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夫子”和“老好人”
宗吾到了八歲才開始入塾讀書。這時,因為父母的勤勞操作,又加幾位哥哥的幫助,家道已漸見寬裕,故他自幼即未做過農田的工作。隻有放學歸來時,叫他抱草喂牛,牽牛飲水;種胡豆時,叫他停學在家,到田裏撒種;或有時叫他牽牛到鄰近佃戶家幫助碾碾米罷了。笨重的工作,他是沒有做過的。在他入塾以前,他已識字不少,因他父親常常把自己所喜歡的三本書拿來教他。他天資頗高,一教便會,所以到正式入塾時,他已把父親終身愛讀的三本書讀完了。
他初從一位姓陳的先生讀,陳是他家的佃戶,是個堪輿先生,他從他一直讀了四年。後從一位姓鄭的先生讀,又讀了一年。這兩位先生,除教他背書外,一無所授。後來他父親請了一位關先生來家,教他們幾弟兄讀書。這位關先生,名海洲,雖是一位未進學的童生,但學問卻不錯。教書的方法,也比陳鄭二師好得多。讀了兩年,就開始學作八股文試帖詩了。他開始作八股,即能由破承起講,而至入手,算是成了半篇;作試帖詩,亦能作四韻;很快的時間,就可作滿篇了。他從關師二年,得的益處不少。據他後來自稱:“關師教書雖不脫村塾中陳舊的法子,但至今想來,受益之處,約有三點:(一)每日講龍文鞭影典故四個,要緊處用筆圈出,次日合起書迴講,圈出的必須背得,我因而養成記典故的習慣,看書時遇要緊處,便用筆圈出熟讀。(二)每日講《千家詩》和四書,命我把槐軒《千家詩注解》及《四書備旨》,用墨筆點句,點畢送他改正。我第一次把所點的《千家詩》送他看時,他誇獎道:你居然點對了許多,錯的很少,你父親得知,不知若何歡喜。我聽了,愈加奮勉,因而養成看書點書的習慣。到了次年,不待老師講解,就請父親為我買部《詩經備旨》來點。(三)關師借一部《鳳洲綱鑒》來看,我也拿來看,我生平最愛看史書,其發端即在於此。關師又借到一部《三國演義》,我也拿來看,反複看了幾遍,甚為得意。所以我後來發明‘厚黑學’時,便首先舉孫曹劉為證;但那是陳壽《三國誌》的材料,非演義中材料,不過最初的印象,是由於《三國演義》。”這是他深深感念於關師的。關師到了後來,有些教不了他了。有一次命一試帖詩題,中有“雪”字,他第一韻用有“同雲”二字。關師在“同”字上打了一個“x”,改作“彤”字,說道“彤雲密布,瑞雪紛紛”,是這個“彤”字。但關師所引,是出自《三國演義》上的。於是他迴道:我用的是《詩經》上“上天同雲雨雪紛紛”的“同雲”。關師聽了,默然不語。以後這類的事,常常發生。關師自覺不能勝任,因而解館;他也在那時病了,父命輟讀,是年他十四歲。
宗吾自六歲時,因受冷而得咳嗽病,經久不愈,遂成哮喘症,遇冷即發。因此身體最弱,終年不離藥罐。從關師讀時,讀幾天,嗓音即啞,醫數日,好了,一讀又啞。所以趁關師自行解館時,他的父親便命他輟讀養病了。不過到這時,他已養成自己看書的習慣了,雖是在養病時期,但手中卻不離書本,不惟白天看書,夜間也看書。每夜,父親在堂屋裏同家人聚談,他便把神龕上的清油燈,取下來放在桌上看書,有時或倚著神龕閱覽。他那時的看書,不是想求上進,也不是為讀書明理,隻覺得手中有書,心中才舒服,成了一種嗜好的樣子。所看的書,也不加選擇,無論是聖經賢傳,或是鄙俗不堪的唱本小說,他都一律看待,都看得津津有味,不肯放手。