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艦隊在江心洲編組完畢,共有二十八艘鐵甲艦、十七艘木質蒸汽戰艦,準備與湘軍水師決戰。除此之外,還有少量海軍陸戰隊、情報局特工配屬南洋艦隊。
海軍參謀長張墨負責指揮此次戰鬥,以全軍唯一一艘五百噸級鐵甲艦“交州”號為旗艦。按照海軍的規劃,五百噸級鐵甲艦仍屬於“夏”級戰艦,算海軍第一代戰艦。
革命軍海軍建設已經走上正軌,軍艦命名亦遵循一定準則。原則上,通常以全國重要城市命名主力戰艦。
交州是中國古代地名,地理範圍包括當今的兩廣地區,以及交趾北部。海軍將第一艘五百噸級鐵甲艦命名為“交州”號,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曆史上,在漢唐等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交州一直都歸屬於中原王朝。後來中原王朝式微,交趾獨立,脫離中原王朝。交州支離破碎,交州這個地名也逐漸淡出曆史。
交州所在的嶺南地區,是帝國龍興之地。而五百噸級鐵甲艦則是革命軍海軍第一艘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的、具備遠海作戰能力的鐵甲艦。
海軍將之命名為“交州”號,用意不言自明。帝國希望再現華夏文明的榮光,而海軍將成為民族振興的急先鋒。
此時此刻,張墨站立在“交州”號指揮艙前,下令打出旗語:“奮勇向前,殲滅湘軍!”
各艦收到旗艦旗語,艦上官兵開始忙碌起來:
炮手摘去炮衣,擦拭瞄準具,守在艦炮旁邊;運彈手則開始打開彈藥箱和引信箱,隨時準備在炮彈上安裝引信,為艦炮送彈;瞭望手站在瞭望塔上,仔細地觀察著武穴方向……
昨晚,八艘鐵甲艦奇襲武穴,戰果頗豐。那艘曾國藩的座船正靠泊在江心洲,是最好的戰利品。消息已經傳遍南洋艦隊,官兵很受振奮,個個摩拳擦掌。
上午八時,先鋒逼近武穴。恰巧是個大晴天,夏日天亮得早,旭日東升,射出萬點金光。革命軍戰船從東麵過來,在朝陽的照射下,宛如鍍上了一層金光。
湘軍見狀,不免生出許多驚恐。逆光之下,革命軍戰船仿佛看不到頭,給湘軍官兵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好在湘軍水師主將楊載福尚能沉得住氣。昨晚湘軍水師疏於防備,損失慘重。楊載福認識到革命軍鐵甲艦的厲害,準備急往上遊撤退。
湘軍在武穴兩百多艘各式船隻,隻有區區三十多艘蒸汽船。昨夜一戰,又損失了七艘蒸汽戰艦,損失其他槳帆船不下二十艘,糧草彈藥損失更大。
楊載福自知不敵革命軍,隻得采用彭玉麟的計策,準備把水師戰船撤往田家鎮後方,藏入沿江支流中,伺機襲擊革命軍戰船。
可是,武穴的湘軍水師戰船多槳帆船,行動遲緩。楊載福還在部署水師撤退的事,革命軍大隊戰艦又跟了上來。
這自然是因為革命軍南洋艦隊多蒸汽戰艦,機動性更強,行動速度更快。此外,革命軍一向強調作戰計劃的嚴密性,戰前又進行過數輪兵棋推演,對作戰節奏的把握更為精準。
大敵當前,楊載福隻得駕船迎戰,為主力撤退爭取時間。湘軍水師白天亦使用旗語指揮戰船,但不如革命軍精密,隻能傳達簡單的軍令。
主帥楊載福帶頭迎戰,湘軍水師統領蕭捷三、黃翼升也奉命帶領各自的水師營,趕來參戰。
鐵甲艦防護力強,可以抵禦普通炮彈。湘軍火炮技術落後,能威脅鐵甲艦的,隻有英國造的阿姆斯特朗重炮。
這種重炮來自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一般通過登州(今山東煙台)港口進入滿清,再走陸路運到兩湖,費時費力,耗資巨大。
英國已經宣布在中國內戰中“嚴守中立”,湘軍隻能通過走私等途徑,從黑市補充阿姆斯特朗炮,成本更加高昂。
