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氣炸了,導火索是《氏族誌》。
即使事先得到了李世民的親口指示,第一版的《氏族誌》卻成了,一個最拉垮而不可接受的半吊子工程。
李世民首先分析了現狀,“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衰敗),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
然後,他提出了修氏族誌的目的和準則,“刊正姓氏,普責天下譜牒,兼據憑史,傳,剪其浮華,定其真偽,忠賢者褒進,悖逆者貶黜。”
貞觀八年,高士廉修好《氏族誌》初稿,卻修出了一本讓李世民大為光火《氏族誌》。
高士廉按照傳統和慣例,將山東的崔民幹,後避李世民諱,叫崔幹,定為當世第一等。
崔民幹當時的官職是黃門侍郎,是李唐王朝的正四品官職,排名在他前麵的皇帝,外戚和宰相們,反倒居於崔氏之後。
高士廉這種排名,也不能說是錯誤。
這是修姓氏錄,本質上是魏晉以來的士族和九品中正製的文本體現,按照幾百年來的傳統觀念,排座次,講尊卑,似乎也說的過去。
任何年代,修譜都是一件大事,何況是這種全國性的修譜,其重要性,足以比肩修史。
這次修撰《氏族誌》的成員,是一個天團,主要由四個人牽頭。
高士廉本人是山東的著姓,累世公卿。
韋挺出自關中,是首姓甲門,門第奢華。
岑文本出自江南士族,世有文名。
令狐德棻是代北右姓(北魏胡族係統)。
李世民確實是雄才明主,當世四大勢力,關隴集團,代北右姓,山東人士,江左人才,方方麵麵,全部兼顧,再加上吸收當世諳練門閥的知名士大夫,足以稱為當世一等一的修譜天團。
他們耗時兩年,嘔心瀝血,才完成初稿,但李世民非常不滿意,他給出了自己具體的意見。
如果第一次修譜時,李世民隻是給出了指導思想和原則,那這一次,李世民就是具體指示,他們應該怎麽做。
中間的差別,隻在於一點,修譜的標準,是“尚官”還是“尚姓”?
毫無疑問,高士廉的初稿,依然延續了門望郡姓的傳統,是一種中規中矩又應合時俗的譜牒,
它的本質,是傳統。
但李世民的要求不同,他有現實的政治需要,他將《氏族誌》作為一個政治性的產物,他要尊崇李唐的皇權。
他的標準非常簡單,“尚官”而不是“尚姓”。
初稿之後,李世民非常明確地表示了不滿,甚至有些憤憤不平。
“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官宦,猶自雲士大夫。”
然後,他為自己和當朝大臣鳴不平,“今崔、盧之屬,惟矜遠葉衣冠,寧比當朝之貴?”
最後,李世民直接介入修譜,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是必須要貫徹的指示。
“我今定氏族者,誠欲崇樹今朝冠冕,何因崔幹猶為第一等,隻看卿等不貴我官爵耶?不論數代已前,隻取今日官品、人才做等級,宜一量定,用為永則。”
李世民的意見非常直接而明確,誰更尊貴,誰更高人一等,不要看祖宗幾代,就看他今日的官階,官大的就是高等,官小的就低級。
其實,李世民所說,大抵是實情,當世的大族,在曆次戰火殘酷的清算中,早已是風中殘荷,飄零殆盡了。
以江南為例,永嘉之亂後,雖然晉室衣冠南渡,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尊,本土吳姓以顧陸朱張為上。
但經侯景之亂被連根拔起,再加上南梁江陵之陷,被西魏強製擄掠了十幾萬人口,北入長安,其中大部分也是江南的士子和高門大閥,他們進入關中之後,很多都泯然於世,沒為奴隸。
平陳前夕,江陵梁蕭士族再一次被征北上,以致家鄉父老,攔道垂泣,“吾王不反矣。”
平陳之後,隋朝又做了一個釜底抽薪之事,陳氏一朝,官僚士族,連綿五百裏,盡數北歸。
江南王氣黯然消。
河北山東也是重災區。
隋末義軍,隻要逮到一個隋朝的官吏,或是當世大族,按照以眼還眼的原則,必定誅殺無遺。
