榮暴斃,其子幼弱,各藩鎮總能鬆一口氣。
豈料趙匡胤欺人孤兒寡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而立。趙匡胤武將出身,如郭榮一般手腕強硬,且仍以正統自居,行統一之策。
宋行統一,南伐諸國必不可免。一眾使節,如今隻巴望宋國與遼國二強互撕,可令南方諸國得些漁翁之利。
當眾使節與張延範正閑聊北地戰事,紛紛煽陰風,以求那把戰火能將宋遼二強皆燒作灰飛時。
忽聞門吏來報:“張禦使,遼使請見。”
堂中諸使皆是聞言一愣,全然不解遼使來作甚?宋遼正有摩擦,如此來拜會,想是要挑事端。
張延範端詳片刻,整拾一番,從容請進。遼國不比其它,於他等而言一則:非我族類;二則:蠻夷落後;三則:強軍好戰。這是一個,叫人既不想放在眼裏,卻又不得不放在眼裏的蠻夷強國。
見了韓知範領著兩位武士而來,張延範端著自身,莞爾笑道:“遼使安康。”
“宋使安康。”韓知範也笑迴道。
張延範笑問道:“不知遼使所來何事?”
不待韓知範迴答,一半麵青痣、絡腮大須武士當先昂首:“噢,我等見宋館喧囂通明,特來蹭食。”這武士正是韓德讓。他未免日後入宋與宋使照見,特易裝而來。
眾人一見這青痣莽漢,本就覺醜陋不忍多看,再一聽這話更是黑臉嫌惡。
而鴻臚寺接待使的臉色更為難堪,這是暗責唐國怠慢了契丹。雖然,如今軍事上已不指望契丹昏君庸將。但貿易上,契丹與江南往來頻繁,亦是得罪不得的。
不待張延範搭話,接待使倒先笑著領過道:“大喪事繁雜,我輩又才能不濟,常顧此失彼。若招待不周,望諸使拂於計較,拂於計較。”
好一個顧此失彼,可為何“失”的恰恰是我?
韓知範欲質問,韓德讓卻伸手微微一阻,橫眉道:“遼使若計較之人,何需蹭食。”
這一語,倒叫張延範聞之不悅:“俗語道‘客隨主便’,總未聞有客因怠慢而自取之事。若行自取,與盜何異?”
張延範哂笑,餘國使節皆是阿諛奉承,唯有接待使按著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這宋使倒喧賓奪主,拿自己當江南“主人”了。
韓德讓轉笑道:“那江北如今且在宋廷治下,宋使何以盜喊捉盜?”
眾人聞言,懼是臉色一變,這遼使當眾揭唐國傷疤,挑撥得也未免太明顯了。
吳越使莞爾一笑,說道:“漢地之事,可不敢勞契丹操心。”
韓德讓“嗬嗬”一笑道:“契丹北地尚操勞不盡,何敢操勞南地。倒是大宋國那數萬水師騎步,為這江南過分操勞。我北邦有燕雲一地,亦常惹中原惦念。俗言‘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燕雲本漢地,究是何人為竊土之賊!?”張延範義憤填膺。
韓德讓砸砸嘴道:“石敬瑭麽。”
這莽漢容貌雖莽,可這牙口還真是不莽。張延範不由多瞧此醜漢一眼,嗟歎‘以貌取人,倒是我之過矣。’可是,使節使節,就得會據理力爭不是?
他整整神色,又從容些道:“石敬瑭自是賣國之賊,契丹亦……”
“世間可有買國賊之說?”韓德讓挑眉。
張延範不禁愕然,他隻想責契丹不當受不義之地。可“買國賊”一出,怎就不對勁了?賣國者是賊,然買國之人於其國而言,乃拓土大功啊。我要能為朝廷買來一城一池,封個國公不在話下。
南平使見宋使落了下風,立即出聲責道:“唐國大喪,遼使休要無理取鬧!”反正,契丹又打不著他南平,不妨給宋使賣個好。
“哎喲喲,宋欲複大唐之疆域,諸國當在其內,何不思反抗,反幫腔也?”韓德讓質疑。
南漢使隱隱一笑道:“漢家事,本一家事,豈由外人說三道四。”轉又對張延範道:“宋使不必使氣,遼使不過不滿宋館占了頭罷,遼使亦小氣量。”
蜀使亦附和道:“北地苦寒,無詩書教化,不怪如此。”
耳聞些人挖苦自己,韓德讓又挖挖耳洞,揚眉道:“我北地確苦寒,北人皆不好書,獨好戰功。煩勞宋使為宋廷帶個話,蔽國窮弱苦寒,國中無錢無糧,僅餘數十萬軍騎,猶如雞肋不值貴國惦念。”
言訖,告辭而去。隻留這堂上一眾人明麵愕然,暗中各生心思。
自然,挑撥江南諸國防備大宋這心思,大家是瞧了出來。但眼下形勢,誰敢與宋翻臉妄引戰火?誰叫你遼國的朝廷那般靠不住?
宋使亦知,當下朝廷欲北進,安定南方乃是關鍵。是以眾人皆知,又皆假裝不知。
時,李煜正與韓熙載、徐鉉、張洎等臣屬交代先君出殯事宜,忽得鴻臚寺卿報說四方館使者舌爭之事。
李煜初覺,確實怠慢了,即命人備禮安撫宋遼雙方使節。出國使節便是一國之臉麵,怠慢其使如怠慢其國。江南欲求安穩,就得周旋各方皆不得罪。
李煜隨其父喜文好樂,不擅國政軍事,心思單純,隻將此事當做禮節缺失。韓熙載、徐鉉、張洎等人卻不這般認為。
雖說契丹人蠻夷粗魯,但遼使韓知範可是漢人,往來江南亦非首次。憑著以往印象,韓知範並非跋扈之人,倒是極知分寸。
見幾位相公有疑,鴻臚寺卿又道:“出言之人非遼使,乃一莽漢武士。”
“莽漢武士?”李煜略好奇。
韓熙載笑道:“臣聞契丹未開化之蠻夷,皇室中尚有不習詩書之紈絝。一莽漢武士,竟有此等口舌。”
張洎道:“此武士倒有趣,能叫宋使難堪。”
徐鉉亦進言道:“待主上賜宴時,不若將其邀來,以讓宋遼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