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之死,不過爾爾。若說整個長安城裏誰在乎他的生死,恐也僅剩下那位林府的大公子。
林靖澄當真會殺了清風?或許會,但起碼定不能讓林明禮知曉此事。外人都深知他如何寵愛這長子,隻要清風還未有出格之舉前,當不會有謀害這小小書童的心思,何況殺了清風僅會徒添父子間的嫌隙,並無益處。林靖澄向來謹慎,若非萬不得已,絕不會有如此粗莽之舉。
此為林盡染對這位尚書令最基礎的判斷,當然還有一層原因。
“書童若真為尚書令謀害,陛下可會降罪?”
“朕為何不敢?”
林盡染接過孫蓮英手中的酒壺,予楚帝斟上佳釀,笑言道,“臣接下來所言,陛下可能不愛聽。若陛下無所顧忌,林尚書指使蟊賊夜襲大將軍府、次子林明德手上沾有八條人命、科考徇私舞弊······這樁樁件件,哪一條不能治他的罪?”
楚帝當即漲紅著臉,怒拍平幾,嗬斥道,“放肆!林盡染,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你?”
此時,殿外跫音如雨,禁軍侍衛披堅執銳,明晃晃的橫刀指著林盡染。
平幾上、矮榻上一片狼藉,旁側的孫蓮英伏地叩首,久久不敢起身。
林盡染未有絲毫懼意,隻淡淡說道,“陛下,可敢治臣的罪?”
這幾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皇權,方才所言不過是僅有孫蓮英聽去,現下可是當著禁軍的麵直言陛下不敢治他的罪。
楚帝怒極反笑,隨即抬手道,“退下!”
祁將軍蹙著濃眉,遲疑片刻,抱拳問道,“陛下,可要將林禦史扣下?”
“你們先退下!”楚帝眸色凜凜,似是有滿腔的怒意衝天而起,緊跟著下令道,“文英殿三丈內,任何人不得靠近,縱使是皇後也不能。”
“是。”
祁將軍不敢懈怠,也不敢多問,率領禁軍在殿外三丈處架起人牆。
楚帝細細盯著林盡染的神色,眸間疑慮漸濃,“你這番舉止,究竟是要作甚?”
孫蓮英本是額間貼地,可聽到陛下所言,稍稍一怔,腦袋也微不可察地抬起些許,這一晚到底是唱的哪出戲?
“陛下,孫公公今夜恐真是擔驚受怕的緊,還是莫要令他跪著了。”林盡染唇角一抿,稍稍一抬下頜。
“染之既讓你起身,就別跪著了。”楚帝瞥了一眼孫蓮英,旋即降諭。
孫蓮英還未從驚詫中緩過神來,遲滯片刻後,哆嗦道,“奴···奴才謝陛下恩典,謝過林禦史。”
可細數林盡染所言的那三樁案子,林靖澄招募江湖綠林夜襲大將軍府,其本質就是為明園命案善後,故而可算作一案。
但當中難不成就未有楚帝的默允與試探?巡防營衛隊未有及時發現大將軍府的動靜,這才更顯詭異吧,何況崇仁坊與皇城僅有一街之隔。可此事並不會攤在明麵上議論,關注點僅會在林尚書為救次子,買兇行刺。
再議林靖澄科考舞弊,犯險抽走林明德的試卷,此舉可是仗著攬月樓秘辛所為,楚帝即便想動,也得再多加思忖。縱使無所顧忌,依律處置,且問,彼時引出林明禮的生母作他的保障,就當真能定下他的罪嗎?畢竟,明園的命案,就已是最好的迴答。
確如林盡染所言,若真欲定林靖澄的罪,隨意拿出一條皆可,卻因諸多顧忌,終歸無法處置。
楚帝抽過旁側的憑幾,斜靠在上,闔上眼眸,捏著眉心,頓感疲倦,恰似不經意間說道,“朕,終究是心軟了。”
“陛下大可將她的下落告知臣。”林盡染端正地跪坐,輕輕拂去衣袍上的殘漬,言辭中更是駭然,“臣,願替陛下分憂。”
“好膽!還請林禦史慎言!”
孫蓮英額間滿是細汗,背心寒栗直滾。此話若還未能聽明白,當真是蠢到了極點。早前已然提醒,林明禮的生母是皇室宗親,與陛下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林盡染是哪來的膽子敢說‘分憂’二字。
楚帝稍稍抬手,令孫蓮英止言,默然片刻後,長歎一聲,“朕終究是愧對於她。”
可說罷,又指著林盡染的鼻子笑罵道,“不過,孫蓮英所言極是,你還真是放肆!”
