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去去兮千裏路遙,京城東向揖首別過——


    ·


    上迴說到:雙景兄弟刀劍相對,即便景年落於下風依然分毫不讓。在禁衛軍的立場麵前,身為刺客的張景年大聲質疑長兄之道,又以地牢內之事動搖景弘心思,終在不速之客趙甫成的輔助與此前張擇端有意的鋪墊之下,聯手迫使景弘開允出城“避難”。而也正是在這一晚,兄弟二人得知了趙甫成的身份——趙宋宗室,太宗五世孫。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本迴分解。


    ·


    ·


    ·


    政和五年四月初八,浴佛盛會又至。


    卯時,城東張府。


    教外頭一陣陣喧鬧聲吵醒,張景年從被褥裏鑽起來,還以為自己一口氣睡到了午時,再一聽外頭叫賣的樣式仍是早市門類,便知此時還是清晨。


    與從前三個月來不同,鬆鬆垮垮在裏頭插上的大門門縫裏透進一股股清爽的早風,外頭窗上也沒了值守家丁的影子。景年踏了雙軟底的皂靴起來,把門閂一把卸掉,隻輕輕一推,便迎來滿懷滿園的清風。


    他站在門口往景弘那屋望去,卻見門也是開著的,想來大哥又不知去哪裏公辦,早早地走了,便往娘親住處走,一麵走一麵把昨夜因械鬥而發酸的胳膊抬起來,啪地一聲拍在後脖頸上,繼而就著早風開了開背,把體內的濁氣吐出許多。


    “二哥哥!”


    後頭攆過來一個豆蔻小娘子的聲音,景年迴頭往後看,瞧著盧湛那小徒弟裴蘅穩穩地端著刷幹淨的藥爐藥罐往這邊來,便招唿道:“小蘅娘子,你來好早!”


    “什麽呀,我才不是剛來,我可是在夫人屋裏頭打了地鋪睡的,不然晚上沒人伺候夫人喝藥!”裴蘅大落落地走過他身邊,又甩著一翹一翹的小辮子在前頭等他,“二哥哥,夫人可好了,總怕我著涼,嘻嘻,我早慣啦!倒是二哥哥和小叔叔淨不知疼人,等我師父來了,你們又要挨他好嘴!”


    “小叔叔?”景年忍俊不禁,“這一聲可是喊我那哥哥的?你也不過小我三四歲,他哪到這個輩分,你喊岔了!往後我走了,你便代我多喊他幾聲哥哥,嘴巴甜些,他也願教你繼續伺候夫人。”


    “二哥哥走哪去?”


    “你師父曉得便行了。”


    “呿,說都不肯說,小氣鬼!”裴蘅做了個鬼臉,一撅一蹦地往前跑。


    “哎!”景年笑著趕她,“人小脾氣大。你莫往那去了,我去跟我娘說些話,你往後院玩去罷。”


    那個高的攆上去將她打發走,便自行往娘親屋裏去了。


    ·


    母子二人談了半晌體己話,張夫人又與他一同出來,去了張承台屋裏。父親宿醉未醒,還在打鼾,景年便又與母親執手切談一番,囑托她隻跟父親說是跟著張擇端往青州府采風小住、年底迴來。


    與雙親話別罷了,他又從懷裏摸了封信往大哥屋裏去,壓在燭台底下,便返迴自己房中,提上連夜收拾的包袱,背著老劍三叩首,拜別娘親出府。


    直至少年郎的腳步聲在城東大街上消散個幹幹淨淨,身影也融化進熙熙攘攘前去大相國寺拜佛的百姓裏,母親仍站在門口眺望著,不願迴去。


    張府院子裏栽了些好花,迎風送香,像往常每個春日一樣招搖生姿。這院子裏頭每樣東西也都一如既往地沉默安靜,可不知怎的,她總覺得家裏一下子空了許多,好似哪裏都少了些東西,又哪裏都沒少。


    待裴蘅過來想拉她迴屋玩豬骨骰子,金發婦人才迴過頭來,牽著那隻柔軟的小手,走過兩間空空的屋子,玩起她們平日最喜歡的熱鬧遊戲。


    隻是談笑間,落寞如影隨形。


    ·


    辰時一刻,外城西,鄭宅舊址以南,孔宅舊址。


    景年從旁人家房頂上溜著邊沿輕身跳進一片傾頹坍圮的殘垣裏,撿了塊荒地落腳。


    他把包袱一卸,掛在根斷梁上,又從廢墟裏翻出一把生鏽的鐵鍬,轉悠著找了個被人挖過甚麽東西的土坑,把包袱裏的一件灰色髒袍子填了進去,挖坑埋土,拿塊破板子,給師兄立了個破破爛爛的衣冠塚。


