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40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作者:坐看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試想一下,項羽以區區五萬楚軍,包圍王離十萬左右大軍(推算之前野戰失利有所折損),還要阻止章邯大軍來援,在分兵對抗章邯的同時消滅王離所部,這是什麽操作?
這真是神一般的操作的,而且麾下也要像某些奇幻小說裏麵的天使大軍一樣,戰力非凡、不知疲累這才可以做到,但是明顯現實中是不會有這樣的部隊的(後世有人研究認為,太史公寫這段楚漢曆史的時候,對項羽的描寫用了孔子編纂春秋時的手法,所謂“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孔子編纂春秋,雖然大體上還是尊重事實,但是在一些地方可是刻意刪減或者補充的,這就是儒家所謂的“春秋筆法”。
司馬遷就是明顯受到了孔子的影響,由於司馬遷受到了漢武帝的不公對待,被執行了腐刑也就是去勢此種酷刑,司馬遷忍受著這種事奇恥大辱,嘔心瀝血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但是對漢武帝肯定有著心中的不滿,於是在《項羽本紀》中,對漢室始祖劉邦的事跡記述可是有點寒磣,在彭城之戰中的描寫就可見一斑,項羽領軍勢如破竹,劉邦倉皇逃跑,為了逃命可是將自己的兒子劉盈和女兒後來的魯元公主推下馬車,還好駕車的夏侯嬰將兩人拉迴車上,不然當時才五歲的漢惠帝和剛八歲的魯元公主,恐怕是兇多吉少的了。)。
太史公將項羽主導的巨鹿之戰描寫得十分輝煌璀璨,使得後世之人對項羽的軍事評價越來越高,不斷謳歌,甚至還有人在小說中描寫韓信垓下之圍,領數十萬大軍也無法殺死項羽,項羽是心死才放棄戰鬥的,不然可能會是反殺的結局。
而對項羽的軍事評價過高,也慢慢影響了項羽的整體評價,後世之人,已經漸漸不覺得項羽是一個失敗者了,而是一個悲劇英雄,甚至有人認為楚漢相爭的結局,是一個貴族被一個流氓算計而導致失敗而已,自此之後,曆來朝代更張,都基本是卑劣的一方取得勝利了(曆朝曆代,基本上都是原來朝廷體製內的人起兵最後得天下的,多少都有點謀朝篡位的味道,隻有明朝是一個例外,因此才有那句民間盛傳的說話“曆代得國之正,莫過於明”。)。
曆代文人墨客更是多有描畫項羽、烏江、垓下等事跡的詩句,其中唐代杜牧的《題烏江亭》“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與宋代王安石的《題烏江項王廟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最為值得迴味把玩,兩首詩似是互相唿應一般。
杜牧的詩是惋惜,認為項羽隻要“包羞忍恥”退迴江東,應可再有一番作為,也是“卷土重來”一詞的出處;而王安石的詩卻似是迴答杜牧“未可知”一問,認為敗勢已成,江東一隅之地未必肯再次傾全力助項羽與劉邦一決雌雄。
不過杜牧和王安石兩人都是政治家,杜牧是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官至刺史,曆任黃州、池州、睦州;而王安石就不用說了,宋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官至宰相,宋神宗“熙寧變法”的主導者,其創設的青苗法、保甲法等被後人時常議論,即使變法最終失敗,死後仍然被追贈“太傅”,後來的宋代君主更是賜諡號為“文”,所謂“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乃是文人畢生最大心願,“文”雖沒有“文正”那麽至美,但也是極為難得的了。
這真是神一般的操作的,而且麾下也要像某些奇幻小說裏麵的天使大軍一樣,戰力非凡、不知疲累這才可以做到,但是明顯現實中是不會有這樣的部隊的(後世有人研究認為,太史公寫這段楚漢曆史的時候,對項羽的描寫用了孔子編纂春秋時的手法,所謂“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孔子編纂春秋,雖然大體上還是尊重事實,但是在一些地方可是刻意刪減或者補充的,這就是儒家所謂的“春秋筆法”。
司馬遷就是明顯受到了孔子的影響,由於司馬遷受到了漢武帝的不公對待,被執行了腐刑也就是去勢此種酷刑,司馬遷忍受著這種事奇恥大辱,嘔心瀝血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但是對漢武帝肯定有著心中的不滿,於是在《項羽本紀》中,對漢室始祖劉邦的事跡記述可是有點寒磣,在彭城之戰中的描寫就可見一斑,項羽領軍勢如破竹,劉邦倉皇逃跑,為了逃命可是將自己的兒子劉盈和女兒後來的魯元公主推下馬車,還好駕車的夏侯嬰將兩人拉迴車上,不然當時才五歲的漢惠帝和剛八歲的魯元公主,恐怕是兇多吉少的了。)。
太史公將項羽主導的巨鹿之戰描寫得十分輝煌璀璨,使得後世之人對項羽的軍事評價越來越高,不斷謳歌,甚至還有人在小說中描寫韓信垓下之圍,領數十萬大軍也無法殺死項羽,項羽是心死才放棄戰鬥的,不然可能會是反殺的結局。
而對項羽的軍事評價過高,也慢慢影響了項羽的整體評價,後世之人,已經漸漸不覺得項羽是一個失敗者了,而是一個悲劇英雄,甚至有人認為楚漢相爭的結局,是一個貴族被一個流氓算計而導致失敗而已,自此之後,曆來朝代更張,都基本是卑劣的一方取得勝利了(曆朝曆代,基本上都是原來朝廷體製內的人起兵最後得天下的,多少都有點謀朝篡位的味道,隻有明朝是一個例外,因此才有那句民間盛傳的說話“曆代得國之正,莫過於明”。)。
曆代文人墨客更是多有描畫項羽、烏江、垓下等事跡的詩句,其中唐代杜牧的《題烏江亭》“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與宋代王安石的《題烏江項王廟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最為值得迴味把玩,兩首詩似是互相唿應一般。
杜牧的詩是惋惜,認為項羽隻要“包羞忍恥”退迴江東,應可再有一番作為,也是“卷土重來”一詞的出處;而王安石的詩卻似是迴答杜牧“未可知”一問,認為敗勢已成,江東一隅之地未必肯再次傾全力助項羽與劉邦一決雌雄。
不過杜牧和王安石兩人都是政治家,杜牧是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官至刺史,曆任黃州、池州、睦州;而王安石就不用說了,宋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官至宰相,宋神宗“熙寧變法”的主導者,其創設的青苗法、保甲法等被後人時常議論,即使變法最終失敗,死後仍然被追贈“太傅”,後來的宋代君主更是賜諡號為“文”,所謂“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乃是文人畢生最大心願,“文”雖沒有“文正”那麽至美,但也是極為難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