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申時,日頭已略有西斜,林盡染將陳若棠扔在朱雀大街上,又從一旁的小販處要來兩根麻繩,放下一兩銀子,遂將小公爺捆在道路一旁的槐樹下,坐於旁側的石頭上甚是愜意地乘涼。
林盡染離開長安已有一陣,可城中百姓對其仍是記憶猶新。又將目光挪至那棵槐樹下,居然是譙國公府家的小公爺。
眾人知曉二人在聆音閣曾有一段淵源,迴想這段往事,還恍如昨日一般。可有些百姓還聽聞林盡染離開長安時,小公爺在城外攔路,不過最終似是吃了不小的虧。今日瞧來,難不成他是要當街羞辱小公爺?
一時間,百姓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議論紛紛。可也無人敢上前搭救,隻見得林盡染左手臂上已纏著一塊滲血的布條,身側插著一柄帶血的利劍,皆是暗自猜測,小公爺怕是方才刺傷林盡染,當下是在等國公府亦或是三皇子給個交代。
孫蓮英這才將將至二皇子府中傳完話,扭頭又往毗鄰的三皇子府邸匆匆而去。
“稀客呀~竟是孫公公親至。吾方才還在念叨,何時請公公至府中小坐,未曾想,天公竟聽見吾的心聲。”
三皇子聽府中下人通傳孫蓮英親至,忙是步履匆匆地行至正堂,旁人怕是難以得皇子的這般重視,可此人是楚帝身邊的近侍太監,可萬萬不能怠慢。
孫蓮英笑臉盈盈地微微躬身一禮,“殿下可莫要折煞老奴。”
身為皇子自是知曉,孫公公的這番笑臉不過是一番應付,豈能這般輕易拉攏。可依舊是禮數周全地邀他入座。
“殿下不必客氣,老奴不過是替陛下傳道口諭。”
三皇子聞言,稍一正顏色,躬身長揖道,“兒臣聆聽父皇教誨。”
“林禦史於崇賢坊新辦藏書閣,令二皇子與三皇子‘若是得閑就去藏書閣好好讀書,該守的規矩一條都不準落下’。”
孫蓮英到底還是未敢直唿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名諱,隨即又稍稍前傾身子,低聲道,“後半句,老奴隻字未漏。”
三皇子微微一怔,一麵揣摩父皇的用意,一麵朗聲迴道,“兒臣謹遵旨意。”
孫蓮英輕咳一聲,徐徐道,“陛下還有一道口諭。”
“欸!”三皇子剛欲起身,旋即又拜了下去。
“令二皇子與三皇子以‘富藏於民’策論,後日申時前呈至文英殿。”
三皇子垂首未敢抬頭,低聲試探道,“沒了?”生怕口諭未傳完,還得再次行禮。
孫蓮英輕聲一笑,拱手迴道,“沒了。陛下口諭已傳到,老奴先行告退。”
可彼時,陳若棠身邊的府兵剛至三皇子府邸,氣息還未能喘勻,遂匆匆稟報,“殿···殿下,林···林禦史將小公爺綁至朱雀大街,請三皇子前去主持公道。”
“林禦史?哪個林禦史?”
三皇子還未能想起哪位林禦史,倏然想起方才孫公公提起林禦史在崇賢坊新辦了間藏書閣,旋即問詢道,“是那監察禦史林盡染林禦史?”
“是!”
“若棠怎又招惹上他?”