“臣,隻是替陛下解憂,以報陛下恩德。”
楚帝擰著眉頭,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憑幾。
孫蓮英明白,陛下如今的這番神態,可當真是被林盡染說動,眼下已起了這般心思······
“故而,清風之死,可有結論?”楚帝猶疑間,隻得先將話題扯開,又議論起謀殺清風的元兇。
“是陛下,卻又不是陛下。”林盡染的眼簾微垂,語音戛然而止,稍稍思慮一番後,接著說道,“清風犯宵禁禁令,巡防營衛隊笞杖二十,未有留情。依清風的體格,翌日若未有醫師救治,該命喪當場,這是陛下的原意,以合乎情理、契合法度的方式除去清風。縱使清風命大,不過是命人再次行刺,彼時還能將矛頭轉嫁予林尚書,引發他父子二人間的嫌隙。日後林明禮若是喪父,其悲慟之情也能淡去幾分。故而,清風之死,是陛下於林明禮的苦心。”
楚帝又轉而揉了揉額角,似是欣慰的一笑,又抬手令林盡染繼續說下去。
“可真正行兇者卻並非是陛下所指使,也非林尚書。”
“那染之可猜出是誰?”
楚帝指尖敲擊的頻率又快了幾分,當下也摸不準究竟是何人所為,遣去暗殺清風的侍衛迴稟,親見書童胸口插著匕首,早已咽氣。
“明月居的掌櫃,溫良。”林盡染似是很平靜地說出這段話,“清風胸口的匕首,僅有溫良的指印。”
“朕倒是忘了,你還有這手段。”楚帝睜開眼眸,輕聲一笑,“侍衛迴稟,說是個青衣女子動的手。聽說這明月居的掌櫃平素打扮得就如女子一般。”
“陛下明鑒。可幕後的指使之人,臣還未查出。”
楚帝唇角微勾,揶揄道,“前年,林卿指派的江湖蟊賊,染之可是用了手段令他開口。莫非這明月居的掌櫃勝似女子,反倒是讓染之生起憐香惜玉的心思?”
“臣還未曾用刑,這位溫掌櫃就已交代。”
“是何人?”
林盡染嘴唇翕張,“太子!”
楚帝撫掌輕笑,對此似乎並不意外,連連嘖嘖稱道,“倒真是有趣。染之可會信?”
“溫掌櫃在迴話後當即自裁。”林盡染端起酒杯,稍稍抿了一口,淡淡道,“故而,書童清風之死,已然結案。”
然,還得往迴撥數個時辰。
彼時,林盡染才將將至京都府衙,而杜子騰已然進宮,迴稟這樁命案。
“林某與這位溫掌櫃閑敘幾句,勞煩郝長史在一旁垂聽,也好做個見證。”林盡染淺淺一笑,揖手一禮。
杜子騰早在進宮前就已交代長史,得好生伺候這位林禦史,凡有所提,無所不依。
郝長史迴敬一禮,客套道,“林禦史言重了,郝某省的。”
說罷,郝長史從懷中拿出兩坨小棉絮,塞入耳中,又遣離一眾人等,隻在遠處靜靜注視二人的動作。
“溫掌櫃,可有話要說?”
林盡染淡然落座後,又稍稍抬了抬下頜,示意他也坐下。
溫良拈著蘭花指,撫了撫頂上的高髻,語音中甚是不屑道,“妾身戴罪之身,可不敢坐下。”
“戴罪之身,此話何解?”林盡染抿了口手邊的茶水,一臉平靜地問道。
“清風胸口的匕首···是妾身捅的。”溫良展顏一笑,隻是這笑容多少有幾分瘮人。
但見林盡染對他的話置若罔聞,沉寂半晌,溫良才問道,“林禦史莫非不想知道,妾身為何要殺清風?”
林盡染的笑意深長,“溫掌櫃似乎還沒弄清楚,是誰約林某前來相談。”
溫良的神色猝然一正,未有分毫的戲謔,“林禦史莫非不想知曉真相?”
“溫掌櫃!清風並非林某的書童,要說真相,林明禮才是那個最想知道的人。溫掌櫃···尋錯人了!”說罷,林盡染就要起身,欲招唿長史過來。
溫良輕咬紅唇,急聲道,“林禦史,且慢!”
