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逛城隍廟
美味娘子:狼君,請入甕 作者:楊柳迴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滿月麵色發窘。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她就聽老師說過,古人出行困難,許多人一輩子都未曾離家十裏地。當時還覺得老師誇張了,可看看陳氏,忽然覺得師者誠然不欺我也啊!!!
“娘,您以前是哪裏人?都沒去過城隍廟嗎?”
陳氏低下頭,喃喃道:“我家也不遠,就在大碶那邊。”
楊滿月見陳氏臉色有些不自然,便也不再多問了。其實她一直有些好奇陳氏以前到底經曆了什麽,為什麽談起過去她總是這麽迴避?而且這麽久了,也沒見陳氏娘家人來過。
自己不是她生的,可滿倉總是他們家的啊,怎麽都不來看看呢?
可陳氏的迴避讓楊滿月感覺她並不願意提起這些事,所以也總沒再追問下去。
這會兒見她臉色又有些不好,便笑了笑道:“娘,那我們今天要好好玩下。王先生給滿倉放了三天假,咱們索性在寧波住一晚。”
“那感情好!”
很意外地是陳氏居然同意了,眼裏甚至帶著點期待,“城隍廟都沒去過,都不能算寧波人呢。這迴咱們好好玩下。”
“好耶!”
滿倉一陣歡唿,惹來梅大友哈哈大笑。
一路說說笑笑,餓了吃點帶出來的幹糧,倒也不寂寞。很快船行至瓔珞村,這是最後一站了。楊滿月看著迴瀾橋,不由思緒萬千。
舊時水路不發達,在北侖的人想要去寧波隻有走水路。從柴橋蘆江河上船,經霞浦山前、陳華、清水、大碶牌門、壩頭、石湫、徐洋、新安,最後在瓔珞村下船,這是以前去寧波最快的法子。
這條古河道用了上千年,全長有二十多公裏,一路風景迷.人,就算是在現代也可以窺得許多古村落的風貌。
楊滿月還未穿越時,就很喜歡去這些地方轉悠。她對這片地區的石橋,古村建築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曾經也幻想過,若是能迴到過去看一看家鄉的念頭。
如今這願望真實現了,可她卻是有些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惆悵中帶著雀躍,雀躍中又帶著點遺憾,很是複雜。
瓔珞村是這條航線的終點,又坐落在千年古寺阿育王寺旁,背靠峻峭的育王嶺,前臨寬闊的岩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這個村帶來了繁華。
從碼頭下來,隻見往來小販穿梭其中,各種吆喝聲不斷。因最早居住在此的人以楊姓,樂姓居多,故而迴瀾橋又有楊樂河頭之稱。彼時臨近正午,各腳夫顯得越發行色匆忙了起來。
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楊樂河頭堆積,瓔珞村多有村民靠挑貨為生。這會兒快吃午飯了,他們的動作也越發迅速了起來。
楊滿月這邊剛剛下船,那邊就有人來詢問是否需要腳夫的,態度頗為熱情,真誠。這是一個海江並茂的城市,商業繁華之盛在這小小的村落都能體現。
隻可惜楊滿月這迴也沒把所有的味精帶出來,隻帶了二十來斤,畢竟這玩意還是挺耐用的。隻拿來做個探路之用,也不想背太多。二十來斤足夠用來打開銷路了。
梅大友客氣地拒絕了腳夫,腳夫也不惱,笑嘻嘻地道:“迴瀾橋邊有個涼亭,裏麵供了關老爺,專供行人歇腳,擺攤賣吃食的不少,幾位可以去那邊吃點東西再去寧波也不遲。還能聯絡車馬,費用也不貴,實惠。”
楊滿月一聽這話就笑了,“這位大叔您好生會做生意。我來猜猜,那邊擺攤的定是這瓔珞村的,那趕車的沒準也是這兒的人。大叔這是肥水一點都不流外人田呐!”
那壯漢哈哈大笑,“小娘子好生聰慧。都一個村的,都互相幫忙嘛!不過小娘子,這位大哥,你們大可放心,我們瓔珞村可都是好漢,絕不會做坑人的勾當,東西也幹淨,去寧波還得一些時候,不吃點東西可頂不住!”
陳氏忍不住笑了,行了一禮道:“多謝這位好漢了。”
“客氣,客氣,都老鄉嘛!”
