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處。
危小二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名老百姓。
危小二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或許是曾經的底子非常好,也或許是服勞役的時間不長,反正整個人看起來比其他民夫要好許多。
他的身材精瘦,卻又透著一股幹練的氣息。臉龐線條分明,猶如刀削般淩厲,雙眉如劍,眼神銳利如鷹,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的鼻梁高挺,嘴唇緊閉的時候,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果斷。
他的頭發全部梳攏在頭頂,露出黝黑飽滿的額頭,顯得清爽利落。
蘇小丫和虞書衡欣賞的看著危小二,這年輕人是個練家子呢,難怪得比其他人看起來精神許多。
別看危小二的身材精瘦,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肌肉線條流暢自然,每一塊肌肉都充滿了彈性和爆發力。如果突然暴起傷人,打三四個監工怕是不在話下。
虞書衡和蘇小丫看得真真的,那些監工別看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其實虛的很,估計早就被酒色掏空了,徒留外表唬人罷了。
反觀這危小二,他的雙臂修長有力,手掌寬厚,手指修長而有力,仿佛能夠輕易地抓住一切,估計輕輕一扭就能掐斷一名監工的脖子。
他的腿部肌肉緊實,步伐穩健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種堅定和自信。隨隨便便踹翻幾個監工,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時勢造英雄。
危小二又是一個膽大心細,很合格的領路人。危小二就是那名讓大家仔細琢磨,有準備的反抗的那位年輕人。
蘇小丫的火氣這會兒已經完全控製住了,她很想看看事情的發展,會是她想的那樣嗎?
現場版的農民起義啊!
好期待!
虞書衡看著興奮的蘇小丫,也是無語了。剛剛一路上氣的像個河豚一樣,這會兒又變了……
書上說的沒有錯,女人果然最善變!
蘇小丫這會兒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最開始出來說話的老者身上。隻是,怎麽看起來妥妥的一坨兒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好家夥,蘇小丫發現這苗頭越來越趨向於起義軍的走向了。
如果他們沒有過來的話,這些修建城牆的青壯們也要反了吧?還是有組織有目的的,循序漸進的那種。
說實話,就算民夫真的反了,蘇小丫和虞書衡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啊!
想當初,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不一樣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嗎?
人被逼到了絕境,求生是本能。
放眼望去,這些所謂的青壯,如今看起來都瘦骨嶙峋的,有的甚至已經被壓彎了腰!
可是,都這麽艱難了,他們依然不敢倒下,繼續努力的佝僂著、苟活著!
因為一旦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結果就是為城牆“添磚加瓦”,家人期盼著,卻永遠都不會再有消息了。
沒有人舍得放棄生命。
因為,誰都有割舍不下的牽掛!
不知道是誰曾經感歎過,從古至今華國的老百姓都是最好的老百姓。隻要不餓死,哪怕一天隻吃兩頓野菜糊糊,每頓隻能半飽,甚至隻是騙騙肚子灌個水飽,老百姓都能頑強的活著。
他們不會怨天尤人,隻會更加勤勞的耕作、打獵、捕魚撈蝦、挖野菜……
隻要有一線生機,他們都會努力的活著。如同那路邊的野草,再大的苦難都壓不垮,依然頑強的拚盡全力的活著!
蘇小丫真的不想哭。可是,鼻子酸澀得厲害,淚盈於睫。
虞書衡也難得的嚴肅起來。誰說隻有英雄可歌可泣?普通人同樣值得尊敬。
這是對生命的尊敬!
這是對拚盡全力活著的生存態度的尊敬!
當然,蘇小丫和虞書衡既然來了,他們就不會坐視不理,看烽火連天,看戰火蔓延到每一座城鎮,每一座鄉村,這些都是無辜的老百姓,他們的生命不該消失,他們的鮮血也不該白流。
所以,蘇小丫和虞書衡隻是安安靜靜的看著,他們隻要控製住事態的發展就好。
畢竟,壓彎的脊梁雖然不曾屈服,想要重新昂首挺胸,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一個契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那個點燃火種的人出現了,蘇小丫和虞書衡等著,等著危小二利用現在的契機,徹底點燃每個人心中的火種!
