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雀大街的八塊布告牌前早已圍滿了長安城的百姓和學子,依早前之公告,今日辰時初刻便有禮部官員至此宣讀翰林學子名錄。
早在卯時,便已有學子在布告牌前等待,起先也不過是十幾名學子候著罷了,見圍在布告牌前的人愈來愈多,甚至在最外圍的百姓都不知道眾多人在此圍著是何原因,隻覺著熱鬧便在這兒一直等著。
“諸位,且都讓讓!金榜已出,容某進去說話。”
高舉著金榜而來的是禮部官員,隨行的還有十人小隊,皆是宮中禁軍,隻這布告牌前圍觀之人眾多,饒是宣讀官員如何擠,都無法進入其中,同樣發生如此狀況的還有其餘七處,為不耽誤時辰,隻好由禁軍開路。
未等片刻,便已是辰時。
“肅!”禮部的宣讀官員高喝。
“肅!”隨行的十人禁軍小隊緊隨著高唿道。
此時倏然安靜,眾位學子皆是翹首以盼。
“辰時已至!建康四年,八月科考,翰林學子,金榜題名。恭賀學子:長安人氏葉知見、長安人氏韋晟、河東人氏裴乾···”
共計七十名學子,這宣讀的禮部官員嗓子都幾乎快喊冒煙了,又繼續高唿道:“恭賀七十名學子,入選翰林學子,享八品俸祿。”
此時便由禁軍將金榜糊至布告牌上公示,完畢後禮部官員便與禁軍離開迴宮了。
隻見烏泱泱的人群都將布告牌給圍上了。
“向兄,不去看看?”同行的一名學子問道。
一身素衣粗褐衫的學子有些苦澀地搖了搖頭道,“我聽得清楚,沒有入選。”
“許是聽岔了呢。”那學子拉扯著向成林,便要擠進去看看。
“裴兄莫要寬慰我了。向某還得恭喜裴兄入選翰林學子!”說著向成林便拱手行了一禮,隻是言語中的失落之意倒真叫人有些同情。
“向兄說的哪裏話。欸?我記得林郎中曾說過,若對科考審卷有疑議者,皆可尋他或者其他兩位主事考官。向兄何不去看看,若是真審卷出了差錯也說不準呐。”
隻見向成林隻垂著頭,默默搖頭,語氣更是低沉落寞,“科考之事,某都看在眼裏,已很是公平。怕是某的確才學淺薄,入不得考官之眼。無礙,某再去···”
還未等向成林說完,那裴兄便將向成林的手腕一把抓住,拽著他便往光德坊而去。
“裴兄,裴兄!這有失體統,叫人誤會,叫人誤會!”向成林連連便要抵抗,奈何這裴兄的力氣委實有些大,生生被拽著要去林府。
此時,林盡染坐著馬車來到了聆音閣。
“林公子!”
進了攬月樓,誰都知道這林盡染是何人物,一路上的侍女及小廝皆紛紛向其行禮,直至上了攬月樓的七層,把守的護衛都未曾阻攔。
“砰!”
林盡染都還未等門口的侍女開口,便一把將門推開,進門後卻不見元瑤姑娘在,後邊的侍女便著急跟進來勸阻道,“林公子,林公子,姑娘正在···”
“你先出去吧。”隻見元瑤姑娘施施然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
“是。”侍女聞言便垂首小步退出了閨閣,帶上房門。
“染之真是好大的火氣,倒把妾身給嚇著了。”元瑤姑娘顯然沒有料到林盡染會以這種方式闖進其閨房,語氣難得地有些不善。
不過還是佯裝熱情地將林盡染請到桌邊,沏了一盞茶,緩緩道,“不知染之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但見林盡染直言道,“科考之事,你可清楚?”
元瑤姑娘此時不禁莞爾一笑,素手撫著林盡染的臉頰輕輕掠過,有些調笑道,“哦?看來染之這是要尋妾身是說戰還是降的?”
元瑤聞言便知林盡染來此有何用意,隻是未曾想他如此直接,忍不住起了打趣的心思,“若是要戰,妾身念在往日癡情,可解你這次疑惑,不過往後嘛,你我可是陌路!你若要降,妾身之前說的也算數,不過這種伎倆你也不用知曉,因為往後這種髒活根本不用你動手。”
隻見林盡染將眼前的茶一飲而盡,淡淡道,“染之有些好奇,究竟是折在何處?還請姑娘不吝賜教。”
元瑤隻是捂著嘴輕輕一笑,踱步至屏風後,取來了幾張卷子,放在林盡染眼前,但見她輕輕挑眉,嫣然一笑,說道,“這可是染之前幾日丟的卷子?”
