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伊蘭抱著掃帚東遊西晃敷衍了事,胡輦亦是掃著掃著,越發草草了事。留守邸中二十多間院子,一間間掃,就她仨從今天掃到明天也掃不完,關鍵手還疼。相比兩個姐姐的敷衍,蕭燕燕倒是仔細些。
正此時,忽聞得蕭思溫一聲讚許:“此女定能成家。”
韓德讓見蕭思溫,連忙揖道:“世伯。”
蕭思溫點點頭,兩步過來凝眉問道:“韓郎子可有聽聞郭榮此人?”
韓德讓微微點頭,說道:“小侄道聽途說,郭榮乃郭威養子,本郭威妻兄之子,因家道中落投奔郭威而改郭姓。其年少時,曾隨茶商買賣。其即位之初立宏誌: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初登位即對內政、錢穀、軍隊諸方整改。”
蕭思溫聽著,憂心自語道:“如此,乃雄主也。”他皺眉盤算一陣,便自離開,一臉的心事重重。
郭榮算是南朝這五十年來難得的英明之主,可相對應的契丹卻也遇上了五十年來難得的昏聵之主。當今遼帝外號“睡王”,其昏聵可見一斑。
一月二十九日,他可在酒醉酣睡中度過十六七日,剩下十一二日飲酒、行獵,再剩下那一二日才過問國事。即位之初,還生生將漢國宰相鄭珙給喝死了。若非耶律屋質、蕭海璃等一班賢臣把著朝政,怕是不待周攻,契丹早已亡國。
而郭榮也正是看重如今契丹君主昏聵、軍政混亂,才有意提前北伐,欲趁機收迴燕雲十六州。
眼見蕭思溫愁眉離開,蕭燕燕倒是抱了掃帚過來,眨眼問道:“還疼麽?”
“疼啊。”
“那我給你吹吹吧。”蕭燕燕說著,放下掃帚,給韓德讓手心吹了兩口涼氣,又凝眉說道:“是否往後我有過,四哥哥與謹言皆要牽連受罰?”
“自然。”
蕭燕燕不解道:“我之過,罰我便好,為何要罰他人?”
韓德讓問道:“三妹行路奔跑可曾摔過?”
蕭燕燕點著頭:“嗯嗯,常有之事。”
韓德讓問:“因何摔倒?”
蕭燕燕迴思著:“踩坑裏啦,為門檻所絆啦,跑快了。”
“摔之後何處疼痛?”
蕭燕燕數著:“手、頭、膝…摔哪兒,哪兒疼唄。”
韓德讓歎道:“腳不爭氣,惹了禍,為何不僅腳疼,倒落得個渾身疼呢?”
蕭燕燕搖搖頭,這倒是從未想過。
韓德讓答道:“隻因手腳頭皆長於一身,動一發而牽全身,此為一體。世間萬般關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夫妻便如手、腳、頭一體,誰惹了事,皆要受牽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自此日之後蕭燕燕雖還是愛嬉戲玩鬧,卻也分得清上課是上課,下課是下課,再不犯過連累他人。她生而敏慧,許多功課隻講一遍便能理解,以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沂國公主眼見幾個調皮女兒都被好好地管教了起來,沒再到處惹事生非,心中倒也暗暗添了一絲佩服。
這府內一片祥和,可府外卻早已是鐵蹄錚錚。未過幾日,蕭思溫將外間事物置備妥當之後,匆匆迴留守邸,多的話也未說,當即令府中收拾細軟,準備隨時北逃。
韓德讓正對蕭思溫此舉疑惑,蕭思溫即召他進幕閣,將一麵契符交予他手中,囑咐道:“此次周點將北伐,兵力不小。然吾主昏聵,以幽州常備恐難抵禦。若戰不捷,世侄即護送公主及仨丫頭北上避禍。”
韓德讓握著契符,詫異道:“陛下無援?”