這種情況,不僅存在河北,天下之大,苦隋久矣,暴亂似乎都充滿血腥和毀滅性。
竇建德是個異類。
他禮遇舊時勢力,才得以迅速崛起,並深孚人望,被認為具有競爭天下之主的資格。
但天下隻有一個竇建德,在經過起義者無數輪的收割後,當世大族,早已奄奄一息。
唐初李淵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在詔令中明確說,“(士族)近世時運遷革,前代親族,莫不夷絕。”
即使僥幸存活下來,也一樣是“名雖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貧賤”。
但士族的精神和傳統以及驕傲不滅,事實上的艱難處境,並不會擊垮他們再起的信心。
李唐一統天下,在文化認同上,是他們重新崛起的機會。
千載難逢,他們絕不會放棄。
因而,李世民修定的《氏族誌》,當然會招到世俗傳統力量,尤其是山東人士的反對。
《氏族誌》雖然按照李世民的意見再次修定,但一直拖延,遮掩到貞觀十二年,才修成定稿。
皇帝李氏已躍居第一,外戚居第二,而山東崔民幹已排第三等了。
但《氏族誌》是一個妥協的產物。
除了將皇帝和最高級的大臣按官位排序外,傳統的門閥標準,並沒有改變。
並且,朝野之間,諷刺此次的《氏族誌》不過是一本酬勳誌,這意味著,氏族誌上的排名,並沒有完全被世俗所認同。
掛上了這樣一個稱號,即使皇帝和外戚的姓氏,高居第一二位,也並不會改變世俗的看法。
而世俗和傳統的力量,雖然無形,卻極為頑強。
事實上,傳統士族的力量,並沒有得到削弱,反倒在加強。
一是李唐王朝當世大臣,如房玄齡、魏征和李世績等,依然和山東高門大姓結成親家,這等於是給社會的上層門閥士族做了一個背書。
傳統價值觀依然有效,遊戲可以接著玩。
二是社會上普通民眾,對於山東冠族的女子,也趨之若鶩。
以和他們結親為榮為尊,甚至上演了無數駭人聽聞或是匪夷所思的行為。
天價婚姻,休妻之後,再三求親,等等不一而足,這更強化了舊有士族的優越心理。
這種傳統的力量,甚至比李氏的王權更加穩固和不可撼動。
即使到了一二百年後,唐文宗依然心有不甘地說:“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沿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
李世民修氏族誌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也是一個深層的隱秘因素,來自於李唐的出身。
雖然李唐王朝,自稱出自西涼李氏,世代為王為官,但這種來源放在北周以降,流行做假的環境之中,要打上幾個問號。
他們更可能的出身於李氏的寒微之族,或是破落戶。
後來起家於武川,最後才登上皇位,可見,李唐王族雖是李姓大姓,本身卻並不是出身最正統的高門,而是靠攀附篡改祖籍,才得以攀上隴西李氏的郡望。
李唐王族,內心裏也需求重新正式確定自己的門楣出身。
這種骨子裏的不自信,讓李唐王朝在建國伊始之際,采取了鄭玄的學說,立祖宗四廟,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天子七廟。
大概因為四代祖有據可考,但七代祖可能就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了。
這種爭論和疑義,一直存在。
李淵死後再一次增修太廟,大臣之間的一場爭論或者可以作為一個實證。
房玄齡等人建議以涼武昭王為始祖,但於誌寧認為武昭王非李唐王業的直接成因,不可以做為始祖。
李世民采納了於誌寧的意見,但在新舊唐書之中,李氏之始祖譜係確實是掛靠在涼武昭王的身上。
大概李世民自己也覺得祖述涼武昭王,並不很靠諳,並且他已經貴為皇帝,就不用再去認個冒充的祖先了。
因而,李唐的祖廟都是陳列的有據可考的近世之祖。
但為了顯示血脈的尊崇和悠遠,李唐還是認為一個更遠的祖先。
