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撿起書信,步履匆匆地從園外繞過,自東門而入,行至二皇子身旁,俯身低語幾句。
二皇子臉上仍掛著笑臉,揮揮手令侍衛退下,悄悄踱至一旁。展開紙條一閱,雋秀的字體,定是女子所書無疑。可紙條上僅僅寫道:“書童清風已死”這六個字。
‘書童,清風···’二皇子笑意漸去,轉而蹙著眉頭默默念叨,可話已在嘴邊,幾息後倏然瞪大雙目,不可置信地望向林明禮。
老二的這番神態自然落入三皇子眼中,徐徐行至他旁側,問詢道,“二哥可是有要事?”
二皇子並未有玩笑之意,將手中紙條遞予老三,肅聲道,“方才侍衛傳信,是你的。”
三皇子麵露不悅,一麵接過紙條,一麵抱怨道,“二哥怎還有窺人書信的癖好。”
可三皇子一覽後,還未緩過神,便聽老二提醒,“此人是明禮的書童。”
此言一出,霎時與方才的二皇子一般模樣,旋即喃喃細語,“是何人傳來的紙條?”
“你府上的親衛。”
“我府上的親衛又······”
可三皇子剛想脫口而出的話頓時又咽了下去,什麽你府上我府上,莫非親衛還分不清誰是主人不成?但老二分明是在給台階下,暗示此信是與他共享。
三皇子躊躇片刻,沉吟道,“二哥如何打算?”
二皇子擰著眉頭,默然不語,心中甚是忐忑。清風與林明禮的關係匪淺,當下有何人希望清風歿了?明麵上最大的嫌疑就是林靖澄,其次是林明德,前者是為長子大婚之事,掃清障礙,後者隻為報複其兄長,令他萬分心痛,自然也不能排除其餘與這樁婚事的利益相關者。
可暗地裏呢?他二人可是籌謀著利用林明德做他林明禮的磨刀石,難不成最後的矛頭會直指他或是老三?紙條上不曾言明清風的死因、也未言明死於何處。二皇子思忖間已將目光看向林盡染,這樁命案交由他手,若是查出清風之死與自己和老三有關,往後收服林明禮宛如登天。
秋風颯颯,撫起輕紗,立於紗簾後的女子見紙條已落入二位皇子之手,遂已融入人群。旁的,再無須理會。
“確非你指使?”
三皇子聞言,麵色一凝,“二哥莫要玩笑。殺了清風,於吾有何裨益。難不成是二哥為磨礪明禮,才下此狠手?”
可二皇子方才的神情儼然證明一切,此事絕非他所為,這張紙條偏偏出現在此時,當真是令人進退兩難。
二皇子斟酌良久,沉吟道,“眾人皆在芙蓉園中,寸步未離,且紙條又源於西岸,定是有人早早知曉此事。”
“二哥可要命人搜出那傳信的姑娘?”
“諸多官眷在此,怕是不妥。何況清風已死的消息尚不知真假。此人將紙條交予我二人手中,許是要讓我們相機決斷。”
說罷,二皇子頷首緘默片刻,隨即霍然抬首,道,“西岸會傳信予我二人此等消息,除卻兩位皇子妃外,當有韋晟之母顧氏、明德之母韋氏,還有一人則是吳府小姐,吳蘭亭。”
“吳尚書的孫女?”三皇子擰著眉頭沉思片刻,恍然道,“倒也說的通,他二人不日成婚,對明禮身邊之人關注些,倒也合乎情理。”
“可她若是為了悔婚呢?”二皇子嘴角勾起一抹難言的笑意,“吳蘭亭雖未過門,可清風早已秘密逐出林府,被明禮藏在城外木屋,這還是我二人多番打探的消息。吳蘭亭身為閨中待嫁女子,又怎會費心打探書童的下落?”
“二哥的意思是?”
“無論消息真偽,詩會散後,皆可交予明禮。縱使清風真的身死,此舉亦能洗脫我二人嫌疑。若是假死,隻當是陪明禮走一遭,事後賠個不是······”
話音才將將落地,侍衛行色匆匆地趕至兩位皇子麵前,抱拳一禮道,“二殿下,三殿下,園外京都府尹求見林禦史,可要放他進來?”
