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過山標並結案後,方孟昭算是正式交付了差事,他便準備趕迴虎門鎮交令,畢竟眼下他還率領著一隊綠營人馬,在廣州城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非議。
趙源為了向方孟昭表示感謝,便在府裏準備了一桌好菜,還抱來了兩壇子好酒,親自招待方孟昭。
二人舉杯喝過幾輪後,方孟昭對趙源也更加親近了許多,言辭間倒也不再將趙源單純當成上官家裏的公子,而是當成了真正的朋友看待,
當然,二人的年齡相差也不大,方孟昭也才三十二歲,再加上軍途也算順利,並沒有養成那種綠營散漫的風氣,自然頗對趙源的胃口,二人便以表字相稱。
二人說著說著,很自然便轉向了上次還沒有談論完的話題上。
趙源夾了一筷子獅子頭,囫圇吃下後,好奇道:“方大哥,上次看你持弓射殺賊人之時,隻覺得酣暢淋漓,不知你練弓箭卻是練了多久?”
“大約有二十多年了。”
方孟昭臉上帶著幾分自得,道:“秀山,我絕非自吹,一般人還真練不出我這般連珠箭術,全都是日積月累的水磨工夫。”
趙源微微一笑,故意道:“也難怪有人輕視火器而重視弓弩了,像那日一戰,你若是手持火器,怕是隻能射出一輪,絕不會有連環射出七八箭的壯舉。”
方孟昭端起酒碗痛快喝了一口,他搖了搖頭道:“像我這般練十年二十年箭術的怕是沒有幾個,尋常的弓箭手至少也需要個三五年的磨練,否則上了戰場也無大用。”
他微微歎了一口氣,繼續道:“現如今綠營所用的都是鳥槍,兵丁還需要點燃火繩才能發射,三十息才能一發,且不能排成密集陣型,隻能排成散陣.......可昔日英夷入侵廣東時,用得卻都是不用火繩的自來火槍,隻需要扣動扳機以燧石發火,最快十息就能一發,還能結成陣型,倘若那一日能有十幾個持有自來火槍的兵丁,以密集陣型攢射,絕不會比我用弓箭差。”
趙源點了點頭,道:“沒錯,英夷的戰法正是如此,他們以線列兵組成空心方陣,四周布置上火炮,縱使敵軍以騎兵衝擊,也難以奏效——”
曆史上爆發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便出現過這一案例,即大名鼎鼎的八裏橋之戰,當時的清軍正是僧格林沁率領的滿蒙馬隊,手持長矛、弓箭,憑著一腔熱血從正麵衝擊英法聯軍的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
在戰場上,清軍的一部分騎兵幾乎衝到了離敵人四五十米的地方,卻受到了聯軍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和敵炮榴霰彈的距離轟擊,最終傷亡過半不得不退散,而英法聯軍卻僅僅隻有十二人陣亡,取得了一場大勝。
這些騎兵的勇氣十分可嘉,但是落後的戰術代差卻不是勇氣能夠彌補。
方孟昭臉上露出了幾分沉思,他輕輕歎了一口氣,道:“話雖如此,可朝廷在經曆過庚子之敗後,卻仍然癡迷於騎射,不著力於火器之上,著實令人費解。”
趙源悠悠道:“方大哥,你應該明白,綠營可不是八旗.......”
方孟昭搖了搖頭,道:“不然,綠營沒有火器,廣州城的滿營不也沒有火器嗎?”
趙源嘿嘿一笑,道:“方大哥,你這就一葉障目了。廣州滿營固然沒有火器,可並不是因為朝廷不知道火器強大,而正因為火器強大,這才予以控製......要知道大清開國所靠的,可不就是烏真超哈的那些紅衣大炮嗎?”
