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諒的後院,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他剛一出城,豆盧毓就與留守的總管朱濤說:“漢王(楊諒)構逆,敗不旋踵,吾屬豈可坐受夷滅,孤負國家邪!當與卿出兵拒之。”


    朱濤大驚說道:“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語。”


    朱濤的立場非常明確,也是理性的。


    漢王楊諒的起兵或者會失敗,但他們這樣貿貿然地,以區區一個孤城,在楊諒的本部,也是其核心勢力範圍內反抗楊諒,那等於是直接自殺。


    朱濤拂衣而起。


    他心中也許在想,不管豆盧毓所說是真是假,他都絕不可能答應。


    豆盧毓話已出口,再沒有退路,隻得派兵追斬朱濤。


    然後從獄中放出皇甫誕,強力接管了晉陽的防務,他立即全城整軍備戰。


    豆盧毓反叛的消息立即傳到楊諒的耳中,這是必須立即解決的心腹之患。


    楊諒揮軍迴師,在豆盧毓還沒有部署好時,他就已經開始攻城。


    事實證明,楊諒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豆盧毓雖然命令全城反抗,但楊諒隻在稽胡把守的南門遭遇抵抗,這還是豆盧毓欺騙守城的稽胡,說是“此賊軍也”,他們才敢放箭攻擊楊諒。


    但這種好運和僥幸,並不會經常有,稽胡不認識楊諒,西門的守軍可並不糊塗。


    這畢竟是楊諒的地盤,當楊諒轉到西門時,守城士兵才知道,城門之下,竟是他們的主漢王楊諒。


    於是,城門洞開,楊諒入城。


    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這次叛亂。


    楊諒對於參與叛亂的主要人員,進行了嚴厲的懲罰,豆盧毓和皇甫誕都被處死。


    出師未捷,後方先亂,這是一個不詳的征兆,似乎預示了楊諒此後的情勢每況愈下。


    因為他的對手太過強悍。


    楊廣也是個知兵的人,他在戰略上立即對楊諒形成了包圍。


    在和楊諒決戰前,楊廣想要先解決幽州的竇抗。


    竇家是當世大族,他本人也是楊堅的外甥,以孝行聞名於世。


    他曾經在父親竇榮定生病後,連續五十多日,衣不解帶,在病榻之盡心前侍,在他父親死後,一樣哀毀過禮。


    在重孝的古代,有此美名,再加上家世,就足以躋身上流圈子。


    但竇抗的資曆和履曆,和楊廣並無多少交集,他屬於楊堅的嫡係。


    楊廣對竇抗沒有任何的把握。


    他擔心東北幽州地區的竇抗和楊諒形成聯盟,那可能會在帝國之內,形成曠日持久的內戰。


    因為,北境的幽州和並州,都是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重鎮,一直以來都是兵強將勇,戰鬥力爆表。


    楊廣這局棋下得非常深遠。


    為了完成戰略布局,他接受楊素的推薦,任命李子雄去接任竇抗的幽州總管職位。


    楊廣想從楊諒的背後出兵,讓其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麵,自己便可穩操勝算。


    李子雄沒有辜負楊廣所托,他本身也是一個傳奇。


    他接受了楊廣的詔令,但路途遙遠,出發之時,手上並無一兵一卒。


    李子雄心中思量,竇抗絕對不會僅憑一紙文書就交出兵權。


    此事絕無善罷幹休的可能,最終必須要在武力上見真章。


    他臨時在驛站召募一千餘人,雖然是烏合之眾,但聊勝於無,這也是他的底氣。


    李子雄以區區一千烏合之眾,深入幽州,這種兵力,在幽州的鐵騎麵前,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