二皇子思緒紛亂,眼下京都府尹杜子騰出現在此處可並非是什麽好事,右眼皮不自覺的狂跳,將將輕籲一聲,撫摸眼尾的肌膚,欲使其平靜下來。
心大的三皇子已抬手令侍衛將其引入園內。
杜子騰臉色極為凝重,未有理會座上的韋太師與崔供奉,甚至忽略進園時的兩位皇子,徑直將林盡染從學子的包圍圈中拽出來後,也顧不得禮數,急聲道,“聽聞染之在錢塘時有速速稽查兇犯的手段,快快隨杜某走一遭。”
“可有命案?”
林盡染甚是疑惑的模樣,但語音未有抑製,反倒引起身後學子的議論。
杜子騰訕然一笑,又拉著林盡染往遠處走了幾步,輕聲道,“今日詩會,本不該打攪。但事發突然,亡者身份特殊,是尚書令府的書童,清風。”說罷,又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林明禮,生怕他聽見。
“他···當真死了?”
早在聽聞林盡染說起‘命案’二字時,兩位皇子就已向他二人走去,隻是得知清風死訊為真時,三皇子猛然一顫,又接著對二皇子說道,“二哥,這張紙條看來是遲了片刻。”
林盡染見三皇子兩指間夾著的紙條,問道,“可否借染之一閱?”
的確是書寫‘書童清風已死’的字樣,又細細一聞紙上的殘香。除墨香外,還有股淡淡的香水味,隻是氣味委實淡了些,未能分辨,如此瞧來應是女子所書。
“那殿下可否與染之和杜府尹走一遭,一路詳說這紙條的由來。至於詩會,就勞煩二殿下暫代主持。”
二皇子猶疑片刻,還是頷首應下。
清風的死訊已至,可林盡染終歸是從杜子騰口中得知,而非是兩位皇子。錢塘鑒別指印的手段,二皇子也有所耳聞。隻是當下紙條是何人所書已不再重要,林明禮如何認為才是最為關鍵。這張紙條出現的時機太過巧合,似是有意在幫他二人洗脫嫌疑一般,倘若真是吳蘭亭所書,可真真是幫了倒忙。
眼下這張紙條交予林盡染,還不如不交···
二皇子臉上仍掛著笑臉,揮揮手令侍衛退下,悄悄踱至一旁。展開紙條一閱,雋秀的字體,定是女子所書無疑。可紙條上僅僅寫道:“書童清風已死”這六個字。
‘書童,清風···’二皇子笑意漸去,轉而蹙著眉頭默默念叨,可話已在嘴邊,幾息後倏然瞪大雙目,不可置信地望向林明禮。
老二的這番神態自然落入三皇子眼中,徐徐行至他旁側,問詢道,“二哥可是有要事?”
二皇子並未有玩笑之意,將手中紙條遞予老三,肅聲道,“方才侍衛傳信,是你的。”
三皇子麵露不悅,一麵接過紙條,一麵抱怨道,“二哥怎還有窺人書信的癖好。”
可三皇子一覽後,還未緩過神,便聽老二提醒,“此人是明禮的書童。”
此言一出,霎時與方才的二皇子一般模樣,旋即喃喃細語,“是何人傳來的紙條?”
“你府上的親衛。”
“我府上的親衛又······”
可三皇子剛想脫口而出的話頓時又咽了下去,什麽你府上我府上,莫非親衛還分不清誰是主人不成?但老二分明是在給台階下,暗示此信是與他共享。
三皇子躊躇片刻,沉吟道,“二哥如何打算?”
二皇子擰著眉頭,默然不語,心中甚是忐忑。清風與林明禮的關係匪淺,當下有何人希望清風歿了?明麵上最大的嫌疑就是林靖澄,其次是林明德,前者是為長子大婚之事,掃清障礙,後者隻為報複其兄長,令他萬分心痛,自然也不能排除其餘與這樁婚事的利益相關者。
可暗地裏呢?他二人可是籌謀著利用林明德做他林明禮的磨刀石,難不成最後的矛頭會直指他或是老三?紙條上不曾言明清風的死因、也未言明死於何處。二皇子思忖間已將目光看向林盡染,這樁命案交由他手,若是查出清風之死與自己和老三有關,往後收服林明禮宛如登天。
秋風颯颯,撫起輕紗,立於紗簾後的女子見紙條已落入二位皇子之手,遂已融入人群。旁的,再無須理會。
“確非你指使?”