的確,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滿清發家靠的絕不是天天掛在嘴邊的騎射,而正是紅衣大炮。
昔日寧遠之戰,努爾哈赤率軍圍攻寧遠,結果被袁崇煥指揮的紅夷大炮痛擊,甚至將努爾哈赤也給打傷,而後沒過多久努爾哈赤便死於傷勢複發。
後來過了一年,不信邪的皇太極再次圍攻寧遠,結果再一次被明朝的紅夷大炮擊退,於是這一次皇太極痛定思痛,開始讓工匠仿製紅夷大炮,並組成了滿洲第一支火器部隊,也就是後來的烏真超哈。
之後明將孔有德、耿精忠及尚可喜帶著大炮投降了清廷後,更是使得後金迅速跨越了引進紅夷火器技術的初始階段,因為這幾個人麾下的火器部隊都是經過葡萄牙人培訓的精英,讓八旗的裝備水平得到了大大增強。
在後來的鬆錦決戰時刻,明清雙方都使用了大量的紅夷大炮,但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次清軍的火炮力量要遠遠超過明軍,光是鬆山之戰中清軍就調運了三十七門紅衣大炮,包括上萬顆炮彈以及萬斤炸藥在陣前備用,由此迅速攻下了鬆山城,並取得了鬆錦之戰的決定性勝利。
正因為如此,清廷一直都很重視火器,但是對於綠營始終嚴格控製,不要說紅夷大炮這種重型火器,就連佛郎機炮都不許綠營自造,為此康熙甚至專門下文強調過,“子母炮係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前師懿德、馬見伯曾請造子母炮。朕俱不許,此事不準行。”
除了火炮以外,清廷對火槍的控製也非常嚴格,可以說從明末清初一直到鴉片戰爭這二百年以來,無論是八旗還是綠營一直都使用火繩槍,甚至當年雅克薩之戰以及對噶爾丹之戰中,八旗吃夠了燧發槍的苦頭,卻始終沒有著力於改進,就連後來乾隆征緬甸也是如此,大清的火槍便一直都是火繩槍了。
根據趙源所知,清廷內絕不是沒有燧發槍,光是各國使團就曾經給滿清皇帝送來了許多最先進的燧發槍,這些清廷皇帝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哪個更加先進。
方孟昭頓時有些迷惑,道:“可是,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隻有一點,清廷並不希望燧發槍肆意發展。”
趙源悠悠歎了一口氣,他沉聲道:“火繩槍早在明末時便已經廣為運用,清廷立國後就算想要禁用,也不切實際,而火繩槍由於缺陷太多,於戰陣之中作用也沒有那麽大,可反過來燧發槍卻不一樣,此物一出現將會直接改變戰爭的模式,就好比線列戰術......”
“若真是放任燧發槍發展,到時候清廷還能以區區十幾萬八旗控製天下嗎?”
聽到這裏,方孟昭臉上冷汗直冒,道:“慎言.......”
趙源微微一笑,後麵的東西就算他不去說,方孟昭也不可能不去思考。
在這個時代,燧發槍的出現無疑於一場革命,它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將少部分精銳即可決定勝負的模式轉變成了排隊槍斃的消耗模式。
正是因為這一點改變,導致了歐洲多少頂王冠的墜落,也進一步催生了民族主義的出現。
清廷不是不明白這個邏輯,正是因為太過於明白,才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打仗絕不能陷入到被動的消耗模式中,必須要保持八旗核心的鎮壓能力,實現對各地綠營的控製。
為此,清廷在鎮壓地方時以綠營為核心,將兵權分解到零零碎碎的地步,一方麵為了防止有人掌握綠營兵權作亂,另一方麵倘若遇到了匪情和民變,地方軍政也能迅速通過塘、汛方式出動鎮壓軍隊。
正是因為如此,清廷才不能讓漢人擁有過於先進的火器,否則這個滿人江山將不再穩定。
趙源通過這一番話,隻為了給方孟昭的內心種下一顆種子。
等到將來機會合適時,這顆種子就會破土而出,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
送走了方孟昭以後,趙源並沒有歇息多久,直接前往潘家拜訪便宜老丈人潘正煒,打算將後續收尾的事情弄清楚。
到了潘家後,潘正煒看了他一眼,道:“看來那位總督大人答應下來了?”
“沒錯,總督大人已經默許將茶園交給同孚行,代價就是要給他留一份好處......不過這也沒什麽,至少同孚行終於能重整旗鼓了。”
的確,這一次絞殺同順行,收益最大的除了匯豐行,其次便是潘家。得到了同順行積累下來的茶葉生意,讓同孚行這一次重新開業起了個好頭。
潘正煒微微一笑,道:“你放心,老夫說過的話算數,等你跟清涵成親的那一天,同孚行會完好的交給你。”
趙源嘿嘿一笑,卻是沒有開口,他如果選擇拒絕,那實在有些太不要臉了,可就這麽答應下來,也多少顯得有些厚臉皮了。
潘正煒站起身,道:“你陪我去花園走走吧。”
“是,前輩。”
趙源也很樂意跟老爺子相處,主要還是因為潘老爺子一生的謀略智慧相當不凡,絕不能將其僅僅視為一名商人。
一老一少漫步在潘家花園的簷廊前,倒有幾分寫意。
潘正煒一邊走著,一邊問道:“聽說你打算讓匯豐銀行印發紙鈔?”
