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曆史上的厚黑名人
第一章 厚黑為人
在曆史上,很多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全憑自己的“厚黑為人”。曹操劉備等三國梟雄自不必說,乃至於當時朝廷的一些宦官外戚,也都是憑借著自己的“厚黑為人”而“名遺千古”的。
“黑”老大曹操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後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1.將計就計
孫權擒殺關羽之後,正誌得意滿,其主要謀士張昭求見。孫權問他有什麽事,張昭嚴肅道:“咱們的大禍不遠了!”
“你這是什麽意思?”孫權不解其意。
張昭道:“您殺了關羽父子,關羽是劉備結義的兄弟,曾誓同生死。現在,劉備已擁有兩川之兵,更加上諸葛亮的謀略,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將領的英勇,一旦劉備知道關羽父子遇害,能善罷甘休嗎?一定會起傾國之兵,奮力報仇。我恐怕東吳難於抵禦了!”
孫權恍然大悟,大驚失色地連連跺腳:“哎呀,我是大大失策了!可事已至此,應該怎麽辦?”
張昭說:“您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可轉危為安。”接著就詳細講述了此計內容,“現在,曹操擁百萬大軍,虎視華夏。劉備要興兵報仇,必定要與曹操講和。假如兩處聯兵而來,我們就危險了!所以,我們可先派人把關羽的頭送給曹操,以明白顯示我們之所以擒殺關羽是曹操的指使。這樣,劉備必恨死曹操,西蜀之兵也就不會攻我們,轉而攻曹操。我們則坐山觀虎鬥,然後從中取事。這才是上策。”
孫權同意張昭的計策,馬上派使者把關羽之頭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裏。
曹操因為不久前關羽水淹七軍,又大挫曹仁,正坐不安席,看到關羽頭顱送到跟前,頓覺解除了心中大患,十分高興:“雲長已死,我終於能睡個安穩覺啦!”
曹操話音未落,階下一人站出來大聲道:“這是東吳嫁禍於我們的好計!”
曹操定睛看,原來是主簿司馬懿,忙問他為什麽如此說。
“當年劉、關、張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現在東吳殺了關羽,怕劉備報仇,所以才把關羽首級獻給您,以使劉備遷怒於我們,不再攻打東吳,而跟我們算賬。東吳卻想在我們和劉備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一拍額頭:“你說得有道理,我該怎麽辦?”
司馬懿獻計道:“這很好辦。大王可以把關羽首級配上香木刻成的身軀,然後以大臣之禮隆重安葬。這樣一來,劉備就不會恨我們,隻會恨東吳而盡全力東征了。我們卻可以觀其勝敗:劉備勝則也攻東吳,東吳勝就同東吳一起滅劉備。這兩處隻要有一處被我們消滅,餘下那一處也就不會長久存在了。”曹操大喜,立刻召見東吳使臣,收下木匣,又命工匠迅速刻一香木軀體,與關羽頭顱配在一起。一切俱備後,曹操率領文武百官,大供犧牲,以王侯之禮隆重為關羽送葬。曹操還親自在靈前拜祭,並追贈關羽為荊王,委派專門官員長期守護關羽之墓。這種葬禮,在魏國可以說絕無僅有;以曹操的身份和人格,對關羽的尊崇禮敬,也可以說無以複加了。
劉備聞知,果然隻恨東吳,發誓要傾國出動,與東吳不共戴天。
由此可見,孫權本想嫁禍於曹操,但被技高一籌的曹操識破,於是曹操將計就計厚葬關羽,使孫權的計謀破產。
2.見機行事
隨機應變,相機而行,這一謀略的實質是當事物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時,我們要能夠隨著時間、地點、主客觀條件等變化而機智地做出相應的選擇,掌握主動,把握成功的機會,曹操對這一計謀可謂運用得得心應手。
董卓收服猛將呂布後,威勢更盛,並於當年(189年)九月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而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然後,董卓自任相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鴆殺少帝(弘農王),絞死唐妃,甚至夜宿禦床,篡位之心畢露無遺,他的行為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憤恨。
渤海太守袁紹與司徒王允秘密聯絡,要他設法除掉董卓。但文弱書生出身的王允麵對驕橫的董卓無計可施。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麽辦法,他便以慶祝生日為名,邀請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討計策。
席間,酒過數巡,王允突然掩麵大哭。眾官驚問:“司徒貴誕,為何悲傷?”王允說:“今日其實並非我的生日,因想與諸位一敘,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專權,國將不國。想當初高皇帝劉邦誅秦滅楚,統一天下,誰想傳至今日,大漢江山即將亡於董卓之手!”
王允邊說邊哭,眾官也皆相對而泣。惟驍騎校尉曹操於座中一邊撫掌大笑,一邊高聲說:“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嗎?”王允聞言大怒,對曹操說:“你怎麽不思報國,反而如此大笑呢?”曹操迴答說:“我不笑別的,隻笑滿朝公卿無一計殺董卓!我雖不才,願即斷董卓之頭懸於國門,以謝天下。”王允肅然起敬說:“願聞孟德高見!”曹操說:“我近來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為了找機會除掉他。聽說司徒您有寶刀一口,願借給我前去相府刺殺董卓,雖死無憾!”王允聞言,即親自斟酒敬曹操,並將寶刀交付曹操。曹操灑酒宣誓,然後辭別眾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到相府,見董卓在小閣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董卓一見曹操,便問他為何來得晚。曹操迴答說:“乘馬羸弱,行動遲緩。”於是,董卓即讓呂布去從新到的西涼好馬中選一匹送給曹操。呂布領命而出。曹操覺得機會來了,即想動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難以製伏。正猶豫間,董卓因身體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臥於床上並轉麵向內。曹操見狀急忙抽出寶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從衣鏡中看到曹操在背後拔刀,急迴身問道:“曹操幹什麽?”此時呂布已牽馬來到閣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發慌,他靈機一動,便表情鎮靜地雙手舉刀跪下說:“今有寶刀一口,獻給恩相。”董卓接過一看,果然是一把寶刀:七寶嵌飾,鋒利無比。董卓便將寶刀遞給呂布收起,曹操也將刀鞘解下交給呂布。然後,董卓帶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趁機要求試騎一下。董卓不假思索便命備好鞍轡,把馬交給曹操。曹操牽馬出相府,加鞭往東南而去。
呂布見曹操乘馬遠去,便對董卓說:“剛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跡象,及被發現,便佯裝獻刀。”在呂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覺得曹操剛才的舉動值得懷疑。正說話間,董卓的女婿李儒來到。李儒是董卓的謀士,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一聽董卓介紹曹操剛才的所作所為,便說:“曹操妻小不在京城,隻獨居寓所。今差人請他來,他若無疑而來,便是獻刀;若推托不來,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審問。”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個獄卒前去傳喚曹操。良久,獄卒迴報說:“曹操根本不曾迴寓所。他對門吏聲稱丞相差他有緊急公事,已縱馬飛奔出東門去了。”李儒說:“曹操心虛逃竄,行刺無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畫影繪形,懸賞通緝曹操。
可見,曹操在行動前早已想到失敗後要怎樣全身而退。相機行事最關鍵的是在緊急關頭靈活機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由此可見,曹操是一個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個舍身取義的莽漢。事情的成敗,都有主客觀許多因素,隻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選擇最恰當的方式,才能成功。
3.坐收漁翁之利
袖手旁觀、隔岸觀火,這一謀略就是充分利用敵方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坐享其成。這就要求使計者對事物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必須非常熟悉了解對方的情況,而曹操兩次使用此法,真可謂深諳此計。
袁紹臨終之時,由其妻劉氏及謀士審配、逢紀操縱,立三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統領冀、青、幽、並四州之地。其長子袁譚深為不滿,欲與袁尚一爭高下。恰在此時,曹操乘連勝之威,進攻黎陽。袁譚迎戰大敗,隻好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隻撥5000兵相助,且在半路上被曹軍全部截殺。此後,袁尚即不再增派援兵,意欲借曹操之手除掉其兄。袁譚大怒,便欲投降曹操。消息傳到冀州,袁尚擔心袁譚降曹後並力來攻,便親自率領大軍去黎陽救助袁譚。袁譚聞訊大喜,遂打消了投降的念頭。不久,袁熙、高幹也領救兵來到黎陽城下。四支兵馬並在一處,仍然不是曹操的對手,黎陽很快就被曹軍攻破。袁氏兄弟與高幹隻好棄城逃走。曹操引兵追趕,袁譚與袁尚退入冀州堅守;袁熙與高幹則在城外下寨,以成犄角之勢。曹軍連日攻打,一時難以奏效。這時,謀士郭嘉向曹操獻“隔岸觀火”之策說:“袁紹廢長立幼,而袁譚、袁尚二人勢力相當,各樹黨羽,互相爭鬥。如果進攻太急,他們就會團結一致對付我們;如果暫緩攻擊,他們之間就會相互爭鬥火並。我們不如舉兵南向,做出南征劉表的姿態,以便等待其內部發生變亂。當其內亂發生後,再進擊他們,可以一舉而平定河北之地。”曹操認為很有道理,便留下賈信守黎陽、曹洪守官渡,自率大軍向荊州進兵。事情果如郭嘉所料,曹操撤軍不久,袁譚與袁尚即大動幹戈。袁譚敵不過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乘機揮軍北向,首先打敗袁尚、袁熙,後又消滅掉袁譚和高幹,從而一舉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後,引兵連夜奔往遼西投依烏桓去了。曹操用郭嘉之言,以田疇為向導,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輕軍千裏往襲,在白狼山與袁氏兄弟及烏桓王冒頓的大軍相遇。兩軍大戰一場,冒頓大敗被殺,袁熙、袁尚率數千人逃向遼東。曹操並不追趕,退軍易州,按兵不動。大將夏侯淵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賓服。現在袁熙、袁尚又前往投靠,必為後患。不如乘其未動,火速往征。”曹操笑道:“用不著勞煩諸位虎威,幾天之後,公孫康定會自動將二袁的腦袋送來。”眾將都不相信。然而,不久之後,公孫康果然派人將袁熙、袁尚的首級送到。曹操大笑道:“不出郭嘉之料!”原來,郭嘉在征烏桓途中染病在身,不得已隻好留下治療。臨終之時,他寫下一封信給曹操,授計說:公孫康一直擔心被袁氏吞並,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懷疑。如果我們派軍攻打,他們勢必並力迎擊,急切中難以得手;如果暫緩出兵,公孫康與袁氏兄弟就會互相火並。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樣,公孫康聽說袁熙、袁尚將要來投,當即與手下人議定:若曹操前來征討,便留下他們,合力抗曹;否則,就將他們騙入城中殺掉,獻給曹操。這是因為當年袁紹曾有吞並遼東之心,公孫康不僅一直耿耿於懷,而且也擔心袁氏兄弟前來投靠是假,欲鳩占鵲巢是真。而袁氏兄弟也的確如公孫康所擔心的那樣,企圖尋機殺掉公孫康等人,以遼東數萬騎兵與曹操抗衡,收複河北。所以,當細作迴報說曹操屯兵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時,公孫康立即設計將二袁殺掉,並且派人將首級送到易州。
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又使公孫康自動歸服。真可謂一石擊二鳥,何樂而不為。
4.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是指自己不出麵,利用別人去害自己想害的人。曹操就運用此計,想假手劉表來殺禰衡,而劉表識破此計,又令黃祖殺了禰衡,劉表隻做了個“二傳”,這樣就更淡化了曹操的謀算。
曹操招安張繡之後,聽納賈詡的建議,打算找一位有名望的人去招安劉表。孔融薦出禰衡。誰知禰衡恃才自傲,將曹操的手下貶損一番。當時張遼在一旁,抽劍要殺禰衡。曹操製止說:“我正缺少一個鼓吏,早晚朝賀享宴,可令你擔任這個職責。”禰衡也不推辭,應聲而去。張遼說:“此人出言不遜,為何不殺了他?”曹操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皆知,今天殺了他,天下人必然說我不能容人。他自以為有能耐,所以令他為鼓吏來羞辱他。”
第二天,曹操大宴賓客,令鼓吏擊鼓。禰衡一身舊衣而入,擊《漁陽三撾》,音節殊妙,深沉遼遠,如金石之聲。座上人聽著,莫不慷慨流涕。左右人喝道:“為何不更衣?”禰衡當著他們的麵脫下舊衣服,裸體而立,赤身盡露,客人皆掩麵。禰衡慢慢穿上褲子,臉色不變。曹操叱道:“廟堂之上,為何這般無禮?”禰衡說:“欺君罔上才叫無禮。我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而已。”曹操說:“你清白,那誰汙濁呢?”禰衡道:“你不識賢愚,眼濁;不讀詩書,口濁;不納忠言,耳濁;不通古今,身濁;不容諸侯,腹濁;常懷篡逆之意,心濁。我是天下名士,你把我用作鼓吏,這像陽貨輕賤孔子。”曹操指著禰衡說:“令你去荊州做說客,如果劉表來降,就封你做公卿。”禰衡不肯去,曹操便命備三匹馬,令二人挾持著他而去,並叫文武官員在東門外為之置酒送行。
禰衡到荊州,見劉表之後,表麵上頌揚劉表的功德,可實際上盡是譏諷。劉表不高興了,讓他去見黃祖。有人對劉表說:“禰衡戲謔主公,為何不殺了他?”劉表說:“禰衡多次羞辱曹操,曹操不殺他,是因為怕因此失去人望,所以叫他當說使到我這裏來,要借我的手殺他,使我蒙受害賢的惡名。我如今讓他去見黃祖,讓曹操知道我劉表有見識。”眾人皆說好。
禰衡至黃祖處,共飲,皆醉。黃祖問禰衡:“你看許都有什麽人?”禰衡說:“大兒孔融,小兒楊修。除此二人,別無人物。”黃祖說:“我像什麽呢?”禰衡說:“你像廟中的神,雖然受祭祀,遺憾的是不靈驗!”黃祖大怒,說:“你把我比成是土木製作的偶像了!”於是殺了禰衡。禰衡至死罵不絕口。曹操得知禰衡受害,笑著說:“腐儒舌劍,反自殺了!”
