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立太子,而導致國破家亡的事例,數不勝數。
廢掉一個十幾年的皇太子,再重新立一個新的太子,遠不象表麵表現出的風平浪靜,輕而易舉,即使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依然顧慮重重。
這其中涉及到國策的可能變向,朝臣朋黨間的勾心鬥角,更重要的是,太子隻是法定的指定人,但他是不是真的能穩坐太子之位,最終順利登基成為皇帝?
坐不穩江山,那江山就可能變色。
李世民一樣憂心忡忱。
但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首要問題,是新的太子能否服眾,朝臣們的人心動向如何?
李世民決定做一個測試。
太極殿內,群臣盡出,李世民環顧身邊的四位大臣,還有晉王李治。
他們五個人,已經是李唐王朝,是他李世民一朝最位高權重,或者說是最核心的重臣了。
他們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代表了將要新立的太子一係,也是傳統的關隴集團的代表。
而房玄齡則是李世民一朝的元老重臣,雖然時起時落,但曆貞觀一朝始終不倒,是朝廷之上臣子的風向標。
而李(世)績,則是山東人士的魁首,已成長為不可輕視的力量,甚至於說是朝廷之中唯一可以抗衡關隴集團的代表。
這可以從“龍須療傷”一事可得明證。
李績曾經得過一種疾病,有一個神奇的中醫方子,說“須灰可療”,用胡須燒成灰燼,當成藥引子,病就能痊愈。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二話沒說,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胡須,親自為李績和藥。
這既是天大的榮幸,也是天大的恩寵,更是天大的壓力。
皇上聖須,能相對者,或者唯有臣下的一條命,或者鞠躬盡瘁而已。
李績心中壓力頓時如山般重大。
他趕快磕頭拜謝,以至於鮮血淋漓。
李世民在旁邊更添加了一把火,他淡淡地說:“為社稷,非為卿也,何謝之有?
這更是一句重如泰山的話,任何一個臣子,估計聽了晚上都睡不安穩,要知道權力越大,名譽越高,責任也就更大。
而希望愈大,失望也可能更大,失望之日,就是雷放霆震怒,大肆清算之時。
當弓弦太緊之時,最易折斷。
這也意味著,當時朝廷之上,以李績為首的山東人士,他們擁有連李世民都忌憚三分的力量。
李世民代表的皇權,即使經過了李淵和他自己兩朝,曆二三十年,在有些方麵,也依然隻能屈服於俗世的傳統和民習。
以貞觀十二年成書的《氏族誌》而言,李世民的本意是抑山東豪族,和提振李唐王族、後族和當朝貴臣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效果卻遠遠沒有達到李世民的預期。
《氏族誌》第一稿,就以山東崔氏為天下第一等,雖然,在李世民強力幹預,直接指導之下,《氏族誌》做了妥協。
最後以李氏皇姓為第一等,外戚為第二等,山東崔氏為第三等,但這個譜碟剛出來時,就遭到社會上有識之士的嘲笑,認為這本貞觀氏族誌,僅僅隻是酬勳誌或是李唐的功臣誌。
而傳統的無形力量,即使是貴為皇權,對其影響也非常有限。
社會上,並沒有因為李世民修了《氏族誌》就改變了傳統的觀念,山東的著姓高門,依然高高在上,成為主宰上層婚姻圈的絕對力量。
愈壓抑,愈反彈。
李績,房玄齡等大臣,還是和山東高姓聯姻,而民間對於他們的推崇,更加變本加厲。
李世民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他可以在戰場之上,千軍萬馬之中,製定最優的戰略和戰術,然後決勝千裏,讓敵人血流成河,屍橫遍地。
但當他遭遇了傳統和理念上的對抗時,他卻無法看到對手,更無從發力。
即使貴為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李世民是一個務實和理性的政治家,他選擇和解。
他再一次向李績示好。
他曾經在一次宴會上,主客盡歡之際,他有意無意地,平靜淡然地對李績說:“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
這既是試探,更是期許。
帝王之心,其深若海。
李績心中凜然吃驚,他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咬破自己的手指頭,發誓效忠李世民。
李績心中驚懼,君臣一心,歡飲沉醉。
李世民確實頗有馭人之能,他解下自己的禦袍,覆蓋到李績身上。
君是明明,臣是能臣。
君臣都不是吃素的。
太極殿上的這幾個人,已是大唐最核心的權力層。
他們隨便一個人跺跺腳,都可以讓天下抖三抖。
關隴係和山東係,一直都是李唐朝廷之中兩大最主要的力量,一般而言,是西風壓倒東風,但當局勢突變,風雲再起時,山東係將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天。
隻是那種代價,卻不是李唐王朝所願意承受的了。
立李治為皇太子,並沒有受到什麽阻力,但李世民看的非常深遠,他覺得李治不一定能坐穩坐好皇帝的位置,卻被他無情地預言中了。
你越害怕什麽,就越會來什麽。
世間萬事,大抵如此。
李世民和他的四個大臣,即將決定這個帝國的走向。
李世民打破沉默,他撕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偽裝,無比痛心地說:“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
李世民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動作,他撲倒在床上,捶胸頓足。
這已經不是朝堂之上,萬人景仰,一言一行,足為萬民師表的皇帝和天子了,這一刻,李世民隻是一個人世間,傷心失意,別有懷抱的父親和兄弟。
即使是遊戲,即使是偽裝,在這種場合,君臣之間,也必須全情配合。
長孫無忌等人趕快扶起李世民,但李世民又來了一出更驚豔的表演,他抽出配刀,想要自刎。
婦人女子,尋死覓活,大有人在,尚且讓人齒冷,何況是皇帝天子呢?
