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
玄宗迴馬楊妃死,
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一首詩,單道那昔日唐玄宗年間安祿山、史思明作亂,席卷中原,直逼長安。玄宗皇帝倉皇出奔,卻在馬嵬坡被眾將士所逼,不得不賜死了愛妃楊玉環,成千古遺恨。想那唐明皇昔日開元盛世之時,何等威風氣派,隻因一時失勢,便為人所逼,連愛妃的性命也無從保全。故而古往今來的帝王,無一不將那“權柄”兩字牢牢握在手中,隻恐被他人得去。
且說當時姚子劍看了凱鑫以東漢明章和三帝諷喻自己不要興兵北伐的論文,反增了三分惱怒,定下心意。次日升殿上朝,立刻便要發兵遼東,光複被女真所掠奪的土地子民。
朝中那凱鑫奏曰:“啟稟陛下。去歲北胡肆虐,圍困大都日久。現今雖然仰仗先帝庇佑,陛下神威,得以擊退胡兵,然而中原疲敝,隻該休養生息,不宜擅動刀兵。”
姚子劍尚未開言,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亦道:“啟稟陛下。大都乃是中原北方門戶,不可有失。若是擅將兵北伐遼東,大都必然空虛。倘若有些許失疏,則陛下必然腹背受敵,頗為危險。”
燕京留守禮部尚書阮雅文奏曰:“啟奏陛下。禮,千金之子不坐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僥幸。陛下不可自處危地。”
燕京留守參知政事邱宇允奏曰:“啟稟陛下。中原新遭劫難,不宜用兵。”
燕京留守戶部尚書趙雄奏曰:“啟稟陛下。大都累遭大戰,民力已疲,錢財無多,不宜用兵。”
燕京留守刑部尚書張栻奏曰:“啟奏陛下。梁王篡立,楚逆肆虐,如今當以平定逆賊,明正典刑為首務。不可擅自對外用兵,致使大都空虛,逆賊猖狂。”
當時滿朝臣子,多是凱寇二老門生,各自而出,奏請姚子劍休要北伐女真。
姚子劍勃然大怒道:“昔日女真入寇,大都兵眾將強,不思抵禦胡患,反將兵馬都退迴燕京龜守,叫中原板蕩,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驃騎將軍以疲兵兩千,尚千裏奔襲,大破胡兵十數萬。龍驤將軍、虎威將軍、征北將軍、鎮北將軍等等,哪個手上有大都兵馬十分之一?還不都慷慨赴難,血戰胡虜,護衛我華夏百姓!爾等這些腐儒,自家膽小如鼠,不敢保家衛國,更尋覓出許多理由,要來阻朕重整河山,著實可惡!傳令三軍齊備,五日之後,辰時犒軍,未時出兵北上!”
當時朝堂之上,眾臣聽了,都麵麵相覷,作聲不得。凱鑫當先而出,跪倒叩首曰:“老臣年事已高,不堪重任,惹動天子龍怒。請辭官還鄉,安度晚年。”
寇磊亦叩首道:“老臣年歲日長,顛倒黑白,有愧此位。請陛下賜老臣還鄉。”當時朝堂之上,登時跪倒了一片大臣,都要辭官還鄉。
姚子劍眼見此時分明是那致元二年遷都之議時的景象,不由得勃然怒道:“爾等尚當朕會如前歲一般麽!朕自神都之戰以來,出生入死,大小百餘戰,殺得血流成河,豈會受爾等威脅!凡事可一不可二,爾等既然都要辭官,那麽很好啊,朕便成全你們!詔自凱鑫寇磊以下,以抗詔犯上,畏敵避職之罪,悉免燕京留守朝廷五品以上官員。還鄉之奏不準,一律從軍戴罪立功!”
