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迴說道,建康四年,八月科考,翰林學子,金榜題名,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林盡染三進攬月樓,質問元瑤科考舞弊一事,元瑤姑娘直言相告,貴人欲用此事立威,林盡染得知真相卻有諸多顧忌,無奈隻能火燒試卷。
裴乾拽著向成林跑了一趟光德坊,去了林府,卻被管家告知林盡染此刻應是在攬月樓,於是二人又折返來了這通義坊的聆音閣,進了這攬月樓,前來詢問林盡染審卷一事。
林盡染聞訊有兩位學子來了攬月樓尋他,便匆匆下了樓,眼前有個學子倒是有些眼熟,便拱手問道,“二位尋林某有何事?”
二人迴敬一禮後,倒是向成林有些扭捏,雙手捏著衣裳,許是用力過猛,指節都有些突出泛白,唇瓣動了兩下,終究是沒開得了口。
看向成林如此緊張的模樣,裴乾便上前一小步,拱手說道,“學生河東裴乾,這位是弘農向成林。今日金榜已出,但向兄卻未在其中,學生與向兄是好友,深知向兄才學,故而鬥膽求林郎中能否告知向兄因何落榜。懇請郎中不吝賜教。”
林盡染微微蹙眉,對於向成林的名字,他還是記得的,是放在榜末,於是便迴道,“二位沒有看榜嗎?”
“學生二人隻聽了大人讀榜,卻還未曾看。”裴乾聞言有些疑惑,這與看不看榜有什麽關係,讀榜的還能將金榜上的名字讀岔了?
“你二人還是先去看了金榜吧。殿試不過還有幾日,此刻應迴去好好準備才是。”
禮部貼發的金榜,林盡染是瞧過的,寫著應是‘八月廿五翰林學子在文英殿覲見陛下,參加殿試。’後麵緊跟著也寫了其餘六名丟卷子學子的姓名,於此日一同參與。通過殿試者會在殿上當場給予嘉獎。
“真的?”
向成林原本有些自卑地低著頭,聞言卻是豁然抬頭,欣喜之意溢於言表。
“自然。”林盡染微微頷首,肯定的說道,“你們且先迴去準備吧。”
又向著四周高聲唿道,“若是在場的有科考學子,對自己落榜有疑議,皆可去尋禮部的俞大人,讓他調閱卷子給諸位一覽,這是諸位考生的權利。但也請諸位學子有些耐心,等上幾日,考官皆會對落卷再次審閱,若是複審上佳,便會補錄金榜。”
“你二人還有其他事嗎?”林盡染輕輕笑道。
“無,無事。”向成林趕忙迴道,聽到林盡染的這番迴答,自然是滿意的,心中暗自思忖,原是自己丟了卷,好在還有殿試的機會。
林盡染微微頷首,便繼續上了樓。
“學生受教。”裴乾與向成林見林盡染準備上樓,便慌忙的拱手恭送。
“向兄,恭喜啊!這樣一來,你便還有一次可以在文英殿上一展才華的機會。”裴乾拍了拍向成林的臂膀,驚喜的說道。
向成林重重點了點頭,眼神也愈發堅定。
林盡染才剛到七層,便見元瑤靠在欄杆上,隻聽她輕聲說道,“原來這就是染之想要的公平。”
說罷元瑤便上去挽著林盡染,將其領進閨閣。
“看來,染之還有話要與妾身說。”元瑤輕輕笑道,又給林盡染沏了一盞茶。
林盡染輕聲笑了一聲,“也總有些話不能跟其他人說的,不是嗎?”
元瑤聞言身子頓了頓,嫣然一笑道,“看來染之是將妾身當做自己人了,你且說,妾身聽著。”
林盡染突然端起茶盞,把玩著,出神的說道,“昨日染之與陛下請願,下江南。”
“下江南?!”元瑤聞言有些錯愕,“你下江南作甚?”
此話便要說迴至昨日,文英殿內
“科考之事已畢,染之向陛下請願,去一趟江南。”林盡染正襟危坐,拱手拜道。
“下江南?你去江南作甚?”
