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起,一王沒。


    頡利可汗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將這股怨氣和恐懼,全部發泄到突利身上,他埋怨和責備突利的失敗,再加上他治下的契丹等族,已經在陸續向李唐投降,請求歸附。


    新賬老賬一起算,頡利可汗在壓力之下,出了一個昏招。


    他將突利關押起來,竟然在長達十多天的時間內,都將他作為一個有罪的囚徒對待。


    這次事件徹底傷害了突利和頡利可汗之間的感情,他們正式分道揚鑣,迎接自己不同的宿命。


    裂縫一旦產生,就無法破鏡重圓。


    自此之後,頡利作為突厥的大可汗,按照慣例,依然向突利征過兵,但突利再不肯為頡利可汗效力。


    這種公然的挑釁和背叛,甚至引發了頡利可汗的討伐,但這時的頡利,已是強弩之末,迴光返照而已。


    局勢已經失控了。


    整個突厥國內,頡利可汗已經眾叛親離,除了他自己的本部之外,再沒有人願意跟隨他,聽他的調遣。


    頡利的周圍,隻剩下那些反反複複,隻信奉金錢的胡商,當然,還有一種人,那就是以漢人趙德言為首的漢奸群體。


    頡利可汗政治上的混亂和軍事上的失敗,這個漢人也貢獻了他的一分力量。


    他視頡利為明主,將中原官場之上的那一套,照搬到大草原上,一心輔佐頡利,想讓頡利的突厥成為一個正規、有序和強大的王朝。


    因而,在趙德言的慫恿下,頡利可汗頒布了很多政令,既想集中權力,成為唯一的至尊,但卻又想撈取短期最大的利益。


    但突厥地廣人稀,對人口和部落的控製力薄弱,這些政令,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種擾民的行為,反倒加速了頡利可汗的崩潰。


    有強必有弱,強弱易形之間,大草原上唿喚新的主人。


    但新主人要想主宰大草原,新舊二個王,必然要親自碰頭,新王必須踏著舊王的屍體,才能順理成章地完成權力和權威的交接。


    但似乎成了一種隨風潛入夜,自然而然的過程。


    在內外交困,眾叛親離之下,頡利可汗已成了紙老虎,外強中幹,他似乎沒做多少抵抗,就被薛延陀打敗了。


    頡利可汗連他自己的老巢,也無法守住。


    漠北,他待不下去了。


    為了苟延殘喘,他隻能率領部落南遷,磧南之地,李唐王朝之北,就是頡利可汗的新家。


    薛延陀占據了遼闊的大草原,足以馳騁遊獵,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立即要應對大草原上各種挑戰。


    頡利已失去東山再起的可能,但薛延陀卻需挺立大草原。


    薛延陀將頡利可汗留給了李世民。


    新仇舊恨,失去戰略縱深和生存資本的頡利可汗,在南北二個虎視眈眈的強大鄰居的夾縫之中生存,已是倒計時的開始。


    頡利可汗每天憂心忡忡,隨時擔心末日降臨的一天。


    這是一種比死還難受的煎熬。


    李唐王朝早就注意到漠北發生的變化,但李世民一直在等,他在等一個萬無一失,一擊必中的時機。


    那個時間,終於來到了。


    為了等待這個時間,李唐已經等待了很久,也委屈求全了很久。


    在突厥的絕對力量麵前,李淵頂不住壓力。


    他曾經計劃一把火燒掉長安,然後遷都到遠離突厥的江漢平原,以一種眼不見心不煩的心態,過幾年安穩日子。


    但李世民堅決反對,他當著滿朝文武,許下豪言,“願假數年之期,請係頡利之頸。”


    這當然是豪氣幹雲的英雄行徑。


    李淵醒悟過來之後,發自衷心地讚揚李世民說:“吾家千裏,信不虛也。”


    當時,讚成遷都的太子李建成還酸溜溜地在旁邊譏諷,認為李世民不過是打打嘴炮罷了。


    現在幾年過去,李世民當年吹過的牛,必須要競現了。


    李世民為了這一天,已經等了很長時間。


    渭水之盟後,他每天組織幾百個將士,在內庭的顯德殿,舞刀弄槍,彎弓射箭。


    即使出於安全和身份的考慮,諫臣們想盡辦法想阻止,也動搖不了李世民想決戰的決心。


    但他卻永遠都不會想到,李唐和突厥的決戰,會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結束。


    這緣於突厥的忽然衰敗。


    他們流年不利,曆經天災人禍,軍事力量也在和薛延陀的攻戰中消耗殆盡,連漠北的老巢都被薛延陀占領,隻能僻處大漠之南的狹窄地區,生存空間日益狹窄。


    不進則退,是自然之理。


    他們現在變成了待宰的羔羊,實際上,現在的突厥,已經不夠資格成為李世民的對手了。


    在過去的幾年,李世民有無數次機會,可以和突厥在戰場之上,正麵對決。


    貞觀元年(618年),李世民就捕捉到一個戰機,但他同樣也有所顧慮。


    他征求元老派蕭瑀和長孫無忌的意見,他先開口說“頡利君臣昏虐,危亡可待。今擊之,則新與之盟;不擊,恐失機會,如何而可?”