曹操既想殺禰衡,又不願擔害賢之名,不讓自己招賢納士的大計因之受半點兒損害。經過幾番唇槍舌劍的交鋒,曹操知道禰衡這種人肯定會被達官顯貴所嫉恨,所以他便派禰衡出使劉表,企圖以劉表無謀無量殺死禰衡,使自己毫無損失地解除心頭之恨。劉表識破了曹操的如意算盤,竟然也容忍了禰衡的譏諷,但他令禰衡去見黃祖,最終將禰衡置於黃祖的刀下。
5.嫁禍於人
嫁禍於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有禍,轉嫁他人,使自己逃脫罪責;另一種是自己無禍,而欲加罪於自己的仇人,故意製造一些罪名轉嫁到他人的頭上。曹操在解決缺糧問題時以小斛散糧激起眾怒,後來隻好嫁禍於人,以平眾怨。
曹兵17萬人每日耗費的糧食數量浩大,諸郡又連年饑荒幹旱,接濟不上。曹操想催促軍隊速戰速決,李豐等卻閉門不出。曹軍相持了一個多月後,糧食將要用完,隻得寫信給孫策求救,借了糧米十方斛,仍不能滿足支配。
一天,管糧官任峻部下的倉官王垕前往稟報曹操說:“如今兵多糧少,應當怎麽辦?”曹操迴答說:“可以用小斛分發軍糧,暫且救一時之急吧!”王垕說:“兵士倘若怪怨起來該如何是好?”曹操說:“這你不用管,我自有辦法。”
王垕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發軍糧。曹操暗中派人到各營寨去聽風聲,各營寨怨聲載道,都說丞相欺騙了大家。曹操於是密召王垕入帳,對他說:“我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以此息眾怒,你可不要吝惜。”王垕說:“丞相想借什麽東西?”曹操說:“我想借你頭用以示眾!”王垕大驚失色,說:“我實在無罪!”曹操說:“吾也知道你無罪,但是如不殺你,軍心就難以穩定。你死後,你的妻子兒女我會替你照顧,你就不必多慮了。”王垕再想申辯時,曹操早就唿喊出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罷;然後把王垕的人頭懸掛在高竿上麵,並貼出告示:“王垕故意用小斛散發糧米,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斬首示眾。”於是眾怨開始緩解。
曹操通過嫁禍於人的手段,博得了大多數士兵的認可,讓士兵在心理上認為曹操無過。通過此計,把士兵由於小斛散糧對自己產生的怨恨,轉化為對王垕個人的怨恨,從而轉移了士兵的注意力,達到了平息眾怨的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厚”老大劉備
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作《三國演義》的人,更是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雲:“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先生是郭知熠先生的超級厚黑學裏麵的重要人物。在超級厚黑龍虎榜上,劉備先生的排名僅次於武則天女士,屈居第二位。
劉備有一句流傳至今的話:“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在劉備的世界裏,朋友是極端重要的,而妻子,相對來說,就不過是他身上的一件衣服而已。想來做劉備的妻子應該是很可悲的,因為一件衣服對於劉備來說又有多少價值可言?想穿就可穿在身上,不想穿就擱置一旁,穿舊了自然可以換上新裝。
不過,郭知熠先生要在這裏指出的是,這種觀念其實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延伸。劉備先生在這裏的貢獻不過是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而已。這個比喻是如此形象,以至於劉備死後這麽多世代,都有人為這個比喻而不間斷地喝彩。
在封建時代裏,妻子確實就好像男人身上的一件衣服。一個男人可以天經地義地擁有三妻四妾,但一個女人恐怕改嫁一兩次就會遭社會的白眼。甚至在有些地方,女子改嫁是被禁止的。女人的命運就完全被掌握在她所嫁的男人之手中。
這個情形可以和封建君臣關係相比較:我們說妻子是男人之衣服的時候,難道臣子不是君王之衣服?一個臣下,對君王要畢恭畢敬,三叩九拜,但當君王棄之時,又有多少顧忌?所以,郭知熠先生把劉備的這個名言,發揮一下,應用在君臣之關係上,也是極端妥帖的。
其實,劉備倒是說了一句大實話。對於劉備來說,關羽、張飛等等朋友的重要性要遠遠地超過他的任何妻子。劉備的江山需要他的這些朋友來幫忙支撐。沒有這些人,也就沒有劉備之江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備失去了一個妻子後,他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另外一個。可是,他的那些親如手足的朋友可不太容易被替換。且不說其他的,能找到有如此武功之人就絕非容易。這個事實劉備當然是知道的。所以,劉備說出這番話時,不僅僅是為了討好關羽、張飛這幫人,以安其心、以感其心,也是他自己內心深處之思想的真實流露。
關於劉備的這段話,郭知熠先生在《超級厚黑學》裏有一段專門的評論。筆者以為可以引在這裏作為本文的結尾。
“劉備有一句名言: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者,不可或離,而衣服,自然是可以隨時更換的。你可以從此看出這個人的虛偽程度。當然劉備看重朋友而輕妻子是有理由的:女人們除了能給他生孩子以外,不能做別的什麽事,而朋友卻能為他打江山。妻子對劉備也許真的就是一件衣服,最多隻有哪件衣服合身哪件衣服不合身的問題。或者說,妻子對劉備不過是一架生孩子的機器。事實上,劉備一生不光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我們看到,劉備每有危難之時,總是拋開家眷自己先逃命。”
可是,世上的女人卻瞎了眼,心甘情願地跟隨劉備,心甘情願地做他身上的衣服。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嫁誰不好,卻偏偏願意嫁給比她大幾十歲的半老頭劉備。
在劉備兵敗逃至白帝城之後,孫尚香還以為劉備被燒死,哭哭啼啼地跑到江邊為他祭奠,祭奠完後投江殉情。看來劉備把孫尚香當作他身上的衣服,而孫尚香卻一點也沒有把劉備當作她身上的衣服的意思。否則,孫尚香也不會為劉備殉情了。
筆者以為,孫尚香以如花似玉之身,為劉備殉情真是太冤枉了。劉備從來就沒有重視過妻子,因為女人隻是他身上的衣服。因此,孫尚香自殺真是不值得。筆者一向反對以任何理由自殺。當然更是反對這種不明不白的自殺方式。也許孫尚香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堅信一女不事二夫,她情願以一死而全名節,做一個世世代代受人崇拜的烈女。筆者曾在前麵提到過封建禮教就是吃人,一點也不假。可以想象,孫尚香在準備投身大江的時候,還覺得一千個應該、一萬個願意。多麽可悲而又多麽可憐的女人哪。
厚黑兼備者孫權
孫權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征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公元200年,孫策中箭致死,臨終時,孫策將孫權托付給了張昭,然後又將印信交給了孫權,對他說:“如果論率領江東將士征殺疆場,和天下豪傑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論知人善任,合力穩定江東,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現在大任已經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孫策死的時候也很年輕,僅僅二十六歲,而孫權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歲時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業。
孫權繼承父兄大業之初,政權很不穩固,當時的統治區域雖然已經包括了江東六郡,但並沒有完全穩定,再加上孫策剛死,許多人想投靠新主子。危難之際,文臣張昭和武將周瑜齊心協力說服了大家一起輔佐孫權,說孫權完全能擔當複興江東的重任。政權終於初步穩定了下來。
緊接著,孫權便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繼續穩固自己的地位,並看準時機來擴充領地。哥哥孫策以前任命的廬江太守李術在孫策死後不再聽從孫權的命令,顯露出反叛之心,還明目張膽地收留包庇叛將。孫權命他交出,李術卻狡辯說:“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會聽從你調遣的。如果沒有德,那大家肯定會離開你另投別處。我現在不能從命。”公開和孫權作對。
為了徹底除掉李術,孫權周密謀劃。他預料到李術將來被攻伐時肯定會向北麵的曹操求救,於是就先下手,寫信給曹操。信中重提李術以前殺掉曹操的揚州刺史的舊事,以引起曹操的嫉恨,然後說李術的本性狡詐兇殘,毫無信用。現在我要興兵討伐他,希望曹操不要聽信李術的詭辯之詞,給他派援兵。孫權這封信很絕,可謂一箭雙雕:一是堵死了李術的退路,二是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準備工作做好了,孫權便開始動手了。
等孫權的軍隊將李術圍困在皖城後,李術果然不出孫權所料,急忙向曹操求救兵。曹操恨他反複無常,拒絕出兵。李術終於被孫權誅殺。
平定了李術,孫權又平定了一次內部的叛亂。他的堂兄孫輔擔心孫權年輕無能,無法保住江東,自己與其等死,不如先投靠曹操,然後自己來做江東之主。沒想到送信的人並沒有和他同流合汙,而是直接將信送到了孫權那裏。孫權先是不動聲色,然後叫上張昭一起去找孫輔。見了堂兄,孫權笑著說:“兄長是不是享樂得不知如何是好了?為何私自招引別人來江東?”一開始孫輔不肯承認,等孫權將他給曹操的書信拿出來後,就再也無法抵賴。張昭一見,也異常惱怒。孫權將孫輔抓了起來,考慮到兄弟情誼,沒有要他的性命,而是將他監禁起來。對於他的屬下,孫權毫不手軟,基本上都處死了,手下的兵士則分給了眾將充實軍力。
在輔佐孫權的大臣們中,除了張昭和周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魯肅。他對於孫權就好像諸葛亮對於劉備一樣,他也曾經像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那樣為孫權分析過天下大勢:“現在的漢朝已經無法恢複元氣了,但是曹操也很難短期內將他清除。現在將軍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後方,以便對抗曹操。穩固自己的領地之後,再等待有利時機,四處征討,最終將長江兩岸廣闊的領地據為己有。到那時便可以稱帝號令天下了。這其實就是當年漢高祖曾經創立的功業。”
孫權聽從了魯肅的謀略,開始穩固江東,適時地出擊,擴充領地。首先他解決了山越人騷擾的問題。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百越就是古時候生活在現在江南和華南,以及西南的廣西和雲南的少數民族,現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政權交納租稅。起初,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大將呂範、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領兵合圍,逐漸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對其他山越人則區別對待:強壯的青年人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孫權集中兵力終於解決了山越人的問題,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解決山越人之後,孫權開始進攻割據在長江上遊的江夏太守黃祖。黃祖匆忙備戰,他先將兩艘大船橫著排在江麵上,船上有上千將士,準備用弓箭擊退孫權的戰船。同時,又用大繩拴上巨石沉到江裏,以此來固定大船。這樣,兩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牆一樣橫斷了長江。