蕭思溫歎道:“敵軍未至,冒然請援,恐朝中人言吾生異心也。”
韓德讓聽著訥訥,但蕭思溫說的倒也是個道理。自耶律璟登基以來,君臣之間相互猜忌。如今尚未開戰便請兵,耶律璟必然疑心,看來這昏君之臣實在難做。
南京留守蕭思溫正準備著舉家北逃,周主郭榮已傳檄天下,令十萬大軍北伐燕雲。
檄文一出,錚錚馬蹄聲響徹南北。割據諸公拭目以待,或坐山觀虎鬥、或坐收漁翁之利。
而燕雲十六州守將們則紛紛謀劃出路。畢竟這燕雲十六州守將中多數為漢將,因石敬瑭獻地,他等投身異國,數十年尷尬屈辱言之不盡。
自唐亡,天下動亂,這短短五十餘年到郭榮這裏,已是曆經五朝二十帝了。若再加上那些割據政權,稱帝者隻怕過百,是以人們早已習慣了做牆頭草。誰都明白,想在亂世的夾縫中生存,要麽自己割據做一方強者,要麽依附真正的強者。
隨著檄文通告,郭榮令韓通為先鋒自滄州出,隨後自率京師禁軍北上。韓通自滄州攻入遼境後,即浚治瀛州、莫州間的水路通道,隨即於乾寧軍駐蹕,以候主力。
不久,郭榮率部抵乾寧軍,遼寧州刺史王洪望風舉城歸降。稍事安頓,郭榮又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自禦龍舟沿流而北,水陸並進。
見周大軍開拔而來,燕雲十六州已有諸多漢將投誠。此時,蕭思溫才忙不迭將周伐遼之檄文,及告急文書一並快馬傳至捺缽。
朝堂上,一班朝臣拿著檄文和告急文書急得團團轉,龍位上卻是空懸無人。
良久,宮人才來報:“上尚酒醉,恐不得醒也。”
朝臣議論紛紛,七嘴八舌,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北院樞密使蕭護思更是急得不顧尊卑,向那宮人揖訴道:“周十萬大軍攻燕雲,軍情告急!務必使陛下上朝來!”
宮人卻為難道:“陛下那脾性,相公亦曉得,何人敢打攪。”
見蕭護思萬般無奈,耶律屋質氣惱道:“我去請!”
眼見著耶律屋質往後殿去,韓匡嗣一個箭步阻道:“陛下非念恩之人,大王威望甚高,當思避忌。何不使人請夷臘葛,再使其請陛下去?畢竟其乃陛下心腹,自好說話些。”
耶律屋質撇目瞧了瞧韓匡嗣,對這反常之舉,頗有些懷疑。
韓匡嗣見之又道:“吾兒為保大王,已致驅離於外。”
耶律屋質不免自嘲一聲,雖說韓德讓被驅離並非完全因他,但如今他與韓家還真成了“兔死狗烹,唇齒相依”。若都想長久,隻能保持這種平衡。
耶律屋質鬆了口氣,這才迴頭對眾同僚說道:“請蕭相公以北樞密院令調南京留守兼兵馬總督管,率軍阻截周軍。再請諸位尋殿前督檢點與陛下報邊南之事,陛下必聽之。”
蕭護思連忙迴北樞密院連忙發調職令給蕭思溫,而北府宰相蕭海璃則去請耶律夷臘葛上報境南戰事。
正此時,忽聞得蕭思溫一聲讚許:“此女定能成家。”
韓德讓見蕭思溫,連忙揖道:“世伯。”
蕭思溫點點頭,兩步過來凝眉問道:“韓郎子可有聽聞郭榮此人?”
韓德讓微微點頭,說道:“小侄道聽途說,郭榮乃郭威養子,本郭威妻兄之子,因家道中落投奔郭威而改郭姓。其年少時,曾隨茶商買賣。其即位之初立宏誌: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初登位即對內政、錢穀、軍隊諸方整改。”
蕭思溫聽著,憂心自語道:“如此,乃雄主也。”他皺眉盤算一陣,便自離開,一臉的心事重重。
郭榮算是南朝這五十年來難得的英明之主,可相對應的契丹卻也遇上了五十年來難得的昏聵之主。當今遼帝外號“睡王”,其昏聵可見一斑。
一月二十九日,他可在酒醉酣睡中度過十六七日,剩下十一二日飲酒、行獵,再剩下那一二日才過問國事。即位之初,還生生將漢國宰相鄭珙給喝死了。若非耶律屋質、蕭海璃等一班賢臣把著朝政,怕是不待周攻,契丹早已亡國。
而郭榮也正是看重如今契丹君主昏聵、軍政混亂,才有意提前北伐,欲趁機收迴燕雲十六州。
眼見蕭思溫愁眉離開,蕭燕燕倒是抱了掃帚過來,眨眼問道:“還疼麽?”
“疼啊。”
“那我給你吹吹吧。”蕭燕燕說著,放下掃帚,給韓德讓手心吹了兩口涼氣,又凝眉說道:“是否往後我有過,四哥哥與謹言皆要牽連受罰?”
“自然。”
蕭燕燕不解道:“我之過,罰我便好,為何要罰他人?”
韓德讓問道:“三妹行路奔跑可曾摔過?”
蕭燕燕點著頭:“嗯嗯,常有之事。”
韓德讓問:“因何摔倒?”
蕭燕燕迴思著:“踩坑裏啦,為門檻所絆啦,跑快了。”
“摔之後何處疼痛?”
