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冬風中,大梁城北的天台山上,梁國的公羊旗幟在風中飄揚,公羊錯和皋相等人端坐馬上,立在高坡之巔,凝視著山下望不到頭的隊伍。
寒風吹過,掠起老人灰白胡須,像刀子割著滿是皺紋的臉。皋相穿著羊皮袍,中土幾乎沒有貴族穿這種廉價皮袍,他們更喜歡用貂皮和狐裘製作的華美皮袍。風灌領口,老人並沒有感到寒冷,眼神有些不好,隻能眯眼看著遠方。
這位五十多歲的老人自梁立國以來,便擔任大總管,,兢兢業業的幹了二十多年了。皋相高祖父是公室大貴族,邕梁公農皋光信的孫子,擔任過將軍,在剛浪林暴動時,剿匪不利,因畏戰之罪被公室誅殺,家族也被褫奪貴族身份。皋相梁流落陽華城,當農皋祜被封梁侯,前來梁國就藩時,皋相梁跟隨前來。
皋相爽朗的笑道:“說實話,老臣可想不出君侯這麽好的點子,什麽都不花費,空手就弄來了五百萬石糧食和百萬流民!老夫和他們談了談,我們又借來了一百五十萬擔糧食,估計又有數十萬流民到來。老夫也是順應了君侯的想法啊!”
“這是第十六批車隊了!”公羊錯看著無邊無沿的流民,有點不快,他身著羊皮袍,但是在羊皮袍外麵罩著綢衣,領口縫了狐裘,通過這種巧妙的縫紉手法,看起來雍容華貴,讓別人誤以為整個袍子都是用狐裘製作的。
山下數千輛馬車正在沿著彎彎曲曲的丘陵道路緩緩前進,馬車上滿載糧食,穿著破破爛爛的流民隨著這些馬車,經曆苦難,滿懷希望,浩浩蕩蕩而來。
大司徒蒙正有些得意,“君侯,我們在邕國發布告示,凡是流民入梁,十年內盡管墾荒!隻要墾出來,納了賦稅,就歸入名下,每人五百畝上限!五百畝!在中土都算是小地主了,那都是衣食無憂的人上人了。”
蒙正本是瞽宗學正,因為烏氏塞和汧陽堡的糧草問題,數次前去邕國協商軍機,皋相發現此人學識廣博,明識大局,通達辯辭,智勇謀略,機變決斷,就毫不猶豫的將其留在身邊,擔任副手,此人每次談判中都能不辱使命。
“大司徒為何如此著急的催促?”公羊錯語氣稍有不滿,“這麽多流民,猛然到來,怕是安置不下!糧食存放要建更多糧庫,恐怕花費人力物力不小。現在梁國貧弱,我本打算慢慢安頓,你想用半年完成,有些太操之過急了啊!”
丁欽安看著山下長長的隊伍,很是擔憂,“五百萬石糧食,近百萬人口,一下子湧來,保持安定都是大問題,就他們過冬的衣物都很短缺,臣擔心管理不善,引起暴動,看來今冬怕是沒法興修水利,隻能先安頓這些流民了。”
蒙正道:“君侯,上書有雲,五年旱,五年澇,五年風調雨順,從上古時就是如此,十多年來,中土各國要不就是風調雨順,要不就是水澇,大家都快忘記大旱了!但上天哪能總讓人間風調雨順,到了大旱年份,什麽最金貴?糧食最金貴啊!所以,臣和皋相商議,盡快將糧食弄到糧倉,落袋為安。”
聽到這裏,皋相眼中閃過深深的痛苦,“老臣可是經曆過大旱之年的,那可真是人吃人啊!趁著這些年風調雨順,邕國大豐收,盡快把糧食運來,落袋為安。若是明年大旱,糧價會蹭蹭的往上跳,這五百萬石糧,一粒都拿不到。”
“可來年要是風調雨順那?如此做法,豈不是耽誤了今年冬季水渠建造?今年必須解決糧倉建造和流民住宿啊!”公羊錯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蒙正看著流民,“不必擔憂,君侯所慮,我等業已考慮過了辦法。”
“哦。”公羊錯驚喜的催促,“說說你們的辦法。”
蒙正看到皋相點頭,得意的言道:“沿著大良渠修建糧倉就是了,我們規劃線路,流民挖掘水渠,挖出泥土正好修建糧倉,流民隻管跟著糧倉跑就是了!”
