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例和特例,更能體現真實的人性。
有官員自己撞到李世民的槍口上來了。
他就是盧祖尚,他的死是一個冤案。
盧祖尚是隋末梟雄,當時宇文化及弑逆楊廣之後,率領驍勇精銳西進北上,他派人招撫盧祖尚,但他不為所動。
盧祖尚召集鄉裏豪傑,歃血為盟,誓死守衛家鄉。
宇文化及看到他們眾誌成城,也不願意做無謂的浪費和犧牲,道不同,不相為謀,就置之不理,繞過盧祖尚繼續前行。
盧祖尚此人有忠君愛國之誌,一生從不做逆人。
當越王楊侗在洛陽即位,他立即歸降;但王世充篡逆之後,他就歸心於長安李淵。
他是李唐王朝的元老功勳,並且他在朝野之間,以才兼文武,謙平公直聞名,這當然是一個可以托付之臣。
他一生以順生,以順成,唯一一次逆反,就碰上了李世民。
當時,李世民傾心於他的久著聲名,征他入朝,充滿希冀地對他說:“交趾久不得人,須卿鎮撫。”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差使。
交趾遠在五嶺更南的海角天涯,是大地的盡頭,再遠就是茫茫大海。
大概在今天的越南北部,這已是中國古代地理和認識範圍內,最偏遠最蠻荒的地區。
盧祖尚一生正直體國,在朝堂之上,想都沒想,立即就應承了李世民的請求。
但鎮撫交趾,真的是一個大坑。
盧祖尚退朝迴家之後,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說下,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和可怕性。
一入交趾,終生無望。
這不僅是指仕途方麵,而是指整個的人生。
在交趾的那些年,就會成為一片空白,蠻荒之地,蠻陌之民,蠻夷是也,而其地其俗,都可能讓人在有生之年,也無北返的希望。
盧祖尚後悔了。
他準備迴絕李世民。
盧祖尚找了個理由,說自己舊疾複發,不堪遠行,但這是當麵答應過皇帝的,現在想出爾反爾,盧祖尚難免心中惴惴,為了表演逼真,他大概也找了醫生,出具了證明之類。
李世民當然知道個中真義,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願意遠行的良臣,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
他派遣杜如晦專程去盧祖尚的家中,做他的思想工作。
杜如晦帶來了李世民的問候,也是旨意。
雙方都是千年的王八,提都不提生病的事,杜如晦宣讀了聖旨,雙方例行公事,誰也無法說服誰。
李世民打出了感情牌,他讓盧祖尚的妻兄去說服他。
“匹夫猶重然諾,奈何既許朕而複悔之!”
為了解決盧祖尚的後顧之憂,李世民特別許諾,“宜可早行,三年必自相召,卿勿推拒,朕不食言。”
但盧祖尚已經走上了托病之路,必須一條道走到黑,他堅決不願意去交趾赴任。
李世民當麵在朝廷之上和盧祖尚明辯道理,但盧祖尚不動如山,不為所動。
李世民無法下台,後果非常嚴重,他盛怒之下說道:“我使人不行,何以為政。”
盧祖尚的運氣不好,李世民這句話,其實在心理,已經憋了很久了。
因為李世民一意要做明君,虛心納諫,集思廣益,好處是確實可以少犯錯誤,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魏征等諫臣天天拿著放大鏡,去找尋自己的失誤和差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這種有意為之的壓製和克製,讓李世民喘不過氣來,但他又隻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以天下為公,從大處著眼,於國於民,以大利大義來決定自己的行事準則。
但對於個人而言,這種生活,實在不堪忍受。
可以想象一下,夫妻之間,當有人時時處處挑剔你的毛病,並且老是出言不遜,語中帶刺的日子,你又怎麽過的下去。
更重要的是,你還要演戲,他們即使有過份的挑剔行為,還要表揚,要賞賜,這是一種多累多痛苦的生活。
是人都有土性,李世民受夠了。
盧祖尚抗命一事,引爆了他的情緒,他失去了理智,命令衛士在朝堂之上,當著所有大臣的麵,立即處斬盧祖尚。
