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五代十國,哪一個不是生靈塗炭的亂世。
隻要一想到那種混亂的情況會在大明土地上上演,朱元璋就有些接受不了。
想想之前在中原大地四處橫行的暴元,當時的漢人,不僅僅是沒有地位,甚至性命在那些上位之人們的眼中那都是渺小的。
可以說,當時的漢人,距離亡國滅種,也就隻差了那麽一步。
要不是他們這些人帶領著天下漢人起兵,推翻了蒙古帝國的天子,這才迎來了平定安穩的發展時間。
看過了黑暗殘暴的朱元璋,怎麽可能會接受自己的後代子孫重新迴到南北朝時的那種亂世生活。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這句老話絕對不隻是一句空話!
現在朱元璋的心情很是焦慮,這也是為什麽他要堅持自己禦駕親征的原因,實在是這件事事關大明的未來國運,讓誰去,他朱元璋都放不下心。
望著眉頭緊皺的父親,朱標那也是相當的無奈,心裏微歎一聲,這才開口勸慰:
“父親,您就放心吧,這件事也不是什麽大事,弟弟們肯定能將建州女真給解決的,而且,我大明現在還沒有真正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也不是那些亂世之中的昏君能比的。”
“就算是天氣要轉涼,那也不可能一下子九改變的,我大明還是有時間準備的,更何況,我們現在就得到了消息,洪武三十年,我們還有十幾載的時間呢,好好想辦法也就是了。”
朱標已經想好了,既然兒子將這件事大大方方說出來了,那就代表著這小子心裏肯定是有一定的成算的,不然就這種混亂軍心的話,按著那小子的聰慧,肯定不會隨意開口。
自家兒子的性格,朱標自詡自己還是很了解的,雖然病重之後性格略顯活潑,但行事方式之上,卻顯得成熟老練的多,再加上兒子有未來的記憶,想來也是有一定的計劃的。
“你的意思是說?”
很顯然,朱元璋也是想到這件事的幕後之人,自家孫兒,既然提到了小冰期要到來,那想來這小子一定是會有辦法的。
朱元璋應該早就想到的,可之前朱雄英的話實在是太過震撼,以至於朱元璋一心就想證實這件事的真假,以及這件事要是真的是真的話,咱大明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一時之間的慌亂,讓朱元璋一時間忘記了詢問孫兒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哎,咱也是著急,竟然還忘記了!”
提到孫兒,朱元璋微微一愣,神情一變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這件事也沒那麽複雜,隻要讓朱標迴去直接去問朱雄英就是了,自己一群人在這苦思冥想,那就算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啊。
“標兒,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辦法!”
朱元璋也算是將這件事撒手不管了,孫兒那裏,還是靠朱標這個親爹負責吧,反正自己就隻要結果,至於怎麽問,那就是朱標自己的問題了。
“不管是五百年,還是六百年,這災年我們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放任不管,必須要從這時候就開始準備起來了!
這樣,戶部也不著急,先讓各地著手開始廣修糧倉,其次號召百姓們多開荒,多種出些糧食出來,成熟之後官府出麵收購,不允許市麵上大批糧食流通,嗯,這件事寫個公告,下發到各村縣!加急!明白嗎?!”
看著因為五百年這個時間而為難的戶部,朱元璋也是放鬆了語氣。
五百年的災年,就算是整個大明現在開始不吃不喝,全體不休地種植,不考慮老天爺臉色的話,種到洪武三十年,那也不可能種出能讓大明百姓吃五百年的糧食出來。
就像是標兒說的那樣,這件事不能著急,這麽大的災年,能提前知道就不錯了,要是能提前解決,那就不可能算是一個大型天災了。
“另外,命太倉、軍倉核查各地存量,棣兒,你即日出發,帶一隊人馬,這件事必須要親自過目,絕不允許有人欺上瞞下,糧食存量朝廷必須要有統計!”
因為朱標的身體不好,朱元璋沒有死用朱標的想法,但是他卻是把算盤打到了四兒子身上。
按著孫兒的說法,他的這個四叔,那可也算是一個明君,能力出眾,殺伐果斷,不僅北方五征蒙古、南方收複失去了幾百年的安南、鄭和下西洋、東北設奴兒幹都司最遠統治過今天西伯利亞地區、更是帶領著大明進入了永樂盛世。
這麽能幹的兒子,朱元璋能放過這才怪了!
