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印刷術的發明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它使人類的表達方式煥然一新,並且它使得原有的古老笨拙的記錄方式,發展成為另一種新型的、革新的記錄形式,毫無疑問,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曆史發展過程中,一件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從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以來,象征著智慧的那條蛇終於有了最後一次蛻變。

    思想從這個時候開始,也變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傳播了。因為有了印刷技術,它傳播起來更具有擴散性,並且流傳起來非但沒有形體,還不易捕捉,不易破壞。而在建築時代,思想的傳播是需要借助固定位置、固定形體的,而現在思想的傳播和保存卻可以毫不費力地占據各個角落,甚至是天空。

    這樣一來,它就比以往的保存方式長久多了,並且一改以前僵硬的風格,以靈活多變的方式使某種思想永世長存。可以這樣說,一個龐大固定的東西,不管它多麽的無堅不摧,但也有可能成為殘骸,而一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且沒有固定形體的東西,想必無論如何都無法被毀滅。打個比方:如果洪水來了,高達千丈的大山也許會被波濤無情地淹沒,而翱翔在天空中的鳥兒卻能活下來,哪怕洪水上麵飄來一葉扁舟,鳥兒就能棲息在上麵,然後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來觀察洪水的起起落落。災難過後誕生的新世界,剛一蘇醒就會看見,曾被洪水淹沒的時代的思想翱翔在廣闊的天空。

    隻要人們能真正感受到這種新技術帶來的便捷,並且認識到在利用這種新技術便利的同時,他們在外出時便會扔掉沉重的包袱,並且不再為亂七八糟的瑣碎品傷腦筋,更會毫不猶豫地放棄原來那種依靠建築物為載體的思想表現形式。眾所周知,一旦跟建築藝術扯上關係,那就意味著隻有在很長時間之後,這種表現形式才能呈現在人們眼前,並且需要借助成千上萬噸石頭、金屬以及至少四五種其他門類的藝術。這樣會大大耗費人力資源。假如和“表現思想的載體是書”這樣一種形式做比較的話,毫無疑問,那種隻要很少物力、財力、人力的方式便有了絕對的優勢。而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任何一個聰明人、正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既然印刷術如此簡單便捷,那麽原先笨重枯燥的建築當然就要被淘汰。確實,我們能真切地感覺到:建築潮流在逐漸沒落,且它的生命力也日漸枯竭,而時代的發展也使得人們離建築藝術越來越遠。然而,在十五世紀,這種新老更替的事情並沒有大麵積地出現,因為那時印刷術才剛剛誕生,力量還不夠強大,正從當時精力旺盛的建築藝術中,汲取所剩不多的能量。但是,到了十六世紀,情況就大不同了。因為建築藝術相比較印刷術而言,它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它已經注定要被曆史所淘汰,就算到不了這種地步,充其量也隻能作為古典藝術的痕跡被保存下來。它從高盧的、歐洲的、土生土長的藝術,變成了希臘羅馬式的,真的與假的混淆在一起,並且古今不分。這種頹敗以一種叫做“文藝複興”的形式呈現出來。不過,這種頹敗卻稱得上堂而皇之、極為壯美。因為建築藝術中的最後一抹餘暉——古老的哥特式建築,有時仍然會照射著拉丁式拱廊和戈林斯式柱廊戈林斯式柱廊:拉丁圓拱係羅馬風格,戈林斯式柱係希臘風格,雨果認為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是混雜的堆砌。。

