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已經定計奇襲武昌,卻並未急著發動進攻。一方麵,大軍的集結需要時間。另一方麵,第一軍企圖聲東擊西,進一步打亂湘軍部署,把更多的湘軍調往江西。


    根據楊烜的指示,第一軍主要做出了兩個動作:一、放棄九江外圍據點小池口;二、派騎兵師、海軍陸戰隊進攻江西省會南昌。


    小池口位於長江北岸,隸屬於九江,與九江隔江相望。江西省絕大部分都位於長江南岸,隻在北岸有少量飛地。這些飛地主要有兩部分,一為九江對岸的小池口,二為湖口對岸的八裏江。


    之所以這樣設置行政區劃,主要是為了方便軍事防禦。因為九江、湖口皆為長江中遊軍事重鎮,又皆位於長江南岸。要想守住九江、湖口,必須增加兩地的防禦縱深,在長江北岸設置防禦前沿。


    出於這種目的,曆朝曆代幹脆把小池口、八裏江劃分給了九江、湖口。太平軍奪取九江後,在小池口構築了一座用磚石建成的新城,取名“新城縣”,以加強九江的防務。


    革命軍步兵第五師與湘軍鏖戰經年,相繼放棄了黃梅、瑞昌等上遊城池,退守九江。


    湘軍要進攻九江,就必須先奪下小池口。要奪下小池口,就必須奪取製江權。湘軍水師不行,也就始終無法奪下小池口。


    無奈之下,湘軍改在上遊瑞昌縣城子鎮登陸,沿長江南岸進軍九江。湘軍仗著人多,使出挖長濠、挖地道等多種方式,企圖攻破九江。


    步五師師長林啟榮擅長守城,使用積極防禦的策略對付湘軍。一方麵,他憑借配屬第五師的海軍陸戰隊,不時騷擾敵後,毀敵糧草。另一方麵,他不時開門迎戰,破壞湘軍的濠溝和地道。


    雙方鏖戰多月,湘軍始終不能接近九江城牆,更談不上攻克九江。


    (曆史上,林啟榮守九江,湘軍多員大將如塔齊布、童添雲等,均折戟九江城下。天京事變後,湘軍卷土重來,在水師的幫助下,挖掘長濠圍困九江。


    (林啟榮彈盡援絕,天京方麵亦不派兵增援。最後,林啟榮堅守城池十七個月,城破而亡,部下一萬多人全部戰死。曾國荃歎曰:“林啟容之堅忍,實不可及也”。


    (胡林翼則評價說:“昔年九江之賊,剖腹皆菜色。三日無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賊,其理難通”。)


    曆史上的林啟榮,因為守衛九江而成為太平軍最善守城的大將。如今,他成了革命軍的大將,同樣守衛九江,武器先進、士氣高漲、糧草充足,湘軍根本就無力攻下九江。


    因為久攻不克,前線湘軍士氣已經低落。而革命軍分兵進攻南昌,無疑令湘軍更加驚懼。


    這天,瑞昌縣湘軍大營裏,闖進一名風塵仆仆的折差。他和坐騎一樣大汗淋漓,臉上結了一層薄薄的鹽霜。


    守門的門官見多識廣,看折差一身豹子補服,便知道他是一名正三品的綠營武官。如今連年打仗,軍功泛濫,武官也不值錢。湘軍大營裏的親兵,很多都保舉有二品、三品的頭銜,但無一官半職,實際上還是個大頭兵。


    門官好心提醒他,說道:“兄弟,大帥今天心情不好,又在費心打筆墨官司。你見了大帥,說話可要當心點。”