元瑤緩緩說起科考那兩日之事。其實說來也容易,此次科考乃是禮部、吏部、國子監及三位主事官員主持,林盡染雖說是主巡查及押運之事,但這裝有卷子的木箱貼上封條,禮部同樣還備了一份放在吏部,而那箱子裏裝的卻是用來謄錄和糊名的白紙。
押運木箱至吏部院前時,便是使了狸貓換太子,而押運至禮部的木箱在那時其實已被換成了裝有白紙的木箱,而裝有試卷的木箱卻已被偷運出宮。
元瑤說到此處,林盡染微微頷首,這個自然是可以猜想到的。但見元瑤又笑著提醒道,“染之可還記得中秋那日,聆音閣辦的流水宴?”
“流水宴?”林盡染仍有些困惑,這與流水宴有何關係?
但令人沒想到是,裝有試卷的木箱,竟是直接被送進了攬月樓!聆音閣在外辦著流水宴,宴請長安學子,而攬月樓內彼時幾是空虛之狀。
而恰恰就是這個時候,攬月樓的四十多位姑娘便發揮了作用,如何能快速閱完四千多份學子試卷?那便是隻有經過長安學子長年累月文學熏陶的姑娘們,粗審出五百餘份佳作,再請了主簿精選百餘份,至於號牌的學子信息,不過是拿了名冊來,按圖索驥的謄寫上去罷了。
“至於後麵的,想必染之應該也能猜到了吧。”
元瑤此刻便單手托著下頜,眨巴眨巴杏眼,有些玩味地看著林盡染。
而後麵不過是將這些卷子分批裝進有白紙覆蓋的木箱之中,而俞正昂正是抓著了祁將軍的互不為難的心理,便如此輕易的將試卷送進禮部,而祁將軍也便成了試卷無恙的見證人之一。而主事考官崔秉誌的遲到也是有人故意為之,避免其發現些端倪。
林盡染一邊細細琢磨著元瑤姑娘所說的經過,一邊審著卷子,聽罷忍不住仰麵大笑,“好!好!好!”
林盡染忍不住連番說了幾個好字,也不知是在誇元瑤姑娘所說的手段,還是在誇眼前的試卷。
元瑤姑娘聞言,隻優雅地向林盡染的茶盞中倒了茶湯,卻略有些遺憾的說道,“妾身閨中的茶湯終究比不過染之府裏的好喝。若有機會,妾身還想細細品味一番。”
此言之意,已是在暗示林盡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若是同意合作,那之前所言都會在將來成為現實,元瑤也能成你林盡染的小妾。
“元瑤姑娘倒也真是不怕染之拿著這些卷子,去陛下麵前狀告一番,如此可是牽連甚廣,你家貴人能承受的住?”
林盡染未去理會元瑤的暗示,將身前的試卷閱完後,便將其放在元瑤姑娘麵前。
但見元瑤姑娘站起身來,走到林盡染身後,俯身貼耳,輕聲說道,“染之大可一試?倘若是染之願與貴人合作,之前所言句句屬實,也包括妾身。”
“哦?元瑤姑娘如此坦誠,將經過皆告知於我。若是此刻染之拿著這卷子呈至禦前,就算牽連不到你家貴人,想來吏部、禮部二位尚書可要折戟,你家貴人能接受一夜之間失去兩位尚書?”林盡染把玩著茶盞,調侃道。
但見元瑤姑娘貼的更近些,林盡染都能感覺到有些癢癢,原是元瑤姑娘的發絲在自己臉頰上輕輕的碰觸。
可還未細細感受,便聽聞元瑤姑娘有些冷冷地說道,“不過是些腐肉,棄了又有何可惜的。”
林盡染聞言,臉色有些難看,倏然從座位上起身,站到一旁,盯著眼前的元瑤姑娘,思慮良久,有些後怕地說道,“說句實話,染之還是喜歡你之前狐魅的樣子。”
說罷,林盡染都還能隱隱感覺到後背有些發涼。
“染之,是說這樣嗎?”