那當然是曆史上李氏最大的名人,他叫老子,又叫李耳,是道教的始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上的始祖之一。
老子現在也成了李唐的源藪。
在李唐的譜係之中,確實存在一些不可考,或是模糊之處,而當世家譜族譜大家,能人輩出,所在多有,很難蒙混過關。
比如有“行譜”稱謂的李守素,被譽為行走的、活動和活著的書譜。
他是當世譜學大家,號稱晉宋以降,四海士流之來龍去脈,無不詳究。
貞觀十二年,《氏族誌》修成定稿,距離開始之日,已過去整整六個年頭。
魏晉門閥的精義,是講究出身,門當戶對,婚姻在限定的圈子之中流轉,保證血統和血脈的純正,然後再保持和強化高血統的特權。
曆史長河,總會有例外的人或郡姓會上升,但在,《氏族誌.》中明確規定,非純血統的不允許通婚,否則,會被剔除出士族的圈子。
貞觀十二年的定稿,即使加上軍功製,士族也被調整為二百九十三姓。
這種巨大的調整,毫無疑問,是來自於李世民的國家意誌,加進了很多的以功居高位的官僚。
這顯然是一種互相妥協的產物,雖然並非盡善盡美,但足以為是個裏程碑,不過,李世民想通過修譜,來改變世俗觀念的想法,卻破產了。
可見,人之思想,最為根深蒂固,即使偶爾畏於權力,作通融妥協,但過後卻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也許,那也是普通民眾,在權力之下,所能堅持的唯一信仰和願望。
但李世民沒有時間感慨,他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將目標投向了帝國的西方,那裏有一望無際的青草大草原,也有幾千裏黃沙莽莽,還有高聳的神山,皚皚的雪域,是多少人朝魂牽夢繞地方。
那是曾經屬於中原王朝的土地,也曾是漢族的榮光,現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即將成為大唐的州縣。
那片土地也將增加無數多姿多彩的傳奇。
李世民姍姍來遲,但他終於來了。
即使事先得到了李世民的親口指示,第一版的《氏族誌》卻成了,一個最拉垮而不可接受的半吊子工程。
李世民首先分析了現狀,“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衰敗),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
然後,他提出了修氏族誌的目的和準則,“刊正姓氏,普責天下譜牒,兼據憑史,傳,剪其浮華,定其真偽,忠賢者褒進,悖逆者貶黜。”
貞觀八年,高士廉修好《氏族誌》初稿,卻修出了一本讓李世民大為光火《氏族誌》。
高士廉按照傳統和慣例,將山東的崔民幹,後避李世民諱,叫崔幹,定為當世第一等。
崔民幹當時的官職是黃門侍郎,是李唐王朝的正四品官職,排名在他前麵的皇帝,外戚和宰相們,反倒居於崔氏之後。
高士廉這種排名,也不能說是錯誤。
這是修姓氏錄,本質上是魏晉以來的士族和九品中正製的文本體現,按照幾百年來的傳統觀念,排座次,講尊卑,似乎也說的過去。
任何年代,修譜都是一件大事,何況是這種全國性的修譜,其重要性,足以比肩修史。
這次修撰《氏族誌》的成員,是一個天團,主要由四個人牽頭。
高士廉本人是山東的著姓,累世公卿。
韋挺出自關中,是首姓甲門,門第奢華。
岑文本出自江南士族,世有文名。
令狐德棻是代北右姓(北魏胡族係統)。
李世民確實是雄才明主,當世四大勢力,關隴集團,代北右姓,山東人士,江左人才,方方麵麵,全部兼顧,再加上吸收當世諳練門閥的知名士大夫,足以稱為當世一等一的修譜天團。
他們耗時兩年,嘔心瀝血,才完成初稿,但李世民非常不滿意,他給出了自己具體的意見。
如果第一次修譜時,李世民隻是給出了指導思想和原則,那這一次,李世民就是具體指示,他們應該怎麽做。
中間的差別,隻在於一點,修譜的標準,是“尚官”還是“尚姓”?