肯定有絕大的事情要發生。
褚遂良趕快奪過佩刀,長孫無忌等人趕快跪在地上,向李世民請罪,並且問李世民到底想要做什麽,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們去辦?
氣氛已經到位,前戲已經做足。
李世民不再裝腔作勢,直接挑明主題,他環顧四個大臣說:“我欲立晉王(李治)。”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晉王李治,當時雖然得到了李世民的肯首,並且有長孫無忌的強力推薦,但他成為皇太子,在當時朝廷之中,並沒有形成絕對的共識。
至少,朝中更傳統的勢力,甚至關隴集團內部,也存在分歧和意見,而山東一係,至少沒有在明麵上支持晉王李治。
這種阻力,甚至在正式確定立李治為太子時,也需要李世民如此故意做作,以權術馭下。
這個事件,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李治之立。”
但皇帝如此賣力表演,臣子即使想反對,於當時當日情勢下,話是無論如何說不出口了。
長孫無忌把握住機會,他斬釘截鐵地說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這甚至已是赤裸裸的霸王硬上弓了。
話已至此,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可講?
生米煮成熟飯了。
李世民不失時機地轉向李治說:“汝舅許汝矣,宜拜謝。”
李治趕緊向長孫無忌跪下,完成了這個曆史性的一拜。
儀式完成了,自此刻起,李治就是大唐的名正言順,當仁不讓的皇太子。
不承認,也得承認。
李世民恢複帝王之態,也再起帝王之心。
他語氣平淡地說:“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議何如?”
四個大臣異口同聲地說:“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陛下試召問百官,有不同者,臣負陛下萬死。”
李世民知道大事已定,塵埃落定。
他在太極殿召集了六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準備正式向他們宣告,大唐新太子即將即位。
但與其讓自己宣告,肯定不如讓大臣們自動說出來。
李世民聲若洪鍾地說:“(李)承乾悖逆,(李)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欲選諸子為嗣,誰可者?卿輩明言之。”
大臣們早就得到消息,更何況,平日中朝廷之中,幾個為首的大臣早就達成一致意見,現在李世民以一種宣布的語氣,征求他們的意見。
大臣們,又還想說什麽,又還能說什麽?
大殿之上,山唿海嘯,大家齊聲歡唿道:“晉王(李治)仁孝,當為嗣。“
晉王李治成為李世民一朝的第二任皇太子。
但李世民一世英雄,戰無不勝,在政治上也開創了貞觀之治,文事武功,都是中國曆史上一流的皇帝和君主。
他對於識人用人之道,自然深知其中三味。
晉王李治,從來就不是李世民最中意和首選的太子人選,但太子之位,卻是國之根本,一旦立定,就絕不能輕言更易。
因而,李治雖然不是最合適的,在今日條件之下,卻已經是最優的選擇。
李世民隻能寄希望李治能以中人之資,在賢臣輔佐之下,延續李唐的國祚。
但時間已經到了貞觀十七年,這已經是李世民登基的第十七個年頭,或者李世民感到時日緊迫,他加快了對李治的培養。
放眼天下,最合適的帝王之師,碩學大儒,當然數不盡數,事實上,李世民給李治精心挑選了太子府的屬臣。
這是一個集中了李唐當世最重要的貴臣,大儒和飽學之士的太子府天團,基本就是李世民所能找到的當世最優秀人才。
但李世民心中還有隱隱有些擔心,他總覺得缺少點什麽。
廢掉一個十幾年的皇太子,再重新立一個新的太子,遠不象表麵表現出的風平浪靜,輕而易舉,即使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依然顧慮重重。
這其中涉及到國策的可能變向,朝臣朋黨間的勾心鬥角,更重要的是,太子隻是法定的指定人,但他是不是真的能穩坐太子之位,最終順利登基成為皇帝?