燕京留守戶部侍郎王綿陽奏道:“啟稟陛下。凱寇二老年歲已高,身體虛弱,隻怕難以從軍。”
燕京留守吏部侍郎周必大奏曰:“稟陛下。燕京眾臣多為文官,不習軍事,從軍無益。”
當時姚子劍冷冷一笑道:“不習軍事?孔老夫子說的君子六藝之中,豈沒有射禦麽!爾等眾臣妄稱君子,難道連行兵打仗都不會麽!孔夫子年七十尚能開弓射箭,凱寇二老又有何不可?爾等休要再言,朕意已決!明日出軍,不得有誤!”
姚子劍說罷,轉身拂袖而去,眾臣跪在階下,各自麵麵相覷,作聲不得。姚子劍退迴宮中,薛鷹卻上前參見。姚子劍自還都以來,為是禁軍遠在山西,卻令原突厥騎左鎮軍使薛鷹以隨從禁軍及逆鱗騎為骨幹,組建羽林衛,護衛皇城,由薛鷹暫代統率。
當時薛鷹奏道:“自從陛下前歲遷都神都以來,大都城中,多是凱寇二老舊黨。如今陛下一封詔令,幾乎罷免了所有管事官員。大都城內,隻怕都要癱瘓。”
姚子劍笑道:“古語有雲,不破不立。罷免了這些舊黨又如何?免了尚書侍郎,就提拔員外郎上來。免了將軍,便提拔都尉上來。朕倒不信,這國家離了這般腐儒,便得崩潰了!”當下薛鷹亦不敢再說,隻唯唯告退,審閱皇城防務去了。
姚子劍迴到宮中,看那裏冷冷清清,比昔日登基之時大不相同,悲從中來,歎了口氣,卻自去安寢。是夜姚子劍憂心國家大事,前半夜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直到更鼓打過了子時,方才沉沉睡去。也是上天注定姚子劍當有此一劫,教他半夜未眠勞累,是以後半夜睡的著實沉重,叫喚不醒。
次日天明姚子劍醒來之時,卻見十數個小黃門都跪在身旁。姚子劍一驚道:“爾等都聚集在此何事?”眾小黃門麵麵相覷,沒一個敢說話的。姚子劍焦躁起來,又問道:“究竟何事?”眾黃門無人應答,隻是把頭磕得更低了。姚子劍勃然怒道:“怎麽迴事!朕問你們話,你們都聾了麽!”
姚子劍恰在發惱,卻有一個內侍親信的小黃門,喚作李飛的道:“陛下切莫動怒,且先待小的們服侍陛下更衣。”姚子劍勃然大怒道:“朕問爾等什麽事,卻來更甚麽衣!你道朕是好戲耍的麽!”
李飛連忙磕頭如搗蒜道:“陛下且息雷霆之怒,小的隻是想,諸位大人們已然在宮門外等候了多時,陛下該當整裝相見才是。”姚子劍大驚失色道:“爾說什麽!誰在宮門外?來人!”李飛叩首道:“啟稟陛下,這宮中,並不會有人來的了。”
姚子劍急忙問道:“這究竟是怎生迴事?”姚子劍也不等李飛迴答,自取了湛盧劍在手,拔步向外走去。不料方出寢宮,便有一隊衛士將他攔下,姚子劍看他每服色時,都並非是羽林衛,而是尋常大都駐軍。
姚子劍大怒道:“朕要出宮,爾等膽敢阻攔麽!”為頭的一個軍士道:“啟稟陛下,文武百官都已在宮門等候多時,為了陛下龍體著想,還是莫要隨意出宮走動,先宣諸位大人入內為妙。”
姚子劍強壓怒火,問道:“諸位大人在外何事?”那領頭的侍衛道:“諸位大人的奏章,早已送來了。為是害怕驚擾陛下休息,先前未敢通知陛下。如今想來當在陛下寢宮之內。”姚子劍聽罷,轉身拂袖而去,迴入寢宮,問道:“奏折呢?”