皋相補充細節,“有了糧倉,都不用召集,流民就自覺安頓到糧倉附近。大良渠將來建好後,沿著水渠,開墾下遊農田,讓流民沿著定好的水渠線路,來修建過冬房屋,形成村落,誰家想要那塊地,就要把水渠修道那裏。這樣,他們白天服公室徭役,晚上做自家事情,都不用我們催,就能幹的熱火朝天。”
“君侯看看車隊。”皋相遙指車隊,“每輛車後都跟著一群人啊!”
細看車隊每輛車後,大致上都有十個男丁,公羊錯恍然大悟,對皋相的心思縝密佩服起來,禁不住的點頭讚道:“到了此時,本君才懂皋相深意啊!”
“君侯一眼便知,果然智勇天賜,豁貫天人!”丁欽安恭維公羊錯,看著皋相,心悅誠服,“皋相所謀,不但統攬大局,還精細入微,致使梁國和樂,克致太平,做到如此極致,當真是謀國重臣!未雨綢繆,下官真是佩服,佩服啊!”
“我們梁國人少,百萬流民湧入,等過來再做安排,豈不亂套。在邕國招募時,就讓流民和車隊編組,十丁跟三車,帶百擔糧,家眷三十,方便將來成村。他們本就認識,血緣紐帶,自然不會生亂。百丁編隊,將來成鄉,我們公府隻派官人前去督管,此人將來也是他們的鄉老。”皋相指著路上人群言道。
“邕國從禺支弄來那麽多牛馬,臣讓他們做為借貸一並運來,做到每輛車配兩匹馬或一頭牛,這些牛馬將來要作家畜使用。”蒙正指著馬車提醒,“要不然,這些流民還不拚命使用,這些牛馬恐怕到不了這裏,就讓他們累死吃肉了,君侯看看,這些流民親自押送和推拉糧車,多愛惜蓄力。”
公羊錯看著車隊,果然是流民在拚命的拉車和推車,以便節省蓄力。
“這一隊隊流民,去的地方越遠,分配的糧食越多,都不用我們督促,他們自己就要求去遠地。分的這些糧食,就是他們三年的口糧,怎麽用是他們的事,你說,他們能不省吃儉用嗎?君侯,有了這百萬流民,善加利用,充實梁國,以後對付板楯蠻就輕鬆多了,還可征發部分流民為軍戶,調集到滄浪水南麵,沿著米倉山安置,這樣我們邊境就更穩固了。”說道此處,皋相滿意的笑了。
公羊錯很是敬佩,“還是皋相所謀者大,所慮者遠啊!”
皋相麵色肅然,“賨部和羌氐總來劫掠。我們不隻迴擊他們,也要懷柔安撫,恩威並施。等安頓了流民,我和大司徒出使充國、巴國和苴國,聯合他們,對付摩天嶺和米倉山的蠻子不難,等蠻子被打擊到無力時,我們也學學邕國的羈縻政策,將他們收歸我們所用!說實話,這兩個部落戰力不可低估,板楯蠻是最好的步兵,羌氐騎兵也很彪悍,翻山越林,如履平地,都是悍不畏死之徒。”
“皋相,這三國能答應嗎?”公羊錯有些擔憂,“他們依仗天險,向來倨傲,不把我們放在眼裏,邕梁曾想聯合他們,卻被他們拒絕。”
蒙正笑道:“原來不答應是合理,現在答應也是合理,充國作為巴國的兄弟之國,從立國就被巴國攻擊,現在隻能被動防守了;苴國也曾是冉國的屬國,可是反目多年,被冉國壓得抬不起頭來;羌氐當前處在析支和蕃羌兩個大國威脅下,君侯,我們遠交近伐,先解決蠻氐,再慢慢向南部開拓。”
說到這裏,皋相插口,“南部的宕渠和充國可有廣袤的土地等待著我們去開發,到時候,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流民遷徙到梁國來。”
公羊錯好奇的問道:“皋相為何這麽關心流民?”
