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楚王已死,其長子繼位。賈琮聞訊時正在鍾威跟前吃茶,脫口而出:“好!”
鍾威瞥了他一眼:“並不與你相幹,弄死他作甚?閑的啊。”
賈琮擺手道:“非也非也,楚王之死極要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我因不喜歡晉王陰險,本想弄死他的。既是楚王湊到跟前來了,弄死楚王也是一樣的。”乃飲了口茶道,“楚王既死,其子繼位,便是純天然的楚王。”
鍾威抬手給了他一下子:“說些人聽得懂的!”
賈琮揉著頭癟了癟嘴道:“先頭那位楚王本是先帝次子,一輩子致力於搞死大哥三弟六弟九弟當皇帝。雖後為楚王,常年習慣成自然,難免惦記搞死別的兄弟侄子一統天下。而新楚王從前隻是個王爺的兒子,皇位根本輪不到他惦記。如今當上楚王,僅僅是楚國之主,一統天下的心思遠遠不及他老子。他繼位楚主,多多少少會讓其餘諸王心中慨然:哎,楚王當真已經是楚王了啊——”
鍾威皺眉道:“你就那麽盼著天下不歸一統麽?”
賈琮懶洋洋道:“這會子天下一統,進退隻看皇帝一個人拍腦袋,風險太大。再說,不分散帝權,如何消滅帝權?天下早晚會一統,不是現在,不是他們。”
眼見廬州沒什麽事兒了,賈琮便欲領著人迴去。劉戍這些日子同他們在一處玩得頗為開心,有幾分舍不得,道:“你又上哪兒逛去?我同你一道去?”
賈琮道:“你魯國不管了?等你老子迴來一瞧,你去外頭玩兒去了,氣得當場把你換掉也未可知。他又不缺兒子。”
劉戍無奈,隻得說:“來日拖拉機做出來給我打折。”
“一言為定!”
賈琮前些日子告訴他自己是“嗨爪”的兒子,劉戍拍案說:“我猜到了!”又問“嗨爪”是個什麽意思。賈琮便說是他老子從前在西洋留學時取的西洋名字的諧音,還寫了“hydra”給他。劉戍瞄了半日,收進懷中。
幾個人遂分道揚鑣。劉戍迴到魯國,寫信告訴劉侗說,周冀是紅骨記的少東家,還得意洋洋顯擺自己替自家弄到了在紅骨記買東西打九折之惠。並細述廬州全民義務教育的好處,懇求他爹準許在魯國依樣畫葫蘆;朱桐柳騫二人也都讚此計花錢不多卻有許多益處。劉侗是個武夫,掌管魯國又名不正言不順,缺的就是人才和民心,見信後拍案叫好,立時準了。柳騫遂將旁的事物挪給同僚,專心做義務教育學堂。劉侗見兒子靠譜,幕僚又專心扶持他,愈發安心在外頭打仗了。
另一頭,衛若蘅和陳瑞文分別得了賈琮與陳瑞錦的書信,都向吳王諫言,也建些義學以挑選百姓人家天資過人的子弟教導培養、來日必然忠心耿耿。並有陳三姑娘在帳中添油加醋的吹枕頭風,吳王便準了,順手將著這等好事給了陳瑞文。陳瑞文本是書生,又見他妹子信中列舉了無數好處,忙行禮說“定不負主公重托。”
齊王本來愛文,也親去廬州查看過。見魯國吳國都跟著幹了,遂命齊國也建起義學堂來。此為後話。
先楚王雖死,殺父之仇新楚王自不能善罷甘休。因此事全無線索,乃一頭派了細作南下嶺南去探白家,一頭死死盯著廬州的悅誌茶樓,並使了人往鄂州去探他們在鄂州之事。悅誌茶樓好幾個老探子,沒兩天便察覺了。賈琮最喜歡編段子,老早就替他們編排好了台詞劇本。
這一日楚國的探子扮作茶客來吃茶,可巧趕上客人少,夥計們頗閑,有幾個便湊著說閑話。一個老夥計道:“說來奇怪,那個要飯的小王怎麽不見了?”
另一個問道:“什麽小王?”
這個道:“你不知道。這個乞丐自打我們在鄂州開茶樓子的時候便時常蹲在我們茶樓後頭。別人要飯都是在前頭的,他卻總在後頭。我覺得奇怪,便問了問他姓氏,也給過他幾個錢。後來我們搬來廬州,他又跟來了。我平素看他都看慣了,不知什麽時候竟不來了!莫不是病了?”
