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八月廿五,卯時。
今日乃是諸位翰林學子進文英殿參與殿試之日。與先前科考那日不同的是,今日若要進宮則需由安上門進,至昭陽門大街,一路北行便可至昭陽門入宮。
雖說原本可由皇城東邊的延喜門入,至昭陽門,如此會更快些,但畢竟往後這些翰林學子是未來之棟梁,由安上門至昭陽門大街,一路便可經過部分三省六部九寺等公幹之處,譬如尚書省、宗正寺、鴻臚寺、吏部、禮部等。
何況這昭陽門大街亦是與這些學子有著淵源,如此說來,楚帝對殿試一來是重視,二來便是對這些學子抱有殷切的希冀。
此刻,安上門外的學子已井然有序的站成了方陣,由禁軍統領祁將軍按名冊分別查驗學子的學籍文書是否能對應,且令禁軍侍衛搜查學子身上有無利器,這才領著這群翰林學子入宮。
但諸如向成林、林明德、崔俊弘等人畢竟是丟卷之人,便不得不站在隊伍最後。此次科考並無排名,一來參與的人數並不多,二來則是,自古以來便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林盡染便未曾將排名之事照搬下來。
依林盡染先前所想,倘若科考通過之學子都進了翰林院,再由吏部銓選,彼時就已是做了排名。此刻若是做了排名不過是名義上顯得好看些罷了,並無實用。
話又說迴來,此刻隊伍末排的林明德的心中暗暗不悅。雖說林靖澄已向林明德分說清楚,科考卷子已不慎丟失,但今日還有一場殿試,仍有機會得陛下的青眼。
可眼下卻是排在隊伍的最後方,在其眼中,林盡染便是蓄意報複,故意丟失他的卷子,心中的恨意更甚。
與其他學子相比,崔俊弘雖說也是站在最末排,身邊也是禁軍侍衛護著前往昭陽門,但心態較其他學子而言,已是上佳。眼下也好奇地張望著周遭的宮殿。
在其身邊的向成林便是與多數學子一副模樣,身形有些佝僂,垂著頷首,手不停地揉搓著粗衫,鬥大的汗灑了一路,嘴唇止不住地一直顫抖。本就有些五短身材的他,如此襯下,此刻倒不像是個學子,卻更像是個犯人。
崔俊弘用手肘輕輕頂了頂向成林,低聲說道,“向兄莫要慌張,陛下向來是寬厚的。聽族伯予某說,這場殿試便是林郎中向陛下求賜的機會,你我可萬萬不能辜負陛下和林郎中的期許。”
聞言,向成林恍然,原這是林郎中求賜來的殿試,為的便是這些丟卷學子還能有個公平的機會展示才學。心中對林郎中的感激之情更甚,但此刻心中更多的仍是緊張,眼下先擠了一絲微笑給崔俊弘,以示感激他的寬慰之心。
“嗬,那等田舍漢有何可感謝的?若不是他丟了我等卷子,我等還能再考一次?”林明德有些沒好氣地說道,卻是沒壓著聲兒,畢竟是尚書令之子,也毫不忌諱這等嚴肅場合。
隻見整支隊伍在禁軍侍衛的護衛下,緩緩停了下來,禁軍侍衛將手中長戈猛地向地一戳,“噔!”響起了長戈碰撞的金屬聲,侍衛又高唿一聲,“肅!”
氣勢恢宏,端莊肅穆之狀,讓這些翰林學子都不禁有些直冒冷汗,林明德雖說也見過此狀,但也不禁有些打顫,可也不能落了下風,隻輕輕地冷哼了一聲。
祁將軍緩緩走到隊伍後,聽著剛剛應是林明德在說話,自是知曉他身份,也不好明著怎麽苛責與他,便朗聲說道,“諸位學子,皇城之內禁止喧嘩。進了宮,更是要注意言行,否則惹了禍事,莫要怪祁某沒有提醒。”
祁將軍見這些文人學子皆低著頭,不說話的模樣,便高唿著,“啟!”