三皇子聞言,麵色一凝,“二哥莫要玩笑。殺了清風,於吾有何裨益。難不成是二哥為磨礪明禮,才下此狠手?”
可二皇子方才的神情儼然證明一切,此事絕非他所為,這張紙條偏偏出現在此時,當真是令人進退兩難。
二皇子斟酌良久,沉吟道,“眾人皆在芙蓉園中,寸步未離,且紙條又源於西岸,定是有人早早知曉此事。”
“二哥可要命人搜出那傳信的姑娘?”
“諸多官眷在此,怕是不妥。何況清風已死的消息尚不知真假。此人將紙條交予我二人手中,許是要讓我們相機決斷。”
說罷,二皇子頷首緘默片刻,隨即霍然抬首,道,“西岸會傳信予我二人此等消息,除卻兩位皇子妃外,當有韋晟之母顧氏、明德之母韋氏,還有一人則是吳府小姐,吳蘭亭。”
“吳尚書的孫女?”三皇子擰著眉頭沉思片刻,恍然道,“倒也說的通,他二人不日成婚,對明禮身邊之人關注些,倒也合乎情理。”
“可她若是為了悔婚呢?”二皇子嘴角勾起一抹難言的笑意,“吳蘭亭雖未過門,可清風早已秘密逐出林府,被明禮藏在城外木屋,這還是我二人多番打探的消息。吳蘭亭身為閨中待嫁女子,又怎會費心打探書童的下落?”
“二哥的意思是?”
“無論消息真偽,詩會散後,皆可交予明禮。縱使清風真的身死,此舉亦能洗脫我二人嫌疑。若是假死,隻當是陪明禮走一遭,事後賠個不是······”
話音才將將落地,侍衛行色匆匆地趕至兩位皇子麵前,抱拳一禮道,“二殿下,三殿下,園外京都府尹求見林禦史,可要放他進來?”
二皇子思緒紛亂,眼下京都府尹杜子騰出現在此處可並非是什麽好事,右眼皮不自覺的狂跳,將將輕籲一聲,撫摸眼尾的肌膚,欲使其平靜下來。
心大的三皇子已抬手令侍衛將其引入園內。
杜子騰臉色極為凝重,未有理會座上的韋太師與崔供奉,甚至忽略進園時的兩位皇子,徑直將林盡染從學子的包圍圈中拽出來後,也顧不得禮數,急聲道,“聽聞染之在錢塘時有速速稽查兇犯的手段,快快隨杜某走一遭。”
“可有命案?”
林盡染甚是疑惑的模樣,但語音未有抑製,反倒引起身後學子的議論。
杜子騰訕然一笑,又拉著林盡染往遠處走了幾步,輕聲道,“今日詩會,本不該打攪。但事發突然,亡者身份特殊,是尚書令府的書童,清風。”說罷,又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林明禮,生怕他聽見。
“他···當真死了?”
早在聽聞林盡染說起‘命案’二字時,兩位皇子就已向他二人走去,隻是得知清風死訊為真時,三皇子猛然一顫,又接著對二皇子說道,“二哥,這張紙條看來是遲了片刻。”
林盡染見三皇子兩指間夾著的紙條,問道,“可否借染之一閱?”
的確是書寫‘書童清風已死’的字樣,又細細一聞紙上的殘香。除墨香外,還有股淡淡的香水味,隻是氣味委實淡了些,未能分辨,如此瞧來應是女子所書。
“那殿下可否與染之和杜府尹走一遭,一路詳說這紙條的由來。至於詩會,就勞煩二殿下暫代主持。”
二皇子猶疑片刻,還是頷首應下。
清風的死訊已至,可林盡染終歸是從杜子騰口中得知,而非是兩位皇子。錢塘鑒別指印的手段,二皇子也有所耳聞。隻是當下紙條是何人所書已不再重要,林明禮如何認為才是最為關鍵。這張紙條出現的時機太過巧合,似是有意在幫他二人洗脫嫌疑一般,倘若真是吳蘭亭所書,可真真是幫了倒忙。
眼下這張紙條交予林盡染,還不如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