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真告示晉王妃自己乃皇城司細作。晉王妃原本怨忿不已, 聞聽霎時心生慶幸。信真乃正色道:“卑職身份原本不能讓娘娘知道。隻因前兩日,有同僚發現東瀛那位仿佛不大安生,與郝家有牽扯。世子身邊有位郝家的清客十分得臉,怕是得多留意他幾分。”
晉王妃思忖道:“郝先生早年委實曾跟過那位一陣子, 不受重用、改投我兒。數年前曾舍身護主, 必是忠心的。”
信真輕輕搖頭道:“這些事, 世子終究經曆少些。在肩膀手臂上戳兩個小口子算什麽?我們同僚為了得目標信任,擋刀擋箭不知多少人險些丟掉性命。那刺客過去時, 連護衛都沒緩過神來,他一個儒生倒是搶先一步了。娘娘別不信,九成是他在刺客行刺之前就已起了疑心、猜到那人是個刺客,卻並未出言提醒。隻預備好了詞兒,單等刺客過去,他好舍身護主。刺客算是幫了他一個大忙。而且……一個刺客是不是個合格的刺客, 眼神可以看出來。”
晉王妃忙問:“什麽合格的刺客?”
信真微笑道:“並非武藝高強之人就可以做刺客。多數武學大家在教授弟子時最先教導的一句話便是,學武防身、不可害人。娘娘,從防身到害人, 當中心理跨度極大。武藝再高,不忍心害人也做不得刺客。四年前世子所遇的那位, 能從十餘名護衛手中輕鬆殺出去, 卻連著數刀刺不中世子,顯見便是這種了。他們眼中沒有殺氣。偏那迴刺客所扮的舞娘單單露出了一雙眼睛。”
晉王妃思忖道:“原來如此。我的兒, 我知你意思了。”
信真道:“前些日子, 燕國的賈琮道兄夜觀天象, 發覺晉國國運似有變意。為著修鐵路順暢,他特特進言咱們王爺,萬不可更換世子;王爺受驚不小。若無大事,世子已穩了。”
晉王妃喜得連謝三清和玉帝,含淚撫著心口道:“如此,我這顆心也就放下了。”
信真乃肅然道:“娘娘,卑職身份,決計不可讓世子自己知道。”
晉王妃納罕道:“這是何故?你不是特來讓我轉告他的?”
信真連連搖頭:“卑職是請娘娘提醒世子防著郝家。皇城司的辛密世子若知道了,與私結大將無異。何況我們大人出自書庫,世子愈發得避開些。真要結交,不如結交四殿下。鐵路那事九成要落在他手裏了,且他與韓奇大人、章肅大人之兒孫皆有往來。若不趁早將他拿捏住,待他羽翼漸豐,萬一自立呢?”
晉王妃笑道:“他有那個本事?他那舅舅前兩日連粉頭的睡覺錢都賴賬。”
信真道:“他若不依靠母家便無礙。卑職以為,四殿下比三殿下威脅大。”
晉王妃看她說得慎重,忙點頭道:“我知道了。”看著她,再想想世子妃滿心隻惦記著對付姬妾,輕歎一聲。心道,難怪兒子一心看上這孩子,眼界上差了許多。
信真想了想又道:“皇城司遭了大難,許多卷宗皆找不迴來了。如今我們全然不知東瀛那位有多少根基,王爺也不肯告訴我們大人何故送他走。世子還需謹慎些。”
晉王妃笑道:“這個你們卷宗裏頭未必有。不過是太後總提起那位的兒子如何如何好,王爺的兒子如何如何不成器,把王爺惹急了。”
信真眉頭緊鎖:“太後竟偏心得如此明晃晃。她在外朝並沒有底氣,怎麽敢。”
晉王妃哼道:“先王爺便是見太後不待見咱們王爺,才愈發器重他。東瀛那位主兒事事依著太後,哪個朝臣依附他,官兒也就到頭了。”
信真輕吐了口氣:“惟願他當真沒有暗中勢力才好。”她苦笑道,“晉國四周皆強國,皇城司被人兜了底,這些日子實在艱難。”
晉王妃不覺動容,拉了她的手:“辛苦你們了。”
信真垂了眼道:“謝娘娘體恤。為國效忠乃是卑職等職責所在。”
晉王妃點點頭:“可還有別的?”