孫權的江東水軍並沒有畏懼,將軍董襲率領敢死隊,每人身上穿雙層甲胄,猛衝到了黃祖的大船邊,董襲用刀砍斷了兩根拴巨石的大繩。麵對江東水軍的強大攻勢,黃祖趕忙派將迎戰,結果被殺。黃祖隻好敗退,最後還是被追殺喪命。戰勝了黃祖後,孫權將夏口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無恥流氓劉邦
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洗起謝。請問起謝二字,又從何生出?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邦天資既高,學曆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淨盡,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餘氣,方才消滅,漢家的係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中國史料記載得最清楚的抗爭,發生在劉邦與項羽之間。
公元前2世紀秦朝覆滅之後,為了爭奪主宰中國,他們之間展開了廝殺。起初,項羽占據各方麵優勢。他擁有最精良的軍隊,大半個中國早已在他的控製之下,他是一位偉大的武士和傑出的戰略家。
在曆時三年的征戰中,項羽打了無數場戰鬥,隻輸了一場。
可是,就這一場失利,使他最終將勝利送給了一個人,此人除了實踐厚、黑之道以外,各方麵都不如他。
在早先多次征戰勝利中,有一次項羽生擒了劉邦,王位已經落入了項羽的掌心,誰知他竟然讓它溜掉了。由於他承認自己欽佩劉邦是一位了不起的武士,以及出於他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自尊心,項羽沒有處死這位被自己戰敗的敵人,反而賜給他住處。
這種錯誤的行徑給劉邦提供了逃跑的機會,隨後他重整兵力,東山再起,征服了項羽的千軍萬馬。
表麵上看來,項羽的寬恕也許似乎是一種高尚的舉動。
可是,真正的高尚之舉應該驅使項羽一旦有機會,就置劉邦於死地。假如他這樣做了,他就會結束中國多年的戰亂,以及數百萬庶民百姓所蒙受的罄竹難書的苦難。項羽自己就會成為中國的統治者。正是為了這一目的他原先才發動了這場腥風血雨般的內戰。他的雙手已經沾滿了十萬人的鮮血,殺了劉邦隻不過再多沾一個人的鮮血。在這種關頭,他摒棄自己的目標是不恰當的。中國人民隻想看到他們當中的一個人馬上死去,他們並不關心誰統治中國,他們僅僅希望結束這場災難深重的戰爭。
項羽遭受惟一一次失敗之後,正是同樣的軍人的自尊心,阻止他返迴故鄉重整旗鼓。他斷送了如此眾多的鄉親們兒子的性命,無顏去見他們,自刎身亡。
劉邦的三軍統帥韓信形容項羽的弱點時說,他具有婦人之仁、匹夫之勇。戰場上的項羽毫不留情地殺人,可是當他麵對被自己打敗的敵人的時候,他拋棄了自己的目標,躲避在他自己虛假的高尚形象之中,使自己的弱點成為一位又一位偉大的武士那種“貴人行為理應高尚”之舉。
劉邦不具備頂羽的造詣,但是他也未受到項羽任何自尊心的妨礙。在他們發生衝突的年月裏,劉邦一次又一次地敗在項羽的手下,可是他從不為自己重返家鄉征兵募馬而感到恥辱。他的心也比項羽更黑。他可以幹任何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所需要的事情,毫不顧忌給別人造成的損失。
當項羽感到勝利在最後一場戰鬥中悄悄失去的時候,他下令將成為他階下囚多年的劉邦的父親押上來,綁在一鍋燒得滾開的油鍋前麵。劉邦被喝令撤迴自己所有的將士,否則他將眼睜睜地瞅著自己的父親被油鍋活活地煮死。劉邦揚鞭催馬來到陣列前,大聲喊道:“項將軍,我們曾經是歃血為盟的把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倘若你要煮我們的父親,請給我留一杯肉湯。”
劉邦的厚、黑之道不是為自己的敵人預備的,他最親近的同夥也成了他的受害者。在同項羽的征戰中,劉邦得到了三位才華卓絕的謀士的鼎力相助,他們是韓信、蕭何和張良。主要是通過這些人的努力,統治中國長達四個世紀之久的漢朝,才得以建立。
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登上天子地位的平民,劉邦不允許任何懷抱雄心壯誌的人萌生使自己成為中國皇帝的念頭。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劉邦發現有必要鏟除自己昔日的戰友。
張良深諳人的本性。最終戰勝項羽之後,他明智地向皇帝告假,來到山中過著幽居的生活。他知道假如自己留在宮中,在南征北戰的歲月中使他對劉邦有用的那種才能,這會兒將使他必死無疑。
劉邦的三軍統帥韓信,忠心耿耿、無時無刻地為他效犬馬之力。打敗項羽之後,劉邦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韓信成為中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有權勢者。他的軍隊將劉邦推上皇帝的寶座,他們也能輕而易舉地廢黜他。可是,韓信忘不了是劉邦使他擺脫了鑽人褲襠的恥辱,給予他做一位大將軍的機會。他不願自己陷入一場同多年恩人之間的生死決鬥之中。與此同時,宮廷中別的密謀推翻劉邦的人也與韓信套近乎。
當劉邦邀請韓信進宮赴宴時,韓信將疑慮拋在腦後,離開了自己安全的軍營。這種信任的結果是,韓信一進宮,這位皇帝就把他剁成了肉醬。
在戰爭年代,蕭何的工作是跟在軍隊的後麵,負責治理被征服的領土。最終勝利之後,劉邦讓他當宰相。蕭何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治國人才。他創立了通過一套係統的權限和職責來治理政務的規章製度。這種官僚管理機製,至今仍然為世界範圍內的各國政府所使用。
由於蕭何治國有效而且公正,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劉邦對此提心吊膽、憂心忡忡。這位皇帝找了個借口,將他打入大牢,直到他變成了一個老態龍鍾、精神潦倒,再也構不成威脅的人時,才把他放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邦老兄逃起命來是不管不顧家裏人的。這一習慣在當了漢王之後還沒改迴來,有一迴到項羽老家彭城抓了一堆美女後,以多打少反被長途奔襲而來的項羽殺得片甲不留。逃命時竟然從車上把自己兩個兒女推下車去以讓車駕跑得更快——這兩個孩子一個是魯元公主,一個是漢惠帝。這麽一套作風,也隻有出身市井的劉邦能幹得出來,確實有氣魄。當時他多大了?五十左右的人了!
易中天說劉邦上台是“出身差、運氣好”,這一點確實沒錯。但在談到“殺縣令”後推他為頭兒舉旗反秦時,易中天認為蕭何、曹參是文人,不敢帶頭,“劉季,反正是一個渾小子、愣頭青,出了事他擔著”。此論倒未必——此時劉邦在沛縣的名聲絕對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說的那樣——隻是個渾小子、愣頭青,相反,他在當地的影響力絕對不一般。
當時劉邦手上已經有幾百號人馬——這可不是一般“亭長”所能有的啊!再者,縣令都怕劉邦“恐其有變,乃閉城固守”,一個縣裏怎麽也會有公安局、派出所等武裝力量吧,正是因為覺得這些武裝打不過劉邦的人馬,才關起門來自保。而這時,蕭何等人早已經跳到劉邦那頭,和自己對著幹了——那劉邦隻是個無賴等級的黑社會嗎?
從年齡上看,劉邦去世於公元前195年,這時候離陳勝吳廣起義的公元前209年隻有14年時間。他生於公元前256年,起義時已經48歲。這在古代已經算是比較老的了,接近半百(即使按生於公元前247年來算,也已經有38歲)。從小就在鄉裏混,一直混到這麽大了,加上有老丈人撐著,角色比“賀錢萬”時又要牛許多。
從交際圈方麵來說說,《漢書》的“張耳列傳”裏,我們看到這麽九個字:“高祖為布衣時,嚐從耳遊”,張耳是個什麽角色呢?漢書這麽記載:“秦滅魏,購求耳千金”,就是說,秦滅魏後,發現張耳與信陵君有舊(信陵君,戰國四公子,政治、軍事才能傑出),就出賞金一千要張耳的腦袋,不是一般的角色。劉邦“從耳遊”,由此足見劉邦的交際圈絕不是普通的無賴之人,至少,他在和這些朋友交往的時候,知識、辦事等方麵得到了很大提高。
《漢書·楚元王傳》裏頭記載了這樣一事:劉邦還沒起事前,“常避事”,也就是說常到別的地方避一避,避什麽呢?顯然是這黑社會頭子犯了事,官府追查,出去避風聲了,應該不是小小市井無賴所做的小事情,比如吃白食打欠條啥的,這類小事對劉邦來說應該不至於出去避難。避到哪兒呢?原來是避到他大哥家裏去了。他大哥已經死了,大嫂對小叔子經常帶一大幫人來吃喝很是不爽,於是有一次就假裝說東西已經吃完了,這樣就把劉邦的一幫朋友們給“趕”走了。後來劉邦發現嫂子是在騙他,心裏留下了疤痕。
在當上皇帝後,惟獨不封他大哥的兒子。老爹出來說話,劉邦解釋說:我不是不想封大哥的兒子,隻是他老娘實在是不配為長者。所謂“長者”,就是指嫂子應該對自己寬容一些。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劉邦身上的“骨”氣。這一點也是混黑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不是無賴之人所有的。
貪婪兇狠的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他性格粗野、勇猛而有智謀。年輕時曾遊曆羌族各部,與羌人各豪帥結交為友。後來迴鄉務農,豪帥有來投奔的,董卓便殺掉耕牛相款待,與他們歡宴為樂。豪帥為其美意所感動,迴去聚斂了千餘頭牲口送給他,從此以“健俠”知名遠近。涼州地方官任用他為州兵馬掾,經常巡行邊寨,追捕盜賊。
後來,董卓靠鎮壓羌人和黃巾起義青雲直上,步步高升。先是提拔為並州刺史、河東太守,成了地方上最高的軍政長官。靈帝時,命為中郎將、破虜將軍、前將軍。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征他到朝廷任少府,他不願放棄手中兵權,尋找借口,不肯就職。
靈帝死後,外戚與宦官的鬥爭愈演愈烈。外戚大將軍何進殺掉宦官頭蹇碩。
為了鏟除宦官勢力,還密召董卓入京。正在這時,宦官殺死何進,豪族地主袁紹舉兵發動政變,將宦官一網打盡。於是,董卓帶兵進入洛陽。
董卓剛進洛陽時,步騎兵加在一起不過三千人,自嫌兵少,怕不能為眾人所服,先後吞並了何進兄弟和執金吾丁原的軍隊,專擅東漢朝政。他廢除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並逼走袁紹等人。遷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不久,又晉升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封母為池陽君,設官置員。
當時的洛陽城中,達官貴戚的住宅一家連著一家,金銀財寶無數,家家殷實富足。董卓把士兵撒出去,破門而入,奸淫掠取婦女,搶劫財物,管這叫“搜牢”。隻攪得滿城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到何皇後下葬的時候,打開靈帝陵墓,董卓將其中埋藏的奇珍異寶,盡數席卷而去。還奸淫公主,掠取宮人為妻,濫施刑罰,稍有觸犯,必死無疑。百官群僚,人人自危。