告別了這個會做生意的腳夫,楊滿月一行人依言去那涼亭。果如腳夫所言,這兒許多擺小攤的,場麵極為熱鬧。
在這裏楊滿月好似感到了階級的消亡。穿綢緞的商人,短打的走夫販卒,甚至是羽扇綸巾的讀書人都匯集在此,彼此談天論地,吃著當地美食,好不熱鬧。
地域的限製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在這條通往寧波的水路航道上,階級身份似乎被淡化了。
一行人尋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叫了幾份菜肉湯圓,上了幾個小菜,草草吃完後,便又上路了。尋了一個車夫,租了輛車,鞭子揚起,騾子噅噅叫了幾聲,車兒悠悠啟動,帶起一些風,收幹了因進餐而冒出的熱汗。
趕車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漢,顯是健談的。東拉西扯的,讓楊滿月想起了前世的“的哥”。心裏有些想笑:前五百年,後五百年的,開車送人的司機們都是健談之人呐!
“哎呀,可趕上好年頭咯!”
車夫一邊趕著車,一邊科普,“瞧見咱們腳下這條路沒?這可是石閣老當上首輔磕死了幾個閣老才弄出來的!哎呀,可花老多錢了。以前要去寧波就得翻過育王嶺,那來迴一趟可艱難著。得虧首輔大人還記得咱們這些鄉梓父老啊!愣是血漸金鑾殿,把那幾個反對的壞閣老給弄懵了,這才得天子首肯,撥款鑿山鋪路,這才有了現在的方便哩!”
楊滿月愣了下,隨即想起來,以前這兒是沒路的。在她的記憶裏這條隧道可是開國後才有的產物。沒想到這個時空的曆史變了,連這些細節都變了。
再想一想也有些了然。如今國朝重視海貿,海貿為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利益,若每次都要翻山越嶺的確也是不方便。現在穿山鑿出一條路來,從港口直接水路到瓔珞村,再走陸路可就方便多了。
想不到那個瘋瘋癲癲的老頭竟然如此剛烈,也難怪會受到世人愛戴了。
騾車一路悠行,經過一段沉寂後,很快就覺眼花繚亂了起來。彼時的寧波比曆史上的寧波更為繁盛,商賈雲集,還有不少日本,朝鮮,甚至是歐洲,大食的商人。
一時間讓楊滿月有種處在盛世大唐的感覺。
開放,包容,這個古老的國度在失去半壁江山後迅速調整,如今又散發出了新的活力!
血液微微有些沸騰,為自己身為寧波人驕傲,也為自己生而為華夏子女而驕傲。
想要把味精推銷出去,城隍廟一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邊店鋪林立,以吃食腳店最為繁盛。而州府的老爺們要發表點什麽演講也會選擇在城隍廟,是重要的宣傳地點。所以古時的城隍廟之繁盛遠遠超過現代人的想象。
走了老半天,總算是到了城隍廟,下得車來,便有一股莊嚴肅穆之感撲麵而來。
前門裏一塊巨大石碑乃是正統十一年所立,這座《寧波府城隍廟之碑記》上記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輝煌。字跡鑿刻得蒼勁有力,頗得古味。
再看城隍廟的大門,三道黃銅鋪首的朱漆實榻大門盡顯城隍廟的尊貴與肅穆;三重如意鬥拱把門簷高高的托起,橫空“出踩”近二米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而那由鈄向互交網格所組成的花拱更是後世再難尋見的技法。這種名為花拱的技法隻在浙東才有,而就算是在浙東也隻有寧波,奉化,寧海個別古建築中才有少量餘留。
如今來到大明,這花拱更顯美麗,讓她都有些眼花繚亂了。後世的花拱如意雲頭,鬥角上的金箔朱漆早已不見了蹤影,隻剩幾分遺憾與蕭瑟。
如今終於窺見城隍廟古時樣貌,不由心神激蕩,隻覺富麗堂皇中的熠熠金光閃得她有些發暈。
再看左右大門上各有兩塊精致的雲龍和雙獅戲珠木雕以及兩側的磚牆上各有寓意的喜鵲梅枝和蝴蝶戀花等磚雕,無一不美,無一不精致;而門口那兩個巨大石獅更讓她激動。
在後世這可是遺失了的東西,現在的那個可是後來擺上去的山寨貨。能再得見下傳說中的巨大石獅,隻覺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此地行人頗多,熱鬧極了。
各種雜耍班子像比賽一樣,賣力表演著。各店的小廝也在奮力攬客,人群之多,讓她這個現代人都有些側目。
不愧是寧波最繁華的地段!
眼裏的興奮光芒越盛,這樣的地方是招攬八方客的最佳地點,自己的味精應該能推銷出去吧?
滿倉已興奮地找不找北,看著那些捏麵人的,澆糖稀的藝人,嘴裏興奮地直叫喚,“阿姐,娘,大友哥,你們快來,快來,哎呀,好厲害啊!”
楊滿月與陳氏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掏了幾個銅錢給滿倉買了個麵人給滿倉。小家夥得到了麵人,更加來勁了。可憐的孩子,長這麽大,這是頭次得到玩具,高興自是不用多提。
楊滿月見有買糖葫蘆的,便上前買得幾串。陳氏長這麽大,還沒吃過糖葫蘆,包括梅大友。
包裹糖葫蘆的糖可不能用麥芽糖來做,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那可是稀罕物!