這不僅是處斬一人,也是給所有的大臣們看,我李世民雖然願意和大家富貴到老,但我是這個天地之間,唯一的君王。
天地以下,君王最大。
李世民一朝,鮮血第一次灑滿了朝臣的眼簾和心窩。
非常奇怪,以進諫納諫著稱於後世的貞觀一朝,在這個明顯過重的判決之前,竟然沒有人當麵阻止勸諫。
更大的可能是,當時朝臣們確實被李世民的盛怒和真怒嚇破了膽,他們也不敢站出來。
因為最大的可能是,站出來進諫的人,就是代替盧祖尚鎮撫交趾的人選。
人都是自私的,在生死關頭,在最緊要的抉擇時間,如果有選擇,就一定會趨利避害。
人皆如此,也無法過於指責。
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嗜殺的人,他一時激憤之下,激情殺人,冷靜過後,自覺所做所為,於理於義,頗有不合。
李世民心情鬱鬱不平,這成了一塊心病。
他終於忍不住,主動和大臣們討論起這件事來,繁華落盡,風聲過後,魏征也說出心聲,認為此事李世民太過。
李世民心中大有悔意,他也歎息說:“向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為太暴。”
終李世民一朝,他極少誅戮大臣,文臣武將,大部分都得以善終,這也是貞觀之治的加分項。
但李世民此次自認“太暴”,並不是唯一。
他也還有過一次“暴”行,那直接導致了整個國家死刑製度的改變。
因一人而變製,這也是李世民孜孜追求治世的反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於君主而言,就足以稱為聖明了。
那就是張蘊古事件。
張蘊古博涉群書,又曉時務,可謂是理論和實務相結合的綜合人才。
他的成名之作是給李世民上過一篇《大寶箴》,這是一篇規勸進諫的文字。
張蘊古在文中留下了幾句頗為傳誦的名言,“聖人受命,……歸罪於己……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這種雄文,足以讓人熱血沸騰,李世民是個識貨的主,對此文大加讚譽,再加上張蘊古頗有時譽,就將張蘊古調進長安,做了大理丞。
這成了張蘊古悲劇命運的開始。
張蘊古接了一個案子,案情簡單,是一個叫張好德的相州人,妖言妄語,瘋言瘋語,但他有一個擋箭牌,他有病。
他是真的有一種叫做風疾的病,類似於現在的精神病,這本來可以簡單結案。
張蘊古上報李世民說:“(張)好德癲病有征,法不當坐。”
李世民一朝,本來就執法寬鬆,當即允許。
但這件事情,卻有二個特別的地方。
一是張蘊古的籍貫是相州,而張好德有一個兄長,現在正在相州做刺史。
第二是張好德還沒有被釋放的時候,張蘊古就向張好德透露了李世民想寬恕他的意見,並且,還肆無忌憚在牢內和他博戲取樂。
這本來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但被權萬紀捅了出去,上報李世民。
權萬紀認為張蘊古徇私。
權萬紀當時是李世民身邊的紅人,是李世民的一把至鋼至純的劍,是直臣忠臣,也是愚臣。
他和魏征不同,魏征對於皇帝李世民心態拿捏非常到位,他並不是一個不通世務的呆子。
相反,他的專業和本行,是縱橫之學,縱橫捭闔,以口舌攪動帝王之心,成其功業。
魏征生活在一個正確的時代,碰上了一個正確的人,再加上他非常善於把握輕重,他本人也確是一個正確的進諫者。
所以,貞觀一朝,直臣能臣眾多,但以諫出名者,魏征一人而已。
以縱橫之術而言,魏征足以躋身中國曆史一流大家之列,是和蘇儀、張秦一個級別的大能之人。
隻是我們在臉譜化魏征的同時,更多地把他想象成毫無頭腦和不計成敗進諫的直臣。
有時候,先入為主的觀念,會成為掩蓋事實和真相的層層迷霧。
但權萬紀隻是李世民的一把劍。
他也是一個諫臣,性剛而正,知無不言,他的檢舉揭發和進諫對象不是李世民,而是當朝大臣。
這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工作。
因為他的對手們都是這個年代手握重權,一言可以定人生死的能臣。
當世的房玄齡、魏征、王珪等人都被他彈劾過,他甚至表現得非常迂腐,不懂味,會玩一些超出規則的遊戲。
