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年輕而富有朝氣,這是他的優勢,可以銳意進取,永不止息。


    但同時,年輕也意味著經曆和閱曆相對淺薄,一人之力,不可能勝過一個團隊,好漢也要三個幫。


    李世民需要幫手。


    在他即位之始,麵對百廢待興,複雜多變的局麵,李世民自己心中也沒有底,他頗有些猶豫地問大臣們說:“今大亂之後,其難治乎?”


    魏征是個堅定的樂觀派。


    他簡單而堅定地迴複道:“大亂之易治,譬饑人之易食也。”


    魏征展望新朝,必然會很快出現大治之世。


    “聖哲之治,其應如響,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為過,三年成功,猶謂其晚。”


    封德彝是現實主義,他持悲觀態度。


    因為當時李淵雖然號稱太上皇,卻占據了太極主殿,而李世民是通過政變上台,各派勢力混雜,人心各異。


    甚至很多人都結下解不開的血海深仇,很難擰成一股繩,如果互相推諉扯皮,想要治世,那就難上加難。


    他不無憂慮地說:“(魏)征書生,好虛論,徒亂國家,不可聽。”


    但李世民必須迎難而上。


    他天才型地唯才是用,對於臣下的過錯,既往不究,以身作則,終於消彌裂縫,開創了治世。


    這種君臣一體,臣下融洽的關係,就連長孫無忌也視為一大盛事奇事異事。


    他曾在丹宵殿的一次近臣宴會之上,不勝感慨說:“(魏)征、(王)珪,昔為仇讎,不謂今日得同此宴。”


    仇敵可化為朋友,彼此有隔閡的舊日臣僚,在大環境之下,每個人也都盡心盡職,克己奉公。


    大唐國勢,蒸蒸日上。


    但君臣相處,依然經曆了很長時間的磨合。


    即使後世稱為賢相的房玄齡,因為出身於山東,並非關隴集團圈子中人,在李世民手下為臣,依然戰戰兢兢。


    有時被李世民譴責之後,會連續幾天至朝堂之上,向李世民誠心請罪。


    並且他在李世民成為皇帝的第一個三年,基本上隻是奉命行事,而非以天下為己任,當仁不讓地成為國之棟梁。


    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以奇謀秘計送李世民上位的房玄齡,以過往曆史而論,能得善終,都是燒了高香。


    鳥盡弓藏,過河拆橋,古今同一。


    即使房玄齡如此謙謹謹慎,一心奉主,也依然免不了一身騷。


    對房玄齡的彈劾來自於權萬紀。


    權萬紀因為自己年末的考評,評分較低,就舉報房玄齡和王珪徇私舞弊。


    有報必究,有錯必舉。


    李世民想追究他二人可能的過錯。


    但對於這種核心大臣,沒有重罪就去勘核,既損威嚴,又傷國體,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魏征又一次站了出來進諫說:“使推之得實,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虛,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


    李世民這才停下了想要問罪的計劃。


    即使魏征本人,一樣麵臨過“私其親戚”的指控。


    李世民指令溫彥博去推究其事,但魏征一身正氣,指控被證明是一種汙蔑。


    但溫彥博作為皇帝的代表,總不能說是皇帝汙蔑冤枉了重臣。


    於是,他說了一句在曆史上很有意思的話。


    在奏章中,他寫道:“(魏)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


    這讓李世民抓住了一個小把柄。


    估計他平時被魏征批評習慣了,並不是很願意直接麵對魏征,他讓溫彥博代表自己轉話說:“自今宜存形跡。”


    以示魏征雖然清白,但顯然也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但魏征一根腸子通到直,對此事不依不饒。


    過後某一天,他在朝廷之上麵見李世民時,又把這件事情翻出來了。


    他挺身抗言說:“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盡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詔。”


    李世民知道自己隨意找迴的場子,反倒成了一個把柄,隻得正色說:“吾已悔之。”


    魏征打蛇隨棍上,他又講了一通想做良臣,不想做忠臣的大道理。


    李世民來了興致,趕忙請教何為忠臣,何為良臣。


    魏征不慌不忙地說:“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麵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


    李世民茅塞頓開,表示受教,趕忙賜給魏征五百匹細絹。


    他對於魏征顯然有心理陰影,總會感覺到黑暗之中,有一雙無比銳利的眼睛,在盯著自己的一言一行,每時每刻,都想用放大鏡找出自己的缺點,然後說出讓自己心驚膽戰的話。


    李世民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節製和克製的皇帝了。


    有一次,魏征問了李世民一個問題,“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


    李世民大笑說:“初實有此心,畏卿(魏征)嗔,故中輟耳。”


