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棺尚待論定
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初旬我與宗吾在青木關相會,一直到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他不幸逝世為止,中間的一段生活,我已把它寫入《厚黑教主別傳》那篇文章中了,此處不再贅及。我今隻將遺漏的地方補述一二,以作本傳的結束。
記得我們第一次相會的時候,他對於抗建大業,具著充分的“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念,把他若幹年的消沉歲月又鼓舞煥發起來。他自己竟然忘卻了年邁體弱及其他種種條件,曾對我說:“我此次外出,暫時不擬返裏,打算自費到美國去,宣傳我們的‘中國主義’,讓彼邦人士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立國的精神,或者借此喚起他們的同情,來幫助我們這次神聖的抗戰,也算盡了所謂國民外交的一分子的責任,你以為如何?”我當時不便打斷他的興致,隻好漫然應之。其實他當時的壯誌是為愛國的熱情所激,完全不顧事實的話。第一,他僅是小康之家,怎能擔負起遊美的用費?第二,政府正在討厭他妄言惑眾,一再禁止他的著作流行,又怎能發給他出國護照?第三,他不通英語,他的經濟條件未必即能攜帶翻譯,究竟憑著什麽去作宣傳或講學?但是他一切不管,他迭二連三地征求我的意見,後來我用委婉的言辭,才把他的意念暫時打消了。
我知道他在重慶時曾和吳稚暉先生數度來往,並曾討論過“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的問題。從兩位老人來往的信件中,他們似乎已深深地默契了。他也曾與幾個重慶區的大學教授攀談過學術問題,但彼此似乎有些隔膜。此中的原因:是大學教授的學問多半是從書卷中來的;而他的一套理論則是憑著想象所及而別有發現的。人家的學問多半是有師承家法的;而他的學說可說是本店自造的。因此,他僅可稱之為思想家,不得稱之為學術家或是學者。思想家所見到的,有時為稍後的學者所證成,有時亦為稍後的學者所推翻。思想家與學者,往往不是同時代的人物。無怪乎他與一般教授攀談,他盡管言之諄諄,而聽者就未必不茫然了。
由於這種情形,所以他到重慶約有半年之後,就漸漸地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寂寞、冷落、孤獨。忽然他感到自己的學力不夠,讀書太少,不能與當代學者並駕齊驅。他這種自卑的情意往往流露在他致我的書信中。當時有人見到他這樣信件的,就笑著說:“厚黑教主垮台了!”但我對他的看法,則以為這是他的進步,是他能虛心研究的美德。假若他能多活若幹年,他或者把過去大膽所假設的予以證成或推翻,而有更精深的著作出來。
他於一九四三年春季,迴到北碚來,我們又相聚了。這次我們相處的時日較多,幾乎無所不談。他還是一味地自謙,說自己讀書太少,見聞不廣,而又歎時不再來,所謂“老大徒傷悲”了!我當時對他說:“我們中國近代的讀書人,像老先生的成就已很不小了;尤其是戛戛獨造的精神,試問海內究有幾人?就憑你所提出的若幹假設,將來有人為你證成一二,也就足以不朽了。宇宙真理的發現,何必由老先生一身獨擔呢?”他聽了這話,仍是苦笑著搖搖頭,歎息不已。
有一次,我問他:“你對於政治、文化、學術有什麽究極的看法嗎?”他說:“我在《社會問題之商榷》一書中,最末的一章差不多可以答複這個問題,雖然是十年前的一種見解,但直到如今,我的看法還是依然如故。這莫非是我不能進步的表現嗎?哈哈哈!”