楚帝依舊是靠著憑幾,不過神色已有些倦怠,蹙著濃眉,暗暗思忖著林盡染的意圖。
“染之的祖籍便是在江南,隻陰差陽錯地去了北境。此次去江南,一來是反思己過,科考丟卷之事雖說有補救之法,但終究還是在染之手中出了差錯,若無責罰,世人皆會道陛下偏袒染之,故而求陛下賜臣去江寧興建江南貢院。二來也是染之想求陛下賜我榮歸故裏,放染之迴祖地看看,權當是遊山玩水。”
林盡染很是真誠的迴道,但其實心中還有一絲顧忌,眼下許是二皇子,又或是其他的貴人,針對之意過甚,且長安城裏目前樹敵也頗多。此意雖有逃避之嫌,但也不失為是以退為進之良機。
楚帝聞言,手指不禁有節奏的輕叩著憑幾,此刻陷入了沉思,科考丟幾張試卷也不算是什麽大過,何況有所補償,但若是有心之人再以此攻訐林盡染,也隻怕暗箭難防。
科考本就是難為世族所接受,此刻若將林盡染抽身出來,也不算壞,隻是這小子葫蘆裏究竟是賣什麽藥,楚帝心中暗暗想到。
“你可想好,興建貢院是個苦差事,而你又剛剛成婚,時安你可想好怎麽安頓?”
楚帝此言其實也得反著聽,你去江南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李時安怎麽辦?楚帝話中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林盡染將李時安也一起帶去江南。
林盡染算是榮蒙聖寵吧,但眼下卻被這麽一件小事遣去江南辦這種苦差事,遠在北境的李代遠會怎麽想?
將李時安留在長安,一來便是暗示林盡染去江南時間不長,畢竟是新婚夫婦,哪能真讓他們分別兩地,二來也是為了穩住北境李老將軍的心,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是人質。
可眼下林盡染的任職便是一個難題,此次科考雖說是出了疏漏,但也還算是順利,同時科考也要並入吏部的考功司。那林盡染先前便是五品郎中,如今任免就得多加思忖。
林盡染自然是知道楚帝的憂慮,便拱手迴道,“染之想將時安留在長安。望陛下對時安多些照顧,染之拜謝!”
說著便往邊上挪了兩下,恭敬地行了一大禮。
“起來吧。”楚帝淡淡說道,“你提的這個事,朕還得再考慮一番,殿試之後再議。”
林盡染心中明白,楚帝應是已答應此事,隻是還需再籌劃地更周密一些。
林盡染深知眼前局勢,畢竟孤掌難鳴,雖說從地位上來講,是為上柱國的女婿,但李代遠畢竟是武將,仕途上確實助力不多。倘若是要靠陛下扶持,眼前的狀況便是最好的迴答。
眼下長安城裏情勢錯綜複雜,倒不如先抽身出來,養精蓄銳。掌控局勢不僅僅需要敏銳的感知力,果斷的判斷力,還需要的就是財力與人力,而後兩者若是想要在長安城中獲取及壯大,實在困難,眼下江南便成了一個不錯的去向。
話又說迴攬月樓元瑤的閨閣之內。
“染之?染之!”
元瑤姑娘伸出素手在林盡染的眼前晃了晃,見林盡染一直出神的模樣,“染之還未說下江南去作甚。”
“啊,哦!”林盡染又被元瑤輕輕推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迴道,“長安的居德坊既然設了貢院,其他地方當然也會興建,染之下江南便是為了此事。”
“興建貢院?”元瑤姑娘輕咬著朱唇,心中閃過幾縷思緒,疑惑道,“這不是工部該做的?你去作甚?莫不是因為此次科考的原因?”
元瑤姑娘自知林盡染不會迴答這些問題,畢竟在他的眼裏,自己本身就是二皇子那邊的人,又怎會告知他的目的呢,不過卻還是抱著一絲期待的問了。
“畢竟是犯錯了,陛下懲處也理所當然。不過這道旨卻還沒下來。”林盡染平靜的說道,貌似真與自己無關一般。
“未下的旨意?”元瑤有些吃驚道,又轉而輕笑道,“染之倒是真敢把什麽都與妾身說,真不怕妾身將這些說予貴人聽嗎?”
“你不也將卷子拿出來給染之看了,也不怕剛剛染之奪了去?畢竟惻隱之心這個東西可不是人人敢賭的。”林盡染端著茶盞,看著盞中的倒影,似是要再去重新認識自己一番。
林盡染頓了頓,平靜地說道,“染之希望元瑤答應我一件事。”
但見元瑤捂著嘴輕笑,嫵媚地說道,“染之若是信妾身,隻管說便是。”
“若染之真下了江南,希望元瑤替染之多多照看時安。”林盡染一臉真誠的看著元瑤。
元瑤聞言,笑意更甚,“染之這話倒是有趣,元瑤為何幫你照看李時安?莫不是染之認為去了姑娘二字,稱妾身為元瑤,妾身便真成染之的小妾了?”
