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分隔,夷夏有防。
第二種方案,順理成章地提出來了。
這個方案的核心是:胡本是胡,漢本是漢。
這種觀點具有現實意義,但更趨向於消極應對。
在唐朝的政治中,已形成一種共識,正如當年鄭元壽說服頡可汗利退兵時,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得臣,突厥得漢,複何所用?”
可見完全的胡漢混雜,胡漢一家親,事實上很難做到。
竇靜,當朝大族竇氏的代表,就堅定持有這個觀點。
竇氏一族,累世為北周隋唐的外戚,無數子弟和公主成婚,而最重要的是,無數代的竇氏優秀女性,都和皇帝以及皇室聯姻,可以說是當世屈指可數的世家大族。
他們也是關隴集團最核心的成員之一。
竇靜的份量,當然更代表了李唐上層社會的觀點。
他更進一步表明說:“(突厥)同夫禽獸,……不可以刑法繩,不可以仁義教。”
最後,他提出自己的意見,“得之無益於治,失之無損於化。”
竇靜舉張讓他們繼續處於黃河之北,任其自生自滅,但不再立大可汗,分部落而治。
這是一種強調夷夏之防,放任自流,但為了避免養寇為大,需要分化平衡的觀點。
李世民也沒有采納這個意見。
這是一種省事省心省力的方案,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力有所不足,看上去很美而已。
因為漠北變天了,現在的主人叫薛延陀。
他們雖然在大草原上還沒有完全站穩腳,還需要唐朝的認可和扶持,但他們已是當之無愧,貨真價實的漠北霸主。
在大是大非的原則上,他們有足夠的力量維護自己的利益。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他們不會同意突厥人重返大草原,即使有唐朝的支持,即使麵對要和唐朝開戰的風險,他們也在所不惜。
事實是,突厥人也沒有能力再返迴大草原。
但他們雖然被放棄,卻是一顆真正有效有利的棋子,亡國之族,命運本來就不可能由自己作主。
這可以從後來的事實得到驗證。
在突厥歸唐之後的九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結社率叛亂。
結社率是突利的兄弟,在長安為質,突利確實是李世民的好兄弟,也是最好的盟友。
在李世民和東突厥頡利可汗決戰前,突利就已經率部歸唐,這對頡利可汗無異於釜底抽薪。
一切塵埃落定後,作為迴報,突利成為首批四個突厥州中的順州都督。
李世民為了照顧突利的情緒,特地給他解釋了為什麽突利居功至偉,但沒有立他為突厥可汗的原因。
“昔爾祖啟民亡失兵馬,一身投隋,隋家豎立,遂至強盛。……無歲不侵擾中國……我所以不立爾為可汗,正為啟民前事故也。改變前法,欲中國久安,爾宗族永固,是以授爾都督。”
突利也一心體國,忠誠奉上,演繹了一段君臣相得始終的佳話。
但都督位置傳至突利兒子一代時,就發生了變化。
在長安為質的突利弟弟結社率,因為自己的職位久不得調,心生怨望,準備幹一票大的。
當李世民按慣例前往九成宮避暑打獵時,結社率奉突利的兒子為主,糾合了四十幾個全副武裝的部族首領,竟然準備對李世民實施斬首行動。
事起倉猝,猝不及防之下,他們差一點成功。
他們行動迅速,甚至已殺掉了幾十個李世民貼身的衛士,紛飛的箭雨,在李世民的麵前唿唿作響。
幾支羽箭,甚至已落到李世民腳下。
生死一瞬之間。
雖然叛亂最終失敗,參與的結社率等都被追斬,但李世民或者念及突利的香火情,特赦突利的兒子死刑,流放嶺外。
印象深刻而有些後怕的李世民改變了觀念,也讓唐朝對安置突厥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李世民發出了感慨,“中國,根幹也;四夷,枝葉也;割根幹以奉枝葉,木安得滋榮!朕不用魏征言,幾致狼狽。”
結社率事件導致李世民遣返突厥,準備讓他們遷迴黃河之北。
但此一時彼一時也,突厥人迴不去了。