李飛聽了,慌忙取出一卷案牘,呈給姚子劍,口中說道:“小的方才便要獻上,隻是陛下走的急——”姚子劍一揮手令李飛退下,卻來看這卷奏折,略雲:
“臣燕京留守右丞相凱鑫、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冒死敢奏陛下:
國朝自太祖奉天立國以來,代出明君。仰天庇佑,得享國祚。外則開疆拓土,內則休息民生,是以家國日強,傲視海內。四海稱臣,萬國來朝。此非僅太祖神靈佑護,亦是上下齊心,民心所附之故也。
先帝之時,不幸為奸佞小人蒙蔽聖聰,以致四方動亂,妖孽滿朝。先帝雖然神武,然一時為奸臣欺瞞,終有四兇之亂。幸得陛下繼位,文韜武略,卓然於先帝諸子之間。平四兇,克建業,蕩平諸賊,撥亂反正。天下有此明君,是家國之幸,社稷之幸,亦是我等老臣之幸也。
然陛下春秋富,雖則天生聰穎,畢竟年歲尚輕。陛下懷仁德之心,卻不知人心險惡。傅程鵬者,江陵一書生爾,不知治國之策,而專務奸詐巧事,特事口舌之利,借以蒙蔽陛下。為一己私利,以詐智使陛下壞祖製,分封眾臣,割裂天朝疆域。葷頓者,四兇之亂極惡也,而傅程鵬使陛下恕之,又更令其統禦北境,以成胡患。褚天劍者,犯上謀逆之賊也,而陛下用為將軍,裂土封侯。此三者,陛下之所信焉,而如今何在也?同隨梁王逆也。
傅程鵬所言下元獅王莊之事,遷都洛陽之事,分封眾臣之事。此三者,俱為禍亂國家之方也。其不思為國分憂,反為此奸巧之事,徒為博寵耳。臣等為直諫此諸事不妥,竟致惹動龍怒,遭棄大都。臣等不能勸諫陛下,便隻得全心治理大都,望不負先帝之殊遇恩寵,願報之於陛下也。
陛下用傅程鵬之計,遂有楚逆之亂,北胡之亂,南蠻之亂,梁王之亂也。方今天下,眾逆猖獗,蠻族四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臣等奉詔坐鎮大都,不敢有失,以疲老之身,奮身於士卒之間,力挫胡虜,護衛大都。雖不敢言功,亦願以此無用之軀報於陛下也。大都將士亦已奮戰一載,疲憊已極。幸陛下為天恩眷顧,掃蕩眾賊,得以平安還都。胡虜聞陛下之神明,俱喪膽北奔,倉皇逃竄。是可見陛下果為天之子也。
然臣等以為,北胡雖退,楚逆未平,為南方之禍。梁王篡立,亦與傅程鵬等把持洛陽,偽詔天下。此兩者,心腹之患也,不可不除。欲除此患,必休養生息,愛護民力,再攜天威一鼓而平。而北胡者,雖則盤踞遼東漠北,自有驃騎將軍禦之,不過蘚疥之疾也。陛下若興兵北伐,則北方民生未複,反更加兵役勞苦,十戶破家者九。
若如是,敗且不論,縱陛下攜天威大破北胡,光複遼東,亦必然使北方士卒離心,民生凋敝。當是之時,倘梁王楚逆兵犯大都,則百姓黎民岌岌可危,天朝社稷岌岌可危,陛下亦岌岌可危矣。陛下為搔蘚疥之疾,而劇心腹之患,臣等俱為憂之。然臣等奏於陛下,陛下反以臣等為膽小之輩,免官而編於行伍之間。臣等雖不惜以此殘破之軀報與陛下,卻不願見陛下執迷而自取其禍也。
臣等以為,天下所以有此明君而仍亂者,非但為傅程鵬等妖人擾亂聖聽,亦是吾等貪生怕死,不敢力諫之罪也。臣等頗悔之。未免陛下重蹈前代覆轍,臣等與諸臣徹夜商議,奏為此表。請陛下居於宮中,由臣等效周召之事,行共和之政。”
姚子劍讀到此處,勃然大怒道:“甚麽周召共和,分明便是要軟禁朕!豈有此理,這兩個老賊竟然膽敢謀逆麽!”姚子劍再向下看時,卻見落款之處,分明寫著:
“臣等萬死,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實為陛下及家國社稷也。陛下或龍怒未歇,然千秋百世之後,自有史官議之!
