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之心,天下皆知。
他雖然打著尊隋立代王的旗號,但明眼之人,都知道李淵的最終目的是自己做皇帝。
因而,長安城雖然被李淵近二十萬大軍重重圍困,李淵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故作姿態,願意尊奉代王為主。
但長安城卻根本就不願意開門接納李淵,並且緊閉城門,固守待援。
李淵成了一個不受歡迎,也讓人畏懼的人。
因為長安的政權,和李淵結下了深仇,也是解不開的私仇。
當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隋朝官僚按照慣例,追捕斬殺了他們所能夠控製的李淵親屬,李淵的第五個兒子,還是孩童,也死於此次禍亂。
更為重要的是,長安的政權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
他們刨了李淵家的祖墳。
這是比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更讓人難堪和難以接受的深仇。
當李淵兵臨城下時,長安城的主事者憂懼成疾,惶惶不可終日。
刑部尚書衛文升就頂不住壓力,隻能告病在家休養。
但長安城中其餘的主事者,卻逃無可逃,也避無可避,他們必須和李淵正麵硬剛。
李淵本來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屢次派遣使者在長安城下,向守城士兵說自己是隋室忠良,一心盡忠,但長安城的守軍並沒有被他的甜言蜜語迷惑,對於李淵的唿喊,置若罔聞。
囤兵堅城之下,久拖不決,遲則生變。
李淵的部下不幹了,他們群情激憤地說;“天既亡之,非人能複。違天棄日,勞師費糧,坐守愚夫,恐非長策。請進圖之,以觀其意。”
李淵還是想給自己立個高大上的人設,他假惺惺地說,:“矢及黃屋,人其謂我何哉?”
這種想立牌坊的心理,讓屬下諸將鬱悶的同時,又私心稍有不恥,但卻必須從明麵上說服李淵。
他們知道李淵的弱點,直接挑明了說:“又恐巨滑之徒,來爭形勝,請更思之。”
兵貴神速,失機則敗。
李淵久曆人事,非常明白時勢的急迫性,況且,部下所言,確實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天下群雄,虎視眈眈,如果他久囤屯堅城之下,不能快速建功。
當日楊玄感一朝之間分崩離析,了無死所,也是如在昨日。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李淵知道,他沒有時間猶豫了。
李淵的部下們也不想再等待了,他們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沒有李淵的明令之下,一些最近投誠過來的關中的隊伍,為了立功,竟然主動發起了對長安的攻擊。
主將還在軍中,部下竟然擅自行動,這當然是非常嚴重的事件,事後也必然被嚴懲。
但李淵延續了他一直的寬恕之道。
他對這些將士不予追究,很明顯,攻擊的命令,即使不是李淵本人發布的,也必然是他二個兒子的主張。
關中群豪,動員所有力量,全力攻城,李淵雖然心知不妥,表麵上也仍然表示反對,但群雄激憤,缺口一開,洪水滔天,局勢再不可掌控。
李淵也無法再去壓抑這種局麵。
正如他的部下所說:“今至京師,不時早定,玩敵致寇,以挫兵鋒,又慮初附之人,私輕太原之兵無能為也。此機不小,請速部分。”
事實上,長安城雖成孤城,他們期盼的東都洛陽的援軍,當然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的。
但河東的屈突通確實已追躡而來。
於隋朝而言,屈突通是個悲情英雄,他明知不可而為之。
當他看到李淵舍河東城不顧而西行入關時,就知大勢已去,自己雖然有能力將他們拖在河東城下,但卻再不具備在平原上打敗李淵的可能性。
但為臣一時,就需為臣一世,他需要盡忠。
於是,屈突通留下堯君素鎮守河東城,後者是真正的國士,也是隋朝最後的脊梁,他將在河東城書寫自己的傳奇。
屈突通親自率領數萬大軍,西進解圍長安
但他永遠到不了長安,劉文靜是橫亙在他麵前的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
劉文靜據險而守,屈突通進退不能。
屈突通知道軍情緊急,他沒有時間了,隻能冒險和劉文靜決戰。
野戰確實不是屈突通的強項,加上他的部隊士氣低落,不出意料,屈突通再一次失敗,他的部下,大多成了唐軍的俘虜。
形勢一天不如一天。
非常明顯,對於長安,他已無能為力,何去何從?