他父親對於他的看書,完全取放任主義,不為他選擇應讀何書,也不問他看何書,既不催他看,也不禁他看,不過常常喊他為“迂夫子”,他也很喜歡這個綽號。那時,他父親命他的四哥輟學務農,把他的五哥送到茂源井一家劉姓所設的私塾去讀,家中雖然也請了一位姓侯的老師,但隻是為他的七弟請來發蒙認字的,談不到什麽學問。他不管這些,他隻知不分晝夜地自行看書罷了。後來,他的大哥見他終日書不離手,就對他父親說:“六弟在家,活路也不能做,他既愛看書,不如仍將他送進塾中,與五弟同住,可向老師說明,這是送來養病的,讀不讀,隨便他,以後送點學錢就是了。”他父親讚同這種意見,就把他送進了劉姓的私塾裏。他對這事曾說:“這是我生平第一個大關鍵!在大哥不過是無意中的幾句話,而對於我的前途關係極大,否則我以農人終老了。”
那家劉姓的私塾,有老師三位,是三輩人。祖輩之名已忘去,學生唿為劉二公;父輩之名為劉應文,號煥章,是個秀才,學生唿他為七老師;子輩之名為劉樹仁,號建侯,也是個秀才,學生唿他為建侯老師。劉二公的文章是小試一派;七老師是墨卷一派;建侯老師善書法,嫻於詞章,論文眼力極高。學生的八股文,是劉二公和七老師分改;詩賦,則由建侯老師批閱。建侯老師高興時,也拿八股去改。背書則隨便到哪位老師麵前俱可。宗吾本來是去養病的,得了特許,聽他自由;但他到了這種讀書環境,竟忘記自己是在養病,一樣地用功,一樣地作八股詩賦,隻是不背書罷了。他還記得當時塾中的大門上,每扇貼有一鬥方紅紙,一扇寫的是:“棗花雖小能成寶,桑葉雖粗解作絲;唯有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一扇寫的是:“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他讀了,非常感動,就更加用功。對於所有同學,都倍致友愛。因此,又獲得一個綽號,叫做“老好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流井那一帶的習慣,是某處有私塾,家長就把子弟送去讀書,時間大概在正月二十以後。到了二月底,或三月間,老師才請眾家長來議脩金,叫做“議學”。議學時,老師避去,眾家長你勸我,我勸你,把脩金議定,然後開列學生姓名及所認錢數為老師送去。老師看了無話,這惰金就算議定了。當三位劉老師議學時,學生數十人,最高額是十二串,宗吾的五哥世源,出了最高額;議到宗吾的名下,他的父親便聲明是送來養病的,就隨便寫了幾串。等到把脩金清單送與老師,老師傳話出來說:“全堂中唯有李世銓(宗吾初名)讀書最好,應該比李世源還要多出些,怎麽才出這點呢?”於是他的父親也就改寫十二串。老師對他這樣重視,殊出他意料之外,所以在精神上受到一種很大的鼓勵。
建侯老師,每唿學生,必綴以“娃娃”二字,有時還出以嘲弄口吻;獨對於宗吾,則無此態度,不過唿他名時,仍綴以“娃娃”二字罷了。一夜,三位老師都睡了,學生還在嬉笑。建侯老師在床上高聲道:“你們哪些娃娃還沒有睡?”眾人舉名以對。次日,建侯老師說道:“那麽夜深,你們還在鬧,不知幹些什麽?及聽見有李世銓這個娃娃在,我也就放心了!”這些地方,又很能使他自尊自重。