“他們是流民,不怕流血流汗,他們隻想活著!”皋相突然蒼老,似在追憶,眼光黯然,神色暗淡,“可有時候,這些苦人連活下去都成為奢望。聖人有言,君視民如手足,則民視君如腹心;君視民如土芥,則民視君如寇仇,七十多年前的剛浪軍之亂,也不過是這些亂民求條活路罷了。”
初冬的風聲,緊吹過梁國丘陵,嗚咽唿嘯。
老人的心緒迴到了四十多年前,邕梁所經受的那次大旱,老人當時是不到十歲的孩兒,眼睜睜的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一個個的失蹤不見。
本來這個最小的孩子要最先被遺棄的,可母親死也不舍得拋棄。
老人永遠忘不了,隔著門縫,看到父母將骨瘦如柴的屍體投到鍋中,那雙沒有閉上的熟悉眼睛看著自己,那是哥哥的眼睛!可是父母並沒有從那次大災中活過來,依靠母親不知哪裏換來的糧食,奇跡般的挺了過來,可是母親卻最終離開自己。想起母親臨走前,用僅剩的力氣倚在牆角,寧可餓死也不吃那點糧食。
母親用盡所有的力氣,輕輕愛撫兒子枯黃的頭發,滿眼的愛戀和不舍,蠕動著嘴唇,似乎想對這個最小的兒子叮囑幾句,卻沒有了絲毫力氣。
握著母親的手,感受著母親的溫熱一點點的消失。輕輕合上母親死不瞑目的眼睛,看著家徒四壁的房屋,那種蒼涼和無助,竟成了孩童一生刻骨的迴憶。
我看到了熟悉的大手,看到了熟悉的刀;
我看到了熟悉的牙齒,看到了熟悉的鍋;
風兒哭泣唿唿嘯,烏鴉歌唱嘎嘎笑;
乖小孩喲,心別跳……
遠遠的山上,暗夜杜鵑兒在啼叫,
成了枯鳥的靈魂,再也不感到餓了……
老人輕唱童謠,眼淚緩緩流出,無聲的落下,冷風吹過,老人看不見了眼前的一切,在恍恍惚惚間,老人似乎看到母親在隊伍中衝著自己微笑。
寒風吹過,掠起老人灰白胡須,像刀子割著滿是皺紋的臉。皋相穿著羊皮袍,中土幾乎沒有貴族穿這種廉價皮袍,他們更喜歡用貂皮和狐裘製作的華美皮袍。風灌領口,老人並沒有感到寒冷,眼神有些不好,隻能眯眼看著遠方。
這位五十多歲的老人自梁立國以來,便擔任大總管,,兢兢業業的幹了二十多年了。皋相高祖父是公室大貴族,邕梁公農皋光信的孫子,擔任過將軍,在剛浪林暴動時,剿匪不利,因畏戰之罪被公室誅殺,家族也被褫奪貴族身份。皋相梁流落陽華城,當農皋祜被封梁侯,前來梁國就藩時,皋相梁跟隨前來。
皋相爽朗的笑道:“說實話,老臣可想不出君侯這麽好的點子,什麽都不花費,空手就弄來了五百萬石糧食和百萬流民!老夫和他們談了談,我們又借來了一百五十萬擔糧食,估計又有數十萬流民到來。老夫也是順應了君侯的想法啊!”
“這是第十六批車隊了!”公羊錯看著無邊無沿的流民,有點不快,他身著羊皮袍,但是在羊皮袍外麵罩著綢衣,領口縫了狐裘,通過這種巧妙的縫紉手法,看起來雍容華貴,讓別人誤以為整個袍子都是用狐裘製作的。
山下數千輛馬車正在沿著彎彎曲曲的丘陵道路緩緩前進,馬車上滿載糧食,穿著破破爛爛的流民隨著這些馬車,經曆苦難,滿懷希望,浩浩蕩蕩而來。
大司徒蒙正有些得意,“君侯,我們在邕國發布告示,凡是流民入梁,十年內盡管墾荒!隻要墾出來,納了賦稅,就歸入名下,每人五百畝上限!五百畝!在中土都算是小地主了,那都是衣食無憂的人上人了。”
蒙正本是瞽宗學正,因為烏氏塞和汧陽堡的糧草問題,數次前去邕國協商軍機,皋相發現此人學識廣博,明識大局,通達辯辭,智勇謀略,機變決斷,就毫不猶豫的將其留在身邊,擔任副手,此人每次談判中都能不辱使命。
“大司徒為何如此著急的催促?”公羊錯語氣稍有不滿,“這麽多流民,猛然到來,怕是安置不下!糧食存放要建更多糧庫,恐怕花費人力物力不小。現在梁國貧弱,我本打算慢慢安頓,你想用半年完成,有些太操之過急了啊!”