剛說完,元瑤便恢複了一臉狐魅的樣子,眉眼間流露出的風情還是那麽攝人心魄。
隻是此刻,在林盡染的眼中,這元瑤姑娘倒成了一個蛇蠍美人,這狐媚風情成了穿腸毒藥,如何還能下咽。
“看來,今日便是要給個交代了?”林盡染平複了心神,長舒一口氣,又恢複了泰然之色,悠然的說道。
“染之是個聰明人,該了然眼前的局勢。”
元瑤姑娘自顧自的坐下,取過林盡染喝過的茶盞,把玩一番後便淺淺的嚐了一口,說道,“可能跟茶沒有多大幹係,應是染之的味道比較好。”
見林盡染遲遲沒有動靜,元瑤便接著說道,“今日本不該如此逼你做此決定,不過貴人心急,恰逢染之又急匆匆地闖入妾身的閨房,不如趁此與染之坦白。若是染之遲遲不做決定,妾身可不知貴人還要使什麽手段,許是對時安妹妹···”
但還未等元瑤將話說完,便見林盡染一個健步上前,將元瑤的脖子掐住,元瑤便隻能被林盡染控製著站起身,雙手抓著林盡染的手腕,拚命掙紮著,恍惚間已是透不過氣。
林盡染俯身到元瑤的眼前,眼中的血絲已然證明其處在暴走的狀態,隻聽聞如閻王索命般的聲音在元瑤耳邊響起,“別拿時安來威脅我!否則,那個貴人就算是二皇子,我也會毫不猶豫將他殺了。別忘了,突厥王子我都能生擒!”
說罷林盡染便鬆開掐著元瑤的手。
“咳咳咳。”元瑤的口鼻中霎時湧進了一股新鮮的空氣,俏臉憋得通紅,豐滿的玉峰不斷地起伏著。一個踉蹌便是往後倒了幾步,撞翻了瓷瓶。
外頭的侍女聽得瓷瓶碎裂的聲音,便在門外高唿,“姑娘?姑娘!”
“無礙。不要進來。”元瑤強忍著不適,趕忙迴道。
在那一瞬間,元瑤真的感受到林盡染有想直接殺了她的衝動。那種眼神,似是冰冷的鐵石,有如墜入萬丈深淵,如此迴想起來,都不禁要打個寒顫。
但見元瑤扶著凳子,緩緩起身,有些悵然道:“若是染之對妾身無一絲留戀,倒不如像剛才那般狠心,給妾身一個痛快的好,省的妾身在這世間孤苦伶仃,卻偏偏還要日日記掛予你。”
說罷,眼神中流露出的傷感,倒是讓林盡染都動了一絲惻隱之心。
騙人的,騙人的!全部都是假的,這個狐狸精慣會用這樣的手段欺騙,林盡染心中不斷的暗示自己。
林盡染卻不敢再看元瑤的眼睛,隻轉過身去裏屋尋了一火折子和銅盆出來,將這六張卷子悉數燒盡。
“你!”元瑤無法理解林盡染的行為,此刻腦中一片混沌,片刻後便沉聲問道,“染之,你可知,燒了這些卷子意味著什麽?”
林盡染看著銅盆中燃燒的卷子,淡淡道,“元瑤覺得意味著什麽?”
聞言,元瑤一陣愣神,這是這麽久以來,林盡染第一次稱唿自己為元瑤,而非元瑤姑娘。
甩去糾結著旁枝末節的思緒,元瑤走到林盡染的身旁,望著銅盆中的火焰,搖頭歎息道,“你定是中了邪了,犯了狂病!”
“可在攬月樓裏搜出了卷子,你們難道還能活下去嗎?”林盡染有些感慨道。
林盡染深知此事波及甚廣,禮部、吏部固然要承擔舞弊之重責,涉事官員皆需嚴懲。
但是卷子流向的是何處,那是攬月樓,連青樓都參與了科考舞弊,又得再波及與青樓來往密切的學子···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這個罪責太重,根本沒有人能承擔的起,二皇子是想通過這個方式告訴自己,他才能夠掌握科考能否舉辦下去,這是在立威!而自己即便是知道了真相也得將這個秘密埋在心底。
可這二皇子是當真瘋了嗎?他莫非不知道攬月樓藏了多少秘密嗎?若是將攬月樓這根火藥點燃,說不準便會將整個朝堂都顛覆···
元瑤聞言心神一蕩,望著那殘餘的灰燼,幽然地低語呢喃道,“妾身這等人連命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早死晚死都一樣,不如早些解脫來得好。”
元瑤緩過神來,搖頭一歎,苦笑道,“如此一來,你可就真沒了籌碼與他抗衡了。”
林盡染看著元瑤,坦然一笑道,“倘若是拿你們這麽多人的性命才算是籌碼,那燒就燒了吧。我也不稀罕。”
“姑娘?姑娘!”門外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樓下有兩名學子前來尋林公子!”