在三位老師中,劉二公人甚忠厚,七老師嚴重自持,而建侯老師則性情詼諧。他不惟對學生加以嘲弄,即對劉二公也常開玩笑;隻有在七老師麵前,不敢放肆,但有時也不免要說一二句趣話。一次,他們宴會歸來,建侯老師便對學生道:“今天席上每碗菜來,二公總是一筷子夾兩塊三塊;後來端上一碗肉圓子,二公才用筷子把一個夾成兩半。我心想:二公為什麽忽然這樣斯文了?哪知他把半個圓子搭在一個整圓子上,夾起來一口吃下了。”說得大家哈哈大笑,而宗吾聽了,也覺得非常有趣。他本來是生性樸訥的,後來他的口中和筆下,常常詼諧百出,固然有種種原因;但據他說,建侯老師,卻是影響他的原因之一。
那個私塾中,規定五天作文一次,叫做“課日”。宗吾對於作文章,格外用心:得了題目,坐著想,走著想,睡在床上想,睡在板凳上想,必待想好,才肯下筆。寫出的稿子,改了又改,一個題目,往往起兩三次稿,稿子還是改得稀爛;但老師批閱的結果,常為全塾之冠。他的五哥往往叫他代筆,他就把不要的稿子,交給他謄,仍不時被老師大加稱道。一年之後,他的五哥輟讀務農;而他的七弟,又來和他同讀一年。
他越來越被老師賞識起來,尤其是建侯老師。那時宗吾正看《鳳洲綱鑒》,這已是第二遍了。同學王大衢見他看這書,也買了一部來看。建侯老師見了,就責他道:“你怎麽也看此書?李世銓這個娃娃,是養病的,而且學力也高,才準他看。此等書,要進了秀才方能看;我若不說,讓別人知道,還說我是外行哩!”這是科場時代的風氣,但於此也可見宗吾之被賞識的一斑。
他那時的心思,隨時都放在書理上,且學且思,且思且學,尤其偏重在思考的功夫。有一次,建侯老師率領學生到鳳凰壩某家行“三獻禮”(類似吊唁)。老師同眾學生在茶館內吃茶,惟宗吾一人在橋頭上徘徊獨步。他迴頭看見老師和同學正望著他笑,他不知何故,迴到茶館,悄悄問一同學道:“你們方才為何笑我?”答道:“老師說你很儒雅,將夾一定可以進學。”他聽了這話,雖然口中盡是謙遜之詞,但心中卻在想:這莫非是孟子所說“睟然見於麵,盎於背”的緣故嗎?他在當日,本把秀才看得甚高,不敢妄想,所以聽了這話,不免驚異起來。
晚上行“三獻禮”時,照例應講有關孝道的書,這是四川的風俗。那家的死者是祖母,建侯老師登台講《孝哉閔子騫》一章,他把閔子的孝行說完,跟著即說“後數百年而有李密者”雲雲,這明明是運用太史公《屈賈列傳》的筆法。宗吾站在台下聽講,老師講至此處,即目注於他,微作笑容。老師的意思,是說:“此等文法,眾學生中,隻有你一人才懂得。”這一件事,他得到的印象最深,老師的形態,他說數十年後,猶宛在目前,這都是精神上給予他的極大鼓勵。
自流井有羅氏兄弟,宗吾稱他們為羅大老師羅二老師者,和他的父親是好友,學問都極好,二老師尤稱博聞強記,他也時時向他們請教。當時,建侯老師的文章,注重才氣,給學生們選文,也是隨他的性之所好。他所選給學生讀的,是名八股家周櫝山的文章,是張之洞所提倡的《江漢炳靈集》的八股。一日,宗吾即問羅大老師說:“我正在讀《江漢炳靈集》的文章,究竟合適不合適?”他說:“這些文章,好是好,但小試時代不可讀,容易把心讀亂了,做起文章來,就要打野戰。”這又是科製時代的一種風氣。宗吾又問:“我現在買有一部《書經體注》自己點看,唯有《禹貢》的水道,真是難懂,不知看何書為宜?”他說:“《禹貢》的水道,你隻看這種注,當然懂不得;如果要懂得,須看《禹貢錐指》。”《禹貢錐指》是清朝有名的書,可見羅大老師並不孤陋。宗吾常向羅大老師請教,得到許多益處;羅大老師也愛宗吾的才學,就想把女兒許給他。宗吾幼年,原定有古姓女,其叔古威侯,以善書聞名,宗吾的字寫得太壞,怎樣寫也寫不好。