他們還沒有北渡磧口,更不要說進入大草原,就遭到了薛延陀的強力反對和阻擊。
即使在唐朝的調停和警告下,他們依然正麵硬剛突厥和唐朝聯軍,甚至不惜和唐朝正麵開戰。
薛延陀夷男可汗,甚至一次出動了二十萬兵馬,每個戰士配備四匹馬,南渡沙磧,驅趕突厥。
唐朝沒有能力,或者說也不願意再大規模開戰。
結果早已注定,薛延陀逼迫突厥再次南返河套地區。
大草原上,薛延陀已經正式取代突厥成為主人了。
突厥人遠望漠北,昔日榮光,已是雨打風吹去。
江山如此多嬌,各領風騷幾十年而已。
已許當日,李世民早已預見,突厥人不可能在漠北重新生存,而唐朝也不可僅僅為了安置突厥而和薛延陀正麵開戰。
兩國之間,任何時候,都是利益為先。
因而,讓突厥人重歸漠北,這第二種政策,雖然不勞擾中原大地,也不傷自己根本,但卻出無法實行。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第三種方案。
那是溫彥博提出來的,依照東漢和隋朝舊例,在河套地區讓突厥人繁衍生息,這也是隋朝處置突厥降民的方案。
這也是一種基於現實的政策。
雖然隋朝後來養虎遺患,突厥複起,殷鑒不遠,但那更多的是隋朝內部孱弱,才引外敵窺視。
打鐵還需自身硬。
任何政策的製定,都必然是在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
河套地區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地方。
此地自隋朝就成為突厥人寓居的場所,當年啟民可汗幾乎是匹馬歸降隋朝,全靠楊堅的支持,他才得以收拾餘散的族人,重新振興突厥。
但剛開始時,他被安置在長城以內,也度過了一段苦逼的歲月。
都藍可汗對他步步緊逼,讓他不得安生,眼見他即使有隋朝的庇護,甚至專門為他修建了大利城,也將無立錐之地。
長孫晟以戰略大家的眼光,將河套地區劃為啟民落腳之地。
他向楊堅上書說:“請徙五原,以(黃)河為固,於夏、勝二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裏,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任情放牧,免於抄略,人必自安。”
這就是有風水寶地之稱的黃河之曲,水草豐美,上蒼的恩賜,河套之地。
五原(河套)東西北三麵被黃河圍繞,南麵又經人工開挖數百裏長的一條橫塹,可以防止都藍可汗的騎兵騷擾和進攻。
這是一著神來之筆。
啟民憑河曲之地,休養生息,終於在幾十年內,生機盡複,突厥一躍再成大草原的霸主。
事實上,自啟民之後,河曲一直有無數的突厥人生活在期間。
鬱射設兩度入主河曲五原,而自頡利可汗敗亡之後,作為突厥人傳統上的安息落腳之地,河曲事實上已經成為突厥流民的集中的聚居地。
溫彥博提出的第三策,就是以現實為基礎,隻不過是將河套五原等黃河以南地區,從法理上承認了突厥的存在。
以河套地區為中心,向東西延展,讓突厥休養生息,成為扞蔽北方邊境,抗衡磧北薛延陀的第一線。
這是一種務實的政治方案。
以唐朝當時的國力和對外政策而言,也是最容易被接受和執行的方案。
李世民選擇了溫彥博的這個方案,但毫無疑問,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
隋朝雖然完美地讓啟民生存下去,但突厥人卻東山再起,最終成為隋朝的心腹之患。
楊堅親手培養了突厥的壯大,然後勢強力剛的突厥轉身就派出幾十萬騎兵,將楊廣圍困在雁門孤城。
天朝上國,一國之君差點成為俘虜。
以河套成為突厥休養生息的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養虎遺患。
雖然唐朝宰臣們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並不是突厥的複起,而是楊廣本人的作死。
正如杜楚客客觀公允地說:“隋主無道,中國以之喪亂,豈得雲興複亡國(突厥)以致此禍!”