戰敗投降,古已有之,當屈突通聽到部下的建議時,一陣無力感襲來,他悲從中來,說道:“吾曆事兩主,恩顧甚厚。食人之祿而違其難,吾不為也。”
愧悔之下,屈突通真情流露,經常用手撫摸自己的脖子說:“要當為國家受一刀。”
屈突通決定以身殉國。
他在激勵士卒時,會情不自禁流下悲憤的眼淚,這種真摯的精神感動了他的部下,竟然在屢次大敗之下,還能保持軍隊的完整。
屈突通也算不負隋朝楊堅楊廣二父子的知遇和重用之恩了。
李淵再一次使出他的招撫大招,屈突通二朝元老,為了表示對屈突通的的敬重,李淵派遣自己最親近的家臣去招降屈突通。
屈突通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將他斬首。
沒到最後一刻,他還要搏一搏,即使沒有好的結果,屈突通也在所不惜。
但屈突通已無能為力,東麵的威脅暫時解除。
李淵屯兵長安城下,他並非再無顧慮,相反,長安城雖然是他二十萬重兵的甕中之鱉,他李淵同樣處於天下群雄的四麵包圍之中。
西麵的薛舉,那是一個最可怕的勁敵,也是無敵的統帥,他們驍勇的騎兵,已經風塵赴赴,向長安城殺過來了。
必須立即攻下長安。
李淵現在有足夠的兵力一戰成功,太原起兵時,義兵才三萬,到西渡黃河,已達十萬之眾,收納關中豪傑的兵力之後,長安城下,已屯集了二十多萬的兵力。
這得益於隋朝府兵製。
隋朝一直以來,都是內重外輕,以關中一地,居高臨下而製天下,可謂天下之兵,半出關中而已。
這些關中豪傑和義軍,其實有很多是李淵的族人領導的,最有名的是李淵的族弟李神通和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李淵的第三女,也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她的丈夫是柴紹,當李淵太原起兵時,催促柴紹和李建成火速趕赴太原,但攜帶女眷上路,多有不便,肯定會輕易遭到官府的圍堵。
但如果單獨將她留下,似乎也是必死之局。
在柴紹犯難的時候,李氏表現出了天生的英雄氣概,她斬釘截鐵地說道:“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隱藏,當別為計。”
大義當前,柴紹隻能馬不停蹄飛赴太原。
李氏不僅僅是寬慰柴紹,她確實是另有謀劃,她做起了山大王。
並且,李氏展示了將門無虎女的卓越領導能力,在她的號召下,竟然有七萬多英雄豪傑聚集在她的帳下。
這是一個奇跡,當她率領這支大部隊投向李淵時,整個李淵的陣營都知道,天時人事,李氏當王。
於是,這支特別的隊伍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娘子軍”。
類似這種軍隊,遍布整個關中大地,李淵輕而易舉地收攏聚集了二十多萬的軍隊。
現在,他們四麵八方將長安城包圍。
勝敗之勢,非常明顯。
長安城既然不肯主動投降,武力進攻長安城,是必然的選擇。
於是,李淵頒布了一條命令,他說道:“(隋朝)七廟及代王(楊侑)並宗室支戚,不得有一驚犯。”
李淵是來真的,他接著下了一道嚴令,“有違此者,罪及三族。”
這是目前必須保持的底線。
因為李淵的起兵,一直打著尊隋立代王的口號,而李淵本人就出身於隋朝同一係統,保持政局的穩定以及延慣性,這是上層權貴們的期望,也是他們擁護李淵的底線和條件。
如果李淵能做到這一點,意味著他們原來的特權和財富都可以得到保證,這個圈子將會視李淵為自己人,才會支持他以後建立新朝。
李淵深知此點,自己得益得力於隋朝舊官僚係統和權貴層,這也是他快速成功的原因之一。
頒布這個入城的政策,他相信,長安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會臣服於他。
情勢的發展印證了李淵的判斷,當李淵的軍隊攀登上長安城牆的那一刻,長安城事實上已經放棄了抵抗。
長安,匍匐在李淵腳下。
在不久的將來,天下也將是李淵囊中之物。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但李淵即將迎來他最危險的敵人。
他雖然打著尊隋立代王的旗號,但明眼之人,都知道李淵的最終目的是自己做皇帝。
因而,長安城雖然被李淵近二十萬大軍重重圍困,李淵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故作姿態,願意尊奉代王為主。
