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繼續接道:“相信大家都已經學過古代基礎物理學對於力的定義。下麵我們先把之前關於能量形態的幾個定義放在一邊,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古代力學關於力的定義。如果你們能理解,接下來我說的這兩個拓展定義,那麽也就能夠理想,什麽是介質能量,次介質能量和非介質能量了。”說著,便展示開來。
“古代基礎物理學是這樣來解釋力的,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它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也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形變的外因。想必大家應該對此應該沒有什麽疑問吧?”追風問道。
眾人點了點頭,追風接道:“這是古代物理學的定義,但在近代基礎物理學當中對於力的解釋,還有這麽一個關於力拓展定義,我們稱它為力的空間拓展定義。”
“力的空間拓展定義指是的,力乃是多維空間存在相互間改變空間位置,進行能量傳導形式的多類表現,它不能脫離多維度存在和某一維度而單獨的存在,同時力也是多維度存在獲得某一維度上位置改變,或者空間結構性改變的外因。總本上來說,力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都是能量對於某一維度需要被改變,或者整體上的空間需要被改變的空間需求。”
很顯然,這一定義所指的意義,同樣非常的抽象,李梓睿哪能聽得明白,幾乎不由自主的便舉起手來。
“老師,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我聽不明白。”
所有人都李梓睿朝看了過去,也不見有人追問插話,想必大家和李梓睿一樣,都沒能聽得太過於明白。
追風見狀,微笑著解釋道:“意思也就是說,物體由能量轉移所產生的作用力,或者說被作用的過程,其實指的都是能量對於改變空間的一種趨勢,或者說是它是一種對於空間改變的需求。
可能大家對於這一拓展定義,依然還是不能較為清晰的理解。不過這也不要緊,因為這一定義乃是四維的定義,所以大家理解起來會比較的困難。為了能讓大家更為方便理解這一定義,接下來我還要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二個拓展定義,以方便解釋這一定義當中,所解釋的關於力的表現過程。
第二個力的拓展定義,我們現在稱作為,力的穩定拓展定義。
力的穩定拓展定義指的是,力在能量傳輸的過程當中,物體本身所存在的各種內在作用力,會對外力產生穩定自身的效果,從而以破壞自身物質基本結構的形式,進行了微觀層麵上的能量轉換過程,來抵消一部分在第一拓展定義當中,由能量所引起的空間與維度上的需求。
這一定義是什麽意思呢!其實它解釋的是物體所具有的內能,具有著一定的穩定性,從而使得每一個物體,都會表現出,內在作用力和外在作用力的不同,它說明的其實就是,為什麽有質量的物體會具有慣性,而沒有質量的物體,如載力子如果用質能公式來推斷的話,它們可以被認為是沒有質量的,所以才能達到光的傳播速度。
意思也就是說,物質自身也存在著內部的作用力,也就是慣性,而如果在分析物體之間力的傳導過程當中,我們隻從宏觀的參照條件下,把物體都看作為絕對穩定存在的話,那麽慣性也是穩定的,而這一定義在古代力學的諸多應用當中,便已經夠用了,不用去考慮這一點。
可如果還要考慮質量和空間的關係的話,那麽物體本身所具有的內部作用力,即慣性,是不能夠被忽略掉的,而如果它被忽略掉,那麽就會導致大家現在的這一情況,進而對於第一條拓展定義難以理解了。
為什麽呢?因為,在實際力的作用過程當中,物體為什麽會產生內能,沒有被力的定義解釋過,所以我們才需要這兩個拓展定義,再來解釋慣性是因為什麽才會產生的,而引力又是為什麽才會產生。
從根本上來說,其實這兩個拓展定義,為的就是來解釋愛因斯坦提出的時空統一理論,進而將等效原理做一個較為祥細的解釋。
關於什麽是等效原理,大家先不必急著了解。當然了,這兩個拓展定義,也有著相應的科學依據,可以說它們都是難以被理解的普通現象,也可以說隻是換了一個角度來看待能量在轉換的過程當中,力的表現形式。
這個問題暫時先放一放,我為什麽要給大家解釋這一問題呢?因為這個問題,決定了這兩個拓展定義,是不是正確的,它有沒有科學依據。
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物體在被外力作用過後,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形變,而這種形變又會產生能量的損耗。雖然說,這些被損耗的能量,在古代力學當中,也是可以被計算出來的,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在微觀層麵上關於力的變化過程,古代力學卻已經在分析的過程當中,再一次將它給忽略掉了。
所以,以往的人們都會把這一過程,簡單的稱之為能量轉化為了熱量,進而對於這一部分熱量是如何產生的,都會被歸結為通過作功使得物質的內能增加,所以才引起了物體的發熱。
對物體作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那麽為什麽對物體作功內能就會增加呢?