可想起既是府兵前來傳話,那定然是他又帶上府兵前去有意尋釁。三皇子深知其父皇對林盡染的恩寵,加之他身份特殊,已是多番提醒陳若棠莫要招惹,可現下竟是鬧到朱雀大街。一想到此處,止不住緊鎖眉頭,躊躇不定。
孫蓮英在一旁聽得仔細,既是在楚帝身旁侍候,自是個人精,方才可是親送林盡染至安福門,當下又怎會與譙國公府的小公爺起了衝突?陳若棠在長安城中的名聲響亮,可絕非良善。先前也聽說過他的諸般惡行,但皆以府中下人擅自做主,終歸不過是落個管教不嚴的名頭。可既非良善,又怎會善罷甘休,先前兩次在林盡染手下吃了癟,若還有第三次,怕是局麵難以收場···
“殿下,老奴先行告退。”
孫蓮英依舊是一副笑臉,似是聽聞此事,心中也未起波瀾。
三皇子訕訕一笑,溫聲道,“還望孫公公莫要在父皇麵前提及此事。”
“老奴有分寸。”孫蓮英躬身一禮,旋即提醒道,“今日,陛下特允林禦史往後可自由出入文英殿,不必通稟。口諭既已通傳,老奴先行告退。”
說罷,孫蓮英步履匆匆離去。
這番話倒令三皇子怔在原地,半晌都未緩過神來。莫說是皇子,縱使是皇後進文英殿都得通稟,林盡染竟是得了這般特權,又聯想起他新辦的藏書閣,能讓父皇令近侍太監孫蓮英前來親傳口諭。諸般恩德,豈是個上柱國的女婿能消受得起,未免是有‘捧殺’的意味。
即便如此,三皇子仍不敢輕易懈怠,蹙著眉頭吩咐道,“備車。”
未多時,車駕‘闥闥闥’地往朱雀大街駛去···
這朱雀大街東為興道坊,而此處又毗鄰務本坊,尚書令的林府便坐落此處。
朱雀大街上的動靜早已傳遍周遭坊市,林明德聽聞府中下人的竊竊私語,得知陳若棠已被綁在朱雀大街的槐樹下,現下正在咒罵林禦史,顧不得外祖父布置的課業,登時匆匆離府。
“你這田舍漢!快快給老子鬆綁。”
陳若棠卻非是一般捆綁,而是環抱著槐樹。這樹幹的確有些粗,縱使一成年男子環抱,還能餘出一截。小公爺這般環抱,還得使勁咒罵,付出的氣力要比尋常時候還得多些。
幾是罵了近盞茶的功夫,遂喘著粗氣,滿臉的不服氣,叫囂著,“你個田舍漢!莫要讓老子騰出手。否則,老子定要殺你全家老小!”
這般的動靜自然早已將京都府尹杜子騰引來。
“林禦史,還是將小公爺放了罷。若有爭論,還是得以和氣為貴,坐下來好好分說,何故這般呐。”
杜子騰在一旁勸解,可卻也不敢去予陳若棠鬆綁。交情歸交情,在外還得是以職務相稱,卻也不忍知交往後身陷囹圄,畢竟小公爺真可謂是惡名遠揚,言出必行。
“呸!”陳若棠重重地啐了一口,先前在攬月樓的事可還未忘卻,這京都府尹與林盡染定然相識,當即惡語相向,“老子用得著你來充這善人?老子收拾完林盡染,你以為能置身事外?聽說杜子騰還與青樓女子恩愛纏綿,糾纏不休,倒是與這林盡染一般風流,果真是臭味相投。”
陳若棠的這番言語,有如驚雷一般,嚇愣了眾人,幾息後又是一片沸反盈天之狀。
杜子騰聞言漲紅了臉,既是羞赧,又是憤懣,盛怒之下,一甩袖袍,沉聲道,“事關杜某清白,還請小公爺慎言!”
“事關清白。”陳若棠嗚嗚地學著杜子騰所言,旋即嗤笑道,“府尹即是敢做卻不敢當?旁人不敢說,老子···啊!”
還未等陳若棠一番嘲諷落地,林盡染已從替杜子騰趕馬的車夫手中奪過馬鞭,一鞭子狠狠地抽在陳若棠雙腿上。
吃痛下,小公爺瞪大著雙眼,眼角飆飛出一滴淚,支支吾吾地,幾是要咬碎鋼牙,撇過頭去,惡狠狠道,“林···林盡染,老子···定要殺你全···啊!”
