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不可,陛下,萬萬不可啊!”


    幾位大人頓時急眼了,這皇上到底在說什麽‘虎狼之詞’?、


    禦駕親征?


    還是對抗一個小小的建州女真?


    皇上這是不是瘋了,這也太看得起那些女真人了吧!


    要是剛才還隻是花點錢的事,那這會兒朱元璋就是想要以命搏殺的程度了。


    這下,各位大人也不分什麽主和派、主戰派了,兩個派別難得地達成一致:


    絕對不能讓皇上有禦駕親征的想法,要是可以的話,想都不要想。


    禦駕親征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朱元璋一不小心發生什麽意外,這大明豈不是直接就打亂了?!


    於是,一聲聲勸導就響徹了大殿:“陛下啊,您年事已高,實在是不能禦駕親征啊!”


    朱元璋剛剛還隻是詢問,但一被大臣們質疑年齡大之後,他的倔脾氣也起來了:


    “什麽年事已高?去他娘的,咱告訴你們,這次就算是咱戰死在遼東,這個建州女真地界上也不能有喘氣的活物!”


    朱元璋話音剛落,秦王、晉王、燕王就齊齊往前一步:


    “兒臣願前往監軍,還望父親三思!”


    現在可是洪武十六年,老父親這都知天命的年齡了,要是再禦駕親征,那他們這些兒子豈不是要被大明百姓戳脊梁骨?


    三十而立,他們這些孩子,也已經可以為父親分憂了。


    “父親,你放心,我們兄弟幾個肯定不會讓建州女真有活口存在,就連一隻雞兒子也給不會放過!”


    “父親,兒臣同意,兒臣可以替父親監國,父親,您放心,就算是將戶部給掏空,向民間借貸,兒臣也會在後方保證前線大軍可以滅掉建州女真!”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站在一邊沒吭聲的朱標,竟然在這會兒直接站出來,同意了!!


    沒錯,就是所有人都麽有想到,其中還包括略有感悟的朱棣同樣也不理解。


    作為大明的太子,要不是朱標這些年兢兢業業,老朱家和和睦睦,說不定他們還真的會在心裏產生太子殿下這是想上位的想法。


    禦駕親征的危險,不用他們詳細敘述,太子肯定知道,但到底是為什麽,讓你們父子兩竟然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執意要將建州女真給滅了?


    一瞬間,在下方的這些大人心中,這老朱家的人都瘋了!


    要不是老朱家全體瘋了,那就是他們這些人現在都在做夢,不然實在是沒有理由來解釋為什麽這些人會這樣瘋狂不要命啊!


    有那不願意相信的,還迷茫地左右環顧,還有的使勁地掐著自己的大腿,想要證實今天他們都在做夢。


    可事與願違,最終,強烈的疼感還是通過大腿的末梢神經傳達到了大腦,很快,一陣陣隱忍的抽氣聲在大殿不合時宜的響起,直接就將眾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位大人身上:


    “那個,我試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這位大人哭喪個臉,剛剛自己下手可一點也不輕,那種疼痛感,要不是自己意識到這裏是乾清宮,麵前的是皇上,說不定他剛剛就蹦起來了。


    這時候,他們也明白了,剛剛的一切並不是在做夢。


    陛下要禦駕親征,太子殿下同意並且打算替父監國,幾位皇子爭搶著想要去前線。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


    “上位!上位!三思!三思啊!


    老臣雖不知建州女真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壞事,但上位!現在並不是親征的時候啊!”


    打不打建州女真他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這些大人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先將朱元璋穩住,不要讓這位產生禦駕親征的危險想法。


    看著幾位兒子,朱元璋眼中也很是猶豫。


    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雖看著老當力壯,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了起兵之時的那股銳力。


    更何況,這些大臣們的擔心,朱元璋也很明白,要是自己真的走了,那現在大明的場麵光標兒一個人還真未必可以把控,特別還在這種要打周邊小部落的戰事之下,周邊的番邦小國肯定會有所行動,朱標一個人還真不能鎮住場子。


    “上位,還是您的身體重要,實在不行,就讓秦王殿下與晉王殿下前往監軍,老臣保證,絕對不放女真一兵一卒!”