以往的人們隻有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想要增加物體的內能,隻能去通過發生熱傳遞,或者是對物體作功,這兩種方式。換言之,以前的人們是用規率來解釋現象,而沒有從原理上說明這一點。
更為具體的解釋,大家現在還不需要了解,你們現在隻要明白一點,現在我們認為,之所以能量會產生作用力,則是因為空間會在這一過程當中被強製壓縮,從而引起微觀層麵上的物質向能量的改變。
也就是說,作功會使得作用力轉換為熱量的原因,實則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能量在轉移的過程當中,引起了對於空間需求極為敏感的虛粒子,進行了隨機的湮滅,產生,抵消的過程,進而在微觀層麵上釋放出了能量,使得物體產生了明顯的發熱現象。當然,這樣來解釋的話,依然還是比較籠統的。
如果將整個過程簡單來說的話,在古代力學當中關於內能的定義是一個結果,而在力的第二條拓展定義當中,它卻是一個過程。
那麽現在,我們再迴到剛才的疑點上,大家可以如此來理解,其實不論是能量的傳導,還是它所表現出來力的作用效果表現,都會發生微觀層麵上物質與能量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質能之間的轉換,它的過程依然還是物質消失後,空間被消耗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就是縱然是極為普通的作用力的產生過程,其實也是質能公式當中所解釋過的,質量轉化成能量,再由能量轉換為質量的過程。
當然了,我們現在隻能理解到,質量是如何轉換成能量的,明白它需要消耗一定的空間,現在我們還不能明白,在能量和空間重新轉換為質量時,虛粒子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這是屬於現今科學前沿的研究領域,大家先了解一下就行了。
意思也就是說,隻要能量在發生著轉移,這一由能量改變物質空間的趨勢,其實一直都在物體的內部,快速地進行著質能公式當中所提到的,由質量轉換為能量,再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的,相互轉換過程。而這一轉換的最後結果就是,作用力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規律,不過實際上,作用力表現的是宏觀參照下的表現,而在微觀參照條件下,其實這一過程是在進行著質能轉換,也就是通過虛粒子的隨機產生,湮滅,抵消後,將作用力以空間是否被消耗掉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換句話來說,之所以我們看到的結果,和微觀當中認識到的不一樣,實則是因為,物體本身都存在著自身的穩定,也就是說物體會具有慣性,它們可以在自身的內部,局部以‘消化’掉能量和空間的方式,讓自身來達到一定穩定,而這種穩定的表現,則是慣性。當然,這一過程當中,穩定性較強的實粒子依然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不穩定的虛粒子卻已經能被影響了。
這一過程微小到人們無法去察覺,所以以往的人們隻能以現象和規律去總結它,但是實際上,量子力學當中關於亞原子領域的研究,當時已經涉及到了這一領域。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關於力的空間拓展概念,從而又導致了以前的人們將所有的力,都看待成宏觀上表現出來的現象與形態,以致於並沒有將它與質能公式聯想起來,也沒有將它與虛粒子呈現出來的,量子糾纏的幽靈現象聯係在一起。”
追風顯得有些激動,說了一大通已然涉及到了量子糾纏的根本,但乎他還是沒能解釋剛才的問題。
於是,阿提莫提醒道:“老師,您好像跑題了。您還是先說一說看,為什麽力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就是對於空間或者維度被改變的需求吧!這句話,我也沒有弄明白。”