毫無疑問,高士廉的初稿,依然延續了門望郡姓的傳統,是一種中規中矩又應合時俗的譜牒,
它的本質,是傳統。
但李世民的要求不同,他有現實的政治需要,他將《氏族誌》作為一個政治性的產物,他要尊崇李唐的皇權。
他的標準非常簡單,“尚官”而不是“尚姓”。
初稿之後,李世民非常明確地表示了不滿,甚至有些憤憤不平。
“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官宦,猶自雲士大夫。”
然後,他為自己和當朝大臣鳴不平,“今崔、盧之屬,惟矜遠葉衣冠,寧比當朝之貴?”
最後,李世民直接介入修譜,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是必須要貫徹的指示。
“我今定氏族者,誠欲崇樹今朝冠冕,何因崔幹猶為第一等,隻看卿等不貴我官爵耶?不論數代已前,隻取今日官品、人才做等級,宜一量定,用為永則。”
李世民的意見非常直接而明確,誰更尊貴,誰更高人一等,不要看祖宗幾代,就看他今日的官階,官大的就是高等,官小的就低級。
其實,李世民所說,大抵是實情,當世的大族,在曆次戰火殘酷的清算中,早已是風中殘荷,飄零殆盡了。
以江南為例,永嘉之亂後,雖然晉室衣冠南渡,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尊,本土吳姓以顧陸朱張為上。
但經侯景之亂被連根拔起,再加上南梁江陵之陷,被西魏強製擄掠了十幾萬人口,北入長安,其中大部分也是江南的士子和高門大閥,他們進入關中之後,很多都泯然於世,沒為奴隸。
平陳前夕,江陵梁蕭士族再一次被征北上,以致家鄉父老,攔道垂泣,“吾王不反矣。”
平陳之後,隋朝又做了一個釜底抽薪之事,陳氏一朝,官僚士族,連綿五百裏,盡數北歸。
江南王氣黯然消。
河北山東也是重災區。
隋末義軍,隻要逮到一個隋朝的官吏,或是當世大族,按照以眼還眼的原則,必定誅殺無遺。
這種情況,不僅存在河北,天下之大,苦隋久矣,暴亂似乎都充滿血腥和毀滅性。
竇建德是個異類。
他禮遇舊時勢力,才得以迅速崛起,並深孚人望,被認為具有競爭天下之主的資格。
但天下隻有一個竇建德,在經過起義者無數輪的收割後,當世大族,早已奄奄一息。
唐初李淵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在詔令中明確說,“(士族)近世時運遷革,前代親族,莫不夷絕。”
即使僥幸存活下來,也一樣是“名雖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貧賤”。
但士族的精神和傳統以及驕傲不滅,事實上的艱難處境,並不會擊垮他們再起的信心。
李唐一統天下,在文化認同上,是他們重新崛起的機會。
千載難逢,他們絕不會放棄。
因而,李世民修定的《氏族誌》,當然會招到世俗傳統力量,尤其是山東人士的反對。
《氏族誌》雖然按照李世民的意見再次修定,但一直拖延,遮掩到貞觀十二年,才修成定稿。
皇帝李氏已躍居第一,外戚居第二,而山東崔民幹已排第三等了。
但《氏族誌》是一個妥協的產物。
除了將皇帝和最高級的大臣按官位排序外,傳統的門閥標準,並沒有改變。
並且,朝野之間,諷刺此次的《氏族誌》不過是一本酬勳誌,這意味著,氏族誌上的排名,並沒有完全被世俗所認同。
掛上了這樣一個稱號,即使皇帝和外戚的姓氏,高居第一二位,也並不會改變世俗的看法。
而世俗和傳統的力量,雖然無形,卻極為頑強。
事實上,傳統士族的力量,並沒有得到削弱,反倒在加強。
一是李唐王朝當世大臣,如房玄齡、魏征和李世績等,依然和山東高門大姓結成親家,這等於是給社會的上層門閥士族做了一個背書。
傳統價值觀依然有效,遊戲可以接著玩。
二是社會上普通民眾,對於山東冠族的女子,也趨之若鶩。
以和他們結親為榮為尊,甚至上演了無數駭人聽聞或是匪夷所思的行為。
天價婚姻,休妻之後,再三求親,等等不一而足,這更強化了舊有士族的優越心理。
這種傳統的力量,甚至比李氏的王權更加穩固和不可撼動。
