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人以弱,突厥人得寸進尺。
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大,每一年,無數次南下騷擾擄掠李唐國境,以滿足永無止境的欲望。
國力漸長,李淵也逐漸硬氣。
他召集群臣開會,第一次正式提出和突厥正麵開戰的計劃。
他開宗明義地提出問題:“突厥入寇而複求和,和與戰孰利?”
大臣們紛紛發言,鄭元壽屢次出使突厥,親眼見識他們的強大,他是主和派,想維持現狀,“戰則怨深,不如和利。”
封德彝把握住李淵那顆躁動的心,他知道李淵的想法。
於是,他打蛇隨棍上,附和李淵說道:“突厥恃犬羊之眾,有輕中國之意,若不戰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將複來。臣愚以為不如擊之,既勝而後與和,則恩威兼著矣。”
這實際上意味著唐朝當時雖然沒有能力全麵和突厥開戰,但在局部的戰場之上,已可以和突厥爭一日之長了。
李唐的國力一日千裏,李淵在突厥的陰影下憋屈了太久,他也想追求心中的陽光。
當他看到突厥的力量在變弱,李淵又動起了心思。
他更進一步,想在國家的層麵,正式和突厥劃定界限。
李淵斬釘截鐵地對侍臣說:“往以中原未定,突厥方強,吾慮其擾邊,禮同敵國。今既人麵獸心,不顧盟誓,方為攻取之計,無容更事姑息。其後改書為敕詔。”
這似乎很有自我標榜的意味。
李淵太原起兵,向突厥臣服,某種程度上是附屬關係,當然不是對等的兩國關係。
即使李唐現在國勢日上,也還處在需要用子女玉帛賄賂突厥的階段,還遠遠達不到當年隋文帝時,突厥自視為大隋的子民,以臣子自居的黃金年代。
但無法否認,李淵當時已經有了和突厥叫板的底氣,這才給了他說這話的勇氣。
李唐上層隱約感覺到頡利可汗對於突厥的掌控力在減弱。
頡利可汗曾經在河東道發起過一次大規模的入侵,當時幾十萬突厥戰士,自介休往晉州(今山西臨汾),數百裏間,填山充穀,蔚為大觀。
當時李唐正在河南河北征戰,是屬於焦頭爛額,最為空虛軟弱的時期。
李淵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武力防禦,二是派出特使求和。
情況非常明顯,當時李唐不可能雙線作戰。
他們並沒多少實力兼顧河東戰場,隻能寄希望於特使鄭元壽,而後者也沒有辜負李淵的期盼。
鄭元壽是頡利可汗的老熟人,或者說,從事實和結果講,頡利還要感謝鄭元壽,因為沒有他,頡利的大可汗之位,也許隻能永遠是空中樓閣。
當年,處羅可汗之死,一直都有另一種說法,說是鄭元壽下的毒,這種事情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或許於突厥一國有害,但頡利卻是事實上的受益人。
他在隨後的大可汗之位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突厥新的主人。
鄭元壽確實是大才。
他被扣押在突厥幾年,但並沒有閑著。
他利用各種機會,認識突厥的上層人物,對於其風土人情,以及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早已熟諳於心。
在唐初,他就是李唐王朝的最專業的突厥通。
他前後五次出使突厥,幾次都遭遇死亡危險,但天佑大唐,他每次都化險為夷。
連李淵都發自內心地讚揚他,“卿在虜庭,累載拘係,蘇武弗過之也。”
這次臨陣派出的突厥特使,自然是非鄭元壽不可。
雖然當時他的母親剛剛過世,他還處於守喪期,但自古忠孝難二全,此身既已許國,當再無小家。
鄭無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再一次站了出來。
他在千軍萬中,見到頡利,鄭元壽當麵指責頡利違背和唐朝的和親約定。
剛得到財物,翻臉不認人,這是無信。
這也是確鑿無可辯解的事實,頡利雖然強悍,但大草原上,也有信守承諾的風範,頡利一時之間,無話可說。
鄭元壽取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他當然不是來吵架和指責頡利的,失信或者能讓頡利慌於一進,卻並不能解決問題。
利字為先,隻有利益才可打動人心。
依靠他在突厥時,對突厥內部關係的了解和掌握,鄭元壽推心置腹地和頡利可汗談論起當前形勢。
“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得臣,突厥得漢,複何所用?抄掠資財,皆入將士,在於可汗,一無所得。”
