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集中權力,就必須清洗元老功臣。


    蕭銑沒有別的選擇,也隻能和必須這麽做,因為那些元老功臣,將他推上帝位,隻是情勢所需。


    並不是蕭銑自帶光環,或真正天下歸心,他僅僅是依靠自己的出身和血緣關係,有個名位,就坐享其成。


    這在元老將領心中形成了一種心理,蕭銑的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也是他們送的。


    他們從心理上,並沒有真正樹立起君臣之間的尊卑觀念,反映在行為上,就完全自以為是,不知上有皇帝之威,天子之怒。


    無老們恃功恣橫,隨意誅殺,不知製度為何物,也不知威權如何奉行。


    梁蕭雖大,實際上是一盤散沙,這當然不是一個正常的政權,如果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要有規矩,有規矩,才成方圓。


    集中權力,本身確實是必需,但蕭銑本人過於猜忌,性格褊狹,缺乏容人之度,在進行立規矩的過程之中,過於急功近利,而毀壞了自己的根基。


    他決定先抓牢槍竿子。


    走了個迂迴路線,頒布了一項政策,叫做罷兵營農。


    他認為天下已定,要重視民眾的生計,就要削減軍隊的數量。


    這項政策的實際目的,是為了奪取各位將領對於軍隊的指揮權,隻要將軍隊控製在自己手裏,就可以控製這個國家。


    但損害別人的利益,就一定有人反抗。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大司馬董景珍的弟弟,他被剝奪了兵權之後,難免心生怨望。


    他心有不甘,如果不是他哥哥董景珍的支持,蕭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羅川縣令而已,根本無法登上皇帝之位,現在過河拆橋,將領這麽多,但卻先拿自己開刀,太過於無情無義。


    他越想越氣,氣頭一上來,竟然準備謀反。


    但他卻不是搞政治的長才,蕭銑為了防備失去權力的將領們作亂,早就在朝野之間,密布探子。


    董景珍弟弟想要謀反這件事,立即傳到了蕭銑耳朵中。


    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對於元老們,他已經忍耐太久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權威,也為了殺雞駭猴,蕭銑完全沒有講情麵,立即下令誅殺了董景珍的弟弟。


    當時,董景珍駐防長沙城,蕭銑下了一道詔旨,他宣布赦免董景珍的連座之罪,但卻將他召還江陵。


    董景珍和蕭銑一路走來,非常清楚他的為人,也知道他的擔憂。


    隻要自己一入江陵,將永生不能南返。


    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要想活命,隻能投靠敵對力量,舉目天下,李唐是唯一的選擇,因為當時李淵已經號令河間王李孝恭討伐蕭銑。


    李孝恭接受了董景珍的投誠,他安排了峽州刺史許紹。


    但長沙畢竟是蕭銑的地盤,他比李孝恭要快一步。


    蕭銑派了齊王張鏽進攻董景珍,其實張繡也是當年在嶽州城內推立蕭銑的元老之一。


    董景珍見到故人,大有兔死狐悲之情,不無悲憤地說:”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卿豈不見之乎?奈何今日相攻!”


    董景珍這句話當然有說服力,意味著今天我董景珍走了,明天就輪到你張繡了。


    但張繡不為所動,也不答話。


    自古至今,哪一個朝代都有鳥盡弓藏的先例,但任何一個朝代,一樣也必須保留一批功臣元老。


    董景珍命運如此,他齊王張繡不見得會如此。


    董景珍知道事已不可為,率領一小部分人,突圍逃走,但天下之大,卻再無他棲身之處,。


    景珍被自己手下殺死,以換取富貴。


    如果蕭銑將清算的步伐停下,而隻是將董景珍作為一個範例起到震懾作用,或者他的局勢尚有可為,但蕭銑確實沒有容人之量,也沒有帝王之度,他再一次舉起了屠刀。


    這次的對象是張繡。


    在董景珍一戰中,張繡圓滿完成任務,蕭銑準備重用他,將他封為尚書令,這是百官之首,是極大的榮耀。


    但或者是董景珍的話語刺激了張繡,或者他也有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張繡自此之後,自以為功大,任誰都不放在眼裏,一心樹立私黨。


    結黨以自固,何況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位高權重者,是一種自殺的行為。


    這再一次觸犯了蕭銑的逆鱗,他毫不猶豫地將張鏽殺掉。


    誅殺張繡,帶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接連殺掉了董景珍和張鏽二個元老功臣,這讓人懷疑蕭銑的能力和品質,他的隊伍不好帶了。


    從此之後,蕭銑手下的故人邊將,全都心懷恐懼和懷疑,隻要有機會,就會為自己找尋出路。


    日積月累,蕭銑已經對局勢失去了控製。


    蕭梁雖大,已是外強中幹,搖搖欲墜了。


    況且,他的外部敵人,是生氣勃勃,一路向南的唐朝。


    全國一統,江南必平。


    李淵選擇讓李孝恭掛帥。


    李世民橫掃北方,李神通在山東屢戰屢敗,江南大地,另一顆將臨冉冉升起,他就是李唐的宗室,趙郡王李孝恭。


    這事實上形成了在李唐的開國征伐中,三大軍事力量。


    江南曆次大戰,李孝恭都是名義上的主帥,他屬下的核心將領李靖,才是李唐一朝真正的傳奇。


    但李靖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相反,因為他是李淵的舊仇,而幾次差點被李淵幹掉。


    能被李淵視為對手的,當然不是凡間之物。


    李靖容貌瑰偉,文才武略,無不精通。


    他也是隋朝四大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家學淵源,自小就負有盛名。


    他誌向遠大,未出名時,他經常對人大言不慚地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


    他這並不是不自量力,韓擒虎就非常推許他說:“可與論孫(子)、吳(起)之術者,惟斯人矣。”


    持有這種看法的人,並不隻有韓擒虎一人。


    權勢熏天,眼高於頂的楊素,曾經拍打著自己的座位對李靖說:“卿終當坐此。”


    楊素從不輕易許人,他說封德彝會成為宰相,最終一如他所言,而說李靖也當位列宰輔,同樣也是一語中的。


    李靖確實有幾把刷子。


    唐朝一人滅二國的侯君集,也是李世民推薦給他的徒弟,並且,侯君集還向李世民告狀,說李靖藏私,有很多精微的兵法都沒有教給自己。


    李靖淡然加複說,國泰民安之下,他交給侯君集的兵法,已足夠克敵了。


    顯然,和李靖日日相處,連侯君集都覺得李靖之才汪洋若大海,深不可測。


    而李靖是將才幹和功業完美統一的那個傳奇。


    於此可見,火力全開的李靖,真會是神一般的存在。


    事實上,李靖每戰必勝,每攻必克,並且大有輕描淡寫,談笑滅賊之風範。


    但仔細一看,如果不是李靖,而換成別的將領,很難抓住那些稍縱即逝,不是機會的機會。


    善於在平淡處,抓住和創造機場,一擊必勝,這才是李靖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說李世民是戰略大家,經常以堂堂之師,正麵硬耗,然後乘敵之虛,再猛衝猛幹,擊潰敵人的戰略而言,李靖就是戰術指揮的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對於敵人而言,你的任何弱點,都可能會被李靖以一雙洞徹幽微的眼睛看穿,天地之地,你剩不下任何秘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李靖一步步蠶食你的優勢。


    隻剩下接受失敗的命運。


    你甚至完全不明白,就已經失敗了。


    這就是李靖號稱“近妖”的評價來由。


    但他一樣經曆了苦逼的人生,因為李靖得罪了李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