那個笑道:“你倒是真有閑心,竟留神起一個乞丐來。”
這個道:“尋常乞丐我也記不得,這小王追著我們跑,便記得了。”
又一個低聲說:“該不會是東家的仇家吧。”
“不會吧,東家是正派人,哪裏來的仇家。”
“那人家跟著咱們幹嘛?從鄂州到廬州路程可不短。”
讓他們掌櫃的聽見了,忙喝到:“青天白日的胡扯什麽?東家素來堂堂正正,豈能欺負小乞丐。沒事做去後頭擦茶壺去!”三個夥計蔫巴巴的應了一聲,垂頭喪氣往後頭去了。那個楚王的探子假意出神,實在聽了個清清楚楚。
此信傳到楚國時,鄂州的消息也迴去了。他們隻是匆忙打發了人去打探,尚且沒法子尋到鄂王府要緊的人,隻在市井中問了問閑話,並找了個長舌頭的先鄂王身邊的隨從套話。那人說,先頭那位鄂王便是在悅誌茶樓吃了茶,迴去當晚即死。隻是當日分明有小太監替他試毒的,那太監這會子都活的好好的。先鄂王吃的茶乃是位美貌茶娘所烹,依著探聽來的描述,高矮胖瘦身段臉型樣樣皆像先楚王強搶的那姑子。先鄂王原本也盤算著搶那茶娘迴府享用的,不及動手便忽然死了。而那茶娘卻出自無錫陸家,乃是先義忠王妃的族侄女。
楚王便與他的兄弟們道:“怕是這茶娘不妥了。”
他三弟道:“隻是茶娘也尋不著、乞丐也尋不著。”
他二弟道:“聽聞綠林中有夥人專門打探消息,叫做神盾局,不如尋他們探探。”
楚王思忖片刻:“也好,父王那年在京中曾尋他們買過消息。”遂打發人去尋神盾局。
不多時,神盾局便有消息迴來。
原來這姑子姓陸,乃是先義忠王妃的侄女,幼年時因避禍躲入庵堂。後義忠親王平反,她遂敢出來見人了。旋即有貴人看見了她,認出與她姑母長得逼似,便拿她的容貌做文章,給嶺南白家兄弟下套子、想撈好處;不想讓白令儀識破、未曾得手。白令儀年輕時暗暗欽慕義忠王妃多年,見了這姑子便有幾分移情。隻是白令儀如今都那麽大歲數了,既不忍心丟下這姑子不管、也不敢搶她迴府褻瀆、甚至不敢讓她知道世上有自己這麽一個人。偏他又明白許多人都在打義忠親王餘部的主意、她這容貌早晚會惹出事端來,不知如何是好。下頭有幕僚出主意,讓他尋個隱蔽可靠、與自家無關之處安置這姑子。
白令儀查訪了許久,盯上了鄂州悅誌茶樓的老板鍾威。這鍾威是個正經人,功夫極高,又不近女色。那陸師父沒有別的本事,最擅烹茶,正好鍾威可用。遂施計讓鍾威救了這陸師父、將她塞入茶樓。他自然不能將人塞進去便不管了,使了個探子盯著、恐有意外。先頭鄂王打陸師父主意,便是讓白令儀的探子設法下藥滅了的。至於楚王之死是否與他們相幹,這會子神盾局尚且不知道,須得查些日子。
楚王一看便冷笑道:“還查什麽?這不明擺著的麽?”遂命南邊的人加緊盯著白令儀。
話分兩頭。當日賈氏馬行將妙玉送去到兩廣總督府上,王子騰看了賈琮的書信,便依言先在王家左近尋了個庵堂送她入內修行,再給白令儀去信請他得空來一趟。
過了幾日,白令儀親來廣州,王子騰便問他可知道妙玉此人否。白令儀道:“聽龔先生提起過,他說他已將這位師父安置在妥帖之處護著了。”
王子騰歎道:“這姑子在妥帖之處又讓認得她的人窺見了容貌,呆不下去了。如今京城那頭使了人送來嶺南,讓我幫著安置,眼下就在檀度庵呢。我因想著,終究是與你舊主相幹之人,要不要你帶了去?香港如今地方也不小了,廟也修了,再建個庵堂給往來客商的女眷沒事拜拜佛喝喝茶。隻是別讓她出去見貴眷便好,恐怕惹人的眼。倒不是見不得人,是嚇著許多迴了,能安則安。”
白令儀想了想:“香港是個港,每日各色人等往來,難保有什麽認得王妃之人。我那頭建個庵堂容易,隻是必不得清靜。不如就讓她在檀度庵很妥當。”
王子騰道:“那也成。尋常吃穿用度我使人送去,也花不了幾個錢。”
白令儀忙說:“終究算是我們這一係的人,自然我們出錢的。”