坐不穩江山,那江山就可能變色。
李世民一樣憂心忡忱。
但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首要問題,是新的太子能否服眾,朝臣們的人心動向如何?
李世民決定做一個測試。
太極殿內,群臣盡出,李世民環顧身邊的四位大臣,還有晉王李治。
他們五個人,已經是李唐王朝,是他李世民一朝最位高權重,或者說是最核心的重臣了。
他們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代表了將要新立的太子一係,也是傳統的關隴集團的代表。
而房玄齡則是李世民一朝的元老重臣,雖然時起時落,但曆貞觀一朝始終不倒,是朝廷之上臣子的風向標。
而李(世)績,則是山東人士的魁首,已成長為不可輕視的力量,甚至於說是朝廷之中唯一可以抗衡關隴集團的代表。
這可以從“龍須療傷”一事可得明證。
李績曾經得過一種疾病,有一個神奇的中醫方子,說“須灰可療”,用胡須燒成灰燼,當成藥引子,病就能痊愈。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二話沒說,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胡須,親自為李績和藥。
這既是天大的榮幸,也是天大的恩寵,更是天大的壓力。
皇上聖須,能相對者,或者唯有臣下的一條命,或者鞠躬盡瘁而已。
李績心中壓力頓時如山般重大。
他趕快磕頭拜謝,以至於鮮血淋漓。
李世民在旁邊更添加了一把火,他淡淡地說:“為社稷,非為卿也,何謝之有?
這更是一句重如泰山的話,任何一個臣子,估計聽了晚上都睡不安穩,要知道權力越大,名譽越高,責任也就更大。
而希望愈大,失望也可能更大,失望之日,就是雷放霆震怒,大肆清算之時。
當弓弦太緊之時,最易折斷。
這也意味著,當時朝廷之上,以李績為首的山東人士,他們擁有連李世民都忌憚三分的力量。
李世民代表的皇權,即使經過了李淵和他自己兩朝,曆二三十年,在有些方麵,也依然隻能屈服於俗世的傳統和民習。
以貞觀十二年成書的《氏族誌》而言,李世民的本意是抑山東豪族,和提振李唐王族、後族和當朝貴臣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效果卻遠遠沒有達到李世民的預期。
《氏族誌》第一稿,就以山東崔氏為天下第一等,雖然,在李世民強力幹預,直接指導之下,《氏族誌》做了妥協。
最後以李氏皇姓為第一等,外戚為第二等,山東崔氏為第三等,但這個譜碟剛出來時,就遭到社會上有識之士的嘲笑,認為這本貞觀氏族誌,僅僅隻是酬勳誌或是李唐的功臣誌。
而傳統的無形力量,即使是貴為皇權,對其影響也非常有限。
社會上,並沒有因為李世民修了《氏族誌》就改變了傳統的觀念,山東的著姓高門,依然高高在上,成為主宰上層婚姻圈的絕對力量。
愈壓抑,愈反彈。
李績,房玄齡等大臣,還是和山東高姓聯姻,而民間對於他們的推崇,更加變本加厲。
李世民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他可以在戰場之上,千軍萬馬之中,製定最優的戰略和戰術,然後決勝千裏,讓敵人血流成河,屍橫遍地。
但當他遭遇了傳統和理念上的對抗時,他卻無法看到對手,更無從發力。
即使貴為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李世民是一個務實和理性的政治家,他選擇和解。
他再一次向李績示好。
他曾經在一次宴會上,主客盡歡之際,他有意無意地,平靜淡然地對李績說:“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
這既是試探,更是期許。
帝王之心,其深若海。
李績心中凜然吃驚,他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咬破自己的手指頭,發誓效忠李世民。
李績心中驚懼,君臣一心,歡飲沉醉。
李世民確實頗有馭人之能,他解下自己的禦袍,覆蓋到李績身上。
君是明明,臣是能臣。
君臣都不是吃素的。
太極殿上的這幾個人,已是大唐最核心的權力層。
他們隨便一個人跺跺腳,都可以讓天下抖三抖。
關隴係和山東係,一直都是李唐朝廷之中兩大最主要的力量,一般而言,是西風壓倒東風,但當局勢突變,風雲再起時,山東係將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天。
隻是那種代價,卻不是李唐王朝所願意承受的了。
立李治為皇太子,並沒有受到什麽阻力,但李世民看的非常深遠,他覺得李治不一定能坐穩坐好皇帝的位置,卻被他無情地預言中了。
你越害怕什麽,就越會來什麽。
世間萬事,大抵如此。
李世民和他的四個大臣,即將決定這個帝國的走向。
李世民打破沉默,他撕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偽裝,無比痛心地說:“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
李世民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動作,他撲倒在床上,捶胸頓足。
這已經不是朝堂之上,萬人景仰,一言一行,足為萬民師表的皇帝和天子了,這一刻,李世民隻是一個人世間,傷心失意,別有懷抱的父親和兄弟。
即使是遊戲,即使是偽裝,在這種場合,君臣之間,也必須全情配合。
長孫無忌等人趕快扶起李世民,但李世民又來了一出更驚豔的表演,他抽出配刀,想要自刎。
婦人女子,尋死覓活,大有人在,尚且讓人齒冷,何況是皇帝天子呢?