還未等陳若棠語音落地,林盡染又揮起一鞭,腰間猛然發力,幾是用出七分勁抽了下去,‘啪’,鞭梢應聲抽斷!
林盡染將手中的鞭杆一丟,拱手予杜子騰說道,“勞煩杜府尹令圍觀之人將稚童送迴家中。”
“染···”杜子騰下意識地要喊出‘染之’,又頓覺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太過親近,旋即改口道,“林···林禦史是要作甚。”
方才林盡染之舉自然是令人甚為痛快,但被打之人可是譙國公府的小公爺,今日他若未死,林府往後怕是不得安寧。
林盡染淡淡一笑,並未迴複,高舉左臂,將裹在胳膊上的紗布示於眾人,隻見已有鮮血滲出,又拔起槐樹旁的利劍,朗聲說道,“小公爺欲攜府兵,刺殺本禦史,若非有武藝傍身,怕是今日慘死城外。開遠門的城門郎皆可作證!”
圍觀眾人見狀,皆是交頭接耳,嘟囔嘀咕。
“你···胡說!”陳若棠強忍著劇痛,怒斥道,“老子都沒碰到你,何來傷你一說?”
一旁的府兵首領,皺著眉頭,拱手說道,“杜府尹,我等皆可作證,小公爺並未傷及林禦史。”
“爾等的意思是本禦史信口開河?”
林盡染神色一凜,語音愈發的冰冷,稍稍頓了片刻,又朗聲道,“諸位皆知,元瑤姑娘已從攬月樓贖身,現下暫居林府。小公爺垂涎已久,方才買通車夫,將本禦史引至城外,欲以性命要挾,所幸隻受些輕傷。
當下又口出狂言,汙蔑京都府尹清白,揚言屠盡林府滿門,本禦史既是遲遲未等來公道,隻得擅自教訓予他。若是譙國公或是三皇子日後怪罪,還請諸位秉公直言。”
若是以當下陳若棠的口碑來說,還是林盡染的話更為可信。何況可為林盡染作證的是開遠門的城門郎,而陳若棠幾是一麵之詞,佐證的還是自家府兵,方才也是真真切切地聽他說要屠盡林府滿門。如此一來,說京都府尹與青樓女子勾勾搭搭,反倒是令人質疑。
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林盡染從未指望百姓能說些甚公道話,可既然要保全杜子騰的‘清譽’,自是要令小公爺的話更顯難以置信方可。
至於左手臂上的傷,不過是在進城前自殘一道。既是持劍,又綁下陳若棠,自得接受城門郎的盤問,可他們卻也未敢多言,無形中又成林盡染的人證。
林盡染從旁取來一根長棍,手中掂了掂,又猛然往地上一杵,感慨道,“興許是三殿下念及譙國公為國盡忠,長久未在長安,小公爺伶仃孤苦,故而未能下得去重手。也罷,就讓本禦史做這惡人,若因此開罪聖上、三殿下與國公爺,本禦史一力承擔。”
“且慢!且慢!”人群外高唿道。
原是這林明德已知曉此事,先往三皇子府邸奔去,豈知竟在半途中遇見,遂相約匆匆往此處趕來。
可林盡染當街懲治陳若棠的消息,幾是傳遍周遭的坊市,圍觀之人已是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林明德的這聲唿喊早已淹沒在人海之中。
“嘭!”
“當當!”
