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陳壽得到西晉朝廷的認可後,在完成《蜀相諸葛亮集》等著作的同時,又進行著一個新目標,一個他持續思慮多年的史詩般目標,那便是編著魏、蜀、吳三國史書。
然而這部史書,並太好編。
在擔任著作郎時期,有一次機會,梁、益二州六學子皆聚集於洛陽,陳壽便約眾人探討這一話題。
此時陳壽(字承祚)、壽良(字文淑)、王崇(字幼遠)、李密(字令伯)、李驤(字叔龍)與杜烈(仲武)六人匯集一堂。
壽良對陳壽道:“我亦編有《諸葛亮故事集》,卻得不到朝廷重視,這是為何?”
王崇道:“文淑,你寫之內容多為民間傳聞,或有不準。而陳壽所作,真實為本,文簡意深,更值高看。”
陳壽見況,趕緊道:“幼遠,文淑之作與我之作是文風不同,也堪稱佳作。”
李密道:“今日前來,不為對比文學,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各領風騷耳。今日之目的,是受邀探討編著史書一事。”
杜烈道:“是也,承祚信中言,想整理文案,欲編著蜀書,這個極好之想法,理應得到支持,所以我等六人便如約而至。”
李驤道:“那蜀書該如何編著,諸位皆亡國之人,若是寫得光輝燦爛,豈不得罪今朝,若是寫得生氣毫無,又何必記載。蜀書之事,怕是難產也。”
王崇道:“話不能這麽說,曆史需要記載,故事才可流傳。承祚想編蜀書,我亦相同。不過我欲作詩歌辭賦一類,與陳壽想寫出《史記》、《漢書》之風,或有不同。”
李密道:“承祚,還是想聽你之想法,不妨說來。”
於是眾人目視陳壽。
陳壽緩了口氣,道:“因國家滅亡,無人撰著,故今召諸子,討論修史。承祚不才,文辭所限,蜀書雖難,但非不能。”
壽良道:“聽你之言,必將蜀之曆史,完整於記載。”
李密道:“若想完整,亦難行。一來檔案丟失,查尋困難。二來魏蜀二國交戰日久,而晉承魏製,若寫魏之敗,會引來魏之後人不滿。三來若寫出此文,是否上奏朝廷而公布於眾,還是隻作私修,僅好友傳閱。諸多疑問你將如何看待?”
陳壽想了想,道:“檔案丟失,最為可惜,我將竭盡所能,查尋史料。若實在困難,隻做簡寫,不著虛言。至於兩國戰事,能寫之事,盡力完善。不能之事,隱晦而過。我決定先作蜀書,畢後作魏書,最後為吳書。至於官修還是私修,我選私修。因我非魏晉之人,身份不同且涉及人物又多,爭議難免,若是上奏,或將引禍上身。”
眾人聽之,皆認為陳壽在理。
杜烈道:“也罷,若是需要幫助,我等定會助你早日完成佳作。”
陳壽道:“多謝。”
李驤道:“在洛陽耳目眾多,不如迴巴西老家寫作。”
陳壽道:“作《蜀書》可在蜀地,作魏、吳二書可在洛陽,具體何處何地,當看當時所寫人物而定。”
壽良道:“若查閱檔案,可迴成都舊宮東觀。”
王崇道:“若寫諸葛亮傳,可引用《蜀相諸葛亮集》之內容。”
李密道:“先主英雄蓋世,可直筆撰著。大將軍悲歌慷慨,適用曲筆。”
杜烈道:“我支持令伯之言,大將軍常年北伐,得罪魏晉太多,實為難寫。”
李驤道:“亦可多寫蜀中名士,如先生譙周允南、大儒杜瓊伯瑜,名士楊戲文然等。”
陳壽聽眾人之言,又看向遠處,道:“直筆也好,曲筆也好,君臣也罷,名士也罷,在我之筆,皆各自風采。看來諸位都讚成由我編著,我當盡我所能,不負眾望,不負今生。”
於是在好友們的鼓舞和建議下,陳壽決定立即去編寫《蜀書》。
話說這梁、益六子,雖說一同進京,又出仕晉朝。但交情隨著時間的變化,地域的變遷,皆疏遠陌生了。
隻有最年長的王崇,憑著寬厚和順的性格,不分彼此,對待五人一視同仁,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王崇創作有《蜀書》,在西晉官至上庸、蜀郡太守。
壽良創作有《諸葛亮故事集》,在西晉官至散騎常侍,大長秋。
杜烈,在西晉官至衡陽、犍為、湘東太守。
李驤,入朝擔任尚書郎,外放任廣漢太守。