林盡染嗤笑一聲,“溫掌櫃既已招供,命案儼然水落石出,可還有話要說?”
“林禦史親自前來,不就是為了象姑館之事嗎?”
“溫掌櫃借清風之死,隻為告知林某此事?”林盡染的語音一頓,眸色深深的凝視著溫良,肅聲道,“你覺得這樣的消息,林某可會相信?”
“當初謠傳太子與林明禮有斷袖之癖的人裏,有林府二公子林明德!”
林盡染微笑著用指節輕輕叩了叩桌案,“溫掌櫃啊溫掌櫃,林府二公子構陷當朝太子,汙蔑兄長清譽,你未免太高看他了吧?”
“僅有林府二公子,自然不夠。”溫良抿著紅唇,不由地噗嗤一笑,“還有一位,則是當朝三皇子。”
聽了他這句話,林盡染的眉頭微微蹙了一下,靜默片刻後,一聲輕歎逸出,“溫掌櫃且接著說下去。”
“清風是從小將養在大公子身邊,本就是孌童,故而林明禮的斷袖之癖委實不假。此事本僅有數人知曉,既是能傳遍長安城,林禦史認為是出自何人之口。”
“尚書令府的家事與林某無關。”
林府這兩位公子的過往事跡,林盡染倒也了解幾分。林靖澄對長子甚為偏愛,對次子反而是極為冷淡,而林夫人則是恰恰相反。可知曉林明禮的身世後,林盡染對此倒也不奇怪,一來林明禮是有皇室血脈,二來他的生母又未曾教養,林尚書興許是對長子深感虧欠。故而林明德妒火中燒之下,將兄長斷袖之癖的秘辛公之於眾也並不稀奇。隻是不曾想,三皇子竟也摻和其中。
溫良並未有慍色,隻是一聲慨歎,故作可惜之狀,道,“也罷,妾身就說些林禦史感興趣的。當初,明月居內有象姑館,可至此的公子不過寥寥,多也在前院消遣作樂。直至一日,二公子將林明禮誆至明月居,享用妾身替他精心準備的玉郎。”
說罷,溫良睜大眼眸,身子猝然前傾,掩唇輕笑道,“林禦史,林明禮自此可是沉淪其中,難以自拔。歡愉之下,他竟還帶上豢養的書童清風。嘖嘖···妾身還得深謝二公子,明月居的象姑館自有林明禮光顧,可一日勝過一日。”
林盡染眉峰一挑,有些不耐煩道,“林明禮的風流韻事,溫掌櫃倒是說了不少。與太子和三皇子有何幹係?”
溫良幾是笑彎了腰,痛快笑過一番,稍稍喘允氣,才徐徐道,“太子乃是儲君,哪能隨意出宮。況且,永陽坊地處偏僻,又怎會至此尋樂。不過是某日三皇子至明月居,隻稱是尋林明禮,然則是與二公子在前院享用美人,花前月下。一群庸俗之輩,將皇子車駕當成是太子,果真是有趣!”
“故而是溫掌櫃散播的謠言?”
“妾身哪敢。”溫良抬手撫上高髻,幾番摸索下終於摘下金釵,旋即雙眸又順著指尖於釵上輕輕拂過,嗤笑道,“三皇子今日見到妾身可是露了怯,林禦史難不成未瞧見?”
“可溫掌櫃仍未有言明,是何人指使你殺了清風。”
“太子。”
“太子?”林盡染擰著眉頭問道,“太子為何要殺清風?”
溫良戲謔地一笑,“自然是與這書童爭風吃醋!”
可未等片刻,林盡染見這位溫掌櫃的笑容漸已朦朧,眸色愈發模糊,淒厲地高聲唿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妾身可真真未有負卿呐~”
林盡染再欲起身時早已不及,溫良的身子轟然倒地,金釵已直直地紮進他的咽喉。
溫良自知生命已走到盡頭,垂著眼簾,竭盡全力問向林盡染,“敢問···皇帝陛下,欲保全···哪位···皇子?”
溫良所言,真真假假也不值得深究。無論三皇子是否真有心參與其中,構陷儲君的罪名,豈是他能承擔的起。
楚帝聽完林盡染所述,冷聲一笑,卻未有多言,快速地調整完不穩的氣息後,方徐徐問道,“染之認為朕···會保全哪位皇子?”
林盡染揖手一禮,語調平穩無波,“臣在文英殿內隻談論國事。”
“朕的家事難道就不算國事?”