“暫且沒有了。”信真道,“日後若有,我設法告訴娘娘。”她又想了想,“倘或旁人問起卑職今兒跟娘娘說了什麽,娘娘隻說卑職命硬克夫、唯有殺伐上將壓得住便好。卑職亦是如此告訴藺將軍的。”
晉王妃讚道:“這個說法好。”又叮囑了幾句在藺家千萬留神之類的話,信真行禮辭去。晉王妃立在廊下目送她沒了影子,轉身迴殿前再拜謝呂祖。
當日晚上,晉王妃招了世子進府,叮囑他提防郝參和郝家、拉攏打壓老四,隻字未提信真的身份。
世子驚道:“誰告訴母妃這些?”
晉王妃歎道:“母妃答應了人家不告訴你的。她必是為了你好。日後待你……再好生迴報她吧。莫要胡鬧了。”世子低頭,口裏支吾一聲。晉王妃又說起今兒與信真相見,世子雙目鋥亮。晉王妃便依著信真八字不好的路子信口雌黃了一番。世子嘴角哂笑、半分不信。
轉眼便是藺東陽大婚。這幾日世子安生,藺東陽還以為是晉王妃管束了他,暗暗鬆了口氣。到了迎親前日,府裏一應安排妥當。忽然,門口來了六輛大車,載得滿滿當當,說是賈氏馬行奉命送給新娘子的嫁妝。
藺東陽心下納罕,親自跑了出去。隻見那馬行的管事道:“我們王爺說,新娘子是道家的人,他也是道家的人。道友出嫁總不能寒酸了,折了道家的名頭。”
藺東陽有心推辭,打發人去裏頭問信真。誰知信真派了個小丫頭出來道:“我們仙姑說,多謝道友,那貧道就收下了。他年重登紫府,不忘道友今日之情。”乃笑嘻嘻問管事要單子。管事忙從袖中取出。小丫頭拿著單子問道,“我們仙姑問,東西在哪兒?她瞧瞧。”
管事道:“已拉進院子了。藺將軍,是不是給信真道長送去?”
藺東陽眉頭微皺,事既至此也隻得命人送到信真所住的客院中去。管事看交割完了東西才走。
藺東陽跟著搬東西的小廝來到信真院中,隻見兒女皆圍在信真身旁看單子,女兒還抱著信真的胳膊。看老子來了,藺伯儒先笑道:“爹,賈琮真真有錢!”乃指道,“你瞧那尊白玉的真武大帝像!有半人高。”
藺東陽一瞧,幾個人正在拆開一個箱子,小心翼翼扶著一尊真武帝寶相,驚道:“這麽大的玉料已不多見了。”
信真道:“單子上寫說使的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玉。那玉礦還是薛蟠家使人去找的。想來籽玉成本不高,隻是雕工委實好。”
藺姑娘指著單子上靠下一行驚唿道:“龍泉劍!是真的麽?”
信真笑道:“自然不是古時劍。這個乃是如今的鑄劍師依著古法鍛製的。”藺姑娘“哦”了一聲,有些失望。
藺伯儒又驚道:“兩把柯爾特轉輪手.槍哎!”
信真道:“時至今日,手.槍比刀劍好使。”她慨然道,“仗劍走天涯的時代就要一去不複返了。”
藺姑娘嚴肅道:“行俠仗義之風永存!”
信真揉了揉她的腦袋:“先學會保護自己再說。”藺姑娘抿嘴。
藺東陽瞧她二人的模樣,仿佛發生過什麽事似的,乃瞧了信真一眼。信真迴了個眼神,示意他迴頭再談。四個遂同看單子。藺東陽愕然。區區六車東西,件件價值連城。榮國府再有錢,何至於給如此貴重的禮?莫非信真有什麽來曆麽?
他正想著,倒是藺伯儒先問了。“道長,你跟賈琮說‘他年重登紫府’,你們早先認得麽?”藺東陽立時豎起耳朵。
便聽信真道:“不認得。我想著,賈琮不是凡人,總不會無緣無故送人東西。他既送來了,大約……我有點子來曆?不然怎麽沒見他送旁人呢?遂說了幾句好聽的。”
藺伯儒啞然失笑:“還有這樣逆推的!”
一時東西都搬進來了,四個人便依著單子一件件的瞧,不免嘖嘖驚歎。
藺姑娘睜大了眼睛看著一套玉石翡翠頭麵道:“道長,我相信你有來曆了。”
信真笑瞧了她一眼:“喜歡這個?”