一聲為棍打陳若棠,一聲為棍折滾落在地。
這兩聲比林明德的高唿還響上許多。幾是同時間,又傳來陳若棠的一聲放肆哀嚎,“啊~~~”
隨即已是靜的落葉可聞。
三皇子與林明德呆愣當場,旋即緩過神來,令一旁的侍衛趕忙將這密密麻麻的人群撥開。
可槐樹下的陳若棠已不知是暈死還是被打死當場,頭顱無力的往旁側一垂,手指幾是嵌入樹幹中,又緩緩地往兩邊一攤。若無麻繩捆綁,這陳若棠早已癱倒在地。
林明德嘴唇囁嚅著,指著林盡染,半晌都未曾道出一句狠話。
三皇子擰著眉頭,神色甚是不悅,令人將陳若棠趕忙攙下來,送迴國公府去,眉眼間寒光一閃,沉聲道,“不知林禦史為何下此毒手?”
林盡染淡然一笑,將手中斷棍往旁側一撇,交替前後拍手,似是拍去手中的塵土,拱手一禮,頗為平靜道,“下官恭候多時,遲遲未見三殿下前來主持公道,隻得擅自懲辦惡徒,還請殿下責罰。”
“殿下。”杜子騰甚是恭謹地屈身一禮,可略有些顫抖的手,已然道盡他心中的惶然。
陳若棠畢竟是譙國公之子,又是三皇子的內弟。先前三皇子如何懲治小公爺,那都是教訓自家人,手裏頭且有著分寸。何況其嶽丈又是譙國公,手握重兵,鎮守蜀郡,怎會真開罪於他。
小公爺的惡行,其中有三皇子的放縱,說來也並不為過。
可林盡染這一棍,的確打得真實,同樣也是結結實實得打了三皇子的臉。即便三皇子先前如何想拉攏林盡染,當下可也得再多思忖幾分,這可真是未給他留下一絲臉麵呐!
“林禦史當街行兇,是否不妥?”三皇子的語音愈發的沉了些,當下可是真真切切的掛臉。
旋即又走上前幾步,甚是不善地質問道,“若棠縱使觸犯律法,自有懲戒,何須你來行刑?莫不是覺著深受父皇恩德,恃寵而驕?”
林盡染聞言,不由一聲輕笑,徐徐踱步上前,於三皇子麵前僅有兩步之遙,眼簾微垂,頗有副小人嘴臉,朗聲迴道,“迴殿下,本禦史的確恃寵而驕!”
林盡染離開長安已有一陣,可城中百姓對其仍是記憶猶新。又將目光挪至那棵槐樹下,居然是譙國公府家的小公爺。
眾人知曉二人在聆音閣曾有一段淵源,迴想這段往事,還恍如昨日一般。可有些百姓還聽聞林盡染離開長安時,小公爺在城外攔路,不過最終似是吃了不小的虧。今日瞧來,難不成他是要當街羞辱小公爺?
一時間,百姓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議論紛紛。可也無人敢上前搭救,隻見得林盡染左手臂上已纏著一塊滲血的布條,身側插著一柄帶血的利劍,皆是暗自猜測,小公爺怕是方才刺傷林盡染,當下是在等國公府亦或是三皇子給個交代。
孫蓮英這才將將至二皇子府中傳完話,扭頭又往毗鄰的三皇子府邸匆匆而去。
“稀客呀~竟是孫公公親至。吾方才還在念叨,何時請公公至府中小坐,未曾想,天公竟聽見吾的心聲。”
三皇子聽府中下人通傳孫蓮英親至,忙是步履匆匆地行至正堂,旁人怕是難以得皇子的這般重視,可此人是楚帝身邊的近侍太監,可萬萬不能怠慢。
孫蓮英笑臉盈盈地微微躬身一禮,“殿下可莫要折煞老奴。”
身為皇子自是知曉,孫公公的這番笑臉不過是一番應付,豈能這般輕易拉攏。可依舊是禮數周全地邀他入座。
“殿下不必客氣,老奴不過是替陛下傳道口諭。”
三皇子聞言,稍一正顏色,躬身長揖道,“兒臣聆聽父皇教誨。”
“林禦史於崇賢坊新辦藏書閣,令二皇子與三皇子‘若是得閑就去藏書閣好好讀書,該守的規矩一條都不準落下’。”
孫蓮英到底還是未敢直唿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名諱,隨即又稍稍前傾身子,低聲道,“後半句,老奴隻字未漏。”
三皇子微微一怔,一麵揣摩父皇的用意,一麵朗聲迴道,“兒臣謹遵旨意。”
孫蓮英輕咳一聲,徐徐道,“陛下還有一道口諭。”
“欸!”三皇子剛欲起身,旋即又拜了下去。
“令二皇子與三皇子以‘富藏於民’策論,後日申時前呈至文英殿。”
三皇子垂首未敢抬頭,低聲試探道,“沒了?”生怕口諭未傳完,還得再次行禮。
孫蓮英輕聲一笑,拱手迴道,“沒了。陛下口諭已傳到,老奴先行告退。”
可彼時,陳若棠身邊的府兵剛至三皇子府邸,氣息還未能喘勻,遂匆匆稟報,“殿···殿下,林···林禦史將小公爺綁至朱雀大街,請三皇子前去主持公道。”
“林禦史?哪個林禦史?”
