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積極地調兵遣將,將番兵布置在最前線。


    分批次安營,和合肥守勢相連,還背靠著巢湖。


    巢湖口還有濡須塢,防禦相當鞏固。


    這些番兵身強體壯,能夠硬抗瘟疫,成為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即使不幸凋零,那也是去往西天極樂世界,怎麽都不會虧。


    魏軍麵對這樣的敵人,根本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連撤退都需要三思而後行。


    他們深知一旦撤軍,可能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混亂和損失。


    因此,魏軍隻能堅守陣地保持僵局,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而此時的孫權,則通過對番兵的巧妙部署,成功地掌控了戰場的主動權。


    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江東都顯得遊刃有餘。


    他的戰略布局,讓魏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既不能主動進攻,也無法輕易撤退。


    就算關羽迴去了,也無濟於事,壽春的防線仍舊處於危險的狀態。


    孫權正借助疾疫塑造著大勢,一步步地拖延住魏軍。


    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了江東手中。


    是戰,是退,都在孫權的一念之間。


    然而,戰爭的局勢往往變幻莫測,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孫權罕見地收到了曹操的書信,北方態度相當強硬。


    信中隱隱透露出曹操對戰爭局勢的看法和態度,和對中原百姓的憂慮。


    他認為雙方繼續交戰隻會導致兩敗俱傷,神州生靈塗炭。


    如果孫權考慮繼續罷兵休戰,以避免更多的損失和傷亡,那最再好不過。


    尤其是恐怖的疾疫,是南北共同的應對的敵人,更不能掉以輕心。


    兩家不顧一切作戰,隻會讓疾疫橫行、肆虐,一發不可收拾。


    當年孫策病逝,曹操沒有趁人之危采取攻勢,而是遵守與張紘的約定。


    孫權身為江東之主,也應該具備足夠的氣概和胸襟。


    江東不應該在北方進行抗疫的時候,發起進攻。


    倘若孫權一意孤行,要決戰於江淮,天下百姓都會失望。


    信件說得大義凜然,實際上就是從精神層麵,向孫權施壓。


    這封信既是一種外交手段,也是曹操試圖影響孫權決策的策略之一。


    通過這種方式,曹操希望能夠讓孫權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並促使他做出明智的選擇。


    如果真的打起來了,導致神州民墜塗炭,那麽孫權就是罪魁禍首。


    北方曾寬容地對待江東,而孫權卻不曾留給北方喘息的機會。


    曹操天真的語言,暗藏殺機。


    抗疫和抗擊異族一樣,如果是一個心係天下蒼生之人。


    就不會在對手抗擊異族、治理疾疫時發起戰爭。


    孫權真這麽做的話,就會被綁架在曹操設置的道德框架中。


    動彈不得。


    “如今魏軍感染疾疫,越來越嚴重。不出一個月,便能讓一半人失去戰鬥力。”


    “臣下鬥膽進諫,無論發生什麽變故,都應當堅持到底。”


    “我軍感染疾疫,能退下來治療,魏軍絕對比江東要嚴重數倍。”


    “現在這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麽。等到中原爆發大戰,遠比現在還要殘局。”


    龐統擔心孫權心神動搖,毅然站出來進諫。


    疾疫,是天威。


    利用好這一場天威,很容易便能削弱魏軍。


    要比較持久戰,江東明顯占據著優勢。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勝利遠遠比道義更加重要。


    “慈不掌兵,我知道怎麽做。隻要決戰的時機降臨,我絕不會錯過。”


    孫權運籌帷幄,稍頃又想起一枚重要的棋子:


    “關雲長到了江東,有沒有采取什麽行動?”


    是儀拱手施禮,迴答道:


    “關羽在劉備墓前,建了一座草廬日夜陪伴。”


    “呂壹每次向我匯報,都是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臣下推斷,關羽的耐心快要被消磨殆盡了,呂壹很難再拖延住他。”


    “不過關羽隻有一個人,最多加一個增援來的關平。”


    “他們父子加起來,也掀不起什麽浪花,江東的局勢穩如泰嶽。”


    孫權一想到呂壹的種種行徑,臉龐冷峻道:


    “告訴呂壹,他要是拖不住關羽,提頭來見。”


    “江淮的戰局,遠遠比關羽的生死重要。”


    “江東要做的,是放長線釣大魚,不要在乎一人之生死或者一人之得失。”


    是儀拱手領命,不禁為呂壹的命運擔憂起來。


    呂壹此人功利心太強,遲早會出事。


    不管這等人取得多麽大的成就,最終都難以善終。


    如果他安分守己成為江東之主手中的刀,說不定還能發配扶南過上幾年好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