某老師見著他的字,就說:“你這筆大揮,將來怎麽見你的叔丈人?”好在古姓女未等出嫁即死,宗吾才免得向古府去獻醜。可是字雖寫不好,但他嗜書成癖,這時尤甚,他知道羅家藏書甚多,所以一聽見羅大老師有意將女兒許給他,就非常高興,他當時心裏想:不管他的女兒怎樣,就隻為借此可以多看些書起見,他的女兒也是可以娶的。但他父親不願做這門親事,白白使他失掉了這個好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羅二老師,也是他時常請教的一位先生。羅二老師嗜吸鴉片,自己設有私館,終日睡在煙盤子側邊,不肯起來,學生背四書五經。他就臥在床上聽,背錯一字,他都知道。背四書朱注,偶錯一字,他也知道。他夜間為學生講書,命學生在燈下看著,他在暗處講解,口誦各書小注,且講且問學生道:“你們看書上是不是這樣?”當然是一字不會錯的,該便是羅二老師的本領。一年,宗吾所在的塾中,因為老師病了,請羅二老師去代教,學生要讀八股、他就把昔人的佳作默寫一篇比來:讀熟了,又默寫一篇,試帖詩亦然,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時他已五六十歲了。不知他胸中蘊藏有若幹八股、若幹試帖詩?但他們兄弟二人,連一名秀才沒有取得,這又是科製時代的一種實例。
宗吾在三位劉老師門下,共讀了兩年。次年的某月,學屋中忽然紛紛傳說有鬼,某生某生都聽見過,夥房也看見過,一時嚇得他們驚慌失措。建侯老師得知,便說道:“你們這些娃娃,真是亂說,哪裏會有鬼?”因此,學生才心定,鬼也不見了。年終解館的前夕,師徒聚談,建侯老師才說:“這些地方很不清淨,硬是有鬼!某夜響起來,我還喊七爺你聽;我雖口說無鬼,心中也是很怕。”那時,宗吾正看史書,心中在想:“苻堅以百萬之師伐晉,謝安石圍棋別墅,坦然若無事者,也不過等於建侯老師的口說無鬼。”於是他深悟到“矯情鎮物”的道理,後來他出而辦事,往往學建侯老師的口說無鬼。
三位劉老師散學以後,就離開茂源井,各在一處設教了。宗吾又專從七老師讀,自十七歲至二十歲,一直讀了四年。七老師對於學生用功,逼得很緊;改文尤其用心,並且改得很好。他為學生改文,往往坐至半夜,還是一燈熒然,盡在焦眉愁眼地改個不休。他改過的文章,有通篇隻留幾句的,至少也要改一大半,每批雲:“將改處細玩。”又雲:“須多讀多看。”那時的塾師所謂多讀多看,就是多讀八股文章,多看四書朱注,乃是為考秀才用的。但這時宗吾看書,已越過了這種範圍,可說是於書無所不窺的了;對於老師所改的文字,也不願仔細去看。他心中在想:“老師改得再好,總不如古人的好,與其看你的,不如讀古人的。”所以他後來做校長時,每對國文教員說,善改不如善留,若是改多了,不惟教員吃苦,反減學生的興趣,這是他從七老師方麵親身經驗來的。可是他對七老師的人格,卻異常敬佩。到了第四年,七老師便很鄭重地對他說:“你在我的名下讀久了,我也再沒有什麽特殊的心得,可以啟發你;你最好轉到書院去讀,以便增廣見聞。”其時宗吾的脩金,已經增至二十四串了。七老師不顧自身的利益,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宗吾畢生感念不忘的。於是他於二十歲的下半年,即轉入自流井三台書院,從李濟平先生讀;次年又轉入自流井炳文書院,從盧翊廷先生讀,這樣,便結束了他的私塾時代。