李密,官至漢中太守,於西晉太康八年(287年)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話說李驤與陳壽,最初名望相同,又親近友愛。但後來二人的友情出現了裂痕,互相誣蔑攻擊,而具體原因不知。可能不是官職上的衝突,而在寫作。陳壽著《蜀書》,寫作風格較為獨特,又沒有將李驤父親李福作為《蜀書》主要人物來編著,這或許令李驤產生了不滿。後來是李密多次調節二人之關係。
這麽一看,寫史書得罪人確實難免,就連多年的好友也會因此翻臉,真是無奈。
陳壽創作《蜀書》期間,陳壽從子陳符、陳蒞是他的助手,幫助歸類檔案資料。
一日,閱讀叔父陳壽所寫先主傳時,陳符問道:“叔父,劉備乃帝王,為何隻作先主傳,而非昭烈紀。”
陳壽解釋道:“晉承魏而得天下,故尊魏為正統。《蜀書》之中便隻有列傳,無本紀。”
陳蒞道:“先主劉備,英雄蓋世,匡扶漢室,大義於天下。所以叔父在文中直言魏武為曹公,山陽公劉協為漢帝。”
陳壽鎮定道:“雖漢魏兩家對抗多年,但天無二主,當時天下共主便為漢帝,史書可直筆。”
陳符道:“叔父對先主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讬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這乃對先主之極高評價。”
評曰通俗意思為:劉備的寬宏果毅和性情寬厚,知人善任和禮賢下士,具有漢高祖的遺風,英雄一般氣度。他把整個國家和兒子托付於諸葛亮,而心無他念,確實是君臣間極高的大公無私,古今美好的典範。他的權術謀略,不如曹操,所以統轄疆域也狹小。然而他百折不撓,始終不願屈服於人下的原因,或許是他已察覺到以曹操的氣量一定容不下他,並非為了爭奪名利,隻是用反抗來避免破害而已。
陳壽站起身來,向前行走數步,道:“先主雄壯,不亞魏武,此般評價,實感不足。隻因中興夢碎,所以才會這般簡略。之後蜀臣評曰,將同此類。”
陳蒞道:“蜀臣之中,誰最為難編?”
陳壽轉過身來,凝重般盯著他,道:“大將軍薑維。”
陳蒞、陳符皆嚴峻神色,又感慨不已。
一些時日之後。
陳壽開始著薑維傳。
因內心充滿感慨,他一時無法完成此傳的編著,便想找人暢聊,忽然想到一人,於是一日夜裏,他決定去找那人。
泰始八年(272年),晉武帝司馬炎下詔道:“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其以正為巴西太守。”
通俗意思為:郤正從前在成都,局勢動蕩卻能堅守道義,不違背忠貞的節氣,被任用後盡心辦理事務,有治理的政績,於是以郤正為巴西郡太守。”
而此時陳壽兼任巴西郡中正,兩人同在巴西郡任職,聯絡很方麵,所以這夜陳壽所找之人,便是郤正。
郤正宅邸。
聽說陳壽來了,郤正立刻行至大門迎接,未至,陳壽已到前堂。
郤正驚訝道:“承祚,入夜登門,可有公事。”
陳壽把酒放下,樂道:“我雖任本郡中正,但入夜至太守家,非為公事。”
郤正更敢驚奇,道:“可為私事?”
陳壽道:“正是。”
郤正微微一想,道:“我已經知你之意圖。”
於是郤正唿喚家丁上菜,上餐具。
二人入座,郤正道:“可謂著文集?”
陳壽道:“果被先生說中。我之前編著《蜀相諸葛亮集》你覺若何?”
郤正道:“天子所讚,士人皆知,乃上品也。”
陳壽點頭,道:“直言相告,在我眼裏,還有一篇其曆史意義,十倍百倍於諸葛集。”
郤正感到不可思議,道:“快請說來。”
這時菜、餐具皆已呈上,陳壽為二人滿酒,之後道:“我欲編著魏蜀吳三國史書,今日便為此事而來。”
郤正道:“終於開始也,來,先飲一樽。”於是二人對飲。放下酒樽,郤正接著道:“編著史書,這是你之所長,中書令(張華),中書監(荀勖)及天子皆愛君才,朝廷皆認為你如班固、司馬遷。如今你決定這麽做,真是令人期待。”
陳壽道:“慚愧慚愧,天子錯愛,名流高看,令我發愁,所以才至郤先生家來討論。”
郤正道:“你為何發愁。”
陳壽迴敬一樽,後道:“你可知蜀書之最難編著之人乎?”