董卓軍的燒殺搶掠,激起了朝野內外的一致反對,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賊。這時,黃巾的餘部郭太等人又在西河白波穀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有十餘萬之眾。董卓派遣中郎將牛輔去鎮壓,不能退。又得知東方兵起,董卓怕腹背受敵,便毒殺弘農王,挾迫獻帝遷都長安,同時將洛陽城中數百萬口人趕到長安。老百姓在前邊走,董軍在後邊驅趕,人們擠在狹窄的路上,互相踐踏,死屍積滿道路。董卓則屯留在畢圭苑中,一把火把宮廟、官府、民居燒個精光,二百裏之內不見活口,一片廢墟。還派呂布掘開各朝皇帝陵及公卿以下的祖墳,沒收其全部珍寶。
這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領豫州各郡地方兵討伐董卓。董卓先派部將徐榮、李蒙四處搶掠。徐榮偶然在梁地與孫堅遭遇,與孫堅交戰,打敗孫堅,活捉潁川太守李旻,把他扔進湯鍋煮死。董卓俘獲的義兵士卒,都用布匹包裹得嚴嚴實實,大頭朝下地立在地上,用滾燙的熱油把他們灌死。
董卓登臨相位,貪心仍不能得到滿足。他授意朝廷派光祿勳奉皇帝之命拜自己為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於是率人迴到長安。百官在路上迎拜,董卓便僭越皇帝車騎、服飾,乘坐用黃金裝飾的車,青色的華蓋,車箱長六尺,寬八尺,當時人稱之為“竿摩車”,是說董卓的服飾與天子差不多。並任命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封鄂侯,侄兒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個個手握兵權。於是,董氏宗族內外,並居高位。他的子孫雖然還是乳臭未幹的毛孩子,男的都要封侯,女的為邑君。
董卓數次與百官置酒高會,縱情淫樂。為防不測,便在長安東麵建築堡壘用來自己居住。又在郡縣修建塢堡,高厚七丈,號稱“萬歲塢”。裏麵儲備的糧食足夠吃用三十年。他不無自豪地說:“事成,可以擁有天下;不成,守此足可以了卻終生。”一次,董卓巡行塢堡,公卿以下在橫門外為他餞行。董卓叫人布設帳幔,在裏麵飲酒。為殺雞給猴看,命手下人把誘降來的北地造反者數百人,當眾殺掉。先割掉他們的舌頭,再砍斷手腳,然後摳出眼珠,扔進大鍋中活活煮死。有還沒死的,在杯案間掙命地爬滾,其狀慘不忍睹。與會者嚇得六神無主,心驚肉跳,手中的筷子和勺都嚇掉了,可董卓泰然自若,照飲不誤。諸將言語稍有差錯,二話不用說,立斬於前。
這時,太史觀察氣數,說要有一位大臣被殺。董卓心裏有鬼,怕遭天譴,便指使人誣告衛尉張溫與袁術暗中勾結,在街麵上把他活活打死,充當自己的替罪羊。很久以前,張溫率軍駐屯美陽,令董卓與邊章等人與黃巾軍開戰,無功而還,張溫召見董卓,董卓別別扭扭地不馬上去見,後來雖然去了,卻又出口不遜。當時,孫堅做張溫的參軍,勸張溫殺掉董卓。張溫說:“董卓威名遠揚,我要依靠他向西進軍。”孫堅說:“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為什麽要依賴於董卓呢?”孫堅說:“古時的名將,以權威治軍,未有不臨陣斬將以顯示權威的。所以有齊將軍司馬穰斬監軍莊賈、晉大夫魏絳斬晉侯弟弟楊幹的事。今天若放過董卓,損害自己的威權,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啦!”張溫當時沒有聽孫堅的話,但董卓卻記恨在心,如今被董卓借故殺死,不幸為孫堅所言中。
越騎校尉伍孚,對董卓的兇殘狠毒氣憤不過,下決心要親手殺了他,便在上朝時懷揣佩刀見董卓。伍孚說完事辭去,董卓起身送到閣門,把手搭在伍孚的背上,伍孚趁勢抽出佩刀行刺他,但沒能刺中。董卓奮力掙紮才逃脫,急喊左右的人抓住並殺死伍孚,還破口大罵他:“你這個賊子要造反不成!”伍孚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不能在街市上將你這個奸賊五馬分屍,以謝天下!”話未說完,倒地而死。
這期間,司徒王允與呂布及仆射士孫瑞正密謀除掉董卓。有人在一塊布上寫個“呂”字,背著行走於市,一邊走一邊唱道:“這是布啊!這是布啊!”有密探將此事報告董卓,董卓不警覺,不知道“布”字指的是呂布。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獻帝大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董卓身穿朝服登車,忽然間馬受驚狂奔,車陷在泥淖中,弄得滿身是泥,又返迴家中換上衣服。他的少夫人以為不吉利,勸他不要上朝,董卓不聽,仍去上朝了。於是布兵夾道,從壁壘到宮殿,左邊是步兵,右邊是騎兵,裏三層外三層,令呂布等護衛前後。這之前,王允與士孫瑞將此事密奏皇上,皇上讓士孫瑞起草詔書交給呂布,令騎都尉李肅與呂布率同心同德的勇士十餘人,穿上衛士的衣服在北掖門內等待董卓來。董卓剛到,馬驚嚇得不行,像是怕什麽東西要掉頭迴走。呂布勸董卓往前走,於是就進了北掖門。這時李肅從人群裏竄出來,用戟刺殺董卓,董卓衣服裏邊穿著鎧甲,隻傷了胳膊掉下車去,左右環顧,沒好氣地大叫道:“呂布在哪兒?”呂布道:“奉禦旨討伐賊臣。”董卓大罵說:“你這個狗娘養的,竟敢如此放肆!”呂布應聲持矛刺殺董卓,揮刀砍死了他。主簿田儀和董卓的奴仆上前撲屍。呂布又殺死他們。這時,全軍上下皆唿萬歲,黎民百姓在路上載歌載舞。長安城中仕女賣掉珠玉衣飾買酒肉相慶賀的,滿街都是。
董卓死後,朝廷派皇甫嵩攻打留守在郡塢的董卓的弟弟董旻,殺了董氏兄弟的母親、妻子和男女老少,滿門抄斬,又把董卓的屍首擺在大街上示眾。那時天氣剛轉熱,董卓一向很胖,肥油流了一地,看守屍體的官吏點火放在董卓的肚臍眼裏,像點燈一樣,照亮遠近,如此著了一整天。袁紹的門生又把董氏的屍體收攏在一起,燒成灰揚在道上。塢堡中藏有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綾羅綢緞、奇珍異寶堆如小山。
心狠手辣的趙高
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登上了皇帝之位,史稱秦二世。二世皇帝荒淫殘暴,窮奢極欲,比他老爸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天,二世待膩味了,召趙高進宮來商量點事。他問趙高:“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好像六匹駿馬拉著車子,撒歡兒地跑過門縫似的,轉瞬即逝,太沒意思了。如今,我已君臨天下,天老大我老二,別的都不在乎,隻想隨心所欲,盡情享受,長保天下,極盡天年。你有何高見?請慢慢道來。”趙高聞聽此言,正求之不得,借機以售其奸:“陛下說的都是大實話。這是英明的君主所願意實行的,昏聵的君主所嚴令禁止的。臣今掏出肺腑之言,甘冒殺身之禍,希望陛下留心聽著點。昔日沙丘廢嫡立庶之謀,諸公子及各位大臣都對此心存疑慮,諸公子都是陛下的親兄弟,大臣又是先帝安排的。如今陛下即位不久,這幫人都口服心不服,怕是要變為禍亂。蒙恬雖然死了,但他弟弟蒙毅率兵在外,是個很大的威脅。我每天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就怕不能壽終正寢。陛下又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您的快樂呢?”
二世一聽,有點懵了,趕緊問道:“那怎麽辦才行呢?”趙高說:“依我之見,應該製定嚴刑峻法,實行有罪者連坐,以至於滿門抄斬,借此消滅大臣而疏遠骨肉;另一方麵,要極力使窮人富起來、卑賤的人顯貴起來。把先帝那些元老大臣斬盡殺絕,重新安置提拔陛下親信的人而親近他們。這樣打擊一大批,抬舉一大批,新人沾光得了好處,必然感恩戴德,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盡情享樂了。”
胡亥對趙高的這套辦法十分欣賞,完全讚同,便著手製定更加嚴苛的法律。於是對群臣及諸公子羅織罪名,然後交由趙高審訊定罪。先殺了趙高最痛恨的蒙毅等文臣武將,接著把十二個公子拉到鹹陽街市上梟首示眾,十個公主在杜郵(今陝西鹹陽市東)被五馬分屍,其狀慘不忍睹。財產沒收充公,被株連者不計其數。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內宮,將閭仰天長歎,大唿冤枉,兄弟三人皆流淚痛哭,拔劍自殺。公子高想逃走,又怕株連三族,隻好上書二世,要求為秦始皇陪葬。胡亥見奏書大悅,召趙高讓他看,並說:“要求得還挺急呢。”趙高得意地說:“人臣憂慮如何死法尚且來不及,哪有閑工夫謀劃政變的事呢!”胡亥準許公子高的請求,賜錢十萬將公子高葬在驪山腳下秦始皇陵墓,這算是格外開恩了。
朝廷大臣和公室諸子已被打殺殆盡,下一個該輪到誰了呢?請往下看——
趙高害死李斯後,取而代之當了丞相。秦二世把國家大事全都交給趙高全權處理。趙高的貪心並未因此而滿足,他想挑起天下大亂,於亂中奪取最高政權。他唯恐群臣不服,想先試探一下。一天,趙高牽來一頭鹿進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搞錯了吧?這分明是一頭鹿,怎麽說是馬呢?”趙高就挨個問左右的大臣,有的緘口不言,有的說是馬以逢迎趙高。而說鹿的人就倒黴了,趙高在暗中將他們逐一殺戮。過後,群臣都懼怕趙高,再也不敢不順著他說了。
趙高曾多次在二世麵前下保證:“關中的盜賊成不了大氣候。”說此話時,項羽俘虜了秦將王離,攻下钜鹿向前進兵,章邯等秦軍步步退卻,上書請發救兵,燕、趙、齊、楚、韓、魏皆自立為王,自函穀關以東,大多背叛秦朝以響應諸侯,諸侯部率領民眾轉向項羽。沛公劉邦率數萬人攻破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派人與趙高私下聯絡,趙高怕二世動怒,危及自家性命,便推說有病,不再朝見。
在此之前,二世夢見白虎撕咬他的左驂馬,心中怏怏不樂,找人占夢。占卜人說:“這是涇水在作祟。”二世在望夷宮齋戒,想要祭祀徑水,同時派人以盜賊事責備趙高。趙高慌了神,便私下裏與他的女婿鹹陽令閻樂、弟弟趙成謀劃,打算廢掉二世,擁立公子嬰。趙高讓郎中令為內應,詐稱望夷宮裏有賊,令閻樂率吏卒千餘人到望夷宮門前,將守衛宮門的衛令仆射五花大綁,說:“有賊人進入裏麵,為什麽視而不見?”衛令辯解說:“四周都有兵牢把守,賊人怎敢闖宮?”閻樂不容分說殺了衛令,帶兵進入,一陣亂射,郎官、宦官驚慌失措,有的逃跑,有的格鬥,格鬥的喪了命,死了好幾十人。閻樂與趙高的弟弟郎中令趙成同時進入宮中,指揮兵車向皇上的帷幄射箭。二世大怒,召喚左右的侍從,卻都嚇得屁滾尿流,不敢上前格鬥。隻有一個宦官待在身邊不敢離去。二世對他說:“你為何不早告訴我,以至於到了這種地步!”宦官說:“臣不敢說,所以才能保全性命。若讓臣早說,早就被殺死了,怎能活到今天?”閻樂走近二世跟前,曆數他的罪狀說:“足下驕橫恣縱,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叛足下,足下你自己想個辦法吧。”二世尚存一線希望說:“能見丞相一麵嗎?”閻樂說:“別淨想好事啦。”二世退一步說:“我情願去做個郡王。”閻樂不答應。二世又說:“願為萬戶侯。”閻樂還是不答應。二世又說:“願與妻子去當一般老百姓。”閻樂說:“臣奉丞相之命,為天下人除掉你,你說得再多,我也不敢上報。”於是,閻樂揮兵上前,二世被迫自殺身亡。
第一章 厚黑為人
在曆史上,很多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全憑自己的“厚黑為人”。曹操劉備等三國梟雄自不必說,乃至於當時朝廷的一些宦官外戚,也都是憑借著自己的“厚黑為人”而“名遺千古”的。
“黑”老大曹操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後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1.將計就計
孫權擒殺關羽之後,正誌得意滿,其主要謀士張昭求見。孫權問他有什麽事,張昭嚴肅道:“咱們的大禍不遠了!”