三皇子還未能想起哪位林禦史,倏然想起方才孫公公提起林禦史在崇賢坊新辦了間藏書閣,旋即問詢道,“是那監察禦史林盡染林禦史?”
“是!”
“若棠怎又招惹上他?”
可想起既是府兵前來傳話,那定然是他又帶上府兵前去有意尋釁。三皇子深知其父皇對林盡染的恩寵,加之他身份特殊,已是多番提醒陳若棠莫要招惹,可現下竟是鬧到朱雀大街。一想到此處,止不住緊鎖眉頭,躊躇不定。
孫蓮英在一旁聽得仔細,既是在楚帝身旁侍候,自是個人精,方才可是親送林盡染至安福門,當下又怎會與譙國公府的小公爺起了衝突?陳若棠在長安城中的名聲響亮,可絕非良善。先前也聽說過他的諸般惡行,但皆以府中下人擅自做主,終歸不過是落個管教不嚴的名頭。可既非良善,又怎會善罷甘休,先前兩次在林盡染手下吃了癟,若還有第三次,怕是局麵難以收場···
“殿下,老奴先行告退。”
孫蓮英依舊是一副笑臉,似是聽聞此事,心中也未起波瀾。
三皇子訕訕一笑,溫聲道,“還望孫公公莫要在父皇麵前提及此事。”
“老奴有分寸。”孫蓮英躬身一禮,旋即提醒道,“今日,陛下特允林禦史往後可自由出入文英殿,不必通稟。口諭既已通傳,老奴先行告退。”
說罷,孫蓮英步履匆匆離去。
這番話倒令三皇子怔在原地,半晌都未緩過神來。莫說是皇子,縱使是皇後進文英殿都得通稟,林盡染竟是得了這般特權,又聯想起他新辦的藏書閣,能讓父皇令近侍太監孫蓮英前來親傳口諭。諸般恩德,豈是個上柱國的女婿能消受得起,未免是有‘捧殺’的意味。
即便如此,三皇子仍不敢輕易懈怠,蹙著眉頭吩咐道,“備車。”
未多時,車駕‘闥闥闥’地往朱雀大街駛去···
這朱雀大街東為興道坊,而此處又毗鄰務本坊,尚書令的林府便坐落此處。
朱雀大街上的動靜早已傳遍周遭坊市,林明德聽聞府中下人的竊竊私語,得知陳若棠已被綁在朱雀大街的槐樹下,現下正在咒罵林禦史,顧不得外祖父布置的課業,登時匆匆離府。
“你這田舍漢!快快給老子鬆綁。”
陳若棠卻非是一般捆綁,而是環抱著槐樹。這樹幹的確有些粗,縱使一成年男子環抱,還能餘出一截。小公爺這般環抱,還得使勁咒罵,付出的氣力要比尋常時候還得多些。
幾是罵了近盞茶的功夫,遂喘著粗氣,滿臉的不服氣,叫囂著,“你個田舍漢!莫要讓老子騰出手。否則,老子定要殺你全家老小!”
