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二百八十兩。”元瑤領著正提著銀子的申越進了林盡染的屋子,申越將裝著銀子和銅錢的木箱放到了桌麵上,便拱手告退了。
林盡染正百無聊賴地翻閱著《楚律》,抬眼間竟看到這滿滿登登的銀錢,不由的驚詫道,“謔,還得是我們長安的頭牌姑娘元瑤,就這麽半晌的功夫便將香水賣完了。快快快,快請坐。”
林盡染慌忙起身,一臉諂媚的笑容,扶著元瑤就要坐下,又是沏好茶端到麵前,又是將桌上的糕點往她那兒挪了挪。
見著林盡染如此模樣,元瑤都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倒是一直沒看出來,染之是鑽進錢眼子裏了。這哪像個風度翩翩的長安才子,剛正不阿的監察禦史,這不一活脫脫的市井商人嗎?”
這自下了江南,元瑤頓時覺著林盡染的變化倒是愈發的大了,可非要說個不對勁出來,也講不出個一二,莫不是先前便是他偽裝的?
“市井點好。”林盡染的眼睛便是全在著銀子上,一副財迷模樣,“要不市井點兒,人家也不放心呐。再說了,我下江南本就是來賺銀子的。哎呀,這麽一會兒便能有這麽多,看來還是女人的錢最好掙。”
元瑤聞言捂著嘴輕笑,用手托著小巴,輕聲說道,“你可知,這香水為何賣的如此之快?”
“哦,為何?染之也學學。”
“妾身跟攬月樓的姐妹說,林禦史便是當日在攬月樓寫下《雨霖鈴》的柳永柳公子。若是得空了,便來攬月樓裏跟姐妹們閑敘,這些姑娘聽後,便硬是將錢搶著塞到妾身手裏,往後啊,染之就得多往攬月樓裏跑跑了,這些姑娘們可都等著你呢。”說著元瑤便給林盡染一個媚眼,讓其自己體會。
“什麽?”林盡染拍案而起,隨後又覺著動靜過於大了,便悄聲坐下,哭喪著臉,心中暗暗思忖,這莫非就是嫖資?不對,這不應該是我給她們錢才叫嫖資嗎?怎的還能倒反天罡。
元瑤又緊著打趣道,“江南的攬月樓可不比長安的攬月樓,這裏的姑娘便是可花大價錢便能做你想做的,如今這些姐妹們反貼給你錢,染之怎的還不樂意嗎?”
聽元瑤說罷,林盡染的臉色是更苦了,嘟囔著說道,“那也忙不過來啊···”
這林盡染的話音未落,便又喊起一聲“啊哦~”的吃痛聲,隻見元瑤也未去理會他的怪叫,伸出兩根手指晃了晃,得意地一笑,“這時安妹妹教的這招倒是真不錯。”
原是那日李時安還偷偷告訴元瑤可以擰他腰上的嫩肉,懲戒予他,這會便是可以用上了。隻是此時倒有些笑的瘮人,道,“看不出染之竟還是個風流人物,倒是惦記上我攬月樓裏這麽多姐妹。”
“不過是玩笑,玩笑罷了。”林盡染摸著腰上的細肉,不禁暗自吐槽,這時安怎的還將這還告訴了元瑤。
“時安可是讓妾身在外頭看住染之,可莫要做些出格之事,雖說妾身應了姐妹們讓染之可去攬月樓陪她們解悶,可沒說讓你可以和她們風花雪月了去。”元瑤說罷便將頭撇去一邊,可轉念一想如此模樣又是為何,莫不是真喜歡上了他,有些吃味兒?
“你可記著下江南的目的。眼下妾身名義上還是你的小妾呢,且又答應了李時安看住你,若是從江南帶迴幾十個小妾,看李時安如何能放過你。”說罷,元瑤便是輕哼了一聲,迴房去了。
讓林盡染原地不禁有些木訥,呆了好半晌才默默嘀咕了句,“莫名其妙,這活還是你給我攬的,我都還未多說些什麽呢。”
元瑤迴房後便鎖上門,俏臉霎時便紅了,不停拍著起伏的玉峰,靠著房門輕聲說道,“怎的還真拿自己當他小妾了。不過是逢場作戲,逢場作戲罷了。”
是日,晨曦初破,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在蜿蜒的秦淮河上,波光粼粼。
這江寧近幾年來,也許是自黃之屹上任後,亦或是千金閣建成後,便會在入冬時舉辦一次詩會,來年開春時又會辦一次。皆是千金閣出資,黃郡守組局,許是在方山白龍凹,亦或者是在九龍湖,江寧縣內可遊山玩水之處都有可能。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千金閣派了畫舫載客,遊船秦淮河。自辰時正起,至未時初止,每個時辰便會遣四條畫舫,自千金閣出發,往北兩條,往南兩條。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人刻意安排,此次皆選的是兩層的畫舫。上層為男賓之席,設有桌案、文房四寶,可供文人才子妙筆生花,亦設有坐席,可供休憩,閑暇時可憑欄眺望,恣意縱橫;而下層為女賓專席,亦是如此。雖說遇此詩會,往年皆是男女分席,不過今年已算是格外開放,男女不過一板之隔罷了。
“黃郡守,多日不見,消瘦不少。看來是諸事繁忙,委實辛苦。”林盡染本帶著申越與元瑤正在候著,瞧著黃之屹笑盈盈地走來,便拱手敬道。
黃之屹趕忙迴了一禮,“林禦史說的哪裏話。林禦史的詩才黃某早有耳聞,今日能親眼見識,實屬三生有幸。眼下可是要上船?”