這不,剛把籌集軍糧的任務下達,這就又將全國之內的所有糧食統計工作交給了四兒子。
無視四兒子那微抽的嘴角,朱元璋那是不管不顧了。
現在糧食就是朱元璋的逆鱗,以前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那些貴族、世家借著自己的勢力開展糧食買賣工作,從今天開始不行了。
糧食,那可是大明的未來,要是誰敢胡作非為,在朱元璋眼裏,那就是要把大明拖入萬劫不複境地,吃百姓們血饅頭的惡人,對於這些人,朱元璋向來就沒有什麽好感,可謂是見一個就殺一個!絕不手軟!
“不可啊,陛下,當前春耕在即,要是朝廷大興土木,定會引起民間恐慌,臣以為,此事應該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所急!”
戶部心裏一陣的苦澀:
我的陛下啊,你這真的是想一出就是一出,之前說要給士族官紳統計土地麵積進行加賦,我們戶部那是忙的好幾個月都沒有迴府,好不容易上了章程,將人散出去了,還沒鬆口氣呢,你這又要清理建州女真。
行吧,我們也勸不住您老,不過就是一個小部落,您想打就打,我們任勞任怨地為軍隊籌集錢糧,可您老到底是怎麽想的?
打一個不足五萬人的小部落,您這恨不能直接派五十萬大軍,更是將幾位皇子都給派出去了,這您可真的是一張嘴,我戶部跑斷腿啊!
這也不說了,可接著您竟然說要將全國的糧食都給統計上來?
我的陛下啊!您知不知道您老在說什麽,我戶部實在時做不到啊!您就緩緩吧!
戶部尚書真的是苦不堪言,一方麵,實在是人手有限,就算是將那些舉人、秀才全給算上,那也夠嗆。
另一方麵,就算是真的有那麽多人,那總不能用完就丟吧?
這些人要真的任命,那核查完這件事之後這些人怎麽辦?
朝廷總不會不管不顧,自然要給他們官職,而且,更大可能會在戶部任職。
這件事本就事關重大,要是這些人裏真有那立了大功的,肯定會在皇上這裏得到重用,久而久之,這些人會不會直接接任自己的職位?
真不是戶部尚書小心眼,這件事本就不能不防,作為天子近臣,雖伴君如伴虎,但隻有在皇上麵前有臉的人,走到外麵才會有人對你另眼相看,這就是官場,這也是所謂的捧高踩低。
就像是一位百億票房的影帝說的那樣,小人物的時候,在劇組裏邊,能碰到各式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可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會親切關心你的一舉一動。
這也不能說是趨炎附勢,隻能說這就是圈子裏潛規則的一種。
而且,任命官員,那可不是一句話的事,自古朝中大臣任免,那就從來不是簡單的事,這其中不僅關乎朝廷,其中還包括錯綜複雜的人情關係。
陛下這可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信不信今天這個消息傳出去,明天奏折就會多出幾百本?
“那就例行檢查,太倉、軍倉也到了例行檢查的時間,不要像之前一樣糊弄就行,今年必須要將情況檢查清楚!那陳糧、壞糧情況,糧倉老化情況,全都仔細核查,該處理就處理,特別要注意儲存情況,防止走水!”
“是!臣自當全力以赴,不辱聖命!”
好不容易等到一次同意,朱元璋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好,都下去忙去吧!”
今日之後,大明一定會開始忙碌起來。
朱元璋將眾人遣散之後,也是難得地沒有熬夜批改奏章。
至於朱標等人,自然是迴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朱標一迴到東宮,直接讓人將朱雄英給叫過來。
父子兩人坐在太子書房裏,朱標臉色沉重地詢問:
“大明要有小冰期的事,已經得到了證實。”
朱雄英這會兒也沒有入睡,一聽父親叫自己,心裏明白為了啥事的他拎著自己的畫稿就朝著父親的書房而去。
“嗯,那父親打算怎麽做?”