宗吾到了八歲才開始入塾讀書。這時,因為父母的勤勞操作,又加幾位哥哥的幫助,家道已漸見寬裕,故他自幼即未做過農田的工作。隻有放學歸來時,叫他抱草喂牛,牽牛飲水;種胡豆時,叫他停學在家,到田裏撒種;或有時叫他牽牛到鄰近佃戶家幫助碾碾米罷了。笨重的工作,他是沒有做過的。在他入塾以前,他已識字不少,因他父親常常把自己所喜歡的三本書拿來教他。他天資頗高,一教便會,所以到正式入塾時,他已把父親終身愛讀的三本書讀完了。
他初從一位姓陳的先生讀,陳是他家的佃戶,是個堪輿先生,他從他一直讀了四年。後從一位姓鄭的先生讀,又讀了一年。這兩位先生,除教他背書外,一無所授。後來他父親請了一位關先生來家,教他們幾弟兄讀書。這位關先生,名海洲,雖是一位未進學的童生,但學問卻不錯。教書的方法,也比陳鄭二師好得多。讀了兩年,就開始學作八股文試帖詩了。他開始作八股,即能由破承起講,而至入手,算是成了半篇;作試帖詩,亦能作四韻;很快的時間,就可作滿篇了。他從關師二年,得的益處不少。據他後來自稱:“關師教書雖不脫村塾中陳舊的法子,但至今想來,受益之處,約有三點:(一)每日講龍文鞭影典故四個,要緊處用筆圈出,次日合起書迴講,圈出的必須背得,我因而養成記典故的習慣,看書時遇要緊處,便用筆圈出熟讀。(二)每日講《千家詩》和四書,命我把槐軒《千家詩注解》及《四書備旨》,用墨筆點句,點畢送他改正。我第一次把所點的《千家詩》送他看時,他誇獎道:你居然點對了許多,錯的很少,你父親得知,不知若何歡喜。我聽了,愈加奮勉,因而養成看書點書的習慣。到了次年,不待老師講解,就請父親為我買部《詩經備旨》來點。(三)關師借一部《鳳洲綱鑒》來看,我也拿來看,我生平最愛看史書,其發端即在於此。關師又借到一部《三國演義》,我也拿來看,反複看了幾遍,甚為得意。所以我後來發明‘厚黑學’時,便首先舉孫曹劉為證;但那是陳壽《三國誌》的材料,非演義中材料,不過最初的印象,是由於《三國演義》。”這是他深深感念於關師的。關師到了後來,有些教不了他了。有一次命一試帖詩題,中有“雪”字,他第一韻用有“同雲”二字。關師在“同”字上打了一個“x”,改作“彤”字,說道“彤雲密布,瑞雪紛紛”,是這個“彤”字。但關師所引,是出自《三國演義》上的。於是他迴道:我用的是《詩經》上“上天同雲雨雪紛紛”的“同雲”。關師聽了,默然不語。以後這類的事,常常發生。關師自覺不能勝任,因而解館;他也在那時病了,父命輟讀,是年他十四歲。
宗吾自六歲時,因受冷而得咳嗽病,經久不愈,遂成哮喘症,遇冷即發。因此身體最弱,終年不離藥罐。從關師讀時,讀幾天,嗓音即啞,醫數日,好了,一讀又啞。所以趁關師自行解館時,他的父親便命他輟讀養病了。不過到這時,他已養成自己看書的習慣了,雖是在養病時期,但手中卻不離書本,不惟白天看書,夜間也看書。每夜,父親在堂屋裏同家人聚談,他便把神龕上的清油燈,取下來放在桌上看書,有時或倚著神龕閱覽。他那時的看書,不是想求上進,也不是為讀書明理,隻覺得手中有書,心中才舒服,成了一種嗜好的樣子。所看的書,也不加選擇,無論是聖經賢傳,或是鄙俗不堪的唱本小說,他都一律看待,都看得津津有味,不肯放手。他父親對於他的看書,完全取放任主義,不為他選擇應讀何書,也不問他看何書,既不催他看,也不禁他看,不過常常喊他為“迂夫子”,他也很喜歡這個綽號。