郤正放下酒樽,微微一想,道:“當為大將軍薑伯約!”
陳壽道:“先生才識過人,又被言中也。”
郤正於是站起身來,感慨道:“大將軍事跡感人,可歌可泣,為其寫傳,卻有難度。你為他而來,我能為你作何?”
陳壽道:“我查閱文案,基本獲得人物生平。然大將軍常年北伐,得罪太多北方士人,若要作人物評論,我不知雲何,還請先生賜教。”
陳壽起身,敬拜郤正。
郤正趕緊扶起,讓他入座,二人皆坐下後,郤正撫摸一把胡須,道:“你先答我一問。”
陳壽道:“先生請講。”
郤正道:“李密李令伯乃大將軍主簿,又與你是同窗好友,你二人亦經常見麵,此事為何不問他邪?”
陳壽道:“這很簡單,李令伯是我之好友,又是大將軍之下屬,他為人剛正,知名於世。若我求其評論,擔心美譽過多而被奸小所知,影響其仕途。至於先生,先生一直淡泊名利,醉心文學,有昔張衡、蔡邕之風,若是請教與你,當有更善之言。”
郤正再飲之後,道:“承祚之言不無道理也。”
陳壽道:“故懇請先生賜教。”
郤正微微點頭,緩緩道:“國家滅亡,名臣殉難,每當想起,感傷不已。今日登門所求,就如昔日所言,我一定助你。一同前去書房,待我起筆,評論薑維。”
陳壽又起身行禮道:“謝郤先生!”
於是二人去往書房。
郤正坐下提筆寫道:“薑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製,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薑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複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薑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通俗意思為:薑伯約是國家最重要的將領,官職是群臣中最大的,然而他的住宅簡陋,家裏沒有多餘財產,沒有側室侍妾拖累,後院沒有歌舞娛樂,衣服僅求夠用,車馬僅求具備,飲食節約不浪費,朝廷供給的費用,隨手用盡;觀察他這樣做的原因,並非為了激勵貪婪的人,抑製情緒而限製自己,他隻是滿足於現有條件,不再過多要求。人之間在談論人物時,常常讚揚成功者而貶低失敗者,讚譽高位者而貶抑低位者,都認為當時薑維錯投蜀國,最終身死而家族滅亡,因此貶損他,而不進行具體分析,這樣便與《春秋》褒貶人物的義旨很不相同呢。像薑維這般好學不倦,清廉節儉,應該是一個時代的楷模啊。
寫畢,郤正將評論交於陳壽,並道:“簡約一論,望對你有用。”
陳壽閱之,大為感慨,道:“天下再無更善之言也。”道後於是收下。
郤正道:“說起大將軍,我雖未與一同北伐,亦未當一日之下屬,但同朝為官,三十餘載。他這樣之人,在那個時代幾乎為完人,不亞丞相。”
陳壽道:“怎奈那時,後主年老,而小人黃皓當道,諸葛思遠者,亦無匡正之力,即使如此完人,料得身死宗滅,褒貶不一。”
郤正流下眼淚,感慨萬千,緩了一陣後,道:“承祚,你可知昔日請降鄧艾信乃我所造也,世人皆說我文辭燦爛,然蜀中絕筆,竟為此篇。每當想起,便令我痛心疾首,長久難平矣。”
見郤正如此傷感,陳壽不知如何安慰,隻作歎氣。
郤正擦了擦眼角,道:“承祚,請你寫好薑維傳,寫好《蜀書》,請把故事留給後人看。”
陳壽點頭道:“請先生放心,《蜀書》我欲寫十五卷,薑維傳會是最後一卷之最後一人,以此完結。”
郤正想了想,道:“不可!你今在晉朝為官,當有曲筆。若寫十五卷,薑伯約當為十四卷之人物。”
陳壽不解道:“這是為何?”