曆史上大明什麽情況朱雄英也大概了解: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它的稅收製度承襲唐宋,在唐朝時候官員將租、庸、調整為兩稅法,就是根據田間地頭的糧食收成一年隻收兩次稅。
明朝在剛剛建立之後,前期一年也是隻收兩次稅,夏季到來,地裏麥子成熟的時候就收一次稅,然後等到秋天水稻成熟再收一次稅。因為古代屬於農耕社會,大部分百姓都有土地種植,但也有一些例外。
如果家中並沒有田地的話,那麽就收取其他的物品,比如說織布的人就收布匹當作稅收,如果是開礦的話就收取礦產。
明朝的稅收相比其他王朝來說算得上是很輕的,明朝時期我們國家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商人,商業稅收最初是三十取一。
低稅收對於百姓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國家卻沒有那麽樂觀了。
百姓交上來的稅收過少,政府每一年的花費卻並沒有減少,尤其是明朝後期,當出現戰亂的時候,用在士兵身上的花費就更多了。
為了得到軍費,連皇帝都要找官員求告,這也是後人非常同情崇禎的一點。
為了保證國庫收入,明朝晚期開始在原有稅收的基礎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加派。
現在大明不要說度過五百多年的小冰期了,就連現在出征討伐周邊番邦也都是問題。
大明國庫,也不知道能支持大明大動幹戈,發動幾次戰事。
“陛下已經決定,要清除遼東地區,另外,還要在各地廣修糧倉,開荒種糧,以後糧食就由官府征收,商人不再允許販賣。……”
聽著父親將奉天殿發生的一切一條一條講出來,朱雄英也在心裏有了大概的條理。
都說高築牆,廣積糧,對於爺爺能想到開荒多種糧朱雄英能理解,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對於官府管理這一條,朱雄英是真的沒有想到。
這種朝廷掌控的政策,不知道為什麽,朱雄英隱隱地覺得這與後世的國家宏觀調控很是相似。
糧食這個東西,本就是一個國家的根基,糧食的自給自足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
糧食自給自足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我們無法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糧食是各種依賴進口,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可以說,糧食的自給自足,才是實現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這種東西,本就應該掌控在國家機器手中,而不僅僅由市場決定。
現在爺爺決定將糧食大權獨攬,那也算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朱雄英自然不會說什麽,但對於廣開荒,多種糧這一想法,朱雄英那是很有意見的:
“父親,兒子說句不好聽的,開荒種糧實在是不可取,我大明並不是缺少荒地,實際上是缺少開荒的人手,也就是所謂的勞動力。”
朱雄英拿出自製的炭筆,直接就在圖紙上畫了起來。
可一提到勞動力,朱雄英語氣一滯,想了想,覺得勞動力這個詞對於朱標這個古人來說還是太過前衛,還是換了一種說法:
“這個勞動力,就是說人口,我大明雖然也經曆了十幾年的和平發展,但人口數並沒有得到爆炸性的增長,這大明境內的良田都種不過來,為什麽還要去開荒呢?”
隻要一想到那種混亂的情況會在大明土地上上演,朱元璋就有些接受不了。
想想之前在中原大地四處橫行的暴元,當時的漢人,不僅僅是沒有地位,甚至性命在那些上位之人們的眼中那都是渺小的。
可以說,當時的漢人,距離亡國滅種,也就隻差了那麽一步。
要不是他們這些人帶領著天下漢人起兵,推翻了蒙古帝國的天子,這才迎來了平定安穩的發展時間。
看過了黑暗殘暴的朱元璋,怎麽可能會接受自己的後代子孫重新迴到南北朝時的那種亂世生活。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這句老話絕對不隻是一句空話!
現在朱元璋的心情很是焦慮,這也是為什麽他要堅持自己禦駕親征的原因,實在是這件事事關大明的未來國運,讓誰去,他朱元璋都放不下心。
望著眉頭緊皺的父親,朱標那也是相當的無奈,心裏微歎一聲,這才開口勸慰:
“父親,您就放心吧,這件事也不是什麽大事,弟弟們肯定能將建州女真給解決的,而且,我大明現在還沒有真正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也不是那些亂世之中的昏君能比的。”
“就算是天氣要轉涼,那也不可能一下子九改變的,我大明還是有時間準備的,更何況,我們現在就得到了消息,洪武三十年,我們還有十幾載的時間呢,好好想辦法也就是了。”
朱標已經想好了,既然兒子將這件事大大方方說出來了,那就代表著這小子心裏肯定是有一定的成算的,不然就這種混亂軍心的話,按著那小子的聰慧,肯定不會隨意開口。
自家兒子的性格,朱標自詡自己還是很了解的,雖然病重之後性格略顯活潑,但行事方式之上,卻顯得成熟老練的多,再加上兒子有未來的記憶,想來也是有一定的計劃的。
“你的意思是說?”
很顯然,朱元璋也是想到這件事的幕後之人,自家孫兒,既然提到了小冰期要到來,那想來這小子一定是會有辦法的。
朱元璋應該早就想到的,可之前朱雄英的話實在是太過震撼,以至於朱元璋一心就想證實這件事的真假,以及這件事要是真的是真的話,咱大明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一時之間的慌亂,讓朱元璋一時間忘記了詢問孫兒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哎,咱也是著急,竟然還忘記了!”