林靖澄當真會殺了清風?或許會,但起碼定不能讓林明禮知曉此事。外人都深知他如何寵愛這長子,隻要清風還未有出格之舉前,當不會有謀害這小小書童的心思,何況殺了清風僅會徒添父子間的嫌隙,並無益處。林靖澄向來謹慎,若非萬不得已,絕不會有如此粗莽之舉。
此為林盡染對這位尚書令最基礎的判斷,當然還有一層原因。
“書童若真為尚書令謀害,陛下可會降罪?”
“朕為何不敢?”
林盡染接過孫蓮英手中的酒壺,予楚帝斟上佳釀,笑言道,“臣接下來所言,陛下可能不愛聽。若陛下無所顧忌,林尚書指使蟊賊夜襲大將軍府、次子林明德手上沾有八條人命、科考徇私舞弊······這樁樁件件,哪一條不能治他的罪?”
楚帝當即漲紅著臉,怒拍平幾,嗬斥道,“放肆!林盡染,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你?”
此時,殿外跫音如雨,禁軍侍衛披堅執銳,明晃晃的橫刀指著林盡染。
平幾上、矮榻上一片狼藉,旁側的孫蓮英伏地叩首,久久不敢起身。
林盡染未有絲毫懼意,隻淡淡說道,“陛下,可敢治臣的罪?”
這幾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皇權,方才所言不過是僅有孫蓮英聽去,現下可是當著禁軍的麵直言陛下不敢治他的罪。
楚帝怒極反笑,隨即抬手道,“退下!”
祁將軍蹙著濃眉,遲疑片刻,抱拳問道,“陛下,可要將林禦史扣下?”
“你們先退下!”楚帝眸色凜凜,似是有滿腔的怒意衝天而起,緊跟著下令道,“文英殿三丈內,任何人不得靠近,縱使是皇後也不能。”
“是。”
祁將軍不敢懈怠,也不敢多問,率領禁軍在殿外三丈處架起人牆。
楚帝細細盯著林盡染的神色,眸間疑慮漸濃,“你這番舉止,究竟是要作甚?”
孫蓮英本是額間貼地,可聽到陛下所言,稍稍一怔,腦袋也微不可察地抬起些許,這一晚到底是唱的哪出戲?
“陛下,孫公公今夜恐真是擔驚受怕的緊,還是莫要令他跪著了。”林盡染唇角一抿,稍稍一抬下頜。
“染之既讓你起身,就別跪著了。”楚帝瞥了一眼孫蓮英,旋即降諭。
孫蓮英還未從驚詫中緩過神來,遲滯片刻後,哆嗦道,“奴···奴才謝陛下恩典,謝過林禦史。”
可細數林盡染所言的那三樁案子,林靖澄招募江湖綠林夜襲大將軍府,其本質就是為明園命案善後,故而可算作一案。
但當中難不成就未有楚帝的默允與試探?巡防營衛隊未有及時發現大將軍府的動靜,這才更顯詭異吧,何況崇仁坊與皇城僅有一街之隔。可此事並不會攤在明麵上議論,關注點僅會在林尚書為救次子,買兇行刺。
再議林靖澄科考舞弊,犯險抽走林明德的試卷,此舉可是仗著攬月樓秘辛所為,楚帝即便想動,也得再多加思忖。縱使無所顧忌,依律處置,且問,彼時引出林明禮的生母作他的保障,就當真能定下他的罪嗎?畢竟,明園的命案,就已是最好的迴答。
確如林盡染所言,若真欲定林靖澄的罪,隨意拿出一條皆可,卻因諸多顧忌,終歸無法處置。
楚帝抽過旁側的憑幾,斜靠在上,闔上眼眸,捏著眉心,頓感疲倦,恰似不經意間說道,“朕,終究是心軟了。”
“陛下大可將她的下落告知臣。”林盡染端正地跪坐,輕輕拂去衣袍上的殘漬,言辭中更是駭然,“臣,願替陛下分憂。”
“好膽!還請林禦史慎言!”
孫蓮英額間滿是細汗,背心寒栗直滾。此話若還未能聽明白,當真是蠢到了極點。早前已然提醒,林明禮的生母是皇室宗親,與陛下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林盡染是哪來的膽子敢說‘分憂’二字。
楚帝稍稍抬手,令孫蓮英止言,默然片刻後,長歎一聲,“朕終究是愧對於她。”
可說罷,又指著林盡染的鼻子笑罵道,“不過,孫蓮英所言極是,你還真是放肆!”