    朱元璋轉身看著眾位大臣,在他們的目光中,朱元璋看出來一種名叫堅定的東西。


    唉,好吧,既然臣子們與皇兒們都勸自己,那就不去了。


    猶豫了良久,朱元璋這才長歎口氣說道:


    “行,那就讓秦王、晉王一起去!”


    說完,朱元璋轉身看著兒子們,表情很是嚴肅:


    “老二、老三!你們兩人跟著幾位叔叔伯伯一起去五軍都度府,老四,今日起,你與戶部一起,負責保證大軍的後勤物資!”


    “太子,跟叔叔伯伯們將征討建州女真的事弄個章程出來,今天晚上咱就要看!”


    “是!兒臣領命!”


    還沒等吏部戶部幾位大人反過神,秦王、晉王兩人就拉著兵部已經風風火火地離開了乾清宮。


    “老四!糧草一事,必須要到位!”


    “是!兒臣保證,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定會為大軍籌措到足夠的糧草!”


    “嗯,不僅如此,戶部必須要重視糧草問題,最近大明的糧食也不往外賣了,全部歸倉!”


    “陛下,這是不是不妥,我大明沒有那麽多的糧倉啊。”


    戶部尚書很是為難,賣不賣糧他倒是沒有什麽意見,畢竟餓肚子的又不是大明百姓。


    可那麽多的糧食堆起來,總不能就放在地上吧,總要修建糧倉吧,可大明現在既要修堤建壩,現在又要征討建州女真,這一路上所需要的運輸勞工可一點也不少,今年大明的勞役都快要用光了,他修糧倉去找誰?難道讓戶部的人自己去幹?這怎麽可能!


    “眾位,朕能不能信任你們?”


    朱元璋目光銳利地盯著還跪在地上的幾位大臣,目如實質!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為陛下分憂乃臣等職責所在,臣等必然萬死報之,還請陛下明示!”


    “哎,不知各位大人可知,我大明未來可能要迎來一段時間的災年!所以,這糧食,就是災年的救命糧!你們明白嗎?!”


    “唿!”


    朱元璋的話實在是太過直白,幾位大人臉上先是震驚,轉而又是一陣思索,最終,迴歸疑惑。


    “敢問陛下,這事是否如實!難道是欽天監預測到的嗎?那不知預測的災年會持續多久?”


    戶部尚書不急不躁,這種情況,既然朱元璋敢說出來,那就說明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更何況,這位老道士竟然會在這裏,自然而然地,戶部尚書認為這些事情都是老道士鳴警。


    那些欽天監的道士們,雖然平日無所事事,神神叨叨,但不得不承認,夜觀天象這種事,他們還真的能猜測點什麽出來。


    “五百年。”


    朱元璋說出這個數字,心裏都是一陣一陣的無力。


    “陛下放心!五百年而已,五百年?!”


    戶部尚書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臉不可置信地盯著朱元璋,硬是沒有再說什麽出來。


    五百年啊,你朱元璋到底想要幹什麽,一下子就要囤五百年的糧食?


    這曆朝曆代,還沒有哪一個王朝可以曆經五百年的,怎麽著,每天被人高唿萬歲,你老朱竟然真的當真了?以為自己能活萬歲?這不是搞笑嗎?


    五百年,大明還不知道在不在,你存那麽多糧食,是想給下一個朝代準備點禮物不成?


    這個年數一出,整個乾清宮內的所有人都不由地屏住唿吸,一臉詫異地看著朱元璋,目光中滿滿的都是疑問。


    這是什麽天災啊?既然會持續五百年,我的殿下啊,你不會是被那些老道士給誆騙了吧。


    一時之間,就連大明要發兵攻打建州女真這件大事都被眾位大人給拋到了腦後。


    可以說,朱元璋今日不知為何想要對建州斬草除根比起囤糧五百年的事那就是微不足道。


    “殿下,這,五百年?您的意思是這天下要大災五百年?!”