見郤正隻點頭不說話,陳壽好像明白了些什麽,道:“便如先生所言。”
郤正道:“至於評論,依然要加上著作者之總評,稍有貶意而至全文之末,此為生存之道也。”
陳壽道:“再下謹記。”
之後,陳壽欲閱郤正文學。
郤正起身,找到所著《釋譏》給與陳壽,《釋譏》是仿照揚雄的文章,此文華美工整,說理性強,此文還詮釋了郤正的脾氣性情,德行氣節。
陳壽閱後,決定將他收錄於《蜀書》。
當夜二人飲酒作論,直到天明。
數日後,陳壽完成《蜀書》薑維傳。
陳壽寫下人物總評曰:薑維粗有文武,誌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雲:“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通俗意思為:薑維大體上具備文韜武略,他立誌建立豐功和名譽,然而窮兵黷武,決斷不周密,最終兵敗損命。《老子》上說:“治理大國的方法就像烹飪小菜。”何況蜀國乃區區小國,怎麽能夠頻繁擾民呢?
陳壽之評論,與薑維傳正文內容,文中諸葛亮之評論、鍾會之評論,郤正之評論皆大為不同。
而《蜀書》第十五卷之最後一人,陳壽留給了蜀人楊戲。
選擇楊戲,應該是考慮到多個方麵,其一,楊戲是蜀人代表,可彰顯蜀人地位。其二,楊戲著《季漢輔臣讚》,其內容是對蜀漢諸多君臣人物的讚美及評價之辭,把這篇文章附在《蜀書》最後,表明這些人物皆值得評論與紀念。其三,薑維彈劾楊戲,使楊戲被貶為庶人。當有‘劣跡’,為無奈之舉。
編著完楊戲傳,陳壽也就完成了《蜀書》。
《蜀書》目錄。
劉二牧(劉焉、劉璋)傳第一,
先主(劉備)傳第二,
後主(劉禪)傳第三,
二主妃子(劉備甘皇後、劉備穆皇後、劉禪敬哀皇後、劉禪張皇後、劉永、劉理、劉璿)傳第四,
諸葛亮傳第五,
關張馬黃趙(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傳第六,
龐統法正傳第七,
許麋孫簡伊秦(許靖、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秦宓)傳第八,
董劉馬陳董呂(董和、劉巴、馬良、陳震、董允、呂乂)傳第九,
劉彭廖李劉魏楊(劉封、彭羕、廖立、李嚴、劉琰、魏延、楊儀)傳第十,
霍王向張楊費(霍峻、王連、向朗、張裔、楊洪、費詩)傳第十一,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杜微、周群、杜瓊、許慈、孟光、來敏、尹默、李譔、譙周、郤正)第十二,
黃李呂馬王張(黃權、李恢、呂凱、馬忠、王平、張嶷)傳第十三,
蔣琬費禕薑維傳第十四,
鄧張宗楊(鄧芝、張翼、宗預、楊戲)傳第十五。
蜀書共十五卷,主要人物共六十七人,主要人物之下又附人物小傳,如諸葛亮傳下附諸葛喬、諸葛瞻、董厥、樊建傳,馬良傳下附馬謖傳,董允傳下附陳祗傳,宗預傳下附廖化傳等。
蜀書的人物排序有幾個特點。
《先主傳》方麵。
開國之君劉備目錄排序僅第二,這是為何?因為隻有《先主傳》,而沒《昭烈紀》。劉備雖是英雄,成就霸業,割據一方,但未能中興漢室,一統華夏。所以從成就上來講,隻能類比劉焉、劉璋。
巧合的是,排序第二劉備也隻做了二年多皇帝。
《諸葛亮傳》方麵。
目錄排序第五的丞相諸葛亮,是唯一被獨立列傳的人臣。從諸葛亮傳記載的內容來看,諸葛亮不僅在蜀國有著極多的事跡與極高的聲望,在史學家眼裏更為千古名臣。
《薑維傳》方麵。
薑維雖與蔣琬、費禕共同列傳,但其篇幅長度遠多於二人,這體現了薑維比蔣琬、費禕更值得書寫。作為蜀國晚期的一號人臣,未能複國成功,假如可以,薑維是否可以獨立列傳?
很是巧合,薑維是作為《蜀書》第六十三個主要人物來編寫的,而薑維活了六十三歲。
《先主傳》、《諸葛亮傳》、《薑維傳》是《蜀書》之精華所在。
《蜀書》是陳壽創作魏蜀吳三國史書中,最早完成之作品,內容皆由陳壽親自查找文案資料,獨立持筆編著而成。因陳壽本人是蜀人,在三十一歲親眼見證蜀漢滅亡,所以其創作的《蜀書》,具有很高的真實性,也代入了很多他的個人情感。
又因資料不足,而資料之間,進行篩選,便會舍去很多疑慮之處。再有陳壽在晉為官,故國之事,不便大書特書,所以使《蜀書》是魏蜀吳三國史書中最為簡約的一部。
那麽陳壽在完成《蜀書》後,編著魏、吳二書的情況又如何,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三國成誌追憶人。
然而這部史書,並太好編。
在擔任著作郎時期,有一次機會,梁、益二州六學子皆聚集於洛陽,陳壽便約眾人探討這一話題。
此時陳壽(字承祚)、壽良(字文淑)、王崇(字幼遠)、李密(字令伯)、李驤(字叔龍)與杜烈(仲武)六人匯集一堂。
壽良對陳壽道:“我亦編有《諸葛亮故事集》,卻得不到朝廷重視,這是為何?”