他,將給這些老百姓重新注入靈魂!
他將用這些民夫更能夠接受的方式,喚醒他們體內不屈的精神!
蘇小丫在等!
虞書衡也在等!
歸家同樣在等!
歸錦胤心底是祈禱的。歸家所有的暗線、明線都啟動了,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蘇家正式出手之前,確保河北道的老百姓們不要再犧牲了。
眼看著好日子就要到來,這個時候犧牲不僅沒有任何意義,還會讓蘇家對歸家更加失望。
所以,歸家現在隻想保護好河北道的所有老百姓。
哪怕,歸家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曾經的錯誤,逼走了兩個天才。
這次如果再錯,歸家付出的代價根本不敢想。
為了家族的延續,為了家族的榮耀,歸家人的生命沒什麽不可以失去的。
畢竟,歸家在河北道立足千年,河北道的老百姓供養了歸家千年,保護這些普通老百姓,本就是歸家的責任。
之前,是歸家不敢動,不敢賭,就怕激怒了宇文謙,換來更加殘暴的鎮壓。哪怕最終贏了,代價也將是慘重的。
所以,歸家妥協了。
如今,蘇家終於答應出手了,隻要國師殿建成,河北道就有靠山了,以後誰也別想奴役河北道的老百姓。
如今,也不知道那兩位到底是個啥章程啊!
歸家三位太上長老歸銓鎏、歸銓顯、歸銓竺和歸家家主歸錦胤坐在議事廳裏,個個愁眉苦臉的如坐針氈,搞不明白那兩位現在到底想幹嘛?
是的,從虞書衡和蘇小丫進入河北道,歸家人就確認了。
雖然,虞書衡和蘇小丫的確變換了容貌和外形。
可是,哪家逃難的難民跑那麽快的啊?才多久,不到半天時間吧?這“爺孫”倆就把河北道逛完了,直接到了幽州城外?
大宗師全力以赴也就這速度了吧!
反觀這“爺孫”倆,那叫一個閑庭信步啊,看起真的無比從容,氣都不帶喘的。
事物反常必有妖!
這麽明顯了,歸家要是還沒有反應過來,那真的白當這個地頭蛇了,還是千年的那種。
所以,虞書衡和蘇小丫到底還是年輕了,江湖經驗不夠啊,就這樣暴露了而不自知。
這也是歸家發現了,並沒有任何動作的原因。就怕好心辦壞事,誰知道蘇家到底是在考察宇文謙,還是在考察他們歸家啊!
一動不如一靜!
歸家現在主打一個靜觀其變。
多做多錯啊!
歸家是知道蘇家擁有神鬼莫測的仙家手段的,所以,這會兒四個領頭人坐在議事廳,卻一句話沒敢議論。隻是偶然打個眉眼官司,也是夠慫的了。
哎!
該說的,該做的,之前都已經安排下去了,這會兒就看歸家子弟的執行力了。總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說起來,那個挑頭的“老頭”——歸無咎,也是歸家人。隻不過不知道是庶出多少代了,隻有自己家的族譜最開始的先祖是歸家三房庶出的老三歸忘憂。
歸忘憂傳到歸無咎這一代,已經是第十八代了。說起來也是一個尷尬的裂變數,比如,鄉間對罵的時候,就恰恰有可能捎帶上歸忘憂。
所以,歸忘憂九泉之下有靈,一定希望歸無咎早早開枝散葉,早早與歸無咎見麵,好徹底繞開這個尷尬的數字。
哈哈!