“臣,隻是替陛下解憂,以報陛下恩德。”
楚帝擰著眉頭,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憑幾。
孫蓮英明白,陛下如今的這番神態,可當真是被林盡染說動,眼下已起了這般心思······
“故而,清風之死,可有結論?”楚帝猶疑間,隻得先將話題扯開,又議論起謀殺清風的元兇。
“是陛下,卻又不是陛下。”林盡染的眼簾微垂,語音戛然而止,稍稍思慮一番後,接著說道,“清風犯宵禁禁令,巡防營衛隊笞杖二十,未有留情。依清風的體格,翌日若未有醫師救治,該命喪當場,這是陛下的原意,以合乎情理、契合法度的方式除去清風。縱使清風命大,不過是命人再次行刺,彼時還能將矛頭轉嫁予林尚書,引發他父子二人間的嫌隙。日後林明禮若是喪父,其悲慟之情也能淡去幾分。故而,清風之死,是陛下於林明禮的苦心。”
楚帝又轉而揉了揉額角,似是欣慰的一笑,又抬手令林盡染繼續說下去。
“可真正行兇者卻並非是陛下所指使,也非林尚書。”
“那染之可猜出是誰?”
楚帝指尖敲擊的頻率又快了幾分,當下也摸不準究竟是何人所為,遣去暗殺清風的侍衛迴稟,親見書童胸口插著匕首,早已咽氣。
“明月居的掌櫃,溫良。”林盡染似是很平靜地說出這段話,“清風胸口的匕首,僅有溫良的指印。”
“朕倒是忘了,你還有這手段。”楚帝睜開眼眸,輕聲一笑,“侍衛迴稟,說是個青衣女子動的手。聽說這明月居的掌櫃平素打扮得就如女子一般。”
“陛下明鑒。可幕後的指使之人,臣還未查出。”
楚帝唇角微勾,揶揄道,“前年,林卿指派的江湖蟊賊,染之可是用了手段令他開口。莫非這明月居的掌櫃勝似女子,反倒是讓染之生起憐香惜玉的心思?”
“臣還未曾用刑,這位溫掌櫃就已交代。”
“是何人?”
林盡染嘴唇翕張,“太子!”
楚帝撫掌輕笑,對此似乎並不意外,連連嘖嘖稱道,“倒真是有趣。染之可會信?”
“溫掌櫃在迴話後當即自裁。”林盡染端起酒杯,稍稍抿了一口,淡淡道,“故而,書童清風之死,已然結案。”
然,還得往迴撥數個時辰。
彼時,林盡染才將將至京都府衙,而杜子騰已然進宮,迴稟這樁命案。
“林某與這位溫掌櫃閑敘幾句,勞煩郝長史在一旁垂聽,也好做個見證。”林盡染淺淺一笑,揖手一禮。
杜子騰早在進宮前就已交代長史,得好生伺候這位林禦史,凡有所提,無所不依。
郝長史迴敬一禮,客套道,“林禦史言重了,郝某省的。”
說罷,郝長史從懷中拿出兩坨小棉絮,塞入耳中,又遣離一眾人等,隻在遠處靜靜注視二人的動作。
“溫掌櫃,可有話要說?”
林盡染淡然落座後,又稍稍抬了抬下頜,示意他也坐下。
溫良拈著蘭花指,撫了撫頂上的高髻,語音中甚是不屑道,“妾身戴罪之身,可不敢坐下。”
“戴罪之身,此話何解?”林盡染抿了口手邊的茶水,一臉平靜地問道。
“清風胸口的匕首···是妾身捅的。”溫良展顏一笑,隻是這笑容多少有幾分瘮人。
但見林盡染對他的話置若罔聞,沉寂半晌,溫良才問道,“林禦史莫非不想知道,妾身為何要殺清風?”
林盡染的笑意深長,“溫掌櫃似乎還沒弄清楚,是誰約林某前來相談。”
溫良的神色猝然一正,未有分毫的戲謔,“林禦史莫非不想知曉真相?”
“溫掌櫃!清風並非林某的書童,要說真相,林明禮才是那個最想知道的人。溫掌櫃···尋錯人了!”說罷,林盡染就要起身,欲招唿長史過來。
溫良輕咬紅唇,急聲道,“林禦史,且慢!”