阿姆斯特朗炮威力大,後座力也大,隻能安裝在兩百噸以上的戰船上,或者直接安裝在岸基炮台上。湘軍水師傳統的長龍、快蟹都無法安裝阿姆斯特朗炮。
為了對付革命軍的鐵甲艦,楊載福把湘軍壓箱底的蒸汽戰艦都拿了出來,企圖借助岸基炮台,阻擊革命軍南洋艦隊。
不過,楊載福自知不是革命軍的對手,把戰船部署在武穴港上遊,靠近長江北岸。這樣一來,湘軍戰船可以充分發揮武穴炮台的火力,減少戰船損失。
這是一種相當消極的戰法,也是一種相對合理的戰法。湘軍技不如人,楊載福做水師統帥,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得作此部署。
相比彭玉麟,楊載福所轄的湘軍水師受曾國藩、胡林翼直接指揮,裝備更加精良,官兵更為精銳。可麵對著革命軍浩浩蕩蕩的艦隊船隻,他也隻能望洋興歎,祈求皇天保佑。
革命軍海軍參謀長張墨,則帶領著三十多艘戰艦,溯江而上,浩浩蕩蕩地開往武穴。到達武穴港時,湘軍炮台開火,革命軍艦隊一分為二。
南洋艦隊司令李銳率領十艘鐵甲艦,開足馬力,貼近長江南岸,駛向湘軍武穴上遊。革命軍擅長使用迂迴包抄的戰術,海軍也不例外。
李銳所率戰艦全都是鐵甲艦,速度快,將冒著湘軍炮火,避免與敵糾纏,抄襲湘軍退路。途中遇到湘軍戰船,李銳亦不理會,一心想要包抄湘軍戰船。
其他二十餘艘戰船,由張墨率領,從正麵邀擊湘軍水師,壓製長江北岸的炮台。
楊載福見革命軍分兵,大唿不妙。鐵甲艦使用螺旋槳推進,速度之快,舉世聞名。湘軍戰船雖有蒸汽動力,卻無論如何也跑不過鐵甲艦。
若讓鐵甲艦包抄至身後,豈不腹背受敵?可要迎戰下遊的革命軍主力艦隊,湘軍又技不如人。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唯有收縮至岸邊,依靠岸基炮台,方能喘息片刻。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革命軍合圍成功,湘軍戰船退無可退,隻有坐以待斃。
楊載福悲從中來,自己愧為湘軍水師統帥,竟然毫無禦敵之策。昨夜讓滌帥受辱,今日又要葬送整個水師,自己這個水師統帥,實在是太窩囊了!
落後就要挨打。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水師麵對英國艦隊,毫無招架之力。沿海廣東、福建、浙江等水師戰船,幾乎全毀於鴉片戰爭。
湘軍水師較綠營水師已有較大的進步。可當今的時代,正是海軍大發展的時代,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英法等海軍強國正在大力研發鐵甲艦,中華帝國皇帝楊烜也寫出了《海權論》這樣膾炙人口的著作,試圖全力爭奪海權。
曾國藩、胡林翼、彭玉麟、楊載福等湘軍大佬在水師上麵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努力得還不夠。鹹豐目光短淺,被內憂外患打磨和心力交瘁,更無力支持湘軍營建水師。
楊載福已經下令迎戰革命軍海軍,湘軍水師戰船也都列好了隊形。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死得光彩一些,楊載福打定主意,迴頭看了眼船上的“楊”字帥旗。
江風把帥旗吹得烈烈作響。這是湘軍水師的招牌,有它升起飄揚,水師官兵就有了主心骨,就能賣命死戰。
兩軍即將交戰,楊載福升起帥旗,無疑於自暴位置,將招來革命軍的炮火。他顯然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蕭捷三、黃翼升等水師悍將也受到鼓舞,在各自船上升起了將旗。
九時十二分,革命軍“交州”號鐵甲艦率先開炮,戰鬥正式打響。“交州”號150mm主炮威力驚人,首發炮彈隔得遠,並未命中目標,炮彈造成的氣浪卻掀翻了一艘湘軍木船。
