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日暮東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尤其讓後人耿耿於懷和頗有微詞的是,由於這位風流天子的追蜂引蝶,遊玩取樂,滋長了大小臣僚的好大喜功,奢侈浪費、貪汙腐敗的風氣,為貪官汙吏創造了藉口和培植了繁衍生存的土壤。幹隆早期的南巡,每次都“動用數十萬正蒂”,中期以後的南巡以及隨之而來的不斷征伐、園林宮殿廟宇的修建、河工海塘的建築等等,更是耗資巨大,糜費驚人。每次南巡都是動用一千多艘船隻,隨員達2500 多人,沿途30 裏以內的大小文武官員前來迎駕。就是在這樣一個歌舞昇平的氣氛的籠罩下,大小官僚無不趁機想方設法中飽私囊,禍害國家和四方百姓。在這些貪汙斂財的臣僚中,最典型也最著名的當首推大學士和坤,其幾十年暴斂的財富,連皇.、r 戶卜~· 、怕目卜山門‘. ~一甲.. . , . . j ‘州.翻‘" ? , _一~
104 /日暮東隴
室親貴甚至幹隆本人,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和坤府宅的“園寓點綴,意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無異”,令人驚駭不已的是,他竟在與東陵不遠的薊州境內私設官窯,為自己預造陵寢,並立享殿,置隧道,美其名曰“和睦”,一派與皇家帝王相抗衡的氣勢。後來的和坤被嘉慶皇帝賜死,查抄其家財,家產可折合白銀達幾億兩之多,相當於和坤本人在幹隆朝當權的20 多年間,清政府財政總收入的一半。若拿這批銀兩建造睦寢,可建成400 座幹隆皇帝的裕陵。整個幹隆朝,從皇帝到臣僚再到大小官吏,就是在這樣一種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放縱、貪慾和一次次的折騰中,使大清的元氣受到極大的消耗,帝國航船受到重創,使好不容易出現的“康幹盛世”,迅速衰落下去。盡管嘉慶掌權之後,剪除了和坤及其黨羽,但吏治並未出現新的轉機,相反的是更加腐敗不堪,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厄運已無法挽救。帝國的古船在歷史進程的汙流濁水中,悄然告別如日中夭的“康幹盛世”,向著暗流險灘密布的黃昏驀色無可奈何地滑行而去了。
道光陵與地宮滲水事件
早在幹隆一朝的末期,滑帝國衰微跡象已現出端倪。而到了嘉慶一朝,更是暴露無疑,並衰敗得越來越不可收拾。由於國庫空虧,民不聊生,滿漢之間,階級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許多農民的耕地被巧取豪奪後,便流浪街頭,靠乞討為生。還在這個衰相初露的嘉慶元年冬,北京城一夜之間就凍死乞討者8000 餘人。隨著歷史的推移,幾次出現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整個中華大地浮屍遍地,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就在這樣一種江河日下的境況中,朝廷仍未因此削減其建陵經費,依然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地為自己牟取虛口口口卜裏月~, d 創曰口曰卜.碼呂月月口口曰j 日口.』 匕j . . k .口口卜~
第三章從正午到黃昏/105
榮和浮華。
自嘉慶元年(1796 年)開始,嘉慶的昌陵便按照幹隆的旨意,在易縣清西陵區動工興建,至嘉慶八年(1803 年)竣工完成。整個陵寢建築耗銀達幾百萬兩。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駕崩於熱河(今承德)行宮,終年61 歲。道光元年(1821 年)三月二十三日葬於清西陵昌陵地宮。跟他同葬的僅有一人,那便是道光皇帝的生母、被封為孝淑睿皇後的喜塔臘氏。
嘉慶帝駕崩後,由他的第二於、時年39 歲的呈寧繼位,年號道光。
道光登基之後.在選擇陵址的問題上,對當年幹隆所作“兆葬規製,選分東西”的諭旨,還是頗為看重的。既然祖父幹隆葬於東陵,父皇嘉慶葬於西陵,那自己就該葬於東陵。於是,他在登基不久的道光元年(1821 年)九月二日匆忙降旨:“國家定製,登基後即應選擇萬年吉地。嘉慶元年親奉皇祖高宗純皇帝救諭,嗣後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今聯詔登大寶,格遵成憲,於東陵界內繞鬥峪,(後改為寶華峪)建立吉地。”
諭旨降下後,道光派莊親王綿課、大學士戴均元、尚書英和、.f + 郎阿克當阿全權負責辦理陵寢工程,並定於當年十月十八日破土動工。莊親王等人接旨後,集中一切精力興建陵寢,經過七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道光七年(1827 年)九月二十二日宣告竣工。為了表示重視,道光在竣工之日親臨東陵寶華峪祭奠,並將先前魏逝的孝穆皇後的梓宮安奉於地官之中。當道光看到陵寢規製完備,建築堅固,藝術精湛之時,心中甚喜,並欣然傳諭:“免原工程大巨莊親王綿課應繳前借體銀四萬兩,大學士戴均元晉加太子太師銜,其於即以戶部員外郎升郎中,歸還熱河都統英和一品頂戴及花翎。”對穆彰阿、敬徽、寶興、繼昌等巨工均論功行賞,有關匠役也得到了相應的賞賜。
. “解鑄,習晌卜d 甲月曰七創一、.. ‘介.. . .喇., .。叫..