    這可謂是一副絕美的夕陽西下殘留餘照的畫卷。

    不僅如此,此時的建築藝術獨霸世界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也不能統領整個藝術界了,也不再擁有主宰整個藝術領域的實力,更不能再對其他藝術發號施令了。而其他藝術形式,卻因時而變,紛紛又都選擇了自己的發展道路,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明顯。雕刻成了雕刻藝術,而繪畫也成了繪畫藝術,就連音樂也脫離了教堂走向了獨立。這就好比一個原本龐大的帝國,在國王統治時期,凝聚力十足;一旦國王行將就木,各個勢力便會分崩離析,各自徜徉而去。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各種藝術形式都有了各自獨立的發展空間。於是乎,十六世紀便產生了無數的優秀藝術家,比如,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藝術獲得解放的同時,思想也獲得了史無前例的解放。比如,中世紀操控一切的宗教,現在已經被自己的異端首先搞得四分五裂。於是,到了十六世紀,宗教便再也統治不起來了。在印刷術誕生之前,宗教的分裂隻不過是一種內在的變革,而印刷術誕生之後,卻導致了宗教界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徹徹底底的革命。原因就是這種新型的傳播方式會大大加強各種學說的力量。不管承認與否,印刷術都是馬丁·路德的啟示燈,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那時候,哥特式建築那一抹最後的餘暉也已經徹底消失,建築藝術至此也完全成為一種迴憶,它那昔日的輝煌也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威勢走向沒落,這一切都是因為印刷出來的書籍已經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建築。至此,建築藝術消殞殆盡,變得毫無價值,一文不名。人們和其他藝術一起拋棄了它,對它沒有絲毫留戀。最後,建築藝術變成孤家寡人,它毫無選擇,隻能求助於工匠。於是,石匠成了雕刻家的繼承人,而彩色玻璃的位置最後也被白色玻璃無情地占據。於是,建築藝術更加沒落了,不僅沒有了鮮豔的色彩,就連最後一絲生機都即將消失。很顯然,這種枯竭的生命體活下來的希望幾乎為零。盡管它一息尚存,卻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十六世紀的米開朗琪羅也許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一發善心就把萬神廟堆砌在了巴特農神廟上,建造了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就是這個偉大的作品,為曆史悠久的建築藝術畫上了最後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在米開朗琪羅之後,建築藝術再也沒有了像上次那樣的好運氣,再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人或任何藝術象征的垂青,於是,它又開始了那苟延殘喘的生活。但是,它不能老是靜止不動,總要起來活動活動。於是,照搬聖彼得教堂成了它唯一能做的事情。這不僅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更是一個可憐的選擇。也正因為這樣,聖彼得教堂便有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時代的翻版,比如,十七世紀的慈惠穀教堂、十八世紀的聖熱納維埃夫教堂、倫敦的聖彼得教堂、彼得堡的聖彼得教堂,就算是在巴黎,像這種類型的教堂就有好幾座。毋庸置疑,這些翻版更像是一種偉大藝術行將就木之際,出現的迴光返照和留下的遺囑。

    其實,就算我們不去如此細致地解開建築藝術衰落的曆史,但就憑十六到十八世紀的建築風貌,我們也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它衰落的真實。從弗朗索瓦二世開始,建築物就已經基本上沒有造型可言,簡直可以稱得上隻是單調枯燥的幾何圖案,更加談不上美感了。可以這樣說,美麗的藝術繪畫被冰冷且毫無美感的幾何線條取代,使得建築物再也稱不上是建築物了,頂多算是一個多麵體的立體圖形。當然,建築物也在竭盡全力改變這種情況,企圖去遮蓋這明顯的缺點。於是,羅馬式建築風格和希臘式建築風格被簡單粗暴並且混亂的糅和在了一起。比如,亨利四世時代的石砌邊角的房屋、王宮廣場、儲君廣場,路易十三時代的教堂,路易十四時代的宮殿,路易十五時代的建築都是這種混亂風格的建築代表。這類建築幾乎完全沒有美感,個個都是麵目全非、僵硬死板和令人生厭。就這樣,從弗朗索瓦二世到路易十五,建築藝術就是在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中逐漸走向了末路,而在悲慘的臨終時還時不時地發出幾聲呻吟。

    與建築藝術就這樣悲慘地死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刷術在這一時期卻爆發了無盡的生機,它精力充沛,蓄勢待發,昂頭挺胸地向前邁著步伐。很顯然,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於用書籍文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從十六世紀便和建築藝術頑強作鬥爭的印刷術,至此才算取得了全麵的勝利。其實,十七世紀的印刷術就已經很有實力了,它不但派頭十足,而且已經可以高居榜首了。此時的它也正因為自己給社會帶來的巨大進步,而沾沾自喜。在路易十四的宮廷裏長期得到重用的印刷術,到了十八世紀便拿起了寶劍,以伏爾泰為利器,盡頭十足地去征服歐洲去了。在這個革舊迎新的時代裏,印刷術以無比的威勢戰勝了建築藝術,並摧毀了原有的一切思想表達方式。到了十九世紀,估計它便要開始大刀闊斧地去開創一切了。

    但是,現在有個問題我們要搞清楚。印刷術和建築藝術這二者之間,到底哪一個真正表現了三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思想呢?究竟是哪種藝術形式表現了人們的思想呢?是哪種藝術最終在人類的生活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究竟是印刷術還是建築藝術呢?