海軍陸戰隊還在後麵,革命軍要爭分奪秒,盡快消滅湘軍水師。各船相繼開炮,利用射程優勢炮擊湘軍戰船。
海軍參謀長張墨負責指揮此次戰鬥,以全軍唯一一艘五百噸級鐵甲艦“交州”號為旗艦。按照海軍的規劃,五百噸級鐵甲艦仍屬於“夏”級戰艦,算海軍第一代戰艦。
革命軍海軍建設已經走上正軌,軍艦命名亦遵循一定準則。原則上,通常以全國重要城市命名主力戰艦。
交州是中國古代地名,地理範圍包括當今的兩廣地區,以及交趾北部。海軍將第一艘五百噸級鐵甲艦命名為“交州”號,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曆史上,在漢唐等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交州一直都歸屬於中原王朝。後來中原王朝式微,交趾獨立,脫離中原王朝。交州支離破碎,交州這個地名也逐漸淡出曆史。
交州所在的嶺南地區,是帝國龍興之地。而五百噸級鐵甲艦則是革命軍海軍第一艘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的、具備遠海作戰能力的鐵甲艦。
海軍將之命名為“交州”號,用意不言自明。帝國希望再現華夏文明的榮光,而海軍將成為民族振興的急先鋒。
此時此刻,張墨站立在“交州”號指揮艙前,下令打出旗語:“奮勇向前,殲滅湘軍!”
各艦收到旗艦旗語,艦上官兵開始忙碌起來:
炮手摘去炮衣,擦拭瞄準具,守在艦炮旁邊;運彈手則開始打開彈藥箱和引信箱,隨時準備在炮彈上安裝引信,為艦炮送彈;瞭望手站在瞭望塔上,仔細地觀察著武穴方向……
昨晚,八艘鐵甲艦奇襲武穴,戰果頗豐。那艘曾國藩的座船正靠泊在江心洲,是最好的戰利品。消息已經傳遍南洋艦隊,官兵很受振奮,個個摩拳擦掌。
上午八時,先鋒逼近武穴。恰巧是個大晴天,夏日天亮得早,旭日東升,射出萬點金光。革命軍戰船從東麵過來,在朝陽的照射下,宛如鍍上了一層金光。
湘軍見狀,不免生出許多驚恐。逆光之下,革命軍戰船仿佛看不到頭,給湘軍官兵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好在湘軍水師主將楊載福尚能沉得住氣。昨晚湘軍水師疏於防備,損失慘重。楊載福認識到革命軍鐵甲艦的厲害,準備急往上遊撤退。
湘軍在武穴兩百多艘各式船隻,隻有區區三十多艘蒸汽船。昨夜一戰,又損失了七艘蒸汽戰艦,損失其他槳帆船不下二十艘,糧草彈藥損失更大。
楊載福自知不敵革命軍,隻得采用彭玉麟的計策,準備把水師戰船撤往田家鎮後方,藏入沿江支流中,伺機襲擊革命軍戰船。
可是,武穴的湘軍水師戰船多槳帆船,行動遲緩。楊載福還在部署水師撤退的事,革命軍大隊戰艦又跟了上來。
這自然是因為革命軍南洋艦隊多蒸汽戰艦,機動性更強,行動速度更快。此外,革命軍一向強調作戰計劃的嚴密性,戰前又進行過數輪兵棋推演,對作戰節奏的把握更為精準。
大敵當前,楊載福隻得駕船迎戰,為主力撤退爭取時間。湘軍水師白天亦使用旗語指揮戰船,但不如革命軍精密,隻能傳達簡單的軍令。
主帥楊載福帶頭迎戰,湘軍水師統領蕭捷三、黃翼升也奉命帶領各自的水師營,趕來參戰。
鐵甲艦防護力強,可以抵禦普通炮彈。湘軍火炮技術落後,能威脅鐵甲艦的,隻有英國造的阿姆斯特朗重炮。
這種重炮來自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一般通過登州(今山東煙台)港口進入滿清,再走陸路運到兩湖,費時費力,耗資巨大。
英國已經宣布在中國內戰中“嚴守中立”,湘軍隻能通過走私等途徑,從黑市補充阿姆斯特朗炮,成本更加高昂。
阿姆斯特朗炮威力大,後座力也大,隻能安裝在兩百噸以上的戰船上,或者直接安裝在岸基炮台上。湘軍水師傳統的長龍、快蟹都無法安裝阿姆斯特朗炮。
為了對付革命軍的鐵甲艦,楊載福把湘軍壓箱底的蒸汽戰艦都拿了出來,企圖借助岸基炮台,阻擊革命軍南洋艦隊。