早在卯時,便已有學子在布告牌前等待,起先也不過是十幾名學子候著罷了,見圍在布告牌前的人愈來愈多,甚至在最外圍的百姓都不知道眾多人在此圍著是何原因,隻覺著熱鬧便在這兒一直等著。
“諸位,且都讓讓!金榜已出,容某進去說話。”
高舉著金榜而來的是禮部官員,隨行的還有十人小隊,皆是宮中禁軍,隻這布告牌前圍觀之人眾多,饒是宣讀官員如何擠,都無法進入其中,同樣發生如此狀況的還有其餘七處,為不耽誤時辰,隻好由禁軍開路。
未等片刻,便已是辰時。
“肅!”禮部的宣讀官員高喝。
“肅!”隨行的十人禁軍小隊緊隨著高唿道。
此時倏然安靜,眾位學子皆是翹首以盼。
“辰時已至!建康四年,八月科考,翰林學子,金榜題名。恭賀學子:長安人氏葉知見、長安人氏韋晟、河東人氏裴乾···”
共計七十名學子,這宣讀的禮部官員嗓子都幾乎快喊冒煙了,又繼續高唿道:“恭賀七十名學子,入選翰林學子,享八品俸祿。”
此時便由禁軍將金榜糊至布告牌上公示,完畢後禮部官員便與禁軍離開迴宮了。
隻見烏泱泱的人群都將布告牌給圍上了。
“向兄,不去看看?”同行的一名學子問道。
一身素衣粗褐衫的學子有些苦澀地搖了搖頭道,“我聽得清楚,沒有入選。”
“許是聽岔了呢。”那學子拉扯著向成林,便要擠進去看看。
“裴兄莫要寬慰我了。向某還得恭喜裴兄入選翰林學子!”說著向成林便拱手行了一禮,隻是言語中的失落之意倒真叫人有些同情。
“向兄說的哪裏話。欸?我記得林郎中曾說過,若對科考審卷有疑議者,皆可尋他或者其他兩位主事考官。向兄何不去看看,若是真審卷出了差錯也說不準呐。”
隻見向成林隻垂著頭,默默搖頭,語氣更是低沉落寞,“科考之事,某都看在眼裏,已很是公平。怕是某的確才學淺薄,入不得考官之眼。無礙,某再去···”
還未等向成林說完,那裴兄便將向成林的手腕一把抓住,拽著他便往光德坊而去。
“裴兄,裴兄!這有失體統,叫人誤會,叫人誤會!”向成林連連便要抵抗,奈何這裴兄的力氣委實有些大,生生被拽著要去林府。
此時,林盡染坐著馬車來到了聆音閣。
“林公子!”
進了攬月樓,誰都知道這林盡染是何人物,一路上的侍女及小廝皆紛紛向其行禮,直至上了攬月樓的七層,把守的護衛都未曾阻攔。
“砰!”
林盡染都還未等門口的侍女開口,便一把將門推開,進門後卻不見元瑤姑娘在,後邊的侍女便著急跟進來勸阻道,“林公子,林公子,姑娘正在···”
“你先出去吧。”隻見元瑤姑娘施施然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
“是。”侍女聞言便垂首小步退出了閨閣,帶上房門。
“染之真是好大的火氣,倒把妾身給嚇著了。”元瑤姑娘顯然沒有料到林盡染會以這種方式闖進其閨房,語氣難得地有些不善。
不過還是佯裝熱情地將林盡染請到桌邊,沏了一盞茶,緩緩道,“不知染之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但見林盡染直言道,“科考之事,你可清楚?”
元瑤姑娘此時不禁莞爾一笑,素手撫著林盡染的臉頰輕輕掠過,有些調笑道,“哦?看來染之這是要尋妾身是說戰還是降的?”
元瑤聞言便知林盡染來此有何用意,隻是未曾想他如此直接,忍不住起了打趣的心思,“若是要戰,妾身念在往日癡情,可解你這次疑惑,不過往後嘛,你我可是陌路!你若要降,妾身之前說的也算數,不過這種伎倆你也不用知曉,因為往後這種髒活根本不用你動手。”
隻見林盡染將眼前的茶一飲而盡,淡淡道,“染之有些好奇,究竟是折在何處?還請姑娘不吝賜教。”
元瑤隻是捂著嘴輕輕一笑,踱步至屏風後,取來了幾張卷子,放在林盡染眼前,但見她輕輕挑眉,嫣然一笑,說道,“這可是染之前幾日丟的卷子?”
