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有三個兒子,按照分封的原則,晉燮侯作為大宗,繼承了唐國,後來改為晉國。晉燮侯之弟晉良被封於解地,後人以解為氏,人稱解良。


    另外一個弟弟晉明則厲害了,他被封於賈地,建立賈國,後人以賈為氏,人稱解明,其諡號為共,史稱賈共公。


    所以到後來,我們可以見到晉國數十大家族中,就有一個賈氏家族,還有一個解氏家族,這兩大家族都是晉國政壇重要家族,其淵源便在此。這兩大家族,在春秋時期都為晉國貢獻了各自的牛人,我們以後會講到。


    晉燮侯去世後,世子寧族繼任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武侯。晉武侯去世後,世子服人繼承君位,史稱晉成侯,然後是晉厲侯、晉靖侯。這幾代晉國國君沒給我們留下多少故事,但晉靖侯我們得提一提。


    晉靖侯有一個孫子名賓,他的食邑在欒邑,其後人以其食邑為氏,被稱為欒賓。


    這位叫欒賓的公孫,就是後來晉國欒氏家族之鼻祖。這個大家族,牛了很多代,給我們奉獻了一個個牛氣衝天的牛人和精彩的故事,在春秋江湖,我們當然會見到欒氏那些牛人。


    接下來的一任晉國國君晉僖侯,有了點故事。晉僖侯,公元前840年至公元前823年在位,又稱晉厘侯,姬姓晉氏,名司徒,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七任國君。


    關鍵點來了,晉僖侯的名是什麽?司徒。但是,司徒在當時是朝中三公之一,即司空、司馬、司徒。但現在國君的名字便叫司徒,那這個官職是設不得了,因為要避嫌。


    於是,晉國從此朝中便廢除了司徒一職。到了後來的晉文公時,司徒一職的主要職能便由中軍元帥來代替。


    這個很重要哦,因為在接下來的晉國,除了國君以外,最重要的官職便是中軍元帥。中軍元帥,即是晉國卿大夫之首,執政大臣,相當於楚國的令尹、齊國的相國、鄭國的執政大夫、宋國的右師等國君之下最重要的官員。


    晉僖侯之後是晉獻侯,公元前822年至公元前812年在位。據說這是一位武功一流的國君,曾率領晉軍隨周天子討伐東夷的一支夙夷取得大勝,受到周天子嘉獎,從此,晉軍也被周天子譽為“宿衛軍”。


    不過,這也是據說而已,但不管如何,由此可見當時晉軍的戰鬥力是頗強的。而且,晉國對於周王室也是極其忠誠的,總是召之即去,去之能戰,戰之能勝,成為周王室最值得倚重的諸侯國。


    然後晉國的國君之位傳到了晉穆侯。晉穆侯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國君,公元前811年至公元前785年在位,在位27年。


    據說,晉穆侯娶了齊國一位公主為夫人,公元前805年他奉周天子之命出兵討伐條戎部落,結果戰事非常不利,落了個慘敗而歸。


    他很沮喪地迴到晉國,這時得知夫人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來請他為兒子命名。他當時懷著對條戎部落的仇恨和出征失敗的恥辱,直接將兒子取名為仇,並立公子仇為世子。


    過了三年,即公元前802年,他又率軍出征討伐北戎部落,與北戎部落在千畝決戰,結果取得大勝。


    晉穆侯凱旋迴國,正好夫人又生了第二個兒子,來請他取名。晉穆侯滿心歡喜,借勝利之喜,為兒子取名為成師。


    本來麽,取什麽名都無所謂,結果有好事者認為世子叫仇,而次子叫成師,這個很不吉利,以後晉國一定要內亂。


    事實證明,這兩兄弟沒有反目成仇,但他們的後代確實是反目成仇了。那是不是當時那位好事者的預言便那麽準確?


    其實非也,史料的記錄非常有意思,在那個時代,關於占卜、預言等那是滿天飛,其實是沒有什麽科學依據,用現在的話講那就一個字“蒙”。


    蒙對的那些,往往會被有心者利用,從而被記錄下來。所以我們在讀史時經常見到什麽預言類的東西,貌似史料有記錄,結果有印證,非常神奇,其實就是一個字蒙而已。


    當了二十七年國君的晉穆侯於公元前785年去世,按理應該由世子仇繼位,結果晉穆侯的弟弟晉殤叔居然自立為君了。


    國君之位居然被親叔給搶走了,世子仇不得不出國逃亡。但世子仇並不是好惹的,他在國外精心準備了四年,在晉國國內支持力量的幫助下,率軍討伐晉殤叔,並獲得全勝,奪迴了屬於自己的晉國國君之位,這便是晉文侯。


    晉文侯的君位來之不易,也是我們在講晉國的春秋第一位要講的重要人物。晉國的春秋,便是從晉文侯開啟的。


    好吧,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一起來看看春秋舞台上晉國的傑出表現吧。這位開啟晉國春秋的晉文侯,必然是將載入史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