    既然不能力敵,就必須智取。


    於是,李子雄並沒有進城和竇搞相見,相反,他在城外的傳舍,約竇抗見麵。


    竇抗知道來者不善,他帶了二千精騎,以顯示自己的實力,但李子雄先向竇抗示弱,讓他進入傳舍接旨。


    然後,伏兵齊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住了竇抗。


    下麵的兵將投鼠忌器,李子雄竟然順利取代了竇抗的幽州總管位置。


    這其實也是楊諒的統戰工作的失敗。


    如果要造反,必然會聯絡說服竇抗。


    但以竇抗這種軟弱的反抗而言,他根本就沒有真正做了反抗或造反的準備。


    楊廣先贏了一票。


    楊廣知人善任,在這方麵他遠超楊諒,除了敢於任用豆盧賢,李子雄之外,他也敢於任用長孫晟。


    當時,長孫晟以他的兒子長孫行布,在楊諒處為官的理由,想辭去楊廣對他的任命,但楊廣顯示了一個帝王的大度和用人不疑。


    他對長孫晟說:“公(長孫晟)體國之深,終不以兒害義,朕今委公,公其勿辭。”


    楊廣的用人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楊廣通過長孫晟的任命,讓朝廷之中那些有親戚有楊諒處的朝臣,放下心來。


    這是一種高明的統戰和攻心之術。


    東麵幽州的李子雄立即率軍越過太行山,向楊諒發起攻擊,並且在西陘之戰中,擊破民喬鍾葵的主力。


    李子雄和楊素,對楊諒形成了東西合圍之勢。


    楊廣取得了戰略勝勢地位。


    但勝負的最終決定場,當然是楊諒率領的主力成敗,他對麵的楊素再一次展現出,他戰無不勝的神話。


    高壁之戰,成為雙方一決生死的勝負之場。


    楊諒在高壁屯集了十萬主力,由趙子開率領,連綿不絕,布陣五十餘裏,可見,楊諒治下,並州一地,真是兵強將勇。


    並州,也是當年北齊高洋的龍興之地,他依靠並州的銳卒,完全掌控了東魏的軍事力量,最終建立北齊。


    楊諒顯然不是高洋,他對麵的楊素,更是百戰百勝的隋朝第一猛將。


    楊素準備親自擊潰楊諒。


    他采取了正麵牽製,背麵奇襲的作戰方針。


    楊素真是膽大包天,他既敢於打硬仗,更善於搞突襲,擊潰突厥如是,夜渡黃河也如是。


    戰場上的楊素,不但視別人的性命如草芥,甚至也置自己的生死於度處,唯其如此,他才可以全力投入這種既決勝負,也爭生死的遊戲。


    楊素,天生為戰鬥而生,也為勝利而生。


    他將正麵牽製的任務,布置給屬下諸將,讓他們按兵不動,隻準備和楊諒相持,將楊諒死死地拖住。


    然後,他自己親自率領一支騎兵,悄悄潛入霍山,攀崖附壁,沿著山穀,想從背後出奇不意地攻擊楊諒。


    在進入山穀之前,他建立了一個營帳,要留下一支三百人的守備部隊。


    但在決定誰將成為這三百人時,發生一個插曲。


    他的部下都知道,這次是深入敵後,從背後奇襲楊諒的大軍,如果失利,必定十死無生。


    於是,大家都爭著想成為後方守營的人員,以致於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決定這三百個人的名額。


    楊素感到非常奇怪,自己的軍隊,一直高效,他自己熟知。


    於是,他召來負責人,質問為什麽耗費如此長的時間,軍司不敢隱瞞,如實相對。


    楊素非常幹脆,他立即召集全軍,把這剛剛選出來的三百個人,全部在軍陣前斬首。


    這種極為血腥而嚴酷的懲罰行為,徹底點燃了剩餘戰士的恐懼和勇氣,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隨著楊素去拚搏一把。


    一旦成功,還可升官發財,光宗耀祖,不負此生。


    山穀外的大營,再無一人願意留守。


    於是,三百戰士,鮮血飛濺之際,楊素的軍心士氣達到巔峰,每個戰士已存必死之誌。


    這支軍隊已經不可戰勝。


    楊諒很快就感受到這支軍隊的恐怖戰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天字七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雲舞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雲舞天風並收藏隋唐天字七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