但前事之師,後事不忘,以史為鑒,不可不防。
李世民雖然主要采納了溫彥博的策略,但唐朝最後實行的卻是一種,開創型的集思廣益的政策。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種方案,順理成章地提出來了。
這個方案的核心是:胡本是胡,漢本是漢。
這種觀點具有現實意義,但更趨向於消極應對。
在唐朝的政治中,已形成一種共識,正如當年鄭元壽說服頡可汗利退兵時,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得臣,突厥得漢,複何所用?”
可見完全的胡漢混雜,胡漢一家親,事實上很難做到。
竇靜,當朝大族竇氏的代表,就堅定持有這個觀點。
竇氏一族,累世為北周隋唐的外戚,無數子弟和公主成婚,而最重要的是,無數代的竇氏優秀女性,都和皇帝以及皇室聯姻,可以說是當世屈指可數的世家大族。
他們也是關隴集團最核心的成員之一。
竇靜的份量,當然更代表了李唐上層社會的觀點。
他更進一步表明說:“(突厥)同夫禽獸,……不可以刑法繩,不可以仁義教。”
最後,他提出自己的意見,“得之無益於治,失之無損於化。”
竇靜舉張讓他們繼續處於黃河之北,任其自生自滅,但不再立大可汗,分部落而治。
這是一種強調夷夏之防,放任自流,但為了避免養寇為大,需要分化平衡的觀點。
李世民也沒有采納這個意見。
這是一種省事省心省力的方案,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力有所不足,看上去很美而已。
因為漠北變天了,現在的主人叫薛延陀。
他們雖然在大草原上還沒有完全站穩腳,還需要唐朝的認可和扶持,但他們已是當之無愧,貨真價實的漠北霸主。
在大是大非的原則上,他們有足夠的力量維護自己的利益。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他們不會同意突厥人重返大草原,即使有唐朝的支持,即使麵對要和唐朝開戰的風險,他們也在所不惜。
事實是,突厥人也沒有能力再返迴大草原。
但他們雖然被放棄,卻是一顆真正有效有利的棋子,亡國之族,命運本來就不可能由自己作主。
這可以從後來的事實得到驗證。
在突厥歸唐之後的九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結社率叛亂。
結社率是突利的兄弟,在長安為質,突利確實是李世民的好兄弟,也是最好的盟友。
在李世民和東突厥頡利可汗決戰前,突利就已經率部歸唐,這對頡利可汗無異於釜底抽薪。
一切塵埃落定後,作為迴報,突利成為首批四個突厥州中的順州都督。
李世民為了照顧突利的情緒,特地給他解釋了為什麽突利居功至偉,但沒有立他為突厥可汗的原因。
“昔爾祖啟民亡失兵馬,一身投隋,隋家豎立,遂至強盛。……無歲不侵擾中國……我所以不立爾為可汗,正為啟民前事故也。改變前法,欲中國久安,爾宗族永固,是以授爾都督。”
突利也一心體國,忠誠奉上,演繹了一段君臣相得始終的佳話。
但都督位置傳至突利兒子一代時,就發生了變化。
在長安為質的突利弟弟結社率,因為自己的職位久不得調,心生怨望,準備幹一票大的。
當李世民按慣例前往九成宮避暑打獵時,結社率奉突利的兒子為主,糾合了四十幾個全副武裝的部族首領,竟然準備對李世民實施斬首行動。
事起倉猝,猝不及防之下,他們差一點成功。
他們行動迅速,甚至已殺掉了幾十個李世民貼身的衛士,紛飛的箭雨,在李世民的麵前唿唿作響。
幾支羽箭,甚至已落到李世民腳下。
生死一瞬之間。
雖然叛亂最終失敗,參與的結社率等都被追斬,但李世民或者念及突利的香火情,特赦突利的兒子死刑,流放嶺外。
印象深刻而有些後怕的李世民改變了觀念,也讓唐朝對安置突厥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李世民發出了感慨,“中國,根幹也;四夷,枝葉也;割根幹以奉枝葉,木安得滋榮!朕不用魏征言,幾致狼狽。”
結社率事件導致李世民遣返突厥,準備讓他們遷迴黃河之北。
但此一時彼一時也,突厥人迴不去了。
他們還沒有北渡磧口,更不要說進入大草原,就遭到了薛延陀的強力反對和阻擊。