隻見林盡染緩緩站起身,有些感慨地說道,“你的命本不該如此,定是有什麽委屈,才不得不委身在這夾縫裏生存。”
說罷便要離去,可臨近閨門時又忍不住多添了一句,“你若信我,我也隨時聽著。”說完便走出了屋子。
元瑤的眼角劃過一絲淚水,有些沒好氣地呢喃著,“剛還想掐死元瑤,這會兒又想來騙我的眼淚,你啊···”
裴乾拽著向成林跑了一趟光德坊,去了林府,卻被管家告知林盡染此刻應是在攬月樓,於是二人又折返來了這通義坊的聆音閣,進了這攬月樓,前來詢問林盡染審卷一事。
林盡染聞訊有兩位學子來了攬月樓尋他,便匆匆下了樓,眼前有個學子倒是有些眼熟,便拱手問道,“二位尋林某有何事?”
二人迴敬一禮後,倒是向成林有些扭捏,雙手捏著衣裳,許是用力過猛,指節都有些突出泛白,唇瓣動了兩下,終究是沒開得了口。
看向成林如此緊張的模樣,裴乾便上前一小步,拱手說道,“學生河東裴乾,這位是弘農向成林。今日金榜已出,但向兄卻未在其中,學生與向兄是好友,深知向兄才學,故而鬥膽求林郎中能否告知向兄因何落榜。懇請郎中不吝賜教。”
林盡染微微蹙眉,對於向成林的名字,他還是記得的,是放在榜末,於是便迴道,“二位沒有看榜嗎?”
“學生二人隻聽了大人讀榜,卻還未曾看。”裴乾聞言有些疑惑,這與看不看榜有什麽關係,讀榜的還能將金榜上的名字讀岔了?
“你二人還是先去看了金榜吧。殿試不過還有幾日,此刻應迴去好好準備才是。”
禮部貼發的金榜,林盡染是瞧過的,寫著應是‘八月廿五翰林學子在文英殿覲見陛下,參加殿試。’後麵緊跟著也寫了其餘六名丟卷子學子的姓名,於此日一同參與。通過殿試者會在殿上當場給予嘉獎。
“真的?”
向成林原本有些自卑地低著頭,聞言卻是豁然抬頭,欣喜之意溢於言表。
“自然。”林盡染微微頷首,肯定的說道,“你們且先迴去準備吧。”
又向著四周高聲唿道,“若是在場的有科考學子,對自己落榜有疑議,皆可去尋禮部的俞大人,讓他調閱卷子給諸位一覽,這是諸位考生的權利。但也請諸位學子有些耐心,等上幾日,考官皆會對落卷再次審閱,若是複審上佳,便會補錄金榜。”
“你二人還有其他事嗎?”林盡染輕輕笑道。
“無,無事。”向成林趕忙迴道,聽到林盡染的這番迴答,自然是滿意的,心中暗自思忖,原是自己丟了卷,好在還有殿試的機會。
林盡染微微頷首,便繼續上了樓。
“學生受教。”裴乾與向成林見林盡染準備上樓,便慌忙的拱手恭送。
“向兄,恭喜啊!這樣一來,你便還有一次可以在文英殿上一展才華的機會。”裴乾拍了拍向成林的臂膀,驚喜的說道。
向成林重重點了點頭,眼神也愈發堅定。
林盡染才剛到七層,便見元瑤靠在欄杆上,隻聽她輕聲說道,“原來這就是染之想要的公平。”
說罷元瑤便上去挽著林盡染,將其領進閨閣。
“看來,染之還有話要與妾身說。”元瑤輕輕笑道,又給林盡染沏了一盞茶。
林盡染輕聲笑了一聲,“也總有些話不能跟其他人說的,不是嗎?”
元瑤聞言身子頓了頓,嫣然一笑道,“看來染之是將妾身當做自己人了,你且說,妾身聽著。”
林盡染突然端起茶盞,把玩著,出神的說道,“昨日染之與陛下請願,下江南。”
“下江南?!”元瑤聞言有些錯愕,“你下江南作甚?”
此話便要說迴至昨日,文英殿內
“科考之事已畢,染之向陛下請願,去一趟江南。”林盡染正襟危坐,拱手拜道。
“下江南?你去江南作甚?”
楚帝依舊是靠著憑幾,不過神色已有些倦怠,蹙著濃眉,暗暗思忖著林盡染的意圖。
“染之的祖籍便是在江南,隻陰差陽錯地去了北境。此次去江南,一來是反思己過,科考丟卷之事雖說有補救之法,但終究還是在染之手中出了差錯,若無責罰,世人皆會道陛下偏袒染之,故而求陛下賜臣去江寧興建江南貢院。二來也是染之想求陛下賜我榮歸故裏,放染之迴祖地看看,權當是遊山玩水。”
林盡染很是真誠的迴道,但其實心中還有一絲顧忌,眼下許是二皇子,又或是其他的貴人,針對之意過甚,且長安城裏目前樹敵也頗多。此意雖有逃避之嫌,但也不失為是以退為進之良機。
楚帝聞言,手指不禁有節奏的輕叩著憑幾,此刻陷入了沉思,科考丟幾張試卷也不算是什麽大過,何況有所補償,但若是有心之人再以此攻訐林盡染,也隻怕暗箭難防。
科考本就是難為世族所接受,此刻若將林盡染抽身出來,也不算壞,隻是這小子葫蘆裏究竟是賣什麽藥,楚帝心中暗暗想到。
“你可想好,興建貢院是個苦差事,而你又剛剛成婚,時安你可想好怎麽安頓?”