趙源點了點頭,認真解釋道:“經過此役,匯豐銀行基本上可以掌握廣東全省的存款、借貸業務,就連承兌也完全能掌握在手中,縱使還有一些錢莊競爭,但終究不足為慮......晚輩以為,時機已經成熟了。”
趙源為了向方孟昭表示感謝,便在府裏準備了一桌好菜,還抱來了兩壇子好酒,親自招待方孟昭。
二人舉杯喝過幾輪後,方孟昭對趙源也更加親近了許多,言辭間倒也不再將趙源單純當成上官家裏的公子,而是當成了真正的朋友看待,
當然,二人的年齡相差也不大,方孟昭也才三十二歲,再加上軍途也算順利,並沒有養成那種綠營散漫的風氣,自然頗對趙源的胃口,二人便以表字相稱。
二人說著說著,很自然便轉向了上次還沒有談論完的話題上。
趙源夾了一筷子獅子頭,囫圇吃下後,好奇道:“方大哥,上次看你持弓射殺賊人之時,隻覺得酣暢淋漓,不知你練弓箭卻是練了多久?”
“大約有二十多年了。”
方孟昭臉上帶著幾分自得,道:“秀山,我絕非自吹,一般人還真練不出我這般連珠箭術,全都是日積月累的水磨工夫。”
趙源微微一笑,故意道:“也難怪有人輕視火器而重視弓弩了,像那日一戰,你若是手持火器,怕是隻能射出一輪,絕不會有連環射出七八箭的壯舉。”
方孟昭端起酒碗痛快喝了一口,他搖了搖頭道:“像我這般練十年二十年箭術的怕是沒有幾個,尋常的弓箭手至少也需要個三五年的磨練,否則上了戰場也無大用。”
他微微歎了一口氣,繼續道:“現如今綠營所用的都是鳥槍,兵丁還需要點燃火繩才能發射,三十息才能一發,且不能排成密集陣型,隻能排成散陣.......可昔日英夷入侵廣東時,用得卻都是不用火繩的自來火槍,隻需要扣動扳機以燧石發火,最快十息就能一發,還能結成陣型,倘若那一日能有十幾個持有自來火槍的兵丁,以密集陣型攢射,絕不會比我用弓箭差。”
趙源點了點頭,道:“沒錯,英夷的戰法正是如此,他們以線列兵組成空心方陣,四周布置上火炮,縱使敵軍以騎兵衝擊,也難以奏效——”
曆史上爆發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便出現過這一案例,即大名鼎鼎的八裏橋之戰,當時的清軍正是僧格林沁率領的滿蒙馬隊,手持長矛、弓箭,憑著一腔熱血從正麵衝擊英法聯軍的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
在戰場上,清軍的一部分騎兵幾乎衝到了離敵人四五十米的地方,卻受到了聯軍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和敵炮榴霰彈的距離轟擊,最終傷亡過半不得不退散,而英法聯軍卻僅僅隻有十二人陣亡,取得了一場大勝。
這些騎兵的勇氣十分可嘉,但是落後的戰術代差卻不是勇氣能夠彌補。
方孟昭臉上露出了幾分沉思,他輕輕歎了一口氣,道:“話雖如此,可朝廷在經曆過庚子之敗後,卻仍然癡迷於騎射,不著力於火器之上,著實令人費解。”
趙源悠悠道:“方大哥,你應該明白,綠營可不是八旗.......”
方孟昭搖了搖頭,道:“不然,綠營沒有火器,廣州城的滿營不也沒有火器嗎?”
趙源嘿嘿一笑,道:“方大哥,你這就一葉障目了。廣州滿營固然沒有火器,可並不是因為朝廷不知道火器強大,而正因為火器強大,這才予以控製......要知道大清開國所靠的,可不就是烏真超哈的那些紅衣大炮嗎?”