即使在唐朝的調停和警告下,他們依然正麵硬剛突厥和唐朝聯軍,甚至不惜和唐朝正麵開戰。
薛延陀夷男可汗,甚至一次出動了二十萬兵馬,每個戰士配備四匹馬,南渡沙磧,驅趕突厥。
唐朝沒有能力,或者說也不願意再大規模開戰。
結果早已注定,薛延陀逼迫突厥再次南返河套地區。
大草原上,薛延陀已經正式取代突厥成為主人了。
突厥人遠望漠北,昔日榮光,已是雨打風吹去。
江山如此多嬌,各領風騷幾十年而已。
已許當日,李世民早已預見,突厥人不可能在漠北重新生存,而唐朝也不可僅僅為了安置突厥而和薛延陀正麵開戰。
兩國之間,任何時候,都是利益為先。
因而,讓突厥人重歸漠北,這第二種政策,雖然不勞擾中原大地,也不傷自己根本,但卻出無法實行。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第三種方案。
那是溫彥博提出來的,依照東漢和隋朝舊例,在河套地區讓突厥人繁衍生息,這也是隋朝處置突厥降民的方案。
這也是一種基於現實的政策。
雖然隋朝後來養虎遺患,突厥複起,殷鑒不遠,但那更多的是隋朝內部孱弱,才引外敵窺視。
打鐵還需自身硬。
任何政策的製定,都必然是在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
河套地區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地方。
此地自隋朝就成為突厥人寓居的場所,當年啟民可汗幾乎是匹馬歸降隋朝,全靠楊堅的支持,他才得以收拾餘散的族人,重新振興突厥。
但剛開始時,他被安置在長城以內,也度過了一段苦逼的歲月。
都藍可汗對他步步緊逼,讓他不得安生,眼見他即使有隋朝的庇護,甚至專門為他修建了大利城,也將無立錐之地。
長孫晟以戰略大家的眼光,將河套地區劃為啟民落腳之地。
他向楊堅上書說:“請徙五原,以(黃)河為固,於夏、勝二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裏,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任情放牧,免於抄略,人必自安。”
這就是有風水寶地之稱的黃河之曲,水草豐美,上蒼的恩賜,河套之地。
五原(河套)東西北三麵被黃河圍繞,南麵又經人工開挖數百裏長的一條橫塹,可以防止都藍可汗的騎兵騷擾和進攻。
這是一著神來之筆。
啟民憑河曲之地,休養生息,終於在幾十年內,生機盡複,突厥一躍再成大草原的霸主。
事實上,自啟民之後,河曲一直有無數的突厥人生活在期間。
鬱射設兩度入主河曲五原,而自頡利可汗敗亡之後,作為突厥人傳統上的安息落腳之地,河曲事實上已經成為突厥流民的集中的聚居地。
溫彥博提出的第三策,就是以現實為基礎,隻不過是將河套五原等黃河以南地區,從法理上承認了突厥的存在。
以河套地區為中心,向東西延展,讓突厥休養生息,成為扞蔽北方邊境,抗衡磧北薛延陀的第一線。
這是一種務實的政治方案。
以唐朝當時的國力和對外政策而言,也是最容易被接受和執行的方案。
李世民選擇了溫彥博的這個方案,但毫無疑問,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
隋朝雖然完美地讓啟民生存下去,但突厥人卻東山再起,最終成為隋朝的心腹之患。
楊堅親手培養了突厥的壯大,然後勢強力剛的突厥轉身就派出幾十萬騎兵,將楊廣圍困在雁門孤城。
天朝上國,一國之君差點成為俘虜。
以河套成為突厥休養生息的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養虎遺患。
雖然唐朝宰臣們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並不是突厥的複起,而是楊廣本人的作死。
正如杜楚客客觀公允地說:“隋主無道,中國以之喪亂,豈得雲興複亡國(突厥)以致此禍!”
但前事之師,後事不忘,以史為鑒,不可不防。
李世民雖然主要采納了溫彥博的策略,但唐朝最後實行的卻是一種,開創型的集思廣益的政策。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