楚帝此言其實也得反著聽,你去江南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李時安怎麽辦?楚帝話中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林盡染將李時安也一起帶去江南。
林盡染算是榮蒙聖寵吧,但眼下卻被這麽一件小事遣去江南辦這種苦差事,遠在北境的李代遠會怎麽想?
將李時安留在長安,一來便是暗示林盡染去江南時間不長,畢竟是新婚夫婦,哪能真讓他們分別兩地,二來也是為了穩住北境李老將軍的心,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是人質。
可眼下林盡染的任職便是一個難題,此次科考雖說是出了疏漏,但也還算是順利,同時科考也要並入吏部的考功司。那林盡染先前便是五品郎中,如今任免就得多加思忖。
林盡染自然是知道楚帝的憂慮,便拱手迴道,“染之想將時安留在長安。望陛下對時安多些照顧,染之拜謝!”
說著便往邊上挪了兩下,恭敬地行了一大禮。
“起來吧。”楚帝淡淡說道,“你提的這個事,朕還得再考慮一番,殿試之後再議。”
林盡染心中明白,楚帝應是已答應此事,隻是還需再籌劃地更周密一些。
林盡染深知眼前局勢,畢竟孤掌難鳴,雖說從地位上來講,是為上柱國的女婿,但李代遠畢竟是武將,仕途上確實助力不多。倘若是要靠陛下扶持,眼前的狀況便是最好的迴答。
眼下長安城裏情勢錯綜複雜,倒不如先抽身出來,養精蓄銳。掌控局勢不僅僅需要敏銳的感知力,果斷的判斷力,還需要的就是財力與人力,而後兩者若是想要在長安城中獲取及壯大,實在困難,眼下江南便成了一個不錯的去向。
話又說迴攬月樓元瑤的閨閣之內。
“染之?染之!”
元瑤姑娘伸出素手在林盡染的眼前晃了晃,見林盡染一直出神的模樣,“染之還未說下江南去作甚。”
“啊,哦!”林盡染又被元瑤輕輕推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迴道,“長安的居德坊既然設了貢院,其他地方當然也會興建,染之下江南便是為了此事。”
“興建貢院?”元瑤姑娘輕咬著朱唇,心中閃過幾縷思緒,疑惑道,“這不是工部該做的?你去作甚?莫不是因為此次科考的原因?”
元瑤姑娘自知林盡染不會迴答這些問題,畢竟在他的眼裏,自己本身就是二皇子那邊的人,又怎會告知他的目的呢,不過卻還是抱著一絲期待的問了。
“畢竟是犯錯了,陛下懲處也理所當然。不過這道旨卻還沒下來。”林盡染平靜的說道,貌似真與自己無關一般。
“未下的旨意?”元瑤有些吃驚道,又轉而輕笑道,“染之倒是真敢把什麽都與妾身說,真不怕妾身將這些說予貴人聽嗎?”
“你不也將卷子拿出來給染之看了,也不怕剛剛染之奪了去?畢竟惻隱之心這個東西可不是人人敢賭的。”林盡染端著茶盞,看著盞中的倒影,似是要再去重新認識自己一番。
林盡染頓了頓,平靜地說道,“染之希望元瑤答應我一件事。”
但見元瑤捂著嘴輕笑,嫵媚地說道,“染之若是信妾身,隻管說便是。”
“若染之真下了江南,希望元瑤替染之多多照看時安。”林盡染一臉真誠的看著元瑤。
元瑤聞言,笑意更甚,“染之這話倒是有趣,元瑤為何幫你照看李時安?莫不是染之認為去了姑娘二字,稱妾身為元瑤,妾身便真成染之的小妾了?”
隻見林盡染緩緩站起身,有些感慨地說道,“你的命本不該如此,定是有什麽委屈,才不得不委身在這夾縫裏生存。”
說罷便要離去,可臨近閨門時又忍不住多添了一句,“你若信我,我也隨時聽著。”說完便走出了屋子。
元瑤的眼角劃過一絲淚水,有些沒好氣地呢喃著,“剛還想掐死元瑤,這會兒又想來騙我的眼淚,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