“你這是什麽意思?”孫權不解其意。
張昭道:“您殺了關羽父子,關羽是劉備結義的兄弟,曾誓同生死。現在,劉備已擁有兩川之兵,更加上諸葛亮的謀略,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將領的英勇,一旦劉備知道關羽父子遇害,能善罷甘休嗎?一定會起傾國之兵,奮力報仇。我恐怕東吳難於抵禦了!”
孫權恍然大悟,大驚失色地連連跺腳:“哎呀,我是大大失策了!可事已至此,應該怎麽辦?”
張昭說:“您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可轉危為安。”接著就詳細講述了此計內容,“現在,曹操擁百萬大軍,虎視華夏。劉備要興兵報仇,必定要與曹操講和。假如兩處聯兵而來,我們就危險了!所以,我們可先派人把關羽的頭送給曹操,以明白顯示我們之所以擒殺關羽是曹操的指使。這樣,劉備必恨死曹操,西蜀之兵也就不會攻我們,轉而攻曹操。我們則坐山觀虎鬥,然後從中取事。這才是上策。”
孫權同意張昭的計策,馬上派使者把關羽之頭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裏。
曹操因為不久前關羽水淹七軍,又大挫曹仁,正坐不安席,看到關羽頭顱送到跟前,頓覺解除了心中大患,十分高興:“雲長已死,我終於能睡個安穩覺啦!”
曹操話音未落,階下一人站出來大聲道:“這是東吳嫁禍於我們的好計!”
曹操定睛看,原來是主簿司馬懿,忙問他為什麽如此說。
“當年劉、關、張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現在東吳殺了關羽,怕劉備報仇,所以才把關羽首級獻給您,以使劉備遷怒於我們,不再攻打東吳,而跟我們算賬。東吳卻想在我們和劉備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一拍額頭:“你說得有道理,我該怎麽辦?”
司馬懿獻計道:“這很好辦。大王可以把關羽首級配上香木刻成的身軀,然後以大臣之禮隆重安葬。這樣一來,劉備就不會恨我們,隻會恨東吳而盡全力東征了。我們卻可以觀其勝敗:劉備勝則也攻東吳,東吳勝就同東吳一起滅劉備。這兩處隻要有一處被我們消滅,餘下那一處也就不會長久存在了。”曹操大喜,立刻召見東吳使臣,收下木匣,又命工匠迅速刻一香木軀體,與關羽頭顱配在一起。一切俱備後,曹操率領文武百官,大供犧牲,以王侯之禮隆重為關羽送葬。曹操還親自在靈前拜祭,並追贈關羽為荊王,委派專門官員長期守護關羽之墓。這種葬禮,在魏國可以說絕無僅有;以曹操的身份和人格,對關羽的尊崇禮敬,也可以說無以複加了。
劉備聞知,果然隻恨東吳,發誓要傾國出動,與東吳不共戴天。
由此可見,孫權本想嫁禍於曹操,但被技高一籌的曹操識破,於是曹操將計就計厚葬關羽,使孫權的計謀破產。
2.見機行事
隨機應變,相機而行,這一謀略的實質是當事物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時,我們要能夠隨著時間、地點、主客觀條件等變化而機智地做出相應的選擇,掌握主動,把握成功的機會,曹操對這一計謀可謂運用得得心應手。
董卓收服猛將呂布後,威勢更盛,並於當年(189年)九月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而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然後,董卓自任相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鴆殺少帝(弘農王),絞死唐妃,甚至夜宿禦床,篡位之心畢露無遺,他的行為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憤恨。
渤海太守袁紹與司徒王允秘密聯絡,要他設法除掉董卓。但文弱書生出身的王允麵對驕橫的董卓無計可施。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麽辦法,他便以慶祝生日為名,邀請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討計策。
席間,酒過數巡,王允突然掩麵大哭。眾官驚問:“司徒貴誕,為何悲傷?”王允說:“今日其實並非我的生日,因想與諸位一敘,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專權,國將不國。想當初高皇帝劉邦誅秦滅楚,統一天下,誰想傳至今日,大漢江山即將亡於董卓之手!”
王允邊說邊哭,眾官也皆相對而泣。惟驍騎校尉曹操於座中一邊撫掌大笑,一邊高聲說:“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嗎?”王允聞言大怒,對曹操說:“你怎麽不思報國,反而如此大笑呢?”曹操迴答說:“我不笑別的,隻笑滿朝公卿無一計殺董卓!我雖不才,願即斷董卓之頭懸於國門,以謝天下。”王允肅然起敬說:“願聞孟德高見!”曹操說:“我近來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為了找機會除掉他。聽說司徒您有寶刀一口,願借給我前去相府刺殺董卓,雖死無憾!”王允聞言,即親自斟酒敬曹操,並將寶刀交付曹操。曹操灑酒宣誓,然後辭別眾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到相府,見董卓在小閣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董卓一見曹操,便問他為何來得晚。曹操迴答說:“乘馬羸弱,行動遲緩。”於是,董卓即讓呂布去從新到的西涼好馬中選一匹送給曹操。呂布領命而出。曹操覺得機會來了,即想動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難以製伏。正猶豫間,董卓因身體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臥於床上並轉麵向內。曹操見狀急忙抽出寶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從衣鏡中看到曹操在背後拔刀,急迴身問道:“曹操幹什麽?”此時呂布已牽馬來到閣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發慌,他靈機一動,便表情鎮靜地雙手舉刀跪下說:“今有寶刀一口,獻給恩相。”董卓接過一看,果然是一把寶刀:七寶嵌飾,鋒利無比。董卓便將寶刀遞給呂布收起,曹操也將刀鞘解下交給呂布。然後,董卓帶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趁機要求試騎一下。董卓不假思索便命備好鞍轡,把馬交給曹操。曹操牽馬出相府,加鞭往東南而去。
呂布見曹操乘馬遠去,便對董卓說:“剛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跡象,及被發現,便佯裝獻刀。”在呂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覺得曹操剛才的舉動值得懷疑。正說話間,董卓的女婿李儒來到。李儒是董卓的謀士,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一聽董卓介紹曹操剛才的所作所為,便說:“曹操妻小不在京城,隻獨居寓所。今差人請他來,他若無疑而來,便是獻刀;若推托不來,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審問。”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個獄卒前去傳喚曹操。良久,獄卒迴報說:“曹操根本不曾迴寓所。他對門吏聲稱丞相差他有緊急公事,已縱馬飛奔出東門去了。”李儒說:“曹操心虛逃竄,行刺無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畫影繪形,懸賞通緝曹操。
可見,曹操在行動前早已想到失敗後要怎樣全身而退。相機行事最關鍵的是在緊急關頭靈活機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由此可見,曹操是一個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個舍身取義的莽漢。事情的成敗,都有主客觀許多因素,隻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選擇最恰當的方式,才能成功。
3.坐收漁翁之利
袖手旁觀、隔岸觀火,這一謀略就是充分利用敵方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坐享其成。這就要求使計者對事物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必須非常熟悉了解對方的情況,而曹操兩次使用此法,真可謂深諳此計。
袁紹臨終之時,由其妻劉氏及謀士審配、逢紀操縱,立三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統領冀、青、幽、並四州之地。其長子袁譚深為不滿,欲與袁尚一爭高下。恰在此時,曹操乘連勝之威,進攻黎陽。袁譚迎戰大敗,隻好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隻撥5000兵相助,且在半路上被曹軍全部截殺。此後,袁尚即不再增派援兵,意欲借曹操之手除掉其兄。袁譚大怒,便欲投降曹操。消息傳到冀州,袁尚擔心袁譚降曹後並力來攻,便親自率領大軍去黎陽救助袁譚。袁譚聞訊大喜,遂打消了投降的念頭。不久,袁熙、高幹也領救兵來到黎陽城下。四支兵馬並在一處,仍然不是曹操的對手,黎陽很快就被曹軍攻破。袁氏兄弟與高幹隻好棄城逃走。曹操引兵追趕,袁譚與袁尚退入冀州堅守;袁熙與高幹則在城外下寨,以成犄角之勢。曹軍連日攻打,一時難以奏效。這時,謀士郭嘉向曹操獻“隔岸觀火”之策說:“袁紹廢長立幼,而袁譚、袁尚二人勢力相當,各樹黨羽,互相爭鬥。如果進攻太急,他們就會團結一致對付我們;如果暫緩攻擊,他們之間就會相互爭鬥火並。我們不如舉兵南向,做出南征劉表的姿態,以便等待其內部發生變亂。當其內亂發生後,再進擊他們,可以一舉而平定河北之地。”曹操認為很有道理,便留下賈信守黎陽、曹洪守官渡,自率大軍向荊州進兵。事情果如郭嘉所料,曹操撤軍不久,袁譚與袁尚即大動幹戈。袁譚敵不過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乘機揮軍北向,首先打敗袁尚、袁熙,後又消滅掉袁譚和高幹,從而一舉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後,引兵連夜奔往遼西投依烏桓去了。曹操用郭嘉之言,以田疇為向導,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輕軍千裏往襲,在白狼山與袁氏兄弟及烏桓王冒頓的大軍相遇。兩軍大戰一場,冒頓大敗被殺,袁熙、袁尚率數千人逃向遼東。曹操並不追趕,退軍易州,按兵不動。大將夏侯淵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賓服。現在袁熙、袁尚又前往投靠,必為後患。不如乘其未動,火速往征。”曹操笑道:“用不著勞煩諸位虎威,幾天之後,公孫康定會自動將二袁的腦袋送來。”眾將都不相信。然而,不久之後,公孫康果然派人將袁熙、袁尚的首級送到。曹操大笑道:“不出郭嘉之料!”原來,郭嘉在征烏桓途中染病在身,不得已隻好留下治療。臨終之時,他寫下一封信給曹操,授計說:公孫康一直擔心被袁氏吞並,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懷疑。如果我們派軍攻打,他們勢必並力迎擊,急切中難以得手;如果暫緩出兵,公孫康與袁氏兄弟就會互相火並。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樣,公孫康聽說袁熙、袁尚將要來投,當即與手下人議定:若曹操前來征討,便留下他們,合力抗曹;否則,就將他們騙入城中殺掉,獻給曹操。這是因為當年袁紹曾有吞並遼東之心,公孫康不僅一直耿耿於懷,而且也擔心袁氏兄弟前來投靠是假,欲鳩占鵲巢是真。而袁氏兄弟也的確如公孫康所擔心的那樣,企圖尋機殺掉公孫康等人,以遼東數萬騎兵與曹操抗衡,收複河北。所以,當細作迴報說曹操屯兵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時,公孫康立即設計將二袁殺掉,並且派人將首級送到易州。
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又使公孫康自動歸服。真可謂一石擊二鳥,何樂而不為。
4.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是指自己不出麵,利用別人去害自己想害的人。曹操就運用此計,想假手劉表來殺禰衡,而劉表識破此計,又令黃祖殺了禰衡,劉表隻做了個“二傳”,這樣就更淡化了曹操的謀算。
曹操招安張繡之後,聽納賈詡的建議,打算找一位有名望的人去招安劉表。孔融薦出禰衡。誰知禰衡恃才自傲,將曹操的手下貶損一番。當時張遼在一旁,抽劍要殺禰衡。曹操製止說:“我正缺少一個鼓吏,早晚朝賀享宴,可令你擔任這個職責。”禰衡也不推辭,應聲而去。張遼說:“此人出言不遜,為何不殺了他?”曹操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皆知,今天殺了他,天下人必然說我不能容人。他自以為有能耐,所以令他為鼓吏來羞辱他。”
第二天,曹操大宴賓客,令鼓吏擊鼓。禰衡一身舊衣而入,擊《漁陽三撾》,音節殊妙,深沉遼遠,如金石之聲。座上人聽著,莫不慷慨流涕。左右人喝道:“為何不更衣?”禰衡當著他們的麵脫下舊衣服,裸體而立,赤身盡露,客人皆掩麵。禰衡慢慢穿上褲子,臉色不變。曹操叱道:“廟堂之上,為何這般無禮?”禰衡說:“欺君罔上才叫無禮。我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而已。”曹操說:“你清白,那誰汙濁呢?”禰衡道:“你不識賢愚,眼濁;不讀詩書,口濁;不納忠言,耳濁;不通古今,身濁;不容諸侯,腹濁;常懷篡逆之意,心濁。我是天下名士,你把我用作鼓吏,這像陽貨輕賤孔子。”曹操指著禰衡說:“令你去荊州做說客,如果劉表來降,就封你做公卿。”禰衡不肯去,曹操便命備三匹馬,令二人挾持著他而去,並叫文武官員在東門外為之置酒送行。
禰衡到荊州,見劉表之後,表麵上頌揚劉表的功德,可實際上盡是譏諷。劉表不高興了,讓他去見黃祖。有人對劉表說:“禰衡戲謔主公,為何不殺了他?”劉表說:“禰衡多次羞辱曹操,曹操不殺他,是因為怕因此失去人望,所以叫他當說使到我這裏來,要借我的手殺他,使我蒙受害賢的惡名。我如今讓他去見黃祖,讓曹操知道我劉表有見識。”眾人皆說好。
禰衡至黃祖處,共飲,皆醉。黃祖問禰衡:“你看許都有什麽人?”禰衡說:“大兒孔融,小兒楊修。除此二人,別無人物。”黃祖說:“我像什麽呢?”禰衡說:“你像廟中的神,雖然受祭祀,遺憾的是不靈驗!”黃祖大怒,說:“你把我比成是土木製作的偶像了!”於是殺了禰衡。禰衡至死罵不絕口。曹操得知禰衡受害,笑著說:“腐儒舌劍,反自殺了!”