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按照突厥出軍的慣例,大可汗本來可以得到最大份額的財富,但鄭元壽知道突厥內部,已經各生異心,很多將領和頡利可汗麵和心不和,他們私自截流了財富,真正落到頡利手上的,並沒有多少。
但他卻無可奈何,鄭元壽刺到了他的痛處。
然後,鄭元壽站在頡利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替他計劃好了應對的方案。
“不如早收兵馬,遣使和好,國家必有重賚,幣帛皆入可汗,免為劬勞,坐受利益。”
毫無疑問,這種國家層麵之間的議和,權力掌握在頡利大可汗手上,他可以在財富分配上占得絕對的優勢。
這切中了頡利的內心。
打仗並不是好勇鬥狠,最終的目的是求財,能輕鬆獲得財富,還不用冒風吹日曬,兵刃加身的危險,那是一件完美的事情。
但話是這麽說,該得的利益,那是一分錢也絕對不能少。
鄭元壽使出最後的大招,他亮出李淵給頡利開出的豐厚條件。
這種白拿的利益,頡利可汗不可能拒絕,於是,這場聲勢浩大的進攻,竟然如此雲淡風輕地收場。
這對李唐來說是最滿意的結果。
李世民在山東的局勢平定之後,對鄭元壽大加讚揚說:“和戎之功,豈唯魏絳,金石之錫,固當非遠。”
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勞費了一些錢財,但頡利可汗不過是暫時做了一個財富的保管員而已。
終有一天,李唐英雄的兵將們,會親手再取迴來。
但李世民沒有時間再多做展望,頡利可汗的大軍,已在長安城外。
兵臨城下,李世民接招。
尉遲敬德阻擊了鬱射設的入侵,然後退入長安城。
李世民開始表演。
頡利可汗的十萬西路主力,趁著李世民新登帝位,已經殺到長安城下,李世民並不驚慌。
頡利的目的止於求財。
對於一個帝國的君主而言,格局未免過小,終有一天,他將嚐到自己短視的苦果。
頡利可汗首先打破僵局,他搶先出牌,派出了一個專使,既想耀武揚威,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想近距離觀察玄武門之變後,長安城的虛實。
那個人也是李世民的老朋友,他叫執矢思力。
他知道李世民新登帝位,根基未穩,便想給李世民一個下馬威,他囂張地恐嚇李世民說:“頡利、突利二可汗將兵百萬,今至矣。”
但李世民根本不吃這一套。
他顯示了大唐皇帝的天威,反將了執矢思力一軍,“汝雖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今先斬汝矣!”
執矢思力圓滑老到,甫一接觸,就知道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可以用語言說服的人。
他趕快向李世民認罪,請求原諒,否則,即使日後突厥大獲全勝,但自己恐怕隻能在黃泉之下慶祝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
李世民不為己甚,他也拒絕了蕭瑀和封德彝,想要遣返突厥特使的要求。
他知道他父親李淵的宰相們,已經習慣了在突厥的淫威下屈服,但他不同。
他治下的李唐也將以一種全新的麵貌挺立於世間。
他是李世民,他將開創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李世民氣定神閑地對蕭瑀和封德彝說:“我今遣還,虜謂我畏之,愈肆憑陵。”
他是攻心戰的老手,絕對不願意在氣勢上輸給對手。
李世民看透了突厥的底牌,他先聲奪人,隻帶領房玄齡等六個近侍,就直奔前線,隔著渭水和頡利開談。
自豳州(今陝西彬縣)一別之後,李世民這個對手,早已在突厥貴族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看到他在突厥大軍麵前,如此淡定而勇武,不由大是心折,他們紛紛下馬,向李世民請安。
皇帝犯險,臣子也以死赴。
李世民身後,旌旗蔽眼,鎧甲明亮,戰意昂揚的軍隊,如雲般湧來。
他大手一揮,讓軍將們後退布陣,自己單身一人,昂立馬頭。
渭水深流,全軍靜肅。
當民兩大最具權力的人,再一次撞出火花。
李世民和頡利隔水而語。
李世民雖然英武蓋世,他卻忘記了,他已貴為大唐的皇帝和天子。
重兵當前,重難臨身,皇帝單獨身處險境,李唐的宰相們當然不會答應
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大,每一年,無數次南下騷擾擄掠李唐國境,以滿足永無止境的欲望。
國力漸長,李淵也逐漸硬氣。
他召集群臣開會,第一次正式提出和突厥正麵開戰的計劃。
他開宗明義地提出問題:“突厥入寇而複求和,和與戰孰利?”