    身上沒有筆墨,木頭板子上沒法寫字。少年便揩了把汗,一屁股坐在墓碑前頭,從包袱裏掏出兩隻瓷碗、一小壺酒,給自己與少隹一人斟了一碗,把自己的一飲而盡,師兄那碗澆在墓碑前頭。


    “好師兄,我去山東了。”他望著空無一字的木板,“你不在兄弟會,我便接替你。在那邊保重,待我迴來,再來看你。”


    景年要走,尋思一下,又坐迴來,把腿一盤,重新給二人滿斟。


    “這些日子,我做了好幾迴夢。可不知怎的,一次也沒夢見你。”他依舊灑酒,反複了兩迴,“罷了,應是你無甚念想,也好也好。你要真托夢,怕不是要裝神弄鬼好一番,把人全給嚇醒了,還要得意!”


    他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土,又拍了拍墓碑。


    “我真走了,看看伯父去。”少年背上包袱,衝衣冠塚一拱手,“好師兄,往後有甚麽話,盡管托夢說來,弟弟便告辭了。再會!”


    ·


    衣冠塚孤零零地伏在斷壁殘垣間,目送景年遠去,遠方傳來一陣陣鑼鼓喧天。


    聽這動靜,大概是相國寺的大金佛被頭陀們請了出來,汴梁的老百姓們定是又擠擠挨挨地聚在那慈悲佛像底下,爭著搶著討佛水吃了。


    ·


    ·


    汴梁城郊外,南茂村口。


    ·


    浴佛盛會時,禁衛軍大多在相國寺一帶巡邏,外城城門的守備相對鬆懈,景年因此瞞天過海混出了城。眼下趕了幾裏路到了那南茂村,又開張鷹眼尋見伯父信裏說的那棵新柳,少年人這才摸到伯父藏身之地,推開柴扉。


    院子裏隻有一間歪歪斜斜的土屋,景年敲罷暗號,推門進去。卻道三月不見,早已聽著動靜等在屋裏的伯父麵上橫添幾道新傷,雙目滄桑、老了許多,就連梳得齊整的頭發也眼見著花白起來了。


    目睹老態,景年一時忘了招唿。到底還是柳直跛著腿近前來,開口仍是一把沉穩嗓子,仿佛毫不意外他今日會這般憑空出現:“好久不見了,景年。身子養好了麽?”


    少年刺客這才迴過神來:“我身子壯,已無大礙。伯父,聽聞您的腿……”


    “不必擔心,多年老傷了,再傷著一迴亦是沒甚麽要緊。”柳直不待他說完,隻是密切地將這孩子好好地打量一番,繼而引他去坐,景年不坐。


    “伯父,原先我教白一苛找人帶了信,今日卻還是得同您打個商量——我要去山東一闖。”景年便與他對視,開門見山。又尋思往常遇到他有甚麽主意,伯父下一句必是要聽他分辯理由,便直言道,“眼下兄弟會雖散去,伯父卻仍是導師,又有傷在身,若是一人出去,還不知江湖裏要有多少暗箭要防。伯父,這一迴是景年犯了錯事,便教景年代您東行,也好叫我親手償還血債,把咱們兄弟會一舉重振!”


    柳直負手想了一想,點點頭,似是早有此意。


    “嗯,也好。這一趟路途遙遠,山東又是個民風剽悍之地,近一二年鬧著流民賊寇,雖危險重重,但也是個曆練的好機會。”他道,“景年,你來,我與你說說我的計劃罷。”


    景年便卸了包袱過去,跟著伯父坐到一張破爛案幾前。


    “山東之西有二分會,一曰齊州,一曰東昌。二地相去不遠,齊州府分會解散後,原分管人便帶著手下全部並入保留據點的東昌府分會裏去。因此這趟,你需往東昌府遊說二人,說服他們借出一批人馬,帶到汴梁來。”柳直掏出一本名冊來,翻了幾頁,找到山東各州府刺客名姓,“——齊州府分管人辛子駿,濟南人氏,祖籍東昌;東昌府分管人苗秀才,曾與辛氏師從一人,乃是辛子駿的同門。景年,記好此二人名姓,待去了東昌府地界,千萬莫急著顯露與我關係。”


    聽了這話,景年擰著的眉頭忽然鬆了,眼前也跟著一亮:“往東昌府去?!”