好了,現在我把那一章撮錄於下,以作他自己思想的總介紹吧:
現在世界上紛紛擾擾,衝突不已,我窮原竟委地考察,實在由於互相反對的學說生出來的。孟子之性善說,荀子之性惡說,是互相反對的;宗教家之利人主義,進化論派之利己主義,是互相反對的;凡此種種互相反對之學說,均流行於同一社會之中,從未折中一是,思想上既不一致,行為上當然不能一致,衝突之事,就在所不免了。真理隻有一個,猶如大山一般,東西南北看去,形狀不同,遊山者各見山之一部分,所說山之形狀,就各不相同了。我們研究事理,如果尋出了本源,任是互相反對之說,都可調和為一。性善與性惡,可以調和為一;利人與利己,可以調和為一。……著者把所有互相反對的學說,加以研究,覺得無不可以調和,茲舉兩例於下:
甲。有人說:“人的意誌為物質所支配。”又有人說:“物質為人的意誌所支配。”這兩說是可以調和為一的。茲用比喻來說明:假如我們租佃了一座房子,遷移進去,某處做臥房,某處做廚房,某處做會客室,器具如何陳設,字畫如何懸掛,一一要審度屋宇之形勢而為之。我們的思想,受了屋宇之支配,即是意誌受了物質之支配;但是我們如果嫌屋宇不好,也可以把它另行改造,屋宇就受我們的支配,即是物質受意誌的支配。歐洲機器發明而後,工業大興,人民的生活情形,隨之而變,固然是物質支配了人的意誌;但機器是人類發明的,發明家費盡腦力,機器才能出現,工業才能發達,這又是人的意誌支配了物質。這種說法,與“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是一樣的。單看一麵,未嚐說不下去,但必須兩麵合攏來,理論方才圓滿,有了物理、數學等科,才能產出牛頓;有了牛頓,物理、數學等科,又生變化。有了鹹、同的時局,才造出曾、左諸人;有了曾、左諸人,又造出一個時局。就如雞生蛋,蛋生雞一般,表麵看去,是輾轉相生,其實是前進不已的,後之蛋非前之蛋,後之雞非前之雞,物質支配人的意誌,人的意誌又支配物質,英雄造時勢,時勢又造英雄,而世界就日益進化了。倘若在進化曆程中,割取半截以立論,任你引出若幹證據,終是一偏之見。我們細加考究,即知雞與蛋原是一個東西,心與物也是一個東西,雞之外無蛋,蛋之外無雞,心之外無物,物之外無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乙。古人說:“非知之艱,行之為艱。”孫中山說:“知難行易。”這兩說也可以合而為一的。古人因為世人隻知坐而研究,不去實行,就對他說道:知是很容易的,行是很艱難的,你們總是重趨實行就是了。孫中山研究出來的學理,黨人不肯實行,就對他們說道:知是很艱難的,行是很容易的,我已經把艱難的工作做了,你們趕快實行就是了。古人和孫中山,都是注重在實行,意思是一樣的,並無衝突。“非知之艱,行之維艱”二語,出在《尚書》,是傅說對武丁所說的。傅說原是勉勵武丁實行,並沒有說事情難了叫武丁莫行。原書俱在,可以複按。我們從此著想,就可以把傅說“知易行難”之說,和孫中山知難行易之說,調和為一。至於“難易”二字,乃是兩相比較的形容詞,與長短大小等字相類,行文說話時,往往用這類比較字眼,抑揚高下,以助文氣或語氣,於實際的道理上,並無何種關係。我們如果不明此理,認真在“知行”二字上,搜尋難易,要批評傅說和孫中山的是非,這就像聽見三歲小兒說我們的身又長又大,巨無霸(東漢時的巨人)說我們的身體又短又小,我們就疑惑起來。究竟我們的身體,是長是短,是大是小,聚些人來研究,以定三歲小兒和巨無霸之是非,這就未免太無謂了。宇宙之內,隻要有二物可以作比較,就可生出長短大小之差;隻要有二事可以作比較,即可生出易難之差。比較的事物,可以隨意取舍,無有一定,因之長短大小難易之分,也無有一定。天下事,無所謂難,無所謂易:尋件難事,與之比較,就成易事;尋件易事,與之比較,就成難事。發明輪船火車的人,費了無限心力,方才成功,發明之後,技師照樣製造,是很容易的,這是“知難行易”。初入工廠的學生,技師把製造輪船、火車的方法傳授他,學生聽了,心中很了然,做起來卻很艱難,這是“知易行難”。這類說法,都是從比較上生出來的。拿發明家和技師比較,則發明家難而技師易;拿技師和學生比較,則技師易而學生難。同是“知”字,孫中山是指發明家發現真理而言,傅說是指學生聽講時心中了解而言。同是“行”字,孫中山是指技師的工作而言,傅說是指學生的工作而言,我們試取孫文學說讀之,他舉出的證據,是飲食作文用錢等十事,修理水管一事,與夫他自己革命的事實,凡此種種,都是屬乎發明方麵的事。我們從這個地方研究,就可把孫中山和傅說的異同尋出來。孫中山拿發明家之“知”,和技師之“行”比較,故說“知難行易”;傅說拿講堂上聽講之“知”,和手工場中實地工作之“行”比較,故說“知易行難”。孫中山是革命界的先知先覺,他訓誡黨員,是發明家時技師說話,故說“知難行易”;傅說身居師保之位,他訓誡武丁,是技師對學生說話,故說“知易行難”。二說俱是勉人實行的。故知易行難和知難行易,可以調和為一。世間的事,可分兩種,有知難行易者,有知易行難者,合二者而言之,理論就圓滿了。