但長安城卻根本就不願意開門接納李淵,並且緊閉城門,固守待援。
李淵成了一個不受歡迎,也讓人畏懼的人。
因為長安的政權,和李淵結下了深仇,也是解不開的私仇。
當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隋朝官僚按照慣例,追捕斬殺了他們所能夠控製的李淵親屬,李淵的第五個兒子,還是孩童,也死於此次禍亂。
更為重要的是,長安的政權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
他們刨了李淵家的祖墳。
這是比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更讓人難堪和難以接受的深仇。
當李淵兵臨城下時,長安城的主事者憂懼成疾,惶惶不可終日。
刑部尚書衛文升就頂不住壓力,隻能告病在家休養。
但長安城中其餘的主事者,卻逃無可逃,也避無可避,他們必須和李淵正麵硬剛。
李淵本來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屢次派遣使者在長安城下,向守城士兵說自己是隋室忠良,一心盡忠,但長安城的守軍並沒有被他的甜言蜜語迷惑,對於李淵的唿喊,置若罔聞。
囤兵堅城之下,久拖不決,遲則生變。
李淵的部下不幹了,他們群情激憤地說;“天既亡之,非人能複。違天棄日,勞師費糧,坐守愚夫,恐非長策。請進圖之,以觀其意。”
李淵還是想給自己立個高大上的人設,他假惺惺地說,:“矢及黃屋,人其謂我何哉?”
這種想立牌坊的心理,讓屬下諸將鬱悶的同時,又私心稍有不恥,但卻必須從明麵上說服李淵。
他們知道李淵的弱點,直接挑明了說:“又恐巨滑之徒,來爭形勝,請更思之。”
兵貴神速,失機則敗。
李淵久曆人事,非常明白時勢的急迫性,況且,部下所言,確實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天下群雄,虎視眈眈,如果他久囤屯堅城之下,不能快速建功。
當日楊玄感一朝之間分崩離析,了無死所,也是如在昨日。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李淵知道,他沒有時間猶豫了。
李淵的部下們也不想再等待了,他們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沒有李淵的明令之下,一些最近投誠過來的關中的隊伍,為了立功,竟然主動發起了對長安的攻擊。
主將還在軍中,部下竟然擅自行動,這當然是非常嚴重的事件,事後也必然被嚴懲。
但李淵延續了他一直的寬恕之道。
他對這些將士不予追究,很明顯,攻擊的命令,即使不是李淵本人發布的,也必然是他二個兒子的主張。
關中群豪,動員所有力量,全力攻城,李淵雖然心知不妥,表麵上也仍然表示反對,但群雄激憤,缺口一開,洪水滔天,局勢再不可掌控。
李淵也無法再去壓抑這種局麵。
正如他的部下所說:“今至京師,不時早定,玩敵致寇,以挫兵鋒,又慮初附之人,私輕太原之兵無能為也。此機不小,請速部分。”
事實上,長安城雖成孤城,他們期盼的東都洛陽的援軍,當然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的。
但河東的屈突通確實已追躡而來。
於隋朝而言,屈突通是個悲情英雄,他明知不可而為之。
當他看到李淵舍河東城不顧而西行入關時,就知大勢已去,自己雖然有能力將他們拖在河東城下,但卻再不具備在平原上打敗李淵的可能性。
但為臣一時,就需為臣一世,他需要盡忠。
於是,屈突通留下堯君素鎮守河東城,後者是真正的國士,也是隋朝最後的脊梁,他將在河東城書寫自己的傳奇。
屈突通親自率領數萬大軍,西進解圍長安
但他永遠到不了長安,劉文靜是橫亙在他麵前的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
劉文靜據險而守,屈突通進退不能。
屈突通知道軍情緊急,他沒有時間了,隻能冒險和劉文靜決戰。
野戰確實不是屈突通的強項,加上他的部隊士氣低落,不出意料,屈突通再一次失敗,他的部下,大多成了唐軍的俘虜。
形勢一天不如一天。
非常明顯,對於長安,他已無能為力,何去何從?