這也是他“一把劍”身份的限製。
有官員自己撞到李世民的槍口上來了。
他就是盧祖尚,他的死是一個冤案。
盧祖尚是隋末梟雄,當時宇文化及弑逆楊廣之後,率領驍勇精銳西進北上,他派人招撫盧祖尚,但他不為所動。
盧祖尚召集鄉裏豪傑,歃血為盟,誓死守衛家鄉。
宇文化及看到他們眾誌成城,也不願意做無謂的浪費和犧牲,道不同,不相為謀,就置之不理,繞過盧祖尚繼續前行。
盧祖尚此人有忠君愛國之誌,一生從不做逆人。
當越王楊侗在洛陽即位,他立即歸降;但王世充篡逆之後,他就歸心於長安李淵。
他是李唐王朝的元老功勳,並且他在朝野之間,以才兼文武,謙平公直聞名,這當然是一個可以托付之臣。
他一生以順生,以順成,唯一一次逆反,就碰上了李世民。
當時,李世民傾心於他的久著聲名,征他入朝,充滿希冀地對他說:“交趾久不得人,須卿鎮撫。”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差使。
交趾遠在五嶺更南的海角天涯,是大地的盡頭,再遠就是茫茫大海。
大概在今天的越南北部,這已是中國古代地理和認識範圍內,最偏遠最蠻荒的地區。
盧祖尚一生正直體國,在朝堂之上,想都沒想,立即就應承了李世民的請求。
但鎮撫交趾,真的是一個大坑。
盧祖尚退朝迴家之後,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說下,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和可怕性。
一入交趾,終生無望。
這不僅是指仕途方麵,而是指整個的人生。
在交趾的那些年,就會成為一片空白,蠻荒之地,蠻陌之民,蠻夷是也,而其地其俗,都可能讓人在有生之年,也無北返的希望。
盧祖尚後悔了。
他準備迴絕李世民。
盧祖尚找了個理由,說自己舊疾複發,不堪遠行,但這是當麵答應過皇帝的,現在想出爾反爾,盧祖尚難免心中惴惴,為了表演逼真,他大概也找了醫生,出具了證明之類。
李世民當然知道個中真義,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願意遠行的良臣,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
他派遣杜如晦專程去盧祖尚的家中,做他的思想工作。
杜如晦帶來了李世民的問候,也是旨意。
雙方都是千年的王八,提都不提生病的事,杜如晦宣讀了聖旨,雙方例行公事,誰也無法說服誰。
李世民打出了感情牌,他讓盧祖尚的妻兄去說服他。
“匹夫猶重然諾,奈何既許朕而複悔之!”
為了解決盧祖尚的後顧之憂,李世民特別許諾,“宜可早行,三年必自相召,卿勿推拒,朕不食言。”
但盧祖尚已經走上了托病之路,必須一條道走到黑,他堅決不願意去交趾赴任。
李世民當麵在朝廷之上和盧祖尚明辯道理,但盧祖尚不動如山,不為所動。
李世民無法下台,後果非常嚴重,他盛怒之下說道:“我使人不行,何以為政。”
盧祖尚的運氣不好,李世民這句話,其實在心理,已經憋了很久了。
因為李世民一意要做明君,虛心納諫,集思廣益,好處是確實可以少犯錯誤,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魏征等諫臣天天拿著放大鏡,去找尋自己的失誤和差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這種有意為之的壓製和克製,讓李世民喘不過氣來,但他又隻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以天下為公,從大處著眼,於國於民,以大利大義來決定自己的行事準則。
但對於個人而言,這種生活,實在不堪忍受。
可以想象一下,夫妻之間,當有人時時處處挑剔你的毛病,並且老是出言不遜,語中帶刺的日子,你又怎麽過的下去。
更重要的是,你還要演戲,他們即使有過份的挑剔行為,還要表揚,要賞賜,這是一種多累多痛苦的生活。
是人都有土性,李世民受夠了。
盧祖尚抗命一事,引爆了他的情緒,他失去了理智,命令衛士在朝堂之上,當著所有大臣的麵,立即處斬盧祖尚。
這不僅是處斬一人,也是給所有的大臣們看,我李世民雖然願意和大家富貴到老,但我是這個天地之間,唯一的君王。