曹操既想殺禰衡,又不願擔害賢之名,不讓自己招賢納士的大計因之受半點兒損害。經過幾番唇槍舌劍的交鋒,曹操知道禰衡這種人肯定會被達官顯貴所嫉恨,所以他便派禰衡出使劉表,企圖以劉表無謀無量殺死禰衡,使自己毫無損失地解除心頭之恨。劉表識破了曹操的如意算盤,竟然也容忍了禰衡的譏諷,但他令禰衡去見黃祖,最終將禰衡置於黃祖的刀下。
5.嫁禍於人
嫁禍於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有禍,轉嫁他人,使自己逃脫罪責;另一種是自己無禍,而欲加罪於自己的仇人,故意製造一些罪名轉嫁到他人的頭上。曹操在解決缺糧問題時以小斛散糧激起眾怒,後來隻好嫁禍於人,以平眾怨。
曹兵17萬人每日耗費的糧食數量浩大,諸郡又連年饑荒幹旱,接濟不上。曹操想催促軍隊速戰速決,李豐等卻閉門不出。曹軍相持了一個多月後,糧食將要用完,隻得寫信給孫策求救,借了糧米十方斛,仍不能滿足支配。
一天,管糧官任峻部下的倉官王垕前往稟報曹操說:“如今兵多糧少,應當怎麽辦?”曹操迴答說:“可以用小斛分發軍糧,暫且救一時之急吧!”王垕說:“兵士倘若怪怨起來該如何是好?”曹操說:“這你不用管,我自有辦法。”
王垕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發軍糧。曹操暗中派人到各營寨去聽風聲,各營寨怨聲載道,都說丞相欺騙了大家。曹操於是密召王垕入帳,對他說:“我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以此息眾怒,你可不要吝惜。”王垕說:“丞相想借什麽東西?”曹操說:“我想借你頭用以示眾!”王垕大驚失色,說:“我實在無罪!”曹操說:“吾也知道你無罪,但是如不殺你,軍心就難以穩定。你死後,你的妻子兒女我會替你照顧,你就不必多慮了。”王垕再想申辯時,曹操早就唿喊出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罷;然後把王垕的人頭懸掛在高竿上麵,並貼出告示:“王垕故意用小斛散發糧米,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斬首示眾。”於是眾怨開始緩解。
曹操通過嫁禍於人的手段,博得了大多數士兵的認可,讓士兵在心理上認為曹操無過。通過此計,把士兵由於小斛散糧對自己產生的怨恨,轉化為對王垕個人的怨恨,從而轉移了士兵的注意力,達到了平息眾怨的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厚”老大劉備
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作《三國演義》的人,更是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雲:“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先生是郭知熠先生的超級厚黑學裏麵的重要人物。在超級厚黑龍虎榜上,劉備先生的排名僅次於武則天女士,屈居第二位。
劉備有一句流傳至今的話:“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在劉備的世界裏,朋友是極端重要的,而妻子,相對來說,就不過是他身上的一件衣服而已。想來做劉備的妻子應該是很可悲的,因為一件衣服對於劉備來說又有多少價值可言?想穿就可穿在身上,不想穿就擱置一旁,穿舊了自然可以換上新裝。
不過,郭知熠先生要在這裏指出的是,這種觀念其實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延伸。劉備先生在這裏的貢獻不過是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而已。這個比喻是如此形象,以至於劉備死後這麽多世代,都有人為這個比喻而不間斷地喝彩。
在封建時代裏,妻子確實就好像男人身上的一件衣服。一個男人可以天經地義地擁有三妻四妾,但一個女人恐怕改嫁一兩次就會遭社會的白眼。甚至在有些地方,女子改嫁是被禁止的。女人的命運就完全被掌握在她所嫁的男人之手中。
這個情形可以和封建君臣關係相比較:我們說妻子是男人之衣服的時候,難道臣子不是君王之衣服?一個臣下,對君王要畢恭畢敬,三叩九拜,但當君王棄之時,又有多少顧忌?所以,郭知熠先生把劉備的這個名言,發揮一下,應用在君臣之關係上,也是極端妥帖的。
其實,劉備倒是說了一句大實話。對於劉備來說,關羽、張飛等等朋友的重要性要遠遠地超過他的任何妻子。劉備的江山需要他的這些朋友來幫忙支撐。沒有這些人,也就沒有劉備之江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備失去了一個妻子後,他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另外一個。可是,他的那些親如手足的朋友可不太容易被替換。且不說其他的,能找到有如此武功之人就絕非容易。這個事實劉備當然是知道的。所以,劉備說出這番話時,不僅僅是為了討好關羽、張飛這幫人,以安其心、以感其心,也是他自己內心深處之思想的真實流露。
關於劉備的這段話,郭知熠先生在《超級厚黑學》裏有一段專門的評論。筆者以為可以引在這裏作為本文的結尾。
“劉備有一句名言: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者,不可或離,而衣服,自然是可以隨時更換的。你可以從此看出這個人的虛偽程度。當然劉備看重朋友而輕妻子是有理由的:女人們除了能給他生孩子以外,不能做別的什麽事,而朋友卻能為他打江山。妻子對劉備也許真的就是一件衣服,最多隻有哪件衣服合身哪件衣服不合身的問題。或者說,妻子對劉備不過是一架生孩子的機器。事實上,劉備一生不光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我們看到,劉備每有危難之時,總是拋開家眷自己先逃命。”
可是,世上的女人卻瞎了眼,心甘情願地跟隨劉備,心甘情願地做他身上的衣服。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嫁誰不好,卻偏偏願意嫁給比她大幾十歲的半老頭劉備。
在劉備兵敗逃至白帝城之後,孫尚香還以為劉備被燒死,哭哭啼啼地跑到江邊為他祭奠,祭奠完後投江殉情。看來劉備把孫尚香當作他身上的衣服,而孫尚香卻一點也沒有把劉備當作她身上的衣服的意思。否則,孫尚香也不會為劉備殉情了。
筆者以為,孫尚香以如花似玉之身,為劉備殉情真是太冤枉了。劉備從來就沒有重視過妻子,因為女人隻是他身上的衣服。因此,孫尚香自殺真是不值得。筆者一向反對以任何理由自殺。當然更是反對這種不明不白的自殺方式。也許孫尚香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堅信一女不事二夫,她情願以一死而全名節,做一個世世代代受人崇拜的烈女。筆者曾在前麵提到過封建禮教就是吃人,一點也不假。可以想象,孫尚香在準備投身大江的時候,還覺得一千個應該、一萬個願意。多麽可悲而又多麽可憐的女人哪。
厚黑兼備者孫權
孫權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征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公元200年,孫策中箭致死,臨終時,孫策將孫權托付給了張昭,然後又將印信交給了孫權,對他說:“如果論率領江東將士征殺疆場,和天下豪傑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論知人善任,合力穩定江東,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現在大任已經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孫策死的時候也很年輕,僅僅二十六歲,而孫權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歲時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業。
孫權繼承父兄大業之初,政權很不穩固,當時的統治區域雖然已經包括了江東六郡,但並沒有完全穩定,再加上孫策剛死,許多人想投靠新主子。危難之際,文臣張昭和武將周瑜齊心協力說服了大家一起輔佐孫權,說孫權完全能擔當複興江東的重任。政權終於初步穩定了下來。
緊接著,孫權便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繼續穩固自己的地位,並看準時機來擴充領地。哥哥孫策以前任命的廬江太守李術在孫策死後不再聽從孫權的命令,顯露出反叛之心,還明目張膽地收留包庇叛將。孫權命他交出,李術卻狡辯說:“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會聽從你調遣的。如果沒有德,那大家肯定會離開你另投別處。我現在不能從命。”公開和孫權作對。
為了徹底除掉李術,孫權周密謀劃。他預料到李術將來被攻伐時肯定會向北麵的曹操求救,於是就先下手,寫信給曹操。信中重提李術以前殺掉曹操的揚州刺史的舊事,以引起曹操的嫉恨,然後說李術的本性狡詐兇殘,毫無信用。現在我要興兵討伐他,希望曹操不要聽信李術的詭辯之詞,給他派援兵。孫權這封信很絕,可謂一箭雙雕:一是堵死了李術的退路,二是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準備工作做好了,孫權便開始動手了。
等孫權的軍隊將李術圍困在皖城後,李術果然不出孫權所料,急忙向曹操求救兵。曹操恨他反複無常,拒絕出兵。李術終於被孫權誅殺。
平定了李術,孫權又平定了一次內部的叛亂。他的堂兄孫輔擔心孫權年輕無能,無法保住江東,自己與其等死,不如先投靠曹操,然後自己來做江東之主。沒想到送信的人並沒有和他同流合汙,而是直接將信送到了孫權那裏。孫權先是不動聲色,然後叫上張昭一起去找孫輔。見了堂兄,孫權笑著說:“兄長是不是享樂得不知如何是好了?為何私自招引別人來江東?”一開始孫輔不肯承認,等孫權將他給曹操的書信拿出來後,就再也無法抵賴。張昭一見,也異常惱怒。孫權將孫輔抓了起來,考慮到兄弟情誼,沒有要他的性命,而是將他監禁起來。對於他的屬下,孫權毫不手軟,基本上都處死了,手下的兵士則分給了眾將充實軍力。
在輔佐孫權的大臣們中,除了張昭和周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魯肅。他對於孫權就好像諸葛亮對於劉備一樣,他也曾經像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那樣為孫權分析過天下大勢:“現在的漢朝已經無法恢複元氣了,但是曹操也很難短期內將他清除。現在將軍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後方,以便對抗曹操。穩固自己的領地之後,再等待有利時機,四處征討,最終將長江兩岸廣闊的領地據為己有。到那時便可以稱帝號令天下了。這其實就是當年漢高祖曾經創立的功業。”