著者把性善性惡,利人利己,唯心唯物,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種種互相反對之學說,加以研究之後,乃下一結論曰:“無論古今中外,凡有互相反對之二說,雙方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經過長時間之爭辯,仍對峙不下者,此二說一定可以並存,一定是各得真理之一半。我們把兩說合而為一,理論就圓滿了。”
宇宙事物,原是滋生不已的,由最初之一個,滋生出無數個,越滋生,越紛繁。自其相同之點觀之,無在其不同;自其相異之點觀之,無在其不異。古今講學的人,盡管分門別戶,互相排斥,其實越講越相合。即如宋儒排斥佛學,他們的學說中,摻得有禪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孟子排斥告子,王陽明是崇拜孟子之人,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其語又絕類告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因為宇宙真理,同出一源,隻要能夠探求,就會同歸於一。猶如山中生出草草木木一般,從它相異之點看去,草與木不同,此木與彼木不同。同是一木,發生出來的千花萬葉,用顯微鏡看之,無一朵相同之花,無一片相同之葉,可說是不同至極了。我們倘能會觀其通,從它相同之點看去,則花花相同,葉葉相同,花與葉相同,此木與彼木相同,木與草相同。再進之,草木和禽獸相同。精而察之,草木禽獸,泥土沙石,由分子,而原子,而電子,也就無所謂不同了。我們明白此理,即知世間種種爭端,無不可以調和的。有人問我道:你說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請問各種學說,由同而異,又由異而同,是屬乎力學公例之哪一種?我說: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同出一源之水,可分為數支,來源不同之水,可匯為一流,千派萬別,無不同歸於海。任它如何變化,卻無一不是循力學公例而行。宇宙事物,凡是可以用水來作比喻的,都可說是與力學公例符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國人研完學問,往往能見其全體,而不能見其細微,古聖賢一開口即是天地萬物,總括全體而言之,好像遠遠望見一山,於山之全體是看見了的,隻是山中之草草木木的真相,就說得依稀恍惚了。西人分科研究,把山上之一草一木,看得非常清楚,至於山之全體,卻不十分了然。將來中西學說,終必有融合之一日,學說匯歸於一,即是思想一致,思想既趨一致,即是世界大同的動機。現在世界紛爭不已,純是學說分歧釀出來的。我們要想免除這種紛爭,其下手之方法,就在力求學說之一致。所謂一致者,不在勉強拉合,而在深索本源,隻要把它本源尋出來,就自然歸於一致了。所以我們批評各家學說,務於不同之中,尋出相同之點,應事接物,務於不調和之中,尋覓調和的方法,才不至違反進化之趨勢。不是我們強為調和,因為它根本上,原自調和的。我看現在國中之人,往往把相同的議論,故意要尋它不同之點,本來可以調和的事,偏要從不調和方麵做去,互相攻擊,互相排擠,無一事不從衝突著手,大亂紛紛,未知何日方止!
現在各黨各派,紛爭不已,除挾有成見,意氣用事者外,其他一切紛爭,實由於學說衝突醞釀出來的。要調和這種紛爭,依我想,最好是各人把各人崇拜的學說,徹底研完。又把自己所反對的學說,平心觀察。尋覓二者異同之點,果然反複推求,一定能把真正的道理搜尋出來,彼此之紛爭,立歸消滅。因為世間的真理,隻有一個,隻要研究得徹底,所得的結果,必定相同。假使有兩個人所得的結果不同,其中必有一人研究不徹底,或是二人俱不徹底。如果徹底了,斷無結果不同之理,大家的思想,既趨於一致,自然就沒有紛爭了。