林盡染嗤笑一聲,“溫掌櫃既已招供,命案儼然水落石出,可還有話要說?”
“林禦史親自前來,不就是為了象姑館之事嗎?”
“溫掌櫃借清風之死,隻為告知林某此事?”林盡染的語音一頓,眸色深深的凝視著溫良,肅聲道,“你覺得這樣的消息,林某可會相信?”
“當初謠傳太子與林明禮有斷袖之癖的人裏,有林府二公子林明德!”
林盡染微笑著用指節輕輕叩了叩桌案,“溫掌櫃啊溫掌櫃,林府二公子構陷當朝太子,汙蔑兄長清譽,你未免太高看他了吧?”
“僅有林府二公子,自然不夠。”溫良抿著紅唇,不由地噗嗤一笑,“還有一位,則是當朝三皇子。”
聽了他這句話,林盡染的眉頭微微蹙了一下,靜默片刻後,一聲輕歎逸出,“溫掌櫃且接著說下去。”
“清風是從小將養在大公子身邊,本就是孌童,故而林明禮的斷袖之癖委實不假。此事本僅有數人知曉,既是能傳遍長安城,林禦史認為是出自何人之口。”
“尚書令府的家事與林某無關。”
林府這兩位公子的過往事跡,林盡染倒也了解幾分。林靖澄對長子甚為偏愛,對次子反而是極為冷淡,而林夫人則是恰恰相反。可知曉林明禮的身世後,林盡染對此倒也不奇怪,一來林明禮是有皇室血脈,二來他的生母又未曾教養,林尚書興許是對長子深感虧欠。故而林明德妒火中燒之下,將兄長斷袖之癖的秘辛公之於眾也並不稀奇。隻是不曾想,三皇子竟也摻和其中。
溫良並未有慍色,隻是一聲慨歎,故作可惜之狀,道,“也罷,妾身就說些林禦史感興趣的。當初,明月居內有象姑館,可至此的公子不過寥寥,多也在前院消遣作樂。直至一日,二公子將林明禮誆至明月居,享用妾身替他精心準備的玉郎。”
說罷,溫良睜大眼眸,身子猝然前傾,掩唇輕笑道,“林禦史,林明禮自此可是沉淪其中,難以自拔。歡愉之下,他竟還帶上豢養的書童清風。嘖嘖···妾身還得深謝二公子,明月居的象姑館自有林明禮光顧,可一日勝過一日。”
林盡染眉峰一挑,有些不耐煩道,“林明禮的風流韻事,溫掌櫃倒是說了不少。與太子和三皇子有何幹係?”
溫良幾是笑彎了腰,痛快笑過一番,稍稍喘允氣,才徐徐道,“太子乃是儲君,哪能隨意出宮。況且,永陽坊地處偏僻,又怎會至此尋樂。不過是某日三皇子至明月居,隻稱是尋林明禮,然則是與二公子在前院享用美人,花前月下。一群庸俗之輩,將皇子車駕當成是太子,果真是有趣!”
“故而是溫掌櫃散播的謠言?”
“妾身哪敢。”溫良抬手撫上高髻,幾番摸索下終於摘下金釵,旋即雙眸又順著指尖於釵上輕輕拂過,嗤笑道,“三皇子今日見到妾身可是露了怯,林禦史難不成未瞧見?”
“可溫掌櫃仍未有言明,是何人指使你殺了清風。”
“太子。”
“太子?”林盡染擰著眉頭問道,“太子為何要殺清風?”
溫良戲謔地一笑,“自然是與這書童爭風吃醋!”
可未等片刻,林盡染見這位溫掌櫃的笑容漸已朦朧,眸色愈發模糊,淒厲地高聲唿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妾身可真真未有負卿呐~”
林盡染再欲起身時早已不及,溫良的身子轟然倒地,金釵已直直地紮進他的咽喉。
溫良自知生命已走到盡頭,垂著眼簾,竭盡全力問向林盡染,“敢問···皇帝陛下,欲保全···哪位···皇子?”
溫良所言,真真假假也不值得深究。無論三皇子是否真有心參與其中,構陷儲君的罪名,豈是他能承擔的起。
楚帝聽完林盡染所述,冷聲一笑,卻未有多言,快速地調整完不穩的氣息後,方徐徐問道,“染之認為朕···會保全哪位皇子?”
林盡染揖手一禮,語調平穩無波,“臣在文英殿內隻談論國事。”
“朕的家事難道就不算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