罪臣燕京留守右丞相凱鑫、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首議。
罪臣燕京留守參知政事邱宇允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吏部尚書劉焞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兵部尚書梅怡慶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戶部尚書趙雄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刑部尚書張栻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禮部尚書阮雅文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工部尚書史浩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吏部侍郎周必大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戶部侍郎王綿陽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兵部侍郎陳研坤附議。
罪臣燕京府尹王蒙以下大小官員一百三十六人附議。”
姚子劍看罷,倒吸一口涼氣道:“朕先前為遷都神都,將這等老臣舊黨都留在大都,以致大都為其黨羽所製,不料今日自取其禍也!”當下姚子劍情知凱寇二老勢眾,鬥爭無益,隻得令李飛等小黃門服侍自家更衣,卻宣凱寇二老以下眾臣入宮覲見。
不多時隻聽得腳步聲響,無數官員隨著凱寇二老都到姚子劍寢宮之前。凱寇二老霍地跪下,登時身後跪倒了一片大臣,一眼望去俱是各色官服。姚子劍倒吸了一口涼氣,忽然爆聲喝道:“凱鑫寇磊,爾等可知罪麽!”
凱鑫寇磊二人與身後百官當時齊聲道:“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知罪。臣等罪在未能及早識破奸佞賊臣,以死直諫。以致賊臣蒙蔽陛下聖聽,而有天下動亂也!”
姚子劍聽了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凱鑫、寇磊,你二人是執意要謀逆了?”
凱寇二老說道:“臣等之忠心,天日可鑒。臣等不過是為陛下社稷著想,才不得已效周召二先賢行此共和之政。若日後陛下聖心安定,親賢遠佞,則臣等請立死於階下,還政於陛下!”
姚子劍見二老準備周全,早已控製了皇宮內外,朝廷上下。更且把話說得冠冕堂皇,他也無可奈何,隻得氣憤憤令眾人去了,卻自坐在寢宮之內懊惱。姚子劍卻喚李飛到身前問道:“朕問你,你且實說,昨夜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飛磕頭道:“陛下,不是小的不說,實是小的不敢說啊。這要是被外頭那些大人們聽得了,小的性命不保啊。”
姚子劍拔出了湛盧劍怒道:“那些大人們殺得你,朕偏偏殺不得你麽!”
李飛隻管磕頭如搗蒜道:“望陛下看在小的昔日服侍之功上,千萬放過小的。”
姚子劍錚的一聲將長劍收迴劍鞘之內,歎道:“罷了,不用你說,朕也知道個大概了。也不需你說什麽,隻需告訴朕,朕的猜想對不對便可。昨夜大都軍馬嘩變,來打皇宮,是也不是?”
李飛叩首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又道:“薛鷹領著的羽林軍不是對手,稍戰即潰,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再道:“隨即眾臣前來,安撫了軍隊,讓他每把守住了皇宮,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道:“爾等宮中之人為了避難,都躲到朕的寢宮之中。隨後眾臣上表,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道:“亂黨擒獲了薛鷹,薛鷹隨即被殺了,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薛大人本與眾老臣本是一黨的。”
李飛話音剛落,姚子劍便霍地拍案而起,怒道:“你說什麽!薛鷹是驃騎將軍的人,怎麽可能!”李飛怔了一下,慘然道:“是小人多嘴了。望陛下看在小人服侍陛下的份上,不要告訴諸位大人,放過我一家老小!”說罷一口咬破了舌尖,口噴鮮血,昏死過去。
姚子劍見了,慘然笑道:“罷罷罷!原來凱寇二老這等厲害,隻一句話便可將人逼死自殺。朕在太原城下大小百餘戰,未嚐一敗,不料今日居然在國都受困於宵小之手!”