“喜歡。”
“那收起來,留給你做嫁妝。”
藺姑娘頓時紅了臉,蚊子似的聲音嘀咕:“我才多大,還早呢。”
信真竟當真命丫鬟將這個好生存著,留給姑娘出嫁時使。還向那丫鬟道:“到時候我若忘了,你記得提醒我一聲。”丫鬟爽利答應著,抱了頭麵進屋去。藺伯儒哈哈大笑,藺姑娘羞得拿帕子遮臉。藺東陽心中一暖。
看完了東西,兩個孩子你溜我一眼我溜你一眼,笑嘻嘻跑了。下人們亦散去,藺東陽方問起信真如何與他女兒這般好。信真含笑道:“不過是告訴她,她母親永遠是藺太太罷了。我並不會取而代之。”乃說起了一件事。
前兩日有位小姐下帖子請了許多朋友去她家一個新買的大花園子遊玩,藺姑娘也去了。那園子外頭是個大湖,同去的十幾位小姐一道坐大畫舫遊湖賞花。有人瞧見水裏跳出來一條金色錦鯉,便拍手往前湊。藺姑娘可巧在船舷憑欄而立,那人便朝她這頭撲過來。虧的韓麓離她不遠,蹭蹭幾步躥過去,愣是搶在那人之前單手攬住藺姑娘的肩膀帶到一旁。
那位姑娘跑得太快,身子撞上欄杆,欄杆竟斷了!姑娘眼看要失足落水,又是韓麓探另一隻手拽住她後背的衣裳,腳尖一轉手一甩,將姑娘甩迴船艙內,“撲通”一聲。眾人大驚失色。這湖可不是府中後花園挖的小池子,有三四人深,掉下去怕是要淹死人的。那姑娘雖跌了跤,好歹是跌在船上。倒是韓麓先笑道:“短跑、鉛球都是我的強項!不用謝我,順手罷了。”定睛一瞧,那姑娘是東道主家中庶妹,才十三歲,早已嚇得渾身哆嗦。藺姑娘看她可憐,並未苛責。
本以為是場意外,藺姑娘沒預備告訴人。誰知下午韓麓特特送了她迴府,同到信真院中告訴此事。信真忙好生謝過韓麓,方告訴藺姑娘道:“一個大戶人家,大小姐請滿城的權貴小姐做客,豈能不查看好畫舫可有損傷之處?”藺姑娘一愣。
韓麓道:“迴想起來,那心理暗示水平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嘖嘖,自古深閨多人才,巴巴兒浪費了委實可惜。”
原來,藺姑娘所倚的那段欄杆處掛了個極精巧的茉莉花籃,上船之前東道小姐親手給藺姑娘倒了一盞新鮮的茉莉花茶。信真便給藺姑娘講述了心理誘導術,韓麓在旁幫腔,把藺姑娘整個說傻了。半晌,藺姑娘才說:“那……我若落水,她們有什麽好處?”
韓麓戳了她一手指頭:“三四人深的水呢!到時候救你的肯定是個男人你信不信?你是藺東陽的女兒!獨女。”
藺姑娘才恍然大悟,霎時又渾身冰涼。韓麓幹脆將前陣子那仿照藺太太遺作蜂蝶牡丹圖的扇子和藺姑娘遺失的玉佩說了。藺姑娘這才明白為何父親忽然要急著娶妻——這些事,沒人教她。遂與信真交好。
藺東陽聽罷又怒又慶幸,忙問:“是誰家?”
信真道:“不論誰家,孩子越發大了,這些事隻會越來越多。韓四姑娘過些日子便要起身迴南邊念書去。咱們孩子唯有自己學會保護自己,方不怕這些魑魅魍魎。”藺東陽連連點頭,愈發覺得這個女人沒娶錯。
次日便是大婚。雖說新娘子就住在客院,也少不得大清早拉著嫁妝繞太原城走一遭。花轎預備從藺家客院的偏門出去兜個圈子再從正門抬迴來。眼看新郎官陪著轎子就要到拐入藺府門口那條路,嗩呐鞭炮齊鳴正熱鬧著呢;忽聞馬蹄聲驟起,對麵那條路上忽然湧出一支兵馬,個個披著皮甲身背火.槍。領頭之人正是晉國世子,躍馬攔在花轎跟前,大聲喊道:“阿媛!跟我走!”
藺東陽勃然大怒:“世子殿下,莫要欺人太甚!”