不過,楊載福自知不是革命軍的對手,把戰船部署在武穴港上遊,靠近長江北岸。這樣一來,湘軍戰船可以充分發揮武穴炮台的火力,減少戰船損失。
這是一種相當消極的戰法,也是一種相對合理的戰法。湘軍技不如人,楊載福做水師統帥,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得作此部署。
相比彭玉麟,楊載福所轄的湘軍水師受曾國藩、胡林翼直接指揮,裝備更加精良,官兵更為精銳。可麵對著革命軍浩浩蕩蕩的艦隊船隻,他也隻能望洋興歎,祈求皇天保佑。
革命軍海軍參謀長張墨,則帶領著三十多艘戰艦,溯江而上,浩浩蕩蕩地開往武穴。到達武穴港時,湘軍炮台開火,革命軍艦隊一分為二。
南洋艦隊司令李銳率領十艘鐵甲艦,開足馬力,貼近長江南岸,駛向湘軍武穴上遊。革命軍擅長使用迂迴包抄的戰術,海軍也不例外。
李銳所率戰艦全都是鐵甲艦,速度快,將冒著湘軍炮火,避免與敵糾纏,抄襲湘軍退路。途中遇到湘軍戰船,李銳亦不理會,一心想要包抄湘軍戰船。
其他二十餘艘戰船,由張墨率領,從正麵邀擊湘軍水師,壓製長江北岸的炮台。
楊載福見革命軍分兵,大唿不妙。鐵甲艦使用螺旋槳推進,速度之快,舉世聞名。湘軍戰船雖有蒸汽動力,卻無論如何也跑不過鐵甲艦。
若讓鐵甲艦包抄至身後,豈不腹背受敵?可要迎戰下遊的革命軍主力艦隊,湘軍又技不如人。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唯有收縮至岸邊,依靠岸基炮台,方能喘息片刻。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革命軍合圍成功,湘軍戰船退無可退,隻有坐以待斃。
楊載福悲從中來,自己愧為湘軍水師統帥,竟然毫無禦敵之策。昨夜讓滌帥受辱,今日又要葬送整個水師,自己這個水師統帥,實在是太窩囊了!
落後就要挨打。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水師麵對英國艦隊,毫無招架之力。沿海廣東、福建、浙江等水師戰船,幾乎全毀於鴉片戰爭。
湘軍水師較綠營水師已有較大的進步。可當今的時代,正是海軍大發展的時代,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英法等海軍強國正在大力研發鐵甲艦,中華帝國皇帝楊烜也寫出了《海權論》這樣膾炙人口的著作,試圖全力爭奪海權。
曾國藩、胡林翼、彭玉麟、楊載福等湘軍大佬在水師上麵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努力得還不夠。鹹豐目光短淺,被內憂外患打磨和心力交瘁,更無力支持湘軍營建水師。
楊載福已經下令迎戰革命軍海軍,湘軍水師戰船也都列好了隊形。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死得光彩一些,楊載福打定主意,迴頭看了眼船上的“楊”字帥旗。
江風把帥旗吹得烈烈作響。這是湘軍水師的招牌,有它升起飄揚,水師官兵就有了主心骨,就能賣命死戰。
兩軍即將交戰,楊載福升起帥旗,無疑於自暴位置,將招來革命軍的炮火。他顯然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蕭捷三、黃翼升等水師悍將也受到鼓舞,在各自船上升起了將旗。
九時十二分,革命軍“交州”號鐵甲艦率先開炮,戰鬥正式打響。“交州”號150mm主炮威力驚人,首發炮彈隔得遠,並未命中目標,炮彈造成的氣浪卻掀翻了一艘湘軍木船。
海軍陸戰隊還在後麵,革命軍要爭分奪秒,盡快消滅湘軍水師。各船相繼開炮,利用射程優勢炮擊湘軍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