元瑤緩緩說起科考那兩日之事。其實說來也容易,此次科考乃是禮部、吏部、國子監及三位主事官員主持,林盡染雖說是主巡查及押運之事,但這裝有卷子的木箱貼上封條,禮部同樣還備了一份放在吏部,而那箱子裏裝的卻是用來謄錄和糊名的白紙。
押運木箱至吏部院前時,便是使了狸貓換太子,而押運至禮部的木箱在那時其實已被換成了裝有白紙的木箱,而裝有試卷的木箱卻已被偷運出宮。
元瑤說到此處,林盡染微微頷首,這個自然是可以猜想到的。但見元瑤又笑著提醒道,“染之可還記得中秋那日,聆音閣辦的流水宴?”
“流水宴?”林盡染仍有些困惑,這與流水宴有何關係?
但令人沒想到是,裝有試卷的木箱,竟是直接被送進了攬月樓!聆音閣在外辦著流水宴,宴請長安學子,而攬月樓內彼時幾是空虛之狀。
而恰恰就是這個時候,攬月樓的四十多位姑娘便發揮了作用,如何能快速閱完四千多份學子試卷?那便是隻有經過長安學子長年累月文學熏陶的姑娘們,粗審出五百餘份佳作,再請了主簿精選百餘份,至於號牌的學子信息,不過是拿了名冊來,按圖索驥的謄寫上去罷了。
“至於後麵的,想必染之應該也能猜到了吧。”
元瑤此刻便單手托著下頜,眨巴眨巴杏眼,有些玩味地看著林盡染。
而後麵不過是將這些卷子分批裝進有白紙覆蓋的木箱之中,而俞正昂正是抓著了祁將軍的互不為難的心理,便如此輕易的將試卷送進禮部,而祁將軍也便成了試卷無恙的見證人之一。而主事考官崔秉誌的遲到也是有人故意為之,避免其發現些端倪。
林盡染一邊細細琢磨著元瑤姑娘所說的經過,一邊審著卷子,聽罷忍不住仰麵大笑,“好!好!好!”
林盡染忍不住連番說了幾個好字,也不知是在誇元瑤姑娘所說的手段,還是在誇眼前的試卷。
元瑤姑娘聞言,隻優雅地向林盡染的茶盞中倒了茶湯,卻略有些遺憾的說道,“妾身閨中的茶湯終究比不過染之府裏的好喝。若有機會,妾身還想細細品味一番。”
此言之意,已是在暗示林盡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若是同意合作,那之前所言都會在將來成為現實,元瑤也能成你林盡染的小妾。
“元瑤姑娘倒也真是不怕染之拿著這些卷子,去陛下麵前狀告一番,如此可是牽連甚廣,你家貴人能承受的住?”
林盡染未去理會元瑤的暗示,將身前的試卷閱完後,便將其放在元瑤姑娘麵前。
但見元瑤姑娘站起身來,走到林盡染身後,俯身貼耳,輕聲說道,“染之大可一試?倘若是染之願與貴人合作,之前所言句句屬實,也包括妾身。”
“哦?元瑤姑娘如此坦誠,將經過皆告知於我。若是此刻染之拿著這卷子呈至禦前,就算牽連不到你家貴人,想來吏部、禮部二位尚書可要折戟,你家貴人能接受一夜之間失去兩位尚書?”林盡染把玩著茶盞,調侃道。
但見元瑤姑娘貼的更近些,林盡染都能感覺到有些癢癢,原是元瑤姑娘的發絲在自己臉頰上輕輕的碰觸。
可還未細細感受,便聽聞元瑤姑娘有些冷冷地說道,“不過是些腐肉,棄了又有何可惜的。”
林盡染聞言,臉色有些難看,倏然從座位上起身,站到一旁,盯著眼前的元瑤姑娘,思慮良久,有些後怕地說道,“說句實話,染之還是喜歡你之前狐魅的樣子。”
說罷,林盡染都還能隱隱感覺到後背有些發涼。
“染之,是說這樣嗎?”