    顯然,如果隻是作為軍事統帥,從戰術上看,這是征伐突厥的大好時機,但如果做為中國的皇帝,卻需背負毀約的罵名。


    李世民難以取舍。


    毫無疑問,李世民在當時蠢蠢欲動,如果能得到大臣的支持,他將揮師北進。


    蕭瑀知道李唐已經被突厥壓製這麽多年,胸中鬱悶,早就無處發泄,現在機會難逢,他是實利派,他支持李世民出兵。


    但長孫無忌卻是一個老成之人,他覺得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想再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


    他沉著冷靜地說道:“虜不犯塞而棄信勞民,非王者之師也。”


    李世民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在逐一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以及大草原上的混亂局勢後,李世民終於熄滅了出兵的衝動。


    他還要等待。


    頡利可汗的情勢似乎越來越壞。、


    年底時,迎來了第二次機會。


    鄭元壽出使突厥,迴歸長安後,他向李世民報告了一條重要的消息,是關於頡利可汗,也是關於突厥的未來。


    他在朝廷之上,自信滿滿地對著滿朝文武說道:“今突厥民饑畜瘦,此將亡之兆也,不過三年。”


    大臣們的心思,瞬間活動起來,他們都請求乘勢討伐突厥。


    李世民同意鄭元壽三年之期的判斷,但是他阻止了朝臣們的想法。


    這一次,李世民顯然思慮再三,有備而來,對著朝臣們,講了一番麵子上非常經典,文雅的話。


    顯然,出不出兵,在私下裏,他已經考慮過無數次了。


    這就是李世民著名的“三無說”。


    他詳細闡述說:“新與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災,不仁;乘人之危以取勝,不武。”


    然後,李世民擲地有聲地發出最強音:“縱使其種落盡叛,六畜無餘,朕終不擊,必待有罪,然後討之。”


    當此之時,薛延陀已經強勢崛起,突厥已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


    突厥即將成為明日黃花了。


    大草原上誰將成為真正的主人?


    也許從這個時候開始,李世民就已經正式在考慮突厥滅亡後,整個東亞局勢的布局了。


    唐朝將以一種什麽態度立於世界?


    他李世民將以一種什麽身份出現在一個新的世界之中?


    以前,這隻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問題,現在,這似乎變成了一個觸手可及的必須考慮的命題。


    李世民要下一盤很大的棋。


    但頡利可汗並不傻,他知道自己在大草原上即將失勢,他也在謀劃自己的退路。


    頡利可汗更不願意在這個時間,南下侵唐,一是力所不能及,二來並不是明智的行為,這可能給李世民北伐的借口。


    所以,李世民想等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去出兵討伐頡利可汗,算是等到花兒都謝了。


    李世民甚至想過用一個很勉強的理由,霸王硬上弓,出兵北伐。


    這是第三次機會。


    那是一個來自於突厥內部的求救。


    突利和頡利可汗的關係,已經無法調和了。


    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威,頡利可汗沒有別的選擇,既然名義上談不擾,就隻能在武力上讓突利承認。


    頡利可汗派兵討伐突利,想要重新取得突利對他大可汗地位的認可。


    突利和頡利可汗二個人,雖然是叔侄,但現在真的是難兄難弟,突利在討伐之前,就遭遇了一連串的敗戰,他根本沒有本錢和頡利可汗叫板。


    這時,突利想到了他在南方還有一個結拜的兄弟李世民,走投無路之下,他派出特使,請求李世民直接出兵,幫助他對抗頡利可汗。


    千裏之堤,總是從地基開始腐敗,有了內應,就可裏外夾擊,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李世民召集大臣們商議,他先定了個調子,開口說道:“朕與突利為兄弟,有急不可不救。然頡利亦與之有盟,奈何?”


    杜如晦當時任兵部尚書,完全聽得懂李世民的弦外之音,他趕忙接口說道:“戎狄無信,終當負約,今不因其亂而取之,後悔無及。夫取亂侮亡,古之道也。”


    杜如晦顯然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家。


    一切以利益為計算的中心,但這番話反過來看,如果這個時候發兵討伐頡利可汗,始終還是李世民背盟負約在先。


    君臣之間,共識雖已達到,但李世民還是沒有出兵。


    堂堂上國天朝,加上征伐頡利已是十拿九穩,他一定要等待一個真正言順的出兵理由,他需要頡利可汗犯一個真正的錯誤。


    李世民沒有等太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