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高句麗在安市城針尖對麥芒,這是關係雙方國運的一戰。


    六月二十,李世民率軍至安市北,人不留行,馬不停蹄,立即開始進攻。


    蓋蘇文反應也極為迅速。


    六月二十一,蓋蘇文派遣高句麗北部大酋高延壽和南部大酋高惠真,率領高句麗,靺鞨聯兵,總計十五萬,增援安市城。


    雙方亮出底牌,成與敗,在此一戰。


    十五萬增援,應該就是高句麗所能召集的絕大部分正規軍,也是他們的家底了。


    但這種傾國而來,傾巢而出的行軍,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


    李道宗一眼就看清楚高句麗的虛實,他提出一個非常激進的大刀剜心戰法。


    李道宗準備奇襲高句麗的國都平壤城。


    他向李世民進言說:“高句麗傾國以拒王師,平壤之守必弱。願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則數十萬之眾,可以不戰而降。”


    非常奇怪的是,李世民並沒有迴應。


    或者,當時李世民並不是不想采納李道宗的建議,而是他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心神失守了。


    或者隨著戰線的推進,李世民的心中,可能第一次產生了後悔和懼怕。


    高句麗太能打了,這種強悍和堅韌,遠遠超過他的預料和估計。


    他陷有些期待的擊潰高句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想法,從來沒有出現過一絲的可能。


    至少現在,唐軍孤懸安市域外,在人數和後勤上,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


    據《隋唐嘉話》和《唐語林》的記載,當大唐軍隊看到高句麗和靺鞨和聯軍,連綿四十裏,軍容鼎盛時,李世民平生第一次露出懼意和退意。


    以李道宗這種大膽剜心的戰法,如果是在中原時,李世民必然早就支持進行,甚至可能親自帶隊。


    但當時當日,李世民並未迴應。


    當李世民從遼東撤軍,迴到長安城後,他和李靖談論起此次征伐的得失,還是久久沒有釋然。


    他疑惑不解地問李靖說:“吾以天下之眾,困於小夷,何也?”


    李靖顯然早就研究了此戰的利弊得失,他莫測高深地迴複說:“此(李)道宗所解。”


    李世民轉頭向江夏王李道宗,他這才說出當日,想以五千勁卒直取平壤的計劃。


    李世民悵然若有所失地說:“當時匆匆,吾不憶也。”


    可見此一時,彼一時也,高句麗境內的李世民,已不再是中原大地之上,那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李世民了。


    在高句麗,他在戰場之上的心理,已經完成了由戰神李世民到大唐皇帝的轉變。


    縱使那年猶可勝,可惜當時已惘然。


    天下,是屬於年輕人的。


    但至少當時,李世民心中雖然畏懼,但他依然是大唐軍隊人人信仰和尊奉的神,也是大唐軍隊的靈魂所在。


    他依然可以指點江山,談笑用兵。


    李世民寶刀猶未老。


    對於高延壽和高惠真的援軍,李世民好整以暇地指出了,他們有上中下三種應對方式。


    “引兵直前,連安市城為壘,據高山之險,食城中之粟,縱靺鞨掠吾牛馬,攻之不可猝下,歸則潦為阻,坐困吾軍,上策也。”


    這確實是一條上上之計,也是對付中原王朝軍隊的不二法門。


    此對策和高句麗軍中老於故事的老軍頭的看法,也完全一致,他們在無數戰鬥中,早就總結出堅壁不戰,待敵自潰之道。


    李世民接著侃侃而談,“拔城中之眾,與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來與吾戰,下策也。”


    但自古以來,上策為下策,取下策者最多。


    高延壽再一次詮釋了這一條真理。


    他仗著自己兵精將勇,人數又占據絕對的優勢,引軍直進,準備和李世民決戰。


    這正中李世民下懷,他生怕高延壽改變主意,特意派出東突厥降將阿史那社爾許敗不許勝,率領千騎人馬當誘餌。


    高延壽即使明知道是講,他也一定會上當,因這他既對自己的聯軍抱有絕對的信心,也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真正的厲害。


    事實上,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遠遠不象李世民表麵所說的那麽輕鬆。


    阿史那社爾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剛交兵,他就假裝敗退,並且戲演得非常逼真。


    在旁邊觀戰的高句麗放下心來,互相傳遞信息說:“易與耳。”


    這導致了高延壽心態上的完全放鬆。


    他本來連營紮寨距離安市有四十裏之遠,但現在發現勝利可期,竟然放鬆警惕,直接將戰線推進到離安市城八裏之遙。


    這種心態上的放鬆和輕視,將讓高延壽一敗塗地。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


    隻一仗,高延壽就輸盡底牌。


    和高句麗軍內輕鬆的氛圍相比,唐軍戰陣之內,士氣就要高昂激越得多。


    這也許源於李世民高明的激勵手段。


    他是情緒激勵大師,在開戰前,以自己戰無不勝,絕對的自信感染了整支軍隊,唐軍對李世民有種盲目的自信,因為李世民縱橫半生,未嚐一敗。try{ggauto;} catch(ex){}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