“正是,不過今日才子佳人眾多,恐得多候著些。”
林盡染這話說的倒也不假,已特地是錯開了早前的兩趟畫舫,與黃之屹特地約定了午時這趟,未曾想這人數是絲毫未減。
“林禦史走錯了位置,該去北向的畫舫才是。”黃之屹朗聲笑道,“北向的畫舫一來是稽查嚴些,故而人會少些;二來是取意將來能北上長安做京官,故而北向畫舫多是官吏,或是意欲北上的富商,能博個好彩頭。”
林盡染訕訕一笑,“林某倒未曾想那麽多,那便依了黃郡守的意思。”
黃之屹微微頷首一笑,但是眼神卻不禁瞟了一眼林盡染身旁蒙著麵紗的元瑤姑娘,林盡染也發現了這個細節,不過畢竟元瑤的身段放在那兒,走在大街上也有不少人會注意到她,而黃之屹畢竟隻是瞟了一眼,故而並未放在心上。
畫舫的一層四周皆是由輕紗隔著,並未看清裏麵是有誰坐著,不過想來既是北向的畫舫,依黃郡守所言,這裏麵不是些官眷便是富商人家的女眷。從申越手中接過那錦盒,元瑤便進了這一層的畫舫。
“林禦史已經上了畫舫啦!?”岸上也不知是哪個姑娘高聲唿道,便有數不盡的姑娘欲往畫舫上鑽。
不過林盡染這艘畫舫也並非是任何人都能上的了,皆是些江寧或是丹陽郡裏非富即貴、有頭有臉的人家才能進的去的。而岸上稽查的,當也是千金閣的小廝與江寧縣的衙役,攔著那些姑娘莫要擁擠上前,隻是人數眾多,這小廝都被硬擠到了岸邊,掉入秦淮河中。
“黃郡守,這畫舫中,人可滿了?”林盡染如此一看,恐生鬧劇,這會兒倒不如早些離開。
“應當是滿了。”黃之屹便示意一旁的鄭金昭可以開船了。
岸上的姑娘見畫舫已駛離,便無奈隻能選擇下一條畫舫,隻希望能離這林禦史更近些才好。
林盡染正百無聊賴地翻閱著《楚律》,抬眼間竟看到這滿滿登登的銀錢,不由的驚詫道,“謔,還得是我們長安的頭牌姑娘元瑤,就這麽半晌的功夫便將香水賣完了。快快快,快請坐。”
林盡染慌忙起身,一臉諂媚的笑容,扶著元瑤就要坐下,又是沏好茶端到麵前,又是將桌上的糕點往她那兒挪了挪。
見著林盡染如此模樣,元瑤都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倒是一直沒看出來,染之是鑽進錢眼子裏了。這哪像個風度翩翩的長安才子,剛正不阿的監察禦史,這不一活脫脫的市井商人嗎?”
這自下了江南,元瑤頓時覺著林盡染的變化倒是愈發的大了,可非要說個不對勁出來,也講不出個一二,莫不是先前便是他偽裝的?
“市井點好。”林盡染的眼睛便是全在著銀子上,一副財迷模樣,“要不市井點兒,人家也不放心呐。再說了,我下江南本就是來賺銀子的。哎呀,這麽一會兒便能有這麽多,看來還是女人的錢最好掙。”
元瑤聞言捂著嘴輕笑,用手托著小巴,輕聲說道,“你可知,這香水為何賣的如此之快?”
“哦,為何?染之也學學。”
“妾身跟攬月樓的姐妹說,林禦史便是當日在攬月樓寫下《雨霖鈴》的柳永柳公子。若是得空了,便來攬月樓裏跟姐妹們閑敘,這些姑娘聽後,便硬是將錢搶著塞到妾身手裏,往後啊,染之就得多往攬月樓裏跑跑了,這些姑娘們可都等著你呢。”說著元瑤便給林盡染一個媚眼,讓其自己體會。
“什麽?”林盡染拍案而起,隨後又覺著動靜過於大了,便悄聲坐下,哭喪著臉,心中暗暗思忖,這莫非就是嫖資?不對,這不應該是我給她們錢才叫嫖資嗎?怎的還能倒反天罡。
元瑤又緊著打趣道,“江南的攬月樓可不比長安的攬月樓,這裏的姑娘便是可花大價錢便能做你想做的,如今這些姐妹們反貼給你錢,染之怎的還不樂意嗎?”
