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人已去,新人當道.


    李世民展示了他一生之中,金光閃閃的優點,那就是不拘一格識人才,擇才而用。


    唯有人才,才可以決定一個朝代的上限。


    識才得才用才,才是李世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貞觀治世,人才濟濟,李世民曾經站在高樓之上,看著士子們興高采烈地拜舞而去,不無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這雖然是對於貢(科)舉選才的感歎,但自從太原起義,到征戰掃平四方,直至登基為皇帝,李世民從來都在求才若渴,愛才如命的路上狂奔。


    但作為皇帝的他,求才得賢用人之路,卻並沒有想象的順利。


    用人之道,隨世變化,有一個轉變。


    春秋戰國是世襲,講究世卿世祿,做官是壟斷行為。


    兩漢以降,察舉製和辟召製占主流,毫無疑問,這種資源會被權力和財富所左右,沿及魏晉,終於發展成極致的九品中正製。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階層固化分裂,一切以門第出身,瓜分社會資源。


    但進入南北朝後,社會變化劇烈,南北士族階層不可抑止地衰敗,加上社會矛盾錯雜,“唯才是務”再一次提上議程。


    於是,科舉,作為一種選才的考試製度,萌芽於南北朝,始於隋而成於唐。


    但科舉選才,在唐初的影響和規模都非常小,貞觀一朝,平均每年進士科取士,大概是九人左右,相對於官僚體係而言,實在微不足道。


    科舉製不得其力,選士主要還是依賴舉薦了。


    這是李世民的煩惱。


    貞觀之初,他就曾經責備封德彝,說讓他舉賢,卻不見絲毫動靜。


    封德彝自然有一套說辭,“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


    李世民對此不能同意,他反駁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李世民求賢若渴,深知武力可以得天下,治天下卻需士人共同戮力輔佐。


    他不止一次對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說:“公為仆射,當廣求賢人,隨才授任,此宰相之職也。”


    李世民有此心,也盡力躬行此事。


    貞觀一朝,用人之道,大抵是新舊並用,士庶同流,官民齊進,漢夷共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而已。


    李世民本人就善於發現人才。


    馬周就是他拔擢於寒微之時,最後成為一代賢相。


    馬周號稱深識事端,動無不中。


    李世民曾以親口讚譽說:“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


    馬周的同事,中書侍郎岑文本對於馬周心服口服,曾經私下對自己最親近的人說:“吾見論事多矣,……(馬周)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男性在公開場合的讚揚,或者是圓滑應酬所需,但一個男人私下對另一個男人的讚美,那就是真正的讚美。


    尤其是已經位居帝國宰相之職的成功男人,私下對馬周的讚揚才是真正的價值千金。


    可見馬周實在是一個能人。


    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


    馬周自小孤貧而落拓,雖然飽讀《詩》《傳》,但因為出身寒門,不為鄉裏所重。


    他憑借才學,在州裏弄了個助教謀生,但他不務正業,天天飲酒為樂。


    為人師表者,無表率之則,他這工作幹得憋屈,屢屢遭到刺史的責罵。


    馬周受不了這種鳥氣,當場發飆,拂衣而起,助教也幹不下去了。


    但人要吃飯睡覺,需要生存。


    他開始了飄泊之路。


    南遊中原曹汴之地,但人逢背運,喝水都會塞牙,他再一次被浚儀縣令給羞辱。


    好男兒誌在四方,馬周根本就相信自己一身所學,世上就沒有一個人識貨。


    他發下誓願,一定要在這個世界之上,秀出自己的風采。


    他要選擇一個更大的舞台,那就是李唐帝國的都城長安。


    貨賣與識家,他的目標,他想輔佐的對象,是這個帝國最高領導人李世民。


    他需要借助一個跳板。


    馬周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投靠在中書舍人常何之家,這是他人生新的起點和篇章。


    他蜇伏起來,等待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


    馬周沒有等太久,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讓百官們上書言事。


    常何是個武人,不通文墨,況且,即使粗識文字,也不敢班門弄斧,當時的慣例,都是由門客們寫作潤色,然後署主家名字,再上交。


    這就是馬周能寓居於常何之家的價值,養士千日,用兵一時。


    馬周不負所望,他援筆起草,洋洋灑灑二十餘條,都是當時切中時弊,深合李世民心意的奏文。


    這引發一個奇跡。


    李世民見到常何的表文,大感驚奇。


    他非常了解常何。


    常何是玄武門之變的功臣,原屬於太子李建成一係,但被李世民策反,臨陣倒戈,是他最隱秘的和轉危為安的棋子。


    常何的斤兩,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李世民立即召見馬周,並且向他詢問表文的真相。