卻看轎簾子一掀,信真手拿蓋頭走了下來,望著世子道:“我不跟你走。你後院女人太多,我不做幾十分之一。”
世子道:“我明兒就統統打發了。”
信真冷笑道:“你若真有那心思,早打發了。”轉身迴到花轎上,吩咐一聲,“起轎。”
晉王妃思忖道:“郝先生早年委實曾跟過那位一陣子, 不受重用、改投我兒。數年前曾舍身護主, 必是忠心的。”
信真輕輕搖頭道:“這些事, 世子終究經曆少些。在肩膀手臂上戳兩個小口子算什麽?我們同僚為了得目標信任,擋刀擋箭不知多少人險些丟掉性命。那刺客過去時, 連護衛都沒緩過神來,他一個儒生倒是搶先一步了。娘娘別不信,九成是他在刺客行刺之前就已起了疑心、猜到那人是個刺客,卻並未出言提醒。隻預備好了詞兒,單等刺客過去,他好舍身護主。刺客算是幫了他一個大忙。而且……一個刺客是不是個合格的刺客, 眼神可以看出來。”
晉王妃忙問:“什麽合格的刺客?”
信真微笑道:“並非武藝高強之人就可以做刺客。多數武學大家在教授弟子時最先教導的一句話便是,學武防身、不可害人。娘娘,從防身到害人, 當中心理跨度極大。武藝再高,不忍心害人也做不得刺客。四年前世子所遇的那位, 能從十餘名護衛手中輕鬆殺出去, 卻連著數刀刺不中世子,顯見便是這種了。他們眼中沒有殺氣。偏那迴刺客所扮的舞娘單單露出了一雙眼睛。”
晉王妃思忖道:“原來如此。我的兒, 我知你意思了。”
信真道:“前些日子, 燕國的賈琮道兄夜觀天象, 發覺晉國國運似有變意。為著修鐵路順暢,他特特進言咱們王爺,萬不可更換世子;王爺受驚不小。若無大事,世子已穩了。”
晉王妃喜得連謝三清和玉帝,含淚撫著心口道:“如此,我這顆心也就放下了。”
信真乃肅然道:“娘娘,卑職身份,決計不可讓世子自己知道。”
晉王妃納罕道:“這是何故?你不是特來讓我轉告他的?”
信真連連搖頭:“卑職是請娘娘提醒世子防著郝家。皇城司的辛密世子若知道了,與私結大將無異。何況我們大人出自書庫,世子愈發得避開些。真要結交,不如結交四殿下。鐵路那事九成要落在他手裏了,且他與韓奇大人、章肅大人之兒孫皆有往來。若不趁早將他拿捏住,待他羽翼漸豐,萬一自立呢?”
晉王妃笑道:“他有那個本事?他那舅舅前兩日連粉頭的睡覺錢都賴賬。”
信真道:“他若不依靠母家便無礙。卑職以為,四殿下比三殿下威脅大。”
晉王妃看她說得慎重,忙點頭道:“我知道了。”看著她,再想想世子妃滿心隻惦記著對付姬妾,輕歎一聲。心道,難怪兒子一心看上這孩子,眼界上差了許多。
信真想了想又道:“皇城司遭了大難,許多卷宗皆找不迴來了。如今我們全然不知東瀛那位有多少根基,王爺也不肯告訴我們大人何故送他走。世子還需謹慎些。”
晉王妃笑道:“這個你們卷宗裏頭未必有。不過是太後總提起那位的兒子如何如何好,王爺的兒子如何如何不成器,把王爺惹急了。”
信真眉頭緊鎖:“太後竟偏心得如此明晃晃。她在外朝並沒有底氣,怎麽敢。”
晉王妃哼道:“先王爺便是見太後不待見咱們王爺,才愈發器重他。東瀛那位主兒事事依著太後,哪個朝臣依附他,官兒也就到頭了。”
信真輕吐了口氣:“惟願他當真沒有暗中勢力才好。”她苦笑道,“晉國四周皆強國,皇城司被人兜了底,這些日子實在艱難。”
晉王妃不覺動容,拉了她的手:“辛苦你們了。”
信真垂了眼道:“謝娘娘體恤。為國效忠乃是卑職等職責所在。”
晉王妃點點頭:“可還有別的?”