可惜歸無咎還年輕,剛到四十有一,膝下雖有兩個兒子,最大的一個也才六歲,小的剛剛兩歲。
所以再苦再累,歸無咎都始終堅持著。不知道監工是不是因為歸無咎姓歸的原因,幾乎給歸無咎分配的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夥計。
歸無咎默不吭聲,堅持下來了。
因為他知道,這些活計他不做,自然會有別人去做。他是歸家人,或許歸家沒有人還記得,可是歸家家訓——守護一方黎民百姓,已經深深刻在了歸家人的骨髓裏。
不管延續了多少代,這一條家訓他們始終不曾忘記。
日常生活中友睦鄰裏,幫助鄉親,這也是守護的一種方式;
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也是守護的一種方式;
……
隻要有心,責任感和榮譽感就不會消失!
所以,歸無咎默默的承受著。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歸無咎已經被折磨的老了幾十歲。
歸無咎的身形看起來十分的瘦弱,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這是活生生餓的!
做著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活計,還吃不飽,歸無咎能夠活到現在當真是十分幸運的事情。
當然,跟他以前健康的身體也有關係。畢竟,歸家都有家傳武學的,歸家的基本功,不管嫡出庶出,從三歲開始就必須修煉的。
好的體魄,在災難來臨之際,不說成功反抗,最起碼總能堅持得更久一些。
歸無咎的背,已經被苦難壓迫得微微彎曲著,仿佛承載著艱難的歲月。他的麵容消瘦,雙頰深陷,皮膚鬆弛,滿臉的皺紋如同歲月的印記。
他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窩中,眼神如今顯得有些黯淡無光。苦難,總能消磨一個人的意誌。特別是仿佛看不見盡頭的時候,更容易心生絕望。
他的頭發已經全部變白,如同冬日的積雪一般。
所以,蘇小丫根本看不出來,歸無咎才四十一而已!
歸家嫡出真的已經沒什麽人記得他們這一支了。
隻不過,歸家家主可以不記得他們,歸家族譜也早就沒了他們這一支的記錄,頂多就是先祖那一頁記錄——歸家三房庶出老三歸忘憂,分支另立。
可是,歸無咎依然以歸家人為榮。他的力量很微薄,可是他拚盡全力做了他能夠做的。
有時侯歸無咎甚至會想,他如果真的累死在城牆,成了城牆的一部分也沒什麽不好,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守護。
歸無咎堅信,宇文謙的統治隻是暫時的,歸家一定會拿迴管理權,那時候這座城牆守護的,就是河北道的老百姓。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而已。
隻不過這樣一想,歸無咎就覺得自己渾身又充滿了力量呢。
所以,歸無咎就想啊,是不是來祖歸忘憂一直在天上看著他們、保佑他們呢!
原本,歸無咎隻是不想民夫們貿貿然行動,白白送命。
畢竟,聽說有高人要出手拯救河北道了。這也是歸無咎遠離歸家核心的原因,隻知道傳過來的消息是盡可能在最後關頭保下最多的老百姓。
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畢竟,歸無咎這一支離開歸家太久遠了。能夠獲得這樣一條提示,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歸無咎才會站出來,原意是想阻止大家夥兒冒險的。
可是,架不住年輕人有衝勁啊!
在危不二的煽動下,民夫們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他們的臉龐因為憤怒而變得扭曲,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
是呀,憑什麽他們要忍受這樣苦難的日子?
河北道明明是他們的家鄉,他們祖祖輩輩住在這裏,安居樂業。
宇文謙一來就破壞平衡,直接站在了歸家的對立麵,開始對這些大小世家或是拉攏,或是施壓……
宇文謙還是有些手段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大小世家對歸家的不滿或怨恨,或是與大小世家的領袖們單獨進行秘密的會談,承諾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和地位;或是利用各種資源和人脈,對不順從的勢力進行猛烈的攻擊進行施壓……
一套組合拳下來,宇文謙成功地將大小世家拉攏到了自己的陣營中。
宇文謙的策略奏效了,歸家在麵對這些大小世家的聯合反抗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顧頭難顧尾。
歸家曾經壓製了這些大小世家數千年,不讓他們太過盤剝老百姓,自然就限製了這些世家的發展。
自古財帛動人心啊!