台上的追風一時有些尷尬,微笑道:“好吧,那我們現在言歸正傳。不過,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首先需要有這麽一個概念。”說著,他又認真的解釋起來。
“首先,同學們需要意識到,現在我們所處的真實的世界,是一個被各種各樣的條件,統一起來的相對穩定的世界。用愛因斯坦時空統一理論來說,宇宙中的時間和空間,是不能夠被分開的,它們是統一表現出來的。大家也可以如此來理解,關於時空的理論,其實也是一概念性的假設,因為它即摸不著,也看不到,也是屬於一類被抽像化理解後,所得出來的理論。
這裏我先解釋一下,概念的含義。概念指的是人們在思維當中,以總結歸納的形式,將抽象的對像,進行特征化的統一理想後,所得出來的結論。所以,概念和現實當中能看到的事物,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它能夠被感覺到,卻又摸不到,看不到,隻能認為它是成立的,卻又需要以物質層麵去表現它。例如,時間和空間這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便是屬於認識上的理解。
了解這個問題之後,那我們再來理解一下,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廣義相對論當中,所提及到的時空理論。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可以被扭曲的,同時他也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慣性力是等效的理論。等效原理解釋的是,引力和慣性力隻是因為表現方式不一樣,所以看上去並不相同,但是兩者最後所得到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解釋為什麽它們是等效的,於是時空統一的理論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出來的。大家可以如此來理解,其實我剛才所提到的第二條關於力的拓展定義,解釋的就是等效原理。接下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兩條定義。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先提出兩個疑點。第一個疑點,力到底是不是能量傳遞對於空間的需求,第二個疑點,有什麽樣的現象,能夠說明並解釋第一個疑點。有了這兩個能被統一的疑點,我們現在再去研究它。現在我要試著去推動一下講台,而如果講台不動的話,會發生什麽?”
問到這裏,所有人都迷糊了,於是一位女同學迴答道:“講台連動都沒有動過,那當然什麽也沒有發生了。”
迴答問題的人,正是劉小萱。她竟然會這麽來迴答這個問題,雖然大家都知道相對來說這是對的,但所有人還是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不過很顯然,追風想要說明的問題並不是這一點,於是又追問道:“那如果我是在太空的失重環境之中,再推動講台呢?”
“那講台會一直往前移動唄!老師,這還用問嗎?”這一迴,阿提莫搶著道,眾人又笑了起來。
追風又笑道:“很好,即然大家都知道這個答案,那就對了。現在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作用力的表現形式,是不是為改變了空間?而如果我推動不講台,難道說講台就沒有移動的趨勢了嗎?它是不是有著將要改變自己空間的趨勢?這是第一個疑點的解釋。”
一時間,大家的笑聲嘎然而止,似乎都笑不出來了。阿提莫再次追問道:“可是老師,這也不能完全解釋,能量的傳遞就是對於空間的需求呀?”
追風點頭道:“你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確實,這一假設仍然不足以說明這一點,所以我們還需要現象去證明它。那麽現在,我們把講台放在太空中無引力的環境中來看待,隻要輕輕推那麽一下,講台就會一直一個方向移動下去。現在我想反問大家一下,這是因為什麽?”