那時,他父親命他的四哥輟學務農,把他的五哥送到茂源井一家劉姓所設的私塾去讀,家中雖然也請了一位姓侯的老師,但隻是為他的七弟請來發蒙認字的,談不到什麽學問。他不管這些,他隻知不分晝夜地自行看書罷了。後來,他的大哥見他終日書不離手,就對他父親說:“六弟在家,活路也不能做,他既愛看書,不如仍將他送進塾中,與五弟同住,可向老師說明,這是送來養病的,讀不讀,隨便他,以後送點學錢就是了。”他父親讚同這種意見,就把他送進了劉姓的私塾裏。他對這事曾說:“這是我生平第一個大關鍵!在大哥不過是無意中的幾句話,而對於我的前途關係極大,否則我以農人終老了。”
那家劉姓的私塾,有老師三位,是三輩人。祖輩之名已忘去,學生唿為劉二公;父輩之名為劉應文,號煥章,是個秀才,學生唿他為七老師;子輩之名為劉樹仁,號建侯,也是個秀才,學生唿他為建侯老師。劉二公的文章是小試一派;七老師是墨卷一派;建侯老師善書法,嫻於詞章,論文眼力極高。學生的八股文,是劉二公和七老師分改;詩賦,則由建侯老師批閱。建侯老師高興時,也拿八股去改。背書則隨便到哪位老師麵前俱可。宗吾本來是去養病的,得了特許,聽他自由;但他到了這種讀書環境,竟忘記自己是在養病,一樣地用功,一樣地作八股詩賦,隻是不背書罷了。他還記得當時塾中的大門上,每扇貼有一鬥方紅紙,一扇寫的是:“棗花雖小能成寶,桑葉雖粗解作絲;唯有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一扇寫的是:“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他讀了,非常感動,就更加用功。對於所有同學,都倍致友愛。因此,又獲得一個綽號,叫做“老好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流井那一帶的習慣,是某處有私塾,家長就把子弟送去讀書,時間大概在正月二十以後。到了二月底,或三月間,老師才請眾家長來議脩金,叫做“議學”。議學時,老師避去,眾家長你勸我,我勸你,把脩金議定,然後開列學生姓名及所認錢數為老師送去。老師看了無話,這惰金就算議定了。當三位劉老師議學時,學生數十人,最高額是十二串,宗吾的五哥世源,出了最高額;議到宗吾的名下,他的父親便聲明是送來養病的,就隨便寫了幾串。等到把脩金清單送與老師,老師傳話出來說:“全堂中唯有李世銓(宗吾初名)讀書最好,應該比李世源還要多出些,怎麽才出這點呢?”於是他的父親也就改寫十二串。老師對他這樣重視,殊出他意料之外,所以在精神上受到一種很大的鼓勵。
建侯老師,每唿學生,必綴以“娃娃”二字,有時還出以嘲弄口吻;獨對於宗吾,則無此態度,不過唿他名時,仍綴以“娃娃”二字罷了。一夜,三位老師都睡了,學生還在嬉笑。建侯老師在床上高聲道:“你們哪些娃娃還沒有睡?”眾人舉名以對。次日,建侯老師說道:“那麽夜深,你們還在鬧,不知幹些什麽?及聽見有李世銓這個娃娃在,我也就放心了!”這些地方,又很能使他自尊自重。
在三位老師中,劉二公人甚忠厚,七老師嚴重自持,而建侯老師則性情詼諧。他不惟對學生加以嘲弄,即對劉二公也常開玩笑;隻有在七老師麵前,不敢放肆,但有時也不免要說一二句趣話。一次,他們宴會歸來,建侯老師便對學生道:“今天席上每碗菜來,二公總是一筷子夾兩塊三塊;後來端上一碗肉圓子,二公才用筷子把一個夾成兩半。我心想:二公為什麽忽然這樣斯文了?哪知他把半個圓子搭在一個整圓子上,夾起來一口吃下了。”說得大家哈哈大笑,而宗吾聽了,也覺得非常有趣。他本來是生性樸訥的,後來他的口中和筆下,常常詼諧百出,固然有種種原因;但據他說,建侯老師,卻是影響他的原因之一。