剛說完,元瑤便恢複了一臉狐魅的樣子,眉眼間流露出的風情還是那麽攝人心魄。
隻是此刻,在林盡染的眼中,這元瑤姑娘倒成了一個蛇蠍美人,這狐媚風情成了穿腸毒藥,如何還能下咽。
“看來,今日便是要給個交代了?”林盡染平複了心神,長舒一口氣,又恢複了泰然之色,悠然的說道。
“染之是個聰明人,該了然眼前的局勢。”
元瑤姑娘自顧自的坐下,取過林盡染喝過的茶盞,把玩一番後便淺淺的嚐了一口,說道,“可能跟茶沒有多大幹係,應是染之的味道比較好。”
見林盡染遲遲沒有動靜,元瑤便接著說道,“今日本不該如此逼你做此決定,不過貴人心急,恰逢染之又急匆匆地闖入妾身的閨房,不如趁此與染之坦白。若是染之遲遲不做決定,妾身可不知貴人還要使什麽手段,許是對時安妹妹···”
但還未等元瑤將話說完,便見林盡染一個健步上前,將元瑤的脖子掐住,元瑤便隻能被林盡染控製著站起身,雙手抓著林盡染的手腕,拚命掙紮著,恍惚間已是透不過氣。
林盡染俯身到元瑤的眼前,眼中的血絲已然證明其處在暴走的狀態,隻聽聞如閻王索命般的聲音在元瑤耳邊響起,“別拿時安來威脅我!否則,那個貴人就算是二皇子,我也會毫不猶豫將他殺了。別忘了,突厥王子我都能生擒!”
說罷林盡染便鬆開掐著元瑤的手。
“咳咳咳。”元瑤的口鼻中霎時湧進了一股新鮮的空氣,俏臉憋得通紅,豐滿的玉峰不斷地起伏著。一個踉蹌便是往後倒了幾步,撞翻了瓷瓶。
外頭的侍女聽得瓷瓶碎裂的聲音,便在門外高唿,“姑娘?姑娘!”
“無礙。不要進來。”元瑤強忍著不適,趕忙迴道。
在那一瞬間,元瑤真的感受到林盡染有想直接殺了她的衝動。那種眼神,似是冰冷的鐵石,有如墜入萬丈深淵,如此迴想起來,都不禁要打個寒顫。
但見元瑤扶著凳子,緩緩起身,有些悵然道:“若是染之對妾身無一絲留戀,倒不如像剛才那般狠心,給妾身一個痛快的好,省的妾身在這世間孤苦伶仃,卻偏偏還要日日記掛予你。”
說罷,眼神中流露出的傷感,倒是讓林盡染都動了一絲惻隱之心。
騙人的,騙人的!全部都是假的,這個狐狸精慣會用這樣的手段欺騙,林盡染心中不斷的暗示自己。
林盡染卻不敢再看元瑤的眼睛,隻轉過身去裏屋尋了一火折子和銅盆出來,將這六張卷子悉數燒盡。
“你!”元瑤無法理解林盡染的行為,此刻腦中一片混沌,片刻後便沉聲問道,“染之,你可知,燒了這些卷子意味著什麽?”
林盡染看著銅盆中燃燒的卷子,淡淡道,“元瑤覺得意味著什麽?”
聞言,元瑤一陣愣神,這是這麽久以來,林盡染第一次稱唿自己為元瑤,而非元瑤姑娘。
甩去糾結著旁枝末節的思緒,元瑤走到林盡染的身旁,望著銅盆中的火焰,搖頭歎息道,“你定是中了邪了,犯了狂病!”
“可在攬月樓裏搜出了卷子,你們難道還能活下去嗎?”林盡染有些感慨道。
林盡染深知此事波及甚廣,禮部、吏部固然要承擔舞弊之重責,涉事官員皆需嚴懲。
但是卷子流向的是何處,那是攬月樓,連青樓都參與了科考舞弊,又得再波及與青樓來往密切的學子···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這個罪責太重,根本沒有人能承擔的起,二皇子是想通過這個方式告訴自己,他才能夠掌握科考能否舉辦下去,這是在立威!而自己即便是知道了真相也得將這個秘密埋在心底。
可這二皇子是當真瘋了嗎?他莫非不知道攬月樓藏了多少秘密嗎?若是將攬月樓這根火藥點燃,說不準便會將整個朝堂都顛覆···
元瑤聞言心神一蕩,望著那殘餘的灰燼,幽然地低語呢喃道,“妾身這等人連命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早死晚死都一樣,不如早些解脫來得好。”
元瑤緩過神來,搖頭一歎,苦笑道,“如此一來,你可就真沒了籌碼與他抗衡了。”
林盡染看著元瑤,坦然一笑道,“倘若是拿你們這麽多人的性命才算是籌碼,那燒就燒了吧。我也不稀罕。”
“姑娘?姑娘!”門外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樓下有兩名學子前來尋林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