“暫且沒有了。”信真道,“日後若有,我設法告訴娘娘。”她又想了想,“倘或旁人問起卑職今兒跟娘娘說了什麽,娘娘隻說卑職命硬克夫、唯有殺伐上將壓得住便好。卑職亦是如此告訴藺將軍的。”
晉王妃讚道:“這個說法好。”又叮囑了幾句在藺家千萬留神之類的話,信真行禮辭去。晉王妃立在廊下目送她沒了影子,轉身迴殿前再拜謝呂祖。
當日晚上,晉王妃招了世子進府,叮囑他提防郝參和郝家、拉攏打壓老四,隻字未提信真的身份。
世子驚道:“誰告訴母妃這些?”
晉王妃歎道:“母妃答應了人家不告訴你的。她必是為了你好。日後待你……再好生迴報她吧。莫要胡鬧了。”世子低頭,口裏支吾一聲。晉王妃又說起今兒與信真相見,世子雙目鋥亮。晉王妃便依著信真八字不好的路子信口雌黃了一番。世子嘴角哂笑、半分不信。
轉眼便是藺東陽大婚。這幾日世子安生,藺東陽還以為是晉王妃管束了他,暗暗鬆了口氣。到了迎親前日,府裏一應安排妥當。忽然,門口來了六輛大車,載得滿滿當當,說是賈氏馬行奉命送給新娘子的嫁妝。
藺東陽心下納罕,親自跑了出去。隻見那馬行的管事道:“我們王爺說,新娘子是道家的人,他也是道家的人。道友出嫁總不能寒酸了,折了道家的名頭。”
藺東陽有心推辭,打發人去裏頭問信真。誰知信真派了個小丫頭出來道:“我們仙姑說,多謝道友,那貧道就收下了。他年重登紫府,不忘道友今日之情。”乃笑嘻嘻問管事要單子。管事忙從袖中取出。小丫頭拿著單子問道,“我們仙姑問,東西在哪兒?她瞧瞧。”
管事道:“已拉進院子了。藺將軍,是不是給信真道長送去?”
藺東陽眉頭微皺,事既至此也隻得命人送到信真所住的客院中去。管事看交割完了東西才走。
藺東陽跟著搬東西的小廝來到信真院中,隻見兒女皆圍在信真身旁看單子,女兒還抱著信真的胳膊。看老子來了,藺伯儒先笑道:“爹,賈琮真真有錢!”乃指道,“你瞧那尊白玉的真武大帝像!有半人高。”
藺東陽一瞧,幾個人正在拆開一個箱子,小心翼翼扶著一尊真武帝寶相,驚道:“這麽大的玉料已不多見了。”
信真道:“單子上寫說使的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玉。那玉礦還是薛蟠家使人去找的。想來籽玉成本不高,隻是雕工委實好。”
藺姑娘指著單子上靠下一行驚唿道:“龍泉劍!是真的麽?”
信真笑道:“自然不是古時劍。這個乃是如今的鑄劍師依著古法鍛製的。”藺姑娘“哦”了一聲,有些失望。
藺伯儒又驚道:“兩把柯爾特轉輪手.槍哎!”
信真道:“時至今日,手.槍比刀劍好使。”她慨然道,“仗劍走天涯的時代就要一去不複返了。”
藺姑娘嚴肅道:“行俠仗義之風永存!”
信真揉了揉她的腦袋:“先學會保護自己再說。”藺姑娘抿嘴。
藺東陽瞧她二人的模樣,仿佛發生過什麽事似的,乃瞧了信真一眼。信真迴了個眼神,示意他迴頭再談。四個遂同看單子。藺東陽愕然。區區六車東西,件件價值連城。榮國府再有錢,何至於給如此貴重的禮?莫非信真有什麽來曆麽?
他正想著,倒是藺伯儒先問了。“道長,你跟賈琮說‘他年重登紫府’,你們早先認得麽?”藺東陽立時豎起耳朵。
便聽信真道:“不認得。我想著,賈琮不是凡人,總不會無緣無故送人東西。他既送來了,大約……我有點子來曆?不然怎麽沒見他送旁人呢?遂說了幾句好聽的。”
藺伯儒啞然失笑:“還有這樣逆推的!”
一時東西都搬進來了,四個人便依著單子一件件的瞧,不免嘖嘖驚歎。
藺姑娘睜大了眼睛看著一套玉石翡翠頭麵道:“道長,我相信你有來曆了。”
信真笑瞧了她一眼:“喜歡這個?”