王子騰道:“旁的還罷了。隻是此女好茶,偏我不甚好茶。我平素吃的茶葉都是尋常街上買的,偶有下頭的人孝敬的。她在京中是榮國府供著的,後來藏身的隱蔽之處乃一座茶樓,都不缺茶。”
白令儀便道:“此事好辦。無非是銀子罷了,幾個茶錢我還出得起。”
王子騰笑道:“我倒不是舍不得幾個茶錢,隻不知道茶的好歹罷了。終究是無錫陸家出來的人,比別個不同。”
白令儀歎道:“當年王妃何等風姿……無錫陸家本來便是茶聖陸羽之後人。”
王子騰道:“我是個武夫,不曾見過太子妃,倒是也聽人提起過,實在當得起‘母儀天下’四個字。”長歎一聲,又問白令儀可要去見見妙玉。
白令儀道:“她既已出家,就不必見了。”乃拱手而去。
妙玉遂就在廣州檀度庵呆著了。白令儀使人每月給檀度庵送些銀錢供她吃穿用度,並送好茶去。過了些日子,廬州送來的她那一大堆的古董茶具到了,京城也打發人啟程護送她當日從姑蘇帶去的丫鬟婆子南下。檀度庵主持既知道她是總督大人送來的、又有許多銀錢得,每日都好生服侍妙玉。妙玉遂安穩下來。
楚王的探子起先並不知道妙玉在何處,隻在白令儀家左近轉悠打探。這日偶然聽一個嘴碎的婆子說:“大老爺又打發人去廣州給那個姑子送茶葉了麽?聽聞那姑子美貌得了不得,比小丁先生的媳婦也不遜色。”因知道要探聽的那女人是個姑子,探子便愈發留神白令儀派去廣州的人。沒過多久,江浙那頭有新得的好茶送過來,白令儀果然又使了人送去廣州。
那探子忙盯上了送茶葉的下人,扮作去廣州辦事的小夥計與人家套了一路的近乎。那白家的下人哪裏知道他是探子?又得他買了些酒喝,有了幾分醉意,將知道的都抖給人家了。到了廣州城,二人分手,探子假意走了會子又折迴去,遠遠的綴著那人,直至親眼看他進了檀度庵。
探子乃留在檀度庵四周打探。姑子也難免有長舌多話的,不多時便探到北邊來了個帶發修行的姑子,才二十多歲,極其美貌。最愛茶道,她院子有許多壇子罐子,收著各色泉水雨水拿來烹茶。王子騰早使了人在那左近放話,說她原姓陸,無錫人氏。
此信旋即飛鴿傳書到楚國,楚王擊案道:“必是那個姑子無疑!”
他幾個兄弟也說:“各處都已對上,父王顯見死在白令儀手中。”
唯有老二說:“嶺南白家依著一座走私港已不比當年了,還是謹慎些好。萬一弄錯了呢?”
“上哪兒弄錯去?有這般巧的?姓氏、籍貫、年歲、容貌、帶發修行、白令儀還噤若寒蟬的偷偷送茶不敢驚動她。你自己算算路程,她到嶺南的時日也恰好。”楚王咬牙道,“此仇不報、不為人子!”
另一頭,俄羅斯國伊麗莎白女帝領著許多貴族子弟在皇家獵場狩獵時,不知何處飛來一支箭,射傷了女帝的胳膊。禁衛軍立時圍住了獵場,細細搜查了每一村土地,不曾尋到刺客——隻是他們也不曾搜查樹上。而箭頭上有毒。宮廷禦醫使盡了法子,因實在查不出毒.藥是什麽,也不知如何應對。
太子妃葉卡捷琳娜早已無故被關在莫斯科郊外一處修道院許久了。女帝自打知道中的是毒箭,立時命心腹飛馬前往修道院傳了一道密令,不知說了什麽。太子妃當晚便患了急病離世。女帝聽說太子妃病逝後,鬆了一口氣,次日便闔目逝去。舉國哀痛。
皇太子彼得繼位俄羅斯國主,世稱彼得三世。新皇登基,連個皇後都沒有,可憐見的。
有個在莫斯科賣點心的天.朝人因俄國人不大愛吃燒餅、生意不好,已關掉了他的鋪子,這會子正領著媳婦快馬趕迴國去。
鍾威瞥了他一眼:“並不與你相幹,弄死他作甚?閑的啊。”
賈琮擺手道:“非也非也,楚王之死極要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我因不喜歡晉王陰險,本想弄死他的。既是楚王湊到跟前來了,弄死楚王也是一樣的。”乃飲了口茶道,“楚王既死,其子繼位,便是純天然的楚王。”
鍾威抬手給了他一下子:“說些人聽得懂的!”