    就算是見過大場麵,從死人堆裏爬出來都能麵不改色的老臣都顯得有些語無倫次了起來。


    這,這怎麽可能,五百年的大災,就算是他熟讀百書,那也沒有聽說過哪個地方能持續五百年的災荒的。


    要真的要大災五百年,那對於大明來說,已經不能用天災人禍來形容了。


    要知道,大明可是一個農業大國,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農業,連續五百年的大災,這對一個農業國來說,完全就意味著滅頂之災!


    “老天師都在這裏,要是不信,你可以自己去問!”


    要是可以的話,朱元璋也不希望這是真的,但現實就是現實,那是避免不了的。


    “老天師,此事確定嗎?”


    五百年啊,真不是戶部尚書不相信,實在是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震驚,他不敢相信。


    “確定,老道已經看過了自唐武周之後的地方誌,記載確實如此,不出二十載,我大明必會在於大規模的降溫氣候,到時候,中原富庶之地,絕對會大幅度的降溫!”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戶部尚書臉色都白了。


    “而且,不知眾位大人有沒有發現,唐朝蜀中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可據老道的了解,荔枝的產地現在已經推到了嶺南地區,那大唐之時,嶺南地區那可是多瘴氣,濕熱多蚊蟲,可我們現在再看,嶺南已經成為了大批水果的生產地,更是溫暖適宜,這與大唐之時的發配罪犯之地的記載實在是相差太遠,由此可知,自唐武周以來至今,氣溫確實是逐漸變冷的,隻是這速度過慢,我們並沒有感受到罷了!”


    朱元璋在那邊安排事宜之時,老天師就在一邊翻看著厚厚的地方誌,同時,也在心裏不斷地震驚著。


    有了明確的答案,反推那就容易的多,很快地,老天師就看出了證明氣候降低的證據。


    “這又能說明什麽?降溫而已,我大明豈會怕?”


    “大人還沒有看出來嗎,自唐開始初降,五代又降,靖康之時再降!每一次氣溫的快速降低,分別都代表著安史之亂、五代十國、靖康之變。”


    老天師的表情很是不好看,作為道門之人,天下大亂並不是他想看到的,在看這些地方誌之時,他竟然也隱隱的看出了長孫殿下所說的國運與風水龍脈之間的關係,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無比貼合!


    大唐之時,唐太宗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當時的整個長安一帶,生機勃勃,萬物生長,更是牢牢掌握著中原之地的這塊大糧倉在手,大唐這才迎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可等到五代、兩宋,王都逐漸地開始南移,先是北宋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建都,然後是南宋遷都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原因不過就是關中各地的氣溫逐漸轉涼,生機衰敗,風沙滿地,一片蒼涼,這才在種種考量之下選擇了氣候、環境更勝一籌的南方城府。


    直到大明建國,朱元璋同樣也是考慮北方日漸凋零,這才選擇了遠離北方邊境的應天府(今南京)建都,雖之後進行了遷都的舉動,那也不過是為了震懾北方的那些部落蠻族罷了。


    這邊老天師的話音剛落,那邊經過老天師點撥眾位大人們,很快也明白了這其中的邏輯。


    每一次大規模的降溫,那都代表著天下的一次大亂!


    “迴陛下,這就是臣的另一個發現,每次氣溫明顯下降之時,天下必有大亂發生,故而,五百年大災之事,隻能為真,而我大明,則剛好處於溫與寒交際之處!”


    說到這裏,老道士也不再說話,能說的他已經都說完了,其他的事,隻能讓陛下與各位大人抉擇了。


    而幾個大人這時候也反應了過來,老天師說了這麽多,無非就是指一個意思,氣溫再降低的話,天下必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葉飄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葉飄飛並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