如今麵對這些世家的反噬,歸家陷入了困境。再想要保護河北道的所有老百姓,已經非常艱難了。
所以說破壞平衡的,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的。
危小二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名老百姓。
危小二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或許是曾經的底子非常好,也或許是服勞役的時間不長,反正整個人看起來比其他民夫要好許多。
他的身材精瘦,卻又透著一股幹練的氣息。臉龐線條分明,猶如刀削般淩厲,雙眉如劍,眼神銳利如鷹,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的鼻梁高挺,嘴唇緊閉的時候,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果斷。
他的頭發全部梳攏在頭頂,露出黝黑飽滿的額頭,顯得清爽利落。
蘇小丫和虞書衡欣賞的看著危小二,這年輕人是個練家子呢,難怪得比其他人看起來精神許多。
別看危小二的身材精瘦,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肌肉線條流暢自然,每一塊肌肉都充滿了彈性和爆發力。如果突然暴起傷人,打三四個監工怕是不在話下。
虞書衡和蘇小丫看得真真的,那些監工別看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其實虛的很,估計早就被酒色掏空了,徒留外表唬人罷了。
反觀這危小二,他的雙臂修長有力,手掌寬厚,手指修長而有力,仿佛能夠輕易地抓住一切,估計輕輕一扭就能掐斷一名監工的脖子。
他的腿部肌肉緊實,步伐穩健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種堅定和自信。隨隨便便踹翻幾個監工,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時勢造英雄。
危小二又是一個膽大心細,很合格的領路人。危小二就是那名讓大家仔細琢磨,有準備的反抗的那位年輕人。
蘇小丫的火氣這會兒已經完全控製住了,她很想看看事情的發展,會是她想的那樣嗎?
現場版的農民起義啊!
好期待!
虞書衡看著興奮的蘇小丫,也是無語了。剛剛一路上氣的像個河豚一樣,這會兒又變了……
書上說的沒有錯,女人果然最善變!
蘇小丫這會兒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最開始出來說話的老者身上。隻是,怎麽看起來妥妥的一坨兒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好家夥,蘇小丫發現這苗頭越來越趨向於起義軍的走向了。
如果他們沒有過來的話,這些修建城牆的青壯們也要反了吧?還是有組織有目的的,循序漸進的那種。
說實話,就算民夫真的反了,蘇小丫和虞書衡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啊!
想當初,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不一樣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嗎?
人被逼到了絕境,求生是本能。
放眼望去,這些所謂的青壯,如今看起來都瘦骨嶙峋的,有的甚至已經被壓彎了腰!
可是,都這麽艱難了,他們依然不敢倒下,繼續努力的佝僂著、苟活著!
因為一旦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結果就是為城牆“添磚加瓦”,家人期盼著,卻永遠都不會再有消息了。
沒有人舍得放棄生命。
因為,誰都有割舍不下的牽掛!
不知道是誰曾經感歎過,從古至今華國的老百姓都是最好的老百姓。隻要不餓死,哪怕一天隻吃兩頓野菜糊糊,每頓隻能半飽,甚至隻是騙騙肚子灌個水飽,老百姓都能頑強的活著。
他們不會怨天尤人,隻會更加勤勞的耕作、打獵、捕魚撈蝦、挖野菜……
隻要有一線生機,他們都會努力的活著。如同那路邊的野草,再大的苦難都壓不垮,依然頑強的拚盡全力的活著!
蘇小丫真的不想哭。可是,鼻子酸澀得厲害,淚盈於睫。
虞書衡也難得的嚴肅起來。誰說隻有英雄可歌可泣?普通人同樣值得尊敬。
這是對生命的尊敬!
這是對拚盡全力活著的生存態度的尊敬!
當然,蘇小丫和虞書衡既然來了,他們就不會坐視不理,看烽火連天,看戰火蔓延到每一座城鎮,每一座鄉村,這些都是無辜的老百姓,他們的生命不該消失,他們的鮮血也不該白流。
所以,蘇小丫和虞書衡隻是安安靜靜的看著,他們隻要控製住事態的發展就好。
畢竟,壓彎的脊梁雖然不曾屈服,想要重新昂首挺胸,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一個契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那個點燃火種的人出現了,蘇小丫和虞書衡等著,等著危小二利用現在的契機,徹底點燃每個人心中的火種!
