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師停步不前,親手給楊廣寫下了46個字。
“蓮花香爐,犀角如意,是王所施,今以仰別,願德聞香遠,長保如意。”
在這46個字中,看不到他對楊廣任何一絲的怨恨,反倒對楊廣有一種隱隱,大道可期的期許。
也許,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在千僧宴上,給楊廣的授戒,還有楊廣隆重的行師大禮。
這一刻,智者大師心中,已經預見,自己手創的天台宗,或者會在自己這個徒弟手中,獲得一種未可限量的發展。
而這一切,都和多年以前,千僧宴上的拜師禮,玄而又玄地互相唿應。
一切,都是天意。
智者大師封書完畢,求得三衣缽,讓人灑掃幹淨,然後安詳入滅。
楊廣看到智者大師的手書46字,他知道智者大師做了選擇,為了證道,已經圓寂。
楊廣悲從中來,在延攬智者大師入主慧日道場一事上,他遭受了失敗。
但他的悲痛,更多地來自於智者大師的死,也許在平日,智者大師可以不死,但他處於今時今日之地,卻又不得不死。
權力的意誌,從來都是冷酷無情。
智者大師不是楊廣親手所殺,但楊廣卻深切地知道,他不殺仁伯,仁伯卻終是因他而亡的道理。
楊廣五體投地,悲淚交集,跪受了這46字的手書。
智者大師的死,雖然是楊廣的失敗,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
這對於楊廣延攬江南佛教人士,實際上掃清了道路。
因為智者大師走後留下了一個空缺,他的弟子輩,遠遠沒有他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懷中玉璧已去,後來者可以輕鬆上路。
天台宗自此可以遠離事非的漩渦中心,贏得獨立發展的良機。
事實上,智者大師死後,天台宗在楊廣的支持下,蓬勃而生,正式在全國成為第一個開宗立派的本土佛教派別。
這應了一句話,身死而道興,其間玄而又玄的因果關係,實在是半是天意,半人事。
楊廣延攬江南佛教高僧的事業,必須進行下去。
智者大師一死,江南佛教首領就是三論宗的宗師吉藏,他被稱為嘉祥大師。
他是楊廣必須拉攏的目標。
嘉祥和智者大師不同,當年建康城破,陳國滅亡,智者大師溯江西上,但嘉祥卻順流東下,他東走會稽嘉祥寺,一住15年,精研佛義,靜待再起的時日。
嘉祥深切地知道要想取得宗教的領袖地位,就必須和世俗的政權相結合,二者互相滋養,才更容易引發爆炸式的發展。
他的看法完全正確。
楊廣的邀請信一到,嘉祥就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間終於來了。
他立即同意主持江都的慧日道場,他和楊廣的合作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嘉祥在慧日道場,成為政府法定的江南佛教領袖。
後來,他又跟隨楊廣北上長安,在日嚴寺中弘法,名振中原大地,在楊廣登基成為皇帝後,嘉祥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隋朝佛教界的領袖。
南北佛教開始融合,南宗在楊廣的支持下,獨領風騷。
而嘉祥開創的三論宗,即使在入唐之後,因為和皇族皇權深相結合,依然是當時最赫赫有名的顯學。
但嘉祥駕鶴西去之際,也是三論宗由盛而衰之時。
這相當大程度是因為三論宗後繼無人,宗主一逝,影響就日漸式微,但最主要的卻是三論宗的要義,被其餘宗派吸收融匯之後,再也無法一家獨大。
時代需要更精深和更係統性的佛教宗派。
當年嘉祥想研習《法華經》時,曾邀請智者大師去嘉祥寺傳道,但當時,智者大師正在天台山國清寺,心無旁騖地從事天台宗教義經典的創作。
智者大師不想一心二用,他拒絕了出山的請求,嘉祥也錯失了當麵向智者大師取經的機會。
當智者大師仙去,嘉祥隻好師從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處求取《法華經》要義。
並且在主持江都慧日道場時,嘉祥才堪堪完成三論宗的宗典《三論玄義》的寫作。
這就注定了天台和三論宗,二者的相互共融且又相互競爭。