即使到了一二百年後,唐文宗依然心有不甘地說:“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沿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
李世民修氏族誌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也是一個深層的隱秘因素,來自於李唐的出身。
雖然李唐王朝,自稱出自西涼李氏,世代為王為官,但這種來源放在北周以降,流行做假的環境之中,要打上幾個問號。
他們更可能的出身於李氏的寒微之族,或是破落戶。
後來起家於武川,最後才登上皇位,可見,李唐王族雖是李姓大姓,本身卻並不是出身最正統的高門,而是靠攀附篡改祖籍,才得以攀上隴西李氏的郡望。
李唐王族,內心裏也需求重新正式確定自己的門楣出身。
這種骨子裏的不自信,讓李唐王朝在建國伊始之際,采取了鄭玄的學說,立祖宗四廟,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天子七廟。
大概因為四代祖有據可考,但七代祖可能就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了。
這種爭論和疑義,一直存在。
李淵死後再一次增修太廟,大臣之間的一場爭論或者可以作為一個實證。
房玄齡等人建議以涼武昭王為始祖,但於誌寧認為武昭王非李唐王業的直接成因,不可以做為始祖。
李世民采納了於誌寧的意見,但在新舊唐書之中,李氏之始祖譜係確實是掛靠在涼武昭王的身上。
大概李世民自己也覺得祖述涼武昭王,並不很靠諳,並且他已經貴為皇帝,就不用再去認個冒充的祖先了。
因而,李唐的祖廟都是陳列的有據可考的近世之祖。
但為了顯示血脈的尊崇和悠遠,李唐還是認為一個更遠的祖先。
那當然是曆史上李氏最大的名人,他叫老子,又叫李耳,是道教的始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上的始祖之一。
老子現在也成了李唐的源藪。
在李唐的譜係之中,確實存在一些不可考,或是模糊之處,而當世家譜族譜大家,能人輩出,所在多有,很難蒙混過關。
比如有“行譜”稱謂的李守素,被譽為行走的、活動和活著的書譜。
他是當世譜學大家,號稱晉宋以降,四海士流之來龍去脈,無不詳究。
貞觀十二年,《氏族誌》修成定稿,距離開始之日,已過去整整六個年頭。
魏晉門閥的精義,是講究出身,門當戶對,婚姻在限定的圈子之中流轉,保證血統和血脈的純正,然後再保持和強化高血統的特權。
曆史長河,總會有例外的人或郡姓會上升,但在,《氏族誌.》中明確規定,非純血統的不允許通婚,否則,會被剔除出士族的圈子。
貞觀十二年的定稿,即使加上軍功製,士族也被調整為二百九十三姓。
這種巨大的調整,毫無疑問,是來自於李世民的國家意誌,加進了很多的以功居高位的官僚。
這顯然是一種互相妥協的產物,雖然並非盡善盡美,但足以為是個裏程碑,不過,李世民想通過修譜,來改變世俗觀念的想法,卻破產了。
可見,人之思想,最為根深蒂固,即使偶爾畏於權力,作通融妥協,但過後卻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也許,那也是普通民眾,在權力之下,所能堅持的唯一信仰和願望。
但李世民沒有時間感慨,他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將目標投向了帝國的西方,那裏有一望無際的青草大草原,也有幾千裏黃沙莽莽,還有高聳的神山,皚皚的雪域,是多少人朝魂牽夢繞地方。
那是曾經屬於中原王朝的土地,也曾是漢族的榮光,現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即將成為大唐的州縣。
那片土地也將增加無數多姿多彩的傳奇。
李世民姍姍來遲,但他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