“老師,當然是因為慣性了。”提問的阿提莫又笑著答道。
追風笑色更濃,再次點頭道:“不錯,其實就是慣性。在古代力學當中,對於它的解釋正是慣性,而在我們現在看來則是因為,能量傳遞引起的作用力,需要去改變空間,才能被表現出來,而在這一被表現的過程當中,實則正是因為物體內部的穩定性,將這一過程由質量與空間的損失,一直在進行著。也就是說,由於空間一直在向某一方向的趨勢消耗著,所以物質在能夠穩定的情況下,它的空間位置在快速的進行著改變。也就是說,其實就算是很小的力作用過後,物體也在進行著,質量、能量、空間這三者之間的轉換,並且因為空間一直在被消耗後,由於物體內部的穩定結果,它又以物質存在的方式,重新占用了空間。
而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由於它們進行得太快,所以才會讓人們誤以為,物質並沒有發生過任何的改變,而作用力改變的隻是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這些條件,從而宏觀上能量轉移表現出來的參數,也就直接變成了速度和加速度了。我這樣解釋,大家能聽明白嗎?”
就在幾乎所有人都在搖頭不止的時候,李梓睿卻突然愰然大悟道:“老師,您是說在現實當中,隻要發生過能量的轉移,那麽其實在微觀層麵上,也在進行著質能轉換,但是這個過程太快了,瞬間就可以完成,所以就好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本來它是一張張圖片,但是由於圖片移動得太快,所以看上去就好像什麽也沒有改變,而原本沒有移動的物體,就好像是在移動了一樣?”
其它的同學不由大吃一驚,因為大家都還沒能理解到這一層麵,而李梓睿卻說,作用力所表現出來的關於力的效果,其實就和看電影是一樣的,無疑他的這一番解釋,顯然有一點讓人難以接受,更像是開了一個國際玩笑。
“李梓睿,你就胡說八道吧你!作用力引起的物體的移動,難道和看電影是一樣的嗎?你開什麽玩笑呀?”
阿提莫笑道,引得教室內哄笑聲一片。很顯然,高深莫測的基礎理論,又怎麽可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
隻是,正當大家開懷大笑的同時,追風卻嚴肅的說道:“李梓睿說的沒有錯,實際上我們在現實當中所看到的,關於力在作用後的效果,都是一些被鏡頭被加快後的結果,它屬於一種錯覺,但是,卻又是正確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笑不出來了。
“古代基礎物理學是這樣來解釋力的,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它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也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形變的外因。想必大家應該對此應該沒有什麽疑問吧?”追風問道。
眾人點了點頭,追風接道:“這是古代物理學的定義,但在近代基礎物理學當中對於力的解釋,還有這麽一個關於力拓展定義,我們稱它為力的空間拓展定義。”
“力的空間拓展定義指是的,力乃是多維空間存在相互間改變空間位置,進行能量傳導形式的多類表現,它不能脫離多維度存在和某一維度而單獨的存在,同時力也是多維度存在獲得某一維度上位置改變,或者空間結構性改變的外因。總本上來說,力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都是能量對於某一維度需要被改變,或者整體上的空間需要被改變的空間需求。”
很顯然,這一定義所指的意義,同樣非常的抽象,李梓睿哪能聽得明白,幾乎不由自主的便舉起手來。
“老師,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我聽不明白。”
所有人都李梓睿朝看了過去,也不見有人追問插話,想必大家和李梓睿一樣,都沒能聽得太過於明白。
追風見狀,微笑著解釋道:“意思也就是說,物體由能量轉移所產生的作用力,或者說被作用的過程,其實指的都是能量對於改變空間的一種趨勢,或者說是它是一種對於空間改變的需求。
可能大家對於這一拓展定義,依然還是不能較為清晰的理解。不過這也不要緊,因為這一定義乃是四維的定義,所以大家理解起來會比較的困難。為了能讓大家更為方便理解這一定義,接下來我還要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二個拓展定義,以方便解釋這一定義當中,所解釋的關於力的表現過程。
第二個力的拓展定義,我們現在稱作為,力的穩定拓展定義。