戰敗投降,古已有之,當屈突通聽到部下的建議時,一陣無力感襲來,他悲從中來,說道:“吾曆事兩主,恩顧甚厚。食人之祿而違其難,吾不為也。”
愧悔之下,屈突通真情流露,經常用手撫摸自己的脖子說:“要當為國家受一刀。”
屈突通決定以身殉國。
他在激勵士卒時,會情不自禁流下悲憤的眼淚,這種真摯的精神感動了他的部下,竟然在屢次大敗之下,還能保持軍隊的完整。
屈突通也算不負隋朝楊堅楊廣二父子的知遇和重用之恩了。
李淵再一次使出他的招撫大招,屈突通二朝元老,為了表示對屈突通的的敬重,李淵派遣自己最親近的家臣去招降屈突通。
屈突通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將他斬首。
沒到最後一刻,他還要搏一搏,即使沒有好的結果,屈突通也在所不惜。
但屈突通已無能為力,東麵的威脅暫時解除。
李淵屯兵長安城下,他並非再無顧慮,相反,長安城雖然是他二十萬重兵的甕中之鱉,他李淵同樣處於天下群雄的四麵包圍之中。
西麵的薛舉,那是一個最可怕的勁敵,也是無敵的統帥,他們驍勇的騎兵,已經風塵赴赴,向長安城殺過來了。
必須立即攻下長安。
李淵現在有足夠的兵力一戰成功,太原起兵時,義兵才三萬,到西渡黃河,已達十萬之眾,收納關中豪傑的兵力之後,長安城下,已屯集了二十多萬的兵力。
這得益於隋朝府兵製。
隋朝一直以來,都是內重外輕,以關中一地,居高臨下而製天下,可謂天下之兵,半出關中而已。
這些關中豪傑和義軍,其實有很多是李淵的族人領導的,最有名的是李淵的族弟李神通和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李淵的第三女,也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她的丈夫是柴紹,當李淵太原起兵時,催促柴紹和李建成火速趕赴太原,但攜帶女眷上路,多有不便,肯定會輕易遭到官府的圍堵。
但如果單獨將她留下,似乎也是必死之局。
在柴紹犯難的時候,李氏表現出了天生的英雄氣概,她斬釘截鐵地說道:“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隱藏,當別為計。”
大義當前,柴紹隻能馬不停蹄飛赴太原。
李氏不僅僅是寬慰柴紹,她確實是另有謀劃,她做起了山大王。
並且,李氏展示了將門無虎女的卓越領導能力,在她的號召下,竟然有七萬多英雄豪傑聚集在她的帳下。
這是一個奇跡,當她率領這支大部隊投向李淵時,整個李淵的陣營都知道,天時人事,李氏當王。
於是,這支特別的隊伍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娘子軍”。
類似這種軍隊,遍布整個關中大地,李淵輕而易舉地收攏聚集了二十多萬的軍隊。
現在,他們四麵八方將長安城包圍。
勝敗之勢,非常明顯。
長安城既然不肯主動投降,武力進攻長安城,是必然的選擇。
於是,李淵頒布了一條命令,他說道:“(隋朝)七廟及代王(楊侑)並宗室支戚,不得有一驚犯。”
李淵是來真的,他接著下了一道嚴令,“有違此者,罪及三族。”
這是目前必須保持的底線。
因為李淵的起兵,一直打著尊隋立代王的口號,而李淵本人就出身於隋朝同一係統,保持政局的穩定以及延慣性,這是上層權貴們的期望,也是他們擁護李淵的底線和條件。
如果李淵能做到這一點,意味著他們原來的特權和財富都可以得到保證,這個圈子將會視李淵為自己人,才會支持他以後建立新朝。
李淵深知此點,自己得益得力於隋朝舊官僚係統和權貴層,這也是他快速成功的原因之一。
頒布這個入城的政策,他相信,長安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會臣服於他。
情勢的發展印證了李淵的判斷,當李淵的軍隊攀登上長安城牆的那一刻,長安城事實上已經放棄了抵抗。
長安,匍匐在李淵腳下。
在不久的將來,天下也將是李淵囊中之物。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但李淵即將迎來他最危險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