    柳直瞧他:“東昌府如何?”


    少年擺手:“沒甚麽,沒甚麽……伯父,你說山東境內有流寇作亂,怎的那邊禁衛軍卻不比此地管得嚴,竟還能容下一城兄弟會隱匿其中?”


    “流民相擾,無暇他顧。”


    “那倒是個趁亂造勢的好機會。”景年起身道,“伯父,時不我待,景年須即刻動身。這迴托了擇端先生的福,我可名正言順入山東境內。待落腳至東昌府,景年便與您聯絡情報,還望伯父萬萬保重身體,千萬莫要有甚麽閃失!”


    少年麵色匆匆,柳直早也知他不會久留,便也起身欲送。看他眼神堅毅,已不再有從前那般猶豫之色,便也微微放下心來,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必掛念我,你亦當多多留心。這一去千裏,我無法再照顧左右,景年,不論到了哪裏,記得與我報上安危,千萬不可大意。”


    “伯父安心,我心中有數!”


    景年已背好包裹要走,柳直便送了幾步,在屋門口目送又高了些許的少年離開,望著他茁壯的背影,欣慰一笑。


    他養大的孩子,眼下已經比他高了。


    時氣正發,新柳之根縱橫交錯,成才之日可數矣。


    ·


    ·


    辰時將盡,畫學舍內。


    待景年與白一苛、獨狼交托了些許事務,趙甫成早已提了個赤漆食盒在畫學大門外麵候著。那少年遠遠地朝他奔過來,剛要脫口喚一聲“甫成兄”,想及昨夜得知此人身份,一時竟有些怯。待奔到甫成跟前,卻是結結巴巴沒了話,倒把那畫畫的給逗笑了。


    “景年兄弟,不要因著旁的事情與我生分了!”甫成打趣他,繼而湊近低聲道,“你可莫老想著那事,昨夜情急之下,我沒有旁的辦法,與正道先生早將能幫的都幫盡了,隻好出此下策,還將小張大人給招惹了……若是連你也要看我身份才敢言語,那我可吃大虧了!”


    景年看他滿眼懇切,知這好友雖為皇親貴胄,卻從未在他麵前顯露哪怕一分,便懂此人心性純良,心內踏實多了:“甫成兄冒死相救,大恩大德,永生不忘!我張景年實在要謝你,不為昨夜,也要為這一年間所得鼎力幫扶而謝!”


    “好啦,尋常不見你說甚麽好詞,這會子又開始吐象牙——你要謝我,就答應我一件事。”甫成笑盈盈地陪他一同往東城門方向走。


    “你隻管說,包在我身上!”


    甫成便認真道:“我生在秋時,卻愛看雪。去歲光忙著畫你要的畫兒了,待你遊曆迴來,咱們便一同去虹橋上賞雪畫雪,迴頭教正道先生給好好評評,看誰畫得更巧些!你看如何?”


    景年一下子縮起脖子:“甫成兄,你跟我比這個,不是欺負人麽!”


    “哎!方才你說的——”


    “好好好,我答應!”少年暗地裏吐了吐舌頭,“我答應便是了。”


    “好,誰畫得拙,誰就要請吃一串糖葫蘆!”


    “沒問題!”景年拍了拍腰間錢袋,“幾串都成!”


    “嘻,那快走吧,我送你去了東門,等會還得應付學正考校呢。”


    兩人便並肩偕行,往城外走。


    景年一路想著心事,又開了口,小聲探問,“卻說甫成兄,前夜你在那麽些人麵前張揚身份,真不怕麽?”


    甫成好似沒有聽見,隻提著食盒走路。


    少年便琢磨琢磨,收了話。片刻後,還是忍不住多嘴:“甫成兄,我從前沒見過甚麽世麵,沒瞧出你是貴人。可我實在不明白,你既是宗室出身,怎會往外頭跑?”他注意著好友耳朵動了一動,知他這迴聽得見,便繼續道,“當個天家公子不好麽?何必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到外頭畫畫謀生?”


    甫成在前頭答話:“你當皇親國戚,那般好做?”