孫權聽從了魯肅的謀略,開始穩固江東,適時地出擊,擴充領地。首先他解決了山越人騷擾的問題。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百越就是古時候生活在現在江南和華南,以及西南的廣西和雲南的少數民族,現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政權交納租稅。起初,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大將呂範、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領兵合圍,逐漸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對其他山越人則區別對待:強壯的青年人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孫權集中兵力終於解決了山越人的問題,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解決山越人之後,孫權開始進攻割據在長江上遊的江夏太守黃祖。黃祖匆忙備戰,他先將兩艘大船橫著排在江麵上,船上有上千將士,準備用弓箭擊退孫權的戰船。同時,又用大繩拴上巨石沉到江裏,以此來固定大船。這樣,兩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牆一樣橫斷了長江。
孫權的江東水軍並沒有畏懼,將軍董襲率領敢死隊,每人身上穿雙層甲胄,猛衝到了黃祖的大船邊,董襲用刀砍斷了兩根拴巨石的大繩。麵對江東水軍的強大攻勢,黃祖趕忙派將迎戰,結果被殺。黃祖隻好敗退,最後還是被追殺喪命。戰勝了黃祖後,孫權將夏口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無恥流氓劉邦
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洗起謝。請問起謝二字,又從何生出?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邦天資既高,學曆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淨盡,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餘氣,方才消滅,漢家的係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中國史料記載得最清楚的抗爭,發生在劉邦與項羽之間。
公元前2世紀秦朝覆滅之後,為了爭奪主宰中國,他們之間展開了廝殺。起初,項羽占據各方麵優勢。他擁有最精良的軍隊,大半個中國早已在他的控製之下,他是一位偉大的武士和傑出的戰略家。
在曆時三年的征戰中,項羽打了無數場戰鬥,隻輸了一場。
可是,就這一場失利,使他最終將勝利送給了一個人,此人除了實踐厚、黑之道以外,各方麵都不如他。
在早先多次征戰勝利中,有一次項羽生擒了劉邦,王位已經落入了項羽的掌心,誰知他竟然讓它溜掉了。由於他承認自己欽佩劉邦是一位了不起的武士,以及出於他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自尊心,項羽沒有處死這位被自己戰敗的敵人,反而賜給他住處。
這種錯誤的行徑給劉邦提供了逃跑的機會,隨後他重整兵力,東山再起,征服了項羽的千軍萬馬。
表麵上看來,項羽的寬恕也許似乎是一種高尚的舉動。
可是,真正的高尚之舉應該驅使項羽一旦有機會,就置劉邦於死地。假如他這樣做了,他就會結束中國多年的戰亂,以及數百萬庶民百姓所蒙受的罄竹難書的苦難。項羽自己就會成為中國的統治者。正是為了這一目的他原先才發動了這場腥風血雨般的內戰。他的雙手已經沾滿了十萬人的鮮血,殺了劉邦隻不過再多沾一個人的鮮血。在這種關頭,他摒棄自己的目標是不恰當的。中國人民隻想看到他們當中的一個人馬上死去,他們並不關心誰統治中國,他們僅僅希望結束這場災難深重的戰爭。
項羽遭受惟一一次失敗之後,正是同樣的軍人的自尊心,阻止他返迴故鄉重整旗鼓。他斷送了如此眾多的鄉親們兒子的性命,無顏去見他們,自刎身亡。
劉邦的三軍統帥韓信形容項羽的弱點時說,他具有婦人之仁、匹夫之勇。戰場上的項羽毫不留情地殺人,可是當他麵對被自己打敗的敵人的時候,他拋棄了自己的目標,躲避在他自己虛假的高尚形象之中,使自己的弱點成為一位又一位偉大的武士那種“貴人行為理應高尚”之舉。
劉邦不具備頂羽的造詣,但是他也未受到項羽任何自尊心的妨礙。在他們發生衝突的年月裏,劉邦一次又一次地敗在項羽的手下,可是他從不為自己重返家鄉征兵募馬而感到恥辱。他的心也比項羽更黑。他可以幹任何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所需要的事情,毫不顧忌給別人造成的損失。
當項羽感到勝利在最後一場戰鬥中悄悄失去的時候,他下令將成為他階下囚多年的劉邦的父親押上來,綁在一鍋燒得滾開的油鍋前麵。劉邦被喝令撤迴自己所有的將士,否則他將眼睜睜地瞅著自己的父親被油鍋活活地煮死。劉邦揚鞭催馬來到陣列前,大聲喊道:“項將軍,我們曾經是歃血為盟的把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倘若你要煮我們的父親,請給我留一杯肉湯。”
劉邦的厚、黑之道不是為自己的敵人預備的,他最親近的同夥也成了他的受害者。在同項羽的征戰中,劉邦得到了三位才華卓絕的謀士的鼎力相助,他們是韓信、蕭何和張良。主要是通過這些人的努力,統治中國長達四個世紀之久的漢朝,才得以建立。
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登上天子地位的平民,劉邦不允許任何懷抱雄心壯誌的人萌生使自己成為中國皇帝的念頭。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劉邦發現有必要鏟除自己昔日的戰友。
張良深諳人的本性。最終戰勝項羽之後,他明智地向皇帝告假,來到山中過著幽居的生活。他知道假如自己留在宮中,在南征北戰的歲月中使他對劉邦有用的那種才能,這會兒將使他必死無疑。
劉邦的三軍統帥韓信,忠心耿耿、無時無刻地為他效犬馬之力。打敗項羽之後,劉邦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韓信成為中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有權勢者。他的軍隊將劉邦推上皇帝的寶座,他們也能輕而易舉地廢黜他。可是,韓信忘不了是劉邦使他擺脫了鑽人褲襠的恥辱,給予他做一位大將軍的機會。他不願自己陷入一場同多年恩人之間的生死決鬥之中。與此同時,宮廷中別的密謀推翻劉邦的人也與韓信套近乎。
當劉邦邀請韓信進宮赴宴時,韓信將疑慮拋在腦後,離開了自己安全的軍營。這種信任的結果是,韓信一進宮,這位皇帝就把他剁成了肉醬。
在戰爭年代,蕭何的工作是跟在軍隊的後麵,負責治理被征服的領土。最終勝利之後,劉邦讓他當宰相。蕭何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治國人才。他創立了通過一套係統的權限和職責來治理政務的規章製度。這種官僚管理機製,至今仍然為世界範圍內的各國政府所使用。
由於蕭何治國有效而且公正,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劉邦對此提心吊膽、憂心忡忡。這位皇帝找了個借口,將他打入大牢,直到他變成了一個老態龍鍾、精神潦倒,再也構不成威脅的人時,才把他放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邦老兄逃起命來是不管不顧家裏人的。這一習慣在當了漢王之後還沒改迴來,有一迴到項羽老家彭城抓了一堆美女後,以多打少反被長途奔襲而來的項羽殺得片甲不留。逃命時竟然從車上把自己兩個兒女推下車去以讓車駕跑得更快——這兩個孩子一個是魯元公主,一個是漢惠帝。這麽一套作風,也隻有出身市井的劉邦能幹得出來,確實有氣魄。當時他多大了?五十左右的人了!
易中天說劉邦上台是“出身差、運氣好”,這一點確實沒錯。但在談到“殺縣令”後推他為頭兒舉旗反秦時,易中天認為蕭何、曹參是文人,不敢帶頭,“劉季,反正是一個渾小子、愣頭青,出了事他擔著”。此論倒未必——此時劉邦在沛縣的名聲絕對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說的那樣——隻是個渾小子、愣頭青,相反,他在當地的影響力絕對不一般。
當時劉邦手上已經有幾百號人馬——這可不是一般“亭長”所能有的啊!再者,縣令都怕劉邦“恐其有變,乃閉城固守”,一個縣裏怎麽也會有公安局、派出所等武裝力量吧,正是因為覺得這些武裝打不過劉邦的人馬,才關起門來自保。而這時,蕭何等人早已經跳到劉邦那頭,和自己對著幹了——那劉邦隻是個無賴等級的黑社會嗎?
從年齡上看,劉邦去世於公元前195年,這時候離陳勝吳廣起義的公元前209年隻有14年時間。他生於公元前256年,起義時已經48歲。這在古代已經算是比較老的了,接近半百(即使按生於公元前247年來算,也已經有38歲)。從小就在鄉裏混,一直混到這麽大了,加上有老丈人撐著,角色比“賀錢萬”時又要牛許多。
從交際圈方麵來說說,《漢書》的“張耳列傳”裏,我們看到這麽九個字:“高祖為布衣時,嚐從耳遊”,張耳是個什麽角色呢?漢書這麽記載:“秦滅魏,購求耳千金”,就是說,秦滅魏後,發現張耳與信陵君有舊(信陵君,戰國四公子,政治、軍事才能傑出),就出賞金一千要張耳的腦袋,不是一般的角色。劉邦“從耳遊”,由此足見劉邦的交際圈絕不是普通的無賴之人,至少,他在和這些朋友交往的時候,知識、辦事等方麵得到了很大提高。
《漢書·楚元王傳》裏頭記載了這樣一事:劉邦還沒起事前,“常避事”,也就是說常到別的地方避一避,避什麽呢?顯然是這黑社會頭子犯了事,官府追查,出去避風聲了,應該不是小小市井無賴所做的小事情,比如吃白食打欠條啥的,這類小事對劉邦來說應該不至於出去避難。避到哪兒呢?原來是避到他大哥家裏去了。他大哥已經死了,大嫂對小叔子經常帶一大幫人來吃喝很是不爽,於是有一次就假裝說東西已經吃完了,這樣就把劉邦的一幫朋友們給“趕”走了。後來劉邦發現嫂子是在騙他,心裏留下了疤痕。
在當上皇帝後,惟獨不封他大哥的兒子。老爹出來說話,劉邦解釋說:我不是不想封大哥的兒子,隻是他老娘實在是不配為長者。所謂“長者”,就是指嫂子應該對自己寬容一些。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劉邦身上的“骨”氣。這一點也是混黑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不是無賴之人所有的。
貪婪兇狠的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他性格粗野、勇猛而有智謀。年輕時曾遊曆羌族各部,與羌人各豪帥結交為友。後來迴鄉務農,豪帥有來投奔的,董卓便殺掉耕牛相款待,與他們歡宴為樂。豪帥為其美意所感動,迴去聚斂了千餘頭牲口送給他,從此以“健俠”知名遠近。涼州地方官任用他為州兵馬掾,經常巡行邊寨,追捕盜賊。
後來,董卓靠鎮壓羌人和黃巾起義青雲直上,步步高升。先是提拔為並州刺史、河東太守,成了地方上最高的軍政長官。靈帝時,命為中郎將、破虜將軍、前將軍。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征他到朝廷任少府,他不願放棄手中兵權,尋找借口,不肯就職。
靈帝死後,外戚與宦官的鬥爭愈演愈烈。外戚大將軍何進殺掉宦官頭蹇碩。
為了鏟除宦官勢力,還密召董卓入京。正在這時,宦官殺死何進,豪族地主袁紹舉兵發動政變,將宦官一網打盡。於是,董卓帶兵進入洛陽。
董卓剛進洛陽時,步騎兵加在一起不過三千人,自嫌兵少,怕不能為眾人所服,先後吞並了何進兄弟和執金吾丁原的軍隊,專擅東漢朝政。他廢除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並逼走袁紹等人。遷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不久,又晉升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封母為池陽君,設官置員。