在我個人的主張,可把各種主義,公開研究,聽人盡量地懷疑和批評,然後才把真理研究得出來,全國思想才能統一。有人駁我道:現在是訓政時期,如果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聽人懷疑批評,則是對於孫中山失了信仰,即是失去全國重心,中國怎能立國?我說:理論和事實,本可分開的,懷疑批評,乃是理論上之事,未即措之實行。現在全國隸屬於“三民主義”之下,政治上一切設施,當然照著孫中山的辦法做去,不能任意變更。至於學理上之討論,盡可聽人自由。到了討論終結,全國人都認為孫中山主義不適宜,一致請求變更,我們又何不可變更之有?未達到全國人請求變更的時候,當然遵循孫中山主義進行,如有違反“三民主義”,做政治上之行動者,當然嚴予製裁。據我的觀察,現在各種主義,如不由於公開研究之一途,思想之紛亂,是無有窮期的,因國內之爭端,和人民所受之痛苦,也就無有底止了。……世間虛偽的學說,才怕人懷疑和批評。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說:“不信吾教,請試吾刀!”注《太上感應篇》的人說:“有人毀謗此書,定遭冥譴。”因為這兩種書所說的道理,經不得研究,生怕人懷疑和批評,無可奈何,才出於威嚇之一途。至於牛頓和愛因斯坦諸人的學說則不然,任人懷疑,任人批評,信從與否,聽人自便,結果反無人不信,無人不從。其所以然之理,也就可以深思了。世間的道理,愈懷疑則研究愈深,愈批評則真理愈出。孫中山的學說,是不怕人懷疑的,是不怕人批評的,經一番攻擊,增一番鮮明。我們尊崇孫中山,當以事牛頓和愛因斯坦之禮事之;不當以事關聖帝君和太上老君之禮事之。如果說他的學說,不許人懷疑,不許人批評,無異於說《三民主義》一書,所含的真理,與《覺世真經》和《太上感應篇》相等,名為尊崇孫中山,實則汙蔑孫中山了。
主義是相對的,不是絕時的。有了三民主義,就有非三民主義。各種主義,紛然並立,仿佛世界各國紛然並立一樣。有了國界,此國與彼國,即起爭端。有了主義,此黨與彼黨,即起爭端。世人隻知愛國主義是狹小的,殊不知崇奉一種主義,也是狹小的。將來世界各國,終必混合為一而後止;各種主義,也是融合為一而後止。無所謂國,無所謂主義,國界與主義,同歸消滅,這就是大同世界了。作者主張聯合世界弱小民族,攻打列強,可說是順著大同軌道走的。主張各種主義,公開研究,也可說是順著大同走的。
至於學術思想,我是絕時主張獨立自由的,這已可從我上麵的話看出來。中國政治界的君主,和學術界的聖人,所走的軌道是一樣的。春秋戰國時,列國紛爭不已,後來產生了皇帝,列強就消滅了。同時諸子百家也紛爭不已,後來推孔子為聖人,諸子百家也就消滅了。皇帝任下一道命令,人民都要服從,如不服從,就是大逆不道,聖人任發一種議論,學者都要信從,如不信從,也是大逆不道。皇帝在朝廷上盤踞起,聖人在各人心坎上盤踞起。皇帝蹂躪民意,聖人蹂躪思想。中間有點區別者,皇帝的專橫,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應由皇帝負責。聖人的專橫,是後人借孔子招牌做出來的,孔子不能負責。後來皇帝之威權剝奪了,英、法、德、俄、美、日諸國就闖進來,執行皇帝的任務,成了變相的皇帝,一般人就以事皇帝之禮事之。同時孔子之威權也剝奪了,盧梭、達爾文、杜威、羅素諸人闖進來,執行孔子任務,成了變形的孔子,一般人就以事孔子之禮事之。大清皇帝倒了過後,把一個大皇帝之權,剖為無數小塊,分給國中赫赫有權的軍人,成為許多小皇帝。至聖孔子倒了過後,把一個大聖人之權,剖為無數小塊,分給國中赫赫有名的學者,成了許多小聖人。軍閥蹂躪民意,學閥蹂躪思想。軍閥背後,有外國的帝國主義;學閥背後,有外國的哲學家。小皇帝之命令,是絕對威嚴,不許違抗,如有人違抗了,他就要把你重懲。小聖人之議論,自認為絕對之是,不許人匡補,不許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如果有人懷疑了,他就在報章雜誌上,把你痛罵。政治界一切現象,與學術界完全相同。這種現象,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大皇帝大聖人專權時期,這是過去的事;第二個時期,是小皇帝小聖人專權時期,這是現在的事;將來到了第三個時期,才是普通人民和普通學者,自由發表意見的時期。我嚐說:君主之命該革,聖人之命尤其該革;民族該獨立,思想更該獨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篇大議論,便是這一顆思想界的彗星所放射的光芒。可惜這光芒,慢慢地暗淡了,慢慢地消滅了!如果這彗星是有周期性的,也許經過若幹時日,還有重光的時候。如今這位不厚不黑的厚黑教主,是與世長辭了;但是他彗星般的思想,於人事物理諸方麵,未必無啟示的作用吧!曆史學家常說的話:“蓋棺即可論定。”我對於這位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則以為“蓋棺尚待論定”。
宗吾先生死後的次日,成都各報即用“厚黑教主”的稱謂,刊布他逝世的專電。再過若幹日,自流井各界人士為先生開追悼會,收到的挽聯,亦多從“厚黑教主”立論。不料他生前用以自嘲嘲人的戲詞,竟成為他身後的諡號了。今錄當時的挽聯數事,以殿本傳:
教主歸冥府,繼續闡揚厚黑,使一般孤魂野鬼,早得升官發財門徑;
先生辭凡塵,不再諷刺社會,讓那些汙吏劣紳,做出狼心狗肺事情!
