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人再見,總是意難平。


    濮州刺史龐相壽代表了李世民真實的心理狀態。


    因為貪汙,龐相壽依律被解職,但他是秦府故人,直接找上了李世民,講述起自己在秦王府中舊事。


    往事曆曆,浮上心頭。


    李世民並非無情之人,他心中大動,覺得自己實在有負於當年跟隨自己的那一幫兄弟。


    情到深處,人已微醺,李世民想將他官複原職。


    但魏征不同意,他以一貫的正氣凜然,向李世民進諫說:“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為善者懼。”


    波瀾雖已起,現實世界才更真實。


    李世民恢複到政治家無波無瀾的心境,他慨然接受了魏征的建議。


    李世民召見龐相壽,和他諄諄告別說:“我昔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王,不得獨私故人。大臣所執如是,朕何敢違!”


    國法雖不容,私情不可缺。


    作為報答,李世民用自己內府的絹帛,厚賜給龐相壽,想讓他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龐相善心中愧悔交集,君臣二人,灑淚而別。


    這種一視同仁,不講情份的做法,似乎對秦府舊人有所不公平,當李世民真正做到愛民如一,他發現在長期天下為公思想之下,一些微妙的轉變正在發生。


    各派係人馬,他們原有的痕跡,已在不經意間已被全然抹去。


    涓涓細水,最終都匯成為李世民治下,貞觀盛世,貞觀之風的組成,真是皇皇如天,其盛也大。


    弘文館的設置,更是李世民統戰思想的完美體現。


    李世民延續了他文武二重的治國理念,精選天下文學之士,將秦府學士團,擴大到整個弘文館。


    這部分人,本身官職不變,加學士之稱,是榮耀更有實際的皇帝大腦之譽。


    李世民天天和他們遊曆遊學,商榷政事。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將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孫,納入弘文館,也稱學士,這部分延續了以家族和出身,定才幹和前途的傳統,可以最大程度,將李淵的舊係統官僚納入新政權。


    這是個高明的政策,既是分化,更是統戰。


    畢竟家族的長盛久榮,才是每個人肩上最重的使命。


    李世民走在正確的快車道上。


    這種“逆取順治”的政治理念,貫徹了整個貞觀一朝。


    李世民到底將選擇一種什麽樣的治國理念,這也是一道幸福的選擇題。


    他有兩種選擇。


    貞觀之始,朝野之間,揣摩李世民的皇帝心態,大部分都認為,應該承隋餘緒,集權集中集約發展,獨尊皇帝,以抑百官。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大體以揣摩之才冠天下的封德彝為首,但李世民最終選擇了群治共享共理,群策群力的貞觀路線。


    這讓貞觀之風,成為後世仰之彌高的存在。


    貞觀四年,天下大治,頡利成擒,突厥貴族帶刀侍衛。


    東至於海,南至五嶺,房不閉戶,路不拾遺,行人不用自帶幹糧,一路之上,豐衣足食。


    一年之中,整個帝國才判處29個死刑犯。


    這就是貞觀之治的來由。


    李世民無比欣慰,他誌得意滿地向長孫無忌說:“貞觀之初,上書者皆雲:‘人主當獨運威權,不可委之臣下。’又雲‘宜振耀威武,征討四夷。’唯魏征勸朕‘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但恨不使封德彝見之耳。”


    李世民采納了魏征偃武修文的國策,同時,他開創了一種特別的風氣,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貞觀進諫納諫之風。


    這來自於李世民對於剛剛逝去的楊隋一朝的反思和考慮。


    隋唐二朝,權力基礎都來自於關隴集團,皇帝隻不過是圈子內的流轉,是輪莊而已。


    楊隋和李唐,本質是二朝一體。


    皇帝也是事實上的親戚,唐朝滿朝文武,大都具備在隋朝任職的經曆,因而,討論分析過去的楊隋一朝的得失,以資借鑒,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李世民曾經問房玄齡和蕭瑀說:“隋文帝何如主也?”


    他們據實迴答說:“文帝(楊堅)勤於為治,每臨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論事,衛士傳餐而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


    作為臣下,他們總結的都是楊堅的好處長處強項,作為頂級的文臣,他們當然沒必要指出楊堅的缺點,說者無心,一旦李世民也對號入座,並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但李世民作為一國之主,自然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他指出了楊堅的缺點,順便也點出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那就是皇帝一人獨攬大權,但天下大事,紛紜複雜,總會有失誤錯漏之處,日積月累,積重難返,必然會滑入深淵。


    李世民侃侃而談地說,“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機,雖複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決受成,雖有愆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李世民明確指出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君主的獨斷專行,人臣又無原則地阿諛奉承,不敢進諫。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李世民展望和設計貞觀之風,他充滿自信地說:“朕則不然,擇天下賢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有功則賞,有罪則罰,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何憂天下之不治乎!”


    李世民並不隻是高談闊論,他是一個實幹派和行動派。


    他發出一道專門的敕書。


    “自今詔敕行下有未便者,皆應執奏,毋得阿從。”


    在帝王一人執掌天下的時代,李世民能承認,即使是皇帝的正式決定也有錯誤,並且可以讓臣下更正的理念,足以讓後世之人汗顏。


    正因為有此胸襟和氣魄,李世民才能開創李唐王朝的巔峰,成為後世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傳誦千年而不衰。


    李世民從隋煬帝楊廣身上,同樣學到很多。


    貞觀二年,他頗有疑惑地問侍臣說:“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博奧,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征在旁邊盡責盡心地迴答說:“煬帝(楊廣)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李世民表示同意,知之而不行之,和無知又有什麽差別。


    自己既需要群臣的進諫,讓自己“知道”,同時,又必須落到實處,即使千裏之遠,也要跬步以進。


    李世民虛心地說:“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但進諫和納諫,並非像口頭上說的那麽輕鬆。


    這需要皇帝時刻抑製內心的小我,以天下為公的理念,約束和激勵自己,稍有放鬆,便一瀉千裏。


    這也是曆代統治者,雖然知道納諫之利,卻沒辦法真正做到的原因。


    可以試著推究到個人,如果一個人經常無法按自己的所思所想,做事和說話,需要隨時顧忌周圍人的想法和看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地生活,那大概也不是一種讓人輕鬆愉快的事。


    雖然你正確,但卻並不快樂,如果一個人由於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但放之於一國之主,皇帝身上,想長時間讓他壓抑自己的天性,就難以做到,要求過高的事情。


    即使賢如李世民,自知如李世民,也概莫能外,這就是人心,也是人性。


    所以,貞觀之治,是一種傳說中最完美的盛世,貞觀之風,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君臣共同發憤向上之風。


    雖然讓人向往,卻無法複製,也並不多見。


    李世民的老夥計,這個被他視為可以正衣冠,知興替的直臣諫臣魏征,二人一起成就了君臣進諫納諫,萬世規範的魏征,就說過一段話,足以證明,貞觀之風,實在是世之所寶,世之所稀。


    貞觀十二年,這已是李世民當上皇帝的第十二個年頭,魏征在迴答李世民的問話時,犯顏直諫。


    他悠然神往地說道:“貞觀之初,恐人不言,導之使諫。三年以後,見人諫,悅而從之。一二年來(貞觀十年),不悅人諫,雖勉強聽受,而意終不平,諒有難色。”


    李世民心中恍惚,隨口問道:“於何事如此?”


    魏征從容地舉了三個事例,讓李世民清晰地照見自己執政以來的曆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