    坐鎮瑞昌的湘軍大帥,正是一代奇才左宗棠。去年,他因樊燮京控,差點丟了性命。在湘軍集團的力保下,左宗棠隻得離開湖南,到湘軍大營效力。


    左宗棠才識高,脾氣也大,在曾國藩麵前亦毫不收斂。他好出奇計,屢屢在曾國藩麵前獻計。而曾國藩做人穩重,打仗亦穩當,不敢采納左宗棠的奇計。


    很多時候,左宗棠滔滔不絕講了半天,曾國藩好不容易跟上他的思路,卻仍舊不為所動。


    二人本是好友,本該同舟共濟,卻頗為不合。左宗棠自視甚高,也不大瞧得起曾國藩。好在還有胡林翼,可以從中調和兩人的矛盾。


    最後,曾國藩聽從胡林翼的建議,保舉左宗棠為浙江布政使,讓他獨當一麵,節製江西軍務。左宗棠樂於擺脫曾國藩的掣肘,對此頗為積極。


    他迴到湖南,招募散落在湖南的湘軍大將,募齊了六萬兵馬。其麾下大將有楊昌濬、蔣益澧、沈葆楨、蕭啟江、席寶田等,營官則多為老湘營中敗落下來的老兵。


    楊昌濬、蕭啟江和蔣益澧都是羅澤南的弟子。羅澤南特別寵信大弟子李續賓,而李續賓性格激昂,在羅澤南眾多弟子中一枝獨秀。


    對此,楊昌濬、蕭啟江和蔣益澧都相當不滿。他們有的受傷後迴鄉養病,有的因丁憂迴籍守製,都散落在湖南鄉間。


    至於老湘營,則在幾年前全軍覆沒。少數老湘營官兵逃迴湖南,失去靠山,在鄉間很不得誌,都被左宗棠收歸麾下。


    左宗棠帶著這支新募來的兵馬,在江西一帶打仗。雖是新軍,戰績卻絲毫不弱於塔齊布麾下的老湘軍。


    曾國藩為人大度,幹脆讓左宗棠節製江西軍務。塔齊布雖是湘軍元老,原本隻是湖南綠營中的低級軍官,老早就知道左宗棠“二巡撫”的威名,欣然接受左宗棠的節製。


    湘軍在江西的布置是,以左宗棠為統帥,駐瑞昌,以塔齊布為湘軍大將,屯兵九江城下。


    左宗棠開始節製江西軍務時,塔齊布已在九江屯兵多時,師老無功。對此,左宗棠非常不滿,主張越過九江,經略皖南,以威脅江蘇、浙江。


    在他看來,皖南多山,交通不便。湘軍雖然器不如人,但官兵多為山民,吃苦耐勞。而革命軍雖然武器先進,但後勤壓力大。到了皖南,革命軍彈藥供給困難,戰鬥力銳減。


    湘軍可在皖南纏住革命軍,然後再調集重兵進攻九江、湖口,方有攻克九江、湖口的希望。


    曾國藩膽小穩重,不敢采納左宗棠的建議。眼看革命軍相繼肅清皖南、皖北,左宗棠大為懊惱,一得空就大罵曾國藩沒見識,讓湘軍錯失了良機。


    (左宗棠好勝心強,一輩子都想超越曾國藩。又喜歡說大話,幹什麽都要抬高自己,貶低曾國藩,在曆史上被傳為笑談。)


    此時此刻,左宗棠仍算是曾國藩節製下的部下,依然在部下麵前大倒苦水:


    “老曾這廝,真是糊塗腦袋。當初他要是用我的計策,派兵經略皖南,一定會打亂粵匪的部署。南京為粵匪首都、蘇南浙北天下富庶,與皖南近在咫尺。


    “那時候,皖南還是長毛秦日綱的地盤。以我軍的實力,何愁不能打敗長毛,占據皖南?像這個頓兵九江城下五六個月,寸步不前,戰功毫無,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你們想想,要是粵匪緩過勁了,派大軍支援九江。以我軍的實力,焉能擋住粵匪?昨天,粵匪放棄小池口,諸位都來賀喜,我看倒是個坑。


    “粵匪占了皖南、皖北,下一步就要來江西、湖北。他們怕我們後撤,先示弱於我,誘我東下,繼續圍攻九江。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為難!


    “……”


    左宗棠講話最是滔滔不絕,讓人無從招架。親兵好不容易得空,告訴他江西巡撫文俊派人送來了急信。


    左宗棠眉頭一皺,讓人把折差請入中軍帳。


    那折差知道左宗棠架子最大,最講禮節,當即磕頭下拜,說道:“大帥,請您救救南昌一城百姓!”


    說罷,他從貼身口袋裏掏出護書。護書已被汗漬浸得油膩,一名護書取過護書,取出藏在裏麵的文書。


    文書被護書保護得很完好,但透著一股腥氣。一旁的沈葆楨留了個心眼,替左宗棠取過文書,展開後觸目驚心。


    沈葆楨正在擔任江西擔任道台,正式職務是廣饒九南道,管轄廣信、饒州、九江、南康四府。他是林則徐的女婿,而林則徐也算是左宗棠的恩人。


    左宗棠出任湘軍統帥後,便把沈葆楨招致麾下,讓他負責保障糧餉彈藥。


    (曆史上,沈葆楨曾任兩江總督兼管台灣,是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曾主持籌建福建船政學堂、南洋水師、開發台灣。)


    這張薄薄的文書,乃是江西巡撫文俊用血寫成的,內容言簡意賅,說是革命軍派兵奇襲南昌,南昌一城百姓危在旦夕。又說南昌綠營兵實力微弱,請左宗棠立馬派兵增援。


    文書言詞懇切,甚至有些卑微,不像是巡撫的求救信,倒像是南昌知府的乞援信。


    左宗棠聽沈葆楨念過文書,對江西折差說道:“兄弟,你先去吃口熱飯,明早我給你準信。”


    那位折差大吃一驚:軍情似火,何敢有一日的耽擱?可左宗棠手握重兵,自己一個小小的折差,根本就不敢質問左宗棠的決定,左宗棠也根本無需向他解釋原因。


    折差悻悻而去,左宗棠也屏去眾人,與部下開始密議增援南昌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