——汪瑞如
寓諷刺於厚黑,仙佛心腸,與五千言後先輝映;
致精力乎著述,賢哲品學,擬念四史今古齊名。
——李堅白
品賢豪常作翻案,抒思想好作奇談,孤憤蘊胸中,縱有雌黃原戲謔;
算年齡遜我二籌,論學問加我一等,修文歸地下,莫將厚黑舞幽冥。
——楊仔耘
定具一片鐵石心,問君獨尊何存?試看他黑氣彌天,至死應遺蜀猷憾;
縱有千層樺皮臉,見我無常倏到,也隻得厚顏入地,招魂為讀怕婆經。
——李小亭
公著述等身,憤薄俗少完人,厚黑一篇,指佞發奸揮鐵筆;
我漸為半子,念賢郎皆早世,嫠孤滿目,臨喪迸淚灑金風。
——楊履冰
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初旬我與宗吾在青木關相會,一直到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他不幸逝世為止,中間的一段生活,我已把它寫入《厚黑教主別傳》那篇文章中了,此處不再贅及。我今隻將遺漏的地方補述一二,以作本傳的結束。
記得我們第一次相會的時候,他對於抗建大業,具著充分的“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念,把他若幹年的消沉歲月又鼓舞煥發起來。他自己竟然忘卻了年邁體弱及其他種種條件,曾對我說:“我此次外出,暫時不擬返裏,打算自費到美國去,宣傳我們的‘中國主義’,讓彼邦人士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立國的精神,或者借此喚起他們的同情,來幫助我們這次神聖的抗戰,也算盡了所謂國民外交的一分子的責任,你以為如何?”我當時不便打斷他的興致,隻好漫然應之。其實他當時的壯誌是為愛國的熱情所激,完全不顧事實的話。第一,他僅是小康之家,怎能擔負起遊美的用費?第二,政府正在討厭他妄言惑眾,一再禁止他的著作流行,又怎能發給他出國護照?第三,他不通英語,他的經濟條件未必即能攜帶翻譯,究竟憑著什麽去作宣傳或講學?但是他一切不管,他迭二連三地征求我的意見,後來我用委婉的言辭,才把他的意念暫時打消了。
我知道他在重慶時曾和吳稚暉先生數度來往,並曾討論過“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的問題。從兩位老人來往的信件中,他們似乎已深深地默契了。他也曾與幾個重慶區的大學教授攀談過學術問題,但彼此似乎有些隔膜。此中的原因:是大學教授的學問多半是從書卷中來的;而他的一套理論則是憑著想象所及而別有發現的。人家的學問多半是有師承家法的;而他的學說可說是本店自造的。因此,他僅可稱之為思想家,不得稱之為學術家或是學者。思想家所見到的,有時為稍後的學者所證成,有時亦為稍後的學者所推翻。思想家與學者,往往不是同時代的人物。無怪乎他與一般教授攀談,他盡管言之諄諄,而聽者就未必不茫然了。
由於這種情形,所以他到重慶約有半年之後,就漸漸地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寂寞、冷落、孤獨。忽然他感到自己的學力不夠,讀書太少,不能與當代學者並駕齊驅。他這種自卑的情意往往流露在他致我的書信中。當時有人見到他這樣信件的,就笑著說:“厚黑教主垮台了!”但我對他的看法,則以為這是他的進步,是他能虛心研究的美德。假若他能多活若幹年,他或者把過去大膽所假設的予以證成或推翻,而有更精深的著作出來。
他於一九四三年春季,迴到北碚來,我們又相聚了。這次我們相處的時日較多,幾乎無所不談。他還是一味地自謙,說自己讀書太少,見聞不廣,而又歎時不再來,所謂“老大徒傷悲”了!我當時對他說:“我們中國近代的讀書人,像老先生的成就已很不小了;尤其是戛戛獨造的精神,試問海內究有幾人?就憑你所提出的若幹假設,將來有人為你證成一二,也就足以不朽了。宇宙真理的發現,何必由老先生一身獨擔呢?”他聽了這話,仍是苦笑著搖搖頭,歎息不已。
有一次,我問他:“你對於政治、文化、學術有什麽究極的看法嗎?”他說:“我在《社會問題之商榷》一書中,最末的一章差不多可以答複這個問題,雖然是十年前的一種見解,但直到如今,我的看法還是依然如故。這莫非是我不能進步的表現嗎?哈哈哈!”