姚子劍想到此處,急怒攻心,舊傷複發,也是一口鮮血噴出,倒在地下。一眾小黃門見了,亂作一團。正是:未知五髒如何,先見四肢不舉。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玄宗迴馬楊妃死,
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一首詩,單道那昔日唐玄宗年間安祿山、史思明作亂,席卷中原,直逼長安。玄宗皇帝倉皇出奔,卻在馬嵬坡被眾將士所逼,不得不賜死了愛妃楊玉環,成千古遺恨。想那唐明皇昔日開元盛世之時,何等威風氣派,隻因一時失勢,便為人所逼,連愛妃的性命也無從保全。故而古往今來的帝王,無一不將那“權柄”兩字牢牢握在手中,隻恐被他人得去。
且說當時姚子劍看了凱鑫以東漢明章和三帝諷喻自己不要興兵北伐的論文,反增了三分惱怒,定下心意。次日升殿上朝,立刻便要發兵遼東,光複被女真所掠奪的土地子民。
朝中那凱鑫奏曰:“啟稟陛下。去歲北胡肆虐,圍困大都日久。現今雖然仰仗先帝庇佑,陛下神威,得以擊退胡兵,然而中原疲敝,隻該休養生息,不宜擅動刀兵。”
姚子劍尚未開言,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亦道:“啟稟陛下。大都乃是中原北方門戶,不可有失。若是擅將兵北伐遼東,大都必然空虛。倘若有些許失疏,則陛下必然腹背受敵,頗為危險。”
燕京留守禮部尚書阮雅文奏曰:“啟奏陛下。禮,千金之子不坐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僥幸。陛下不可自處危地。”
燕京留守參知政事邱宇允奏曰:“啟稟陛下。中原新遭劫難,不宜用兵。”
燕京留守戶部尚書趙雄奏曰:“啟稟陛下。大都累遭大戰,民力已疲,錢財無多,不宜用兵。”
燕京留守刑部尚書張栻奏曰:“啟奏陛下。梁王篡立,楚逆肆虐,如今當以平定逆賊,明正典刑為首務。不可擅自對外用兵,致使大都空虛,逆賊猖狂。”
當時滿朝臣子,多是凱寇二老門生,各自而出,奏請姚子劍休要北伐女真。
姚子劍勃然大怒道:“昔日女真入寇,大都兵眾將強,不思抵禦胡患,反將兵馬都退迴燕京龜守,叫中原板蕩,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驃騎將軍以疲兵兩千,尚千裏奔襲,大破胡兵十數萬。龍驤將軍、虎威將軍、征北將軍、鎮北將軍等等,哪個手上有大都兵馬十分之一?還不都慷慨赴難,血戰胡虜,護衛我華夏百姓!爾等這些腐儒,自家膽小如鼠,不敢保家衛國,更尋覓出許多理由,要來阻朕重整河山,著實可惡!傳令三軍齊備,五日之後,辰時犒軍,未時出兵北上!”
當時朝堂之上,眾臣聽了,都麵麵相覷,作聲不得。凱鑫當先而出,跪倒叩首曰:“老臣年事已高,不堪重任,惹動天子龍怒。請辭官還鄉,安度晚年。”
寇磊亦叩首道:“老臣年歲日長,顛倒黑白,有愧此位。請陛下賜老臣還鄉。”當時朝堂之上,登時跪倒了一片大臣,都要辭官還鄉。
姚子劍眼見此時分明是那致元二年遷都之議時的景象,不由得勃然怒道:“爾等尚當朕會如前歲一般麽!朕自神都之戰以來,出生入死,大小百餘戰,殺得血流成河,豈會受爾等威脅!凡事可一不可二,爾等既然都要辭官,那麽很好啊,朕便成全你們!詔自凱鑫寇磊以下,以抗詔犯上,畏敵避職之罪,悉免燕京留守朝廷五品以上官員。還鄉之奏不準,一律從軍戴罪立功!”
燕京留守戶部侍郎王綿陽奏道:“啟稟陛下。凱寇二老年歲已高,身體虛弱,隻怕難以從軍。”
燕京留守吏部侍郎周必大奏曰:“稟陛下。燕京眾臣多為文官,不習軍事,從軍無益。”
當時姚子劍冷冷一笑道:“不習軍事?孔老夫子說的君子六藝之中,豈沒有射禦麽!爾等眾臣妄稱君子,難道連行兵打仗都不會麽!孔夫子年七十尚能開弓射箭,凱寇二老又有何不可?爾等休要再言,朕意已決!明日出軍,不得有誤!”