王崇道:“文淑,你寫之內容多為民間傳聞,或有不準。而陳壽所作,真實為本,文簡意深,更值高看。”
陳壽見況,趕緊道:“幼遠,文淑之作與我之作是文風不同,也堪稱佳作。”
李密道:“今日前來,不為對比文學,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各領風騷耳。今日之目的,是受邀探討編著史書一事。”
杜烈道:“是也,承祚信中言,想整理文案,欲編著蜀書,這個極好之想法,理應得到支持,所以我等六人便如約而至。”
李驤道:“那蜀書該如何編著,諸位皆亡國之人,若是寫得光輝燦爛,豈不得罪今朝,若是寫得生氣毫無,又何必記載。蜀書之事,怕是難產也。”
王崇道:“話不能這麽說,曆史需要記載,故事才可流傳。承祚想編蜀書,我亦相同。不過我欲作詩歌辭賦一類,與陳壽想寫出《史記》、《漢書》之風,或有不同。”
李密道:“承祚,還是想聽你之想法,不妨說來。”
於是眾人目視陳壽。
陳壽緩了口氣,道:“因國家滅亡,無人撰著,故今召諸子,討論修史。承祚不才,文辭所限,蜀書雖難,但非不能。”
壽良道:“聽你之言,必將蜀之曆史,完整於記載。”
李密道:“若想完整,亦難行。一來檔案丟失,查尋困難。二來魏蜀二國交戰日久,而晉承魏製,若寫魏之敗,會引來魏之後人不滿。三來若寫出此文,是否上奏朝廷而公布於眾,還是隻作私修,僅好友傳閱。諸多疑問你將如何看待?”
陳壽想了想,道:“檔案丟失,最為可惜,我將竭盡所能,查尋史料。若實在困難,隻做簡寫,不著虛言。至於兩國戰事,能寫之事,盡力完善。不能之事,隱晦而過。我決定先作蜀書,畢後作魏書,最後為吳書。至於官修還是私修,我選私修。因我非魏晉之人,身份不同且涉及人物又多,爭議難免,若是上奏,或將引禍上身。”
眾人聽之,皆認為陳壽在理。
杜烈道:“也罷,若是需要幫助,我等定會助你早日完成佳作。”
陳壽道:“多謝。”
李驤道:“在洛陽耳目眾多,不如迴巴西老家寫作。”
陳壽道:“作《蜀書》可在蜀地,作魏、吳二書可在洛陽,具體何處何地,當看當時所寫人物而定。”
壽良道:“若查閱檔案,可迴成都舊宮東觀。”
王崇道:“若寫諸葛亮傳,可引用《蜀相諸葛亮集》之內容。”
李密道:“先主英雄蓋世,可直筆撰著。大將軍悲歌慷慨,適用曲筆。”
杜烈道:“我支持令伯之言,大將軍常年北伐,得罪魏晉太多,實為難寫。”
李驤道:“亦可多寫蜀中名士,如先生譙周允南、大儒杜瓊伯瑜,名士楊戲文然等。”
陳壽聽眾人之言,又看向遠處,道:“直筆也好,曲筆也好,君臣也罷,名士也罷,在我之筆,皆各自風采。看來諸位都讚成由我編著,我當盡我所能,不負眾望,不負今生。”
於是在好友們的鼓舞和建議下,陳壽決定立即去編寫《蜀書》。
話說這梁、益六子,雖說一同進京,又出仕晉朝。但交情隨著時間的變化,地域的變遷,皆疏遠陌生了。
隻有最年長的王崇,憑著寬厚和順的性格,不分彼此,對待五人一視同仁,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王崇創作有《蜀書》,在西晉官至上庸、蜀郡太守。
壽良創作有《諸葛亮故事集》,在西晉官至散騎常侍,大長秋。
杜烈,在西晉官至衡陽、犍為、湘東太守。
李驤,入朝擔任尚書郎,外放任廣漢太守。
李密,官至漢中太守,於西晉太康八年(287年)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話說李驤與陳壽,最初名望相同,又親近友愛。但後來二人的友情出現了裂痕,互相誣蔑攻擊,而具體原因不知。可能不是官職上的衝突,而在寫作。陳壽著《蜀書》,寫作風格較為獨特,又沒有將李驤父親李福作為《蜀書》主要人物來編著,這或許令李驤產生了不滿。後來是李密多次調節二人之關係。