丁欽安看著山下長長的隊伍,很是擔憂,“五百萬石糧食,近百萬人口,一下子湧來,保持安定都是大問題,就他們過冬的衣物都很短缺,臣擔心管理不善,引起暴動,看來今冬怕是沒法興修水利,隻能先安頓這些流民了。”
蒙正道:“君侯,上書有雲,五年旱,五年澇,五年風調雨順,從上古時就是如此,十多年來,中土各國要不就是風調雨順,要不就是水澇,大家都快忘記大旱了!但上天哪能總讓人間風調雨順,到了大旱年份,什麽最金貴?糧食最金貴啊!所以,臣和皋相商議,盡快將糧食弄到糧倉,落袋為安。”
聽到這裏,皋相眼中閃過深深的痛苦,“老臣可是經曆過大旱之年的,那可真是人吃人啊!趁著這些年風調雨順,邕國大豐收,盡快把糧食運來,落袋為安。若是明年大旱,糧價會蹭蹭的往上跳,這五百萬石糧,一粒都拿不到。”
“可來年要是風調雨順那?如此做法,豈不是耽誤了今年冬季水渠建造?今年必須解決糧倉建造和流民住宿啊!”公羊錯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蒙正看著流民,“不必擔憂,君侯所慮,我等業已考慮過了辦法。”
“哦。”公羊錯驚喜的催促,“說說你們的辦法。”
蒙正看到皋相點頭,得意的言道:“沿著大良渠修建糧倉就是了,我們規劃線路,流民挖掘水渠,挖出泥土正好修建糧倉,流民隻管跟著糧倉跑就是了!”
皋相補充細節,“有了糧倉,都不用召集,流民就自覺安頓到糧倉附近。大良渠將來建好後,沿著水渠,開墾下遊農田,讓流民沿著定好的水渠線路,來修建過冬房屋,形成村落,誰家想要那塊地,就要把水渠修道那裏。這樣,他們白天服公室徭役,晚上做自家事情,都不用我們催,就能幹的熱火朝天。”
“君侯看看車隊。”皋相遙指車隊,“每輛車後都跟著一群人啊!”
細看車隊每輛車後,大致上都有十個男丁,公羊錯恍然大悟,對皋相的心思縝密佩服起來,禁不住的點頭讚道:“到了此時,本君才懂皋相深意啊!”
“君侯一眼便知,果然智勇天賜,豁貫天人!”丁欽安恭維公羊錯,看著皋相,心悅誠服,“皋相所謀,不但統攬大局,還精細入微,致使梁國和樂,克致太平,做到如此極致,當真是謀國重臣!未雨綢繆,下官真是佩服,佩服啊!”
“我們梁國人少,百萬流民湧入,等過來再做安排,豈不亂套。在邕國招募時,就讓流民和車隊編組,十丁跟三車,帶百擔糧,家眷三十,方便將來成村。他們本就認識,血緣紐帶,自然不會生亂。百丁編隊,將來成鄉,我們公府隻派官人前去督管,此人將來也是他們的鄉老。”皋相指著路上人群言道。
“邕國從禺支弄來那麽多牛馬,臣讓他們做為借貸一並運來,做到每輛車配兩匹馬或一頭牛,這些牛馬將來要作家畜使用。”蒙正指著馬車提醒,“要不然,這些流民還不拚命使用,這些牛馬恐怕到不了這裏,就讓他們累死吃肉了,君侯看看,這些流民親自押送和推拉糧車,多愛惜蓄力。”
公羊錯看著車隊,果然是流民在拚命的拉車和推車,以便節省蓄力。
“這一隊隊流民,去的地方越遠,分配的糧食越多,都不用我們督促,他們自己就要求去遠地。分的這些糧食,就是他們三年的口糧,怎麽用是他們的事,你說,他們能不省吃儉用嗎?君侯,有了這百萬流民,善加利用,充實梁國,以後對付板楯蠻就輕鬆多了,還可征發部分流民為軍戶,調集到滄浪水南麵,沿著米倉山安置,這樣我們邊境就更穩固了。”說道此處,皋相滿意的笑了。
公羊錯很是敬佩,“還是皋相所謀者大,所慮者遠啊!”
