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北魏年間的丘真人,短短數十年間二經朝代更迭,前一迴還未明太多事理,且天下之亂方起便很快安定,由四分五裂複成天下一統,身為平民百姓並未察覺太多。


    而第二迴則不同,隋楊、李氏、宇文、王氏分天下而食,才定下數十年的一統,演變為戶數銳減、兵亂四起、民不聊生的煉獄人間。


    洛陽為曆朝曆代的緊要之城,才經曆過蠱害,又迎來兵亂。


    隋煬帝駕崩後,丘秉純再未從翠峰山下至城中,隻獨自一人生活在山中。


    翠峰山似得神靈庇佑一般,無論是兵亂或民眾逃難,都鮮有人往這座說高不高的山中來,又許是過於荒涼,平日為找尋些得以果腹的吃食、淨水,常常足要花去大半日才得湊齊一兩日用的。


    就算這樣,他也未輕易離開過山裏,一來不願見洛陽城中的慘象,二來擔心自己見了,會守不住內心那份悲天憫人,到時出手救了,又忌憚那些被救之人再亡於他故。


    但有一人是他難以忘懷的,即那位獨與祖父母生活於一處的少女。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這亂世之中那樣一戶無依無靠的人家,又能堅持多久。


    丘秉純閑暇時,便會想起她,但說起來,彼時的他也自顧不暇,不隻是食水之憂,還有為時刻可能發生的性命之憂發愁,故而更多的時間,他都在悟道修心習武,以此忘卻日複一日的時間流逝,和始終記掛著的那位少女。


    其中所幸的是,翠峰山中清幽寂寥,無更多人叨擾,可一直處於平靜而靜默之狀,隻專心行欲成之事即可。


    世人有言,心之所願,必報之於天道世現。


    就在亂世動蕩即將進入尾聲,而無論是道行或是其它,丘秉純都已修煉至更高的境界。


    一日他卜出卦相,正是萬物秩序歸整,大道新生,諸相更新之狀——新朝將立。


    那時的丘秉純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在幾年時間內,參出了一些天機之道,有了洞悉遠近的能力,隻知自己變得比以往更加淡然,時常有種不易為事為物所動,又可知其將如何動的狀態。


    於是這樣的朦朧感覺,讓他有了些許底氣和自信,敢於再一次邁開腳步,往數裏之外的山下去。


    道士下山,本非何值得特別留意之事,隻是經過數年動蕩,四處逃難而居住於山下自然形成的聚落中的人們,根本不知原來山上還住有這樣一名長須長髯、體格健壯的道士。


    見到道士,人們自然習慣地開始求開示,希望借得道之人的力量,祈福許願,且得知一些如何能讓自己活下去、活得好的啟示。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本想徑直往東都城中尋人的丘秉純,卻遲遲未能走出距翠峰山不過數裏的小村子。


    因確參透了些修仙、悟道之法,他指導起這些村民來,顯得格外得心應手,一時也受到眾人的追捧,直到後來不用抬腳下山,也能被人堵在簡陋破舊的山門前。


    同時也隨著來求開示的人越來越多,翠峰山中或許因人氣與相當還原之人的虔誠,變得鬱鬱蔥蔥,而山頂這處破廟也被這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人們修葺一新,雖談不得什麽亭台樓閣,但至少是明牆亮瓦。看書溂


    就這樣,丘秉純漸漸成為人人口中的丘道長,至後來又成了丘真人。


    名氣越來越大,親自登廟門拜訪的人更是來往於更遠處,就連洛陽的住民、顯貴也有常來常往的。


    丘真人便距離曾想要去往的洛陽城內,越來越遠,越來越難從翠峰山中離開。


    而無論他的卦象、仙道、法術,都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而變得越來越強,甚至有時能直接從山頂探知到踏足山中的某人心中想法。


    這一日,他才將一對因心中執念遲遲放不下事由的年輕夫妻的心魔卸下,於情緒放鬆的須臾,便從山腰處感知到一個熟悉的存在——似是當年的那名少女!


    就在心情大喜之餘,又在那名女子的身邊感知到另外兩人,其中一人似為成年男性,而另一人氣息極弱,像是還在繈褓中的嬰孩。


    而就在三人登門前,丘真人便已候在了道觀門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異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島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島甫並收藏初唐異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