提到孫兒,朱元璋微微一愣,神情一變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這件事也沒那麽複雜,隻要讓朱標迴去直接去問朱雄英就是了,自己一群人在這苦思冥想,那就算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啊。
“標兒,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辦法!”
朱元璋也算是將這件事撒手不管了,孫兒那裏,還是靠朱標這個親爹負責吧,反正自己就隻要結果,至於怎麽問,那就是朱標自己的問題了。
“不管是五百年,還是六百年,這災年我們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放任不管,必須要從這時候就開始準備起來了!
這樣,戶部也不著急,先讓各地著手開始廣修糧倉,其次號召百姓們多開荒,多種出些糧食出來,成熟之後官府出麵收購,不允許市麵上大批糧食流通,嗯,這件事寫個公告,下發到各村縣!加急!明白嗎?!”
看著因為五百年這個時間而為難的戶部,朱元璋也是放鬆了語氣。
五百年的災年,就算是整個大明現在開始不吃不喝,全體不休地種植,不考慮老天爺臉色的話,種到洪武三十年,那也不可能種出能讓大明百姓吃五百年的糧食出來。
就像是標兒說的那樣,這件事不能著急,這麽大的災年,能提前知道就不錯了,要是能提前解決,那就不可能算是一個大型天災了。
“另外,命太倉、軍倉核查各地存量,棣兒,你即日出發,帶一隊人馬,這件事必須要親自過目,絕不允許有人欺上瞞下,糧食存量朝廷必須要有統計!”
因為朱標的身體不好,朱元璋沒有死用朱標的想法,但是他卻是把算盤打到了四兒子身上。
按著孫兒的說法,他的這個四叔,那可也算是一個明君,能力出眾,殺伐果斷,不僅北方五征蒙古、南方收複失去了幾百年的安南、鄭和下西洋、東北設奴兒幹都司最遠統治過今天西伯利亞地區、更是帶領著大明進入了永樂盛世。
這麽能幹的兒子,朱元璋能放過這才怪了!
這不,剛把籌集軍糧的任務下達,這就又將全國之內的所有糧食統計工作交給了四兒子。
無視四兒子那微抽的嘴角,朱元璋那是不管不顧了。
現在糧食就是朱元璋的逆鱗,以前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那些貴族、世家借著自己的勢力開展糧食買賣工作,從今天開始不行了。
糧食,那可是大明的未來,要是誰敢胡作非為,在朱元璋眼裏,那就是要把大明拖入萬劫不複境地,吃百姓們血饅頭的惡人,對於這些人,朱元璋向來就沒有什麽好感,可謂是見一個就殺一個!絕不手軟!
“不可啊,陛下,當前春耕在即,要是朝廷大興土木,定會引起民間恐慌,臣以為,此事應該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所急!”
戶部心裏一陣的苦澀:
我的陛下啊,你這真的是想一出就是一出,之前說要給士族官紳統計土地麵積進行加賦,我們戶部那是忙的好幾個月都沒有迴府,好不容易上了章程,將人散出去了,還沒鬆口氣呢,你這又要清理建州女真。
行吧,我們也勸不住您老,不過就是一個小部落,您想打就打,我們任勞任怨地為軍隊籌集錢糧,可您老到底是怎麽想的?
打一個不足五萬人的小部落,您這恨不能直接派五十萬大軍,更是將幾位皇子都給派出去了,這您可真的是一張嘴,我戶部跑斷腿啊!
這也不說了,可接著您竟然說要將全國的糧食都給統計上來?
我的陛下啊!您知不知道您老在說什麽,我戶部實在時做不到啊!您就緩緩吧!
戶部尚書真的是苦不堪言,一方麵,實在是人手有限,就算是將那些舉人、秀才全給算上,那也夠嗆。
另一方麵,就算是真的有那麽多人,那總不能用完就丟吧?
這些人要真的任命,那核查完這件事之後這些人怎麽辦?
朝廷總不會不管不顧,自然要給他們官職,而且,更大可能會在戶部任職。
這件事本就事關重大,要是這些人裏真有那立了大功的,肯定會在皇上這裏得到重用,久而久之,這些人會不會直接接任自己的職位?