蕭燕燕數著:“手、頭、膝…摔哪兒,哪兒疼唄。”
韓德讓歎道:“腳不爭氣,惹了禍,為何不僅腳疼,倒落得個渾身疼呢?”
蕭燕燕搖搖頭,這倒是從未想過。
韓德讓答道:“隻因手腳頭皆長於一身,動一發而牽全身,此為一體。世間萬般關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夫妻便如手、腳、頭一體,誰惹了事,皆要受牽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自此日之後蕭燕燕雖還是愛嬉戲玩鬧,卻也分得清上課是上課,下課是下課,再不犯過連累他人。她生而敏慧,許多功課隻講一遍便能理解,以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沂國公主眼見幾個調皮女兒都被好好地管教了起來,沒再到處惹事生非,心中倒也暗暗添了一絲佩服。
這府內一片祥和,可府外卻早已是鐵蹄錚錚。未過幾日,蕭思溫將外間事物置備妥當之後,匆匆迴留守邸,多的話也未說,當即令府中收拾細軟,準備隨時北逃。
韓德讓正對蕭思溫此舉疑惑,蕭思溫即召他進幕閣,將一麵契符交予他手中,囑咐道:“此次周點將北伐,兵力不小。然吾主昏聵,以幽州常備恐難抵禦。若戰不捷,世侄即護送公主及仨丫頭北上避禍。”
韓德讓握著契符,詫異道:“陛下無援?”
蕭思溫歎道:“敵軍未至,冒然請援,恐朝中人言吾生異心也。”
韓德讓聽著訥訥,但蕭思溫說的倒也是個道理。自耶律璟登基以來,君臣之間相互猜忌。如今尚未開戰便請兵,耶律璟必然疑心,看來這昏君之臣實在難做。
南京留守蕭思溫正準備著舉家北逃,周主郭榮已傳檄天下,令十萬大軍北伐燕雲。
檄文一出,錚錚馬蹄聲響徹南北。割據諸公拭目以待,或坐山觀虎鬥、或坐收漁翁之利。
而燕雲十六州守將們則紛紛謀劃出路。畢竟這燕雲十六州守將中多數為漢將,因石敬瑭獻地,他等投身異國,數十年尷尬屈辱言之不盡。
自唐亡,天下動亂,這短短五十餘年到郭榮這裏,已是曆經五朝二十帝了。若再加上那些割據政權,稱帝者隻怕過百,是以人們早已習慣了做牆頭草。誰都明白,想在亂世的夾縫中生存,要麽自己割據做一方強者,要麽依附真正的強者。
隨著檄文通告,郭榮令韓通為先鋒自滄州出,隨後自率京師禁軍北上。韓通自滄州攻入遼境後,即浚治瀛州、莫州間的水路通道,隨即於乾寧軍駐蹕,以候主力。
不久,郭榮率部抵乾寧軍,遼寧州刺史王洪望風舉城歸降。稍事安頓,郭榮又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自禦龍舟沿流而北,水陸並進。
見周大軍開拔而來,燕雲十六州已有諸多漢將投誠。此時,蕭思溫才忙不迭將周伐遼之檄文,及告急文書一並快馬傳至捺缽。
朝堂上,一班朝臣拿著檄文和告急文書急得團團轉,龍位上卻是空懸無人。
良久,宮人才來報:“上尚酒醉,恐不得醒也。”
朝臣議論紛紛,七嘴八舌,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北院樞密使蕭護思更是急得不顧尊卑,向那宮人揖訴道:“周十萬大軍攻燕雲,軍情告急!務必使陛下上朝來!”
宮人卻為難道:“陛下那脾性,相公亦曉得,何人敢打攪。”
見蕭護思萬般無奈,耶律屋質氣惱道:“我去請!”
眼見著耶律屋質往後殿去,韓匡嗣一個箭步阻道:“陛下非念恩之人,大王威望甚高,當思避忌。何不使人請夷臘葛,再使其請陛下去?畢竟其乃陛下心腹,自好說話些。”
耶律屋質撇目瞧了瞧韓匡嗣,對這反常之舉,頗有些懷疑。
韓匡嗣見之又道:“吾兒為保大王,已致驅離於外。”
耶律屋質不免自嘲一聲,雖說韓德讓被驅離並非完全因他,但如今他與韓家還真成了“兔死狗烹,唇齒相依”。若都想長久,隻能保持這種平衡。
耶律屋質鬆了口氣,這才迴頭對眾同僚說道:“請蕭相公以北樞密院令調南京留守兼兵馬總督管,率軍阻截周軍。再請諸位尋殿前督檢點與陛下報邊南之事,陛下必聽之。”
蕭護思連忙迴北樞密院連忙發調職令給蕭思溫,而北府宰相蕭海璃則去請耶律夷臘葛上報境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