力的穩定拓展定義指的是,力在能量傳輸的過程當中,物體本身所存在的各種內在作用力,會對外力產生穩定自身的效果,從而以破壞自身物質基本結構的形式,進行了微觀層麵上的能量轉換過程,來抵消一部分在第一拓展定義當中,由能量所引起的空間與維度上的需求。
這一定義是什麽意思呢!其實它解釋的是物體所具有的內能,具有著一定的穩定性,從而使得每一個物體,都會表現出,內在作用力和外在作用力的不同,它說明的其實就是,為什麽有質量的物體會具有慣性,而沒有質量的物體,如載力子如果用質能公式來推斷的話,它們可以被認為是沒有質量的,所以才能達到光的傳播速度。
意思也就是說,物質自身也存在著內部的作用力,也就是慣性,而如果在分析物體之間力的傳導過程當中,我們隻從宏觀的參照條件下,把物體都看作為絕對穩定存在的話,那麽慣性也是穩定的,而這一定義在古代力學的諸多應用當中,便已經夠用了,不用去考慮這一點。
可如果還要考慮質量和空間的關係的話,那麽物體本身所具有的內部作用力,即慣性,是不能夠被忽略掉的,而如果它被忽略掉,那麽就會導致大家現在的這一情況,進而對於第一條拓展定義難以理解了。
為什麽呢?因為,在實際力的作用過程當中,物體為什麽會產生內能,沒有被力的定義解釋過,所以我們才需要這兩個拓展定義,再來解釋慣性是因為什麽才會產生的,而引力又是為什麽才會產生。
從根本上來說,其實這兩個拓展定義,為的就是來解釋愛因斯坦提出的時空統一理論,進而將等效原理做一個較為祥細的解釋。
關於什麽是等效原理,大家先不必急著了解。當然了,這兩個拓展定義,也有著相應的科學依據,可以說它們都是難以被理解的普通現象,也可以說隻是換了一個角度來看待能量在轉換的過程當中,力的表現形式。
這個問題暫時先放一放,我為什麽要給大家解釋這一問題呢?因為這個問題,決定了這兩個拓展定義,是不是正確的,它有沒有科學依據。
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物體在被外力作用過後,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形變,而這種形變又會產生能量的損耗。雖然說,這些被損耗的能量,在古代力學當中,也是可以被計算出來的,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在微觀層麵上關於力的變化過程,古代力學卻已經在分析的過程當中,再一次將它給忽略掉了。
所以,以往的人們都會把這一過程,簡單的稱之為能量轉化為了熱量,進而對於這一部分熱量是如何產生的,都會被歸結為通過作功使得物質的內能增加,所以才引起了物體的發熱。
對物體作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那麽為什麽對物體作功內能就會增加呢?
以往的人們隻有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想要增加物體的內能,隻能去通過發生熱傳遞,或者是對物體作功,這兩種方式。換言之,以前的人們是用規率來解釋現象,而沒有從原理上說明這一點。
更為具體的解釋,大家現在還不需要了解,你們現在隻要明白一點,現在我們認為,之所以能量會產生作用力,則是因為空間會在這一過程當中被強製壓縮,從而引起微觀層麵上的物質向能量的改變。
也就是說,作功會使得作用力轉換為熱量的原因,實則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能量在轉移的過程當中,引起了對於空間需求極為敏感的虛粒子,進行了隨機的湮滅,產生,抵消的過程,進而在微觀層麵上釋放出了能量,使得物體產生了明顯的發熱現象。當然,這樣來解釋的話,依然還是比較籠統的。
如果將整個過程簡單來說的話,在古代力學當中關於內能的定義是一個結果,而在力的第二條拓展定義當中,它卻是一個過程。
那麽現在,我們再迴到剛才的疑點上,大家可以如此來理解,其實不論是能量的傳導,還是它所表現出來力的作用效果表現,都會發生微觀層麵上物質與能量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質能之間的轉換,它的過程依然還是物質消失後,空間被消耗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就是縱然是極為普通的作用力的產生過程,其實也是質能公式當中所解釋過的,質量轉化成能量,再由能量轉換為質量的過程。
當然了,我們現在隻能理解到,質量是如何轉換成能量的,明白它需要消耗一定的空間,現在我們還不能明白,在能量和空間重新轉換為質量時,虛粒子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這是屬於現今科學前沿的研究領域,大家先了解一下就行了。