“娘,您以前是哪裏人?都沒去過城隍廟嗎?”
陳氏低下頭,喃喃道:“我家也不遠,就在大碶那邊。”
楊滿月見陳氏臉色有些不自然,便也不再多問了。其實她一直有些好奇陳氏以前到底經曆了什麽,為什麽談起過去她總是這麽迴避?而且這麽久了,也沒見陳氏娘家人來過。
自己不是她生的,可滿倉總是他們家的啊,怎麽都不來看看呢?
可陳氏的迴避讓楊滿月感覺她並不願意提起這些事,所以也總沒再追問下去。
這會兒見她臉色又有些不好,便笑了笑道:“娘,那我們今天要好好玩下。王先生給滿倉放了三天假,咱們索性在寧波住一晚。”
“那感情好!”
很意外地是陳氏居然同意了,眼裏甚至帶著點期待,“城隍廟都沒去過,都不能算寧波人呢。這迴咱們好好玩下。”
“好耶!”
滿倉一陣歡唿,惹來梅大友哈哈大笑。
一路說說笑笑,餓了吃點帶出來的幹糧,倒也不寂寞。很快船行至瓔珞村,這是最後一站了。楊滿月看著迴瀾橋,不由思緒萬千。
舊時水路不發達,在北侖的人想要去寧波隻有走水路。從柴橋蘆江河上船,經霞浦山前、陳華、清水、大碶牌門、壩頭、石湫、徐洋、新安,最後在瓔珞村下船,這是以前去寧波最快的法子。
這條古河道用了上千年,全長有二十多公裏,一路風景迷.人,就算是在現代也可以窺得許多古村落的風貌。
楊滿月還未穿越時,就很喜歡去這些地方轉悠。她對這片地區的石橋,古村建築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曾經也幻想過,若是能迴到過去看一看家鄉的念頭。
如今這願望真實現了,可她卻是有些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惆悵中帶著雀躍,雀躍中又帶著點遺憾,很是複雜。
瓔珞村是這條航線的終點,又坐落在千年古寺阿育王寺旁,背靠峻峭的育王嶺,前臨寬闊的岩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這個村帶來了繁華。
從碼頭下來,隻見往來小販穿梭其中,各種吆喝聲不斷。因最早居住在此的人以楊姓,樂姓居多,故而迴瀾橋又有楊樂河頭之稱。彼時臨近正午,各腳夫顯得越發行色匆忙了起來。
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楊樂河頭堆積,瓔珞村多有村民靠挑貨為生。這會兒快吃午飯了,他們的動作也越發迅速了起來。
楊滿月這邊剛剛下船,那邊就有人來詢問是否需要腳夫的,態度頗為熱情,真誠。這是一個海江並茂的城市,商業繁華之盛在這小小的村落都能體現。
隻可惜楊滿月這迴也沒把所有的味精帶出來,隻帶了二十來斤,畢竟這玩意還是挺耐用的。隻拿來做個探路之用,也不想背太多。二十來斤足夠用來打開銷路了。
梅大友客氣地拒絕了腳夫,腳夫也不惱,笑嘻嘻地道:“迴瀾橋邊有個涼亭,裏麵供了關老爺,專供行人歇腳,擺攤賣吃食的不少,幾位可以去那邊吃點東西再去寧波也不遲。還能聯絡車馬,費用也不貴,實惠。”
楊滿月一聽這話就笑了,“這位大叔您好生會做生意。我來猜猜,那邊擺攤的定是這瓔珞村的,那趕車的沒準也是這兒的人。大叔這是肥水一點都不流外人田呐!”
那壯漢哈哈大笑,“小娘子好生聰慧。都一個村的,都互相幫忙嘛!不過小娘子,這位大哥,你們大可放心,我們瓔珞村可都是好漢,絕不會做坑人的勾當,東西也幹淨,去寧波還得一些時候,不吃點東西可頂不住!”
陳氏忍不住笑了,行了一禮道:“多謝這位好漢了。”
“客氣,客氣,都老鄉嘛!”
告別了這個會做生意的腳夫,楊滿月一行人依言去那涼亭。果如腳夫所言,這兒許多擺小攤的,場麵極為熱鬧。
在這裏楊滿月好似感到了階級的消亡。穿綢緞的商人,短打的走夫販卒,甚至是羽扇綸巾的讀書人都匯集在此,彼此談天論地,吃著當地美食,好不熱鬧。
地域的限製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在這條通往寧波的水路航道上,階級身份似乎被淡化了。
一行人尋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叫了幾份菜肉湯圓,上了幾個小菜,草草吃完後,便又上路了。尋了一個車夫,租了輛車,鞭子揚起,騾子噅噅叫了幾聲,車兒悠悠啟動,帶起一些風,收幹了因進餐而冒出的熱汗。
趕車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漢,顯是健談的。東拉西扯的,讓楊滿月想起了前世的“的哥”。心裏有些想笑:前五百年,後五百年的,開車送人的司機們都是健談之人呐!