那個私塾中,規定五天作文一次,叫做“課日”。宗吾對於作文章,格外用心:得了題目,坐著想,走著想,睡在床上想,睡在板凳上想,必待想好,才肯下筆。寫出的稿子,改了又改,一個題目,往往起兩三次稿,稿子還是改得稀爛;但老師批閱的結果,常為全塾之冠。他的五哥往往叫他代筆,他就把不要的稿子,交給他謄,仍不時被老師大加稱道。一年之後,他的五哥輟讀務農;而他的七弟,又來和他同讀一年。
他越來越被老師賞識起來,尤其是建侯老師。那時宗吾正看《鳳洲綱鑒》,這已是第二遍了。同學王大衢見他看這書,也買了一部來看。建侯老師見了,就責他道:“你怎麽也看此書?李世銓這個娃娃,是養病的,而且學力也高,才準他看。此等書,要進了秀才方能看;我若不說,讓別人知道,還說我是外行哩!”這是科場時代的風氣,但於此也可見宗吾之被賞識的一斑。
他那時的心思,隨時都放在書理上,且學且思,且思且學,尤其偏重在思考的功夫。有一次,建侯老師率領學生到鳳凰壩某家行“三獻禮”(類似吊唁)。老師同眾學生在茶館內吃茶,惟宗吾一人在橋頭上徘徊獨步。他迴頭看見老師和同學正望著他笑,他不知何故,迴到茶館,悄悄問一同學道:“你們方才為何笑我?”答道:“老師說你很儒雅,將夾一定可以進學。”他聽了這話,雖然口中盡是謙遜之詞,但心中卻在想:這莫非是孟子所說“睟然見於麵,盎於背”的緣故嗎?他在當日,本把秀才看得甚高,不敢妄想,所以聽了這話,不免驚異起來。
晚上行“三獻禮”時,照例應講有關孝道的書,這是四川的風俗。那家的死者是祖母,建侯老師登台講《孝哉閔子騫》一章,他把閔子的孝行說完,跟著即說“後數百年而有李密者”雲雲,這明明是運用太史公《屈賈列傳》的筆法。宗吾站在台下聽講,老師講至此處,即目注於他,微作笑容。老師的意思,是說:“此等文法,眾學生中,隻有你一人才懂得。”這一件事,他得到的印象最深,老師的形態,他說數十年後,猶宛在目前,這都是精神上給予他的極大鼓勵。
自流井有羅氏兄弟,宗吾稱他們為羅大老師羅二老師者,和他的父親是好友,學問都極好,二老師尤稱博聞強記,他也時時向他們請教。當時,建侯老師的文章,注重才氣,給學生們選文,也是隨他的性之所好。他所選給學生讀的,是名八股家周櫝山的文章,是張之洞所提倡的《江漢炳靈集》的八股。一日,宗吾即問羅大老師說:“我正在讀《江漢炳靈集》的文章,究竟合適不合適?”他說:“這些文章,好是好,但小試時代不可讀,容易把心讀亂了,做起文章來,就要打野戰。”這又是科製時代的一種風氣。宗吾又問:“我現在買有一部《書經體注》自己點看,唯有《禹貢》的水道,真是難懂,不知看何書為宜?”他說:“《禹貢》的水道,你隻看這種注,當然懂不得;如果要懂得,須看《禹貢錐指》。”《禹貢錐指》是清朝有名的書,可見羅大老師並不孤陋。宗吾常向羅大老師請教,得到許多益處;羅大老師也愛宗吾的才學,就想把女兒許給他。宗吾幼年,原定有古姓女,其叔古威侯,以善書聞名,宗吾的字寫得太壞,怎樣寫也寫不好。某老師見著他的字,就說:“你這筆大揮,將來怎麽見你的叔丈人?”好在古姓女未等出嫁即死,宗吾才免得向古府去獻醜。