    景年撓頭陪笑,又實在好奇:“我自小長在尋常百姓家,又跟著兄弟會闖蕩了十年,隻見過無數人擠破頭要躋身新貴,倒從沒見過不做貴人偏做百姓的。甫成兄這般身份,教我實在好奇得緊。”


    “我在宮闈中長大,雖無人間煩擾,卻也無尋常歡樂。身邊處處皆是阿諛奉承、攀親附戚……實在教人厭倦。”提起身份,甫成沒大些興致,“我不欲做皇親貴胄,為的便是能脫身出局,得一方清淨之地,與二三知己講文論畫,做些想做之事罷了。”


    少年郎聽他這般說著,腦中卻想起甫成遭人搶劫、受人要挾作畫之事,不禁脫口道:“可你沒了身份權勢,又怎麽過得上這樣清閑肅靜的好日子!”


    “這世道雖不如想象那般好,但紅塵百態、萬家煙火,遠比在皇宮之中好了太多。清閑之地固然難覓,但與原先的高牆深院相比,眼下的日子已清靜多了呀。”


    景年便點了點頭,又問:“你逃了出來,還會迴家麽?”


    “家?”甫成笑道,“趙家的天下,哪裏不是我家?我已找著安心的住處,還有知己相交,便不迴去了。”


    二人走過張府大門,景年往裏一望,沒見著娘親的身影。


    那夜爭執後,他送好友從大門出來,一路護著甫成迴畫學,途中隻顧躲著行人,卻忘了樁頂要緊的事。


    少年因道:“甫成兄,你還未與我說過真名呢。”


    畫工那廂卻又不言語了,好似沒聽見。


    景年忽然明白過來:此人在裝樣。便耍起嘴皮子去換他的話:“甫成兄,我這般叫你也叫了一年,你既然肯將那玉牌上真名與我大哥看去,又瞞我作甚?”


    “這有甚麽好問的……”甫成被看穿小心思,無奈道,“頭一迴便與你說了,我名與字太俗,不願教人知曉——與小張大人看玉牌,也不過是向他佐證罷了!”


    “將心比心,我可沒瞞甫成兄甚麽事,”景年笑道,“你且說與我聽,往後萬一遇上麻煩,我也好……”


    “多一人知,多一分險。”甫成難得打斷他一迴話,壓低聲音,“景年兄弟,實在抱歉,並非我不肯交心,隻怕有順風耳作祟……事關性命,許多事我還不能也不敢說出口,就連正道先生也不知我真身何人。你若實在好奇,不如與我再約定一迴:你這次去闖蕩,若能成事,我便可放心大膽將其他秘密盡托於你。怎樣?”


    看他守口如瓶,景年隻好作罷:“好!我答應你。隻是一諾千金,我總不能同一個偽作之名盟誓,以免天公老兒不肯答應。甫成兄以為如何?”


    趙甫成聽他話中隱有固執,心中盤算一番,又料得他那脾氣定要繼續犯倔,便隻得與好友各退一步,拉他近來,小聲道:“景年兄弟,我拗不過你……我的名與字,且先隻與你說一樣,可不敢告訴別人。”


    景年豎起手指,在唇上一橫。


    甫成便左右看看沒人,謹慎道:“我行士字輩,名喚士衍。”


    “趙士衍……”少年琢磨起來,“這個名字有甚麽俗的?我倒覺得怪好聽。”


    “瞧著不俗,可你若知道來曆,便俗了。”甫成搖頭,“我出生時,家公望我能於儒門之中功名高就,衍續太祖聖威,為我取名‘士衍’;又於我十五歲那年提前行了冠禮,續本名意蘊擇了表字。自後文詩繪畫皆署本字,我這本名反倒不大常用了。”他忽又放低了聲音,“可我實在不想做甚麽官,也沒想過非要得來甚麽功名,隻想潛心畫畫兒罷了。就為了這個,某日我與……我與一人大起爭執,決心出宮躲藏、避人耳目,便棄用了家公取的字,改叫‘甫成’了。”


    景年雖隻得了甫成本名,仍爽快起來:“原來如此,難怪你從前教我不要做官。好,這下我再與你許諾,老天爺爺便可認了!”


    甫成趕忙道:“我說了,你聽聽便忘了。景年兄弟,眼下隻有小張大人與你知我本名,我還瞞著正道先生呢——往後你可不許拿這個喊我,照舊喊我甫成便是了!”


    “嘿嘿,喊慣了甫成兄,教我改口也難!”


    ·


    兩人又說了一路話,眼前就要到外城東北的含輝門。城樓底下一側歇著十五名畫工,衣袂翩翩,手中各自揣著寫畫具,看模樣俱是他們不大相熟的,擁簇著旁邊停的幾架牛車,好似在等人。


    二人便近前去,景年問道:“擇端先生何在?”