“哎呀,可趕上好年頭咯!”
車夫一邊趕著車,一邊科普,“瞧見咱們腳下這條路沒?這可是石閣老當上首輔磕死了幾個閣老才弄出來的!哎呀,可花老多錢了。以前要去寧波就得翻過育王嶺,那來迴一趟可艱難著。得虧首輔大人還記得咱們這些鄉梓父老啊!愣是血漸金鑾殿,把那幾個反對的壞閣老給弄懵了,這才得天子首肯,撥款鑿山鋪路,這才有了現在的方便哩!”
楊滿月愣了下,隨即想起來,以前這兒是沒路的。在她的記憶裏這條隧道可是開國後才有的產物。沒想到這個時空的曆史變了,連這些細節都變了。
再想一想也有些了然。如今國朝重視海貿,海貿為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利益,若每次都要翻山越嶺的確也是不方便。現在穿山鑿出一條路來,從港口直接水路到瓔珞村,再走陸路可就方便多了。
想不到那個瘋瘋癲癲的老頭竟然如此剛烈,也難怪會受到世人愛戴了。
騾車一路悠行,經過一段沉寂後,很快就覺眼花繚亂了起來。彼時的寧波比曆史上的寧波更為繁盛,商賈雲集,還有不少日本,朝鮮,甚至是歐洲,大食的商人。
一時間讓楊滿月有種處在盛世大唐的感覺。
開放,包容,這個古老的國度在失去半壁江山後迅速調整,如今又散發出了新的活力!
血液微微有些沸騰,為自己身為寧波人驕傲,也為自己生而為華夏子女而驕傲。
想要把味精推銷出去,城隍廟一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邊店鋪林立,以吃食腳店最為繁盛。而州府的老爺們要發表點什麽演講也會選擇在城隍廟,是重要的宣傳地點。所以古時的城隍廟之繁盛遠遠超過現代人的想象。
走了老半天,總算是到了城隍廟,下得車來,便有一股莊嚴肅穆之感撲麵而來。
前門裏一塊巨大石碑乃是正統十一年所立,這座《寧波府城隍廟之碑記》上記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輝煌。字跡鑿刻得蒼勁有力,頗得古味。
再看城隍廟的大門,三道黃銅鋪首的朱漆實榻大門盡顯城隍廟的尊貴與肅穆;三重如意鬥拱把門簷高高的托起,橫空“出踩”近二米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而那由鈄向互交網格所組成的花拱更是後世再難尋見的技法。這種名為花拱的技法隻在浙東才有,而就算是在浙東也隻有寧波,奉化,寧海個別古建築中才有少量餘留。
如今來到大明,這花拱更顯美麗,讓她都有些眼花繚亂了。後世的花拱如意雲頭,鬥角上的金箔朱漆早已不見了蹤影,隻剩幾分遺憾與蕭瑟。
如今終於窺見城隍廟古時樣貌,不由心神激蕩,隻覺富麗堂皇中的熠熠金光閃得她有些發暈。
再看左右大門上各有兩塊精致的雲龍和雙獅戲珠木雕以及兩側的磚牆上各有寓意的喜鵲梅枝和蝴蝶戀花等磚雕,無一不美,無一不精致;而門口那兩個巨大石獅更讓她激動。
在後世這可是遺失了的東西,現在的那個可是後來擺上去的山寨貨。能再得見下傳說中的巨大石獅,隻覺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此地行人頗多,熱鬧極了。
各種雜耍班子像比賽一樣,賣力表演著。各店的小廝也在奮力攬客,人群之多,讓她這個現代人都有些側目。
不愧是寧波最繁華的地段!
眼裏的興奮光芒越盛,這樣的地方是招攬八方客的最佳地點,自己的味精應該能推銷出去吧?
滿倉已興奮地找不找北,看著那些捏麵人的,澆糖稀的藝人,嘴裏興奮地直叫喚,“阿姐,娘,大友哥,你們快來,快來,哎呀,好厲害啊!”
楊滿月與陳氏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掏了幾個銅錢給滿倉買了個麵人給滿倉。小家夥得到了麵人,更加來勁了。可憐的孩子,長這麽大,這是頭次得到玩具,高興自是不用多提。
楊滿月見有買糖葫蘆的,便上前買得幾串。陳氏長這麽大,還沒吃過糖葫蘆,包括梅大友。
包裹糖葫蘆的糖可不能用麥芽糖來做,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那可是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