可是字雖寫不好,但他嗜書成癖,這時尤甚,他知道羅家藏書甚多,所以一聽見羅大老師有意將女兒許給他,就非常高興,他當時心裏想:不管他的女兒怎樣,就隻為借此可以多看些書起見,他的女兒也是可以娶的。但他父親不願做這門親事,白白使他失掉了這個好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羅二老師,也是他時常請教的一位先生。羅二老師嗜吸鴉片,自己設有私館,終日睡在煙盤子側邊,不肯起來,學生背四書五經。他就臥在床上聽,背錯一字,他都知道。背四書朱注,偶錯一字,他也知道。他夜間為學生講書,命學生在燈下看著,他在暗處講解,口誦各書小注,且講且問學生道:“你們看書上是不是這樣?”當然是一字不會錯的,該便是羅二老師的本領。一年,宗吾所在的塾中,因為老師病了,請羅二老師去代教,學生要讀八股、他就把昔人的佳作默寫一篇比來:讀熟了,又默寫一篇,試帖詩亦然,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時他已五六十歲了。不知他胸中蘊藏有若幹八股、若幹試帖詩?但他們兄弟二人,連一名秀才沒有取得,這又是科製時代的一種實例。
宗吾在三位劉老師門下,共讀了兩年。次年的某月,學屋中忽然紛紛傳說有鬼,某生某生都聽見過,夥房也看見過,一時嚇得他們驚慌失措。建侯老師得知,便說道:“你們這些娃娃,真是亂說,哪裏會有鬼?”因此,學生才心定,鬼也不見了。年終解館的前夕,師徒聚談,建侯老師才說:“這些地方很不清淨,硬是有鬼!某夜響起來,我還喊七爺你聽;我雖口說無鬼,心中也是很怕。”那時,宗吾正看史書,心中在想:“苻堅以百萬之師伐晉,謝安石圍棋別墅,坦然若無事者,也不過等於建侯老師的口說無鬼。”於是他深悟到“矯情鎮物”的道理,後來他出而辦事,往往學建侯老師的口說無鬼。
三位劉老師散學以後,就離開茂源井,各在一處設教了。宗吾又專從七老師讀,自十七歲至二十歲,一直讀了四年。七老師對於學生用功,逼得很緊;改文尤其用心,並且改得很好。他為學生改文,往往坐至半夜,還是一燈熒然,盡在焦眉愁眼地改個不休。他改過的文章,有通篇隻留幾句的,至少也要改一大半,每批雲:“將改處細玩。”又雲:“須多讀多看。”那時的塾師所謂多讀多看,就是多讀八股文章,多看四書朱注,乃是為考秀才用的。但這時宗吾看書,已越過了這種範圍,可說是於書無所不窺的了;對於老師所改的文字,也不願仔細去看。他心中在想:“老師改得再好,總不如古人的好,與其看你的,不如讀古人的。”所以他後來做校長時,每對國文教員說,善改不如善留,若是改多了,不惟教員吃苦,反減學生的興趣,這是他從七老師方麵親身經驗來的。可是他對七老師的人格,卻異常敬佩。到了第四年,七老師便很鄭重地對他說:“你在我的名下讀久了,我也再沒有什麽特殊的心得,可以啟發你;你最好轉到書院去讀,以便增廣見聞。”其時宗吾的脩金,已經增至二十四串了。七老師不顧自身的利益,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宗吾畢生感念不忘的。於是他於二十歲的下半年,即轉入自流井三台書院,從李濟平先生讀;次年又轉入自流井炳文書院,從盧翊廷先生讀,這樣,便結束了他的私塾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