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仙鎮位於中南半島南端,夾在柬埔寨與交趾中間。自明末起,華人便不斷湧入河仙鎮,在此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


    這段曆史,是華人闖蕩南洋的縮影,也是一段不折不扣的血淚史、辛酸史。


    從十五世紀開始,南洋各國的對外貿易都掌握在外國人手中,主要是中國人。


    明清鼎革之際,大量中國人不願投降滿清,移民來到南洋。廣東雷州人莫玖的父親是南明官員,死於抗清戰爭。莫玖“不服大清初政”、“不堪胡虜侵擾之亂”,率領族人出國來到柬埔寨(真臘)。


    高棉帝國時期,柬埔寨是中南半島的霸主。後來,柬埔寨因為內亂而逐漸衰落,被暹羅和越南接連胖揍,淪為兩國的共同藩屬國。


    莫玖儒雅多識,精明強幹,所帶族人精通農業生產技術,因而很受柬埔寨國王的重視。當時的國王巴隆·拉嘉五世非常寵信莫玖,委派他管理商貿,招萊遊民。


    莫玖深謀遠慮,不想寄人籬下,便想方設法賄賂國王身邊的王妃、寵臣,最終得以出任河仙鎮的地方長官。


    河仙鎮位於後江入海口,長年遭受洪澇侵害,本不受柬埔寨的重視。但莫玖認為河仙鎮地處海上商路要衝,具有很大的商業潛力,在此大力經營。


    他在河仙鎮“建城郭,起營伍,具僚佐,多置幕署,以延接賢才”,是“華人拓殖斯土(柬埔寨)之濫觴”。


    莫玖利用河仙鎮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利用低關稅吸收商貿,又大力招募流民,鼓勵開墾。他還從南洋的殖民者那裏學習武備,用商貿利潤裝備炮隊,並築起堡壘、鑿掘城壕。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經營,莫玖終於把河仙鎮建成一座繁華的商埠,宛如異域中華。


    但好景不長,暹羅趁柬埔寨內亂,發兵攻打柬埔寨。河仙鎮依附柬埔寨,商業繁華,首當其衝,受到暹羅軍隊的攻擊。莫玖抵擋不住暹羅軍隊,一度被暹羅人俘虜。


    從暹羅逃脫後,莫玖審時度勢,認為宗主國柬埔寨已經自身難保,決定投靠暹羅的世仇-越南。當時的越南分裂已久,莫玖所投靠的,乃是越南南部的廣南國。


    廣南國即為越南阮朝的前身。廣南國偏居交趾南部,正圖振興,正在與北方西山朝政權艱難對峙。


    莫玖率土歸順廣南國,國王阮福淍非常高興,置河仙為鎮,封莫玖為“河仙鎮總兵官、玖玉侯”。


    莫玖為了區別於越南曆史上的叛臣莫氏,將姓改為“鄚”。


    廣南國與西山朝爭奪天下時,河仙鎮出力甚大。阮氏亦投桃報李,對河仙鎮鄚氏相當籠絡。河仙鎮升格為“總鎮”,相當於省級行政區劃。鄚玖的兒子鄚天錫則被封為“河仙鎮總兵、大都督”。


    河仙鎮保留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貨幣,有自己的船隊,宛如國中之國。當地的華人自稱明鄉社,歐洲人剛把河仙鎮稱為港口國。