10 /日暮東陵
至此,關於道光的陵寢修建一事本應了結,隻等陵寢的主人駕崩後歸葬地宮便萬事大吉。但偏偏一個神秘的夢,使此事節外生枝再生瀾波,並由此引發出一係列令人驚駭的事件。
道光八年初夏,道光出京越塞行圍打獵,一天夜裏擴忽然夢見已逝的皇後在海中向他唿救,道光遂被噩夢驚醒。待他靜了下神剛剛入睡,忽又被海中皇後的唿喊驚醒,一連三次,道光連驚帶嚇被折騰得全無睡意。他靜下心對這個怪誕的夢反覆琢磨了一會兒,終於悟到可能陵寢中地宮浸水,故此已入葬的皇後有夢托來。第二夭一早,道光傳旨,派人將自己的陵寢地宮打開,他要禦駕親臨驗看。
</br>
104 /日暮東隴
室親貴甚至幹隆本人,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和坤府宅的“園寓點綴,意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無異”,令人驚駭不已的是,他竟在與東陵不遠的薊州境內私設官窯,為自己預造陵寢,並立享殿,置隧道,美其名曰“和睦”,一派與皇家帝王相抗衡的氣勢。後來的和坤被嘉慶皇帝賜死,查抄其家財,家產可折合白銀達幾億兩之多,相當於和坤本人在幹隆朝當權的20 多年間,清政府財政總收入的一半。若拿這批銀兩建造睦寢,可建成400 座幹隆皇帝的裕陵。整個幹隆朝,從皇帝到臣僚再到大小官吏,就是在這樣一種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放縱、貪慾和一次次的折騰中,使大清的元氣受到極大的消耗,帝國航船受到重創,使好不容易出現的“康幹盛世”,迅速衰落下去。盡管嘉慶掌權之後,剪除了和坤及其黨羽,但吏治並未出現新的轉機,相反的是更加腐敗不堪,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厄運已無法挽救。帝國的古船在歷史進程的汙流濁水中,悄然告別如日中夭的“康幹盛世”,向著暗流險灘密布的黃昏驀色無可奈何地滑行而去了。
道光陵與地宮滲水事件
早在幹隆一朝的末期,滑帝國衰微跡象已現出端倪。而到了嘉慶一朝,更是暴露無疑,並衰敗得越來越不可收拾。由於國庫空虧,民不聊生,滿漢之間,階級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許多農民的耕地被巧取豪奪後,便流浪街頭,靠乞討為生。還在這個衰相初露的嘉慶元年冬,北京城一夜之間就凍死乞討者8000 餘人。隨著歷史的推移,幾次出現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整個中華大地浮屍遍地,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就在這樣一種江河日下的境況中,朝廷仍未因此削減其建陵經費,依然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地為自己牟取虛口口口卜裏月~, d 創曰口曰卜.碼呂月月口口曰j 日口.』 匕j . . k .口口卜~
第三章從正午到黃昏/105
榮和浮華。
自嘉慶元年(1796 年)開始,嘉慶的昌陵便按照幹隆的旨意,在易縣清西陵區動工興建,至嘉慶八年(1803 年)竣工完成。整個陵寢建築耗銀達幾百萬兩。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駕崩於熱河(今承德)行宮,終年61 歲。道光元年(1821 年)三月二十三日葬於清西陵昌陵地宮。跟他同葬的僅有一人,那便是道光皇帝的生母、被封為孝淑睿皇後的喜塔臘氏。
嘉慶帝駕崩後,由他的第二於、時年39 歲的呈寧繼位,年號道光。
道光登基之後.在選擇陵址的問題上,對當年幹隆所作“兆葬規製,選分東西”的諭旨,還是頗為看重的。既然祖父幹隆葬於東陵,父皇嘉慶葬於西陵,那自己就該葬於東陵。於是,他在登基不久的道光元年(1821 年)九月二日匆忙降旨:“國家定製,登基後即應選擇萬年吉地。嘉慶元年親奉皇祖高宗純皇帝救諭,嗣後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今聯詔登大寶,格遵成憲,於東陵界內繞鬥峪,(後改為寶華峪)建立吉地。”
諭旨降下後,道光派莊親王綿課、大學士戴均元、尚書英和、.f + 郎阿克當阿全權負責辦理陵寢工程,並定於當年十月十八日破土動工。莊親王等人接旨後,集中一切精力興建陵寢,經過七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道光七年(1827 年)九月二十二日宣告竣工。為了表示重視,道光在竣工之日親臨東陵寶華峪祭奠,並將先前魏逝的孝穆皇後的梓宮安奉於地官之中。當道光看到陵寢規製完備,建築堅固,藝術精湛之時,心中甚喜,並欣然傳諭:“免原工程大巨莊親王綿課應繳前借體銀四萬兩,大學士戴均元晉加太子太師銜,其於即以戶部員外郎升郎中,歸還熱河都統英和一品頂戴及花翎。”對穆彰阿、敬徽、寶興、繼昌等巨工均論功行賞,有關匠役也得到了相應的賞賜。
. “解鑄,習晌卜d 甲月曰七創一、.. ‘介.. . .喇., .。叫..
10 /日暮東陵
至此,關於道光的陵寢修建一事本應了結,隻等陵寢的主人駕崩後歸葬地宮便萬事大吉。但偏偏一個神秘的夢,使此事節外生枝再生瀾波,並由此引發出一係列令人驚駭的事件。
道光八年初夏,道光出京越塞行圍打獵,一天夜裏擴忽然夢見已逝的皇後在海中向他唿救,道光遂被噩夢驚醒。待他靜了下神剛剛入睡,忽又被海中皇後的唿喊驚醒,一連三次,道光連驚帶嚇被折騰得全無睡意。他靜下心對這個怪誕的夢反覆琢磨了一會兒,終於悟到可能陵寢中地宮浸水,故此已入葬的皇後有夢托來。第二夭一早,道光傳旨,派人將自己的陵寢地宮打開,他要禦駕親臨驗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