    答案當然是印刷術。因為印刷術之所以能取代建築藝術,憑借的便是其不可否認且無法比擬的優勢。建築藝術固然很精美,但其耗資巨大,試想一下,任何一座教堂恐怕都要耗資千萬,如果以這種成本來計算的話,那麽可以寫成多少有關建築藝術的書籍啊。而單單為了表現某種思想,幾個世紀以來的建築物成千上萬,數不勝數。格拉倍·拉居爾孚斯說過這樣一句特別形象的名言:為了穿上一身白色教堂製作的衣服,整個世界的地麵恐怕都會搖晃顫抖。

    而印刷術則不是這樣,它不僅印刷起來非常快捷,而成本也很低,流傳起來還更為方便。對於它來說,整個世界的任何一種思想,它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它們傳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當然,這並不是說完全否定了建築藝術的存在,建築藝術作為美的一種表現形式,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可以這麽說,這兩種表現形式,既存有矛盾,也是共存的。就好比在建築藝術的統治下,印刷術照樣存在,比如《伊利亞特》《羅曼斯羅》《摩訶婆羅多》和《尼貝龍根之歌》,等等。而在印刷術繁盛時期,照樣也不能阻擋真正優秀的建築藝術大顯身手,比如十三世紀的但丁。也可以這麽說,任何形式的藝術都不能獨占這個市場。很顯然,建築藝術不會再是最重要的藝術了,同時它再也無權支配其他藝術。從此以後,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人類創作,都不再通過建築藝術,而是通過印刷術表現出來。

    所以,盡管建築藝術很有可能再度興盛起來,但它決不會再獨領風騷,而是會順從於文學的力量,就像當年文學順從它那樣。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兩種藝術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地位。當然,在建築藝術稱霸天下的時候,盡管說真正優秀的詩篇很少存在,但數量委實也不少。比如,傳說中的聖人田比毗耶娑,她的著作不但多而且風格各不相同;東方埃及的詩,寧靜而莊嚴;古希臘的詩,優美而肅穆;基督教歐洲的詩,既有天主的威嚴,又有民眾的率真。《聖經》就像是金字塔,《伊利亞特》就像是巴特農神廟,荷馬就像費迪亞,但丁是十三世紀最後一座羅曼式教堂,莎士比亞是十六世紀最後一座哥特式教堂。

    以上我們所說的也許並不完整,但總結起來,人類的書籍隻有兩種,一種是建築藝術,另外一種便是書麵藝術,前者的材料是沙石,而後者的材料是紙張。也許,當我們靜靜地觀看這兩種藝術時,我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花崗岩的壯麗,迴憶那些柱廊、塔門、方尖碑以及人類用智慧建造起來的實體建築。但同時,也不能輕視那些以各種思想、藝術為主要內容的著作,畢竟從時代發展的趨勢來看,印刷術更為實際有效。

    不過,用印刷術印刷出來的“建築”是無法用數字來表現的,因為自古騰堡印刷術誕生以來,不計其數的書籍紛紛麵世,內容不僅包括任何一個分支,還覆蓋了全世界。通過人們不懈地努力,一部部匯集精華的書籍才得以展現在世人麵前。如果這些個體的“建築”被堆積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巨大無比的建築實體,裏麵充滿了豐富的文化知識。這簡直就是一個用智慧築造而成的巨大蟻穴,又好比一個資源無盡的蜂巢。這個龐大的建築一層一層,一間一間,它內部的通道就好像一張四通八達的網,層層相接,間間相連。不僅如此,偉大的印刷術時刻不停地運轉著它的機器,夜以繼日地不斷生產,以從社會中吸取的智慧原料為物質基礎,不斷地印出新的作品。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極為普通的凡夫俗子,都會成為這一龐大運動中的工作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它提供養料。每一位作家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作品,但將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就會成為一種更大的貢獻,比如十八世紀的《百科全書》,大革命時期的《指南報》,等等。這是一座永遠都不會停工的建築體,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無止境地發展壯大。這是一項全民運動,全部人類都會為它添磚加瓦,而這也恰恰成為了保障智慧免於洪水的侵襲,免遭野蠻文明摧殘的屏障。可以說,這是人類建造的第二座巴別塔,一座永恆的巴別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巴黎聖母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果並收藏巴黎聖母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