這般的動靜自然早已將京都府尹杜子騰引來。
“林禦史,還是將小公爺放了罷。若有爭論,還是得以和氣為貴,坐下來好好分說,何故這般呐。”
杜子騰在一旁勸解,可卻也不敢去予陳若棠鬆綁。交情歸交情,在外還得是以職務相稱,卻也不忍知交往後身陷囹圄,畢竟小公爺真可謂是惡名遠揚,言出必行。
“呸!”陳若棠重重地啐了一口,先前在攬月樓的事可還未忘卻,這京都府尹與林盡染定然相識,當即惡語相向,“老子用得著你來充這善人?老子收拾完林盡染,你以為能置身事外?聽說杜子騰還與青樓女子恩愛纏綿,糾纏不休,倒是與這林盡染一般風流,果真是臭味相投。”
陳若棠的這番言語,有如驚雷一般,嚇愣了眾人,幾息後又是一片沸反盈天之狀。
杜子騰聞言漲紅了臉,既是羞赧,又是憤懣,盛怒之下,一甩袖袍,沉聲道,“事關杜某清白,還請小公爺慎言!”
“事關清白。”陳若棠嗚嗚地學著杜子騰所言,旋即嗤笑道,“府尹即是敢做卻不敢當?旁人不敢說,老子···啊!”
還未等陳若棠一番嘲諷落地,林盡染已從替杜子騰趕馬的車夫手中奪過馬鞭,一鞭子狠狠地抽在陳若棠雙腿上。
吃痛下,小公爺瞪大著雙眼,眼角飆飛出一滴淚,支支吾吾地,幾是要咬碎鋼牙,撇過頭去,惡狠狠道,“林···林盡染,老子···定要殺你全···啊!”
還未等陳若棠語音落地,林盡染又揮起一鞭,腰間猛然發力,幾是用出七分勁抽了下去,‘啪’,鞭梢應聲抽斷!
林盡染將手中的鞭杆一丟,拱手予杜子騰說道,“勞煩杜府尹令圍觀之人將稚童送迴家中。”
“染···”杜子騰下意識地要喊出‘染之’,又頓覺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太過親近,旋即改口道,“林···林禦史是要作甚。”
方才林盡染之舉自然是令人甚為痛快,但被打之人可是譙國公府的小公爺,今日他若未死,林府往後怕是不得安寧。
林盡染淡淡一笑,並未迴複,高舉左臂,將裹在胳膊上的紗布示於眾人,隻見已有鮮血滲出,又拔起槐樹旁的利劍,朗聲說道,“小公爺欲攜府兵,刺殺本禦史,若非有武藝傍身,怕是今日慘死城外。開遠門的城門郎皆可作證!”
圍觀眾人見狀,皆是交頭接耳,嘟囔嘀咕。
“你···胡說!”陳若棠強忍著劇痛,怒斥道,“老子都沒碰到你,何來傷你一說?”
一旁的府兵首領,皺著眉頭,拱手說道,“杜府尹,我等皆可作證,小公爺並未傷及林禦史。”
“爾等的意思是本禦史信口開河?”