賈琮揉著頭癟了癟嘴道:“先頭那位楚王本是先帝次子,一輩子致力於搞死大哥三弟六弟九弟當皇帝。雖後為楚王,常年習慣成自然,難免惦記搞死別的兄弟侄子一統天下。而新楚王從前隻是個王爺的兒子,皇位根本輪不到他惦記。如今當上楚王,僅僅是楚國之主,一統天下的心思遠遠不及他老子。他繼位楚主,多多少少會讓其餘諸王心中慨然:哎,楚王當真已經是楚王了啊——”
鍾威皺眉道:“你就那麽盼著天下不歸一統麽?”
賈琮懶洋洋道:“這會子天下一統,進退隻看皇帝一個人拍腦袋,風險太大。再說,不分散帝權,如何消滅帝權?天下早晚會一統,不是現在,不是他們。”
眼見廬州沒什麽事兒了,賈琮便欲領著人迴去。劉戍這些日子同他們在一處玩得頗為開心,有幾分舍不得,道:“你又上哪兒逛去?我同你一道去?”
賈琮道:“你魯國不管了?等你老子迴來一瞧,你去外頭玩兒去了,氣得當場把你換掉也未可知。他又不缺兒子。”
劉戍無奈,隻得說:“來日拖拉機做出來給我打折。”
“一言為定!”
賈琮前些日子告訴他自己是“嗨爪”的兒子,劉戍拍案說:“我猜到了!”又問“嗨爪”是個什麽意思。賈琮便說是他老子從前在西洋留學時取的西洋名字的諧音,還寫了“hydra”給他。劉戍瞄了半日,收進懷中。
幾個人遂分道揚鑣。劉戍迴到魯國,寫信告訴劉侗說,周冀是紅骨記的少東家,還得意洋洋顯擺自己替自家弄到了在紅骨記買東西打九折之惠。並細述廬州全民義務教育的好處,懇求他爹準許在魯國依樣畫葫蘆;朱桐柳騫二人也都讚此計花錢不多卻有許多益處。劉侗是個武夫,掌管魯國又名不正言不順,缺的就是人才和民心,見信後拍案叫好,立時準了。柳騫遂將旁的事物挪給同僚,專心做義務教育學堂。劉侗見兒子靠譜,幕僚又專心扶持他,愈發安心在外頭打仗了。
另一頭,衛若蘅和陳瑞文分別得了賈琮與陳瑞錦的書信,都向吳王諫言,也建些義學以挑選百姓人家天資過人的子弟教導培養、來日必然忠心耿耿。並有陳三姑娘在帳中添油加醋的吹枕頭風,吳王便準了,順手將著這等好事給了陳瑞文。陳瑞文本是書生,又見他妹子信中列舉了無數好處,忙行禮說“定不負主公重托。”
齊王本來愛文,也親去廬州查看過。見魯國吳國都跟著幹了,遂命齊國也建起義學堂來。此為後話。
先楚王雖死,殺父之仇新楚王自不能善罷甘休。因此事全無線索,乃一頭派了細作南下嶺南去探白家,一頭死死盯著廬州的悅誌茶樓,並使了人往鄂州去探他們在鄂州之事。悅誌茶樓好幾個老探子,沒兩天便察覺了。賈琮最喜歡編段子,老早就替他們編排好了台詞劇本。
這一日楚國的探子扮作茶客來吃茶,可巧趕上客人少,夥計們頗閑,有幾個便湊著說閑話。一個老夥計道:“說來奇怪,那個要飯的小王怎麽不見了?”
另一個問道:“什麽小王?”
這個道:“你不知道。這個乞丐自打我們在鄂州開茶樓子的時候便時常蹲在我們茶樓後頭。別人要飯都是在前頭的,他卻總在後頭。我覺得奇怪,便問了問他姓氏,也給過他幾個錢。後來我們搬來廬州,他又跟來了。我平素看他都看慣了,不知什麽時候竟不來了!莫不是病了?”