皋相麵色肅然,“賨部和羌氐總來劫掠。我們不隻迴擊他們,也要懷柔安撫,恩威並施。等安頓了流民,我和大司徒出使充國、巴國和苴國,聯合他們,對付摩天嶺和米倉山的蠻子不難,等蠻子被打擊到無力時,我們也學學邕國的羈縻政策,將他們收歸我們所用!說實話,這兩個部落戰力不可低估,板楯蠻是最好的步兵,羌氐騎兵也很彪悍,翻山越林,如履平地,都是悍不畏死之徒。”
“皋相,這三國能答應嗎?”公羊錯有些擔憂,“他們依仗天險,向來倨傲,不把我們放在眼裏,邕梁曾想聯合他們,卻被他們拒絕。”
蒙正笑道:“原來不答應是合理,現在答應也是合理,充國作為巴國的兄弟之國,從立國就被巴國攻擊,現在隻能被動防守了;苴國也曾是冉國的屬國,可是反目多年,被冉國壓得抬不起頭來;羌氐當前處在析支和蕃羌兩個大國威脅下,君侯,我們遠交近伐,先解決蠻氐,再慢慢向南部開拓。”
說到這裏,皋相插口,“南部的宕渠和充國可有廣袤的土地等待著我們去開發,到時候,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流民遷徙到梁國來。”
公羊錯好奇的問道:“皋相為何這麽關心流民?”
“他們是流民,不怕流血流汗,他們隻想活著!”皋相突然蒼老,似在追憶,眼光黯然,神色暗淡,“可有時候,這些苦人連活下去都成為奢望。聖人有言,君視民如手足,則民視君如腹心;君視民如土芥,則民視君如寇仇,七十多年前的剛浪軍之亂,也不過是這些亂民求條活路罷了。”
初冬的風聲,緊吹過梁國丘陵,嗚咽唿嘯。
老人的心緒迴到了四十多年前,邕梁所經受的那次大旱,老人當時是不到十歲的孩兒,眼睜睜的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一個個的失蹤不見。
本來這個最小的孩子要最先被遺棄的,可母親死也不舍得拋棄。
老人永遠忘不了,隔著門縫,看到父母將骨瘦如柴的屍體投到鍋中,那雙沒有閉上的熟悉眼睛看著自己,那是哥哥的眼睛!可是父母並沒有從那次大災中活過來,依靠母親不知哪裏換來的糧食,奇跡般的挺了過來,可是母親卻最終離開自己。想起母親臨走前,用僅剩的力氣倚在牆角,寧可餓死也不吃那點糧食。
母親用盡所有的力氣,輕輕愛撫兒子枯黃的頭發,滿眼的愛戀和不舍,蠕動著嘴唇,似乎想對這個最小的兒子叮囑幾句,卻沒有了絲毫力氣。
握著母親的手,感受著母親的溫熱一點點的消失。輕輕合上母親死不瞑目的眼睛,看著家徒四壁的房屋,那種蒼涼和無助,竟成了孩童一生刻骨的迴憶。
我看到了熟悉的大手,看到了熟悉的刀;
我看到了熟悉的牙齒,看到了熟悉的鍋;
風兒哭泣唿唿嘯,烏鴉歌唱嘎嘎笑;
乖小孩喲,心別跳……
遠遠的山上,暗夜杜鵑兒在啼叫,
成了枯鳥的靈魂,再也不感到餓了……
老人輕唱童謠,眼淚緩緩流出,無聲的落下,冷風吹過,老人看不見了眼前的一切,在恍恍惚惚間,老人似乎看到母親在隊伍中衝著自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