天地以下,君王最大。
李世民一朝,鮮血第一次灑滿了朝臣的眼簾和心窩。
非常奇怪,以進諫納諫著稱於後世的貞觀一朝,在這個明顯過重的判決之前,竟然沒有人當麵阻止勸諫。
更大的可能是,當時朝臣們確實被李世民的盛怒和真怒嚇破了膽,他們也不敢站出來。
因為最大的可能是,站出來進諫的人,就是代替盧祖尚鎮撫交趾的人選。
人都是自私的,在生死關頭,在最緊要的抉擇時間,如果有選擇,就一定會趨利避害。
人皆如此,也無法過於指責。
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嗜殺的人,他一時激憤之下,激情殺人,冷靜過後,自覺所做所為,於理於義,頗有不合。
李世民心情鬱鬱不平,這成了一塊心病。
他終於忍不住,主動和大臣們討論起這件事來,繁華落盡,風聲過後,魏征也說出心聲,認為此事李世民太過。
李世民心中大有悔意,他也歎息說:“向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為太暴。”
終李世民一朝,他極少誅戮大臣,文臣武將,大部分都得以善終,這也是貞觀之治的加分項。
但李世民此次自認“太暴”,並不是唯一。
他也還有過一次“暴”行,那直接導致了整個國家死刑製度的改變。
因一人而變製,這也是李世民孜孜追求治世的反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於君主而言,就足以稱為聖明了。
那就是張蘊古事件。
張蘊古博涉群書,又曉時務,可謂是理論和實務相結合的綜合人才。
他的成名之作是給李世民上過一篇《大寶箴》,這是一篇規勸進諫的文字。
張蘊古在文中留下了幾句頗為傳誦的名言,“聖人受命,……歸罪於己……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這種雄文,足以讓人熱血沸騰,李世民是個識貨的主,對此文大加讚譽,再加上張蘊古頗有時譽,就將張蘊古調進長安,做了大理丞。
這成了張蘊古悲劇命運的開始。
張蘊古接了一個案子,案情簡單,是一個叫張好德的相州人,妖言妄語,瘋言瘋語,但他有一個擋箭牌,他有病。
他是真的有一種叫做風疾的病,類似於現在的精神病,這本來可以簡單結案。
張蘊古上報李世民說:“(張)好德癲病有征,法不當坐。”
李世民一朝,本來就執法寬鬆,當即允許。
但這件事情,卻有二個特別的地方。
一是張蘊古的籍貫是相州,而張好德有一個兄長,現在正在相州做刺史。
第二是張好德還沒有被釋放的時候,張蘊古就向張好德透露了李世民想寬恕他的意見,並且,還肆無忌憚在牢內和他博戲取樂。
這本來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但被權萬紀捅了出去,上報李世民。
權萬紀認為張蘊古徇私。
權萬紀當時是李世民身邊的紅人,是李世民的一把至鋼至純的劍,是直臣忠臣,也是愚臣。
他和魏征不同,魏征對於皇帝李世民心態拿捏非常到位,他並不是一個不通世務的呆子。
相反,他的專業和本行,是縱橫之學,縱橫捭闔,以口舌攪動帝王之心,成其功業。
魏征生活在一個正確的時代,碰上了一個正確的人,再加上他非常善於把握輕重,他本人也確是一個正確的進諫者。
所以,貞觀一朝,直臣能臣眾多,但以諫出名者,魏征一人而已。
以縱橫之術而言,魏征足以躋身中國曆史一流大家之列,是和蘇儀、張秦一個級別的大能之人。
隻是我們在臉譜化魏征的同時,更多地把他想象成毫無頭腦和不計成敗進諫的直臣。
有時候,先入為主的觀念,會成為掩蓋事實和真相的層層迷霧。
但權萬紀隻是李世民的一把劍。
他也是一個諫臣,性剛而正,知無不言,他的檢舉揭發和進諫對象不是李世民,而是當朝大臣。
這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工作。
因為他的對手們都是這個年代手握重權,一言可以定人生死的能臣。
當世的房玄齡、魏征、王珪等人都被他彈劾過,他甚至表現得非常迂腐,不懂味,會玩一些超出規則的遊戲。
這也是他“一把劍”身份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