真不是戶部尚書小心眼,這件事本就不能不防,作為天子近臣,雖伴君如伴虎,但隻有在皇上麵前有臉的人,走到外麵才會有人對你另眼相看,這就是官場,這也是所謂的捧高踩低。
就像是一位百億票房的影帝說的那樣,小人物的時候,在劇組裏邊,能碰到各式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可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會親切關心你的一舉一動。
這也不能說是趨炎附勢,隻能說這就是圈子裏潛規則的一種。
而且,任命官員,那可不是一句話的事,自古朝中大臣任免,那就從來不是簡單的事,這其中不僅關乎朝廷,其中還包括錯綜複雜的人情關係。
陛下這可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信不信今天這個消息傳出去,明天奏折就會多出幾百本?
“那就例行檢查,太倉、軍倉也到了例行檢查的時間,不要像之前一樣糊弄就行,今年必須要將情況檢查清楚!那陳糧、壞糧情況,糧倉老化情況,全都仔細核查,該處理就處理,特別要注意儲存情況,防止走水!”
“是!臣自當全力以赴,不辱聖命!”
好不容易等到一次同意,朱元璋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好,都下去忙去吧!”
今日之後,大明一定會開始忙碌起來。
朱元璋將眾人遣散之後,也是難得地沒有熬夜批改奏章。
至於朱標等人,自然是迴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朱標一迴到東宮,直接讓人將朱雄英給叫過來。
父子兩人坐在太子書房裏,朱標臉色沉重地詢問:
“大明要有小冰期的事,已經得到了證實。”
朱雄英這會兒也沒有入睡,一聽父親叫自己,心裏明白為了啥事的他拎著自己的畫稿就朝著父親的書房而去。
“嗯,那父親打算怎麽做?”
曆史上大明什麽情況朱雄英也大概了解: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它的稅收製度承襲唐宋,在唐朝時候官員將租、庸、調整為兩稅法,就是根據田間地頭的糧食收成一年隻收兩次稅。
明朝在剛剛建立之後,前期一年也是隻收兩次稅,夏季到來,地裏麥子成熟的時候就收一次稅,然後等到秋天水稻成熟再收一次稅。因為古代屬於農耕社會,大部分百姓都有土地種植,但也有一些例外。
如果家中並沒有田地的話,那麽就收取其他的物品,比如說織布的人就收布匹當作稅收,如果是開礦的話就收取礦產。
明朝的稅收相比其他王朝來說算得上是很輕的,明朝時期我們國家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商人,商業稅收最初是三十取一。
低稅收對於百姓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國家卻沒有那麽樂觀了。
百姓交上來的稅收過少,政府每一年的花費卻並沒有減少,尤其是明朝後期,當出現戰亂的時候,用在士兵身上的花費就更多了。
為了得到軍費,連皇帝都要找官員求告,這也是後人非常同情崇禎的一點。
為了保證國庫收入,明朝晚期開始在原有稅收的基礎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加派。
現在大明不要說度過五百多年的小冰期了,就連現在出征討伐周邊番邦也都是問題。
大明國庫,也不知道能支持大明大動幹戈,發動幾次戰事。
“陛下已經決定,要清除遼東地區,另外,還要在各地廣修糧倉,開荒種糧,以後糧食就由官府征收,商人不再允許販賣。……”
聽著父親將奉天殿發生的一切一條一條講出來,朱雄英也在心裏有了大概的條理。
都說高築牆,廣積糧,對於爺爺能想到開荒多種糧朱雄英能理解,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對於官府管理這一條,朱雄英是真的沒有想到。
這種朝廷掌控的政策,不知道為什麽,朱雄英隱隱地覺得這與後世的國家宏觀調控很是相似。
糧食這個東西,本就是一個國家的根基,糧食的自給自足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
糧食自給自足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我們無法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糧食是各種依賴進口,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可以說,糧食的自給自足,才是實現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這種東西,本就應該掌控在國家機器手中,而不僅僅由市場決定。
現在爺爺決定將糧食大權獨攬,那也算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朱雄英自然不會說什麽,但對於廣開荒,多種糧這一想法,朱雄英那是很有意見的:
“父親,兒子說句不好聽的,開荒種糧實在是不可取,我大明並不是缺少荒地,實際上是缺少開荒的人手,也就是所謂的勞動力。”
朱雄英拿出自製的炭筆,直接就在圖紙上畫了起來。
可一提到勞動力,朱雄英語氣一滯,想了想,覺得勞動力這個詞對於朱標這個古人來說還是太過前衛,還是換了一種說法:
“這個勞動力,就是說人口,我大明雖然也經曆了十幾年的和平發展,但人口數並沒有得到爆炸性的增長,這大明境內的良田都種不過來,為什麽還要去開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