大臣們紛紛發言,鄭元壽屢次出使突厥,親眼見識他們的強大,他是主和派,想維持現狀,“戰則怨深,不如和利。”
封德彝把握住李淵那顆躁動的心,他知道李淵的想法。
於是,他打蛇隨棍上,附和李淵說道:“突厥恃犬羊之眾,有輕中國之意,若不戰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將複來。臣愚以為不如擊之,既勝而後與和,則恩威兼著矣。”
這實際上意味著唐朝當時雖然沒有能力全麵和突厥開戰,但在局部的戰場之上,已可以和突厥爭一日之長了。
李唐的國力一日千裏,李淵在突厥的陰影下憋屈了太久,他也想追求心中的陽光。
當他看到突厥的力量在變弱,李淵又動起了心思。
他更進一步,想在國家的層麵,正式和突厥劃定界限。
李淵斬釘截鐵地對侍臣說:“往以中原未定,突厥方強,吾慮其擾邊,禮同敵國。今既人麵獸心,不顧盟誓,方為攻取之計,無容更事姑息。其後改書為敕詔。”
這似乎很有自我標榜的意味。
李淵太原起兵,向突厥臣服,某種程度上是附屬關係,當然不是對等的兩國關係。
即使李唐現在國勢日上,也還處在需要用子女玉帛賄賂突厥的階段,還遠遠達不到當年隋文帝時,突厥自視為大隋的子民,以臣子自居的黃金年代。
但無法否認,李淵當時已經有了和突厥叫板的底氣,這才給了他說這話的勇氣。
李唐上層隱約感覺到頡利可汗對於突厥的掌控力在減弱。
頡利可汗曾經在河東道發起過一次大規模的入侵,當時幾十萬突厥戰士,自介休往晉州(今山西臨汾),數百裏間,填山充穀,蔚為大觀。
當時李唐正在河南河北征戰,是屬於焦頭爛額,最為空虛軟弱的時期。
李淵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武力防禦,二是派出特使求和。
情況非常明顯,當時李唐不可能雙線作戰。
他們並沒多少實力兼顧河東戰場,隻能寄希望於特使鄭元壽,而後者也沒有辜負李淵的期盼。
鄭元壽是頡利可汗的老熟人,或者說,從事實和結果講,頡利還要感謝鄭元壽,因為沒有他,頡利的大可汗之位,也許隻能永遠是空中樓閣。
當年,處羅可汗之死,一直都有另一種說法,說是鄭元壽下的毒,這種事情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或許於突厥一國有害,但頡利卻是事實上的受益人。
他在隨後的大可汗之位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突厥新的主人。
鄭元壽確實是大才。
他被扣押在突厥幾年,但並沒有閑著。
他利用各種機會,認識突厥的上層人物,對於其風土人情,以及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早已熟諳於心。
在唐初,他就是李唐王朝的最專業的突厥通。
他前後五次出使突厥,幾次都遭遇死亡危險,但天佑大唐,他每次都化險為夷。
連李淵都發自內心地讚揚他,“卿在虜庭,累載拘係,蘇武弗過之也。”
這次臨陣派出的突厥特使,自然是非鄭元壽不可。
雖然當時他的母親剛剛過世,他還處於守喪期,但自古忠孝難二全,此身既已許國,當再無小家。
鄭無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再一次站了出來。
他在千軍萬中,見到頡利,鄭元壽當麵指責頡利違背和唐朝的和親約定。
剛得到財物,翻臉不認人,這是無信。
這也是確鑿無可辯解的事實,頡利雖然強悍,但大草原上,也有信守承諾的風範,頡利一時之間,無話可說。
鄭元壽取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他當然不是來吵架和指責頡利的,失信或者能讓頡利慌於一進,卻並不能解決問題。
利字為先,隻有利益才可打動人心。
依靠他在突厥時,對突厥內部關係的了解和掌握,鄭元壽推心置腹地和頡利可汗談論起當前形勢。
“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得臣,突厥得漢,複何所用?抄掠資財,皆入將士,在於可汗,一無所得。”
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按照突厥出軍的慣例,大可汗本來可以得到最大份額的財富,但鄭元壽知道突厥內部,已經各生異心,很多將領和頡利可汗麵和心不和,他們私自截流了財富,真正落到頡利手上的,並沒有多少。