隊伍便又緩緩動了起來,可原本已是極度緊張的向成林,此刻走路都有些哆嗦,臉色更是發白。
此刻文英殿內,楚帝高坐,殿下站著太子及諸位皇子,而另一邊則是韋太師、崔秉誌、林盡染及禮部、吏部和國子監的官員。
原本按製,崔秉誌及林盡染並不能站在禮部和吏部兩位尚書前麵,不過畢竟這二人是主事考官,因此站位便可靠前些。
太子此刻是恭恭敬敬地站著,眼神也沒有到處亂瞟,看著倒像是在發呆;二皇子一副假寐的模樣,臉色亦是不顯喜怒,若不是元瑤告知了林盡染真相,倒真覺得這二皇子是個身外之人;三皇子倒是有趣,站倒也是有個站像,隻是這眼神卻是不停地往林盡染身上跑,見林盡染將視線看向他了,忍不住便是迴敬一個咧嘴大笑。
“陛下,祁將軍領著翰林學子已至殿外。”有一內監前來稟報。
楚帝抬了抬手,示意他出去,便往身旁的孫蓮英一邊稍傾了些,詢問道,“蓮英,偏殿已安排妥當了吧?”
孫蓮英聞言,躬身道,“陛下,已備妥。”
“那便讓他們去吧。殿試考題便定為,論科考之利弊。至未時末刻住筆,爾等期間皆可前去巡查。若有學子提前寫完交卷,便將卷子送來,將學子引到側殿休息,勿要擾了其他學子殿試。”
“遵旨。”孫蓮英領了楚帝的口諭便下去安排。
聽聞楚帝之言,令原本都在假寐的二皇子都忍不住抬了一下眼皮,心中暗道,這父皇對林盡染當真是恩寵,連著殿試考題都是關於科考的。
殿試之考題,談科舉之利弊,難嗎?對於學子而言,其實不算難,畢竟這些學子都是科考之親身經曆者。難的是用什麽方式,什麽語言說出這些利弊。
在場的可有皇族的、世族的、以及一個賤籍轉平民出身的林盡染,如何用語言將其說的令各方滿意,便是可以看出這些翰林學子的手段。若是隻顧著說科考之利弊說的痛快,那往後的前程便也一眼看到頭了。
隔壁偏殿的科考已如火如荼的開始了,但見楚帝淡淡一笑,開口問道,“爾等怎不去瞧瞧這些考生答得如何?”
又突然看向林盡染問道,“染之,你不去看看?”
林盡染往邊上挪了一步,行禮笑答,“迴陛下,韋太師和崔大家不動,臣哪敢啊。”
這便是林盡染的聰明之處,楚帝為何跳過了前兩位主事考官直接問自己這個毛頭小子?那便是可能要自己配合演雙簧,但楚帝又不好直接讓他們都出去,那便隻能讓自己來背‘這口鍋’,想來應也是為了江南一事。
“聽見沒,染之可在說你們有偷懶之嫌。”楚帝朝著韋邈和崔秉誌調笑道,但話中卻是將矛頭指向了在場的所有人。
“染之絕無此意。”林盡染匆忙迴道,朝著韋邈和崔秉誌拜了拜,“韋太師和崔伯伯見諒,染之之意是二位皆是染之長輩,又是主事考官,染之不敢逾越。”
林盡染將崔秉誌的稱唿稍變了變,說話也是將二人先抬到長輩和前輩的高度,然後再是主事考官,便是有些套近乎之意,韋太師就算是不領情,崔秉誌總不至於發難。
崔秉誌聞言,卻也笑著不發話,畢竟文英殿上,韋太師既是主事考官,又有官職在身,雖說是掛著的虛職,他若是未發言,自己也不好先開口。
韋太師拱手迴道,“迴陛下,老朽走幾步倒也無妨,但畢竟殿試還有四個時辰。不如請幾位同僚與皇子代勞,體恤老朽這把老骨頭吧。”
說罷又向其他人微微躬身以示歉意。
韋太師自然了然,陛下想支走在場所有人的意思,但此刻卻是拿著年邁的借口,讓其他人代勞,說來也是合乎人之常理。
楚帝聞言一笑,便開口說道,“那三位主事考官便留下吧,爾等皆去偏殿替朕與主事考官巡查。”