這麽一看,寫史書得罪人確實難免,就連多年的好友也會因此翻臉,真是無奈。
陳壽創作《蜀書》期間,陳壽從子陳符、陳蒞是他的助手,幫助歸類檔案資料。
一日,閱讀叔父陳壽所寫先主傳時,陳符問道:“叔父,劉備乃帝王,為何隻作先主傳,而非昭烈紀。”
陳壽解釋道:“晉承魏而得天下,故尊魏為正統。《蜀書》之中便隻有列傳,無本紀。”
陳蒞道:“先主劉備,英雄蓋世,匡扶漢室,大義於天下。所以叔父在文中直言魏武為曹公,山陽公劉協為漢帝。”
陳壽鎮定道:“雖漢魏兩家對抗多年,但天無二主,當時天下共主便為漢帝,史書可直筆。”
陳符道:“叔父對先主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讬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這乃對先主之極高評價。”
評曰通俗意思為:劉備的寬宏果毅和性情寬厚,知人善任和禮賢下士,具有漢高祖的遺風,英雄一般氣度。他把整個國家和兒子托付於諸葛亮,而心無他念,確實是君臣間極高的大公無私,古今美好的典範。他的權術謀略,不如曹操,所以統轄疆域也狹小。然而他百折不撓,始終不願屈服於人下的原因,或許是他已察覺到以曹操的氣量一定容不下他,並非為了爭奪名利,隻是用反抗來避免破害而已。
陳壽站起身來,向前行走數步,道:“先主雄壯,不亞魏武,此般評價,實感不足。隻因中興夢碎,所以才會這般簡略。之後蜀臣評曰,將同此類。”
陳蒞道:“蜀臣之中,誰最為難編?”
陳壽轉過身來,凝重般盯著他,道:“大將軍薑維。”
陳蒞、陳符皆嚴峻神色,又感慨不已。
一些時日之後。
陳壽開始著薑維傳。
因內心充滿感慨,他一時無法完成此傳的編著,便想找人暢聊,忽然想到一人,於是一日夜裏,他決定去找那人。
泰始八年(272年),晉武帝司馬炎下詔道:“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其以正為巴西太守。”
通俗意思為:郤正從前在成都,局勢動蕩卻能堅守道義,不違背忠貞的節氣,被任用後盡心辦理事務,有治理的政績,於是以郤正為巴西郡太守。”
而此時陳壽兼任巴西郡中正,兩人同在巴西郡任職,聯絡很方麵,所以這夜陳壽所找之人,便是郤正。
郤正宅邸。
聽說陳壽來了,郤正立刻行至大門迎接,未至,陳壽已到前堂。
郤正驚訝道:“承祚,入夜登門,可有公事。”
陳壽把酒放下,樂道:“我雖任本郡中正,但入夜至太守家,非為公事。”
郤正更敢驚奇,道:“可為私事?”
陳壽道:“正是。”
郤正微微一想,道:“我已經知你之意圖。”
於是郤正唿喚家丁上菜,上餐具。
二人入座,郤正道:“可謂著文集?”
陳壽道:“果被先生說中。我之前編著《蜀相諸葛亮集》你覺若何?”
郤正道:“天子所讚,士人皆知,乃上品也。”
陳壽點頭,道:“直言相告,在我眼裏,還有一篇其曆史意義,十倍百倍於諸葛集。”
郤正感到不可思議,道:“快請說來。”
這時菜、餐具皆已呈上,陳壽為二人滿酒,之後道:“我欲編著魏蜀吳三國史書,今日便為此事而來。”
郤正道:“終於開始也,來,先飲一樽。”於是二人對飲。放下酒樽,郤正接著道:“編著史書,這是你之所長,中書令(張華),中書監(荀勖)及天子皆愛君才,朝廷皆認為你如班固、司馬遷。如今你決定這麽做,真是令人期待。”
陳壽道:“慚愧慚愧,天子錯愛,名流高看,令我發愁,所以才至郤先生家來討論。”
郤正道:“你為何發愁。”
陳壽迴敬一樽,後道:“你可知蜀書之最難編著之人乎?”