嘉祥在,三論宗就是天下第一顯學。
但嘉祥一逝,天台宗等宗門,就立刻後來居上。
隨著嘉祥的入駐慧日道場,楊廣的最後一塊拚圖終於完成了。
江都四道場可謂高僧名道薈萃,楊廣著意征集,宗教界各種人才和書籍,尤其對於佛經的整理,功莫大焉。
楊廣在四道場內特別設立《寶台經藏》,差不多收集了十餘萬軸。
這與當年楊堅平陳之時,對待江南宗教界的嚴厲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時,楊堅為加強對江南的思想控製,毀寺驅僧,武力征服再輔以文化高壓,那是一段至暗的日子。
但在楊廣的治理下,江南文化的春天,終於到了。
楊廣本人也對自己的功績沾沾自喜,他寫詩描述了這種文化的盛世。
“有異三川遊,曾非四門觀;於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江南儒釋道三教合流,開創了南北文化,混融混生共長的良性發展道路。
但江北隋朝故地,其文化的發展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形態。
這與楊堅本人的才情才學,以及其軍政一體化的治國理念相一致。
在楊堅矯詔輔政,篡周立隋之際,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新政權的生機和活力,楊堅對於教育和更高一級的儒家文化表現了濃厚的興趣。
但楊堅本人極為儉樸,天然就不樂意學術,更無意於雕章摘句。
他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完全功利化的軍國管理體製,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在度過和儒學的蜜月期之後,楊堅第一次意識到儒學,某種程度上也會對自己形成掣肘,那是和李德林的一次理念交鋒有關。
當年,楊堅篡周的關鍵時刻,對於如何處理北周皇族宇文氏,朝野有二種聲音。
一方是楊雄和高熲,雖然知道不行,但依然支持虞慶則提出的斬草除根之計。
但另一方的代表是李德林,他作為天下文宗,又是當世大儒,卻堅持己見,認為應該從寬處理。
李德林認為新朝應該摒棄五胡亂華以來,改朝換代之際的血腥傳統,應該恢複古時的仁義之風。
但是,當時楊堅的天下並未完全坐穩,宇文氏一族還在蠢蠢欲動,楊堅需要鐵血的手段去震懾人心。
但李德林引經據典,堅持不宜用重刑。
楊堅第一次接觸和見識了儒家的文化內核和力量。
雖然宇文氏一族最後被盡數誅滅,但自此之後,楊堅對於李德林的看法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他認為李德林不過是“君書生,不足與議此”,同時,他也將天下的讀書人,都視為死讀書的不知變通的書呆子。
楊堅從內心遠離了李德林,也遠離了李德林代表的山東衣冠。
因為當時山東的原北齊政權,自詡為中原傳統文化和製度的天然繼承者,對於關中的北周軍國政權一直處於居高臨下的心態。
李德林的堅持,代表了一種社會思潮和儒家力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隱約地讓楊堅感受到北齊亡魂的影影綽綽。
這種感覺和判斷讓楊堅非常不舒服。
並且,經過多年的儒學教育,楊堅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當時他興修學校,崇重教育,本意是為國培養實用精幹的人才。
他曾在一個詔書中非常明確地寫道:“儒學之道,訓教生人,識父子君臣之道,知尊卑長幼之序,升之於朝,任之以職,故能讚理時務,弘益風範。”
這當然是一種非常理性且合理的要求,但楊堅經過十多年的教育,卻發現其取得的效果和他當時的期望相距甚遠。
他認為學校遠遠沒有起到育人和培養人才的作用。
“而國學胄子,垂將千數,州縣諸生,鹹亦不少。徒有名錄,空度歲時,未有德為代範,才任國用。良由設學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簡省,明加獎勵。”
楊堅認為,學校和學生,都太多了。