姚子劍說罷,轉身拂袖而去,眾臣跪在階下,各自麵麵相覷,作聲不得。姚子劍退迴宮中,薛鷹卻上前參見。姚子劍自還都以來,為是禁軍遠在山西,卻令原突厥騎左鎮軍使薛鷹以隨從禁軍及逆鱗騎為骨幹,組建羽林衛,護衛皇城,由薛鷹暫代統率。
當時薛鷹奏道:“自從陛下前歲遷都神都以來,大都城中,多是凱寇二老舊黨。如今陛下一封詔令,幾乎罷免了所有管事官員。大都城內,隻怕都要癱瘓。”
姚子劍笑道:“古語有雲,不破不立。罷免了這些舊黨又如何?免了尚書侍郎,就提拔員外郎上來。免了將軍,便提拔都尉上來。朕倒不信,這國家離了這般腐儒,便得崩潰了!”當下薛鷹亦不敢再說,隻唯唯告退,審閱皇城防務去了。
姚子劍迴到宮中,看那裏冷冷清清,比昔日登基之時大不相同,悲從中來,歎了口氣,卻自去安寢。是夜姚子劍憂心國家大事,前半夜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直到更鼓打過了子時,方才沉沉睡去。也是上天注定姚子劍當有此一劫,教他半夜未眠勞累,是以後半夜睡的著實沉重,叫喚不醒。
次日天明姚子劍醒來之時,卻見十數個小黃門都跪在身旁。姚子劍一驚道:“爾等都聚集在此何事?”眾小黃門麵麵相覷,沒一個敢說話的。姚子劍焦躁起來,又問道:“究竟何事?”眾黃門無人應答,隻是把頭磕得更低了。姚子劍勃然怒道:“怎麽迴事!朕問你們話,你們都聾了麽!”
姚子劍恰在發惱,卻有一個內侍親信的小黃門,喚作李飛的道:“陛下切莫動怒,且先待小的們服侍陛下更衣。”姚子劍勃然大怒道:“朕問爾等什麽事,卻來更甚麽衣!你道朕是好戲耍的麽!”
李飛連忙磕頭如搗蒜道:“陛下且息雷霆之怒,小的隻是想,諸位大人們已然在宮門外等候了多時,陛下該當整裝相見才是。”姚子劍大驚失色道:“爾說什麽!誰在宮門外?來人!”李飛叩首道:“啟稟陛下,這宮中,並不會有人來的了。”
姚子劍急忙問道:“這究竟是怎生迴事?”姚子劍也不等李飛迴答,自取了湛盧劍在手,拔步向外走去。不料方出寢宮,便有一隊衛士將他攔下,姚子劍看他每服色時,都並非是羽林衛,而是尋常大都駐軍。
姚子劍大怒道:“朕要出宮,爾等膽敢阻攔麽!”為頭的一個軍士道:“啟稟陛下,文武百官都已在宮門等候多時,為了陛下龍體著想,還是莫要隨意出宮走動,先宣諸位大人入內為妙。”
姚子劍強壓怒火,問道:“諸位大人在外何事?”那領頭的侍衛道:“諸位大人的奏章,早已送來了。為是害怕驚擾陛下休息,先前未敢通知陛下。如今想來當在陛下寢宮之內。”姚子劍聽罷,轉身拂袖而去,迴入寢宮,問道:“奏折呢?”