當時的洛陽城中,達官貴戚的住宅一家連著一家,金銀財寶無數,家家殷實富足。董卓把士兵撒出去,破門而入,奸淫掠取婦女,搶劫財物,管這叫“搜牢”。隻攪得滿城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到何皇後下葬的時候,打開靈帝陵墓,董卓將其中埋藏的奇珍異寶,盡數席卷而去。還奸淫公主,掠取宮人為妻,濫施刑罰,稍有觸犯,必死無疑。百官群僚,人人自危。
董卓軍的燒殺搶掠,激起了朝野內外的一致反對,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賊。這時,黃巾的餘部郭太等人又在西河白波穀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有十餘萬之眾。董卓派遣中郎將牛輔去鎮壓,不能退。又得知東方兵起,董卓怕腹背受敵,便毒殺弘農王,挾迫獻帝遷都長安,同時將洛陽城中數百萬口人趕到長安。老百姓在前邊走,董軍在後邊驅趕,人們擠在狹窄的路上,互相踐踏,死屍積滿道路。董卓則屯留在畢圭苑中,一把火把宮廟、官府、民居燒個精光,二百裏之內不見活口,一片廢墟。還派呂布掘開各朝皇帝陵及公卿以下的祖墳,沒收其全部珍寶。
這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領豫州各郡地方兵討伐董卓。董卓先派部將徐榮、李蒙四處搶掠。徐榮偶然在梁地與孫堅遭遇,與孫堅交戰,打敗孫堅,活捉潁川太守李旻,把他扔進湯鍋煮死。董卓俘獲的義兵士卒,都用布匹包裹得嚴嚴實實,大頭朝下地立在地上,用滾燙的熱油把他們灌死。
董卓登臨相位,貪心仍不能得到滿足。他授意朝廷派光祿勳奉皇帝之命拜自己為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於是率人迴到長安。百官在路上迎拜,董卓便僭越皇帝車騎、服飾,乘坐用黃金裝飾的車,青色的華蓋,車箱長六尺,寬八尺,當時人稱之為“竿摩車”,是說董卓的服飾與天子差不多。並任命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封鄂侯,侄兒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個個手握兵權。於是,董氏宗族內外,並居高位。他的子孫雖然還是乳臭未幹的毛孩子,男的都要封侯,女的為邑君。
董卓數次與百官置酒高會,縱情淫樂。為防不測,便在長安東麵建築堡壘用來自己居住。又在郡縣修建塢堡,高厚七丈,號稱“萬歲塢”。裏麵儲備的糧食足夠吃用三十年。他不無自豪地說:“事成,可以擁有天下;不成,守此足可以了卻終生。”一次,董卓巡行塢堡,公卿以下在橫門外為他餞行。董卓叫人布設帳幔,在裏麵飲酒。為殺雞給猴看,命手下人把誘降來的北地造反者數百人,當眾殺掉。先割掉他們的舌頭,再砍斷手腳,然後摳出眼珠,扔進大鍋中活活煮死。有還沒死的,在杯案間掙命地爬滾,其狀慘不忍睹。與會者嚇得六神無主,心驚肉跳,手中的筷子和勺都嚇掉了,可董卓泰然自若,照飲不誤。諸將言語稍有差錯,二話不用說,立斬於前。
這時,太史觀察氣數,說要有一位大臣被殺。董卓心裏有鬼,怕遭天譴,便指使人誣告衛尉張溫與袁術暗中勾結,在街麵上把他活活打死,充當自己的替罪羊。很久以前,張溫率軍駐屯美陽,令董卓與邊章等人與黃巾軍開戰,無功而還,張溫召見董卓,董卓別別扭扭地不馬上去見,後來雖然去了,卻又出口不遜。當時,孫堅做張溫的參軍,勸張溫殺掉董卓。張溫說:“董卓威名遠揚,我要依靠他向西進軍。”孫堅說:“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為什麽要依賴於董卓呢?”孫堅說:“古時的名將,以權威治軍,未有不臨陣斬將以顯示權威的。所以有齊將軍司馬穰斬監軍莊賈、晉大夫魏絳斬晉侯弟弟楊幹的事。今天若放過董卓,損害自己的威權,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啦!”張溫當時沒有聽孫堅的話,但董卓卻記恨在心,如今被董卓借故殺死,不幸為孫堅所言中。
越騎校尉伍孚,對董卓的兇殘狠毒氣憤不過,下決心要親手殺了他,便在上朝時懷揣佩刀見董卓。伍孚說完事辭去,董卓起身送到閣門,把手搭在伍孚的背上,伍孚趁勢抽出佩刀行刺他,但沒能刺中。董卓奮力掙紮才逃脫,急喊左右的人抓住並殺死伍孚,還破口大罵他:“你這個賊子要造反不成!”伍孚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不能在街市上將你這個奸賊五馬分屍,以謝天下!”話未說完,倒地而死。
這期間,司徒王允與呂布及仆射士孫瑞正密謀除掉董卓。有人在一塊布上寫個“呂”字,背著行走於市,一邊走一邊唱道:“這是布啊!這是布啊!”有密探將此事報告董卓,董卓不警覺,不知道“布”字指的是呂布。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獻帝大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董卓身穿朝服登車,忽然間馬受驚狂奔,車陷在泥淖中,弄得滿身是泥,又返迴家中換上衣服。他的少夫人以為不吉利,勸他不要上朝,董卓不聽,仍去上朝了。於是布兵夾道,從壁壘到宮殿,左邊是步兵,右邊是騎兵,裏三層外三層,令呂布等護衛前後。這之前,王允與士孫瑞將此事密奏皇上,皇上讓士孫瑞起草詔書交給呂布,令騎都尉李肅與呂布率同心同德的勇士十餘人,穿上衛士的衣服在北掖門內等待董卓來。董卓剛到,馬驚嚇得不行,像是怕什麽東西要掉頭迴走。呂布勸董卓往前走,於是就進了北掖門。這時李肅從人群裏竄出來,用戟刺殺董卓,董卓衣服裏邊穿著鎧甲,隻傷了胳膊掉下車去,左右環顧,沒好氣地大叫道:“呂布在哪兒?”呂布道:“奉禦旨討伐賊臣。”董卓大罵說:“你這個狗娘養的,竟敢如此放肆!”呂布應聲持矛刺殺董卓,揮刀砍死了他。主簿田儀和董卓的奴仆上前撲屍。呂布又殺死他們。這時,全軍上下皆唿萬歲,黎民百姓在路上載歌載舞。長安城中仕女賣掉珠玉衣飾買酒肉相慶賀的,滿街都是。
董卓死後,朝廷派皇甫嵩攻打留守在郡塢的董卓的弟弟董旻,殺了董氏兄弟的母親、妻子和男女老少,滿門抄斬,又把董卓的屍首擺在大街上示眾。那時天氣剛轉熱,董卓一向很胖,肥油流了一地,看守屍體的官吏點火放在董卓的肚臍眼裏,像點燈一樣,照亮遠近,如此著了一整天。袁紹的門生又把董氏的屍體收攏在一起,燒成灰揚在道上。塢堡中藏有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綾羅綢緞、奇珍異寶堆如小山。
心狠手辣的趙高
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登上了皇帝之位,史稱秦二世。二世皇帝荒淫殘暴,窮奢極欲,比他老爸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天,二世待膩味了,召趙高進宮來商量點事。他問趙高:“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好像六匹駿馬拉著車子,撒歡兒地跑過門縫似的,轉瞬即逝,太沒意思了。如今,我已君臨天下,天老大我老二,別的都不在乎,隻想隨心所欲,盡情享受,長保天下,極盡天年。你有何高見?請慢慢道來。”趙高聞聽此言,正求之不得,借機以售其奸:“陛下說的都是大實話。這是英明的君主所願意實行的,昏聵的君主所嚴令禁止的。臣今掏出肺腑之言,甘冒殺身之禍,希望陛下留心聽著點。昔日沙丘廢嫡立庶之謀,諸公子及各位大臣都對此心存疑慮,諸公子都是陛下的親兄弟,大臣又是先帝安排的。如今陛下即位不久,這幫人都口服心不服,怕是要變為禍亂。蒙恬雖然死了,但他弟弟蒙毅率兵在外,是個很大的威脅。我每天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就怕不能壽終正寢。陛下又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您的快樂呢?”
二世一聽,有點懵了,趕緊問道:“那怎麽辦才行呢?”趙高說:“依我之見,應該製定嚴刑峻法,實行有罪者連坐,以至於滿門抄斬,借此消滅大臣而疏遠骨肉;另一方麵,要極力使窮人富起來、卑賤的人顯貴起來。把先帝那些元老大臣斬盡殺絕,重新安置提拔陛下親信的人而親近他們。這樣打擊一大批,抬舉一大批,新人沾光得了好處,必然感恩戴德,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盡情享樂了。”
胡亥對趙高的這套辦法十分欣賞,完全讚同,便著手製定更加嚴苛的法律。於是對群臣及諸公子羅織罪名,然後交由趙高審訊定罪。先殺了趙高最痛恨的蒙毅等文臣武將,接著把十二個公子拉到鹹陽街市上梟首示眾,十個公主在杜郵(今陝西鹹陽市東)被五馬分屍,其狀慘不忍睹。財產沒收充公,被株連者不計其數。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內宮,將閭仰天長歎,大唿冤枉,兄弟三人皆流淚痛哭,拔劍自殺。公子高想逃走,又怕株連三族,隻好上書二世,要求為秦始皇陪葬。胡亥見奏書大悅,召趙高讓他看,並說:“要求得還挺急呢。”趙高得意地說:“人臣憂慮如何死法尚且來不及,哪有閑工夫謀劃政變的事呢!”胡亥準許公子高的請求,賜錢十萬將公子高葬在驪山腳下秦始皇陵墓,這算是格外開恩了。
朝廷大臣和公室諸子已被打殺殆盡,下一個該輪到誰了呢?請往下看——
趙高害死李斯後,取而代之當了丞相。秦二世把國家大事全都交給趙高全權處理。趙高的貪心並未因此而滿足,他想挑起天下大亂,於亂中奪取最高政權。他唯恐群臣不服,想先試探一下。一天,趙高牽來一頭鹿進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搞錯了吧?這分明是一頭鹿,怎麽說是馬呢?”趙高就挨個問左右的大臣,有的緘口不言,有的說是馬以逢迎趙高。而說鹿的人就倒黴了,趙高在暗中將他們逐一殺戮。過後,群臣都懼怕趙高,再也不敢不順著他說了。
趙高曾多次在二世麵前下保證:“關中的盜賊成不了大氣候。”說此話時,項羽俘虜了秦將王離,攻下钜鹿向前進兵,章邯等秦軍步步退卻,上書請發救兵,燕、趙、齊、楚、韓、魏皆自立為王,自函穀關以東,大多背叛秦朝以響應諸侯,諸侯部率領民眾轉向項羽。沛公劉邦率數萬人攻破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派人與趙高私下聯絡,趙高怕二世動怒,危及自家性命,便推說有病,不再朝見。
在此之前,二世夢見白虎撕咬他的左驂馬,心中怏怏不樂,找人占夢。占卜人說:“這是涇水在作祟。”二世在望夷宮齋戒,想要祭祀徑水,同時派人以盜賊事責備趙高。趙高慌了神,便私下裏與他的女婿鹹陽令閻樂、弟弟趙成謀劃,打算廢掉二世,擁立公子嬰。趙高讓郎中令為內應,詐稱望夷宮裏有賊,令閻樂率吏卒千餘人到望夷宮門前,將守衛宮門的衛令仆射五花大綁,說:“有賊人進入裏麵,為什麽視而不見?”衛令辯解說:“四周都有兵牢把守,賊人怎敢闖宮?”閻樂不容分說殺了衛令,帶兵進入,一陣亂射,郎官、宦官驚慌失措,有的逃跑,有的格鬥,格鬥的喪了命,死了好幾十人。閻樂與趙高的弟弟郎中令趙成同時進入宮中,指揮兵車向皇上的帷幄射箭。二世大怒,召喚左右的侍從,卻都嚇得屁滾尿流,不敢上前格鬥。隻有一個宦官待在身邊不敢離去。二世對他說:“你為何不早告訴我,以至於到了這種地步!”宦官說:“臣不敢說,所以才能保全性命。若讓臣早說,早就被殺死了,怎能活到今天?”閻樂走近二世跟前,曆數他的罪狀說:“足下驕橫恣縱,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叛足下,足下你自己想個辦法吧。”二世尚存一線希望說:“能見丞相一麵嗎?”閻樂說:“別淨想好事啦。”二世退一步說:“我情願去做個郡王。”閻樂不答應。二世又說:“願為萬戶侯。”閻樂還是不答應。二世又說:“願與妻子去當一般老百姓。”閻樂說:“臣奉丞相之命,為天下人除掉你,你說得再多,我也不敢上報。”於是,閻樂揮兵上前,二世被迫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