的確,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滿清發家靠的絕不是天天掛在嘴邊的騎射,而正是紅衣大炮。
昔日寧遠之戰,努爾哈赤率軍圍攻寧遠,結果被袁崇煥指揮的紅夷大炮痛擊,甚至將努爾哈赤也給打傷,而後沒過多久努爾哈赤便死於傷勢複發。
後來過了一年,不信邪的皇太極再次圍攻寧遠,結果再一次被明朝的紅夷大炮擊退,於是這一次皇太極痛定思痛,開始讓工匠仿製紅夷大炮,並組成了滿洲第一支火器部隊,也就是後來的烏真超哈。
之後明將孔有德、耿精忠及尚可喜帶著大炮投降了清廷後,更是使得後金迅速跨越了引進紅夷火器技術的初始階段,因為這幾個人麾下的火器部隊都是經過葡萄牙人培訓的精英,讓八旗的裝備水平得到了大大增強。
在後來的鬆錦決戰時刻,明清雙方都使用了大量的紅夷大炮,但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次清軍的火炮力量要遠遠超過明軍,光是鬆山之戰中清軍就調運了三十七門紅衣大炮,包括上萬顆炮彈以及萬斤炸藥在陣前備用,由此迅速攻下了鬆山城,並取得了鬆錦之戰的決定性勝利。
正因為如此,清廷一直都很重視火器,但是對於綠營始終嚴格控製,不要說紅夷大炮這種重型火器,就連佛郎機炮都不許綠營自造,為此康熙甚至專門下文強調過,“子母炮係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前師懿德、馬見伯曾請造子母炮。朕俱不許,此事不準行。”
除了火炮以外,清廷對火槍的控製也非常嚴格,可以說從明末清初一直到鴉片戰爭這二百年以來,無論是八旗還是綠營一直都使用火繩槍,甚至當年雅克薩之戰以及對噶爾丹之戰中,八旗吃夠了燧發槍的苦頭,卻始終沒有著力於改進,就連後來乾隆征緬甸也是如此,大清的火槍便一直都是火繩槍了。
根據趙源所知,清廷內絕不是沒有燧發槍,光是各國使團就曾經給滿清皇帝送來了許多最先進的燧發槍,這些清廷皇帝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哪個更加先進。
方孟昭頓時有些迷惑,道:“可是,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隻有一點,清廷並不希望燧發槍肆意發展。”
趙源悠悠歎了一口氣,他沉聲道:“火繩槍早在明末時便已經廣為運用,清廷立國後就算想要禁用,也不切實際,而火繩槍由於缺陷太多,於戰陣之中作用也沒有那麽大,可反過來燧發槍卻不一樣,此物一出現將會直接改變戰爭的模式,就好比線列戰術......”
“若真是放任燧發槍發展,到時候清廷還能以區區十幾萬八旗控製天下嗎?”
聽到這裏,方孟昭臉上冷汗直冒,道:“慎言.......”
趙源微微一笑,後麵的東西就算他不去說,方孟昭也不可能不去思考。
在這個時代,燧發槍的出現無疑於一場革命,它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將少部分精銳即可決定勝負的模式轉變成了排隊槍斃的消耗模式。
正是因為這一點改變,導致了歐洲多少頂王冠的墜落,也進一步催生了民族主義的出現。
清廷不是不明白這個邏輯,正是因為太過於明白,才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打仗絕不能陷入到被動的消耗模式中,必須要保持八旗核心的鎮壓能力,實現對各地綠營的控製。
為此,清廷在鎮壓地方時以綠營為核心,將兵權分解到零零碎碎的地步,一方麵為了防止有人掌握綠營兵權作亂,另一方麵倘若遇到了匪情和民變,地方軍政也能迅速通過塘、汛方式出動鎮壓軍隊。
正是因為如此,清廷才不能讓漢人擁有過於先進的火器,否則這個滿人江山將不再穩定。
趙源通過這一番話,隻為了給方孟昭的內心種下一顆種子。
等到將來機會合適時,這顆種子就會破土而出,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
送走了方孟昭以後,趙源並沒有歇息多久,直接前往潘家拜訪便宜老丈人潘正煒,打算將後續收尾的事情弄清楚。
到了潘家後,潘正煒看了他一眼,道:“看來那位總督大人答應下來了?”
“沒錯,總督大人已經默許將茶園交給同孚行,代價就是要給他留一份好處......不過這也沒什麽,至少同孚行終於能重整旗鼓了。”
的確,這一次絞殺同順行,收益最大的除了匯豐行,其次便是潘家。得到了同順行積累下來的茶葉生意,讓同孚行這一次重新開業起了個好頭。
潘正煒微微一笑,道:“你放心,老夫說過的話算數,等你跟清涵成親的那一天,同孚行會完好的交給你。”
趙源嘿嘿一笑,卻是沒有開口,他如果選擇拒絕,那實在有些太不要臉了,可就這麽答應下來,也多少顯得有些厚臉皮了。
潘正煒站起身,道:“你陪我去花園走走吧。”
“是,前輩。”
趙源也很樂意跟老爺子相處,主要還是因為潘老爺子一生的謀略智慧相當不凡,絕不能將其僅僅視為一名商人。
一老一少漫步在潘家花園的簷廊前,倒有幾分寫意。
潘正煒一邊走著,一邊問道:“聽說你打算讓匯豐銀行印發紙鈔?”
趙源點了點頭,認真解釋道:“經過此役,匯豐銀行基本上可以掌握廣東全省的存款、借貸業務,就連承兌也完全能掌握在手中,縱使還有一些錢莊競爭,但終究不足為慮......晚輩以為,時機已經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