“遵旨。”
今日乃是諸位翰林學子進文英殿參與殿試之日。與先前科考那日不同的是,今日若要進宮則需由安上門進,至昭陽門大街,一路北行便可至昭陽門入宮。
雖說原本可由皇城東邊的延喜門入,至昭陽門,如此會更快些,但畢竟往後這些翰林學子是未來之棟梁,由安上門至昭陽門大街,一路便可經過部分三省六部九寺等公幹之處,譬如尚書省、宗正寺、鴻臚寺、吏部、禮部等。
何況這昭陽門大街亦是與這些學子有著淵源,如此說來,楚帝對殿試一來是重視,二來便是對這些學子抱有殷切的希冀。
此刻,安上門外的學子已井然有序的站成了方陣,由禁軍統領祁將軍按名冊分別查驗學子的學籍文書是否能對應,且令禁軍侍衛搜查學子身上有無利器,這才領著這群翰林學子入宮。
但諸如向成林、林明德、崔俊弘等人畢竟是丟卷之人,便不得不站在隊伍最後。此次科考並無排名,一來參與的人數並不多,二來則是,自古以來便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林盡染便未曾將排名之事照搬下來。
依林盡染先前所想,倘若科考通過之學子都進了翰林院,再由吏部銓選,彼時就已是做了排名。此刻若是做了排名不過是名義上顯得好看些罷了,並無實用。
話又說迴來,此刻隊伍末排的林明德的心中暗暗不悅。雖說林靖澄已向林明德分說清楚,科考卷子已不慎丟失,但今日還有一場殿試,仍有機會得陛下的青眼。
可眼下卻是排在隊伍的最後方,在其眼中,林盡染便是蓄意報複,故意丟失他的卷子,心中的恨意更甚。
與其他學子相比,崔俊弘雖說也是站在最末排,身邊也是禁軍侍衛護著前往昭陽門,但心態較其他學子而言,已是上佳。眼下也好奇地張望著周遭的宮殿。
在其身邊的向成林便是與多數學子一副模樣,身形有些佝僂,垂著頷首,手不停地揉搓著粗衫,鬥大的汗灑了一路,嘴唇止不住地一直顫抖。本就有些五短身材的他,如此襯下,此刻倒不像是個學子,卻更像是個犯人。
崔俊弘用手肘輕輕頂了頂向成林,低聲說道,“向兄莫要慌張,陛下向來是寬厚的。聽族伯予某說,這場殿試便是林郎中向陛下求賜的機會,你我可萬萬不能辜負陛下和林郎中的期許。”
聞言,向成林恍然,原這是林郎中求賜來的殿試,為的便是這些丟卷學子還能有個公平的機會展示才學。心中對林郎中的感激之情更甚,但此刻心中更多的仍是緊張,眼下先擠了一絲微笑給崔俊弘,以示感激他的寬慰之心。
“嗬,那等田舍漢有何可感謝的?若不是他丟了我等卷子,我等還能再考一次?”林明德有些沒好氣地說道,卻是沒壓著聲兒,畢竟是尚書令之子,也毫不忌諱這等嚴肅場合。
隻見整支隊伍在禁軍侍衛的護衛下,緩緩停了下來,禁軍侍衛將手中長戈猛地向地一戳,“噔!”響起了長戈碰撞的金屬聲,侍衛又高唿一聲,“肅!”
氣勢恢宏,端莊肅穆之狀,讓這些翰林學子都不禁有些直冒冷汗,林明德雖說也見過此狀,但也不禁有些打顫,可也不能落了下風,隻輕輕地冷哼了一聲。
祁將軍緩緩走到隊伍後,聽著剛剛應是林明德在說話,自是知曉他身份,也不好明著怎麽苛責與他,便朗聲說道,“諸位學子,皇城之內禁止喧嘩。進了宮,更是要注意言行,否則惹了禍事,莫要怪祁某沒有提醒。”
祁將軍見這些文人學子皆低著頭,不說話的模樣,便高唿著,“啟!”