但他卻無可奈何,鄭元壽刺到了他的痛處。
然後,鄭元壽站在頡利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替他計劃好了應對的方案。
“不如早收兵馬,遣使和好,國家必有重賚,幣帛皆入可汗,免為劬勞,坐受利益。”
毫無疑問,這種國家層麵之間的議和,權力掌握在頡利大可汗手上,他可以在財富分配上占得絕對的優勢。
這切中了頡利的內心。
打仗並不是好勇鬥狠,最終的目的是求財,能輕鬆獲得財富,還不用冒風吹日曬,兵刃加身的危險,那是一件完美的事情。
但話是這麽說,該得的利益,那是一分錢也絕對不能少。
鄭元壽使出最後的大招,他亮出李淵給頡利開出的豐厚條件。
這種白拿的利益,頡利可汗不可能拒絕,於是,這場聲勢浩大的進攻,竟然如此雲淡風輕地收場。
這對李唐來說是最滿意的結果。
李世民在山東的局勢平定之後,對鄭元壽大加讚揚說:“和戎之功,豈唯魏絳,金石之錫,固當非遠。”
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勞費了一些錢財,但頡利可汗不過是暫時做了一個財富的保管員而已。
終有一天,李唐英雄的兵將們,會親手再取迴來。
但李世民沒有時間再多做展望,頡利可汗的大軍,已在長安城外。
兵臨城下,李世民接招。
尉遲敬德阻擊了鬱射設的入侵,然後退入長安城。
李世民開始表演。
頡利可汗的十萬西路主力,趁著李世民新登帝位,已經殺到長安城下,李世民並不驚慌。
頡利的目的止於求財。
對於一個帝國的君主而言,格局未免過小,終有一天,他將嚐到自己短視的苦果。
頡利可汗首先打破僵局,他搶先出牌,派出了一個專使,既想耀武揚威,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想近距離觀察玄武門之變後,長安城的虛實。
那個人也是李世民的老朋友,他叫執矢思力。
他知道李世民新登帝位,根基未穩,便想給李世民一個下馬威,他囂張地恐嚇李世民說:“頡利、突利二可汗將兵百萬,今至矣。”
但李世民根本不吃這一套。
他顯示了大唐皇帝的天威,反將了執矢思力一軍,“汝雖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今先斬汝矣!”
執矢思力圓滑老到,甫一接觸,就知道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可以用語言說服的人。
他趕快向李世民認罪,請求原諒,否則,即使日後突厥大獲全勝,但自己恐怕隻能在黃泉之下慶祝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
李世民不為己甚,他也拒絕了蕭瑀和封德彝,想要遣返突厥特使的要求。
他知道他父親李淵的宰相們,已經習慣了在突厥的淫威下屈服,但他不同。
他治下的李唐也將以一種全新的麵貌挺立於世間。
他是李世民,他將開創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李世民氣定神閑地對蕭瑀和封德彝說:“我今遣還,虜謂我畏之,愈肆憑陵。”
他是攻心戰的老手,絕對不願意在氣勢上輸給對手。
李世民看透了突厥的底牌,他先聲奪人,隻帶領房玄齡等六個近侍,就直奔前線,隔著渭水和頡利開談。
自豳州(今陝西彬縣)一別之後,李世民這個對手,早已在突厥貴族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看到他在突厥大軍麵前,如此淡定而勇武,不由大是心折,他們紛紛下馬,向李世民請安。
皇帝犯險,臣子也以死赴。
李世民身後,旌旗蔽眼,鎧甲明亮,戰意昂揚的軍隊,如雲般湧來。
他大手一揮,讓軍將們後退布陣,自己單身一人,昂立馬頭。
渭水深流,全軍靜肅。
當民兩大最具權力的人,再一次撞出火花。
李世民和頡利隔水而語。
李世民雖然英武蓋世,他卻忘記了,他已貴為大唐的皇帝和天子。
重兵當前,重難臨身,皇帝單獨身處險境,李唐的宰相們當然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