    除了鄚氏之外,還有許多華人移民,來到中南半島闖蕩。譬如,楊彥迪、陳上川率領的明朝遺民。


    楊彥迪、陳上川原為鄭成功部下,與清朝作戰失敗,複明無望,遂帶領隨從及親眷三千多人,乘船五十餘艘,向南投奔越南。


    越南阮朝將楊彥迪、陳上川等人安置在柬埔寨的東浦地區,利用他們開發東浦之地,為越南所用。


    可以說,當今東南亞很多地區,都是由華人開拓出來的。特別是明末清初,大量華人進入東南亞。


    這些華人移民中,不乏像莫玖、楊彥迪、陳上川這樣的佼佼者。但更多的華人移民,猶如亂世浮萍,隨風飄搖,命運多舛。


    作為外來者,華人移民與土著居民有著天然的利益衝突。華人吃苦耐勞,重視教育,用不了幾代就會控製當地的經濟。


    然而,華人在南洋自始至終都缺乏強勢的武裝,托庇於周邊政權,又不可避免地卷入列國戰亂。


    譬如,乾隆年間,暹羅內亂,緬甸趁機侵略暹羅,圍困暹羅首都。緬軍破城後大肆殺戮,暹羅國王、大王子被緬甸擄走,二王子投奔河仙鎮。


    乾隆帝支持暹羅,派兵攻打緬甸。河仙鎮則充當了清朝耳目,不斷向清朝、暹羅提供情報。


    祖籍廣東潮州、移民暹羅的華人鄭信,則利用富商父親的人脈,吸收暹羅境內的“潮州商幫”的財力,擴充軍力,屢破緬甸駐軍。


    最終,鄭信驅逐緬甸,統一暹羅,創立了吞武裏王朝。


    滿清視南洋華人為天朝棄民,乾隆帝亦視鄭信為篡逆,拒絕冊封鄭信為暹羅國王。越南與暹羅是世仇,自然也不樂意見到鄭信坐大。


    河仙鎮夾在中間,則充當了乾隆帝、廣南國的打手,與鄭信兩度開戰。華人在中南半島的兩大割據政權,本該抱團取暖,卻兵戎相見、自相殘殺。


    最終,河仙鎮隻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力量弱小,元氣大傷。


    之後,中南半島局勢風雲突變。越南西山政權坐大,攻破廣南國。河仙鎮頓失憑恃,總兵鄚天賜前往暹羅投靠國王鄭信。


    越南西山阮氏為對抗暹羅,散播謠言,巧施反間計。鄭信中計,派兵抓捕鄚天賜。鄚天賜則服毒自殺。


    不久之後,暹羅禁軍發動兵變,囚禁國王鄭信。鄭信被迫退位。鄭信的妹夫昭披耶卻克裏,中文名叫鄭華,擁有華人血統,杖殺了鄭信,篡奪暹羅王位。


    這就是當今泰國曼穀王朝的開國之主-拉瑪一世。曼穀王朝深受鄭信吞武裏王朝的影響。至今,曼穀王朝曆任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


    暹羅第一個華人國王鄭信,被殺。河仙鎮總兵鄚天賜,自殺。這兩人堪稱是當時中南半島最有權勢的華人,卻都結局慘淡。


    暹羅表麵尊敬鄭信,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提防漢人,處心積慮削弱華人移民的影響力。


    越南也趁機削弱河仙鎮的獨立地位。阮朝崛起後,把河仙鎮置為嘉定府(西貢)下麵的屬城,相繼取消河仙鎮的免稅、鑄幣、練兵等特權,河仙鎮也一蹶不振。


    曇花一現的吞武裏王朝,盛極而衰的河仙鎮政權,是當時華人拓殖南洋的生動寫照。


    華人移民進入南洋,人生地不熟,卻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在異國他鄉建立起一個個異域中華。


    他們之所以失敗,除了以客犯主,還有很大一個原因:滿清朝廷的袖手旁觀。


    倘若乾隆皇帝承認鄭信的吞武裏王朝,暹羅人就不敢輕易反叛鄭信。倘若乾隆大力支持河仙鎮政權,處於各國夾縫中的河仙鎮,就不會在暹羅、柬埔寨、越南中間苟且偷生。


    乾隆帝自詡為十全老人,可在處理吞武裏王朝、河仙鎮政權上,乾隆卻十分短視,根本就沒有認清華人獨立政權的重要意義。


    當鄭信、莫氏這種強人滅亡之後,南洋的華人移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對象。每當社會矛盾爆發,華人移民就會成為當地土著不滿情緒的宣泄對象,當地就會出現普遍性的排華現象。


    滿清閉關自守,把華人移民視作天朝棄民。中華帝國則主動開放通商,誌在殖民南洋,開始積極介入南洋局勢,大力扶植華人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