好了,現在我把那一章撮錄於下,以作他自己思想的總介紹吧:
現在世界上紛紛擾擾,衝突不已,我窮原竟委地考察,實在由於互相反對的學說生出來的。孟子之性善說,荀子之性惡說,是互相反對的;宗教家之利人主義,進化論派之利己主義,是互相反對的;凡此種種互相反對之學說,均流行於同一社會之中,從未折中一是,思想上既不一致,行為上當然不能一致,衝突之事,就在所不免了。真理隻有一個,猶如大山一般,東西南北看去,形狀不同,遊山者各見山之一部分,所說山之形狀,就各不相同了。我們研究事理,如果尋出了本源,任是互相反對之說,都可調和為一。性善與性惡,可以調和為一;利人與利己,可以調和為一。……著者把所有互相反對的學說,加以研究,覺得無不可以調和,茲舉兩例於下:
甲。有人說:“人的意誌為物質所支配。”又有人說:“物質為人的意誌所支配。”這兩說是可以調和為一的。茲用比喻來說明:假如我們租佃了一座房子,遷移進去,某處做臥房,某處做廚房,某處做會客室,器具如何陳設,字畫如何懸掛,一一要審度屋宇之形勢而為之。我們的思想,受了屋宇之支配,即是意誌受了物質之支配;但是我們如果嫌屋宇不好,也可以把它另行改造,屋宇就受我們的支配,即是物質受意誌的支配。歐洲機器發明而後,工業大興,人民的生活情形,隨之而變,固然是物質支配了人的意誌;但機器是人類發明的,發明家費盡腦力,機器才能出現,工業才能發達,這又是人的意誌支配了物質。這種說法,與“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是一樣的。單看一麵,未嚐說不下去,但必須兩麵合攏來,理論方才圓滿,有了物理、數學等科,才能產出牛頓;有了牛頓,物理、數學等科,又生變化。有了鹹、同的時局,才造出曾、左諸人;有了曾、左諸人,又造出一個時局。就如雞生蛋,蛋生雞一般,表麵看去,是輾轉相生,其實是前進不已的,後之蛋非前之蛋,後之雞非前之雞,物質支配人的意誌,人的意誌又支配物質,英雄造時勢,時勢又造英雄,而世界就日益進化了。倘若在進化曆程中,割取半截以立論,任你引出若幹證據,終是一偏之見。我們細加考究,即知雞與蛋原是一個東西,心與物也是一個東西,雞之外無蛋,蛋之外無雞,心之外無物,物之外無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乙。古人說:“非知之艱,行之為艱。”孫中山說:“知難行易。”這兩說也可以合而為一的。古人因為世人隻知坐而研究,不去實行,就對他說道:知是很容易的,行是很艱難的,你們總是重趨實行就是了。孫中山研究出來的學理,黨人不肯實行,就對他們說道:知是很艱難的,行是很容易的,我已經把艱難的工作做了,你們趕快實行就是了。古人和孫中山,都是注重在實行,意思是一樣的,並無衝突。“非知之艱,行之維艱”二語,出在《尚書》,是傅說對武丁所說的。傅說原是勉勵武丁實行,並沒有說事情難了叫武丁莫行。原書俱在,可以複按。我們從此著想,就可以把傅說“知易行難”之說,和孫中山知難行易之說,調和為一。至於“難易”二字,乃是兩相比較的形容詞,與長短大小等字相類,行文說話時,往往用這類比較字眼,抑揚高下,以助文氣或語氣,於實際的道理上,並無何種關係。我們如果不明此理,認真在“知行”二字上,搜尋難易,要批評傅說和孫中山的是非,這就像聽見三歲小兒說我們的身又長又大,巨無霸(東漢時的巨人)說我們的身體又短又小,我們就疑惑起來。究竟我們的身體,是長是短,是大是小,聚些人來研究,以定三歲小兒和巨無霸之是非,這就未免太無謂了。宇宙之內,隻要有二物可以作比較,就可生出長短大小之差;隻要有二事可以作比較,即可生出易難之差。比較的事物,可以隨意取舍,無有一定,因之長短大小難易之分,也無有一定。天下事,無所謂難,無所謂易:尋件難事,與之比較,就成易事;尋件易事,與之比較,就成難事。發明輪船火車的人,費了無限心力,方才成功,發明之後,技師照樣製造,是很容易的,這是“知難行易”。初入工廠的學生,技師把製造輪船、火車的方法傳授他,學生聽了,心中很了然,做起來卻很艱難,這是“知易行難”。這類說法,都是從比較上生出來的。拿發明家和技師比較,則發明家難而技師易;拿技師和學生比較,則技師易而學生難。同是“知”字,孫中山是指發明家發現真理而言,傅說是指學生聽講時心中了解而言。同是“行”字,孫中山是指技師的工作而言,傅說是指學生的工作而言,我們試取孫文學說讀之,他舉出的證據,是飲食作文用錢等十事,修理水管一事,與夫他自己革命的事實,凡此種種,都是屬乎發明方麵的事。我們從這個地方研究,就可把孫中山和傅說的異同尋出來。孫中山拿發明家之“知”,和技師之“行”比較,故說“知難行易”;傅說拿講堂上聽講之“知”,和手工場中實地工作之“行”比較,故說“知易行難”。孫中山是革命界的先知先覺,他訓誡黨員,是發明家時技師說話,故說“知難行易”;傅說身居師保之位,他訓誡武丁,是技師對學生說話,故說“知易行難”。二說俱是勉人實行的。故知易行難和知難行易,可以調和為一。世間的事,可分兩種,有知難行易者,有知易行難者,合二者而言之,理論就圓滿了。