意思也就是說,隻要能量在發生著轉移,這一由能量改變物質空間的趨勢,其實一直都在物體的內部,快速地進行著質能公式當中所提到的,由質量轉換為能量,再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的,相互轉換過程。而這一轉換的最後結果就是,作用力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規律,不過實際上,作用力表現的是宏觀參照下的表現,而在微觀參照條件下,其實這一過程是在進行著質能轉換,也就是通過虛粒子的隨機產生,湮滅,抵消後,將作用力以空間是否被消耗掉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換句話來說,之所以我們看到的結果,和微觀當中認識到的不一樣,實則是因為,物體本身都存在著自身的穩定,也就是說物體會具有慣性,它們可以在自身的內部,局部以‘消化’掉能量和空間的方式,讓自身來達到一定穩定,而這種穩定的表現,則是慣性。當然,這一過程當中,穩定性較強的實粒子依然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不穩定的虛粒子卻已經能被影響了。
這一過程微小到人們無法去察覺,所以以往的人們隻能以現象和規律去總結它,但是實際上,量子力學當中關於亞原子領域的研究,當時已經涉及到了這一領域。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關於力的空間拓展概念,從而又導致了以前的人們將所有的力,都看待成宏觀上表現出來的現象與形態,以致於並沒有將它與質能公式聯想起來,也沒有將它與虛粒子呈現出來的,量子糾纏的幽靈現象聯係在一起。”
追風顯得有些激動,說了一大通已然涉及到了量子糾纏的根本,但乎他還是沒能解釋剛才的問題。
於是,阿提莫提醒道:“老師,您好像跑題了。您還是先說一說看,為什麽力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就是對於空間或者維度被改變的需求吧!這句話,我也沒有弄明白。”
台上的追風一時有些尷尬,微笑道:“好吧,那我們現在言歸正傳。不過,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首先需要有這麽一個概念。”說著,他又認真的解釋起來。
“首先,同學們需要意識到,現在我們所處的真實的世界,是一個被各種各樣的條件,統一起來的相對穩定的世界。用愛因斯坦時空統一理論來說,宇宙中的時間和空間,是不能夠被分開的,它們是統一表現出來的。大家也可以如此來理解,關於時空的理論,其實也是一概念性的假設,因為它即摸不著,也看不到,也是屬於一類被抽像化理解後,所得出來的理論。
這裏我先解釋一下,概念的含義。概念指的是人們在思維當中,以總結歸納的形式,將抽象的對像,進行特征化的統一理想後,所得出來的結論。所以,概念和現實當中能看到的事物,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它能夠被感覺到,卻又摸不到,看不到,隻能認為它是成立的,卻又需要以物質層麵去表現它。例如,時間和空間這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便是屬於認識上的理解。
了解這個問題之後,那我們再來理解一下,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廣義相對論當中,所提及到的時空理論。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可以被扭曲的,同時他也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慣性力是等效的理論。等效原理解釋的是,引力和慣性力隻是因為表現方式不一樣,所以看上去並不相同,但是兩者最後所得到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解釋為什麽它們是等效的,於是時空統一的理論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出來的。大家可以如此來理解,其實我剛才所提到的第二條關於力的拓展定義,解釋的就是等效原理。接下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兩條定義。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先提出兩個疑點。第一個疑點,力到底是不是能量傳遞對於空間的需求,第二個疑點,有什麽樣的現象,能夠說明並解釋第一個疑點。有了這兩個能被統一的疑點,我們現在再去研究它。現在我要試著去推動一下講台,而如果講台不動的話,會發生什麽?”