那個笑道:“你倒是真有閑心,竟留神起一個乞丐來。”
這個道:“尋常乞丐我也記不得,這小王追著我們跑,便記得了。”
又一個低聲說:“該不會是東家的仇家吧。”
“不會吧,東家是正派人,哪裏來的仇家。”
“那人家跟著咱們幹嘛?從鄂州到廬州路程可不短。”
讓他們掌櫃的聽見了,忙喝到:“青天白日的胡扯什麽?東家素來堂堂正正,豈能欺負小乞丐。沒事做去後頭擦茶壺去!”三個夥計蔫巴巴的應了一聲,垂頭喪氣往後頭去了。那個楚王的探子假意出神,實在聽了個清清楚楚。
此信傳到楚國時,鄂州的消息也迴去了。他們隻是匆忙打發了人去打探,尚且沒法子尋到鄂王府要緊的人,隻在市井中問了問閑話,並找了個長舌頭的先鄂王身邊的隨從套話。那人說,先頭那位鄂王便是在悅誌茶樓吃了茶,迴去當晚即死。隻是當日分明有小太監替他試毒的,那太監這會子都活的好好的。先鄂王吃的茶乃是位美貌茶娘所烹,依著探聽來的描述,高矮胖瘦身段臉型樣樣皆像先楚王強搶的那姑子。先鄂王原本也盤算著搶那茶娘迴府享用的,不及動手便忽然死了。而那茶娘卻出自無錫陸家,乃是先義忠王妃的族侄女。
楚王便與他的兄弟們道:“怕是這茶娘不妥了。”
他三弟道:“隻是茶娘也尋不著、乞丐也尋不著。”
他二弟道:“聽聞綠林中有夥人專門打探消息,叫做神盾局,不如尋他們探探。”
楚王思忖片刻:“也好,父王那年在京中曾尋他們買過消息。”遂打發人去尋神盾局。
不多時,神盾局便有消息迴來。
原來這姑子姓陸,乃是先義忠王妃的侄女,幼年時因避禍躲入庵堂。後義忠親王平反,她遂敢出來見人了。旋即有貴人看見了她,認出與她姑母長得逼似,便拿她的容貌做文章,給嶺南白家兄弟下套子、想撈好處;不想讓白令儀識破、未曾得手。白令儀年輕時暗暗欽慕義忠王妃多年,見了這姑子便有幾分移情。隻是白令儀如今都那麽大歲數了,既不忍心丟下這姑子不管、也不敢搶她迴府褻瀆、甚至不敢讓她知道世上有自己這麽一個人。偏他又明白許多人都在打義忠親王餘部的主意、她這容貌早晚會惹出事端來,不知如何是好。下頭有幕僚出主意,讓他尋個隱蔽可靠、與自家無關之處安置這姑子。
白令儀查訪了許久,盯上了鄂州悅誌茶樓的老板鍾威。這鍾威是個正經人,功夫極高,又不近女色。那陸師父沒有別的本事,最擅烹茶,正好鍾威可用。遂施計讓鍾威救了這陸師父、將她塞入茶樓。他自然不能將人塞進去便不管了,使了個探子盯著、恐有意外。先頭鄂王打陸師父主意,便是讓白令儀的探子設法下藥滅了的。至於楚王之死是否與他們相幹,這會子神盾局尚且不知道,須得查些日子。
楚王一看便冷笑道:“還查什麽?這不明擺著的麽?”遂命南邊的人加緊盯著白令儀。
話分兩頭。當日賈氏馬行將妙玉送去到兩廣總督府上,王子騰看了賈琮的書信,便依言先在王家左近尋了個庵堂送她入內修行,再給白令儀去信請他得空來一趟。
過了幾日,白令儀親來廣州,王子騰便問他可知道妙玉此人否。白令儀道:“聽龔先生提起過,他說他已將這位師父安置在妥帖之處護著了。”
王子騰歎道:“這姑子在妥帖之處又讓認得她的人窺見了容貌,呆不下去了。如今京城那頭使了人送來嶺南,讓我幫著安置,眼下就在檀度庵呢。我因想著,終究是與你舊主相幹之人,要不要你帶了去?香港如今地方也不小了,廟也修了,再建個庵堂給往來客商的女眷沒事拜拜佛喝喝茶。隻是別讓她出去見貴眷便好,恐怕惹人的眼。倒不是見不得人,是嚇著許多迴了,能安則安。”
白令儀想了想:“香港是個港,每日各色人等往來,難保有什麽認得王妃之人。我那頭建個庵堂容易,隻是必不得清靜。不如就讓她在檀度庵很妥當。”