著者把性善性惡,利人利己,唯心唯物,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種種互相反對之學說,加以研究之後,乃下一結論曰:“無論古今中外,凡有互相反對之二說,雙方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經過長時間之爭辯,仍對峙不下者,此二說一定可以並存,一定是各得真理之一半。我們把兩說合而為一,理論就圓滿了。”
宇宙事物,原是滋生不已的,由最初之一個,滋生出無數個,越滋生,越紛繁。自其相同之點觀之,無在其不同;自其相異之點觀之,無在其不異。古今講學的人,盡管分門別戶,互相排斥,其實越講越相合。即如宋儒排斥佛學,他們的學說中,摻得有禪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孟子排斥告子,王陽明是崇拜孟子之人,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其語又絕類告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因為宇宙真理,同出一源,隻要能夠探求,就會同歸於一。猶如山中生出草草木木一般,從它相異之點看去,草與木不同,此木與彼木不同。同是一木,發生出來的千花萬葉,用顯微鏡看之,無一朵相同之花,無一片相同之葉,可說是不同至極了。我們倘能會觀其通,從它相同之點看去,則花花相同,葉葉相同,花與葉相同,此木與彼木相同,木與草相同。再進之,草木和禽獸相同。精而察之,草木禽獸,泥土沙石,由分子,而原子,而電子,也就無所謂不同了。我們明白此理,即知世間種種爭端,無不可以調和的。有人問我道:你說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請問各種學說,由同而異,又由異而同,是屬乎力學公例之哪一種?我說: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同出一源之水,可分為數支,來源不同之水,可匯為一流,千派萬別,無不同歸於海。任它如何變化,卻無一不是循力學公例而行。宇宙事物,凡是可以用水來作比喻的,都可說是與力學公例符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國人研完學問,往往能見其全體,而不能見其細微,古聖賢一開口即是天地萬物,總括全體而言之,好像遠遠望見一山,於山之全體是看見了的,隻是山中之草草木木的真相,就說得依稀恍惚了。西人分科研究,把山上之一草一木,看得非常清楚,至於山之全體,卻不十分了然。將來中西學說,終必有融合之一日,學說匯歸於一,即是思想一致,思想既趨一致,即是世界大同的動機。現在世界紛爭不已,純是學說分歧釀出來的。我們要想免除這種紛爭,其下手之方法,就在力求學說之一致。所謂一致者,不在勉強拉合,而在深索本源,隻要把它本源尋出來,就自然歸於一致了。所以我們批評各家學說,務於不同之中,尋出相同之點,應事接物,務於不調和之中,尋覓調和的方法,才不至違反進化之趨勢。不是我們強為調和,因為它根本上,原自調和的。我看現在國中之人,往往把相同的議論,故意要尋它不同之點,本來可以調和的事,偏要從不調和方麵做去,互相攻擊,互相排擠,無一事不從衝突著手,大亂紛紛,未知何日方止!
現在各黨各派,紛爭不已,除挾有成見,意氣用事者外,其他一切紛爭,實由於學說衝突醞釀出來的。要調和這種紛爭,依我想,最好是各人把各人崇拜的學說,徹底研完。又把自己所反對的學說,平心觀察。尋覓二者異同之點,果然反複推求,一定能把真正的道理搜尋出來,彼此之紛爭,立歸消滅。因為世間的真理,隻有一個,隻要研究得徹底,所得的結果,必定相同。假使有兩個人所得的結果不同,其中必有一人研究不徹底,或是二人俱不徹底。如果徹底了,斷無結果不同之理,大家的思想,既趨於一致,自然就沒有紛爭了。
在我個人的主張,可把各種主義,公開研究,聽人盡量地懷疑和批評,然後才把真理研究得出來,全國思想才能統一。有人駁我道:現在是訓政時期,如果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聽人懷疑批評,則是對於孫中山失了信仰,即是失去全國重心,中國怎能立國?我說:理論和事實,本可分開的,懷疑批評,乃是理論上之事,未即措之實行。現在全國隸屬於“三民主義”之下,政治上一切設施,當然照著孫中山的辦法做去,不能任意變更。至於學理上之討論,盡可聽人自由。到了討論終結,全國人都認為孫中山主義不適宜,一致請求變更,我們又何不可變更之有?未達到全國人請求變更的時候,當然遵循孫中山主義進行,如有違反“三民主義”,做政治上之行動者,當然嚴予製裁。據我的觀察,現在各種主義,如不由於公開研究之一途,思想之紛亂,是無有窮期的,因國內之爭端,和人民所受之痛苦,也就無有底止了。……世間虛偽的學說,才怕人懷疑和批評。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說:“不信吾教,請試吾刀!”注《太上感應篇》的人說:“有人毀謗此書,定遭冥譴。”因為這兩種書所說的道理,經不得研究,生怕人懷疑和批評,無可奈何,才出於威嚇之一途。至於牛頓和愛因斯坦諸人的學說則不然,任人懷疑,任人批評,信從與否,聽人自便,結果反無人不信,無人不從。其所以然之理,也就可以深思了。世間的道理,愈懷疑則研究愈深,愈批評則真理愈出。孫中山的學說,是不怕人懷疑的,是不怕人批評的,經一番攻擊,增一番鮮明。我們尊崇孫中山,當以事牛頓和愛因斯坦之禮事之;不當以事關聖帝君和太上老君之禮事之。如果說他的學說,不許人懷疑,不許人批評,無異於說《三民主義》一書,所含的真理,與《覺世真經》和《太上感應篇》相等,名為尊崇孫中山,實則汙蔑孫中山了。