    常何並沒有任何隱瞞,他如實迴答說:“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具草也。”


    常何非常上路,他顯然看出了李世民對馬周的看重,他順便做了個擔保人,向李世民強力推薦馬周。


    “(馬周)每與臣言,未嚐不以忠孝為意。”


    這也是古代主家和門客之間一種相互成全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手上能抓到幾個有真才實學,就可以橫著走了。


    李世民準備先讓自己橫著走。


    他立即決定,召見馬周。


    這開創了一個記錄,也是傳奇。


    在馬周來皇宮的路上,為表示尊重和重視,李世民竟然派出了四批使者,絡繹不絕,相望於道,迎接馬周的到來。


    李世民和馬周一見之後,大感傾心,他判定,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李世民破格提拔了馬周。


    讓他從一介布衣,坐上火箭,成為了皇帝身邊當值當紅的大臣。


    馬周沒有辜負李世民的厚望,他確實是個經世致用之才,所思所想所做所為,都是切中時弊,講究實際時效實用,這其實也是李世民的治國理念。


    君臣兩相知,世間再無為難事。


    但李世民用人,並不求全責備,他深知世間並沒有完美的人,用人用其長,而包容其短。


    貞觀名臣戴胄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他富於大局觀,達於從政,處斷明速,號稱武德(李淵年號)以來,一人而已。


    但戴胄一樣有弱點。


    他的本業是法律,曉習法律,明於吏道,但並沒有多少文學和文字素養,是一個有術而無學的名臣。


    但這並不影響李世民對他的推心置腹,而戴胄也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知不不言,言無不盡,奉公守法,留一世清名。


    貞觀一朝,能人輩出,名臣足以光耀千古。


    在一次宰相們的集會上,君臣盡歡之際,李世民興致頗高地對王珪說:“卿識鑒精通,複善談論,玄齡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謂與數子何如?”


    王珪當仁不讓地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治居中,眾務畢舉,臣不如戴胄。恥君不及堯舜,以諫爭為己任,臣不如魏征。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微長。”


    王珪並不隻是微長,這是他謙虛之詞。


    王珪的私德非常好,頗有古人之風。


    他年少之時,家境貧寒,鄉裏之人,感慨他奮發有為,資助他讀書求進。


    王珪坦然受之,並不表示特別的感謝。


    但當他功成名就之後,王珪開始報恩。


    當年資助幫助過他的人,得到了無數倍的報酬,即使當年之人已經故去,王珪也一定會找到他的妻子或兒女,還清這一筆人情債。


    王珪對自己家族之人,也盡心盡力。


    他有一個嫂子,丈夫早死,一個人撫養孩子長大,世道艱難,王珪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他侄子的教育和生活費用。


    王珪對於家族之中的貧乏之士,也傾盡所能,幫他們改善境遇。


    也許這來自於王珪少年時吃百家飯的經曆,他在周圍鄉親的點滴恩情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感情的真摯難得,也許,在當年,在他還非常弱小的時候,王珪就已經立下誓言。


    他要迴報這個家人,迴報鄉親們,也要迴報這個社會。


    受人點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


    王珪不僅隻是小我的孝,他也將這種樸素的感情,轉化成為對李世民,對於國家的大忠大孝。


    忠孝二全,王珪一人而已。


    少年時代的溫暖,帶給王珪一世的光亮。


    可見李世民一朝,真乃人才濟濟,君明臣賢,勵精奮發之際,貞觀之初的各項國家大計,都無不高瞻遠矚,又落於實地。


    撫民以靜,讓其休養生息,大亂之後,才有大治。


    不奪農時,風調雨順,歲豐物阜,百廢俱興。


    居上位者,不事雕琢,不營宮室,抑己愛民。


    此而不治,不知其可也。


    誠如魏征所言,若待大治,三年已是足夠長的時間。


    李世民一天天地看到國家的力量在增長,他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北方,那是中原王朝,所有英雄之主的夢想。


    他將要完成前輩們無法想象的偉業,這了這一天,他已經準備太久,也等待太久。


    那就是他要徹底解決突厥之患,他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底氣。


    甚至於當朝臣們建議修複古長城,以抵禦突厥人的南下時,他也充滿霸氣地迴應:“突厥災異相仍,……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為公掃清沙漠,安用勞民遠修障塞乎!”


    現在,是時候了,大草原上,傳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