他,將給這些老百姓重新注入靈魂!
他將用這些民夫更能夠接受的方式,喚醒他們體內不屈的精神!
蘇小丫在等!
虞書衡也在等!
歸家同樣在等!
歸錦胤心底是祈禱的。歸家所有的暗線、明線都啟動了,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蘇家正式出手之前,確保河北道的老百姓們不要再犧牲了。
眼看著好日子就要到來,這個時候犧牲不僅沒有任何意義,還會讓蘇家對歸家更加失望。
所以,歸家現在隻想保護好河北道的所有老百姓。
哪怕,歸家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曾經的錯誤,逼走了兩個天才。
這次如果再錯,歸家付出的代價根本不敢想。
為了家族的延續,為了家族的榮耀,歸家人的生命沒什麽不可以失去的。
畢竟,歸家在河北道立足千年,河北道的老百姓供養了歸家千年,保護這些普通老百姓,本就是歸家的責任。
之前,是歸家不敢動,不敢賭,就怕激怒了宇文謙,換來更加殘暴的鎮壓。哪怕最終贏了,代價也將是慘重的。
所以,歸家妥協了。
如今,蘇家終於答應出手了,隻要國師殿建成,河北道就有靠山了,以後誰也別想奴役河北道的老百姓。
如今,也不知道那兩位到底是個啥章程啊!
歸家三位太上長老歸銓鎏、歸銓顯、歸銓竺和歸家家主歸錦胤坐在議事廳裏,個個愁眉苦臉的如坐針氈,搞不明白那兩位現在到底想幹嘛?
是的,從虞書衡和蘇小丫進入河北道,歸家人就確認了。
雖然,虞書衡和蘇小丫的確變換了容貌和外形。
可是,哪家逃難的難民跑那麽快的啊?才多久,不到半天時間吧?這“爺孫”倆就把河北道逛完了,直接到了幽州城外?
大宗師全力以赴也就這速度了吧!
反觀這“爺孫”倆,那叫一個閑庭信步啊,看起真的無比從容,氣都不帶喘的。
事物反常必有妖!
這麽明顯了,歸家要是還沒有反應過來,那真的白當這個地頭蛇了,還是千年的那種。
所以,虞書衡和蘇小丫到底還是年輕了,江湖經驗不夠啊,就這樣暴露了而不自知。
這也是歸家發現了,並沒有任何動作的原因。就怕好心辦壞事,誰知道蘇家到底是在考察宇文謙,還是在考察他們歸家啊!
一動不如一靜!
歸家現在主打一個靜觀其變。
多做多錯啊!
歸家是知道蘇家擁有神鬼莫測的仙家手段的,所以,這會兒四個領頭人坐在議事廳,卻一句話沒敢議論。隻是偶然打個眉眼官司,也是夠慫的了。
哎!
該說的,該做的,之前都已經安排下去了,這會兒就看歸家子弟的執行力了。總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說起來,那個挑頭的“老頭”——歸無咎,也是歸家人。隻不過不知道是庶出多少代了,隻有自己家的族譜最開始的先祖是歸家三房庶出的老三歸忘憂。
歸忘憂傳到歸無咎這一代,已經是第十八代了。說起來也是一個尷尬的裂變數,比如,鄉間對罵的時候,就恰恰有可能捎帶上歸忘憂。
所以,歸忘憂九泉之下有靈,一定希望歸無咎早早開枝散葉,早早與歸無咎見麵,好徹底繞開這個尷尬的數字。
哈哈!