肯定有絕大的事情要發生。
褚遂良趕快奪過佩刀,長孫無忌等人趕快跪在地上,向李世民請罪,並且問李世民到底想要做什麽,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們去辦?
氣氛已經到位,前戲已經做足。
李世民不再裝腔作勢,直接挑明主題,他環顧四個大臣說:“我欲立晉王(李治)。”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晉王李治,當時雖然得到了李世民的肯首,並且有長孫無忌的強力推薦,但他成為皇太子,在當時朝廷之中,並沒有形成絕對的共識。
至少,朝中更傳統的勢力,甚至關隴集團內部,也存在分歧和意見,而山東一係,至少沒有在明麵上支持晉王李治。
這種阻力,甚至在正式確定立李治為太子時,也需要李世民如此故意做作,以權術馭下。
這個事件,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李治之立。”
但皇帝如此賣力表演,臣子即使想反對,於當時當日情勢下,話是無論如何說不出口了。
長孫無忌把握住機會,他斬釘截鐵地說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這甚至已是赤裸裸的霸王硬上弓了。
話已至此,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可講?
生米煮成熟飯了。
李世民不失時機地轉向李治說:“汝舅許汝矣,宜拜謝。”
李治趕緊向長孫無忌跪下,完成了這個曆史性的一拜。
儀式完成了,自此刻起,李治就是大唐的名正言順,當仁不讓的皇太子。
不承認,也得承認。
李世民恢複帝王之態,也再起帝王之心。
他語氣平淡地說:“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議何如?”
四個大臣異口同聲地說:“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陛下試召問百官,有不同者,臣負陛下萬死。”
李世民知道大事已定,塵埃落定。
他在太極殿召集了六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準備正式向他們宣告,大唐新太子即將即位。
但與其讓自己宣告,肯定不如讓大臣們自動說出來。
李世民聲若洪鍾地說:“(李)承乾悖逆,(李)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欲選諸子為嗣,誰可者?卿輩明言之。”
大臣們早就得到消息,更何況,平日中朝廷之中,幾個為首的大臣早就達成一致意見,現在李世民以一種宣布的語氣,征求他們的意見。
大臣們,又還想說什麽,又還能說什麽?
大殿之上,山唿海嘯,大家齊聲歡唿道:“晉王(李治)仁孝,當為嗣。“
晉王李治成為李世民一朝的第二任皇太子。
但李世民一世英雄,戰無不勝,在政治上也開創了貞觀之治,文事武功,都是中國曆史上一流的皇帝和君主。
他對於識人用人之道,自然深知其中三味。
晉王李治,從來就不是李世民最中意和首選的太子人選,但太子之位,卻是國之根本,一旦立定,就絕不能輕言更易。
因而,李治雖然不是最合適的,在今日條件之下,卻已經是最優的選擇。
李世民隻能寄希望李治能以中人之資,在賢臣輔佐之下,延續李唐的國祚。
但時間已經到了貞觀十七年,這已經是李世民登基的第十七個年頭,或者李世民感到時日緊迫,他加快了對李治的培養。
放眼天下,最合適的帝王之師,碩學大儒,當然數不盡數,事實上,李世民給李治精心挑選了太子府的屬臣。
這是一個集中了李唐當世最重要的貴臣,大儒和飽學之士的太子府天團,基本就是李世民所能找到的當世最優秀人才。
但李世民心中還有隱隱有些擔心,他總覺得缺少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