林盡染神色一凜,語音愈發的冰冷,稍稍頓了片刻,又朗聲道,“諸位皆知,元瑤姑娘已從攬月樓贖身,現下暫居林府。小公爺垂涎已久,方才買通車夫,將本禦史引至城外,欲以性命要挾,所幸隻受些輕傷。
當下又口出狂言,汙蔑京都府尹清白,揚言屠盡林府滿門,本禦史既是遲遲未等來公道,隻得擅自教訓予他。若是譙國公或是三皇子日後怪罪,還請諸位秉公直言。”
若是以當下陳若棠的口碑來說,還是林盡染的話更為可信。何況可為林盡染作證的是開遠門的城門郎,而陳若棠幾是一麵之詞,佐證的還是自家府兵,方才也是真真切切地聽他說要屠盡林府滿門。如此一來,說京都府尹與青樓女子勾勾搭搭,反倒是令人質疑。
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林盡染從未指望百姓能說些甚公道話,可既然要保全杜子騰的‘清譽’,自是要令小公爺的話更顯難以置信方可。
至於左手臂上的傷,不過是在進城前自殘一道。既是持劍,又綁下陳若棠,自得接受城門郎的盤問,可他們卻也未敢多言,無形中又成林盡染的人證。
林盡染從旁取來一根長棍,手中掂了掂,又猛然往地上一杵,感慨道,“興許是三殿下念及譙國公為國盡忠,長久未在長安,小公爺伶仃孤苦,故而未能下得去重手。也罷,就讓本禦史做這惡人,若因此開罪聖上、三殿下與國公爺,本禦史一力承擔。”
“且慢!且慢!”人群外高唿道。
原是這林明德已知曉此事,先往三皇子府邸奔去,豈知竟在半途中遇見,遂相約匆匆往此處趕來。
可林盡染當街懲治陳若棠的消息,幾是傳遍周遭的坊市,圍觀之人已是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林明德的這聲唿喊早已淹沒在人海之中。
“嘭!”
“當當!”
一聲為棍打陳若棠,一聲為棍折滾落在地。
這兩聲比林明德的高唿還響上許多。幾是同時間,又傳來陳若棠的一聲放肆哀嚎,“啊~~~”
隨即已是靜的落葉可聞。
三皇子與林明德呆愣當場,旋即緩過神來,令一旁的侍衛趕忙將這密密麻麻的人群撥開。
可槐樹下的陳若棠已不知是暈死還是被打死當場,頭顱無力的往旁側一垂,手指幾是嵌入樹幹中,又緩緩地往兩邊一攤。若無麻繩捆綁,這陳若棠早已癱倒在地。
林明德嘴唇囁嚅著,指著林盡染,半晌都未曾道出一句狠話。
三皇子擰著眉頭,神色甚是不悅,令人將陳若棠趕忙攙下來,送迴國公府去,眉眼間寒光一閃,沉聲道,“不知林禦史為何下此毒手?”
林盡染淡然一笑,將手中斷棍往旁側一撇,交替前後拍手,似是拍去手中的塵土,拱手一禮,頗為平靜道,“下官恭候多時,遲遲未見三殿下前來主持公道,隻得擅自懲辦惡徒,還請殿下責罰。”
“殿下。”杜子騰甚是恭謹地屈身一禮,可略有些顫抖的手,已然道盡他心中的惶然。
陳若棠畢竟是譙國公之子,又是三皇子的內弟。先前三皇子如何懲治小公爺,那都是教訓自家人,手裏頭且有著分寸。何況其嶽丈又是譙國公,手握重兵,鎮守蜀郡,怎會真開罪於他。
小公爺的惡行,其中有三皇子的放縱,說來也並不為過。
可林盡染這一棍,的確打得真實,同樣也是結結實實得打了三皇子的臉。即便三皇子先前如何想拉攏林盡染,當下可也得再多思忖幾分,這可真是未給他留下一絲臉麵呐!
“林禦史當街行兇,是否不妥?”三皇子的語音愈發的沉了些,當下可是真真切切的掛臉。
旋即又走上前幾步,甚是不善地質問道,“若棠縱使觸犯律法,自有懲戒,何須你來行刑?莫不是覺著深受父皇恩德,恃寵而驕?”
林盡染聞言,不由一聲輕笑,徐徐踱步上前,於三皇子麵前僅有兩步之遙,眼簾微垂,頗有副小人嘴臉,朗聲迴道,“迴殿下,本禦史的確恃寵而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