可惜歸無咎還年輕,剛到四十有一,膝下雖有兩個兒子,最大的一個也才六歲,小的剛剛兩歲。
所以再苦再累,歸無咎都始終堅持著。不知道監工是不是因為歸無咎姓歸的原因,幾乎給歸無咎分配的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夥計。
歸無咎默不吭聲,堅持下來了。
因為他知道,這些活計他不做,自然會有別人去做。他是歸家人,或許歸家沒有人還記得,可是歸家家訓——守護一方黎民百姓,已經深深刻在了歸家人的骨髓裏。
不管延續了多少代,這一條家訓他們始終不曾忘記。
日常生活中友睦鄰裏,幫助鄉親,這也是守護的一種方式;
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也是守護的一種方式;
……
隻要有心,責任感和榮譽感就不會消失!
所以,歸無咎默默的承受著。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歸無咎已經被折磨的老了幾十歲。
歸無咎的身形看起來十分的瘦弱,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這是活生生餓的!
做著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活計,還吃不飽,歸無咎能夠活到現在當真是十分幸運的事情。
當然,跟他以前健康的身體也有關係。畢竟,歸家都有家傳武學的,歸家的基本功,不管嫡出庶出,從三歲開始就必須修煉的。
好的體魄,在災難來臨之際,不說成功反抗,最起碼總能堅持得更久一些。
歸無咎的背,已經被苦難壓迫得微微彎曲著,仿佛承載著艱難的歲月。他的麵容消瘦,雙頰深陷,皮膚鬆弛,滿臉的皺紋如同歲月的印記。
他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窩中,眼神如今顯得有些黯淡無光。苦難,總能消磨一個人的意誌。特別是仿佛看不見盡頭的時候,更容易心生絕望。
他的頭發已經全部變白,如同冬日的積雪一般。
所以,蘇小丫根本看不出來,歸無咎才四十一而已!
歸家嫡出真的已經沒什麽人記得他們這一支了。
隻不過,歸家家主可以不記得他們,歸家族譜也早就沒了他們這一支的記錄,頂多就是先祖那一頁記錄——歸家三房庶出老三歸忘憂,分支另立。
可是,歸無咎依然以歸家人為榮。他的力量很微薄,可是他拚盡全力做了他能夠做的。
有時侯歸無咎甚至會想,他如果真的累死在城牆,成了城牆的一部分也沒什麽不好,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守護。
歸無咎堅信,宇文謙的統治隻是暫時的,歸家一定會拿迴管理權,那時候這座城牆守護的,就是河北道的老百姓。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而已。
隻不過這樣一想,歸無咎就覺得自己渾身又充滿了力量呢。
所以,歸無咎就想啊,是不是來祖歸忘憂一直在天上看著他們、保佑他們呢!
原本,歸無咎隻是不想民夫們貿貿然行動,白白送命。
畢竟,聽說有高人要出手拯救河北道了。這也是歸無咎遠離歸家核心的原因,隻知道傳過來的消息是盡可能在最後關頭保下最多的老百姓。
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畢竟,歸無咎這一支離開歸家太久遠了。能夠獲得這樣一條提示,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歸無咎才會站出來,原意是想阻止大家夥兒冒險的。
可是,架不住年輕人有衝勁啊!
在危不二的煽動下,民夫們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他們的臉龐因為憤怒而變得扭曲,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
是呀,憑什麽他們要忍受這樣苦難的日子?
河北道明明是他們的家鄉,他們祖祖輩輩住在這裏,安居樂業。
宇文謙一來就破壞平衡,直接站在了歸家的對立麵,開始對這些大小世家或是拉攏,或是施壓……
宇文謙還是有些手段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大小世家對歸家的不滿或怨恨,或是與大小世家的領袖們單獨進行秘密的會談,承諾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和地位;或是利用各種資源和人脈,對不順從的勢力進行猛烈的攻擊進行施壓……
一套組合拳下來,宇文謙成功地將大小世家拉攏到了自己的陣營中。
宇文謙的策略奏效了,歸家在麵對這些大小世家的聯合反抗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顧頭難顧尾。
歸家曾經壓製了這些大小世家數千年,不讓他們太過盤剝老百姓,自然就限製了這些世家的發展。
自古財帛動人心啊!
如今麵對這些世家的反噬,歸家陷入了困境。再想要保護河北道的所有老百姓,已經非常艱難了。
所以說破壞平衡的,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的。