楊堅要大刀闊斧砍向教育,這是要變天了。
“蓮花香爐,犀角如意,是王所施,今以仰別,願德聞香遠,長保如意。”
在這46個字中,看不到他對楊廣任何一絲的怨恨,反倒對楊廣有一種隱隱,大道可期的期許。
也許,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在千僧宴上,給楊廣的授戒,還有楊廣隆重的行師大禮。
這一刻,智者大師心中,已經預見,自己手創的天台宗,或者會在自己這個徒弟手中,獲得一種未可限量的發展。
而這一切,都和多年以前,千僧宴上的拜師禮,玄而又玄地互相唿應。
一切,都是天意。
智者大師封書完畢,求得三衣缽,讓人灑掃幹淨,然後安詳入滅。
楊廣看到智者大師的手書46字,他知道智者大師做了選擇,為了證道,已經圓寂。
楊廣悲從中來,在延攬智者大師入主慧日道場一事上,他遭受了失敗。
但他的悲痛,更多地來自於智者大師的死,也許在平日,智者大師可以不死,但他處於今時今日之地,卻又不得不死。
權力的意誌,從來都是冷酷無情。
智者大師不是楊廣親手所殺,但楊廣卻深切地知道,他不殺仁伯,仁伯卻終是因他而亡的道理。
楊廣五體投地,悲淚交集,跪受了這46字的手書。
智者大師的死,雖然是楊廣的失敗,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
這對於楊廣延攬江南佛教人士,實際上掃清了道路。
因為智者大師走後留下了一個空缺,他的弟子輩,遠遠沒有他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懷中玉璧已去,後來者可以輕鬆上路。
天台宗自此可以遠離事非的漩渦中心,贏得獨立發展的良機。
事實上,智者大師死後,天台宗在楊廣的支持下,蓬勃而生,正式在全國成為第一個開宗立派的本土佛教派別。
這應了一句話,身死而道興,其間玄而又玄的因果關係,實在是半是天意,半人事。
楊廣延攬江南佛教高僧的事業,必須進行下去。
智者大師一死,江南佛教首領就是三論宗的宗師吉藏,他被稱為嘉祥大師。
他是楊廣必須拉攏的目標。
嘉祥和智者大師不同,當年建康城破,陳國滅亡,智者大師溯江西上,但嘉祥卻順流東下,他東走會稽嘉祥寺,一住15年,精研佛義,靜待再起的時日。
嘉祥深切地知道要想取得宗教的領袖地位,就必須和世俗的政權相結合,二者互相滋養,才更容易引發爆炸式的發展。
他的看法完全正確。
楊廣的邀請信一到,嘉祥就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間終於來了。
他立即同意主持江都的慧日道場,他和楊廣的合作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嘉祥在慧日道場,成為政府法定的江南佛教領袖。
後來,他又跟隨楊廣北上長安,在日嚴寺中弘法,名振中原大地,在楊廣登基成為皇帝後,嘉祥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隋朝佛教界的領袖。
南北佛教開始融合,南宗在楊廣的支持下,獨領風騷。
而嘉祥開創的三論宗,即使在入唐之後,因為和皇族皇權深相結合,依然是當時最赫赫有名的顯學。
但嘉祥駕鶴西去之際,也是三論宗由盛而衰之時。
這相當大程度是因為三論宗後繼無人,宗主一逝,影響就日漸式微,但最主要的卻是三論宗的要義,被其餘宗派吸收融匯之後,再也無法一家獨大。
時代需要更精深和更係統性的佛教宗派。
當年嘉祥想研習《法華經》時,曾邀請智者大師去嘉祥寺傳道,但當時,智者大師正在天台山國清寺,心無旁騖地從事天台宗教義經典的創作。
智者大師不想一心二用,他拒絕了出山的請求,嘉祥也錯失了當麵向智者大師取經的機會。
當智者大師仙去,嘉祥隻好師從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處求取《法華經》要義。
並且在主持江都慧日道場時,嘉祥才堪堪完成三論宗的宗典《三論玄義》的寫作。
這就注定了天台和三論宗,二者的相互共融且又相互競爭。
嘉祥在,三論宗就是天下第一顯學。
但嘉祥一逝,天台宗等宗門,就立刻後來居上。
隨著嘉祥的入駐慧日道場,楊廣的最後一塊拚圖終於完成了。