“喜歡。”
“那收起來,留給你做嫁妝。”
藺姑娘頓時紅了臉,蚊子似的聲音嘀咕:“我才多大,還早呢。”
信真竟當真命丫鬟將這個好生存著,留給姑娘出嫁時使。還向那丫鬟道:“到時候我若忘了,你記得提醒我一聲。”丫鬟爽利答應著,抱了頭麵進屋去。藺伯儒哈哈大笑,藺姑娘羞得拿帕子遮臉。藺東陽心中一暖。
看完了東西,兩個孩子你溜我一眼我溜你一眼,笑嘻嘻跑了。下人們亦散去,藺東陽方問起信真如何與他女兒這般好。信真含笑道:“不過是告訴她,她母親永遠是藺太太罷了。我並不會取而代之。”乃說起了一件事。
前兩日有位小姐下帖子請了許多朋友去她家一個新買的大花園子遊玩,藺姑娘也去了。那園子外頭是個大湖,同去的十幾位小姐一道坐大畫舫遊湖賞花。有人瞧見水裏跳出來一條金色錦鯉,便拍手往前湊。藺姑娘可巧在船舷憑欄而立,那人便朝她這頭撲過來。虧的韓麓離她不遠,蹭蹭幾步躥過去,愣是搶在那人之前單手攬住藺姑娘的肩膀帶到一旁。
那位姑娘跑得太快,身子撞上欄杆,欄杆竟斷了!姑娘眼看要失足落水,又是韓麓探另一隻手拽住她後背的衣裳,腳尖一轉手一甩,將姑娘甩迴船艙內,“撲通”一聲。眾人大驚失色。這湖可不是府中後花園挖的小池子,有三四人深,掉下去怕是要淹死人的。那姑娘雖跌了跤,好歹是跌在船上。倒是韓麓先笑道:“短跑、鉛球都是我的強項!不用謝我,順手罷了。”定睛一瞧,那姑娘是東道主家中庶妹,才十三歲,早已嚇得渾身哆嗦。藺姑娘看她可憐,並未苛責。
本以為是場意外,藺姑娘沒預備告訴人。誰知下午韓麓特特送了她迴府,同到信真院中告訴此事。信真忙好生謝過韓麓,方告訴藺姑娘道:“一個大戶人家,大小姐請滿城的權貴小姐做客,豈能不查看好畫舫可有損傷之處?”藺姑娘一愣。
韓麓道:“迴想起來,那心理暗示水平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嘖嘖,自古深閨多人才,巴巴兒浪費了委實可惜。”
原來,藺姑娘所倚的那段欄杆處掛了個極精巧的茉莉花籃,上船之前東道小姐親手給藺姑娘倒了一盞新鮮的茉莉花茶。信真便給藺姑娘講述了心理誘導術,韓麓在旁幫腔,把藺姑娘整個說傻了。半晌,藺姑娘才說:“那……我若落水,她們有什麽好處?”
韓麓戳了她一手指頭:“三四人深的水呢!到時候救你的肯定是個男人你信不信?你是藺東陽的女兒!獨女。”
藺姑娘才恍然大悟,霎時又渾身冰涼。韓麓幹脆將前陣子那仿照藺太太遺作蜂蝶牡丹圖的扇子和藺姑娘遺失的玉佩說了。藺姑娘這才明白為何父親忽然要急著娶妻——這些事,沒人教她。遂與信真交好。
藺東陽聽罷又怒又慶幸,忙問:“是誰家?”
信真道:“不論誰家,孩子越發大了,這些事隻會越來越多。韓四姑娘過些日子便要起身迴南邊念書去。咱們孩子唯有自己學會保護自己,方不怕這些魑魅魍魎。”藺東陽連連點頭,愈發覺得這個女人沒娶錯。
次日便是大婚。雖說新娘子就住在客院,也少不得大清早拉著嫁妝繞太原城走一遭。花轎預備從藺家客院的偏門出去兜個圈子再從正門抬迴來。眼看新郎官陪著轎子就要到拐入藺府門口那條路,嗩呐鞭炮齊鳴正熱鬧著呢;忽聞馬蹄聲驟起,對麵那條路上忽然湧出一支兵馬,個個披著皮甲身背火.槍。領頭之人正是晉國世子,躍馬攔在花轎跟前,大聲喊道:“阿媛!跟我走!”
藺東陽勃然大怒:“世子殿下,莫要欺人太甚!”
卻看轎簾子一掀,信真手拿蓋頭走了下來,望著世子道:“我不跟你走。你後院女人太多,我不做幾十分之一。”
世子道:“我明兒就統統打發了。”
信真冷笑道:“你若真有那心思,早打發了。”轉身迴到花轎上,吩咐一聲,“起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