主義是相對的,不是絕時的。有了三民主義,就有非三民主義。各種主義,紛然並立,仿佛世界各國紛然並立一樣。有了國界,此國與彼國,即起爭端。有了主義,此黨與彼黨,即起爭端。世人隻知愛國主義是狹小的,殊不知崇奉一種主義,也是狹小的。將來世界各國,終必混合為一而後止;各種主義,也是融合為一而後止。無所謂國,無所謂主義,國界與主義,同歸消滅,這就是大同世界了。作者主張聯合世界弱小民族,攻打列強,可說是順著大同軌道走的。主張各種主義,公開研究,也可說是順著大同走的。
至於學術思想,我是絕時主張獨立自由的,這已可從我上麵的話看出來。中國政治界的君主,和學術界的聖人,所走的軌道是一樣的。春秋戰國時,列國紛爭不已,後來產生了皇帝,列強就消滅了。同時諸子百家也紛爭不已,後來推孔子為聖人,諸子百家也就消滅了。皇帝任下一道命令,人民都要服從,如不服從,就是大逆不道,聖人任發一種議論,學者都要信從,如不信從,也是大逆不道。皇帝在朝廷上盤踞起,聖人在各人心坎上盤踞起。皇帝蹂躪民意,聖人蹂躪思想。中間有點區別者,皇帝的專橫,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應由皇帝負責。聖人的專橫,是後人借孔子招牌做出來的,孔子不能負責。後來皇帝之威權剝奪了,英、法、德、俄、美、日諸國就闖進來,執行皇帝的任務,成了變相的皇帝,一般人就以事皇帝之禮事之。同時孔子之威權也剝奪了,盧梭、達爾文、杜威、羅素諸人闖進來,執行孔子任務,成了變形的孔子,一般人就以事孔子之禮事之。大清皇帝倒了過後,把一個大皇帝之權,剖為無數小塊,分給國中赫赫有權的軍人,成為許多小皇帝。至聖孔子倒了過後,把一個大聖人之權,剖為無數小塊,分給國中赫赫有名的學者,成了許多小聖人。軍閥蹂躪民意,學閥蹂躪思想。軍閥背後,有外國的帝國主義;學閥背後,有外國的哲學家。小皇帝之命令,是絕對威嚴,不許違抗,如有人違抗了,他就要把你重懲。小聖人之議論,自認為絕對之是,不許人匡補,不許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如果有人懷疑了,他就在報章雜誌上,把你痛罵。政治界一切現象,與學術界完全相同。這種現象,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大皇帝大聖人專權時期,這是過去的事;第二個時期,是小皇帝小聖人專權時期,這是現在的事;將來到了第三個時期,才是普通人民和普通學者,自由發表意見的時期。我嚐說:君主之命該革,聖人之命尤其該革;民族該獨立,思想更該獨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篇大議論,便是這一顆思想界的彗星所放射的光芒。可惜這光芒,慢慢地暗淡了,慢慢地消滅了!如果這彗星是有周期性的,也許經過若幹時日,還有重光的時候。如今這位不厚不黑的厚黑教主,是與世長辭了;但是他彗星般的思想,於人事物理諸方麵,未必無啟示的作用吧!曆史學家常說的話:“蓋棺即可論定。”我對於這位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則以為“蓋棺尚待論定”。
宗吾先生死後的次日,成都各報即用“厚黑教主”的稱謂,刊布他逝世的專電。再過若幹日,自流井各界人士為先生開追悼會,收到的挽聯,亦多從“厚黑教主”立論。不料他生前用以自嘲嘲人的戲詞,竟成為他身後的諡號了。今錄當時的挽聯數事,以殿本傳:
教主歸冥府,繼續闡揚厚黑,使一般孤魂野鬼,早得升官發財門徑;
先生辭凡塵,不再諷刺社會,讓那些汙吏劣紳,做出狼心狗肺事情!
——汪瑞如
寓諷刺於厚黑,仙佛心腸,與五千言後先輝映;
致精力乎著述,賢哲品學,擬念四史今古齊名。
——李堅白
品賢豪常作翻案,抒思想好作奇談,孤憤蘊胸中,縱有雌黃原戲謔;
算年齡遜我二籌,論學問加我一等,修文歸地下,莫將厚黑舞幽冥。
——楊仔耘
定具一片鐵石心,問君獨尊何存?試看他黑氣彌天,至死應遺蜀猷憾;
縱有千層樺皮臉,見我無常倏到,也隻得厚顏入地,招魂為讀怕婆經。
——李小亭
公著述等身,憤薄俗少完人,厚黑一篇,指佞發奸揮鐵筆;
我漸為半子,念賢郎皆早世,嫠孤滿目,臨喪迸淚灑金風。
——楊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