郤正放下酒樽,微微一想,道:“當為大將軍薑伯約!”
陳壽道:“先生才識過人,又被言中也。”
郤正於是站起身來,感慨道:“大將軍事跡感人,可歌可泣,為其寫傳,卻有難度。你為他而來,我能為你作何?”
陳壽道:“我查閱文案,基本獲得人物生平。然大將軍常年北伐,得罪太多北方士人,若要作人物評論,我不知雲何,還請先生賜教。”
陳壽起身,敬拜郤正。
郤正趕緊扶起,讓他入座,二人皆坐下後,郤正撫摸一把胡須,道:“你先答我一問。”
陳壽道:“先生請講。”
郤正道:“李密李令伯乃大將軍主簿,又與你是同窗好友,你二人亦經常見麵,此事為何不問他邪?”
陳壽道:“這很簡單,李令伯是我之好友,又是大將軍之下屬,他為人剛正,知名於世。若我求其評論,擔心美譽過多而被奸小所知,影響其仕途。至於先生,先生一直淡泊名利,醉心文學,有昔張衡、蔡邕之風,若是請教與你,當有更善之言。”
郤正再飲之後,道:“承祚之言不無道理也。”
陳壽道:“故懇請先生賜教。”
郤正微微點頭,緩緩道:“國家滅亡,名臣殉難,每當想起,感傷不已。今日登門所求,就如昔日所言,我一定助你。一同前去書房,待我起筆,評論薑維。”
陳壽又起身行禮道:“謝郤先生!”
於是二人去往書房。
郤正坐下提筆寫道:“薑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製,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薑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複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薑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通俗意思為:薑伯約是國家最重要的將領,官職是群臣中最大的,然而他的住宅簡陋,家裏沒有多餘財產,沒有側室侍妾拖累,後院沒有歌舞娛樂,衣服僅求夠用,車馬僅求具備,飲食節約不浪費,朝廷供給的費用,隨手用盡;觀察他這樣做的原因,並非為了激勵貪婪的人,抑製情緒而限製自己,他隻是滿足於現有條件,不再過多要求。人之間在談論人物時,常常讚揚成功者而貶低失敗者,讚譽高位者而貶抑低位者,都認為當時薑維錯投蜀國,最終身死而家族滅亡,因此貶損他,而不進行具體分析,這樣便與《春秋》褒貶人物的義旨很不相同呢。像薑維這般好學不倦,清廉節儉,應該是一個時代的楷模啊。
寫畢,郤正將評論交於陳壽,並道:“簡約一論,望對你有用。”
陳壽閱之,大為感慨,道:“天下再無更善之言也。”道後於是收下。
郤正道:“說起大將軍,我雖未與一同北伐,亦未當一日之下屬,但同朝為官,三十餘載。他這樣之人,在那個時代幾乎為完人,不亞丞相。”
陳壽道:“怎奈那時,後主年老,而小人黃皓當道,諸葛思遠者,亦無匡正之力,即使如此完人,料得身死宗滅,褒貶不一。”
郤正流下眼淚,感慨萬千,緩了一陣後,道:“承祚,你可知昔日請降鄧艾信乃我所造也,世人皆說我文辭燦爛,然蜀中絕筆,竟為此篇。每當想起,便令我痛心疾首,長久難平矣。”
見郤正如此傷感,陳壽不知如何安慰,隻作歎氣。
郤正擦了擦眼角,道:“承祚,請你寫好薑維傳,寫好《蜀書》,請把故事留給後人看。”
陳壽點頭道:“請先生放心,《蜀書》我欲寫十五卷,薑維傳會是最後一卷之最後一人,以此完結。”
郤正想了想,道:“不可!你今在晉朝為官,當有曲筆。若寫十五卷,薑伯約當為十四卷之人物。”
陳壽不解道:“這是為何?”
見郤正隻點頭不說話,陳壽好像明白了些什麽,道:“便如先生所言。”
郤正道:“至於評論,依然要加上著作者之總評,稍有貶意而至全文之末,此為生存之道也。”
陳壽道:“再下謹記。”
之後,陳壽欲閱郤正文學。
郤正起身,找到所著《釋譏》給與陳壽,《釋譏》是仿照揚雄的文章,此文華美工整,說理性強,此文還詮釋了郤正的脾氣性情,德行氣節。
陳壽閱後,決定將他收錄於《蜀書》。
當夜二人飲酒作論,直到天明。
數日後,陳壽完成《蜀書》薑維傳。
陳壽寫下人物總評曰:薑維粗有文武,誌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雲:“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通俗意思為:薑維大體上具備文韜武略,他立誌建立豐功和名譽,然而窮兵黷武,決斷不周密,最終兵敗損命。《老子》上說:“治理大國的方法就像烹飪小菜。”何況蜀國乃區區小國,怎麽能夠頻繁擾民呢?
