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去世後,世子燮繼位,史稱晉燮侯。晉燮侯將唐國都城遷至翼城,並改國號為晉,這便是晉國的來曆。


    晉國的第一任國君雖然是晉燮侯,但其基礎卻是唐國,所以我們說唐叔虞是晉國的始封君。


    不過,唐國卻深深影響著中華文明。約一千六百年後,同樣在三晉大地的太原,有一個偉大的李氏家族,他們後來奪取了全國政權,所建立的王朝便叫唐朝!想必李氏家族那幫牛人,一定是熟讀了晉國以前的這段曆史。


    但是晉燮侯為什麽要閑得蛋疼搞遷都、改國名這樣的一反常態的事?


    在晉燮侯最早應該被稱為唐侯,因為他是接過父親唐叔虞的班,當的是唐國國君。唐國自立國以來,多次替大周王朝分憂,立下大功。尤其唐叔虞,把一塊相當難管而且曾經造過反的邊陲之地,建設得風生水起,成為當時大周王朝在河東的一個強國,有力拱衛了大周王朝,可謂是諸侯履職之典範,所以受到了周天子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唐叔虞時期,唐國與周王室的關係非常鐵。史料記載,由於唐國農業生產不斷發展,公元前1032年有人居然發現種植的水稻中出現了兩禾共秀的現象。


    什麽意思?就是兩根禾苗生在不同的田畝上,結果卻合生到了一個稻穗上!


    禾苗生在不同田畝上,最後長到一塊去了,難道這兩根是苗堅強?或者說有特異功能,居然從各自田畝上朝著同一個方向的同一個點靠攏,終於合二為一,最後長出一根稻穗?


    一直沒弄明白,但有一種可能是存在的,那便是相鄰的兩根禾苗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後長到一起去了,並且隻長出一個稻穗。


    不去研究這個了,反正這在當時可了不得,因為兩苗共穗,在當時被認為是嘉禾!


    在古代,人們往往把一禾兩穗、兩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長異常的禾苗稱為“嘉禾”,被視為五穀之長。這可不是一般現象,畢竟當時雜交水稻還沒有嘛,所以這在當時被視為非常祥瑞之事。


    天降此等祥瑞乃國之大事,唐叔虞不敢怠慢,便將此嘉禾進獻給天子周成王。


    周成王大悅,將此嘉禾轉送給周公旦。周公旦也高興呐,於是他便寫就詩一首《嘉禾》,可惜至今周公旦的這首詩已經失傳了。


    到晉燮侯時,周天子對地方的管控已經不象大周王朝剛建立時那麽強有力了。此時的唐國已經相當富裕了,經濟繁榮,人口增加,原來的都城明顯不夠用了。


    於是晉燮侯便在曲沃修城,並建造了規製超過唐國都城翼城的宮殿。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唐叔虞受封至唐地時,一開始主要生活與工作的地方也叫曲沃。但這個曲沃是一個統稱,指河道轉彎一帶形成的肥沃土地。


    為什麽唐叔虞一開始並未去指定的唐國都城翼城呢?原來,翼城經曆過一場叛亂,城市蕭條了。為了消除唐地舊民再次叛亂的隱患,當時周公旦將翼城的原唐國百姓幾乎都遷走了,翼城幾乎是一座空城。


    在唐叔虞的精心治理下,尤其是在曲沃一帶積極發展生產,曲沃一帶開始發展起來。同時,唐國原都城翼城也逐漸恢複元氣,翼城的人口就這樣慢慢集聚起來。到晉燮侯時,翼城終於正式被定為唐國都城。


    後來晉燮侯所建的曲沃則是另外一個地方,是不同於原先意義上的曲沃區域。這個曲沃是位於現在的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西南不遠處,正好位於臨汾盆地南端,根據地形“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晉國的都城在翼城,為什麽要在曲沃再建一城呢?可以想象的是,這應該是唐叔虞時期以來的一個國策。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當時的諸侯國的概念並非現在意義上的一個國家概念,而是城邑概念。當時一個諸侯國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城,國與國之間是沒有明確的界線的。國防建設的重點不是邊界建設,而是都城建設。


    晉燮侯的國防建設重點當然是翼城,所以唐國定都翼城後,晉燮侯一邊加強翼城建設,一邊在思考著如何加強對翼城的拱衛。


    我們再看看翼城的地形地理。翼城即今天的山西臨汾市翼城一帶,這是一個依山臨水的好地方,地處中條、太嶽兩山之間,東臨沁水,北鄰浮山,南連絳縣、垣曲等地。


    在唐國這片到處都是戎狄等少數民族武裝的土地上,翼城的門戶應該在西南邊。西邊是廣闊的臨汾盆地,翼城正好在盆地東北。東北無憂,因為有高山作為天然屏障。


    那如果在翼城西南不遠處建設一個主要用於保衛翼城的新城,那是符合唐國的國家利益的。


    這個新城,便是唐叔虞一開始便在此活動的曲沃之地,但當時隻是一片區域,經過唐叔虞的治理,慢慢明確為一個點,即曲沃城!


    晉燮侯剛即位時,其主要活動點也是在曲沃的。但他看到翼城優越的地理位置特點後,加上翼城也發展了起來,於是便遷都翼城。同時,加強對曲沃城的建設,目的就是將曲沃城建設成為都城翼都的西南門戶要地!


    但這事被周天子知道了,周天子很生氣,便派人責備。晉燮侯有些心慌,被天子責備這樣的事留在史上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天子為何要責備唐國?因為當時有規定,一國都城是這個諸侯國的主體,諸侯國可以有其他城邑,但是,任何城邑,不得超過都城的三分之一大!你唐國頭上長角了?居然建設了一個規模超過都城翼城的曲沃城?


    晉燮侯也是絕頂聰明之人,既然唐國被責備了,相關事項已經被記錄在史冊裏了,那可是曆史汙點。但如果唐國不存在了,而是另外的一個國家,那曆史的記錄便與這無關了。


    就這樣,晉燮侯突發奇想,將唐國改名成另外一個國名!


    於是,晉燮侯對周天子說,之所以要在曲沃修城,是因為唐國乃舊國,一直以來奉行的是舊製。雖然現在治理得不錯,但畢竟與周禮規定的各類規章製度不同。


    所以自己的目的是要廢除唐國,重新建立一個完全遵照周禮的新諸侯國。名字都取好了,想當年自己的父親曾向天子進獻嘉禾,取其音和形,故為晉。


    為什麽是晉呢?因為“晉”的古文字,活脫脫就象是兩根禾苗插在土地上。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講,也可以說象兩支箭插在器皿之上。


    這代表什麽?代表征伐與祭祀,征伐誰?到處都是戎狄啊。關祭祀何事?祭祀是那個時期作為天子、諸侯最重要的事!


    晉燮侯的意思就是,建立新都,改唐為晉,目的就是在繼續向周天子效忠的前提下,要大力征伐戎狄,為大周王朝建功立業!


    周天子頓時高興了,於是下令同意唐國改名,改唐為晉,並且予以重封。


    於是,一個叫晉國的侯爵諸侯,在將來稱雄春秋數百年的超級大國,就這樣誕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