問到這裏,所有人都迷糊了,於是一位女同學迴答道:“講台連動都沒有動過,那當然什麽也沒有發生了。”
迴答問題的人,正是劉小萱。她竟然會這麽來迴答這個問題,雖然大家都知道相對來說這是對的,但所有人還是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不過很顯然,追風想要說明的問題並不是這一點,於是又追問道:“那如果我是在太空的失重環境之中,再推動講台呢?”
“那講台會一直往前移動唄!老師,這還用問嗎?”這一迴,阿提莫搶著道,眾人又笑了起來。
追風又笑道:“很好,即然大家都知道這個答案,那就對了。現在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作用力的表現形式,是不是為改變了空間?而如果我推動不講台,難道說講台就沒有移動的趨勢了嗎?它是不是有著將要改變自己空間的趨勢?這是第一個疑點的解釋。”
一時間,大家的笑聲嘎然而止,似乎都笑不出來了。阿提莫再次追問道:“可是老師,這也不能完全解釋,能量的傳遞就是對於空間的需求呀?”
追風點頭道:“你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確實,這一假設仍然不足以說明這一點,所以我們還需要現象去證明它。那麽現在,我們把講台放在太空中無引力的環境中來看待,隻要輕輕推那麽一下,講台就會一直一個方向移動下去。現在我想反問大家一下,這是因為什麽?”
“老師,當然是因為慣性了。”提問的阿提莫又笑著答道。
追風笑色更濃,再次點頭道:“不錯,其實就是慣性。在古代力學當中,對於它的解釋正是慣性,而在我們現在看來則是因為,能量傳遞引起的作用力,需要去改變空間,才能被表現出來,而在這一被表現的過程當中,實則正是因為物體內部的穩定性,將這一過程由質量與空間的損失,一直在進行著。也就是說,由於空間一直在向某一方向的趨勢消耗著,所以物質在能夠穩定的情況下,它的空間位置在快速的進行著改變。也就是說,其實就算是很小的力作用過後,物體也在進行著,質量、能量、空間這三者之間的轉換,並且因為空間一直在被消耗後,由於物體內部的穩定結果,它又以物質存在的方式,重新占用了空間。
而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由於它們進行得太快,所以才會讓人們誤以為,物質並沒有發生過任何的改變,而作用力改變的隻是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這些條件,從而宏觀上能量轉移表現出來的參數,也就直接變成了速度和加速度了。我這樣解釋,大家能聽明白嗎?”
就在幾乎所有人都在搖頭不止的時候,李梓睿卻突然愰然大悟道:“老師,您是說在現實當中,隻要發生過能量的轉移,那麽其實在微觀層麵上,也在進行著質能轉換,但是這個過程太快了,瞬間就可以完成,所以就好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本來它是一張張圖片,但是由於圖片移動得太快,所以看上去就好像什麽也沒有改變,而原本沒有移動的物體,就好像是在移動了一樣?”
其它的同學不由大吃一驚,因為大家都還沒能理解到這一層麵,而李梓睿卻說,作用力所表現出來的關於力的效果,其實就和看電影是一樣的,無疑他的這一番解釋,顯然有一點讓人難以接受,更像是開了一個國際玩笑。
“李梓睿,你就胡說八道吧你!作用力引起的物體的移動,難道和看電影是一樣的嗎?你開什麽玩笑呀?”
阿提莫笑道,引得教室內哄笑聲一片。很顯然,高深莫測的基礎理論,又怎麽可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
隻是,正當大家開懷大笑的同時,追風卻嚴肅的說道:“李梓睿說的沒有錯,實際上我們在現實當中所看到的,關於力在作用後的效果,都是一些被鏡頭被加快後的結果,它屬於一種錯覺,但是,卻又是正確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