陳壽之評論,與薑維傳正文內容,文中諸葛亮之評論、鍾會之評論,郤正之評論皆大為不同。
而《蜀書》第十五卷之最後一人,陳壽留給了蜀人楊戲。
選擇楊戲,應該是考慮到多個方麵,其一,楊戲是蜀人代表,可彰顯蜀人地位。其二,楊戲著《季漢輔臣讚》,其內容是對蜀漢諸多君臣人物的讚美及評價之辭,把這篇文章附在《蜀書》最後,表明這些人物皆值得評論與紀念。其三,薑維彈劾楊戲,使楊戲被貶為庶人。當有‘劣跡’,為無奈之舉。
編著完楊戲傳,陳壽也就完成了《蜀書》。
《蜀書》目錄。
劉二牧(劉焉、劉璋)傳第一,
先主(劉備)傳第二,
後主(劉禪)傳第三,
二主妃子(劉備甘皇後、劉備穆皇後、劉禪敬哀皇後、劉禪張皇後、劉永、劉理、劉璿)傳第四,
諸葛亮傳第五,
關張馬黃趙(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傳第六,
龐統法正傳第七,
許麋孫簡伊秦(許靖、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秦宓)傳第八,
董劉馬陳董呂(董和、劉巴、馬良、陳震、董允、呂乂)傳第九,
劉彭廖李劉魏楊(劉封、彭羕、廖立、李嚴、劉琰、魏延、楊儀)傳第十,
霍王向張楊費(霍峻、王連、向朗、張裔、楊洪、費詩)傳第十一,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杜微、周群、杜瓊、許慈、孟光、來敏、尹默、李譔、譙周、郤正)第十二,
黃李呂馬王張(黃權、李恢、呂凱、馬忠、王平、張嶷)傳第十三,
蔣琬費禕薑維傳第十四,
鄧張宗楊(鄧芝、張翼、宗預、楊戲)傳第十五。
蜀書共十五卷,主要人物共六十七人,主要人物之下又附人物小傳,如諸葛亮傳下附諸葛喬、諸葛瞻、董厥、樊建傳,馬良傳下附馬謖傳,董允傳下附陳祗傳,宗預傳下附廖化傳等。
蜀書的人物排序有幾個特點。
《先主傳》方麵。
開國之君劉備目錄排序僅第二,這是為何?因為隻有《先主傳》,而沒《昭烈紀》。劉備雖是英雄,成就霸業,割據一方,但未能中興漢室,一統華夏。所以從成就上來講,隻能類比劉焉、劉璋。
巧合的是,排序第二劉備也隻做了二年多皇帝。
《諸葛亮傳》方麵。
目錄排序第五的丞相諸葛亮,是唯一被獨立列傳的人臣。從諸葛亮傳記載的內容來看,諸葛亮不僅在蜀國有著極多的事跡與極高的聲望,在史學家眼裏更為千古名臣。
《薑維傳》方麵。
薑維雖與蔣琬、費禕共同列傳,但其篇幅長度遠多於二人,這體現了薑維比蔣琬、費禕更值得書寫。作為蜀國晚期的一號人臣,未能複國成功,假如可以,薑維是否可以獨立列傳?
很是巧合,薑維是作為《蜀書》第六十三個主要人物來編寫的,而薑維活了六十三歲。
《先主傳》、《諸葛亮傳》、《薑維傳》是《蜀書》之精華所在。
《蜀書》是陳壽創作魏蜀吳三國史書中,最早完成之作品,內容皆由陳壽親自查找文案資料,獨立持筆編著而成。因陳壽本人是蜀人,在三十一歲親眼見證蜀漢滅亡,所以其創作的《蜀書》,具有很高的真實性,也代入了很多他的個人情感。
又因資料不足,而資料之間,進行篩選,便會舍去很多疑慮之處。再有陳壽在晉為官,故國之事,不便大書特書,所以使《蜀書》是魏蜀吳三國史書中最為簡約的一部。
那麽陳壽在完成《蜀書》後,編著魏、吳二書的情況又如何,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三國成誌追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