江都四道場可謂高僧名道薈萃,楊廣著意征集,宗教界各種人才和書籍,尤其對於佛經的整理,功莫大焉。
楊廣在四道場內特別設立《寶台經藏》,差不多收集了十餘萬軸。
這與當年楊堅平陳之時,對待江南宗教界的嚴厲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時,楊堅為加強對江南的思想控製,毀寺驅僧,武力征服再輔以文化高壓,那是一段至暗的日子。
但在楊廣的治理下,江南文化的春天,終於到了。
楊廣本人也對自己的功績沾沾自喜,他寫詩描述了這種文化的盛世。
“有異三川遊,曾非四門觀;於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江南儒釋道三教合流,開創了南北文化,混融混生共長的良性發展道路。
但江北隋朝故地,其文化的發展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形態。
這與楊堅本人的才情才學,以及其軍政一體化的治國理念相一致。
在楊堅矯詔輔政,篡周立隋之際,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新政權的生機和活力,楊堅對於教育和更高一級的儒家文化表現了濃厚的興趣。
但楊堅本人極為儉樸,天然就不樂意學術,更無意於雕章摘句。
他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完全功利化的軍國管理體製,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在度過和儒學的蜜月期之後,楊堅第一次意識到儒學,某種程度上也會對自己形成掣肘,那是和李德林的一次理念交鋒有關。
當年,楊堅篡周的關鍵時刻,對於如何處理北周皇族宇文氏,朝野有二種聲音。
一方是楊雄和高熲,雖然知道不行,但依然支持虞慶則提出的斬草除根之計。
但另一方的代表是李德林,他作為天下文宗,又是當世大儒,卻堅持己見,認為應該從寬處理。
李德林認為新朝應該摒棄五胡亂華以來,改朝換代之際的血腥傳統,應該恢複古時的仁義之風。
但是,當時楊堅的天下並未完全坐穩,宇文氏一族還在蠢蠢欲動,楊堅需要鐵血的手段去震懾人心。
但李德林引經據典,堅持不宜用重刑。
楊堅第一次接觸和見識了儒家的文化內核和力量。
雖然宇文氏一族最後被盡數誅滅,但自此之後,楊堅對於李德林的看法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他認為李德林不過是“君書生,不足與議此”,同時,他也將天下的讀書人,都視為死讀書的不知變通的書呆子。
楊堅從內心遠離了李德林,也遠離了李德林代表的山東衣冠。
因為當時山東的原北齊政權,自詡為中原傳統文化和製度的天然繼承者,對於關中的北周軍國政權一直處於居高臨下的心態。
李德林的堅持,代表了一種社會思潮和儒家力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隱約地讓楊堅感受到北齊亡魂的影影綽綽。
這種感覺和判斷讓楊堅非常不舒服。
並且,經過多年的儒學教育,楊堅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當時他興修學校,崇重教育,本意是為國培養實用精幹的人才。
他曾在一個詔書中非常明確地寫道:“儒學之道,訓教生人,識父子君臣之道,知尊卑長幼之序,升之於朝,任之以職,故能讚理時務,弘益風範。”
這當然是一種非常理性且合理的要求,但楊堅經過十多年的教育,卻發現其取得的效果和他當時的期望相距甚遠。
他認為學校遠遠沒有起到育人和培養人才的作用。
“而國學胄子,垂將千數,州縣諸生,鹹亦不少。徒有名錄,空度歲時,未有德為代範,才任國用。良由設學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簡省,明加獎勵。”
楊堅認為,學校和學生,都太多了。
楊堅要大刀闊斧砍向教育,這是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