聽元瑤說罷,林盡染的臉色是更苦了,嘟囔著說道,“那也忙不過來啊···”
這林盡染的話音未落,便又喊起一聲“啊哦~”的吃痛聲,隻見元瑤也未去理會他的怪叫,伸出兩根手指晃了晃,得意地一笑,“這時安妹妹教的這招倒是真不錯。”
原是那日李時安還偷偷告訴元瑤可以擰他腰上的嫩肉,懲戒予他,這會便是可以用上了。隻是此時倒有些笑的瘮人,道,“看不出染之竟還是個風流人物,倒是惦記上我攬月樓裏這麽多姐妹。”
“不過是玩笑,玩笑罷了。”林盡染摸著腰上的細肉,不禁暗自吐槽,這時安怎的還將這還告訴了元瑤。
“時安可是讓妾身在外頭看住染之,可莫要做些出格之事,雖說妾身應了姐妹們讓染之可去攬月樓陪她們解悶,可沒說讓你可以和她們風花雪月了去。”元瑤說罷便將頭撇去一邊,可轉念一想如此模樣又是為何,莫不是真喜歡上了他,有些吃味兒?
“你可記著下江南的目的。眼下妾身名義上還是你的小妾呢,且又答應了李時安看住你,若是從江南帶迴幾十個小妾,看李時安如何能放過你。”說罷,元瑤便是輕哼了一聲,迴房去了。
讓林盡染原地不禁有些木訥,呆了好半晌才默默嘀咕了句,“莫名其妙,這活還是你給我攬的,我都還未多說些什麽呢。”
元瑤迴房後便鎖上門,俏臉霎時便紅了,不停拍著起伏的玉峰,靠著房門輕聲說道,“怎的還真拿自己當他小妾了。不過是逢場作戲,逢場作戲罷了。”
是日,晨曦初破,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在蜿蜒的秦淮河上,波光粼粼。
這江寧近幾年來,也許是自黃之屹上任後,亦或是千金閣建成後,便會在入冬時舉辦一次詩會,來年開春時又會辦一次。皆是千金閣出資,黃郡守組局,許是在方山白龍凹,亦或者是在九龍湖,江寧縣內可遊山玩水之處都有可能。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千金閣派了畫舫載客,遊船秦淮河。自辰時正起,至未時初止,每個時辰便會遣四條畫舫,自千金閣出發,往北兩條,往南兩條。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人刻意安排,此次皆選的是兩層的畫舫。上層為男賓之席,設有桌案、文房四寶,可供文人才子妙筆生花,亦設有坐席,可供休憩,閑暇時可憑欄眺望,恣意縱橫;而下層為女賓專席,亦是如此。雖說遇此詩會,往年皆是男女分席,不過今年已算是格外開放,男女不過一板之隔罷了。
“黃郡守,多日不見,消瘦不少。看來是諸事繁忙,委實辛苦。”林盡染本帶著申越與元瑤正在候著,瞧著黃之屹笑盈盈地走來,便拱手敬道。
黃之屹趕忙迴了一禮,“林禦史說的哪裏話。林禦史的詩才黃某早有耳聞,今日能親眼見識,實屬三生有幸。眼下可是要上船?”
“正是,不過今日才子佳人眾多,恐得多候著些。”
林盡染這話說的倒也不假,已特地是錯開了早前的兩趟畫舫,與黃之屹特地約定了午時這趟,未曾想這人數是絲毫未減。
“林禦史走錯了位置,該去北向的畫舫才是。”黃之屹朗聲笑道,“北向的畫舫一來是稽查嚴些,故而人會少些;二來是取意將來能北上長安做京官,故而北向畫舫多是官吏,或是意欲北上的富商,能博個好彩頭。”
林盡染訕訕一笑,“林某倒未曾想那麽多,那便依了黃郡守的意思。”
黃之屹微微頷首一笑,但是眼神卻不禁瞟了一眼林盡染身旁蒙著麵紗的元瑤姑娘,林盡染也發現了這個細節,不過畢竟元瑤的身段放在那兒,走在大街上也有不少人會注意到她,而黃之屹畢竟隻是瞟了一眼,故而並未放在心上。
畫舫的一層四周皆是由輕紗隔著,並未看清裏麵是有誰坐著,不過想來既是北向的畫舫,依黃郡守所言,這裏麵不是些官眷便是富商人家的女眷。從申越手中接過那錦盒,元瑤便進了這一層的畫舫。
“林禦史已經上了畫舫啦!?”岸上也不知是哪個姑娘高聲唿道,便有數不盡的姑娘欲往畫舫上鑽。
不過林盡染這艘畫舫也並非是任何人都能上的了,皆是些江寧或是丹陽郡裏非富即貴、有頭有臉的人家才能進的去的。而岸上稽查的,當也是千金閣的小廝與江寧縣的衙役,攔著那些姑娘莫要擁擠上前,隻是人數眾多,這小廝都被硬擠到了岸邊,掉入秦淮河中。
“黃郡守,這畫舫中,人可滿了?”林盡染如此一看,恐生鬧劇,這會兒倒不如早些離開。
“應當是滿了。”黃之屹便示意一旁的鄭金昭可以開船了。
岸上的姑娘見畫舫已駛離,便無奈隻能選擇下一條畫舫,隻希望能離這林禦史更近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