    可見貞觀之際,李世民和魏征一世君臣,並非隻是千秋萬代美名,而是於國於家於世,確實大有裨益。


    若非二個人同心戮力,一個置自身安危於不顧,一個克己複禮,非要證明,成就自己一世聲名,恐怕也是無法完成。


    相對於魏征的不計成敗直顏犯諫,識相的大臣還是更多,尤其不是李世民核心圈子之中的位高權重者。


    飛鳥盡,良弓藏,自古皆然。


    李靖大功,居高不賞,實有震主之嫌,雖然在玄武門事變之中,采取了中立稍偏向於李世民的態度,卻始終無法進入李世民的核心圈子。


    但治國者,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賞罰分明,才能以一世規範,立萬世的規矩。


    李世民曾經敲打過李靖。


    在李靖擊破頡利可汗,卻縱兵擄掠搶劫頡利的大本營之後,禦史大夫溫彥博參了李靖一本。


    認為他統帥的軍隊目無紀律,以致讓頡利可汗多年搜刮的珍寶,全部落入兵將之手,並且淫亂頡利可汗的部屬。


    這並非仁義之舉,也不是大國風範,事實確鑿,欲辯無方。


    李世民當場就嚴厲斥責了李靖。


    李靖本來以為自己居功至偉,至少會得到君王的高度讚揚,想不到卻惹得一身騷。


    李靖非常識時務,他趕快低頭認罪。


    許久之後,李世民冷靜下來,才不鹹不淡地對李靖說:“隋將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當赦公之罪,錄公之勳。”


    然後加官賜賞,但李世民這番話,卻可輕可重。


    李靖聽出了弦外之音,如果自己也象隋朝的史萬歲一樣,再不和朝廷站在一邊,或是有所怨言,他李靖,就是唐朝的史萬歲。


    但對於李靖這種級別的勳官,出將入相是傳統,非宰相不足以酬勳。


    隔了一段時間,李世民又開誠布公地對李靖說:“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為懷。”


    李靖聽到這話,心中更是打鼓,知道自己鋒頭太銳,為人所忌,前日因今日果,君心難測,自古伴君如伴虎,誠不虛也。


    敲打過後,該辦正事了。


    李世民加拜李靖為尚書右仆射,這是宰相之職。


    將李靖調離軍職,交出實權,步入政壇,達到人臣巔峰,讓一朝矚目,萬世景仰。


    這當然是李世民顧全君臣之義的行為。


    李靖也早已開悟,他很上道。


    雖居宰相高位,但他卸下往日在戰場之上,縱橫捭闔,料敵如神的本事,每天端坐衙中,和另外的宰相們議事時,恂恂然似不然言。


    藏巧於拙,以智為愚,李靖實在是有大智慧的人。


    李唐一朝,自李淵至李世民,很少屠戮功臣,其實也是事出有因。


    李淵是因為還沒到時候,他在位之時,李唐一直都在和群雄們征戰角力,還處於創業階段,雖然李唐的局勢較,但外患始終未除。


    更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給了李淵王朝巨大的生存壓力,甚至一度逼迫他想他要遷都。


    在這種環境之下,李淵還需要依靠給他打天下的功臣元老們。


    剛剛一統天下,本以為好日子要開始了。


    但又爆發了太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激烈的儲位之爭,上演了兄弟相殘的慘劇。


    內憂外患,紛至遝來。


    李淵即使有心,也是無力,非不想也,是不能也。


    李世民卻大不相同,他是不需要,他有更好的處理功臣們的方式和選擇。


    李世民本來就是不世出的人才。


    資曆比功臣們老,功勞比功臣們大,才幹也完全不輸於功臣們,並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有一個所有功臣們都不具備的優點,他比他們年輕。


    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


    年輕才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一點。


    李世民非常年輕,太原起事時,他二十歲;玄武門之變的當年,就當上帝國的皇帝,他才二十八歲。


    這個年齡,讓他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慢慢熬過他的那些老夥計們。


    況且,他得位不正,但在治理國家的理念上,一直強調逆取順治。


    李世民也一直想證明自己才是李唐王朝最合適的接班人和皇帝,他不需要,也不能再大規模屠戮功臣。


    這讓李世民一朝的功臣們,基本都可以頤養天年,善得始終。


    但事雖如此,也有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