王子騰道:“那也成。尋常吃穿用度我使人送去,也花不了幾個錢。”
白令儀忙說:“終究算是我們這一係的人,自然我們出錢的。”
王子騰道:“旁的還罷了。隻是此女好茶,偏我不甚好茶。我平素吃的茶葉都是尋常街上買的,偶有下頭的人孝敬的。她在京中是榮國府供著的,後來藏身的隱蔽之處乃一座茶樓,都不缺茶。”
白令儀便道:“此事好辦。無非是銀子罷了,幾個茶錢我還出得起。”
王子騰笑道:“我倒不是舍不得幾個茶錢,隻不知道茶的好歹罷了。終究是無錫陸家出來的人,比別個不同。”
白令儀歎道:“當年王妃何等風姿……無錫陸家本來便是茶聖陸羽之後人。”
王子騰道:“我是個武夫,不曾見過太子妃,倒是也聽人提起過,實在當得起‘母儀天下’四個字。”長歎一聲,又問白令儀可要去見見妙玉。
白令儀道:“她既已出家,就不必見了。”乃拱手而去。
妙玉遂就在廣州檀度庵呆著了。白令儀使人每月給檀度庵送些銀錢供她吃穿用度,並送好茶去。過了些日子,廬州送來的她那一大堆的古董茶具到了,京城也打發人啟程護送她當日從姑蘇帶去的丫鬟婆子南下。檀度庵主持既知道她是總督大人送來的、又有許多銀錢得,每日都好生服侍妙玉。妙玉遂安穩下來。
楚王的探子起先並不知道妙玉在何處,隻在白令儀家左近轉悠打探。這日偶然聽一個嘴碎的婆子說:“大老爺又打發人去廣州給那個姑子送茶葉了麽?聽聞那姑子美貌得了不得,比小丁先生的媳婦也不遜色。”因知道要探聽的那女人是個姑子,探子便愈發留神白令儀派去廣州的人。沒過多久,江浙那頭有新得的好茶送過來,白令儀果然又使了人送去廣州。
那探子忙盯上了送茶葉的下人,扮作去廣州辦事的小夥計與人家套了一路的近乎。那白家的下人哪裏知道他是探子?又得他買了些酒喝,有了幾分醉意,將知道的都抖給人家了。到了廣州城,二人分手,探子假意走了會子又折迴去,遠遠的綴著那人,直至親眼看他進了檀度庵。
探子乃留在檀度庵四周打探。姑子也難免有長舌多話的,不多時便探到北邊來了個帶發修行的姑子,才二十多歲,極其美貌。最愛茶道,她院子有許多壇子罐子,收著各色泉水雨水拿來烹茶。王子騰早使了人在那左近放話,說她原姓陸,無錫人氏。
此信旋即飛鴿傳書到楚國,楚王擊案道:“必是那個姑子無疑!”
他幾個兄弟也說:“各處都已對上,父王顯見死在白令儀手中。”
唯有老二說:“嶺南白家依著一座走私港已不比當年了,還是謹慎些好。萬一弄錯了呢?”
“上哪兒弄錯去?有這般巧的?姓氏、籍貫、年歲、容貌、帶發修行、白令儀還噤若寒蟬的偷偷送茶不敢驚動她。你自己算算路程,她到嶺南的時日也恰好。”楚王咬牙道,“此仇不報、不為人子!”
另一頭,俄羅斯國伊麗莎白女帝領著許多貴族子弟在皇家獵場狩獵時,不知何處飛來一支箭,射傷了女帝的胳膊。禁衛軍立時圍住了獵場,細細搜查了每一村土地,不曾尋到刺客——隻是他們也不曾搜查樹上。而箭頭上有毒。宮廷禦醫使盡了法子,因實在查不出毒.藥是什麽,也不知如何應對。
太子妃葉卡捷琳娜早已無故被關在莫斯科郊外一處修道院許久了。女帝自打知道中的是毒箭,立時命心腹飛馬前往修道院傳了一道密令,不知說了什麽。太子妃當晚便患了急病離世。女帝聽說太子妃病逝後,鬆了一口氣,次日便闔目逝去。舉國哀痛。
皇太子彼得繼位俄羅斯國主,世稱彼得三世。新皇登基,連個皇後都沒有,可憐見的。
有個在莫斯科賣點心的天.朝人因俄國人不大愛吃燒餅、生意不好,已關掉了他的鋪子,這會子正領著媳婦快馬趕迴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