李飛聽了,慌忙取出一卷案牘,呈給姚子劍,口中說道:“小的方才便要獻上,隻是陛下走的急——”姚子劍一揮手令李飛退下,卻來看這卷奏折,略雲:
“臣燕京留守右丞相凱鑫、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冒死敢奏陛下:
國朝自太祖奉天立國以來,代出明君。仰天庇佑,得享國祚。外則開疆拓土,內則休息民生,是以家國日強,傲視海內。四海稱臣,萬國來朝。此非僅太祖神靈佑護,亦是上下齊心,民心所附之故也。
先帝之時,不幸為奸佞小人蒙蔽聖聰,以致四方動亂,妖孽滿朝。先帝雖然神武,然一時為奸臣欺瞞,終有四兇之亂。幸得陛下繼位,文韜武略,卓然於先帝諸子之間。平四兇,克建業,蕩平諸賊,撥亂反正。天下有此明君,是家國之幸,社稷之幸,亦是我等老臣之幸也。
然陛下春秋富,雖則天生聰穎,畢竟年歲尚輕。陛下懷仁德之心,卻不知人心險惡。傅程鵬者,江陵一書生爾,不知治國之策,而專務奸詐巧事,特事口舌之利,借以蒙蔽陛下。為一己私利,以詐智使陛下壞祖製,分封眾臣,割裂天朝疆域。葷頓者,四兇之亂極惡也,而傅程鵬使陛下恕之,又更令其統禦北境,以成胡患。褚天劍者,犯上謀逆之賊也,而陛下用為將軍,裂土封侯。此三者,陛下之所信焉,而如今何在也?同隨梁王逆也。
傅程鵬所言下元獅王莊之事,遷都洛陽之事,分封眾臣之事。此三者,俱為禍亂國家之方也。其不思為國分憂,反為此奸巧之事,徒為博寵耳。臣等為直諫此諸事不妥,竟致惹動龍怒,遭棄大都。臣等不能勸諫陛下,便隻得全心治理大都,望不負先帝之殊遇恩寵,願報之於陛下也。
陛下用傅程鵬之計,遂有楚逆之亂,北胡之亂,南蠻之亂,梁王之亂也。方今天下,眾逆猖獗,蠻族四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臣等奉詔坐鎮大都,不敢有失,以疲老之身,奮身於士卒之間,力挫胡虜,護衛大都。雖不敢言功,亦願以此無用之軀報於陛下也。大都將士亦已奮戰一載,疲憊已極。幸陛下為天恩眷顧,掃蕩眾賊,得以平安還都。胡虜聞陛下之神明,俱喪膽北奔,倉皇逃竄。是可見陛下果為天之子也。
然臣等以為,北胡雖退,楚逆未平,為南方之禍。梁王篡立,亦與傅程鵬等把持洛陽,偽詔天下。此兩者,心腹之患也,不可不除。欲除此患,必休養生息,愛護民力,再攜天威一鼓而平。而北胡者,雖則盤踞遼東漠北,自有驃騎將軍禦之,不過蘚疥之疾也。陛下若興兵北伐,則北方民生未複,反更加兵役勞苦,十戶破家者九。
若如是,敗且不論,縱陛下攜天威大破北胡,光複遼東,亦必然使北方士卒離心,民生凋敝。當是之時,倘梁王楚逆兵犯大都,則百姓黎民岌岌可危,天朝社稷岌岌可危,陛下亦岌岌可危矣。陛下為搔蘚疥之疾,而劇心腹之患,臣等俱為憂之。然臣等奏於陛下,陛下反以臣等為膽小之輩,免官而編於行伍之間。臣等雖不惜以此殘破之軀報與陛下,卻不願見陛下執迷而自取其禍也。
臣等以為,天下所以有此明君而仍亂者,非但為傅程鵬等妖人擾亂聖聽,亦是吾等貪生怕死,不敢力諫之罪也。臣等頗悔之。未免陛下重蹈前代覆轍,臣等與諸臣徹夜商議,奏為此表。請陛下居於宮中,由臣等效周召之事,行共和之政。”
姚子劍讀到此處,勃然大怒道:“甚麽周召共和,分明便是要軟禁朕!豈有此理,這兩個老賊竟然膽敢謀逆麽!”姚子劍再向下看時,卻見落款之處,分明寫著:
“臣等萬死,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實為陛下及家國社稷也。陛下或龍怒未歇,然千秋百世之後,自有史官議之!