隊伍便又緩緩動了起來,可原本已是極度緊張的向成林,此刻走路都有些哆嗦,臉色更是發白。
此刻文英殿內,楚帝高坐,殿下站著太子及諸位皇子,而另一邊則是韋太師、崔秉誌、林盡染及禮部、吏部和國子監的官員。
原本按製,崔秉誌及林盡染並不能站在禮部和吏部兩位尚書前麵,不過畢竟這二人是主事考官,因此站位便可靠前些。
太子此刻是恭恭敬敬地站著,眼神也沒有到處亂瞟,看著倒像是在發呆;二皇子一副假寐的模樣,臉色亦是不顯喜怒,若不是元瑤告知了林盡染真相,倒真覺得這二皇子是個身外之人;三皇子倒是有趣,站倒也是有個站像,隻是這眼神卻是不停地往林盡染身上跑,見林盡染將視線看向他了,忍不住便是迴敬一個咧嘴大笑。
“陛下,祁將軍領著翰林學子已至殿外。”有一內監前來稟報。
楚帝抬了抬手,示意他出去,便往身旁的孫蓮英一邊稍傾了些,詢問道,“蓮英,偏殿已安排妥當了吧?”
孫蓮英聞言,躬身道,“陛下,已備妥。”
“那便讓他們去吧。殿試考題便定為,論科考之利弊。至未時末刻住筆,爾等期間皆可前去巡查。若有學子提前寫完交卷,便將卷子送來,將學子引到側殿休息,勿要擾了其他學子殿試。”
“遵旨。”孫蓮英領了楚帝的口諭便下去安排。
聽聞楚帝之言,令原本都在假寐的二皇子都忍不住抬了一下眼皮,心中暗道,這父皇對林盡染當真是恩寵,連著殿試考題都是關於科考的。
殿試之考題,談科舉之利弊,難嗎?對於學子而言,其實不算難,畢竟這些學子都是科考之親身經曆者。難的是用什麽方式,什麽語言說出這些利弊。
在場的可有皇族的、世族的、以及一個賤籍轉平民出身的林盡染,如何用語言將其說的令各方滿意,便是可以看出這些翰林學子的手段。若是隻顧著說科考之利弊說的痛快,那往後的前程便也一眼看到頭了。
隔壁偏殿的科考已如火如荼的開始了,但見楚帝淡淡一笑,開口問道,“爾等怎不去瞧瞧這些考生答得如何?”
又突然看向林盡染問道,“染之,你不去看看?”
林盡染往邊上挪了一步,行禮笑答,“迴陛下,韋太師和崔大家不動,臣哪敢啊。”
這便是林盡染的聰明之處,楚帝為何跳過了前兩位主事考官直接問自己這個毛頭小子?那便是可能要自己配合演雙簧,但楚帝又不好直接讓他們都出去,那便隻能讓自己來背‘這口鍋’,想來應也是為了江南一事。
“聽見沒,染之可在說你們有偷懶之嫌。”楚帝朝著韋邈和崔秉誌調笑道,但話中卻是將矛頭指向了在場的所有人。
“染之絕無此意。”林盡染匆忙迴道,朝著韋邈和崔秉誌拜了拜,“韋太師和崔伯伯見諒,染之之意是二位皆是染之長輩,又是主事考官,染之不敢逾越。”
林盡染將崔秉誌的稱唿稍變了變,說話也是將二人先抬到長輩和前輩的高度,然後再是主事考官,便是有些套近乎之意,韋太師就算是不領情,崔秉誌總不至於發難。
崔秉誌聞言,卻也笑著不發話,畢竟文英殿上,韋太師既是主事考官,又有官職在身,雖說是掛著的虛職,他若是未發言,自己也不好先開口。
韋太師拱手迴道,“迴陛下,老朽走幾步倒也無妨,但畢竟殿試還有四個時辰。不如請幾位同僚與皇子代勞,體恤老朽這把老骨頭吧。”
說罷又向其他人微微躬身以示歉意。
韋太師自然了然,陛下想支走在場所有人的意思,但此刻卻是拿著年邁的借口,讓其他人代勞,說來也是合乎人之常理。
楚帝聞言一笑,便開口說道,“那三位主事考官便留下吧,爾等皆去偏殿替朕與主事考官巡查。”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