    有人在後頭答:“快迴來了!先生與阿保去改申文牒,已去了一刻了。”


    正說著,東張西望的甫成一眼瞧見不遠處趕來的張擇端二人,便叫道:“先生!先生!”


    那幾個畫師與畫工們一見,也跟著喚起來。


    誰知擇端見了眾人,隻遣阿保去攀談,自己則朝大家擺擺手,獨獨拉著趙甫成往一邊去,也不教景年跟來,從衣袖裏掏了張憑條給他。


    “甫成,你來得正好。從前你放在我府上的東西,我已交托給向掌櫃,這是向氏開的憑據,你何時需用,便攜此前去他那裏取迴即可。”


    甫成聽得明白,便接過來:“好,多謝先生。”


    “——唉,實話說罷,並非擇端不肯幫到尾,乃是山東路上有賊出沒,我若帶著那方印,恐怕要遭人惦記;若不帶著,也怕有人趁機盜走,給你引來禍患。”擇端歎道,“向家家風端正,又是藏家出身,你隻安心把印與畫放在老向那裏,不要聲張,便無人知曉,亦不會為二相察覺。”他又搖了搖頭,“隻是我一走,城中難有庇護,好在你與張載遠關係倒是不錯,托身張家,或能平安。”


    甫成垂著眼將憑據收起:“先生放心,景年兄弟已預先打點,城內有人保我無虞。”


    “好,好。你若有事,記得及時傳書。”擇端寬心道,“有我與載遠、還有那盧鶴士在,你隻管遵照醫囑好生調養,莫再放縱心病發作,保重身體才是。”


    “先生——先生!我同看門的交了文牒,查驗了人數,咱們可以出城了!”阿保擠過人群過來抓擇端衣裳,“先生,快走罷,晚了路上可要不好走啦!”


    景年也跟著過來,向擇端一點頭,又湊到甫成那邊:“甫成兄,我得走了。”


    趙甫成看看眼前三人,麵上不舍,卻也仍舊笑道:“景年兄弟,一路順風。”繼而從隨身帶的食盒裏端出酒壺與酒杯,給幾人斟了餞別酒,與好友一飲而盡。


    “好酒!”景年喝了那杯,“甫成兄莫送,我到了地方,便同你聯絡。”


    “好,”甫成放下食盒,“一念去去,千裏迢迢,景年兄弟,道長路遠,你隻身赴江湖可要小心謹慎,千萬好端端地迴來……”


    少年已將包袱放上牛車棚子裏,又轉頭一抱拳:“甫成兄放心。虹橋賞雪,一諾千金!”


    那年輕畫工便提著食盒,送人出了城門。


    牛車一輛輛軋過送行者擺下穀草的小土丘,輻輪吱吱嘎嘎地載著一行人駛向城外。


    遠處村落喧嘩,草木茂盛,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光景。


    甫成眺望許久,直到看不見牛車的影子,才將食盒提梁提在身後,漫不經心地低頭走路,一麵踢著路邊的小石子,一麵從幾隻毛茸茸的小犬旁沉默地返迴畫學。


    ·


    在他身後,小犬擁簇著熱汗淋漓的白一苛跑到城門邊,躲在守軍察覺不到的地方。


    那年方十六的少年在草叢裏甩了把汗,看著撲了個空的地方,拔了把野草泄憤,又幹等了好一會,才唉聲歎氣地跑到一旁小巷裏,帶著三隻狗兒跑遠了。


    ·


    汴梁城,開封府,在景年身後漸漸遠去。


    在前方等候的,是那個太行山以東傳言中民風剽悍的土地,亦是他身為刺客即將奔赴的、嶄新的曆練之地。


    ·


    政和五年四月,張景年隨翰林圖畫院待詔張擇端等人出東京,自開封府東行向北,十日,抵京西東路。


    行路中途,過深林,路遇流民盜賊欲劫掠車馬錢財,為眾人協力驅趕,有畫師負傷。後張景年一路守護,險勝流民三五人,指揮眾文人一路察蹤明跡,林中稍有異樣,即刻可知。眾人因而信服。


    至東昌府外二十裏處,眾人再遇竊賊。為免畫師安全無患,六日後,張景年護送張擇端一行人平安抵達青州府,並隨行於東武西南五裏鎮小住,隻待休整幾日,送先生往東武後,便可轉道東昌、尋守將張清報到。


    ·


    東京一城,就此隔越千裏。


    山東之地,尚待小試風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刺客信條:夢華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zi阿齊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zi阿齊賽並收藏刺客信條:夢華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