罪臣燕京留守右丞相凱鑫、燕京留守左丞相寇磊首議。
罪臣燕京留守參知政事邱宇允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吏部尚書劉焞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兵部尚書梅怡慶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戶部尚書趙雄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刑部尚書張栻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禮部尚書阮雅文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工部尚書史浩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吏部侍郎周必大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戶部侍郎王綿陽附議。
罪臣燕京留守兵部侍郎陳研坤附議。
罪臣燕京府尹王蒙以下大小官員一百三十六人附議。”
姚子劍看罷,倒吸一口涼氣道:“朕先前為遷都神都,將這等老臣舊黨都留在大都,以致大都為其黨羽所製,不料今日自取其禍也!”當下姚子劍情知凱寇二老勢眾,鬥爭無益,隻得令李飛等小黃門服侍自家更衣,卻宣凱寇二老以下眾臣入宮覲見。
不多時隻聽得腳步聲響,無數官員隨著凱寇二老都到姚子劍寢宮之前。凱寇二老霍地跪下,登時身後跪倒了一片大臣,一眼望去俱是各色官服。姚子劍倒吸了一口涼氣,忽然爆聲喝道:“凱鑫寇磊,爾等可知罪麽!”
凱鑫寇磊二人與身後百官當時齊聲道:“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知罪。臣等罪在未能及早識破奸佞賊臣,以死直諫。以致賊臣蒙蔽陛下聖聽,而有天下動亂也!”
姚子劍聽了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凱鑫、寇磊,你二人是執意要謀逆了?”
凱寇二老說道:“臣等之忠心,天日可鑒。臣等不過是為陛下社稷著想,才不得已效周召二先賢行此共和之政。若日後陛下聖心安定,親賢遠佞,則臣等請立死於階下,還政於陛下!”
姚子劍見二老準備周全,早已控製了皇宮內外,朝廷上下。更且把話說得冠冕堂皇,他也無可奈何,隻得氣憤憤令眾人去了,卻自坐在寢宮之內懊惱。姚子劍卻喚李飛到身前問道:“朕問你,你且實說,昨夜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飛磕頭道:“陛下,不是小的不說,實是小的不敢說啊。這要是被外頭那些大人們聽得了,小的性命不保啊。”
姚子劍拔出了湛盧劍怒道:“那些大人們殺得你,朕偏偏殺不得你麽!”
李飛隻管磕頭如搗蒜道:“望陛下看在小的昔日服侍之功上,千萬放過小的。”
姚子劍錚的一聲將長劍收迴劍鞘之內,歎道:“罷了,不用你說,朕也知道個大概了。也不需你說什麽,隻需告訴朕,朕的猜想對不對便可。昨夜大都軍馬嘩變,來打皇宮,是也不是?”
李飛叩首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又道:“薛鷹領著的羽林軍不是對手,稍戰即潰,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再道:“隨即眾臣前來,安撫了軍隊,讓他每把守住了皇宮,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道:“爾等宮中之人為了避難,都躲到朕的寢宮之中。隨後眾臣上表,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
姚子劍道:“亂黨擒獲了薛鷹,薛鷹隨即被殺了,是也不是!”
李飛道:“陛下明鑒。薛大人本與眾老臣本是一黨的。”
李飛話音剛落,姚子劍便霍地拍案而起,怒道:“你說什麽!薛鷹是驃騎將軍的人,怎麽可能!”李飛怔了一下,慘然道:“是小人多嘴了。望陛下看在小人服侍陛下的份上,不要告訴諸位大人,放過我一家老小!”說罷一口咬破了舌尖,口噴鮮血,昏死過去。
姚子劍見了,慘然笑道:“罷罷罷!原來凱寇二老這等厲害,隻一句話便可將人逼死自殺。朕在太原城下大小百餘戰,未嚐一敗,不料今日居然在國都受困於宵小之手!”
姚子劍想到此處,急怒攻心,舊傷複發,也是一口鮮血噴出,倒在地下。一眾小黃門見了,亂作一團。正是:未知五髒如何,先見四肢不舉。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